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合作研究:合作形式、发展历程、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台合作研究:合作形式、发展历程、影响

闽台经济合作合作形式

1、农业合作

在农业方面,直航的开通,占了农业交易的50%,台湾新鲜的水果蔬菜,鲜花之类的都能在第一时间运到福建。快速上架;滚装轮运送过来的台湾拖车,上岸后货物可原封不动地海陆直接运达目的地。在推进农业全面合作方面,将完善各类农业合作基地相关设施,加快农业试验区、农民创业园和水果、水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引进台湾农林水产良种、先进农业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根据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婉兰介绍,自去年10月1日起,商务部、海关总署在部分对台小额贸易点试行更开放的政策后,闽台农产品市场依托试点口岸之一南安石井港,业务量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进口货物量累计达3100多吨,金额320多万美元。【1】

作为国之根本的农业,在闽台经贸合作关系中,必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产业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福建省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充分融合了两地的各自优势,使之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启动闽台海洋产业合作

闽台两地共同拥有资源丰富的台湾海峡,作为两岸的共同资源,一起开发台湾海峡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及海水资源就成为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台湾海峡中拥有的丰富资源足以对两地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台资加快流向大陆的过程中,福建省应积极鼓励引导台商共同勘探海底资源,共同海上捕捞以及发展民间传统贸易,加快福建省海洋产业的发展。【4】

3、金融业合作

两岸经贸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未来经济融合的特点。这点在金融业这产业的整合上体现的非常的明显,福建银监局局长杨小苹指出:闽台金融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一方面,由于台湾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其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经验可资福建借鉴参考,许多先进技术和产品可供学习吸收,台湾金融业较大陆来说起步较早,各种体制比大陆都更加完善,如何向台湾同胞学习这方面的经验,避免台湾金融业走过的一些弯路,都是很有价值的;另一方面,福建正在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出台了大量对台合作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台资企业在闽创业提供了优良环境,也为台湾金融机构来闽开展交流合作提供了“大舞台”,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陆一步步加强对台湾的合作愿望,通过环境优惠,关税优惠,运输优惠等手段不断吸引台资到大陆投资。杨小苹说:在两岸大环境有所改善的形势下,金融业交流合作必将成为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整合充满着必要性。【2】

从表1中可以看出,福建对台湾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年年在增加,对台湾的贸易总额达到了56亿美元,表明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在进出口贸易上的不断扩大,贸易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了。基于这几年福建省,和中国政府对台贸易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未来的预期台海贸易将会进一步扩大,台海的金融关系将会更加紧密。【3】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际台资和台海两地的合作项目数都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峰,虽然台资合同的金额略有下降,考虑到大陆投资的饱和度,这也同样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了台海在金融业上的交流和合作在不断的扩大。

4、文化旅游合作

福建省拥有独特的对台旅游资源,如能加以充分开发与利用,将很有希望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继“金马直航”开通以来,金厦两地人员之间的旅游经商已有很大程度的开放,台湾当局进一步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经商也势在必行。这些均为福建省开发对台旅游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福建省应抓紧推动相关工作:(1)加强对台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拓展台湾客源市场。(2)把握政策先机,引导台商投资高层次旅游业,吸引台商投资或合资开发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项目,如金厦海峡旅游观光线等。(3)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开发“台”字特色旅游项目

5、加强高科技产业合作

高科技产业合作是闽台两地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台湾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80年代以来,台湾明确科技发展重点,确立发展光电、软件、工业自动化、材料应用、生物科技和能源节约等8大重点关键技术,通过加强投入,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或从事技术孵化。改善科技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技术进步,打造台湾北、中、南三大科技重镇。大力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已经取得了主要成果体现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集成电路与光电面板等领域。台商对福建的高科技产业投资较晚,福建错过了台湾IT与IC领域转移的合作时机,当前必须抓住台湾光电产业转移的契机。目前,闽南三角的台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未形成的群聚效应,仅形成相对集中的次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在深化文化交流方面,重点是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的潜力和资源,推动民间交流向科技、卫生、体育、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扩展,办好各种形式的重大活动,打造闽台交流品牌;在推动旅游双向对接方面,以旅游观光带动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采取多种形式推介闽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台胞来闽观光旅游,同时积极争取闽省成为赴台旅游的首批省份。

正式由于有那么多的相同的市场和可以共通提高的地方的互相吸引,比如在农业、金融业、海洋渔业、文化、旅游业、高科技产业等等,闽台之间的合作,具有了台与其他地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相对于长三角,闽台具有地理优势。相对于珠三角,闽台具有相当多的优势,是其他经济区无可比拟的。

闽台经济合作发展历程

闽台经济合作由非法,间接的阶段,向合法,准直接及局部直接阶段发展,进程迂回、缓慢,与粤台,苏台合作相比,呈现凹陷状态。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在队伍经济交往中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呼吁两岸实现三通,及欢迎台商到大陆投资的谈话,但由于台湾当局坚持“三不”,因此闽台经贸往来主要是通过香港等中转地的间接贸易,是作为两岸经贸往来的一种补充,而台湾当局视闽台两地民间直接贸易为走私,予以严厉打击。

1978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在岛内外的强大压力下,宣布解除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间接进口大陆农工产品。1989年5月,台湾“经济部”原则允许有条件的开放对大陆间接投资。1990年7月,正是开放台商前往大陆间接投资,并制定《对大陆地区间接输出货品管理办法》,采取正面表列方式,开放24类2500项产品可赴大陆投资。至此,台商投资大陆在经历了禁止、缄默等阶段后终于正是去的“合法”地位。在两岸加入WTO后,双方经贸关系发展受到了WTO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台湾当局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进一步开放台商赴大陆直接投资,开放两岸贸易直接交易,足部放宽对大陆商品进口限制。

两岸经贸“合法化”后发展迅速,闽台两地逐渐向直接往来贸易发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颁布后,福建相应制定了《保护法实施办法》及其他一系列地方性涉台法规,为吸引台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各地也不断开拓招商引资渠道。1997年4月,两岸外国注册的商船首航于福州港,厦门港至高雄港之间,从事转口贸易运输。2001年1月,福建的厦门、马尾分布于金门、妈祖进行“小三通”,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增开泉州港为对台同上港口,与金门、妈祖直接往来。经过国家交通部批准,在两岸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厦门与金门间的定期客运班轮也已经开通。闽台两岸农业合作也颇具特色。1997年9月,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闽台农业合作从此转向大规模,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两岸没实现真正的三通,闽台之间人缘、地缘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导致了闽台合作落后于台湾与大陆其他省区的合作。广东、江苏两省通过制定优惠的投资策略吸引了大量台资。粤苏的强势让福建有着深深的紧迫感,甚至就连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厦门也感到了边缘化的危机所在,2006年厦门提出了“厦金特别市”这样一个跨越两岸,超越国籍的一个新概念,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台商更多的关注。

闽台会并且会一直合作下去,因为这是“互惠互利,获得共赢”的必然选择。闽台和则共同得利,分则共损。但是,这期间也有不少存在的问题,也急需去解决,台资虽然有加大对福建的投资热情,但使台资转向别的经济区的问题依然值得重视,福建,必须用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否则,就有落后于其他省区甚至被“边缘化”的危险。08年以来,两岸的三通关系上,更进一步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开通的两门(厦门-金门)、两马(福州马尾-马祖)、泉金(泉州-金门)三条直接往来航线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最便捷的通道,不仅使几百万人次的闽台人民互相往来交流,最主要的要利用好,来促进闽台之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加的激发闽台之间共同的文化积淀,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一份贡献。

闽台合作的影响

闽台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可行性高,从大的方面而言,积极进行有效的闽台经济开发合作,对两地经济的高速成长,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对台湾而言,可以依托海西,谋划实现亚太营运中心的梦想,优先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共同推动台湾海峡经济区持续发展,使台湾海峡经济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科技、文化重心之一【5】。从小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