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井盐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合集下载

也谈谈盐都自贡古盐井

也谈谈盐都自贡古盐井

也谈谈盐都自贡的古盐井自贡,因其盐业历史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因其彩灯文化有“南国灯城”的美称,也因其恐龙遗址有“东方龙宫”的美名,而其中与这座城市的形成与进展最密不行分的还是她的井盐业历史,即在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过程中,自贡既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也因盐而兴,因盐而盛,成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并形成“盐味”十足、“盐色”浓郁的文化特性,既丰富多彩而又共性鲜亮,既徇烂多彩而又独具特色,其中古盐井堪称绽放于盐文化奇葩里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在自贡的采盐过程中曾打凿了13000 多口盐井,而使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盐井之都,盐井之国,演绎了很多传奇动人的故事,并制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井盐业史上很多个“第一”或“之最”,我们在此仅撷取千万盐井中极微小的局部,以一窥丰富多彩井盐文化的冰山一角。

一.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该井位于今自贡市富顺县城内,它的消灭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

在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 年〕,自贡的先民人便在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据传是汉代时候的獠族人梅泽觉察了这口井,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居人类焉。

梅死,官之为祠”,梅泽也因此成为自贡盐业的始祖,受到“井神”之尊的称谓。

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年〕,该井在当时出盐最多,商旅辐辏,至两晋间,更是因其盐多、利厚、奉献最大而得名—“富世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此井在蜀中以产量高、盐质好而有名遐迩。

到武帝天和二年〔567 年〕,为民食和盐政治理的需要,政府特从江阳县〔今泸州〕划出以“富世盐井”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设置了“富世县”,即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足见当时自贡的井盐生产已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并成为促进地方及国家经济进展的重要行业。

到隋唐两代,富世县的盐业生产更进一步进展并有名蜀中,“富世盐井”创下日产6100 多公斤的纪录,其税额占到蜀内盐井年税额的23%。

井盐开采流程

井盐开采流程

井盐开采流程
井盐开采是一项传统的矿业活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省等地,尤其是自贡市。

井盐开采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钻井:首先,需要在含盐层的地下位置钻设井口。

传统的钻井方法使用绳索和钻杆,通过不断提升和下放钻具来钻进地下。

2. 抽卤:钻好井之后,通过井口向地下注入清水或空气,使含盐的地下水(卤水)上升至地面。

在现代的钻井技术中,也可能使用泵机直接抽取卤水。

3. 卤水净化:抽出的卤水含有杂质,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用于制盐。

净化过程可能包括沉淀、过滤等步骤,去除泥沙和其他悬浮物。

4. 蒸发结晶:净化后的卤水被输送到蒸发池或蒸发器中。

在这里,卤水通过太阳光或人工加热蒸发,盐分逐渐结晶。

5. 收集和晾晒:当卤水中的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始结晶。

然后,工人会收集结晶的盐并将其铺放在晾晒场进行自然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6. 破碎和筛选:晾晒后的盐块需要被破碎成小颗粒,并通过筛选分离出不同粒径的盐产品。

7. 包装:最后,筛选出的盐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包装,准备销售或进一步加工。

井盐开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的工程技术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井盐开采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环境影响。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下)文/李忠东,图/缪自平大约在2亿年前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陆的转换时期。

大量的盐卤、岩盐、天然气被理藏于此,是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和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

2000年前,生活于此的先民偶然发现了2亿前“埋藏”于此的盐卤,然后便开始了对这种稀缺物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们凿井取卤,从大口径盐井到卓筒井,最终穿越千米岩层,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成就。

不仅如此,采盐业的发展与繁荣,还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最终孕育了自贡这座城市,以及这里根植于盐卤的独特文化。

[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

这口井的发现者是一种叫梅泽的獠族人。

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梅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

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地方,今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井在蜀中已经闻名遐迩,以产量高、盐质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这是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

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一口井的赋税居然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再改为“富义盐井”。

到了宋代,改为“富顺县”。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

但因“富世盐井”而起的“富顺县(富世县)”却历经1446年而不变,成为自贡盐业史上及自贡置市史上的传奇。

[卓筒井——井盐开采的一次革命]四川井盐开采历史已有2300多年了,但到了宋代,就算有着悠久开采历史和丰富采卤经验的盐工,也遇到麻烦。

当浅层盐卤资源业已枯竭,埋藏于更深的三叠系盐卤,当时广泛采用的大口径浅井便已无能为力了。

古代自贡盐场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古代自贡盐场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笕管密布的盐场古代自贡盐场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随着钻井技术的演进,输卤技术亦相应发展起来。

四川早期的井盐生产中,大多是就井设灶,卤水的输送一般只有很短的距离,常靠人力挑运,输卤的技术也较为简单和原始。

随着生产的发展,井位的增多, 盐灶与卤井分离,卤水的输送量和输送距离不断增大。

因此,管道输卤技术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竹笕输卤工艺。

这种工艺我们最早可从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找到线索。

在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给我们刻画了一幅完整的输卤场景。

从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在采卤的楼架上,有长方形的储卤器,从储卤器有管线引出,管线按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面延伸,一直到煮盐的灶上,连结于煎盐锅旁的又一个储卤器。

显然卤水是从这一储卤器转注人盐锅,再以柴薪作燃料煎烧成盐的。

可以肯定,画像砖上从采卤楼架到盐灶的管线,是作为输卤用的。

当然,这种管线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以及制作的工艺如何,现在还不能确切地断定,然而,我们却从这里清楚地看到输卤技术的萌芽,看到后来被称作笕的输卤管道的前身和雏型。

发现较早的巫溪大宁盐泉曾有“汉永平七年,尝引此泉于巫山”的记述,这一“引”字即说明是一种引流或输送。

《太平寰宇记》中“以竹引入泉”的记录就更加清楚确切地说明:大宁盐泉的卤水,是以竹为管道引输的。

而这种输送卤水的竹管称作笕,则是源自于北宋淳化年间,大宁知监雷说以“横板三十窍,承以修竹,谓之笕筒。

” 的记载,当时引输盐卤的竹管就被称作笕了,可见输卤竹笕由来已久,其历史已近千年。

至明清时期竹笕输卤技术渐臻完善和合理,并在富荣、键乐等盐场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达到了非常精湛和科学的程度。

竹笕输卤是利用压差和连通器原理,在没有任何加压装置的条件下,运用竹制管道将卤水送达目的地。

这种竹笕连通之后,连绵起伏,翻山越岭,经过提高扬程等技术处理,可将卤水输往远达十数里之外的煎盐灶房。

其景象甚为恢宏壮观。

蜿蜒山间的输卤竹笕同凿井的碓架、汲卤的天车(木制井架)和开采天然气的盆一样共同被视为中国古代井盐生产的象征。

自贡古代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自贡古代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自贡古代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随着钻井技术的演进,输卤技术亦相应发展起来。

四川早期的井盐生产中,大多是就井设灶,卤水的输送一般只有很短的距离,常靠人力挑运,输卤的技术也较为简单和原始。

随着生产的发展,井位的增多, 盐灶与卤井分离,卤水的输送量和输送距离不断增大。

因此,管道输卤技术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竹笕输卤工艺。

这种工艺我们最早可从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找到线索。

在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给我们刻画了一幅完整的输卤场景。

从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在采卤的楼架上,有长方形的储卤器,从储卤器有管线引出,管线按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面延伸,一直到煮盐的灶上,连结于煎盐锅旁的又一个储卤器。

显然卤水是从这一储卤器转注人盐锅,再以柴薪作燃料煎烧成盐的。

可以肯定,画像砖上从采卤楼架到盐灶的管线,是作为输卤用的。

当然,这种管线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以及制作的工艺如何,现在还不能确切地断定,然而,我们却从这里清楚地看到输卤技术的萌芽,看到后来被称作笕的输卤管道的前身和雏型。

发现较早的巫溪大宁盐泉曾有“汉永平七年,尝引此泉于巫山”的记述,这一“引”字即说明是一种引流或输送。

《太平寰宇记》中“以竹引入泉”的记录就更加清楚确切地说明:大宁盐泉的卤水,是以竹为管道引输的。

而这种输送卤水的竹管称作笕,则是源自于北宋淳化年间,大宁知监雷说以“横板三十窍,承以修竹,谓之笕筒。

”的记载,当时引输盐卤的竹管就被称作笕了,可见输卤竹笕由来已久,其历史已近千年。

至明清时期竹笕输卤技术渐臻完善和合理,并在富荣、键乐等盐场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达到了非常精湛和科学的程度。

竹笕输卤是利用压差和连通器原理,在没有任何加压装置的条件下,运用竹制管道将卤水送达目的地。

这种竹笕连通之后,连绵起伏,翻山越岭,经过提高扬程等技术处理,可将卤水输往远达十数里之外的煎盐灶房。

其景象甚为恢宏壮观。

蜿蜒山间的输卤竹笕同凿井的碓架、汲卤的天车(木制井架)和开采天然气的盆一样共同被视为中国古代井盐生产的象征。

自贡盐场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

自贡盐场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

自贡盐场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当确定地下藏有卤水后,如何将其开采出来呢?这就进入了四川井盐生产的第二个环节,凿井。

所谓井盐井盐,是有井才有盐。

井盐生产有别于海盐、池盐和湖盐,是以凿井、采卤、制盐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的。

四川盐卤矿藏埋藏较深,因此盐井的开凿,难度很大。

古人云:“煮海易,煮井难;煮滇井易,煮蜀井难。

难凿井,难及泉,难汲泉。

泉汲,难在设锅;锅设,难在置车;汲泉,井漏,补难;已汲,井枯,废难。

”四川盐工是如何凿开覆盖在盐卤之上厚达百米千米的坚硬岩石,汲取到人们渴望的卤水呢?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靠锸、锄、锹等铁质工具或者利用畜力和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挖掘泥土、破碎岩石,一脚一脚地蹬踩,一寸一寸地钻凿,通过数月,乃至数年,才凿成一口盐井。

即便这样,自战国末年李冰穿广都盐井开始的两千多中,四川共钻成盐井10多万口。

仅盐都自贡一地,就钻成盐卤、天然气井13000多眼。

在此期间,四川的凿井技术也实现了从大口浅井、到小口深井,从手工开凿、简单机械凿井到机器钻井的飞跃。

四川井盐所使用的钻井技术(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享有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美誉。

(彭泽益,王仁远.《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54至251年,由蜀郡守李冰在率领民从修筑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开凿的广都盐井,他利用农用工具,采取挖水井的办法,挖出了井口直径约2米井深15米的盐井。

自此,四川地区揭开了井盐生产的序幕。

从广都盐井开始,中国古代凿井技术经历了约1290年人工挖掘的大口盐井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四川等地都以人力挖掘浅层盐井提汲浓度较低的卤水艰难维持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

但这种大口浅井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井浅(一般为十数丈,最深为八十丈),水淡(含盐度底),井壁易塌。

那怎样开采出更深层次、含盐量更高的卤水呢?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盐工在总结大口盐井开凿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在四川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卓筒井。

自贡井盐独特的采卤设备

自贡井盐独特的采卤设备

天车结构辊工正在架设天车自贡井盐独特的采卤设备——天车木制井架,在四川的自贡、乐山、犍为等地又称为天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井盐生产重要设备。

这种伴随着盐井的开锉、采卤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有设施,以其特有的姿态、结构、修造技术,成为盐场的一大奇观,被称为“东方埃菲尔铁塔”。

天车特有的雄伟,科学的结构以及奇异的修造技术,引起了历代文人和中外人士的称赞。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先生,曾用“千年盐都足称豪,井架摩天节节高”这样的诗句赞美的天车。

天车最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它是由古代工匠在大口盐井采辘轳架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逐渐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随着四川盐业生产的发展,盐井越来越深,汲卤筒越造越大,天车的体量和高度也随之升高扩大。

号称千年盐都的自贡,在井盐生产历史上,曾出现过天车林立,蔚为壮观的宏伟景象,该市历史上最高的天车—达德井天车,高达113米,也是当时我国最高的木结构人工建筑物,为我国井盐科技史留下了绚丽的篇章。

天车的主要功能是用以提升汲卤筒,采汲盐井中的地下卤水。

有时也用于下锉、起锉、扇泥和测量井深及修治井身弯斜。

天车的用材为杉树原木,人们将若干杉木通过加工、排列、围拢、接逗、用篾索或钢绳捆扎、加木楔楔紧后,自下而上组构而成,在四周牵拉风篾加固,按“外圆内空”、“上小下大”的原理合围排列捆扎成屹立于井口的木质井架,每架天车需要数百乃至二三千根木材,其形若一根根巨大的竹竿,有的内空大得可放下一张圆饭桌。

从结构学上讲,天车是一种高度较大、横断面相对较小的结构,即高耸结构,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的高耸结构。

在结构形式上,天车将塔式结构与桅式结构相结合,构成自已独创的结构。

天车一般由多条腿组成,每条腿直接安放在地表;整个天车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形成优美的轮廓造型。

在安装上,它采用分散安装法,借助天车自身的支撑将木料或木料捆扎而成的组件逐根或逐段圆装组合安装在一起,因而设备简单、费用较省。

自贡盐工的精湛技术

自贡盐工的精湛技术

自贡盐工的精湛技术虽然四川的盐工最早来自农民、无业游民、甚至刑徒,但他们顽强拼搏,不断开拓创新,解决了从堪地找井到凿井取卤、煮卤为盐等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出现了许多有卓越贡献的能工巧匠,并通过口传心授,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的盐工队伍。

正是这样一支队伍,创造了被誉为世界钻井之父、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利用这一技术,他们在公元1835年,开凿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1001.42米),“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还发明了充满智慧、简便易行的凿井、治井、打捞、输卤、采气、煮卤等一系列技术,以及大量工具。

如:利用有“打捞工具之王”的偏肩,可将落入井中的东西从直径仅几寸而深达数百甚至上千米的井中打捞出来,堪称中华一绝。

一个在自贡广为流传的故事,印证了其神奇的功力。

据传,当年有位盐商不相信偏肩打捞的神力,与自贡盐场技术最为精湛的颜蕴山打赌,把一块手表扔进一口深达800米的井里,颜蕴山却很轻松地把它打捞了起来。

那位盐商为此支付了50两白银。

再如,让西方天然气技术专家难以置信的“(kang)盆采气技术”。

在自贡很多盐井都是在采集卤水的同时收集天然气。

按今天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标准,这是极其危险的。

因为天然气很容易与空气混合之后发生爆炸,它里面含有的有害气体硫化氢也会在悄无声息之中将人毒死。

然而,自贡历史上却极少发生这类事故,工匠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他们就是在井的工作台面之下安装了一个收集处理天然气的特殊装置,名叫盆。

所谓盆是一种上小、下大的圆木桶状木制井口装置,安装于地表下、井口上,大小视井的产气量而定,一般上口直径1.6——2米,下口径2——2.5米,高约3米。

盆的四周插了很多管道,这些管道连接着盐井之外几百口煮盐的天然气灶口,由于这些灶口都比盆高,且日夜燃烧,所以,管道内会产生很大的气压差,迫使天然气自动、快速地流向各个灶口,而不会大量泄漏到盆之外。

自贡制盐工艺流程

自贡制盐工艺流程

自贡制盐工艺流程自贡是中国古代盐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制盐工艺闻名。

下面将介绍自贡制盐的工艺流程。

一、采卤自贡盐田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下盐水资源丰富。

制盐的第一步是采卤。

采卤过程中,首先在盐田挖掘深井,然后通入淡水,使地下盐层中的盐水溶解,然后抽取地下盐水。

二、脱除杂质采卤得到的盐水中含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脱除。

脱除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利用沉淀法和过滤法。

沉淀法主要是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杂质沉淀下来,然后将清洁的盐水抽取出来。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器将杂质过滤掉。

三、蒸发结晶脱除杂质后的盐水需要进行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是将盐水放置在大型的浅盐池中,通过太阳的照射和自然风力的作用,使盐水逐渐蒸发,最终形成结晶的盐。

四、收获晶盐经过一段时间的蒸发结晶,盐池中的盐结晶逐渐增多,此时需要进行收获。

收获晶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收获,即用工具将结晶的盐从盐池中铲出,然后放置在晾晒场晾晒。

另一种是机械收获,即使用机械设备将结晶的盐收集起来。

五、晾晒和烘干收获的盐晶需要进行晾晒和烘干,以去除余水和增加盐的干燥度。

晾晒一般是将盐晶摊放在晾晒场上,通过太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使盐晶逐渐干燥。

烘干则是使用热风炉或其他热源将盐晶进行加热,加快盐晶的干燥速度。

六、筛分和包装晾晒和烘干后的盐晶需要进行筛分和包装。

筛分是将盐晶进行粒度的筛选,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盐分开。

包装则是将盐装入袋子或盒子中,便于储存和销售。

总结:自贡制盐的工艺流程包括采卤、脱除杂质、蒸发结晶、收获晶盐、晾晒和烘干、筛分和包装等几个步骤。

这个工艺流程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保证了制盐的质量和效率。

自贡的制盐工艺流程在盐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其他地区的制盐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流程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流程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流程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顿钻技艺)内含十分丰富,包括钻井设计程序、钻前准备、钻井、修治、打捞、气卤鉴别和钻井中气卤资源显示前兆等内容。

这一技术沿袭了宋代汲制井盐的工艺流程,包括钻井、取卤、晒卤(滤卤)、煎盐等工序。

一、钻井
以绳式顿钻钻井方法即搭一长方形木架,利用杠杆原理踏起吊在杠端的大铁棒(铁棒下端如碗口大)。

骤然将脚松开,铁头重击井底,边击边加水,然后以刮筒取出泥浆,如此反复,井便越打越深。

二、取卤
井打好之后便用大楠竹去节后下到井下隔开淡水,然后利用花车上的放蔑将吸卤筒放到井下将卤水盛满,再扳起花车,卤水便取出来了。

三、晒卤
在晒坝里,晒盐架和井筒是一对好搭档,人在筒车里走动,将盐卤水打进竹筒倒入天船(晒盐架上的木槽),流入尿杆,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落到金、竹桠,水份逐渐蒸发,当卤水浓度达到18—20度后再输入滤缸过滤。

(滤卤:滤缺将卤水中的泥沙、杂质滤掉澄清再放入盐锅内煎盐)
四、前盐
灶匠将有经过滤的卤水舀入灶房里的盐锅中,经高温逐渐成盐。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下):中国井盐科技史老古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下):中国井盐科技史老古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下):中国井盐科技史老古西秦会馆既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的精品,又是盐业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西秦会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该馆已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

该馆收藏了大量有关井盐发展的史籍、文献和档案资料以及实物、工具等藏品1322件。

其中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中国目前唯一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同时,该馆还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以自贡为中心的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钻井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卓越成就和伟大创造力。

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叫做中国井盐科技史,主要陈列在献技楼及其东西廊楼、正殿及左右客廨,整个陈列分为五个部分:序厅、中国盐的概述、人工挖掘井时期、顿钻凿井时期、旋钻凿井时期和制盐技术的发展,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单元,突出展示了中国井盐科技的“十大发明”:宋代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雨盘水溶硫化氢技术、明代的盐井修治井技术、打捞井下落物技术、背斜构造定井找矿技术和清代的卤水浓缩技术、食盐提纯技术、自然连通器输卤技术、低压天然气康(上加穴)盆开采技术、深层薄盐层多井连通开采技术。

序厅中央,塑造了一位正在凿井的盐工形象,表现了凿井工人把铁锉提出井口的情景。

盐是两个金属离子和一个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食盐就是氯化钠,是由39.4%的钠元素和60.6%的氯元素的化合物。

盐与水、空气、阳光和食物构成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入一定数量的盐,才能维系生命机体的正常活动。

古代先民靠舔食咸土来摄取盐份,后来,钻井、开采、制盐技术不断演进,人们采制和使用食盐也方便多了。

环绕雕塑的是一幅大型壁画——“井盐生产历史长河”,这幅壁画,全景反映了井盐生产的演进过程,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自贡井盐输卤简单实用的发明

自贡井盐输卤简单实用的发明

人力提卤站 自贡井盐输卤简单实用的发明在古代输卤技术的发展中,劳动人民发明一系列具有较高科学水准的仪器和设备。

其中用以测量位差的“开河”与用以提高扬程的马车颇具代表性。

竹笕输卤工艺的核心问题,在于出水口必须低于进水口。

至于竹笕途经之地,尽管翻山过河,高低有差,笕管起伏,只要出水口不高于进水口就没有关系。

但如果中间要安置笕窝等设施,则需要妥善地选择高地,既要低于上段笕路进水口,又要高于下段路的出水口,于是“开河”便应运而生了。

“开河”又称测平水,是井盐输卤笕管铺设测量工具,是四川盐场用以勘测输卤线路、测量地形标高的水平仪。

它由河竿和附件组成。

河竿采用一根长约一丈二尺的斑竹或楠竹制成,正中的一节开有条形窗口,并削平用以盛水。

附件有(1)五尺,即普通尺,作丈量长度用;(2)麻绳,长数十丈,作为笕路选线用;(3)撑竿,以斑竹做成,用以支撑河竿悬空的一端,以此测量地势的高程;(4)木桶,用以盛水供河竿用;(5)竹精,测定笕路的标志。

使用这种仪器测高低以查勘线路,安放竹笕,被称作“开河量道”。

提水马车是为提高卤水水位、实现卤水翻山越岭而设,它是卤水远距离输送的重要设备。

在输送卤水的过程中,因受地势高的限制阻碍,有些地方的笕管可能出现进水口低于出水口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提高水位,增加扬程,以位差压力作为输送卤水的动力。

提卤站就是用于提高卤水扬程的。

在川内主要盐场,牛力提卤较为普遍。

牛力提卤,就是用牛的力量推动水车,把卤水的水位提高。

由于牛的力量有限,很难一次把卤水的水位提升得足够高,因此,要把卤水提到可以过山的高度,牛力提卤只能用逐级提升的方法,当一个提卤站办不到时,就用两个、三个或四个……每个提卤站把卤水提高十几米,一级一级地提上去。

采用这样的方法,无论遇到多高的山,卤水都可以翻越。

自贡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

自贡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

自贡闻名于世的凿井技术当确定地下藏有卤水后,如何将其开采出来呢?这就进入了四川井盐生产的第二个环节,凿井。

所谓井盐井盐,是有井才有盐。

井盐生产有别于海盐、池盐和湖盐,是以凿井、采卤、制盐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的。

四川盐卤矿藏埋藏较深,因此盐井的开凿,难度很大。

古人云:“煮海易,煮井难;煮滇井易,煮蜀井难。

难凿井,难及泉,难汲泉。

泉汲,难在设锅;锅设,难在置车;汲泉,井漏,补难;已汲,井枯,废难。

”四川盐工是如何凿开覆盖在盐卤之上厚达百米千米的坚硬岩石,汲取到人们渴望的卤水呢?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靠锸、锄、锹等铁质工具或者利用畜力和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挖掘泥土、破碎岩石,一脚一脚地蹬踩,一寸一寸地钻凿,通过数月,乃至数年,才凿成一口盐井。

即便这样,自战国末年李冰穿广都盐井开始的两千多中,四川共钻成盐井10多万口。

仅盐都自贡一地,就钻成盐卤、天然气井13000多眼。

在此期间,四川的凿井技术也实现了从大口浅井、到小口深井,从手工开凿、简单机械凿井到机器钻井的飞跃。

四川井盐所使用的钻井技术(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享有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美誉。

(彭泽益,王仁远.《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54至251年,由蜀郡守李冰在率领民从修筑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开凿的广都盐井,他利用农用工具,采取挖水井的办法,挖出了井口直径约2米井深15米的盐井。

自此,四川地区揭开了井盐生产的序幕。

从广都盐井开始,中国古代凿井技术经历了约1290年人工挖掘的大口盐井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四川等地都以人力挖掘浅层盐井提汲浓度较低的卤水艰难维持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

但这种大口浅井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井浅(一般为十数丈,最深为八十丈),水淡(含盐度底),井壁易塌。

那怎样开采出更深层次、含盐量更高的卤水呢?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盐工在总结大口盐井开凿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在四川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卓筒井。

百年盐都——自贡燊海井

百年盐都——自贡燊海井

P1汽车进入四川自贡大安区的长堰塘后,两旁的建筑立马丰富起来。

在依山而建的公路边,有一处白色围墙包裹的神秘之地,那就是著名的中国古盐井——自贡燊海井。

自贡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十五年,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它采用传统的冲击钝钻法施工,井深达到了1001.42米,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盐井开凿后,每日可以自喷盐卤和天然气,及至百年依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更可喜的是,自贡燊海井是用自喷天然气熬制自采的盐卤,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回报丰厚。

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的秘密,也由此因盐兴市,一时间周边纷纷钻井,到处呈现井架林立、锅灶密布、管道纵横、云蒸霞蔚的井盐生产景象。

其实,燊海井的盐卤,就是地壳变动后阻断在地层内部的海水,经千万年的隔绝存储,形成盐卤与天然气,经钻井探查,重新被身处内地的人类所利用,由此可见我国民众的智慧与当时科技的先进程度。

燊海井盐制作工艺依然沿袭着古老的传统,原料即为地下提取的盐卤,制盐的锅灶为圆型的翁笼灶。

制作流程还是提清净化,提取杂质,下渣盐、铲盐,最后是淋盐、验盐。

燊海井盐据说含有比海盐更多的微量元素,是制作泡菜的理想用盐,由它腌制的泡菜不臭、不生花,且清脆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有趣的是,就连提取矿盐后留下的黑色泥土,也含有钠、钾、钙、溴、碘等27种微量元素和40多种常量元素,当地百姓常用来敷在皮肤上,对防止皮肤老化,祛除老化角质、面部暗疮、粉刺、色斑都有积极功效,且可增强皮肤的弹性及色泽,提取药用后,应当是很好的护肤用品。

如今燊海井盐仍在生产,作为中国古代制盐的“活化石”,更具有遗产保护和知识普及的意义。

P2 (老伴拍摄)P3P4 (老伴拍摄)P5 高18米的井架P6P7 大地车(绞车)P8P9 灶房P10 圆形翁笼灶P11 加水P12P13P14P15 柜房P16 盐仓P17 P18P19 P20P21 (老伴拍摄)P22P23 P24P25 P26P27 P28P29 晒卤池P30 (老伴拍摄)P31 采输管道P32P33 P34P35 P36P37 P38P39 P40P41 牛拉绞车P42 (老伴拍摄)P43 (老伴拍摄)。

古代自贡充满智慧的制盐工艺

古代自贡充满智慧的制盐工艺

传统手工煮盐
古代自贡充满智慧的制盐工艺
有了卤水,并不是说一煎就能得到需
要的盐。

要得到上好的盐,这里面还有许
多的奥妙。

在传统的井盐熬制过程中,有
一道工序既简单又巧妙,盐卤在熬制前如
何尽量提高浓度以节约燃料,晒盐篷必不
可少。

将木头支成倒V 字形的架子,上面
铺满藤条或者稻草,有点像原始部落的草
房,将盐卤水浇淋在篷上,经过太阳照射
蒸发后,反复几次后再排到锅中熬制。

这木头架子相当于浓度浓缩器,想当年盐业兴盛时,巨大的盐篷一字排开,何等壮观。

熬过的盐杂质较多,盐味苦涩,如何去除杂质,得到洁白如雪、口感极好的盐呢?聪明的盐工们又想到了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将卤水倒入圆锅中烧热,煮沸出现盐花和悬浮物时,把准备好的黄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吸除硫酸钙等杂质,并用竹编“灶筛子”将泡沫清除,称为“提浆工艺”。

提浆之后的锅内盐卤“清澈见底”,然后下母子渣盐,以促进结晶,最后还要淋花水。

花水是卤水久煮下豆浆后提出的浓卤,等盐煎成后,放入木甑,将花水均匀地淋透,相当于再次清洗杂质,最后的花盐洁白晶莹而且口感纯美。

由此,形成了一套以自贡盐场为代表的井盐制盐生产工艺:枝条架浓卤——净化卤水——配兑卤水——篁桶存贮——温锅浓卤——兑卤——加新水——下豆浆——熬干成盐——淋花水等。

四川自贡燊海井作坊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制盐工艺—低压火花圆锅制盐,燃料为燊海盐井伴生自产的低压天然气,制盐的锅灶型采用圆灶,亦称瓮笼灶。

自贡井盐形式多样的输卤设施

自贡井盐形式多样的输卤设施

绵延在盐场的笕管 自贡井盐形式多样的输卤设施在井盐输卤技术的发展中竹笕和绞篊成为盐场最重要的输卤设施,反映了盐工们的聪明才智。

其中绞篊是大宁盐场所特有的输卤设施,竹笕是其他井盐产场的普遍输卤管道,尤其以四川的富荣、犍乐盐场的竹览输卤技术发展最快,最为完备。

在大宁盐场,自从知监雷说以笕筒分输卤水,进行合理的分配后,大宁场的盐业生产获得迅速的发展。

后因北岸山崖陡峭,已无建灶地点,便在南岸相继修建灶房,设立盐灶。

由于河流阻隔,人们只能人挑船渡,供南岸煎烧,致使成本增加、获利甚少。

如何解决将卤水输送过河便成为了紧迫的问题。

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在大宁知监孔嗣宗的主持下,终于想出了妥善的解决办法,即用竹篾制成碗口粗的牵绳,绳的两端固定在两岸的石柱上,再把输卤的笕竹吊牵绳上,将北岸大宁盐泉龙池所出的卤水输往南岸,以解决南岸各灶的卤水供应问题。

由于横越河流上空的竹笕和篾绳有若长虹飞渡,人们便称之为 “篊”,与虹字谐音。

当地人又称之作“过篊”、“绞篊” 。

“绞篊在盐井引泉跨溪,每一笕用一篊。

其笕与篊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陈,郡守作乐以临之,井民歌舞相庆,谓之绞篊节”。

“大宁监孔嗣宗又用篾篊跨溪引卤,而分之南十三眼,北十七眼,每岁十月更换新笕。

为绞篊节,历元明而相沿如故”。

绞篊的发明,解决了卤水输送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使卤水由溪北输送至溪南,并径自流往各灶煎卤成盐。

随着井盐生产的发展和天然气的开发,卤水井与天然气井不在同一地区且距离较远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使井灶进一步分离,移卤就煎或移气就煎变得更加迫切。

如在富荣盐场,有的场产卤水井,有的场产火井,场与场之间有的远隔十余里,雇人搬运移卤就煎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这就迫使竹览输卤技术进一步发展。

竹笕输卤最基本的技术是笕的制作。

因为输卤的竹笕要么埋在泥土中,要么从水中穿过,要么架在空中,要求具有承受压力、耐腐蚀等性能,所以,竹笕制作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笕的功能、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笕管密布的盐场
自贡井盐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演进,输卤技术亦相应发展起来。

四川早期的井盐生产中,大多是就井设灶,卤水的输送一般只有很短的距离,常靠人力挑运,输卤的技术也较为简单和原始。

随着生产的发展,井位的增多, 盐灶与卤井分离,卤水的输送量和输送距离不断增大。

因此,管道输卤技术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竹笕输卤工艺。

这种工艺我们最早可从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找到线索。

在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给我们刻画了一幅完整的输卤场景。

从画像砖上可以看
到,在采卤的楼架上,有长方形的储
卤器,从储卤器有管线引出,管线按
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面延伸,一直到
煮盐的灶上,连结于煎盐锅旁的又一
个储卤器。

显然卤水是从这一储卤器
转注人盐锅,再以柴薪作燃料煎烧成
盐的。

可以肯定,画像砖上从采卤楼架
到盐灶的管线,是作为输卤用的。


然,这种管线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以及制作的工艺如何,现在还不能确切地断定,然而,我们却从这里清楚地看到输卤技术的萌芽,看到后来被称作笕的输卤管道的前身和雏型。

发现较早的巫溪大宁盐泉曾有“汉永平七年,尝引此泉于巫山”的记述,这一“引”字即说明是一种引流或输送。

《太平寰宇记》中“以竹引入泉”的记录就更加清楚确切地说明:大宁盐泉的卤水,是以竹为管道引输的。

而这种输送卤水的竹管称作笕,则是源自于北宋淳化年间,大宁知监雷说以“横板三十窍,承以修竹,谓之笕筒。

” 的记载,当时引输盐卤的竹管就被称作笕了,可见输卤竹笕由来已久,其历史已近千年。

至明清时期竹笕输卤技术渐臻完善和合理,并在富荣、键乐等盐场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达到了非常精湛和科学的程度。

竹笕输卤是利用压差和连通器原理,在没有任何加压装置的条件下,运用竹制管道将卤水送达目的地。

这种竹笕连通之后,连绵起伏,翻山越岭,经过提高扬程等技术处理,可将卤水输往远达十数里之外的煎盐灶房。

其景象甚为恢宏壮观。

蜿蜒山间的输卤竹笕同凿井的碓架、汲卤的天车(木制井架)和开采天然气的盆一样共同被视为中国古代井盐生产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