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奇怪的石头教案

合集下载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勇敢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讲述了一颗大石头在村庄中引起了村民们的困惑,村民们试图移走石头,但都失败了。

一个小男孩勇敢地爬上石头,发现了石头下隐藏的秘密。

2. 生词新句:通过故事学习一些新词汇和句型,如“困惑”、“努力”、“失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新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会思考,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是如何解决的?”2. 朗读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边读边解释生词新句,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村民们为什么无法移走大石头?小男孩为什么能成功?”4. 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5. 总结故事,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述故事内容,运用所学生词新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检查他们对生词新句的掌握情况以及故事内容的复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并分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采取的解决策略。

大班奇怪的石头教案

大班奇怪的石头教案

大班奇怪的石头教案教案一:多种多样的石头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石头。

2、知道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能用石头拼出好看的图案或根据石头外形给石头涂色,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初步知道石头的一般作用,如:盖房子、铺路、打地基……2、物质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白纸若干、胶、石头用途录像、特殊石头的课件、如:玉石、水晶石、钻石、大理石。

活动过程:一、组织谈话、了解石头的外观和形成。

1、石头的外部特征“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自己找到的石头,哪位小朋友能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下自己带来的石头是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会用来做什么?”2、比较石头的异同教师:“现在小朋友们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们带来的石头是一样的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幼儿互换石头,互相观察发现异同)教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通过你的观察你的石头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幼1:我的石头是有棱角的,林琳的石头是没有棱角的。

幼2:我的石头表面光滑,多多的石头表面粗糙。

幼3:我的石头的颜色也和他们的不一样。

幼4:我的形状和他们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它们从外观看,形状、大小、颜色,质感都是不相同的。

教师:“这些石头为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教师小结:石头是由岩石破碎形成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形状就有了改变,山上的石头一般比较大,棱角分明,粗糙不平,有些石头混入河流,被雨水冲刷后,棱角被磨,形成光滑的鹅卵石。

因此石头的外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石头的作用1、普通石头作用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作用吗?幼1:石头可以铺路。

幼2:还可以在路上用石子拼的图案。

幼3:石头可以盖楼。

幼4:石头可以做墙面、窗台、石雕……教师:“这些石头虽然不漂亮,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它们却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我们常见的石头,你们还在哪里见过不一样的石头呢?(幼儿自由回答)2、特殊石头及作用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它们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石头,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作为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第二章:石头的历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例如通过沉积、岩浆冷却等过程。

讲解石头中所包含的地质历史信息,例如地层的年代和古环境。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石头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石头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在建筑、雕塑、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讲解石头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观石头的建筑和艺术品,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石头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石头的可塑性和创造力。

第四章:石头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保护的原因和方法,例如防止过度开采和破坏。

讲解石头保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石头保护的实践活动,例如参与石头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石头资源。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石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入思考。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对自然的责任。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石头的认识和感受。

第六章:石头的艺术表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情境和角色。

(2)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通过课文中的角色塑造,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4. 课文情境的探究和角色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和运用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大石头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情境和角色。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生字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运用练习。

4.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情境和角色。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进行相关拓展活动。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利用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

1.4 教学步骤展示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问题。

第二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3 教学方法观察和实验。

小组合作。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尝试推测其成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各自的推测。

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3.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场景。

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验,共同探讨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2 教学内容以奇怪的大石头为灵感,进行创意表达。

4.3 教学方法绘画、写作等艺术形式。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共同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四、指导写字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

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奥秘。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想象与创造,让学生进行故事续写,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准备教学素材。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梗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然景观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知道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吗?”(3)引入《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奇怪的大石头》,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奥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讲解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4. 小组讨论:(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续写故事。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五、课后作业3. 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绘,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7奇怪的大石头1.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认识“考、秦”等6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1.挂图、幻灯片。

2.搜集李四光的故事。

2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出示挂图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它是从哪儿来的?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词语:陨(yǔn)石突兀(wù)大坑(kēnɡ)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卧进旅行考察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2)认读要写的字。

(3)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4)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5)质疑问难,解难。

同学们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予以相应的解答。

3.走近李四光(幻灯出示材料)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

曾留学日本和英国。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

建国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

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2023最新-《奇怪的大石头》(优秀5篇)

2023最新-《奇怪的大石头》(优秀5篇)

《奇怪的大石头》(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奇怪的大石头》(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幼儿园科→←学有用的石头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及探究兴趣。

2、通过各种手段感知石头的不同特征。

3、培养儿童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带孩子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2、颜料、小桶、抹布小毛笔各若干。

3、环境布置,布置石头展览会。

4、知识准备:儿童观看录象,石头的形成与用途活动过程:一、以带领儿童到小区公园观看石头引入要求:1、仔细的、轻轻的看看、摸摸每一种石头。

2、轻声的交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观察各种石头,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1、引导儿童通过看、摸、敲、听、拿等不同方法感知对比石头在颜色、形状、光滑与粗糙、透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提问:1、你看到的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花纹?2、除了颜色、形状以外,这些石头还有什么不同?3、石头互相碰撞时会发出什么声音?2、结合游戏“看看石头后面的小手”,帮助儿童理解掌握词语“透明”。

3、说说哪些石头有什么不同,使用石头时应注意什么?提醒儿童要注意安全,不扔石头玩。

:引导儿童围绕石头的各种特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察体验。

三、分组操作,巩固对石头不同特点的认识要求:1、先互相协商几种方法,再进行操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不推不挤。

3、提儿童作画时要注意卫生,线条要清楚。

一组在鹅卵石上添画,二组按石头的颜色、形状、光滑程度等进行分类,三组根据音乐性质用石头敲击节奏,四组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组合成另一个物体。

四、活动自由结束幼儿园科学有用的石头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石头的来历和它所代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大石头的来历和它所代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全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猜测一下这个大石头的来历。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大石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大石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4. 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5. 小结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保护环境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大石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掌握相关的地质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变化、火山爆发等。

分析大石头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1.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配合图片或模型展示。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生态环境。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

分析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观察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看法。

教师讲解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在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传说。

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引发学生对文化意义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文化意义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掌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及措施。

讲解大石头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方法。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资料,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保护和利用的看法。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了解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难点: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大石头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素材和工具。

2. 学生准备:观察过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对大石头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 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探究大石头的性质和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观察,记录结果。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分享发现和体验。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大石头,让学生了解了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探究了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石头的成因和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4.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可以增加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观察、描述、探究等方面的表现。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的心。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课文。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奇怪”、“大石头”等词语;(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石头的来历;(3)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2)通过模仿、表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索大自然的乐趣;(2)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2. 教学难点:(1)词语“奇怪”、“大石头”等的学习;(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课件:《奇怪的大石头》;(2)图片:大石头、小动物等;(3)词语卡片:奇怪、大石头等。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2)学生分享自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

2. 教学故事:(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学生跟随故事情节,了解大石头的来历;(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词语。

3. 小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石头的变化过程;(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大石头的变化。

4. 模仿表演:(1)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表现大石头的变化过程;(2)学生互相评价,提高表演技能。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2. 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讨大石头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播放关于大石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任务型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大石头的调查问卷。

(2)各组问卷互相填写,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享结果。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石头的故事。

(2)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大石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奇怪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2)学生制作PPT,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型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2)评价学生的拓展作业,关注学生的研究深度、PPT制作水平等。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奇怪的大石头》。

2. 大石头的图片、视频资料。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第一章:石头的世界1.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石头的特征。

1.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石头,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石头的质地、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1.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石头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第二章:石头的形成与变化2.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如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

2.2 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石头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

2.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变化原因。

第三章:石头的利用与保护3.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3.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石头的利用方式,并选择一种石头进行制作或设计。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第四章:石头的故事与文化4.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石头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如石头精灵、宝石王国等。

4.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石头故事进行研究和讲述。

4.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五章:石头观察与探究5.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石头的奇特现象,如浮石、磁石等。

5.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石头进行观察和探究,记录下它的特征和现象。

5.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石头现象,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释。

第六章:石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6.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河流冲刷、风化作用等。

6.2 活动: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中的石头,记录下它们的状态和变化。

6.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意义和对人类的影响。

第七章:石头的艺术创作7.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石头艺术作品,如石头雕刻、拼图等。

7.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石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7.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艺术创作的意义和欣赏角度。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奇怪的大石头”。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存在。

1.2 目标设定让学生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2.1 观察大石头给学生发放一些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引导学生注意大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2 讨论大石头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可能与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原因3.1 地质作用介绍向学生介绍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侵蚀、沉积、变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对大石头形成的影响。

3.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户外考察奇怪的大石头,观察其周围环境、地质特征等。

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第四章:大石头的生态价值4.1 生态系统介绍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要素。

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提供栖息地、调节水分等。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生物或非生物要素,展示大石头对其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形成原因和生态价值。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5.2 反思与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石头和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未来的行动指南。

第六章:案例研究: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6.1 故事分享向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例如一个著名的大石头景点或者与大石头相关的历史事件。

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6.2 讨论与分析学生听取故事后,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大石头的重要性和影响。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体会石头的奇特之处。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石头的奇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石头形成的原因。

2. 学会石头的奇特之处。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石头。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4.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石头的奇特之处。

2.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石头形成的原因。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课时: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石头的奇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体会石头的奇特。

3.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石头的奇特之处。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意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第五课时: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一篇关于石头的作文。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石头的奇特之处。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石头的奇特之处。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意义。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一篇关于石头的作文。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八、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其他奇特的大石头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案一:奇怪的大石头探索活动目标年龄:4-6岁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2.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孩子们学习合作和沟通。

材料:1.大石头(可在户外找到,确保安全无尖锐边角)。

2.彩色画笔。

3.纸张。

4.音乐。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大石头,鼓励他们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提问他们是否发现了石头上的特殊之处。

2.给孩子们提供画笔和纸张,让他们用彩色画笔画出自己眼中的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可以添加其他元素来丰富画面。

3.将孩子们的画挂在教室的墙上或放在地板上,展示给其他孩子观看。

鼓励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画中的故事。

4.引导孩子们一起围坐在大石头周围,一同观察石头。

播放柔和的音乐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氛围。

5.提问孩子们:如果这块大石头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些什么?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展开讨论。

6.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形成一个故事情节,从大石头的角度出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7.分组或分角色,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表演。

可以提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增加乐趣。

8.孩子们表演完后,鼓励他们互相分享表演中的经验和感受。

9.结束活动时,让孩子们一起合力将大石头搬回原处,表示感谢和敬意。

教案二:奇怪的大石头科学实验目标年龄:7-9岁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2.增加孩子们对地质学的兴趣。

3.提高孩子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1.大石头。

2.酸性液体(例如柠檬汁或醋)。

3.碱性液体(例如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

4.水。

5.各种颜色的食用染料。

6.平底容器。

7.汤匙。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现和记录石头上的特殊之处,比如颜色和纹理。

2.将大石头分成若干块,每块大石头分配给一个小组。

3.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酸性液体、碱性液体和水。

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液体对大石头进行观察和实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奇怪的石头教案
1
教案一:多种多样的石头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的石头。

2、知道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能用石头拼出好看的图案或根据石头外形给石头涂色,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知道石头的一般作用,如:盖房子、铺路、打地基……
2、物质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白纸若干、胶、石头用途录像、特殊石头的课件、如:玉石、水晶石、钻石、大理石。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了解石头的外观和形成。

1、石头的外部特征
“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自己找到的石头,哪位小朋友能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下自己带来的石头是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会用来做什么?”
2、比较石头的异同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们带来的石头是一样的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幼儿互换石头,互相观察发现异同)
教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通过你的观察你的石头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幼1:我的石头是有棱角的,林琳的石头是没有棱角的。

幼2:我的石头表面光滑,多多的石头表面粗糙。

幼3:我的石头的颜色也和他们的不一样。

幼4:我的形状和他们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它们从外观看,形状、大小、颜色,质感都是不相同的。

教师:“这些石头为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石头是由岩石破碎形成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形状就有了改变,山上的石头一般比较大,棱角分明,粗糙不平,有些石头混入河流,被雨水冲刷后,棱角被磨,形成光滑的鹅卵石。

因此石头的外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石头的作用
1、普通石头作用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作用吗?
幼1:石头可以铺路。

幼2:还可以在路上用石子拼的图案。

幼3:石头可以盖楼。

幼4:石头可以做墙面、窗台、石雕……
教师:“这些石头虽然不漂亮,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它们却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我们常见的石头,你们还在哪里见过不一样的石头呢?(幼儿自由回答)
2、特殊石头及作用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它们也有一些特
殊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特殊的石头的课件:(一些大理石、石头印章、水晶石、水晶石制品、玉石、玉石制品、宝石、宝石制品、钻石、钻石制品)
教师:“刚才小朋友看见了那么多种漂亮的石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三、漂亮的石头
教师:“很多小朋友说,喜欢这些石头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很漂亮,那我们手里这些普通的石头,能不能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也把他们变的漂亮呢?你们想怎么做?(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指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给石头涂色或用石头拼出图案和图形)
四、作品展示,结束教学活动。

2
教案二:《怪怪的石头》
活动目标
1、观看石头的外形,比较石头的轻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三角龙湾风光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湾美景,感受家乡美——火山湖
3、看图及小片,了解火山、火山石及地球的结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三角龙湾系列自然景观;地球的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石的形成。

物质准备:火山石、湾风光片、火山喷发图片及小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假期就要开始,有的小朋友要与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这是一件好事,可在游玩的过程中,谁能做一个有心人哪?大家可以看一看,在你们的桌上放着大小不一样的物体,是什么,小朋友们都知道,可你们动手试试看,有什么感觉呢?
二、、实际观察:
1、幼儿动手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
2、幼儿汇报比较结果:(有的石头大、有的小、有的轻、有的重、外形)
3、谈话:谁知道为什么大的石头却要轻,这是不合常理的呀?有谁能知道老师是从那里找到这样石头的?老师这有一个小片子,给你们看一看。

4、幼儿观看龙湾风光片
5、启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龙湾景区的自然美景。

6、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看的既大又轻的石头就是从龙湾景区拿回来的,那里这样的石头有好多,为什么那里的石头会这样哪?让幼儿先说一说(老师已提前让幼儿收集相关的知识)
小结:因为那是一个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7、幼儿看图及火山喷发的小片(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对火山的了解,课前已安排收集)
8、小结:火山喷发,并不是山喷火,而是地壳内的岩浆在地球动力中,在好大的力量的作用下被挤压所形成,就象一个小塑料袋装满了水,你不断压抡,就会喷水一样。

火山它喷出的液体,冷却以后就形成了火山石。

9、幼儿观赏火山石盆景,引导幼儿做一个有心人。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在自己要去玩的地方,要发现美,创造美(捡拾一些树根、石头等),提示幼儿,不能为了自己的喜好去损坏大自然(可照相留念)。

12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