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饮用水水质处理工艺设计研究 精品
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资料
![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07a0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f.png)
精品文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7051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T 1721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 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CJ/T 2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SL 308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卫生计生委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2.1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2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2.3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饮用水净化设计方案
![饮用水净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a44d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9.png)
饮用水40T/H 净化水改造设计方案二〇一八年七月一、简介为进一步饮用水安全用水需要,提升并完善水源设施标准及水质净化能力,根据原水的实际状况,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协商,结合我公司工程经验,提出以下改造工艺方案,现将改造方案分述如下:二、设计技术2.1、设计进水水质条件及电气要求浊度:<10度水温: 5~50℃工作压力: 0.25~0.6MPa工作电压: 220V/50Hz2.2、设计出水水质(同时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出水硬度:≤mmol/L出水流量: 40m3/h出水方式: 24小时连续产水2。
3、系统对外界的要求进水管:进水管由用户接至自来水站进水口.出水管:用户按我方要求接至自来水站出水口。
药品:调试过程中的所用化学品由用户提供.供电:根据我方的用电容量,由用户提供动力电源送至我方动力设备2m以内.三、工艺流程及说明井水→饮用水复合精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蓄水池→至用户3.1、工艺说明:井水通过变频提升泵依次经过饮用水复合精滤器进行处理,过滤器内装填磁铁矿、石英砂和无烟煤等滤料,利用多级滤料深层过滤的方式去除自来水中剩余浊度、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出水水质已满足水质要求。
出水直接进入蓄水池,利用变频加压输送至用水点。
四、饮用水复合精滤器五、设备技术规范5。
1、饮用水复合精滤器饮用水复合精滤器其内部设有独特的布水器和集水器,拥有独特自动冲洗阀,可实现在正常系统运行中三个过滤器单独的过滤,反冲洗,全自动程序控制。
具有反冲洗用水量小,设备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
该设备流量大,过滤精度高无需人工操作。
体积小、易安装、节省空间.可户外安装、无须建房,节省土建造价,占地面积极小,可室内室外安装,也可上下分层安装,适应性强;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产品防腐性能好、室内外均可安装。
设备防腐性能好,适用寿命长。
过滤水量大,过滤效果好,过滤流速快,正常滤速可在40m/h左右,过滤器反洗采用产品水,且不必设增压泵和反洗泵;反洗历时2—3min,反洗水量〈3m3。
七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强化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比较
![七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强化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39989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4.png)
原理
利用超滤膜的筛分作用, 将水中的有机物截留并去 除。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除水中大分子、 胶体等有机物。
优缺点
操作压力低,通量大,但 对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 有限。
工艺四:纳滤膜分离法
原理
利用纳滤膜的筛分和电荷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截留并去除。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除水中分子量在200-1000道尔顿之间的有机物。
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过滤等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而高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等深 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更为显著。
组合工艺能够充分发挥各单元工艺的优势,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是未来饮用水处理工艺发展的 重要方向。
创新点及实践意义
1
本研究系统比较了七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对水中有 机物的去除效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 持。
02 有机物去除效果评价指标
去除率定义及计算方法
去除率定义
去除率是指经过饮用水处理工艺后, 水中有机物被去除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通常采用进出水有机物浓度差与进水有 机物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去除率,即去除 率=(进水有机物浓度-出水有机物浓度) /进水有机物浓度×100%。
不同工艺去除效果对比
1 2 3
仪器设备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电导率仪、气相色谱仪 等,用于水质指标的检测和分析。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准确测 量出水样中各种指标的含量。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各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对比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对有机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实验 结果显示,活性炭吸附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去除率较高。
膜材料和性能
膜材料的种类、孔径大小、亲水性等性能对 膜分离技术的去除效果有重要影响,同时膜 的污染和清洗也是影响长期运行效果的关键 因素。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8f9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5.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的安全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饮用水处理工艺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以及常用方法。
一、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饮用水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至安全水平。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或降低水中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的工艺。
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澄清、气浮等。
(1)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胶体在水中沉降,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沉淀方法有重力沉淀、化学沉淀、气浮沉淀等。
(2)过滤:通过滤料层的孔隙,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被截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滤、陶瓷滤等。
(3)澄清:利用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澄清方法有混凝沉淀、澄清池等。
(4)气浮:通过向水中通入空气,使悬浮物和胶体吸附在气泡上,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方法有溶气气浮、机械气浮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过程。
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消毒、软化等。
(1)混凝: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还原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3)消毒:利用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
(4)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减少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软化方法有离子交换、石灰软化、膜分离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最新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最新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ef20d9bb68a98271fefae2.png)
技术 |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12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因能有效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控制消毒3副产物(DBPs)而得到关注。
然而,含溴水源应用臭氧过程中易生成致癌物溴酸4盐,很多国家饮用水标准将其限定在10.00μg·L-1以下。
56有研究者对不同含溴水源臭氧氧化,发现溴酸盐生成量超标。
部分水源受海7水入侵,导致溴离子浓度较高,使溴酸盐超标风险增加。
溴酸盐控制的方法较8多,如优化臭氧投加量、降低溶液pH值、加氨、加过氧化氢等,原水氨氮含9量较低的情况下投加氨氮能抑制溴酸盐生成,然而对于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源,10效果并不显著。
投加H2O2能有效控制溴酸盐生成,有研究发现H2O2/O3(质量11比,下同)高于0.7时能够将其控制在标准以内,然而溴酸盐生成与控制受到12水质因素的影响较大,针对不同水质控制效能有所变化,部分H2O2用量情况13下出现溴酸盐升高的现象。
14另外,H2O2投加可能对O3-BAC控制THMFP的效能产生影响,有研究指出,15H2O2投加导致臭氧氧化出水THMFP略有升高。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某含溴水源为16原水,利用中试实验评价O3-BAC处理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情况,重点考察氨17氮、H2O2投加对溴酸盐控制效果及对O3-BAC控制THMFP效能的影响,以期为18饮用水厂应用O3-BAC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含溴原水时提供技术支撑。
19201、材料与方法211.1中试工艺流程及参数22中试进水流量为200L·h-1,主要工艺包括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及臭23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组成,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425图1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流程示意2627混合池采用DN110mm的不锈钢柱,壁厚3mm,有效高度350mm,总高度28400mm,有效容积3.3L,混合时间为1min;絮凝时间:15min,采用机械搅拌絮29凝池,不锈钢材质,池内设3挡搅拌机,转速分别为150、100、50r·min-1。
安全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图
![安全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9883e2455270722192ef7c4.png)
安全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周鑫根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给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所要求的水质。
水处理方法应根据水源水质和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胡定。
在给水处理中,有的处理方法除了具有某一特定的处理效果外,往往也直接或间接地兼收其它处理效果。
为了达到某一处理目的,往往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本节仅列出几种主要给水处理方法,以便于读者对给水处理有一概括的了解。
1.澄清和消毒这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用处理工艺。
但工业用水也常需澄清工艺。
澄清工艺通常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
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原水加药后,经混凝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而后通过沉淀池进行重力分离。
过滤是利用粒状滤料截留水中杂质的构筑物,常置于混凝和沉淀构筑物之后,用以进一步降低水的浑浊度。
完善而有效的混凝、沉淀和过滤,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对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等的去除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根据原水水质不同,在上述澄清工艺系统中还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
例如,处理高浊度原水时,往往需设置泥沙预沉池或沉沙池;原水浊度很低时,可以省去沉淀构筑物而进行原水加药后的直接过滤。
但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
大多数工业用水也往往采用澄清工艺作为预处理过程。
如果工业用水对澄清要求不高,可以省去过滤而仅需混凝、沉淀即可。
消毒是灭活水中致病微生物,通常在过滤以后进行。
主要消毒方法是在水中投加消毒剂以灭致病微生物。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消毒剂是氯,也有采用漂白粉、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钠等。
臭氧消毒也是一种消毒方法。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可称之为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
我国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主要采用这种工艺流程。
如前所述,根据水源水质不同,尚可增加或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
2.除臭、除味这是饮用水净化中所需的特殊处理方法。
当原水中臭和味严重而采用澄清和消毒工艺系统不能达到水质要求时方才采用。
最新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资料
![最新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8236a5aef8941ea76e05e5.png)
技术I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03-BAC)工艺因能有效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而得到关注。
然而,含溴水源应用臭氧过程中易生成致癌物溴酸盐,很多国家饮用水标准将其限定在10.00卩g • L-1以下。
有研究者对不同含溴水源臭氧氧化,发现溴酸盐生成量超标。
部分水源受海水入侵,导致溴离子浓度较高,使溴酸盐超标风险增加。
溴酸盐控制的方法较多,如优化臭氧投加量、降低溶液pH值、加氨、加过氧化氢等,原水氨氮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投加氨氮能抑制溴酸盐生成,然而对于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源,效果并不显著。
投加H2O2能有效控制溴酸盐生成,有研究发现H2O2/O3质量比,下同)高于0.7时能够将其控制在标准以内,然而溴酸盐生成与控制受到水质因素的影响较大,针对不同水质控制效能有所变化,部分H2O2用量情况下出现溴酸盐升高的现象。
另外,H2O2投加可能对O3-BAC控制THMFP的效能产生影响,有研究指出, H2O2投加导致臭氧氧化出水THM F略有升高。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某含溴水源为原水,利用中试实验评价O3-BAC处理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情况,重点考察氨氮、H2O2投加对溴酸盐控制效果及对O3-BAC S制THMF效能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厂应用O3-BAC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含溴原水时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中试工艺流程及参数中试进水流量为200L • h-1,主要工艺包括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及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组成,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 0 ----------- 1着杆敕I:图1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流程示意混合池采用DN110m的不锈钢柱,壁厚3mm有效高度350mm总高度400mm有效容积3.3L,混合时间为1min;絮凝时间:15min,采用机械搅拌絮凝池,不锈钢材质,池内设3挡搅拌机,转速分别为150、100、50r • min-1。
直饮水处理工艺研究
![直饮水处理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ec65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直饮水处理工艺研究发布时间:2021-08-27T16:32:28.85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11期作者:王崇麟[导读] 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传统的“混凝一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加氯消毒”的王崇麟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1摘要: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传统的“混凝一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加氯消毒”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低分子物质难以去除,而这些物质中有些就具有“三致”特性。
残留在水中的“三致”等微量有机物,经氯化消毒后,其危害性有增强趋势,且余氯直接导致自来水出水感观难尽如人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饮水的出现有助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用水的需求。
关键词:直饮水;处理;工艺引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础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水作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物质,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证直饮水的安全性,直饮水的处理工艺和检测是关键环节,对于直饮水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直饮水处理工艺和检测措施的有效性,向民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直饮水。
1直饮水的发展管道直饮水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原水,以深层岩溶水或市政水为原水进行深度处理;二是直接饮用,不须煮沸。
所以管道直饮水在一些学校和小区等场所广受推荐。
1.1切合学校及公共场所的用水需要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合,学生在体育运动后,需要大量补水。
原先大多数采用的是开水器和桶装水,而桶装水微生物合格率不高,经一项调查显示,桶装水出水口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仅为13.5%。
另外开水器有“千滚水”现象,不作为使用单位的第一选择。
由于管道直饮水存在随时取,随时喝,且管网中的水一直在不断循环的本身特点,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机场、铁路(公路)站等人群集聚的地方以及居民健身步道也在逐步推广和运用。
1.2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传输的升级管道直饮水的发展离不开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升级及管网技术的突破。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5cb184dd88d0d233d46acd.png)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随着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水厂处理的饮用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传统的处理工艺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就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面临各种巨大儿挑战。
下面就是当前一些较为常见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希望可以给这一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1 膜分离技术这一技术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到了90年代这一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具备较大潜力的深度处理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膜来进行处理,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膜,而其他的溶质或杂质却无法透过,从而在外力的作用下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纯净用水。
和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在处理时需要添加的药剂较少,而且整套设备投资不高,占地面积较小,出水效率较高,在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渗透膜孔径的大小,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微滤微滤这一过滤技术的孔径在0.1μm~5.0μm之间,所需的工作压力是0.05MPa~0.3MPa。
这种技术往往是全部进水挤压滤过,那些小于孔径的微粒会顺利通过膜,而大于孔径的微粒就会被截留在膜的表面。
微滤这一技术可以对水中的细小微生物、颗粒、胶体等进行有效的去除,但是水中那些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组分就无法进行去除。
这一技术常常会被用于精密过滤器中,从而为接下来的纳滤或反渗透等技术提供良好的水质保证,此外,还可以用于活性炭过滤的后处理,对水中的活性炭颗粒进行分离去除。
2)超滤这一技术的膜孔径在0.001μm~0.1μm之间,需要的工作压力在0.04MPa~0.4MPa之间,这一技术可以对水中那些分子量在300~300 000之间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等进行分离去除,但是这种技术以及微滤技术对水中的小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低,对金属离子没有任何的去处能力,所以,这一技术在应用时需要与其他的技术配合使用才能够保证整个饮用水的出水水质。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优化中试研究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优化中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5d8e5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b.png)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优化中试研究李玥n;何文杰;李荣光;韩宏大【摘要】通过投加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投加HCA助凝剂和气浮、沉淀对比试验,进行了常规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对浊度和CODMn去除率都有一定的提高,且在混凝剂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加量为0.8 mg/L 时,浊度的去除效果最好.投加助凝剂后,出水浊度降低,CODMn去除率提高,但水头损失增加较快,过滤周期缩短.【期刊名称】《供水技术》【年(卷),期】2010(004)006【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预氧化;混凝;气浮;沉淀;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作者】李玥n;何文杰;李荣光;韩宏大【作者单位】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天津,300381;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原水有机污染物指标的升高,会使水处理工艺出水浊度居高不下。
由于常规混凝过程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针对被污染水源水的处理问题,可通过投加助凝剂和采用预氧化处理技术解决。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原水水质试验在天津某水厂进行,原水为滦河水,试验期间原水水质见表1。
1.2 试验药剂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和泡花碱的混合液,FeCl3质量分数为5%。
助凝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质量分数为0.1%。
预氧化剂: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1.3 试验装置与流程试验装置为并行的两套系统,试验工艺流程:①原水箱—预氧化器—混合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气浮池—滤池;②原水箱—预氧化器—混合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滤池。
两套系统的处理水量均为5 m3/h;预氧化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停留时间为20 min;混凝采用机械混合1 min,机械反应为两级共18 min;混凝水力条件如表2所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处理技术净化工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处理技术净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66feb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0.png)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处理技术净化工艺提纲:一、饮用水处理技术的概述1. 饮用水处理技术的意义2. 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二、常用饮用水处理技术1. 活性炭吸附法2. 中空纤维膜滤芯法3. 臭氧氧化法4. 超滤技术5. 熔融电积/熔融扩散法三、饮用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比较1. 各种纯化技术的优缺点2. 不同水质水源的纯化过程四、农村饮用水处理工程的实践1. 农村饮用水处理工程的新兴技术2. 农村饮用水处理工程的措施3. 农村饮用水处理工程的标准和合规性五、饮用水处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饮用水中的常见污染物2. 饮用水处理中的难点3. 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六、案例分析1. 云南省某农村自来水工程2. 某县农村生态安全饮水工程3. 江苏省泗阳县乡村饮水安全工程4. 山东省临清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 长江流域某村庄中水净化项目一、饮用水处理技术的概述饮用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之一,在农村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方式不完善,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纯净性面临许多挑战。
为此,研究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对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至关重要。
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目的是将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细菌等去除,从而使水变得纯净,可以直接饮用。
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向水中投加一定的药剂或通过物理方法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从而达到水源净化的效果。
常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法、中空纤维膜滤芯法、臭氧氧化法、超滤技术和熔融电积/熔融扩散法等。
二、常用饮用水处理技术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常采用颗粒状或粉末状的活性炭对水进行处理,主要是通过活性炭材料的孔隙结构将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颜色等物质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 中空纤维膜滤芯法中空纤维膜滤芯法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采用微孔的中空纤维膜过滤水,能够过滤掉水中的颗粒物和一定范围内的溶解物。
该工艺具有小体积、高过滤效率、长使用寿命等优点,现在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当前饮用水净化处理工艺技术要点研究
![当前饮用水净化处理工艺技术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59d211b90d6c85ec3ac66c.png)
当前饮用水净化处理工艺技术要点研究作者:梁映第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5期[摘要]随着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水厂处理的饮用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传统的处理工艺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就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饮用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具体要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饮用水;净化工艺;水污染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42-01生活饮用水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家在2007年颁布了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对净水厂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水污染的主要过程1、地下水污染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
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2、地表水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氮、磷等)不断补给,过量积聚,致使水体营养过剩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
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毒物质,从而给水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强化常规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包括强化混凝、强化沉淀与气浮和强化过滤等。
强化混凝主要是基于混凝剂投加量的提高或混凝过程pH条件的控制,包括最大化去除颗粒物和浊度,最大化去除水体有机物和DBPs前体物,减小混凝剂的残余量,减少污泥产量,最小化生产成本等。
强化沉淀的措施主要是优化斜板间距、优化沉淀区流态、优化排泥,采用斜管代替斜板的斜管沉淀、拦截式沉淀等;而强化气浮则主要是优化气浮的接触区和分离区、优化进水和出水、优化各区流态、气浮与预氧化结合技术、实现高速气浮与多功能气浮等。
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
![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6b1a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的进程,对高质量饮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可是,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存在垃圾、有害细菌和化学物质等污染物,需要进行处理来确保水的安全性。
因此,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饮用水处理技术。
一、澄清和消毒澄清和消毒是最常见的饮用水处理技术。
澄清可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如泥沙、小石头、浮游生物等。
该过程通常包括筛网过滤、沉淀和过滤等步骤。
消毒过程则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这可以通过加入氯或其他消毒剂来完成。
这两个步骤通常称为深度处理,可以在饮用前居民的自来水中使用。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可以应对轻度污染的水源。
二、RO(反渗透)技术RO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来过滤水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水通过高压渗透膜,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污染物和溶解物则通过反渗透过程去除。
这种过滤水的方法可以去除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大分子,成分单一、清洁度高。
RO处理使用的设备比较先进,投资大,但是对于高度污染的水源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通过代谢作用去除饮用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生物技术能高效地去除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适用于高浓度、大容量的污水处理,出水水质优良、稳定。
挑战在于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人工调整生物池环境,扩大考察结果需要时间,严格控制后出水水质稳定性差。
四、基于纳米技术的水处理技术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水处理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纳米技术通过超级微小材料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例如,使用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可以帮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污染物。
还有纳米过滤器技术,将水通过精密纳米孔口进行过滤,从而去除细菌、病毒等。
纳米技术提供新的选择因其使用卓越材料,可以被排除饮用水中的杂质,高效可靠,但纳米材料的成本较高,生产过程复杂,仍有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究。
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探析
![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6c031216fc700abb68fc62.png)
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探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对当前比较常用的水质处理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某小区饮用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处理一、引文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日益受到污染;而且常规自来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城市自来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物、总硬度、铁锰、氨氮含量高等问题[1]。
另一方面,自来水流入住户前,漫长的管道经过了复杂的地形和道路,有些管道年久失修,老化、生锈、材质不达标。
高楼供水过程中,自来水在水箱、水塔里停留时间过长,水中余氯消失,微生物滋生,且水箱长期不清洗,都造成了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重金属、有机物等超标。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改善,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饮用水净化技术的发展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二、生活饮用水处理技术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1.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生活饮用水中的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5.生活饮用水应经过消毒处理。
健康饮用水应是水中没有对人体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质,且水中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的理想硬度指标是170mg/L(以碳酸钙计)左右,总溶解固体理想指标是300mg/L,PH值呈弱碱性(7.0—8.0),水分子团小,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度(水中溶解氧含量6mg/L),还有水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乳化力、洗净力等比较强,即所谓活水[2]。
因此采用合理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是决定饮用水水质的关键因素。
水质处理的主要过程主要为:一、水的预处理。
水的预处理是指水进入离子交换装置或膜法脱盐装置前的处理过程,包括混凝、澄清、过滤、杀菌、活性炭过滤。
直饮水系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探究
![直饮水系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6b84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1.png)
直饮水系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探究发布时间:2021-10-13T05:12:19.03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5期作者:胡昕如[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低并且水污染较胡昕如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1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低并且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自来水厂对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能力有限,老旧的输水管网加剧了饮用水的污染程度,这就导致城市市政处供水的水质达不到居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住宅建筑管道直饮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直饮水;不锈钢管材;住宅小区;水处理流程引言随着现代科技与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水体污染也由过去的生物污染发展为化学污染为主。
自来水出厂后需流经漫长的管网系统,所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为此人们对城市供水质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疑虑和担心,饮水问题已成为社会上谈论的热点,而各类型的“水”也应运而生,国内一些城市如上海、宁波、深圳等地正尝试在住宅小区内建设净水站,以自来水为水源进行深度处理,然后以独立的管网系统将优质水输送至用户,供居民直接饮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系统和模式,管道直饮水将在国内掀起第二次饮水革命。
1我国管道直饮水系统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与基础建设的不断腾飞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在用水的要求方面,原有的对生活冲洗的简单要求正逐步向更高水质、更稳水压、更稳流量的高品质用水需求发展。
管道直饮水本质就是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系统作为一种独立提升用水品质的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项目及高档公建项目,在我国发达地区,例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区已有使用。
根据项目的不同使用要求,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又可分为分散式及管网式两种,例如大型公建,做法多为分散设置,在需要的点位设置直饮水机对市政水进行处理以满足直饮水水质要求;住宅多为住户自主购买厨下式直饮水设备或购置大桶饮用水,满足厨房用水及日常饮用水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水质处理工艺设计研究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资源问题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我国矿区及其周边饮用水水质普遍受到矿区的影响,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本文结合矿区的饮用水水质特点,结合基本的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矿区及周边饮用水水质处理的工艺技术,可大大缓解矿区生活用水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矿山,饮用水,工艺0引言矿区及其周边饮用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威胁矿区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矿区及其周边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资源相当匿乏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矿区及其周边的特殊环境使得当地居民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饮用水源,由于矿区的特殊的环境使得当地的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有些严重到不能直接饮用。
如何及时有效的对矿区周边的地下水进行适当处理,是关系到矿区职工及矿区周边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在对矿区周边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经济成本,提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矿区周边饮用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纳滤+浓水回收纳滤系统的处理装置,新建提水泵房一座,设3台离心泵,为多介质过滤器供水。
通过纳滤膜分离作用分离出清水和浓水,纳滤回收率≥75,总硬度硫酸盐去除率≥95,总脱盐率≥75;纳滤浓水进入浓水回收纳滤,浓水回收纳滤回收率≥60,基金项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01602收稿日期2018-03-17第一作者简介王红梅1981-,女,硕士,河北石家庄人,从事水处理研究工作。
总硬度硫酸盐去除率≥95,总脱盐率≥70;保证连续运行状态下纳滤系统总回收率≥90。
纳滤产水排入产水池,重力自流进入进水渠,与未处理的水在西干渠混合,按原供水方式输送到最终的用水点。
纳滤最终浓水排入修建的浓水管网,输送至指定地点。
2技术指标21提水泵房1提水泵从原水进水池到水处理车间有6米的高差,提水泵是把水从进水池提升到水处理车间。
2多介质反洗泵预处理为多介质过滤器,当运行一段时间后,进出水的压力就会产生变化,为保证预处理能够正常运行,当压差达到15时,要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反洗,反洗水使用原水,因此反洗泵也设置在提水泵房。
22水处理车间水处理车间主要包括多介质过滤机组、纳滤提升泵及主管路设备、主纳滤系统、浓水回收纳滤设备、纳滤加药单元、化学清洗单元、空气系统、纳滤浓水收集水池、中间水池及消防设备、产水池及其设备。
处理车间内设有变配电室、控制室。
1多介质过滤器为保护保安过滤器滤芯不被固体颗粒物损伤,降低过滤系统的运行风险,在保安过滤器前设置多介质过滤器,拦截水中的固体物质。
技术参数为处理能力7753×6套2中间水池功能储存多介质过滤器出水,并作为纳滤系统的进水。
技术参数为池体尺寸26×35×57;有效容积41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地上。
3纳滤进水总管路及仪表在纳滤进水总管道上设置仪表、检测仪表、浊度仪、电导率检测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和流量传感器,检测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确保整个系统可靠运行。
当进水水质温度、压力、浊度、、发生变化时系统自动改变运行方式,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在浓水池和产水池分别设置液位计,测量高,中,低液位,控制系统启停。
系统内仪表系统由各种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
变送器的标准4-20直流信号首先送至现场,再通过以太网传送到控制室监控计算机;在自控柜上的人机界面上可以显示主要的工艺参数,在厂区中央控制室监控计算机的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全部监测的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等。
4纳滤主处理单元功能去除原水中的总硬度和硫酸盐,净化后的产水进入产水池。
纳滤脱盐单元主要包括滑架、高压泵、保安过滤器、压力容器、膜元件、管道仪表和就地电控箱等组成。
设备技术指标产水量420053;膜压力外壳数量40支;纳滤膜元件数24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