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基尔霍夫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基尔霍夫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基尔霍夫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加深对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理解。

3、熟悉电路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I 入=∑I 出。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 = 0 。

三、实验设备1、直流电源(可调)2、数字万用表3、电阻箱4、实验电路板5、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设计在实验电路板上设计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其中 R1 =100Ω,R2 =200Ω,R3 =300Ω。

图 1 实验电路2、测量电流(1)将直流电源调至 10V ,接入电路。

(2)使用数字万用表的电流档,分别测量流入节点 A 的电流 I1 、流入节点 B 的电流 I2 和流出节点 A 的电流 I3 。

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1 中。

表 1 电流测量数据|测量位置|电流值(mA)|||||I1|_____||I2|_____||I3|_____|3、测量电压(1)使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分别测量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 U1 、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 U2 和电阻 R3 两端的电压 U3 。

(2)测量回路 ABCA 的电压之和,测量回路 ADCB 的电压之和。

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2 中。

表 2 电压测量数据|测量位置|电压值(V)|||||U1|_____||U2|_____||U3|_____||回路 ABCA|_____||回路 ADCB|_____|4、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数据,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即计算I1 + I2 是否等于 I3 。

(2)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即计算回路 ABCA 和回路 ADCB 的电压代数和是否等于零。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电子设备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数据,验证电路分析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并分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奥姆定律应用于电路分析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电路元件的基本原理;2. 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3. 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4. 通过实验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1. 实验一: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选取一个电阻为常量的电路,接入电源,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测量电流值,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制作电流-电压曲线图。

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电源电压如何变化,所测得的电流值始终符合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这验证了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

2. 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显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相符,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3. 实验三: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流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表明,基尔霍夫定律所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4. 实验四: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路搭建与测量,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三、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开关等。

2. 实验步骤(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掌握其基本特性。

(2)搭建基本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3)测量电路参数使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5)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参数。

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通过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

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自感等。

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交流电路,并测量其参数。

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实验,学会了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电路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并分析其特性。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电路进行分析,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基本电路元件搭建电路的技能。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电工万用表、示波器、导线等。

实验原理:电路分析是指对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串并联等电路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首先,我们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依次连接,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0.5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0.5A=24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2.接下来,我们搭建一个并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两个正极,将另外两个端点连接到电源的两个负极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1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1A=12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3.然后,我们搭建一个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电容上的电荷在刚接通电源时迅速充电,然后逐渐达到稳定。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C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4.最后,我们搭建一个RL电路,将电阻和电感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感上存储的磁场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电感上的磁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L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基础实验,它通过对电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探讨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电路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源和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路中的两端连接,确保电源开关关闭。

2. 测量电阻: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

3. 测量电流: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与电路中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打开电源开关,并记录下电流值。

4. 测量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端依次与电路中的不同位置相连,记录下各个位置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流值与计算得到的电流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非常接近。

这说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是成立的。

实验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性比较在实际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这会对电路的总阻值、总电流和总电压产生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使用直流电源、电阻和导线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测量总电阻:使用万用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记录下来。

3. 测量总电流: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与电路中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打开电源开关,并记录下电流值。

4. 测量总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端依次与电路中的不同位置相连,记录下各个位置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和总电压。

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而总电流和总电压相等;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而总电流和总电压相等。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分析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基础电路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本报告将分析一次基础电路实验的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2. 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3. 学习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电路图绘制技巧。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验证(1)实验原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

(2)实验步骤:① 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搭建实验电路;② 测量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支路电流;③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计算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支路电流;④ 比较测量值和计算值,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二:电路分析方法学习(1)实验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法、回路法等,用于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2)实验步骤:① 根据电路图绘制等效电路;② 选择合适的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法或回路法;③ 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④ 比较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验证了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四、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电路图绘制技巧,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

4. 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实验总结基础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验证了电路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运行规律。

本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定律;2.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3. 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等概念的理解。

2.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观察和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电路元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相关元件。

3. 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实验。

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尔霍夫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2. 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欧姆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公式。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电路分析效率。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可以了解电流、电压、功耗等相关参数,从而更好地设计电子产品。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电路分析实验中的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

实验步骤:实验一:串联电路的分析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串联电路,该电路由一串电阻构成。

我们使用万用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和电流的大小。

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我们记录了不同电阻下电流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相应的电流-电阻关系图。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发现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关系。

这一实验结果与基本的欧姆定律相一致。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分析接下来,我们构建了一个并联电路,该电路由多个电阻并联而成。

通过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计算了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结果显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这进一步验证了并联电路的特性,即总电阻为电阻的倒数之和。

实验三:交流电路的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关注的是交流电路的分析。

我们通过感应电阻和电容器构建了一个RLC电路,使用示波器测量了电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我们观察到电容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关系,而电感的阻抗与频率成正比关系。

这些现象进一步揭示了交流电路中的频率依赖性。

实验四:直流电路的分析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关注的是直流电路的分析。

通过构建一个带有电池、电阻和LED的电路,我们探讨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以及LED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流增大时,LED的亮度也随之增大。

这为我们设计和控制LED电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电路,并获得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我们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结论,验证了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方法,观察到了交流电路中频率依赖性的现象,以及直流电路中电流和LED亮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深入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这次电路分析的实验,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

XXX 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学院XXX专业XXX班级XXX学号XXX姓名XXX辅导教师XXX实验时间:X 年X 月X 日预 习 实 验 报 告1、 实验名称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2、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电源模型的方法。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3.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

4.研究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

3、实验内容1.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端电压U 与输出电流I 的关系U = f (I ) 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

实验中使用的恒压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压源。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输出电流I 与端电压U 的关系I = f (U ) 是一条平行于U 轴的直线。

实验中使用的恒流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流源。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实际上任何电源内部都存在电阻,通常称为内阻。

因而,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压源U S 串联表示,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与恒压源相串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是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流源I S 并联表示,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大阻值的电阻与恒流源相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流源。

3.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电压源U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串联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电流源I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并联来表示。

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取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 S ;(2)已知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U s 和R S ,则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SS S R UI =和R S ,若已知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I s 和R S ,则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S S S R I U =和R S 。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4.理论计算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Is=I1+I2,U1+U2=U3,U1=I1*R1,U2=I1*R2,U3=I2*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

实验心得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

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单独作用:共同作用:4.理论计算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3Ix1+2Ix1=0,得Ix1=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得Ix2=—0.6A;两者共同作用时:,得Ix=1。

4A。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相符,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电路实验报告(9篇)

电路实验报告(9篇)

电路实验报告(9篇)电路试验报告1一、试验仪器及材料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二、试验电路三、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VCC=12v,VM=6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2、VCC=9V,VM=4、5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

(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四、试验小结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状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电路试验报告2一、试验目的1、更好的理解、稳固和把握汽车全车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

2、稳固和加强课堂所学学问,培育实践技能和动手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技术创新力量。

二、试验设备全车线路试验台4台三、试验设备组成全车电线束,仪表盘,各种开关、前后灯光分电路、点火线圈、发动机电脑、传感器、继电器、中心线路板、节气组件、电源、收放机、保险等。

四、组成原理汽车总线路的组成: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总线路,包括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和显示装置、帮助电器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掌握系统。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展,汽车电器设备和电子掌握系统的应用日益增多。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1、汽车线路的特点:汽车电路具有单线、直流、低压和并联等根本特点。

(1)汽车电路通常采纳单线制和负搭铁,汽车电路的单线制.通常是指汽车电器设备的正极用导线连接(又称为火线),负极与车架或车身金属局部连接,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的导线又称为搭铁线。

蓄电池负极搭铁的汽车电路,称为负搭铁。

现代汽车普遍采纳负搭铁。

同一汽车的全部电器搭铁极性是全都的。

对于某些电器设备,为了保证其工作的牢靠性,提高灵敏度,仍旧采纳双线制连接方式。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一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一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班级: 学号:姓名:课程时间:2014.10.14实验台编号:01实验1 基本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内容1、认识实验环境2、了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二级管、三极管等元器件参数,并判断其好坏。

4、了解面包板的使用5、用面包板搭接一个调压和调流电路。

二、实验设备1.电器元件盒(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2.万用表(台式和手持式)3.面包板三、实验内容1.测出两个色环电阻的阻值,并与所读出的数值进行比较,求出误差。

实验步骤:(1)首先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2)量程旋钮打到“Ω”量程档适当位置(3)分别用红黑表笔接到电阻两端金属部分(4)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2.测出两个电容的阻值,求出其中CBB电容的误差。

实验步骤:(1)将电容两端短接,对电容进行放电,确保数字万用表的安全。

(2)将功能旋转开关打至电容“F”测量档,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3)将电容插入万用表CX插孔。

(4)读出显示屏上数字。

3.读出一个电感的度数。

4.测出三个二极管的正向电压。

实验步骤:(1)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2)转盘打在( )档(3)判断正负(4)红表笔接二极管正黑表笔接二极管负(5)读出显示屏上数据特殊说明:用万用电表测量二极管得到的示数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若是反向就没有示数,说明不导通,把么这些二极管都是好的。

5.测出一个电位器的阻值范围,并分析该电位器的好坏。

实验步骤:(1)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2)量程旋钮打到“Ω”量程档适当位置(3)分别用红黑表笔接到电位器两侧之一和中间那根(4)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字是否均匀变化,判断其好坏(5)转动调节螺钮,记录电位器的测量范围(6)同样测另一侧的测量范围四、实验数据1.电阻(1)原始数据:棕黑红金1000Ω测量数据:996.14Ω误差:(1000-996.14) /1000=0.386%(2)原始数据:棕黑棕金100Ω测量数据:100.17Ω误差:(100.17-100)/100=0.17%2.电容(1)电解电容测量数据:493.6nF(2)CBB电容原始数据:100000pF 测量数据:105300pF误差:(105300-100000)/100000=5.3%3.电感原始数据:红黑橙银20000uh4.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测量数据:1.61V(2)稳压二极管测量数据:0.74V(3)整流二极管测量数据:0.55V5.电位器阻值范围0.704Ω——1.447Ω和28.684Ω——3.659KΩ分析:该电位器是坏的,原因是在测量的时候数值不是均匀变化的。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_4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_4

实验一【实验名称】伏安特性的测量【实验目的】1. 学习伏安法测量电阻。

2.掌握测量独立电源伏安特性的方法, 了解电源内阻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3. 学习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1.数字电流表2.数字电压表3.标准电阻若干4.电位器(滑动变阻器)5.直流稳压电源(1台)【实验内容】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量按图1接线, R1=1kΩ, R2=2kΩ,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 使电压表读数如表-1中数字, 测量相应的电流值, 并记录于表-1中。

【实验线路】图1实验报告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 (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一)填写数据表格(二)实验结论实验二【实验名称】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学会测定电路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两台), 分别为12V和6V;万用表(一台);标准电阻(三个), 分别为100Ω、100Ω和430Ω。

【实验原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 流进和流出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时刻, 沿闭合回路的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实验内容】按照图1所给的电路图搭建电路。

【实验步骤】1.验证电流定律用万用表测量R1支路电流I1。

用万用表测量R2支路电流I2。

用万用表测量RL支路电流IL。

将上述所得数据填写到表1中(单位: mA)。

2.验证电压定律用万用表分别测出各支路的电压Uab、Ubc、Ucd、Uda。

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

记录数值, 填入表2中(单位: v)。

图1 实验电路实验报告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 (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一)实验结果表格I2 IL ∑I表1 : 验证电流定律—数据记录I1表2 : 验证电压Ubc Ucd Uda ∑U 定律—数据记录Uab(二)实验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4.理论计算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Is=I1+I2,U1+U2=U3,U1=I1*R1,U2=I1*R2,U3=I2*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 实验心得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

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单独作用:共同作用:4.理论计算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3Ix1+2Ix1=0,得Ix1=2A;,得Ix2=-0.6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2−Ix2=32Ix2+I2+2x2=0,得Ix=1.4A.两者共同作用时: {I−Ix=32Ix+I+2Ix=10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相符,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

6. 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验证并加深了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同时学会了受控源的使用。

实验三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

2.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要求至少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通过仪表测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代替,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实验过程应包括四个电路:1)自己设计的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流或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测量电路;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测量电路;3)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接(1)中的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压或电流。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原电路:开路电压测量:短路电流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4.理论计算开路电压:Uoc=10V,短路电流:Ioc=1/150=0.667A,输出电阻:Ro=Uoc/Ioc=1.5kΩ.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知,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符,且等效电路在负载上引起的响应与原电路相同,验证了戴维南等效法的正确性。

6. 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验证并加深了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

实验四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理想运放的负反馈电路理解。

2.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理想运放负反馈电路,可以是反向比例电路,正向比例电路,加法电路等,可以设计一级或多级,测量其输出电压值,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注意运放输入电压必须是小信号,电压值控制在1v以下。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反向比例器:4.理论计算由虚短和虚断知,U0=0,I1=I2,即(U1-U0)/R1=(U0-U2)/R2,得U2= - U1*R2/R1。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根据理论计算,U2=-12V,与测量结果一致,即本电路可以作为反向比例器使用。

6.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并加深了对理想运放的负反馈电路理解。

实验五1.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示波器。

(2)通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 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

2. 实验内容与步骤1、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测试(1)在EWB的电路工作区按上图图连接。

可按自己选择的参数设置。

(2)选择示波器的量程,按下启动\停止开关,通过空格键使电路中的开关分别接通充电和放电回路,观察不同时间常数下RC电路的充放电规律。

(3)改变C数值计算其时间常数。

绘出虚拟示波器显示的输出波形图,也可自行设计实验。

使用EWB时注意选择适当的仿真仪表量程。

每次要通过按下操作界面右上角的“启动/停止开关”接通电源,或者暂停来观察波形。

使用示波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幅值来观察波形。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1uF电容充电:1uF电容放电:0.1uF 电容充电:0.1uF 电容放电:电容具有充放电功能,充放电时间与电路时间常数有关。

RC =4.理论计算当C1=0.1uF时,时间常数τ=RC1=1ms,当C2=1uF时,τ=RC2=10ms;充电时电容电压为零状态响应,Uc(t)=12*(1-e−t/τ) V,放电时电容电压为零输入响应,Uc(t)=12*e−t/τV。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计算结果和测量数据可得,电容充放电的时长与电路时间常数有关(τ越大,充放电时间越长),且测得的响应曲线与计算结果一直。

6.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使用示波器。

通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 观察到了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

实验六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电路中幅值、有效值、相位的理解;学习使用交流信号源和仿真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学习使用示波器。

2.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串联:并联:电阻的u、i相位关系:电容的u、i相位关系:电感的u、i相位关系:3.理论计算串联:ω=2πƒ=1005.3 s−1,则Zr=R=5 Ω,Zc=-j/(ωc)=-2.49j Ω,Zl=jωL=0.5j Ω,,从而Ur=| U s*Zr/(Zr+Zc+Zl) |=93.2V,Uc=| U*Zc/(Zr+Zc+Zl) |=9.5V,Ul=| U*Zl/(Zr+Zc+Zl) |=45.75V.并联:ω=2πƒ=1005.3 s−1,则Zr=R=50 Ω,Zc=-j/(ωc)=-39.8j Ω,Zl=jωL=20.11j Ω,, 于是Ir=| I s*(Zc+Zl)/(Zr+Zc+Zl) |=64.6A,Ic=| I s*(Zr+Zl)/(Zr+Zc+Zl) |=82.2AIl=| I s*(Zc+Zr)/(Zr+Zc+Zl) |=158.5A电阻的u、i相位关系:根据电阻的电气特性可知u与i同相,即相位差为零。

电容的u、i相位关系:根据电容的电气特性可知电流领先电压90。

电感的u、i相位关系:根据电感的电气特性可知电压领先电流90。

4.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后可知实验测量数据与计算结果相符,串联电压和并联电流分别满足Us2=Ur2+(Ul−Uc)2,Is2=Ir2+(Il−Ic)2的关系,即满足一种矢量关系。

各元件上u、i的相位关系也已理论知识一致。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交流电路中幅值、有效值、相位的理解;学会了使用交流信号源和仿真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

实验七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电路中相量计算的理解。

2.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KVL验证:Uc落后于Ur 90度,Ul领先于Ur 90度。

KCL验证:Ir领先于I 44度Il落后I 37度Ic领先I 137度。

3.理论计算KVL:ω=2πƒ=1005.3 s−1,故Zr=R=20Ω,Zc=-j/(ωc)= -24.87jΩ,Zl=jωL=50.27jΩ,设电流相量为I=I∠0o A,根据KVL有:Us=Ur+Uc+Ul,由VCR有Ur=Zr*I, Uc=Zc*I, Ul=Zl*I,Us=I*(Zr+Zc+Zl), 解得:I=3.1∠0o A, Ur=62∠0o V, Uc=-77.1∠(−90)o V, Ul=155.84∠90o V,KCL: ω=2πƒ=1005.3 s−1, 故Zr=R=50Ω,Zc=-j/(ωc)= -39.79jΩ,Zl=jωL=20.11jΩ,设电流相量I=3∠0o A,根据KCL有I=Ir+Ic+Il,由VCR有,U=Ir*Zr=Ic*Zc=Il*Zl解得 Ir=1.75∠44o A, Ic= 2.25∠(137o)A,Il=2.37∠(−37o)A。

4.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比较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两者一致,验证了交流电路的KVL和KCL。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交流电路中相量计算的理解。

实验八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三相交流电路中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的理解;学习使用交流信号源和仿真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自拟实验电路,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星形联接及三角形联接的三相负载的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有效值大小。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星形负载:三角形负载:4. 实验数据与理论比较由图知,对于星形负载,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线电压为相电压√3倍;对于三角形负载,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为相电流的√3倍。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三相交流电路中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