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必考『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题』方法总结,附练习和答案

五年级语文必考『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题』方法总结,附练习和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第二步:加上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

第三步:句号变问号。

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精选习题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二1、这幅画罡我们班蔡颖画的O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o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O4、君B奔马也的歹‖车正罡我仆〕子且国奋勇前进白勺象千正o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o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罡真理o了、圭尼{门不苜旨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力口{本盲妻舌云力o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 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D9、 ']\王令耳叉刁寻曰勺丁尤异成乡责正罡她勤奋字习日勺茎吉果o10、我们不能被休难吓倒o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O12` 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o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o14、我们罡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o15、手尼f门刁〈会忘i己这|二匕山还高七匕趸每还…栾的1胃i宜o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二1、那平静的“湖面”不罡被它踩碎的吗?2ヽ小姑娘天真的心夷) 不正像一十含萱欲放的花蕾喝?3 、EE‘SMHS‘EEZQEMiZ Wig ‘F B’JDE}?4、唱旧不是早就分好了喝?5ヽ游距了掻城, 我振能不受到教育嘱?6、我佃没有近道} 和仰旧走的不是一条道喝?7ヽ逮ゃ世界上志傘没有恋最想要的奈西魄?8ヽ人的身躯橿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嘱?9、逮本謂真好看,忘傘不口‥人喜双嘱?ー0、那宅践上停着的几ゃ小黒点 , 不正是伶倒可萱的小燕子吗?11、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2、网络丰富多彩,怎能不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呢?1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14、我们怎么不爱自己慈爱的母亲昵?15、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字承认,这难道罡_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参考答案陈述句改反问句二1、这幅画不罡我们班蔡颖画的吗?2` 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4、旁B奔马也白勺歹‖车不罡我{门乎且国奋勇苜官进白勺象子正口马?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7、手戈1门怎苜旨因为字习任务重而不参力口1本盲薯舌云力口尼?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口尼?9、廿、王令耳叉誓寻白勺丁尤异成茎责不罡她勤奋学习白勺茎吉果口马?10、我们怎能被木难吓倒昵?11、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12、我的心绷紧紧的,Latina/AH匕覃′l`_、′ 叉…町匕.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14、我们罡学生,怎能不遵守字校的纪律呢?15、手尼{门怎么会忘i己这仁匕山还高七匕薯每还…栾的寸`胃i宜口尼?反问句改陈述句二1` 那平静的“湖面”就罡被它踩碎的o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o3、这些才对口十京尤罡入人这木果木对上瓢落下来白勺o4、咱们旱就分好了o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盲o6、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罡_条道o7、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耍的东西o8、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o9、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o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罡伶俐可爱的小燕子o11、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o12、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o13、我们应该相信三己的眼睛o14、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o15、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_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o。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含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反问句变陈述句都”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2.陈述句变反问句都”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2)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2)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2)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及答案(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9、那一次次的分离,XXX不都XXX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XXX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遗忘老师的循循善诱?17、XXX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完成,又有几何人能够去寓居呢?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XXX、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XXX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研究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研究。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遗忘。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句式变换之陈述句与反问句练习及答案

句式变换之陈述句与反问句练习及答案

句式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陈述句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内容,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进一步强调原来陈述的意思。

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语气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表达的需要,在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进行转换。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删去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么、哪里等),根据句子的意思可适当加上“很”、“都”、“要”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观察句子里的是否有否定词“不”,有就删去,没有就加上“不能”、“没有”、“没能”等。

3、反问句删去“呢”、“吗”,把“?”变成“。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根据情况删去句子中出现的“很”“都”等,在适当的位置加上“难道”、“怎么”“怎能”“哪里”等反问词,保持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1、观察句子里是否有否定词“不”、“没”等,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2、陈述句加上“呢”、“吗”,把“。

”变“??。

练习题: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2.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8.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9.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10.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1.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2.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13.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14.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6.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17.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18.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19.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三、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今天小编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一起来看吧!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句式转换题”四年级语文下册技巧+练习(含答案)

小学“句式转换题”四年级语文下册技巧+练习(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式转换题”技巧+练习(含答案)目录反问句与陈述句 ----------------------------------------------------------------------------------- 1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 1 练习:(反问改陈述)--------------------------------------------------------------------------- 2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 2 练习: ---------------------------------------------------------------------------------------------- 2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3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3四、缩句--------------------------------------------------------------------------- 4五、修改病句病句类型------------------------------------------------------------- 4 (1)成分残缺------------------------------------------------------------------------------------- 4(2)成分赘余------------------------------------------------------------------------------------- 5(3)表意不明------------------------------------------------------------------------------------- 5(4)搭配不当------------------------------------------------------------------------------------- 5(5)语序不当------------------------------------------------------------------------------------- 6六、“把”字句和“被”字句------------------------------------------------------ 6七、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 7一、按要求写句子--------------------------------------------------------------------------------- 7二、照样子写句子--------------------------------------------------------------------------------- 8三、按要求写句 ----------------------------------------------------------------------------------- 9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1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1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2七、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 12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篇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lt;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gt;)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转换方法,非常重要且有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转换规则。

一、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转换为直陈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规则:(1)反问词语的位置要保持不变,例如:"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你要去派对吗?)转换为"You are going to the party, aren't you?"(你要去派对,对吗?)。

(2)短语动词的位置也要保持不变,例如:"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你完成作业了吗?)转换为"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didn't you?"(你完成作业了,是吗?)。

(3)如果反问句中有情态动词,将其转换为陈述句时,需要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主语和动词原形,例如:"Could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转换为"You could help me, couldn't you?"(你能帮我,对吗?)。

2.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实例:(1)反问句:"Isn't it a beautiful day?"陈述句:"It i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2)反问句:"Have we met before?"陈述句:"We have met before, haven't we?"(3)反问句:"Do you like ice cream?"陈述句:"You like ice cream, don't you?"(4)反问句:"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陈述句:"You will come to the party, won't you?"(5)反问句:"Could you lend me some money?"陈述句:"You could lend me some money, couldn't you?"二、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基本规则:(1)将主谓语顺序交换,例如:"You like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转换为"Like you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吗?)。

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句式转换解题方法及练习题与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句式转换解题方法及练习题与答案

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今天给大家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一起来看吧!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完整)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完整)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出示:两个句子主要掌握反问句(1)我爱我的爸爸妈妈.(2)难道我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吗?我怎么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呢?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注意: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一)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和步骤:1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呢”)例如:(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2、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不"去“不”,无“不”加“不”)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3、改:即把“."号改成“?”号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一样.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步骤:一加,二反,三改,四查做练习巩固方法步骤: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2、这幅画是我们班丽丽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例句: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1、删: 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难道….吗,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如:我们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2.反: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3、改:把“?”改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专项:反问句改陈述句“四步法”及精选习题 (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专项:反问句改陈述句“四步法”及精选习题 (含答案)

小学语文专项:反问句改陈述句“四步法”及精选习题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练习:(陈述改反问)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小学语文必考(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4、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参考答案:1.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2.不好好学习,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4.那奔驰的列车难道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5.功课没做完,难道能去看电影吗?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7.我们难道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难道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难道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10.我们难道能被困难吓倒吗?11.你们难道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难道能忍受吗?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难道能睡吗?14.我们是学生,难道不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吗?15.我们难道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吗?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1、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3、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4、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吗?5、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6、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7、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8、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9、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参考答案:1、那平静的“湖面”是被它踩碎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2.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DOC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