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化
商朝礼仪概括范文
![商朝礼仪概括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c343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7.png)
商朝礼仪概括范文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礼仪文化。
商朝礼仪的概括如下:一、宗庙祭祀:商朝的礼仪文化以宗庙祭祀为核心。
商代的宗庙是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主要由殿堂、神庙、祭坛等建筑构成。
商代的诸侯和国王亲自主持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求神灵的保佑。
祭祀仪式包括献香、宰牛羊、奠酒、捧牲等过程,其中尤以祭祀中的礼乐活动最为盛大。
礼乐在商代的祭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视为有效的沟通神灵与人的媒介。
二、礼法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以礼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形态。
商代的礼法制度以尊卑有序、权力集中为特点,通过周密的礼仪规定和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持社会秩序。
商代礼法制度对各个层级的人际关系有着详尽的规定,使社会各方面的交往和互动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
商代所遵循的礼法制度为后来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三、丧葬礼仪:商代的丧葬礼仪非常讲究,反映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来世的信仰。
商代丧葬礼仪的核心是祭奠和防腐防味。
商代的陵墓规模庞大,内有殡宝、车马、牛羊等丰厚的祭品。
商代的丧葬礼仪中还包括服饰、乐舞等仪式,体现了对死者的追思和纪念。
四、婚嫁礼仪:商代的婚嫁礼仪以合适的媒人介绍、彩礼交换和严格的婚前仪式为特点。
商代的婚姻多以门当户对为原则,要求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相当。
婚前仪式包括聘礼、问名、问期、纳采、嫁娶等环节,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商代的婚嫁礼仪强调家庭的社会地位,旨在确保家族的繁衍和传承。
五、宴饮礼仪:商代的宴饮礼仪非常严谨,注重宴客的礼节和仪式。
商代的宴饮礼仪以尊卑有序、座次分明为原则,宴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循一定的礼节。
宴会上的美酒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商代的宴饮礼仪也包括了品酒、斟酒、劝酒等细致入微的规定。
综上所述,商朝的礼仪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宗庙祭祀、礼法制度、丧葬礼仪、婚嫁礼仪和宴饮礼仪等方面。
这些礼仪规范的遵守和实践,不仅有效维持了商代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也对后来中国礼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商朝的民俗与节日商代的传统民俗与重要节日
![商朝的民俗与节日商代的传统民俗与重要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6a9463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商朝的民俗与节日商代的传统民俗与重要节日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商朝的民俗与节日一直是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商代的传统民俗和重要节日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商代的部分民俗和重要节日的介绍。
一、商代的传统民俗1. 佩玦礼:佩玦是商代的一种礼节,佩玦礼是商代重要的官方礼仪之一。
在商代,人们在官方或重要的场合佩戴特定的玦(即翠玉印),以示尊重和身份的象征。
2. 祭祀:商代人的宗法观念非常重要,祭祀活动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商代人相信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后代,因此经常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祈求安宁和好运。
3. 婚礼:商代的婚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一般包括聘礼、娶妻、迎亲等环节。
商代时期,婚姻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家族命运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婚礼在商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 葬礼:商代人对于死者的尊重程度很高,举行葬礼时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活动。
商代的墓地中常常出土有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对于研究商代文化和社会制度都有很大的价值。
二、商代的重要节日1. 春节:商代的春节是商代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是一个庆祝农历新年的盛大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祭拜祖先、打扫房屋、贴春联等传统习俗。
2. 祭祀节日:商代人以祭祀为重要的节日活动,不同的宗族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祭祀仪式。
例如,商代中期的祭祀节日规模庞大,包括了祭天、祭地、祭山川等,旨在祈求丰收和风调雨顺。
3. 祈福节日:商代人盛行祈福节日,祈福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向神灵祈福、献祭并展示自己的善行。
4. 秋分节:商代秋分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尊重祖先,举行祭祀仪式以感恩祖先的恩德。
此外,人们还会品尝新鲜的水果和进行赛龙舟等活动。
综上所述,商代的民俗和节日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展示了商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传统。
通过对商代传统民俗与重要节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商代社会的面貌,为后代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商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商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f8afe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3.png)
商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明确记载的朝代,其间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商朝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进行探讨。
一、社会风俗习惯1. 官制与社会等级在商朝,王权至高无上,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并设立多级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同时,商朝社会被严格划分为等级制度,以夏、康、商等贵族为主要阶层,普通民众地位较低。
2. 宗族与婚姻制度商朝以宗族为基本单位,宗族制度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宗族成员之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着家族的传承和发展。
婚姻制度以父权制为基础,男方家族通过婚姻来巩固家族势力和地位。
3. 农耕经济与生活方式商朝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农业生产占据了社会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家庭的田园里从事农耕活动,种植谷物等农产品,同时也养殖家畜。
人们过着节俭朴实的生活,重视家族的繁衍和子孙后代的发展。
二、礼仪文化1. 祭祀与礼乐商朝重视祭祀仪式,以祈求自然灾害的消除和万事如意。
商朝礼仪中的重要元素是“祭天”、“祭祖”和“祭地”,并配以丰富的音乐、舞蹈等礼乐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2. 祭祀器物与祭祀制度商朝的祭祀器物丰富多样,如铜器、陶器等,用于供奉神灵或祖先。
祭祀场所主要为庙宇或宗庙,祭祀活动有专门的制度和程序,由官员主持,参与者包括王室贵族和各级官员。
3. 礼节与仪式活动商朝社会以规范而复杂的礼仪闻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人与神之间的交流。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守一定的礼节,如称呼、问候、致谢等。
此外,商朝也有举办庆典、舞蹈、音乐演奏等各种仪式活动,以庆祝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
结语:商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凝聚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朝代奠定了基础。
虽然商朝早已逝去,但其影响依然深远,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商朝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渊源。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bd9d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在文化上也留下了许多独特的特点。
商朝的文化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宗教、艺术、文字、礼仪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宗教信仰商朝的人们有着宗教信仰的追求和需要,他们崇拜神灵,并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背后看到了神的存在。
商朝的神灵信仰内容较丰富,最重要的神明是天神、地神和先祖诸神。
商朝的人们相信先祖的神灵能保佑他们的安全和幸福,所以大小宗庙成群建立,祭祖就成为商朝的一大重要活动。
祖先祭祀是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人重视先祖尊崇的一个表现。
艺术商朝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主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和彩陶等。
商代青铜器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品种丰富,有钟鼎、方鼎、爵杯、觥等,制作精美细致,纹饰繁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另外,商朝的地图绘制技术也很发达,这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字商代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朝时期的文字主要是甲骨文字和金文,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字是商王朝的官方文字,由商朝官员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而成,它是中国古代文字演化的关键阶段之一,是中国古代书法的起点。
金文则是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的一种文字形式,多写在青铜器上,与甲骨文字相比更加艺术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礼仪商代的礼制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制度体系。
它是封建行政、经济、文化、道德等各种制度和规则的集合。
商代礼制是封建社会的框架,代表了当时中国封建道德文明的最高水平。
例如商代葬礼就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而商代的丧礼沿用了很多封建礼制的规范,再加上大量的祭祀仪式,尤其是酬神,使商代的礼仪规范更加完善和严格。
结语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丰富多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的宗教信仰、艺术、文字和礼仪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古代文化、历史、文化遗产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深入挖掘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珍品的魅力。
商代的文化特点
![商代的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e410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b.png)
商代的文化特点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约始于公元前16世纪,结束于公元前11世纪。
在这个时期,商代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经济形态和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商代的文化特点。
一、社会结构商代是一个以王权为核心的等级制社会。
社会结构分为王室、贵族、士人、平民和奴隶五个等级。
王室占据最高地位,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贵族居于第二位,享有特权和权力,与王室有紧密的联系。
士人则是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宗教活动的阶层。
平民是主要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力的支持。
奴隶则是社会等级最低下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和权利,成为贵族的财产。
二、宗教信仰商代的宗教信仰主要集中在祖先崇拜和巫术祭祀上。
在商代社会中,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还能够继续存在,并且会对活人产生影响。
因此,商代人经常进行祭祀仪式,用于祈求祖先的保佑和降福。
此外,商代还有一种被称为“巫”的特殊职业,他们被认为有通灵的能力,可以与神灵进行沟通,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利益。
三、经济形态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和发展的农业社会。
农业是商代的经济支柱,人们以种植粟、麦、豆等为主要农作物,以养殖牛、羊为主要的畜牧业。
在商代社会中,农业生产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化的特点。
农民不仅自耕自食,还要向贵族和王室上缴一部分农产品作为税收。
此外,商代的手工业也相对发达,以制陶、制铜、制石器为主要特点。
四、艺术特色商代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和玉器上。
商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包括鼎、觚、爵等多种器型,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会。
商代的青铜器采用了铸造、铸造和浮雕等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商代玉器制作精细,形式多样,如玉琮、玉璧等,常用于祭祀和仪式的场合。
商代的青铜器和玉器都体现了商代人民勤劳、智慧和审美追求的特点。
综上所述,商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文化特点表现在社会结构的等级制、宗教信仰的祖先崇拜和巫术祭祀、经济形态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艺术特色的青铜器和玉器上。
商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商代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
![商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商代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2c2c86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c.png)
商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商代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商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自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历时约555年。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商代的历史传承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历史传承对后世影响深远。
1. 王权传承:商代王权的继承方式为世袭制,即由父亲传给儿子。
这种传承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
2. 社会制度传承:商代实行的是奴隶社会制度,贵族统治阶级通过剥削奴隶获得财富。
虽然奴隶社会后来被封建制度所代替,但商代的社会制度传承对于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文化传承:商代的文字系统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这些古老的文字系统被后来的文化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的文字基础。
二、商代的文化传统商代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宗教信仰:商代的国家宗教是以商朝祖先为中心的祖先崇拜,追溯到商朝的祖先神族。
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及相关的宗教仪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并演变至今。
2. 礼仪制度:商代建立了完善的礼仪制度,这种传统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得到发展和延续。
封建礼仪的观念和习俗被后世广泛接受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 匠艺传统:商代的手工艺术水平较高,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的制作技术发展得非常成熟。
这些技艺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珍贵遗产。
4. 社会伦理:商代的社会伦理观念强调忠诚、孝敬、恩德等美德。
这些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标准,成为后来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商代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商代文化传统不仅在商朝以后的历史时期继续传承,而且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1. 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承:商代的宗教信仰、礼仪制度和社会伦理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演变。
例如,孔子所推崇的天命观念和儒家思想中的孝敬理念,都源于商代的文化传统。
商朝文化简介
![商朝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59799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0.png)
商朝文化简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历经約五百多年。
商朝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
本文主要介绍商朝文化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艺术与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商朝的出现是随着黄河流域的聚落形成及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来的。
商朝的起源一直存在着历史争议,传统观点认为俞伯牙在桐梓林建立了商朝的政权,代表学派认为商朝主要由古斯、蜀、羌、丕四个族群在商代中期合并而成。
这一时期商朝最为繁荣,商王也建立了许多大型都市,如二里头、三角城等。
但商朝后期,新王朝的出现和商朝各方面的内部矛盾导致了商朝的崩溃。
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国王为最高掌权者。
国王的权力和地位是世袭的,但是国王也需要与诸侯一起分掌政治和军事的权力。
商朝的贵族阶级是以王族为核心,王族掌握了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权力。
此外,商朝还设有尚父、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士、隶等阶级,社会等级森严,互不通婚,民众则被固定在一种种族等级之下。
社会生活商朝的社会以农业为主,主要是水稻、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的种植,畜牧业和渔业也有一定的规模。
商朝的社会生活中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商朝人通婚不跨血统,父系氏族是商朝社会形成的社会基础,男性主导家庭,女性地位相对较低。
商朝人的日常生活主要以居住、饮食、服饰、工艺、礼仪等方面展开。
艺术与文学商朝的艺术和文学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商朝的青铜文化。
商朝的铜器是其代表艺术之一,以商鼎、商彝、卣簋等青铜器钟、鼎、盘、卣、簋、壶、罍等数量和品种极其丰富。
商朝的彩陶、玉器也属于其代表性艺术品种。
商朝文学作品以金文和甲骨文为代表,这些文物包含着商代最早和最重要的史书和典籍,也保留下了商代文字属于甲骨文字的最早证据。
结语商朝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青铜文化的发展与演进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
![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5650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d.png)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下面是关于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些内容:
政治:
1.君主制:商朝的政治体制是君主制,国家由君主统治。
君王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的统治者,
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2.封建制度:商朝实行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不同的封邑,由贵族拥有和管理。
贵族在
政治和军事上享有特权,但必须向君王效忠。
经济:
1.农业经济:农业是商朝的主要经济活动。
人们种植谷物如小麦、粟和稻米,养殖牛、羊
等家畜,以满足食物和生活需求。
2.商品交换:商朝通过商品交换进行经济活动,发展了早期的货币交易和商业活动。
青铜
器作为重要的贸易品出口,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文化:
1.宗教信仰:商朝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
人们崇拜祖先,并认为祖先的灵
魂能够保佑和庇护他们。
2.甲骨文:商朝创造了中国最早的书写系统之一,即甲骨文。
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写文
字,用于卜辞和纪录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事务。
3.音乐艺术:商朝的音乐艺术发展较为繁荣,青铜钟、磬等乐器被广泛使用。
在宗教仪式、
国家盛典和社交活动中,音乐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这些是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些主要内容。
商朝的贡献和影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朝文化艺术特点
![商朝文化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1f85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0.png)
商朝文化艺术特点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其历史上有约1500年,是中国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商朝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文化艺术特点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商朝文化艺术的特点。
一、神话传说的丰富性神话传说是商朝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
商代人民有许多神话传说,以大禹治水、伏羲、女娲造人、神农、共工等为代表,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和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神话传说方面,商代文化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也表明商代人民在文化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二、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制作史上的顶峰之作。
商代青铜器有一系列的种类,如鼎、尊、簋、爵等。
尤其是商代鼎,是中国青铜器制作中的至宝,鼎身上的铸文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对于研究商朝历史和文化特别重要。
同时,商代青铜器还具有美学上的价值。
它们的形制、纹饰和铭文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商代青铜器的繁荣是商朝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商代古乐器的独特音乐风格商代古乐器主要有钟、磬、箫、笙等。
商代的音乐灵感来源于神话传说和人民生活,各种音乐的演奏和以往的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商代乐曲的节奏之美、旋律之醇、音色之优良,都是当时音乐特征的体现,不仅表现出商朝文化艺术的独特性,也是今天音乐发展的重要源头。
四、商代甲骨文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商代甲骨文是商代以龟甲和兽骨为書写材料所刻的文字,也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商代甲骨文形状奇特,篆刻规整,线条流畅、简练方便,使用广泛,为后世文化发展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作为中国古文化发展的源头,商代甲骨文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是商朝文化艺术的重要特点。
综上所述,商朝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其神话传说的丰富性、商代青铜器的繁荣、商代古乐器的独特音乐风格以及商代甲骨文的创造性和实用性都是商朝文化艺术的重要特点,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
![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52c3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通过对商朝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的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古代王朝。
一、商朝的社会风俗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王朝,其社会风俗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
在商朝社会中,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人们多依靠种植农作物为生。
因此,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商朝社会形成了以耕作、农事节令为基础的社会风俗。
例如,春耕、夏耘、秋收等农事节令成为商朝社会居民的重要生活节点,同时也成为人们相互帮助、分享劳动成果的机会。
除此之外,商朝的社会风俗中还包括祭祀、宴饮、娱乐等方面,这些都是人们丰富生活、表达敬意与喜庆的方式。
二、商朝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反映一个朝代人们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在商朝时期,人们的生活多与原始信仰相关,而这些信仰与后来的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朝的民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祭祀活动。
商朝民众相信祖先的存在与影响,因此进行祭祀活动被看做是对祖先的敬意与思念。
在祭祀活动中,商朝人们通过献祭、舞蹈以及各种祭祀礼仪来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安康与繁荣。
此外,商朝的民俗文化中还有丰婚之礼、葬礼、敬酒等重要仪式,这些仪式也体现了商朝人们对人际关系和生死观念的认识与态度。
三、商朝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的影响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所体现,在当代社会中也有其价值与地位。
首先,商朝的社会风俗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商朝的民俗文化是中国宗教与信仰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宗教、思想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都能够有所应用。
总结起来,商朝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商朝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商代的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商代的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133de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a.png)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商代的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之一。
商代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商代的历史文化商代历史文化是指商朝时期的宗教、文化观念、礼仪等方面的传统。
商代的历史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代的宗教信仰商代人崇拜自然神和先祖,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力量都有其超自然的存在。
他们认为通过祭祀和供奉,可以与神灵沟通,获得神灵的庇佑。
商代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祖先崇拜,商代统治者将祖先尊为神灵,并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二)商代的文化观念商代的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亲族、宗族、氏族间的血缘关系和尊卑等级制。
商代人高度重视家族和宗族的纽带,亲族关系对于商代社会的组织和秩序至关重要。
同时,商代人崇尚礼仪,注重上下有序的社会关系。
(三)商代的礼仪制度商代的礼仪制度主要体现在祭祀仪式、祭祀礼器的制作和使用等方面。
商代的祭祀仪式非常庄重而复杂,通常在特定的日期、地点和时间进行。
商代人制作各种祭祀礼器,用于祭祀和供奉神灵。
二、商代的民间习俗商代的民间习俗是指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传统规范和习惯。
商代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代的居住方式商代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居住方式多为聚落式,即以村庄或城市为单位集中居住。
商代城市规模较小,村庄则相对较大。
村庄内人们住在以土坯和木材建造的房屋中,屋顶多为茅草覆盖。
(二)商代的婚俗习惯商代的婚俗习惯主要包括聘礼、婚宴和婚礼仪式等方面。
商代人通常会进行聘礼,男方需要向女方家庭送礼物以示诚意。
婚宴是商代人举办的盛大宴会,邀请亲友共同庆祝。
婚礼仪式则包括合婚礼、迎亲礼和送亲礼等环节。
(三)商代的丧葬习俗商代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下葬、祭祀和丧葬礼仪等方面。
商代人通常将死者安葬在一定的墓地中,墓葬形式各异,包括土坑墓、竖穴墓和木椁墓等。
商朝商文化的社会背景解析
![商朝商文化的社会背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910f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0.png)
商朝商文化的社会背景解析商朝商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文化,它在当时代表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商朝商文化是由商朝时期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本文将从商朝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商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商朝的政治背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型封建国家,其政治制度基于封建制度,以封建贵族为核心,他们统治着商朝的各个领地。
此外,商朝兴起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原有的原始部落社会也逐渐发展成了一些以部落为单位的原始联盟,定居在黄河流域的周边地区,他们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散居在大山林间、泽国、川地、海滨等地。
在商朝的政治领域,人们对于天、地、雷电等自然现象有着很深的敬畏之心,相信它们是由神灵所掌控,这就形成了明王朝世界观的基础。
商朝时期的统治者具有神圣地位,被认为与神灵有所关联,商王在外方上使德只要有則所击败的敵人就要进贡百物,如斧头、青铜器、动物等,平民百姓则对于他们虔诚地膜拜。
二、商朝的经济背景商朝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中以麦、稻、豆、黍等为主要农作物,此外,还有养蚕和盐业等产业。
商朝时期的生产技术和农耕用具主要是石器制品和铜器制品,这些铜器的生产素质不错,在史学家司马迁看来,商代出土的器物制作技艺已到了极高的水平。
在商代广袤领土上,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程度都有所不同。
以河南郑州一带为中心的豫北地区进入繁盛期,业已形成了以发展粮食生产、草畜牧业、织造业为主要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相应,商朝时期也有着自己的货币体系,除了以谷为货币之外,还有一种商品货币“卜币”,它是一种象形文字,形似圆环,也被称为“环钱”。
三、商朝的宗教背景商代的宗教是以“神”为中心的,相信“天命、神灵、鬼神、灵物”等的活动和力量可制造出一种秩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幸福。
商朝时期的宗教主要是由先民信仰和王权与贵族的族神信仰融合而成,主祀神明为后稷、祖先和天地神祇,同时还有各种代表土地和自然物的神灵,如河神、山神、湖神等。
商代文化介绍
![商代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026db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e.png)
商代文化介绍商代文化指的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商朝时期所创造的文化。
商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将从商代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艺术、文化和思想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商代历史背景商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约始于公元前16世纪,终于公元前11世纪初。
商代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
商代分为早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中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初)和晚期(公元前11世纪初-公元前1046年)三个时期。
早期商代以商汤为代表,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封建统一,建立了一种由商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
中期商代,商朝发展为一个封建化的王国,国家政治机构逐渐形成。
晚期商代,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商王朝陷入衰败。
二、商代的主要特征1. 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奴隶主、家长制、封建主义等社会制度。
商代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发展,铜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玻璃器等手工业制品和青铜礼器是商代经济的重要产物。
2. 文化和艺术:商代文化的代表就是殷墟文化,商代的青铜器艺术是世界著名的古代艺术珍品。
商代还是中国青铜器制造的鼎盛时期,青铜器成本极高,仅供贵族享受。
商代陶器和玉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商代尚武,箭术文化盛行,春秋时期,曾流传“商鞅之流,有箭气之养”之说。
3. 科技和思想:商代科技水平在古代属于高水平。
青铜制造技艺、陶器和玉器制造技术等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在思想方面,商代出现了“先民文化”的概念,认为自商汤以来,商朝王族寻根祭祀、具有祖先崇拜和宗法传统。
三、商代文化的传承商代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文化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 青铜器艺术影响:商代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
2. 礼制思想影响:商代的礼制思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商朝的文化遗产与传统习俗
![商朝的文化遗产与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3aa7b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2.png)
商朝的文化遗产与传统习俗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明时期,它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商朝的文化遗产以及传统习俗,并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商朝的文化遗产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它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于世。
青铜器有礼器、乐器、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等多种类型,它们不仅展示了商代人民的艺术水平,还揭示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
青铜器的制作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商朝的书法和卜辞也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
商代的书法以商代甲骨文为主要载体,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
甲骨文不仅是商代人民记录历史和事物的工具,更是商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卜辞则是商代人民进行卜筮活动时所留下的文字记录,它们揭示了商朝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习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二、商朝的传统习俗商朝的传统习俗与其文化遗产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商朝社会的特色和风貌。
首先,商朝人民非常重视祭祀活动。
他们相信通过祭祀能够取得神灵的庇佑和指引,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幸福。
商代的祭祀活动举办隆重,涉及到礼仪、音乐、舞蹈、食物等多个方面,它们不仅是人们崇拜神灵的表现,更反映了商朝人民的信仰和精神追求。
其次,商朝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婚礼习俗。
商代的婚姻制度以包办婚姻为主,家族和社会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婚礼过程中有祭祀、仪式、宴会等环节,新婚夫妻还要参与合家团聚和亲友贺喜等活动。
这些习俗展示了商朝人民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也凝聚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此外,商朝人民还有很强的服饰文化。
商代的服饰主要以细腻的纺织品和华丽的饰品为特色,它们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和审美观念。
商朝的服饰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也反映了商朝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商朝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03b3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e.png)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文化特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文字的使用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文字的朝代之一,商朝的文字系统主要是甲骨文,这是一种以象形、指事和会意三种文字为主的文字系统。
商代人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等器物上,作为卜辞或记录事物的方式。
这种文字不仅为商代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为后世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礼制的建立商朝时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萌芽期,商代社会对礼仪十分重视,通过各种仪式和规矩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商代人崇尚祖先崇拜,承袭着上古先民的祭祀仪式,祭祀活动被赋予极高的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朝礼制的建立为后来周朝礼乐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3.宗教信仰商朝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商代人相信祖先的灵魂能够影响人间的各种事件,因此重视祭祀活动。
此外,商代人也对自然现象具有崇拜之情,对太阳、月亮、山川等自然事物进行崇拜。
商朝的宗教信仰为后来中国传统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4.青铜器的制作商朝时期是中国青铜器的兴起时期,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十分发达,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代的青铜器有礼器、乐器、兵器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商代青铜器中的鼎、壶、爵等。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精美,被誉为中国古代工艺的杰作。
5.城市建设商朝时期的城市建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代中原地区出现了以殷墟为代表的大型城市遗址。
商代的城市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特,多采用夯土墙和夯土台阶,城市内部有宫殿、庙宇、工匠区、商业区等不同功能的建筑。
商朝时期的城市建设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6.社会制度商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初期,其社会制度主要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商代社会分封建贵族、庶民两个阶层,贵族拥有土地、奴隶和权力,庶民则为劳动者。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保持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保持](https://img.taocdn.com/s3/m/944f21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6.png)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保持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保持中国历史上的商朝是最早期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
商朝的兴起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商朝文化的发展以及商代文化在后世中是如何得以保持和传承的。
一、商代文化的发展商代文化的发展可追溯至公元前16世纪,与其前身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形成鲜明的对比。
商代的主导文化在艺术、制度、宗教以及文字方面均有独特的特点。
在艺术方面,商代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玉器以及陶器上。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形制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大盂鼎等。
商代玉器以玉璧、玉琮等为代表,融合了神秘的宗教意义和高超的技艺。
商代陶器则以黑陶为主,采用刻划纹饰和浮雕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制度方面,商代开始有了稳定的统一政权,形成了祭祀宗教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商代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对人民进行打压和盘剥,加强了等级之间的对立和封建制度的稳固性。
在宗教方面,商代崇拜祖先和自然神灵。
商代人相信鬼神的存在,通过祭祀活动寻求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商朝的王室与祭司阶层的关系密切,通过祭祀活动维系着统治权威,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宗教观念和祭祀习俗。
在文字方面,商代使用的是甲骨文,它是最早的一种具有系统的文字,被保存在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是商代人民用来记录祭祀活动、宗教仪式、官吏任命等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也为后世的文字传承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材料。
二、商代文化的传统保持与传承商代文化的传统在后世中得以保持和传承,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商代文化传承的几个方面:1. 传承于周朝商周时期是商代文化传承的关键时期。
周朝在政治上继承了商代的封建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商代的宗教、祭祀制度和礼乐制度。
商代的甲骨文也为周代的金文奠定了基础,系统化的文字研究得以推进。
2. 影响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代文化凭借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繁荣商代的文化繁荣与艺术创作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繁荣商代的文化繁荣与艺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7839a2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a.png)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繁荣商代的文化繁荣与艺术创作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早的一个朝代,它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繁荣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商代历史背景、商代文化繁荣以及商代艺术创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商代历史背景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大致时期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商代的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如今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商代的统治者自称“商”,建立了一种以商为姓氏的贵族血统。
商代最著名的君主是商汤和商纣王,其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二、商代文化繁荣1. 社会制度与经济生活商代的社会制度主要是以王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
商代社会经济相对稳定,农业生产曾经获得较大发展,农业工具不断改进,开垦的农田面积逐渐增加。
商代人民重视农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农业专家,如公输牛、仓颉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显著提高。
2. 社会风俗与礼仪文化商代的社会风俗注重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孝悌”等道德规范,严谨的礼仪制度是商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
商代人民相信宗族祖先的神灵崇拜,他们修建了许多祭祀场所,以供奉祖先神灵,如二里头遗址等都是著名的商代祭祀遗址。
3. 文字和纪念物商代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文字——甲骨文。
商代人民用龟甲和兽骨等材料进行刻写,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祭祀信息。
甲骨文的发现为今人认识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商代的美术创作也以玉器、青铜器等纪念物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体现了商代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展现了商代文化的繁荣。
三、商代艺术创作1. 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商代艺术以玉器和青铜器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玉器制作精美,形制多样,包括玉龙、玉虎、玉鸟等。
青铜器则以礼器为主,如鼎、爵、觚等,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华丽,表现出商代文化的繁荣与富裕。
2. 艺术表达与审美追求商代艺术呈现出奇特的形象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主要表达商代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以及富丽堂皇的王权象征。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商代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仪式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商代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仪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adef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b.png)
商朝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商代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仪式商朝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商代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仪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文化和宗教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商朝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为主线,探讨商代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仪式。
一、商朝的历史背景与兴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存在。
商朝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朝的发展离不开灌溉农业、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玉器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商朝的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
二、商代文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1. 文字记载的出现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的文字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甲骨文是商代统治者或贵族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金文是商朝晚期在青铜器上刻写的文字,内容多为祭祀、贡献和年号等。
2.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等级制度最为明显的时期之一。
在商朝社会中,王室、贵族、士人和底层百姓都有明确的身份和地位。
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享有特权和权力。
士人主要从事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是国家重要的干部。
3. 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商朝的青铜器文化达到了顶峰,青铜器在商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常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中。
青铜器中的纹饰多为神话传说和自然图案等,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文思想。
三、商代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1. 对祖先的崇拜商代宗教信仰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祖先的崇拜。
商代人相信祖先的灵魂能保佑后世,因此进行祭祀、祈祷和祭奠等仪式是常见的宗教活动。
商代的祭祀活动通常在特定的祭祀场所进行,如宗庙和社稷坛等。
2. 对自然神的崇拜商代人也崇拜自然神,认为自然神能够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商代人相信神灵的存在,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商朝的贵族和士人经常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显示他们的统治地位和宗教信仰。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学与口头传统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学与口头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7136a5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3.png)
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学与口头传统商朝的文化传承:商代文学与口头传统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作为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商朝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商代文学与口头传统。
这些文化的传承对于后世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商代文学1. 商代的书法艺术商代的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形成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
甲骨文是商代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划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这一独特的文字体系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延续至今。
2. 商代的诗歌创作商代的诗歌主要通过《诗经》传承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描绘了商代社会的生活场景、道德伦理和忧国忧民之情。
这些诗歌既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商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3. 商代的史书记录商代的史书记录主要包括《史记》和《尚书》两部分。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其中收录了部分商代的历史记载。
《尚书》是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其中也记载了商代的部分历史。
这些史书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为后世了解商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口头传统除了文学作品外,商代的文化传承还体现在口头传统的形式上。
商代人民通过口传的方式,将历史事件、道德故事和宗教信仰等传承给后世。
这些口头传统不仅丰富了商代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文化的发展。
1. 史诗和民间故事商代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些史诗和民间故事,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被后人广泛地传唱和传颂。
这些史诗和民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具体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商代的历史和文化。
2. 传统音乐和舞蹈商代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是通过口头传统的形式得以传承下来。
商代人民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其情感和思想,将其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世代相传。
3. 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商代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也通过口头传统得以传承。
商朝的文化有哪些
![商朝的文化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dd435ea227916888586d704.png)
商朝的文化有哪些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想了解更多的商朝文化。
下面是有商朝的历史文化,欢迎参阅。
商朝的历史文化黍的记录很多,而此等处的黍字从未见有用别的植物名来替代的,可知黍为商人主要的农作物。
帛、巾、幕等字和若干从糸的字的存在,证明丝织工艺的发达。
有酒,以黍酿造。
耕种全用人力。
农具有耒耜。
原始的耒耜,盖全以木为之。
耒是一根拗曲的木棒,下端歧而为二,歧头上安一横木,以便脚踏。
这是起土用的。
耜和耒的分别是下端斜锐而不分歧,利于刺地而不利于起土,大约过于坚实的土,耒不能起便先用耜去刺松。
耒当是利用树桠做成。
商人是否已用铜做耒耜的下部,不得而确知。
渔猎和畜牧也是商人的盛大的生产副业。
鱼的种类不见于卜辞。
猎品,除野猪、鹿、狼、兕、兔、雉外,还有象。
商王田猎的记录中,获鹿有一次三百八十四头的,获猪有一次一百十三头的,获狼有一次四十一头的。
可见殷都附近的开辟程度。
供食的家畜,除牛、羊、鸡、豕外,还有狗。
牧畜业之盛从王室祭祀用牲之多可见,每有一次用牛羊三四百头的。
驯役的动物除牛(旱牛和水牛)、马、犬外,还有象。
至迟在商朝末年,商人并且曾利用象去作战。
商人已有铸造青铜(铜锡合金)器的工艺,铸造工场的遗物曾在殷墟找得,有可容铜液十二三公斤和陶制炼锅,有铜制的型范,有铜矿石,有炼渣。
商人的兵器及工具大部分已用铜制,但也有一部分仍用石或骨角制。
殷墟遗物中有铜制的戈头、矛头、瞿、箭镞、锛、小刀、针;石制的矛头、枪头、箭镞、刀、斧、粟凿;牛角或鹿角制的矛头、箭镞和骨锥。
骨角制的兵器也许是仅作明器用的。
商人铸铜技术之最高的造就,乃在王宫和宗庙里所陈列的供饮食和盛载用的种种器皿,如尊、卣(盛酒用)、爵(酌酒用)、觚(饮器)、罍、(食器)、方彝、巨鼎(盛食物用)等等,都是具有很缛丽的花纹的。
可惜写此段时,殷墟的铜器,尚无缘寓目。
兹根据他人参观(民二十六年夏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会所陈列者)的报告,略记二器,以见一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雅石碑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玛雅文字与汉字外貌不同 但实质如出一辙(表意与表 音结合,字形呈方框状)。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玛雅人与中国人一样具有 高超的玉雕技术,并都把玉 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如在葬 礼上给死者戴上涂着朱砂的 玉面罩。(汉代金缕玉衣、 银缕玉衣)
四羊方尊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2、牧业“发达”表现 ——祭祀、殉葬杀牲甚多。 3、商业“发达”表现 ——发明马车(相土)、牛 车(王亥)等交通工具。 ——使用世界上最早的金属 货币——铜贝。 ——“商人”之称来自“商 族人”之名。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4、青铜冶铸技术达到颠峰 杰出代表:司(后)母戊鼎——高133厘米, 重875公斤。
1、殷人与海外关系密切 文献记载——“相土烈烈,海外 有截” (《诗经· 商颂· 长发》) 考古发现——占卜用龟甲不少是 来自深海的大海龟甲。
窖藏的甲骨片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2、 “殷人东渡”的文化推 理 ——惟利是图、敢于冒险是 商人的主要特征之一。 (重生死,轻离别) ——中美洲玛雅文明兴起时 正值商朝统治的末期。
2、允许妇女参与要务 周武王:殷商 “惟妇言是用”。 “牝鸡无晨。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尚书· 牧誓》)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国家要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安阳殷墟博物馆 妇好墓外观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二)农牧商青铜冶铸“全面”发 展 1、农业“发达”表现 (1)水利事业初步发展 契——曾助禹治水,因功而被任为 司徒。 冥——因治水而死。(契五世孙) (2)历代商君都以天干为名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电子教案之四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幼稚时代
——“以神为本”的殷商文化
重点及难点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的原因 ——殷商神本文化的实质 ——殷商文化幼稚性的体现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题
1.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殷商的神本文化特征及其实质? 3.为什么说殷商文化体现出的是一种“幼稚”的 性格?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人口众多 王权较早 产生。(尧、舜、禹“禅 让”,“王”政初步形成) ——战争频繁、规模较大 王权较早产生。(涿鹿大战、 阪泉大战、征服苗蛮之战)
(王权的积极作用:统一各农业区,减少战争, 统一领导生产,集中力量治水抗灾,为扩 大垦区、增强实力对外进行战争……)
战国锄范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二、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早熟的原因 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土地 辽阔、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主要指黄 河中下游地区) 农业经济发达: ——剩余产品丰富 私有观念较早产生 私有制较早产生。 ——剩余产品丰富 贫富差别较早产生 阶级分化较早。
上一页 下一页
商王世系表(下)
(22)小乙 (23)武丁(24)祖庚 (25)祖甲 (26)廪辛 (29)文丁 (28)武乙(27)庚丁 (30)帝乙(31)帝辛(纣)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三、东渡大洋,走出中国(?) (一)“殷人东渡”的迹象
上一页 下一页
安阳殷墟宫殿下的人祭坑
上一页 下一页
安阳殷墟殉葬车马及御手
上一页 下一页
安阳殷墟人祭坑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2、末代国君商纣王任意胡为 暴虐行径:
——发明炮烙(格)酷刑,取 悦妲己; ——滥施醢脯之刑(醢九侯, 脯鄂侯); ——囚西伯昌,烹伯邑考,剖 比干心,斫人腿骨……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二)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普遍规律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早期 阶级社会——铁器时代晚期
战国镰范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三)中华文化发展的独特性 石器时代、红铜时代——原始社会 青铜时代——奴隶制社会(商朝) 铁器时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交(春秋 战国)
河南禹州 大禹治水塑像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夏朝历史概述及殷商文化综述
一、夏朝历史概述 (一)总况 统治时间——约前21世纪至约前17世纪。 发展阶段——奴隶制度初步确立时期。
河南堰师县二里头村夏 朝后期都城遗址俯瞰
上一页 下一页
夏朝历史概述及殷商文化综述
(二)疑惑 ——迄今为止没 有发现夏朝的文 字,更没有发现 夏朝文字书写的 夏朝历史。
玛雅统治者雕像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美国学者:“美洲文明可能起源于青铜时代的 商朝,因为太平洋两岸同时期拥有类似的艺 术风格和宗教意识。”
中美 的国 玛电 雅影 土《 著启 演示 员》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四、政治禁忌较少,经济全面“发展” (一)政治禁忌较少 1、使用人才“不拘一格” 商王寻说图 伊尹为媵臣(处士),商汤任以国事。 傅说为胥靡,筑于傅险,武丁举以为相。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 现
一、天真无邪,信神为真(见上节有关内容)
二、活泼好动,迁徙不定 (一)迁徙不定 前八——从契到汤迁徙8次 后五——从汤到盘庚迁徙5次
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发现地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二)殷人迁徙不定的原因 ——躲避自然灾害。(黄河等 河流的泛滥) ——畜牧业经济发达。(逐草 而居)
玛雅“火箭”
金缕玉衣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玛雅历法以20天为一月,18 个月零5天为一年,酷似彝族历 法。 ——玛雅文明中可以看到中国宗 教神像如四大金刚、阎王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三) “殷人东渡”的争论 否定派——罗荣渠:《中国 人发现美洲之谜》(1988 出版) 支持派——王大有:《中华 祖先拓荒美洲》(1992出 版)
一、形成背景 (一)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原 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的迷信氛围浓厚。
河南安阳小屯村俯瞰 (洹水—安阳河)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二)文化原因 ——商族人对鬼神的迷信超过其他部族。(契 被舜任为司徒,掌教化) ——殷商统治者自认受命于天,笃信 “天命 玄鸟,降而生商” 之说 。(简狄)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对应关系: 蒙昧时代——原始社会原始群 阶段。 野蛮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公 社阶段 文明时代——奴隶制社会始
北京延庆古崖居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金属时代: ——红铜时代(金石并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殷商早期青铜斧
上一页
下一页
二里头陶器刻划符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夏朝历史概述及殷商文化综述
二、殷商文化综述 (一)历史概况 统治时间——约前17世 纪至约前11世纪。 发展阶段——奴隶制发 展时期。
上一页
下一页
夏朝历史概述及殷商文化综述
(二)文化综述 文化特征——笃信神灵 以神为本 文化性格——天真无邪 幼稚活泼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青铜甗中似用于祭祀的煮熟头骨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三、殷商神本文化的实质 ——商族人未能完全摆脱原始蒙昧状 态的自然反映。(生产力低下) ——显现出殷商统治者政治统治经验 尚不成熟。(顽固相信天命) ——原始氏族公社时代“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文化心理作祟。(残酷 屠杀异族) ——体现出中华民族幼儿时代“天真 无邪”的“稚气”。(迷信神,相 信神,与神沟通密切)
甲骨文中有关畜牧业的文字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殷人擅长商业贸 易,时常奔走于诸 部落间进行交易。 ——继承制度兼用 “父死子继”与 “兄终弟及”,导 致宫廷争斗频繁。
甲骨文中有关交通、交换的文字
上一页 下一页
商王世系表(上)
(1)太乙(汤) (2)太丁 (5)太甲 (6)沃丁 (3)外丙 (7)太康 (4)仲壬 (8)小甲 (9)雍己 (11)仲丁 (10)太戊 (12)外壬 (14)祖乙 (13)河亶甲 (15)祖辛 (17)祖丁 (19)阳甲 (16)沃甲 (18)南庚 (20)盘庚 (21)小辛 (22)小乙
殷 商 房 屋 形 制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二、体现 (一)对天命神权的执著迷信与恐惧 ——商汤威民伐有夏。 ——盘庚借天助迁都。
上一页
下一页
殷商神本文化形成背景及体现
(二)事无巨细占卜问神 占卜——殷商盛行的用火灼烧龟 甲或动物肩胛骨,然后依据裂 纹状态预测吉凶祸福的宗教迷 信活动。(甲骨文)
安阳殷墟商王武丁妻 妇好墓陪葬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及原因
一、中国文化早熟性的体现 (一)概念说明 蒙昧时代——旧、中石器时 代(人类产生至弓箭发明) 野蛮时代——新石器时代、金
商代的青铜戈
属时代初期(制陶术发明至文字出现前) 文明时代——金属时代晚期(文字发明及使用)
——摩尔根《古代社会》
上一页 下一页
从殷墟看殷商的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