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设计者:张万杰班级:中文11203班
课题《雨巷》教学设计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雨巷》是来自人民出版社高一年级使用的第一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选编的是八首中国现当代诗歌,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意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情感,并使学生达到认识诗歌意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但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意蕴。
(3)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煽情激趣——感悟雨巷,意象层生
——深入雨巷,思想特色——走出雨巷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2)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
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诗歌意象的认识
教学方法与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导读与诵读法、讨论交流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联想与想象法教具黑板,多媒体
环节及时间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培养能力
第二课时:
导入
(5分钟)
江南的小巷, 寂寥悠长。走过雪
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
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正式开始讲
课之前,老师希望同学们合上课
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聆听一
段配乐朗诵。(教师示范朗诵《雨
巷》,多媒体播放录音)
认真聆听教师朗诵
培养学生感受能力
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5分钟)
同学们,老师朗诵的这首诗歌
叫什么?《雨巷》
对,这首现代诗就是我们上节
课学过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上
节课我们已经一起了解了诗人戴
望舒的生平、写作背景,也反复诵
读了这首诗歌,对诗歌整体有了一
定的认识!老师相信大家对诗歌的
情感一定有了很好的把握!
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感受诗歌情感。(点评同学朗读,
注重诗歌情感的把握,诗歌的朗诵
速度)
配合老师回答问题
朗诵感受诗歌情感
重点分析诗歌意象(16分钟)
诗歌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
情的。那么这首诗歌是依靠什么样
的意象来向我们传达这种哀伤的
情感的呢?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PPT展示】意象:诗歌中蕴含
着诗人情感的景象和物象
老师想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雨巷》中有哪些重要的意象?
重点分析“丁香”“雨巷”“我”
“姑娘”等意象。【板书“丁香”“我”
“姑娘”“雨巷”】
自主思考,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雨巷意象
【ppt展示雨巷图片】
思考如果诗歌的背景在喧嚣的
集市中可以么?雨巷给你什么样
的直观感受呢?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感受雨巷意
象,理解作者选择雨巷作为背景的
意义,感受雨巷之美。
明确: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
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
充满了朦胧美。
师生互动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思考丁香的形象与寓意,此处换
为别的花朵如牡丹是否可以?不
可以。【ppt展示牡丹与丁香花】
丁香意象
形象: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
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
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
高洁和愁怨。正所谓“花如其人,
人如其花”
【ppt展示丁香相关的古典诗词】
在诗词中感受丁香意象的内涵与
寓意。
寓意: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
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
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
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
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
失离去的。
对比:牡丹:雍容华贵
①色彩艳丽
②意象与“雨巷”这个
环境的暗色调不相符
合。
丁香:高洁愁怨
①花筒细易让人想到女子修长
的身姿,那单薄的身影与女
性情感上的细腻。
②素雅的颜色与雨巷
的色调也相吻合
自主思考,合作探讨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积极性、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