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编制说明(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编制组二〇一九年九月项目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89项目承担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技术支持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组主要成员:叶慧海、董博昶、魏显威、奚成刚、刘殊、赵琴目次1 项目背景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分析 (2)3 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2)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4.1标准的适用范围 (3)4.2标准的结构框架 (3)4.3术语和定义 (3)4.4总则 (4)4.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4.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4.7声环境影响评价 (6)4.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8)4.9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8)4.10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9)4.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4.12环境风险分析 (9)4.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4.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4.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4.16附录A (10)4.16附录B (11)4.17附录C (11)4.18附录D (11)4.19附录E (11)4.20附录F (12)5 对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12)6 标准征求意见情况 (12)7 标准技术审查情况 (13)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下达了标准编制计划,项目统一编号289。
1.2 工作过程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制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如下:(1)2008年10月编制完成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原环境保护部以《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办函[2008]810号)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12.01•【文号】环发[2007]184号•【施行日期】2007.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厅(局、委):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行业,各级环保、发展改革、交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强化管理,总体上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但是,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土地,扰动环境,部分公路建设还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规范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依法做好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组织编制公路规划时,应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生态、有序发展”的原则,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完善网络结构等方面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建设布局、规模和技术标准,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批准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有关规定,在组织编制或修编国、省道公路网规划时,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200□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Technical Review(征求意见稿)200□-□□-□□发布 20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附件二:目 次前 言 (II)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工作程序 (4)5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原则与基本内容 (5)6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和要求 (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工作程序、原则与基本内容、评估要点和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于20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的一般原则、程序、内容要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
规划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4-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50346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 2.2-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6 - 94 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 125-2003 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HJ/T 126-2003 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HJ/T 127-2003 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行业(猪轻革)HJ/T 176-200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86-2006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 188-2006 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 189-2006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HJ/T 318-2006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HJ/T 340-2007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HJ/T 359-2007 清洁生产标准 化纤行业(氨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农科发[2005]5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8、桥梁、隧道工程 (1)桥梁:互通立交、跨水大桥、高架
桥等工程数量、位置及施工场地及方式, 与水系、水源地、行洪通道及航道关系。 (2)隧道:数量、各隧道位置、长度、 类型、(最好能提供纵断面图)、施工 方式、弃渣利用及弃渣场情况。
整理课件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整理课件
1、区域环境概况
9、服务区及管理设施
主要功能(包含哪些服务功能)、占地、 人员编制、客流量、采暖方式、废水和 废气及垃圾的污染源强等。
10、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和拌合场位置及占 地情况。
要特别注意施工便道的组织方式和长度、
位置等情况。灰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
的情况。
整理课件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11、工程线路的比选方案 有些工程可研阶段有选线的工程比选方
案。环评中需要对各工程选线从生态和 环境影响角度进行比选。 有些编制中单设一章工程选线的合理性 分析,包含方案比选内容
整理课件
(二)工程分析重点关注内容
重点是要全面、细致分析各工程内容 (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 道、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连接线、三场(取土场、弃土场、采石 场)、施工便道便桥、服务区、收费站、 养护区)在施工期、运营期可能产生哪 些方面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源情况。
整理课件
二、总论部分环评要点
1、编制依据是否全面 2、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是
否准确 3、评价工作等级是否恰当 4、评价范围是否合理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全面准确
整理课件
二、总论部分要点
1、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国家相关
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2.3.1 评述范围:交通设施评述范围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给定的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区域,其余项目评述范围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路中心两侧各200米范围内。
2.3.2 评述内容: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水利排灌设施及电力设施。
2.3.3 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3.3.1 交通、通讯设施
1.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1。
1.0.5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2。
1.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社区发展的影响
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1.0.7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A3。
1.0.8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项目背景和目的:介绍公路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包括项目位置、规模、道路类型等信息,明确公路项目的主要目标和需求。
2.社会经济背景:描述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背景,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情况等,研究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3.环境现状与环境敏感区: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方面。
同时需要确定环境敏感区,即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的区域。
4.项目规划和设计:介绍公路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
包括建设工程、路线选择、道路类型、工程结构和设计标准等方面。
5.环境影响评估:对公路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噪音、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景观等方面。
需要详细分析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评估其程度和范围。
6.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保护和修复环境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减少噪音和排放、保护水资源和植被、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景观等方面。
需要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
7.环境监测计划:制定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测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
包括监测项目建设期的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项目运营期的运输、噪音和污染物排放等。
8.社会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听取公众意见和反馈。
通过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项目的认可度和可持续性,减少可能的社会冲突。
9.环境风险评估:对公路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环境事故潜在影响、自然灾害影响等。
并制定项目应对环境风险的预案和管理措施。
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总结并整理上述内容,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应包含项目背景、环境评价结果、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监测计划等,为各方提供评价公路项目环境影响的参考依据。
以上是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计划,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公路工程规划符合性评价意见
公路工程规划符合性评价意见1. 背景公路工程规划符合性评价是对工程项目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某地区公路工程规划方案的评价意见。
2. 评价结果根据对公路工程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估,我们得出以下评价意见:2.1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该公路工程规划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并遵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环境保护、安全标准等方面。
规划方案中的土地使用符合国家要求,且工程设计和施工符合标准要求。
2.2 符合技术标准该规划方案在技术方面考虑周全,工程设计与现有技术标准相符合,能够满足预期的公路交通需求、安全要求和运维要求。
设计方案中的各项指标和参数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对主要设施和线路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布局。
2.3 环境保护意识高该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要求,对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规划方案中有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控制措施,并对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应对策略的规划。
2.4 公众参与广泛在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公众参与,确保方案制定过程透明公正。
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周边居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尽量减少对其生活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及时反馈规划方案调整的结果。
3. 建议和改进基于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管,确保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加强对规划方案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符合相关要求;- 持续关注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处理,确保公路工程规划方案的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 总结综上所述,根据我们对该公路工程规划方案的评价,整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且充分考虑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在规划方案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改进,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005-961 总则、1.0.1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
1.0.2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 为了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统一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 1。
1.0.5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 2。
1.0.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
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0.7 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 A3。
1.0.8 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 7 年和第 15 年。
1.0.9 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编制,当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自动替换。
2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2.1 社区发展的影响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
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
附件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二OO八年十月目次1 任务来源 (1)2 编制的必要性 (1)3 编制原则和总体思路 (1)4 导则主要内容说明 (1)4.1适用范围 (1)4.2规范性引用文件 (2)4.3术语和定义 (2)4.4基本规定 (2)4.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4)4.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4.7水土保持 (11)4.8景观影响评价 (12)4.9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4)4.10声环境影响评价 (15)4.1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7)4.12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9)4.13公众参与 (22)4.14附录B (26)4.15附录C (26)4.16附录D (26)4.17附录E (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路建设项目》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保护部以办公厅文件《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2007]544号)下达了标准编制计划,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以及相应编制说明的编制任务。
本标准由前言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景观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事故污染风险分析、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基本内容十六部分组成。
2 编制的必要性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促进公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统一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40218-江苏省县道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县道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4年2月县道公路网(以下简称“县道网”)作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农村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承国省干线、下接乡村公路”的交通功能,策应中央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开发功能,以及完善县域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体系的社会功能。
为完善全省各层次公路体系,提高县道网对各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对县道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各项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管理条例》、《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我省县道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编制办法。
一.规划必要性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县道公路作为直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和中小城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载体,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我省自2007年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各地开展县道公路网规划,并专门发文批准全省县道公路网线路命名与编号以来,各地县道公路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至2012年底,全省县道网总里程已达23509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20528公里,占总规模的87%);全省县道网的覆盖水平稳步提升、技术等级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有力服务了各地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经济形势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交通需求持续旺盛,国、省道网等各类上位规划正式出台以及原有县道规划执行完毕,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规划指导全省县道的科学发展。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地以农村现代产业园、工业集中区、农村物流点等为代表的新型经济运输结点不断涌现,对县道公路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在国家、省近期批复的“国道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和“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中,普通国、省道网的服务对象、路网布局也都有较大调整,迫切需要现有县道公路网作出相应调整。
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要点分析
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要点分析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建设规范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公路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以及具体实施过程。
一、公路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要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对象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涉及的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
同时,需要对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评估环境风险等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包括项目初步评价、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示和评议、审批等步骤,其中编制环境评价报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需要具体考虑公路施工对环境、生态造成的潜在影响,提出对策与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和环境友好型。
(三)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分析公路施工期对环境主要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更,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开挖、填方、平整工程等涉及大量土方工程,对土壤、景观等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机械、交通运输、施工作业声响等污染会对周边居民、野生动物等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四)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施工活动的环境安全;治理沉降,保证施工期间路基的稳定性;节能环保,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的节能参数,促进环保节能;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期各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期间环境监管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一)初步评价初步评价主要是通过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评估其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初步评价采用综合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形成评价结论,为环境评价编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环境评价报告编制(三)公示和评议在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完毕后,需要进行公示和评议,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步骤常常可以提高环境评价报告的实效、科学性和公信力。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交通局•【公布日期】2019.04.15•【字号】•【施行日期】2019.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况(1)规划名称: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2)总体目标:规划到2035 年,全市高速公路实现“里程增一倍、出口翻一翻、射线六车道、邻县一小时”的规划目标。
(3)目标具体:①里程增一倍。
总里程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6000km,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规模指标,凸显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增强对旅游景区、重点乡镇的覆盖范围,促进旅游升级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交通扶贫。
②出口翻一番。
省际出口通道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40 个,实现与周边相邻有条件地市县的互联互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
③射线六车道。
大都市区范围射线高速公路车道数原则上达到6 车道及以上,有效缓解进出城交通拥堵,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城市服务品质。
④邻县一小时。
全市域相邻区县之间基本实现互联互通,渝东北、渝东南邻县之间基本实现一小时联通,大都市区邻区之间实现半小时联通,内部交通更加便捷通畅,经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4)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年~2050年,其中目标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
(5)布局方案:重庆市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方案为“三环”(共667公里)、“十八射”(共3000公里)、“三十联线”(共2904公里)、“十二支线”(共275公里)、“七城市环线”(共138公里)和“九射线扩能”(共138公里)。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1.0.1为适应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改扩建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
1.0.3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充分利用、注重实效”的原则:1、调查、收集、整理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等历史资料。
在综合分析、评价原路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改扩建工程特点,尽可能利用原路资源,节省土地与投资。
2、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注重实效,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经济合理、便利施工的设计方案。
3、重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合地区条件,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4 本规范中的部分指标根据改扩建的特殊条件与困难程度而规定,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具体分析、合理采用。
1.0.5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2.0.1 高速公路改扩建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在原高速公路路线走廊带内,利用原有道路资源,通过拓宽、改造以提高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性的工程建设行为。
2.0.2改造Rehabilitation对原有高速公路设施进行更换、补强或增设等的建设行为。
2.0.3拓宽Widening对路基路面、桥涵进行拼接加宽或分离新建,对隧道进行分离新建或扩挖,以增加高速公路车道数的建设行为;包括单侧直接拼宽、两侧直接拼宽、单侧分离拼宽、两侧分离拼宽等主要形式。
2.0.4 线形拟合Alignment Fitting根据实测数据,在基本保持原路平纵面现状的条件下,采用线形逼近的方法进行的路线平纵面设计。
2.0.5路基(路面)拼接Subgrade (Pavement) Joint Construction使新老路基(路面)连接成为整体的工程措施。
2.0.6 拼宽桥梁Widened Parts of Bridge桥梁的加宽部分及其衔接部。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1.06.28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
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
交公便字〔2021〕208号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45号),进一步掌握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我局组织起草了《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网址:https://),进入首页右侧的“互动”栏“意见征集”点击“关于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2.电子邮箱:***********************。
3.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9号院4号楼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2021年6月28日附件:
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范围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范围作者:冯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本文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范围,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一、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现状评价1 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区地形、地貌等特点, 沿线土壤流失的主要动力, 土壤侵蚀强度级别, 受土壤盐渍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天然森林植被覆盖情况, 植被类型数量,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情况, 农业支柱产业, 生态环境类型, 粮食种植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评价范围内有没有受国家保护的动物种类, 有没有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2 声环境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 根据拟建公路沿线敏感点和噪声污染源分布情况及特点, 布设噪声监测点进行现状监测, 评价昼、夜间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 地表水环境拟建工程涉及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与项目之间的位置关系,水质是否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水体类别标准要求, 特别是调查水源保护地情况。
4 环境空气對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一小时平均浓度和SO2、NO2、PM10、TSP日均浓度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要求, 是否有较大的环境容量。
(二)预测评价1 生态环境影响永久占地导致沿线植被损失, 减少植被面积, 这种损失可以通过公路绿化的补偿来减轻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虽然施工期间需要大量土方, 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减少取弃土作业过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项目建设对当地的农业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可以通过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得到补偿; 通过补充、调整等方式, 保持基本农田总量不变, 所以总体上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产生明显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oc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近几年来。
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在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收到了高度重视。
1996年交通部颁发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使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工作规范化,该规范已于2006年更新。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在监督和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促进了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损坏。
声环境保护: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
其次,采取尽量自然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
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
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不利的环境影响。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护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
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因加拿大气候变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005-961 总则、1.0.1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
1.0.2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 为了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统一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 1。
1.0.5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 2。
1.0.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
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0.7 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 A3。
1.0.8 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 7 年和第 15 年。
1.0.9 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编制,当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自动替换。
2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2.1 社区发展的影响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
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二一三年十月〇—3—目 录1总体要求 (6)1.1适用范围 (6)1.2评价目的 (6)1.3评价范围 (6)1.4评价时段 (7)1.5评价内容 (7)1.6评价重点 (8)1.7评价原则 (8)1.8技术路线 (9)2评价内容 (10)2.1规划概述 (10)2.2资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2.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体系 (13)2.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2.5规划协调性分析与环境合理性论证 (17)2.6规划的优化调整与实施建议 (19)2.7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20)2.8环境管理与跟踪监测评价 (21)2.9公众参与 (21)2.10执行总结 (22)3其他要求 (23)3.1规范性引用文件 (23)3.2图件要求 (23)—4—4报告书编制框架 (24)4.1报告书内容及编制目录 (24)4.2主要图件 (26)附录 A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示例库 (27)附录 B 规划环境协调性分析重点内容 (28)附录 C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方法 (29)—5—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1总体要求1.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点规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般原则、程序、内容、方法及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编制要求,主要用于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公路网(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不同技术等级和国道、省道等不同行政等级的公路)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全国、跨省区域、市(地)级行政区的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本技术要点。
1.2评价目的深入评价公路网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全面分析公路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对规划的承载能力等,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与实施建议、预防或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公路网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区域自然环境,保障规划的环境合理性。
1.3评价范围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确定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 (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以规划涉及的行政区范围为基础,考—6—虑重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确定。
规划实施可能影响到的周边环境敏感目标、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等也应纳入评价范围。
(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规划公路网可能穿(跨)越或影响的重要水体,并重点关注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3)大气、资源、能源、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影响评价范围均应按规划涉及的行政区范围确定。
1.4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一般应与规划基准年及规划水平年一致,必要时可依据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累积性环境影响时限适当延长。
1.5评价内容(1)概述公路网规划的目标、路网规模、布局、技术标准及实施安排等,全面分析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宏观规划的符合性,以及与自然资源开发、自然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协调性。
(2)全面调查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资源能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现存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回顾评价范围内已建公路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总结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3)结合公路网规划的具体内容与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识别;根据识别出的环境影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评价标准。
(4)评估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资源能源利用—7—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从避免、减轻、补偿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应采取的环保对策和措施。
评价过程中,应将新建公路作为评价重点,并兼顾公路网建设的累积性和整体性环境影响。
(5)评估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能源条件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
(6)论证公路网规划目标、路网规模、布局和实施安排等方面的环境合理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优化调整与实施建议。
(7)进行广泛的公众参与,听取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及利益相关方对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8)制定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1.6评价重点(1)公路网规划与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相关规划和区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源供应等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识别与辨析。
(2)公路网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及完整性、环境质量、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预防或减轻规划实施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3)公路网规划目标、路网规模、布局方案和实施安排等方面的环境合理性分析;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与实施建议。
1.7评价原则(1)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坚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与能源,优先考虑区域生态保护,据此—8—优化公路网规模、布局方案和实施安排;合理避让重要环境敏感目标,保留必要的生态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占用。
(2)注重整体、突出重点既充分考虑公路网布局可能产生的整体性影响,又重点分析新建及改建路段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应重点关注规划涉及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同时兼顾规划所涉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3)紧扣规划、讲求实效评价深度应尽量与公路网规划层次和详尽程度相一致,重点关注规划阶段应该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宏观性、区域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评价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
(4)因地制宜、体现差别不同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其自然环境的具体特点,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确定不同的评价重点,客观反映规划实施环境影响的对象、范围和程度,进而制定不同的环保措施。
(5)全程介入、广泛参与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与公路网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启动,并贯穿于规划编制整个过程。
评价过程中,应组织广泛的公众参与,听取各界对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建议,实现环境评价与规划编制的良性互动。
1.8技术路线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
—9—图1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2评价内容2.1规划概述(1)简要介绍规划编制背景,主要包括任务由来、规划必要性、规划工作过程及其技术咨询、行政审查情况等。
(2)简要介绍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等。
(3)采取图表结合、图文对照等形式,分别说明规划公路网的建设进展(已建、在建、改建、新建等)、路网布局及实施安排。
—10—(4)有条件时应进一步分析说明规划公路网重要节点的选择原则、预测的交通量分布特征、公路网空间分布特点及近期建设重点等内容。
2.2资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2.1基本要求(1)针对规划实施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全面调查规划涉及区域的陆生及水生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资源开发、能源消耗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区域自然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2)针对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生态脆弱区等开展重点调查。
除《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生态影响》确定的各类生态敏感区外,东部地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应重点调查城镇规划区、人口聚居区和重要产业集聚区等;中、西部地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应重点关注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
2.2.2自然地理现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环境地质、河流水系和土壤类型等情况。
2.2.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现状及演化趋势,识别区域现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1—(2)从宏观层面,掌握规划公路网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等情况,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完整性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
(3)从微观层面,重点调查规划区内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生境范围、保护级别、保护要求及保护现状等,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2.2.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调查区域主要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以及区域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等情况,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
(2)收集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资料,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和主要超标区域进行说明。
2.2.5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评价范围内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现状与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文物古迹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2.2.6环境敏感目标调查与评价(1)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调查评价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居住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生态公益林、民族宗教文化设施和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目标,以及土壤侵蚀、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
—12—(2)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分析规划线路与各环境敏感目标、生态脆弱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详细说明各环境敏感目标的类型、范围、保护对象、保护级别及保护要求等。
2.2.7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1)根据规划中已建路段的类型、规模、位置及周边环境特点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路段,回顾分析公路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资源能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说明所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总结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2)根据区域公路、铁路等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密度、分布等,选择典型区域,分析此类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的生态阻隔作用、生境破碎化影响等,总结归纳评价范围内此类工程的累积性、整体性影响。
2.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体系2.3.1总体要求在规划实施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良好维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资源与能源集约利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识别,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3.2环境影响识别(1)统筹考虑规划的路网规模、布局方案和实施安排,全面识别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断其影响性质、范围和程度等,确定主要评价因子和重点评价内容。
(2)全面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短期与长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区域性和累积性环境影响等。
重点识别规划实施导致的不利、直接、长期、不可逆和累积性影响。
2.3.3评价指标体系(1)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构建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2)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社会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重点考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物种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保护要求的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