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安全感调查方案

安全感调查方案

安全感调查方案(注:为了保护隐私,本文档中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均为虚构的)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强。

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不同人群对安全感的需求和感受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群的安全感需求,本研究将进行一项安全感调查,以全面掌握人们对安全感的认知和期望。

二、研究目标1. 探究不同人群对安全感的认知差异;2. 理解安全感对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 分析社会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4. 建立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人们的安全感水平。

三、研究方法1. 访谈调查采用面对面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不同年龄、职业、地域、性别等人群进行采访,并记录其对安全感的认知和需求。

2.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安全感需求和感受、对社会安全的评估等内容的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调查。

3. 重点群体观察选择特定的群体,如老年人、儿童、职业妇女等,通过观察和深入交流,了解其对安全感的需求和感受。

四、调查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

2. 安全感需求和感受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个体对个人安全(如经济安全、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等)的需求和感受。

3. 对社会安全的评估调查个体对社会安全(如治安状况、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等)的评估和感受。

4. 社会因素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地域因素等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五、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频数分析、平均数、标准差等。

2. 组间差异分析使用相关统计方法,比较不同人群之间在安全感需求和感受上的差异。

3. 相关性分析探究个体基本信息、需求感受等因素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4. 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安全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模型。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次调查,我们预计能够了解不同人群对安全感的认知差异,以及社会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根据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如下:
1. 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整体的公众安全感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到相对安全,并且对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安全情况持乐观预期。

2. 经济安全被认为是公众感到最为关切的安全问题。

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比如失业率、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等。

3. 公共卫生安全是受访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公众对于疾病传播和应对能力的担忧明显增加。

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卫生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治安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40%的受访者担心犯罪率的上升,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他们认为加强警务、加大打击力度和提高社区安全意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5.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公众较为重视的问题。

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恐怖主义威胁、社会不安定和国际关系紧张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关键因素。

他们呼吁政府加强国家安全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较为乐观地看待公共安全问题,并且关注经济、卫生、治安、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加强相应领域的保障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20__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__县20__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的通知(牟综治办联发[20__]2号)文件精神,客观真实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县综治办配合县统计局对全县20__年度的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对平安创建的满意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全县7个乡镇,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700户家庭,成功访问了700名符合抽样要求的16岁及以上人口的城乡居民。

分别就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心理感受、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等18个问题展开访谈和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和基本成效(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社会特征1、性别比例。

70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13人,占59;女性287人、占41。

2、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以16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

在被调查者中,年龄18岁以下的44人,占;18-28岁的86人,占;29-39岁的233人,占;40-49岁的184人,占;50-59岁的98人,占14;60岁以上的55人,占。

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来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主体的中青壮年人所占比重为被调查者总体的95,他们对社会安全措施的认知和对社会安全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民情民意。

3、文化程度。

文盲4人,占;小学文化81人,占;初中文化308人,占44;高中文化149人,占;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58人,占。

4、职业分布。

公务员34人,占;文教科卫体人员55人,占;工人、职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31人,占;个体工商业者170人,占;无业失业、其它人员3人,占;在校学生65人,占;务农工经商农民342人,占。

被调查对象涵盖了__县的各个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一、社会实践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经济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人民的社会安全感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保障,群众安全感则是一种群体心理。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

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

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

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

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认为安全感是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为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其本身的社会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地了解到居民们的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实践内容1、调查的目的:了解人们对其生活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状况的感受、对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对提升安全感的问题的建议。

2、调查的对象:均安镇各村委的居民3、调查的时间:2013年7月24日至8月 17日4、调查的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冠县5、调查的方法:主要采取电话访问形式,辅以走访调查。

6、被访者基本情况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占21%,女性占79%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年龄在12-80岁之间。

其中:12-30岁占65%,31-55岁占28%,56-70岁占7%。

三、社会实践结果1、调查概况关于所在社区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在对问题“您举得您所在小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社会秩序如何?”的回答中,认为小区治安“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分别是22.6%和45.5%,认为“比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只有4.5% 和0.9%,另有26.1%的人认为“一般”。

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意识调查报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深入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我们开展了一项安全意识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以期增强城市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一、调查概况本次调查从全国20个省市的城市居民中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90%。

调查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二、安全意识的认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居民对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较高。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安全是生活的首要需求,有近90%的人认为个人责任和防范措施可以减少安全风险。

而且,约70%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关注和传播安全知识,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等方面也表现出较高的知识储备。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20%的受访者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只有相关部门才能解决安全问题,个人行为对安全风险没有影响力。

此外,约30%的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和应急措施。

三、安全意识的关注重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是最关注的两个领域。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近90%的受访者表示会留意食品标签、购买合格证明的产品等。

在交通安全方面,超过80%的人会遵守交通规则,认为安全驾驶和减速慢行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

此外,调查还发现了其他几个受关注程度较高的领域,包括住房安全、网络安全和环境安全。

对于住房安全问题,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房屋结构安全、消防设施配备等。

在网络安全方面,逾60%的人会谨慎管理个人信息,确保个人账号和密码的安全。

在环境安全方面,约5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空气质量、垃圾分类等问题。

四、安全意识的行为表现除了关注安全问题,中国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以保障自身安全。

超过90%的人会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安全,确保用电设备无隐患。

近80%的人会参加一些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居民的安全感对于社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于安全感的感受和需求,本次进行了一项社区居民安全感调查。

二、调查方法1.问卷设计:设计一份包括个人信息、居住环境、治安状况、社区管理、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卷,以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为主。

2.调查对象:在社区内随机选择的居民。

3.数据收集: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1.个人信息调查结果:在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45%,女性占比5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

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占比40%以上,中学及以下占比25%。

2.居住环境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整体环境满意,认为社区干净整洁,道路宽敞通畅。

然而,约有15%的居民表示对社区周边交通状况不满意,提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建议。

3.治安状况调查结果:近半数居民表示对社区的治安状况满意,认为社区存在安保人员,治安良好。

然而,约有30%的居民对社区内的盗窃案件担忧较大,建议增加巡逻频次和完善社区监控设施。

4.社区管理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较满意,认为居民委员会尽职尽责。

但也有部分居民提出了对物业管理的一些不满意,认为物业维修响应速度有待提升。

5.公共设施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公共设施较为满意,认为设备齐全,包括公园、健身器材、儿童乐园等。

但也有居民表示希望能增加更多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需要加强社区周边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便利度。

2. 应加大力度打击盗窃案件,加强巡逻措施和完善社区监控设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3. 物业管理方面应加强维修响应速度,解决居民的维修需求,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4. 考虑增加更多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的娱乐需求,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融合。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作者:腾凤云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系别: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学号:1417031232015年12月19日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摘要: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或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也表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水平等,社会安全感是衡量一个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为了解当代社会民众的社会安全感现状,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民众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比较高,但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

针对此现象,我们应该拥有应对的措施,只有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提高了,才能生活得幸福。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社会发展、社会治安一、调查背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不论社会发展的多么繁荣,它其中仍存有不安全的因素,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借全国上下全力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之际,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做了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国民众对社会安全的主观感受,以进一步分析出导致不同安全感的主、客观因素。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82个个体,来自全国不同的城市,其中一江苏省为主。

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2.被调查者的常住地3.被调查者觉得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4.被调查者是否敢在夜间出行5.被调查者是否担心走在大街上时遭遇打劫6. 被调查者是否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7.被调查者公交车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陌生人被抢劫或遭小偷时会怎么做8.被调查者感到不安的场所9.被调查者感到不安的社会问题10.被调查者认为搞好社会治安提高公众安全感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在调查中,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2:3,年龄在18~30之间的占74.39%,30以上的占17.07%,18岁以下的占8.54%,所在地为城区的占63.41%,农村的占32.93%,其他占3.66%。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平安感调查报告08本科刑事技术二区队邱殿聪【内容摘要】社会长治久安,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制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平安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进展稳定大局。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

【关键词】社会治安平安感对策思索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依据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浙江”、“法制浙江” 的目标要求,调查了解全省各地城乡居民对当地社会治安认可度、群众平安感以及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满足度等状况,以进一步提高我省社会治安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进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

同时,为了协作《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学习理论讨论及理论调查的方式方法,并促使警院学子走进、深化社会,通过与人民群众直接的沟通沟通,了解把握群众心声,对当前浙江的社会治安状况及群众平安感有理性的熟悉。

以及结合调查地的特点,在现有的基础资料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总结和评价调查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思索其深层的缘由及联系,从实际动身,提出自己的熟悉和看法。

二、调查实施开展状况调查时间:2010年9月15 口下午调查地点:杭州市滨江区调查方式: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以区队为单位,两人一组分头绽开。

调查结果:调查活动开展期间,参加调查同学都非常仔细地对待。

因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调查活动基本集中在杭州滨江地区进行,最终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统一进行数据统计。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具有肯定的随机性和较高的广泛性,从回馈的问卷数据看,调查样本结构在总体上是比较协调的,并具有以下的特点:1、被调查者以青壮年为主,高中(大专)学历居多;2、新杭州人占了较大的比例;3、被调查者职业多种多样,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安全感满意度结果

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安全感满意度结果

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安全感满意度结果一、方案实施背景近年来,我国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逐年提升,但仍有部分群众对安全感满意度存在疑虑。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法部门的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目标1.提升公众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平安、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2.提高政法部门满意度,让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政法工作。

三、实施方案措施1.加强社会治安防控(1)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公共安全防范能力。

(2)加强警力部署,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

(3)开展治安巡逻,确保重点区域、时段的安全。

2.优化政法部门服务(1)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窗口单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3)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3.加强队伍建设(1)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2)严格考核奖惩,树立正确导向。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四、实施方案实施情况1.社会治安防控方面自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加大了对社会治安的防控力度。

视频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公共安全防范能力显著提升。

警力部署得到优化,见警率不断提高,震慑力得到增强。

治安巡逻工作有序开展,重点区域、时段的安全得到保障。

2.政法部门服务方面各地政法部门积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窗口单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

3.队伍建设方面各地政法部门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考核奖惩机制得到完善,树立了正确导向。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违纪违法行为得到严肃查处。

五、安全感满意度结果1.公众安全感方面2.政法部门满意度方面1.注意事项:公众参与度不足解决办法:主动出击,深入社区,用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了解方案内容,比如举办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活动,或者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推送信息,让群众感受到参与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参与度。

区妇联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区妇联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区妇联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近年来,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区妇联在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区妇联在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区妇联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了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宣传海报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传达了防盗防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特别针对妇女和儿童安全问题,区妇联组织开展了保护妇女儿童安全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家庭安全建设,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区妇联积极开展家庭安全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家庭安全手册等形式,提高了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了家庭防灾演练、家庭安全设施维护和检查等活动,确保家庭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鼓励家庭成员学习急救知识,提高家庭成员的紧急救援能力。

三、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区妇联积极参与社区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社区巡逻、设立安保岗位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组织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对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区妇联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告诉公众如何避免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问题。

同时,积极配合公安等相关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安全。

五、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宽安全服务领域区妇联注重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织培训更多的志愿者,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服务能力。

通过志愿者服务站点的设立和开展志愿者安全宣传活动,为公众提供安全知识咨询和服务,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总之,区妇联在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家庭安全建设、社区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公众对安全的关注度和防范能力。

民意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民意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民意调查结果分析报告今年,省综治委、综治办,省、市统计局民调中心分别对XX县就社会治安、公众安全感及干部队伍建设做了专项调查,这四次调查都是采用国际通行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进行,其结果真实可信。

一、总体水平略好于去年在"XX县公众安全感"调查中,通过对14个调查项目按相同权重计分,公众对本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综合得分为分,满意度为%,比XX年的66%提高个百分点。

"公众安全感及干部队伍建设"民意调查总分为,全省排名第120位,比XX年的128位排名前进了8位。

对社会治安现状的满意度提高了个百分点在"XX县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对治安现状的调查,认为"很安全"和"安全"的分别占%和%,两项合计为%,比去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比去年的%下降个百分点;认为"不太安全"和"很不安全"的分别为和%,两项合计为%,比去年的17%上升了个百分点,本项综合满意度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提高最多的XX乡达个百分点。

对社会治安纵向比的满意度提高了个百分点在"XX县公众安全感"调查中,认为今年社会治安"没有变化"的占%,认为"有好转"的占%,认为"好多了"的占%,认为"差很多"和"差一些"的分别占%和%,本项综合满意度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的XX乡达9个百分点。

对乡(镇)干部整体形象满意度提高了个百分点在"XX县公众安全感"调查中,认为乡(镇)干部整体形象"好"和"比较好"的分别占%和%,认为"一般"的占%,认为"比较差"和"差的"各占%,本项综合满意度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的XX镇达个百分点。

安全调研报告

安全调研报告

安全调研报告有人说,安全是无价的,而我认为,它是昂贵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不谨慎,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不仅是财产损失,更是身体和生命的风险。

因此,安全调研报告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安全调研报告里都包含哪些信息。

首先,报告需要说明调研的目的和范围。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某个地区的犯罪率、交通事故率、火灾事故率等等。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安全状况如何。

当然,不同的目的和范围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其次,报告需要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例如,我们发现某个地区的抢劫案件明显增多,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个地区的警力不足、治安巡逻不到位、社会矛盾和人员转移等原因都与此有关。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便政府和相关部门改善安全环境。

第三,报告需要向社会公开调研结果,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

实施安全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社会安全环境,而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因此,我们需要公开安全调研报告,让公众了解事实、加深认识、互相探讨,同时也可以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安水平。

最后,报告需要具备可操作性。

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具备实际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调研报告不是一纸空文,而是需要付诸实践,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对待,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因此,报告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以便实际落实。

总之,安全调研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安全环境的改善。

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分析到位、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社会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安宁中幸福快乐。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安全程度的感知和评价。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调查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和实例来扩展和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前社会安全感普遍较低。

许多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个人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在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时期,犯罪率通常上升,导致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增加。

此外,人们对道路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表现出相似的担忧。

然而,社会安全感不仅仅受到实际犯罪率的影响,还受到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通常以负面事件和危险信息为主题,这使得人们对社会的看法更加消极。

虽然犯罪率可能下降,但媒体报道的负面事件往往引起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此外,社会安全感还受到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当人们面临经济困难时,他们可能感到社会安全感受到威胁。

相反,当社会福利政策完善并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时,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通常会提高。

在深入分析社会安全感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差异。

例如,年长者和妇女通常比年轻人和男性对社会安全感更加关注。

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更加脆弱,更容易成为犯罪的目标。

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安全感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可能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因此人们对社会安全感持怀疑态度。

要提高社会安全感,我们需要综合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强社会治安工作,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警力的部署和响应能力,以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其次,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负起责任,传播正面的社会信息,减少消极信息的传播。

此外,改善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也是提高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最后,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总结起来,社会安全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安全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4篇)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4篇)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____字一、引言公众安全感是指公众对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的感知和评价,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了解公众对安全的感受和需求,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____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的总结和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公众在安全问题上的关切和期望,为保障公众安全提供参考。

二、调查概况调查主题:____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调查时间:____年1月至12月调查范围:全国各省市调查对象:成年公民调查方式:在线问卷调查、电话调查有效样本量:10000份有效回收样本量:8000份调查结果的可信度:95%问卷调查总结的统计方法:百分比、平均值、标准差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其中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多(35%),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较少(12%)。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当,男性占比49%,女性占比51%。

调查对象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在30%左右,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在40%左右。

2. 公众安全感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安全感整体评价较为积极。

在对“您对当前社会的治安状况满意度如何?”的问题中,回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达到了58%。

而对“在过去一年中,您有遇到过犯罪行为的经历吗?”的问题,有84%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遇到过犯罪行为”。

3. 具体安全问题关切及需求(1)交通安全:调查结果显示,交通安全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交通安全非常关注。

其中,行人过路安全、驾驶人违规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等问题被重点提及。

对于提升交通安全的方式,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交通执法力度,提高交通警察的执法水平。

(2)食品安全: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有74%的被调查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镇安全感情况汇报

镇安全感情况汇报

镇安全感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镇安全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一、治安情况。

镇内治安情况整体稳定,没有发生较大的治安事件。

通过加强巡逻、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和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地维护了镇内的治安秩序。

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些小偷小摸等小型犯罪活动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巡逻力度,提高社区民警的警惕性,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确保镇内的治安秩序。

二、交通安全情况。

镇内交通安全情况整体良好,但是也不容忽视。

近期交通事故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一些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酒后驾驶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镇内的交通安全。

三、环境安全情况。

镇内环境安全情况整体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居民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行为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镇内的环境卫生,也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创建一个清洁、整洁的居住环境。

四、社会安全情况。

镇内社会安全情况整体稳定,但是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青少年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较为突出,这需要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综上所述,镇内的安全感情况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治安、交通、环境和社会安全的管理力度,确保镇内的安全感情况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居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重大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对公众心理安全感影响研究——以近期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为例

重大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对公众心理安全感影响研究——以近期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为例

重大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对公众心理安全感影响研究*——以近期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为例江苏警官学院 葛子怡,刘佩锋,李文静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事件,因其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以及防控难等特点,疫情信息经由媒体发布后无疑会对公众心理安全感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疫情期间官方媒体、自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归纳出重大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对公众心理安全影响及其原因,并针对该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安全信息;公众心理安全感;新冠肺炎疫情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2-0244-0004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不计其数。

其间,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涉及面广、危害性大、防控难度大。

通过梳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不难发现,这些公共安全事件在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对公众心理安全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回顾近几十年间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有如2003年的“SARS病毒”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

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事件,其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以及防控难是区别于以往重大危机事件的显著特点,其对公众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势必尤甚。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背景下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对公众心理安全感产生的影响。

为规范重大疫情时期的信息发布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同时为重大公共危机时期的公众心理疏导提供一种心理视角。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公众心理安全感,指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反映了公众对犯罪的恐惧程度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程度。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公众安全感”(简称安全感)的概念,认为它是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和警察机构执法质量、水平的评判标准。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20XX年食品安全领域最大的热点,是少了‘热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近日举行的20XX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说。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六年在年初对上一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梳理和解读。

“在近年的社会舆情热点排名上,食品安全逐年降温,排名不断下降。

”这是他们得出的结论。

但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我们吃得更安全了吗据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国没有发生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从日常监管信息来看,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确实在改善——根据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查数据,20XX年第三季度,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7.4%,这是对全国37万多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进行抽查检验得出的结论。

而20XX年,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6.8%,20XX年则为94.7%。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好转,还有一个佐证。

受食药监总局委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负责就正在发生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或隐含的风险隐患,及时向公众进行解析。

20XX年,他们共完成30期解析,其中17期是在公众中引起较大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比如玉米粉中非法添加“伟哥”等事件,占比为56.7%,而其中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有7个,其余多是谣言引起的舆论恐慌。

而20XX年完成的27期解析中,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解析有22期,占比为81.5%。

“从81.5%下降至56.7%,可见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在下降,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消费警示在增长。

”孟素荷说,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食品安全领域相对“太平”,使社会舆情少了许多“风波”。

不过,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顽疾仍然没有得到太好的改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指出,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仍存在使用过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兽药、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等现象也还存在,农产品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当代社会的安全感现状却不容乐观。

这篇文档将对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一、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1. 个人安全感现代人对安全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规模化的社会事件,如恐怖袭击、车祸、疫情等,都对人们的安全感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从各个方面来看,个人安全感都在逐步下降。

2. 社会安全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安全问题也成了公共关注的焦点。

秩序混乱、思维混乱、社会矛盾频发、不安全感日益严重等问题,都影响了社会的安全感和信心。

3. 政府安全感尽管各种安全问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但政府对于社会的安全保障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创新。

加强防治工作,提高治理水平,保护国家安全,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等多项措施都改善了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安全感。

二、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安全感的不足主要是源自社会矛盾、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但经济发展过快,过度的社会竞争和压力也常常导致许多不安全的问题,如社会失调、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等。

2.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极高,各种人迹罕至的居所,不安全因素也不容忽视。

另外,城市不良因素如犯罪、抢劫、生活品质低劣等也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3. 社会问题日益增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比如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

4. 科技进步对人们的影响如今,科技带来的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盗窃等问题都使人们感到不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个人的压力。

三、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的改善方向1. 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安全问题的综合防范,致力于社会安全问题的解决。

社区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区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区安全感调查报告摘要:社区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的社区进行调查,分析了社区居民对安全感的感受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在整体上对社区的安全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改进之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安全感,为居民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调查背景社区安全对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对安全感的感受和评价,我们对某地区的社区进行了调查。

该地区是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多样化的居住类型。

我们在调查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公共区域的安全感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公共区域的安全感较高。

行人道路的照明设施和警察巡逻等措施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然而,仍有一部分居民对公共区域的夜间安全感存在担忧,认为一些地段缺乏照明设施或巡逻盲区存在较大风险。

2. 住宅区的安全感大部分居民对住宅区的安全感较高,认为自己的居住环境相对安全。

社区的围墙和门禁系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被视为有效的安全保障手段。

然而,少数居民存在对住宅区域的安全隐患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夜间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上。

3. 社区氛围的安全感关于社区氛围的安全感,大多数居民都有积极的评价。

社区内邻里关系的友好和谐,以及邻居间的互帮互助得到了高度认可。

然而,个别居民对社区内犯罪事件的发生感到担忧,他们希望加强社区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警觉性。

4. 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方面,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表现持肯定态度。

社区的疏散预案和紧急求助系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然而,部分居民反映在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达不畅,希望社区管理方能进一步完善应急通知系统。

三、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分析了社区安全感方面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安全感督查情况汇报

安全感督查情况汇报

安全感督查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我们对公司安全感进行了全面的督查
和调查,现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公司内部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内部的消防设施齐全,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公司的安全出口标识不够清晰,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整改。

此外,公司的安全通道
存在一些杂物堆放情况,需要及时清理,确保通道畅通。

其次,我们对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大
部分员工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够了解,存在一定的
安全意识淡漠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另外,我们还对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

发现公
司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机械设备未及时进行
检修和维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生产车间存在安全通风不畅、防护设施不完善等情况,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作业安
全进行。

最后,我们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审查。

发现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责任部门不明确、监督检查不到位等情况。

我们将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公司安全感督查情况汇报如上。

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各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普洱镇2007年度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年初政法综治会议精神,准确客观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镇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镇综治办就全镇2007年度的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对平安创建的满意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我镇社会治安总体评价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4.3%。

调查表明,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治安、环境污染、教育问题、腐败现象、失业下岗、社会保障、两极分化和住房问题。

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是:抢劫抢夺、入室盗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吸毒贩毒、制假贩假、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制黄贩黄。

本次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全镇三个村委会、三个居民社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100户家庭,成功访问了100名符合抽样要求的16岁及以上人口的城乡居民,分别就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心理感受、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等16个问题展开了访谈。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社会特征1、性别比例:10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8人、占68%、女性32人、占32%。

2、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以16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

在被调查者中,年龄18岁以下的5人、占5%,18-28岁的15人、占15%,29-39岁的20人、占20%,40-49岁的30人、占30%,50-59岁的15人、占15%,60岁以上的15人、占15%。

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来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主体的中青壮年人所占比重为被调查者总体的95%,他们对社会安全措施的认知和对社会安全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民情民意。

3、受教育程度:文盲2人、占2%,小学文化3人、占3%,初中文化5人、占5%,高中文化55人、占55%,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35人、占35%。

4、职业分布:公务人45人、占45%,文教科卫体人员20人、占20%,工人、职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20人、占20%,个体工商业者3人,占3%,离退休人员3人、占3%,无业失业人员3人、占3%,在校学生3人、占3%,务农工经商农民2人、占2%,其他1人、占1%。

被调查对象涵盖了普洱镇的各个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公众对当前我镇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创建“平安乡镇”活动,加大了严打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我镇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调查表明,在回答问题“在目前的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时,有65%回答“安全,有30%回答:“基本安全”。

以上数据表明,有95%的公众认为社会、工作、居住、出行等方面具有安全感。

但是仍有5%的群众反映“不安全”,5%的群众在回答“今年以来,您或您的家人(包括家庭财产)是否遭受过不法侵害时,选择了“遭受过”。

三、群众对目前居住地治安状况和一年前的比较评价调查表明,95%的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持肯定态度。

认为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好”和“一般”的被调查群众所占比例分别为65%和30%,认为“较差”的仅为5%。

群众对居住地治安状况好转的评价与对治安环境的总体“安全感”基本一致。

四、当前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原因及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1、公共秩序混乱居首位。

通过近年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我镇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刑事犯罪已不再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首要原因。

2007年度影响我镇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原因依是:公共秩序混乱占60%,刑事犯罪占8%,交通事故占30%,火灾占1%,未回答占1%。

分城乡看,由公共秩序混乱引发公众不安全感的情况,城市比农村高出8个百分点。

可见,我镇迫切需要大力整治城市公共秩序。

2、社会治安仍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次调查以当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教育问题、失业下岗、两极分化、住房问题、其他问题等九个方面为重点,按居民关心程度及选择比例的顺序,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社会治安问题占55%,环境污染问题占40%,教育问题占35%,腐败问题占15%,失业下岗问题占28%,社会保障问题占22%,两极分化问题占15%,住房问题占10%,其他问题占5%。

城市居民较关心“失业下岗”、“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居民较关心“教育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男性居民较关心“腐败问题”,女性居民较关心“失业下岗问题”。

3、“两抢”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

在调查年列的八项违法犯罪活动中,根据群众的选择意向分析,突出的问题依次是:抢劫抢夺、入室盗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吸毒贩毒、制假贩假、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制黄贩黄。

从城乡看,城市居民认为抢劫抢夺问题最为突出,农村居民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和制假贩假问题最为突出。

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抢劫抢夺问题突出。

且女性作为弱者,持此观点的比例高出男性3个百分点。

4、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欠佳。

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差,其余认为“好”,“一般”和“不了解”的分别占30%,45%,和5%,这说明我镇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的综合治理,让更多的群众有一个更安全、放心、舒心的出行环境。

5、维护居民安全感仍存在薄弱环节。

根据调查,3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2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巡逻队(包括专职、业余等)。

这说明居民居住环境治安仍需加强。

五、公众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调查表明,群众对政治、综治部门的工作是较满意的,特别群众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0%。

从群众对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评价结果看,选择打击“不太有力”和“不力”的占20%,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的只占80%,说明群众普遍希望继续推进“严打”整治斗争。

六、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应采取的措施1、重视发挥社区组织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城镇社区组织具用维护社区治安秩序、高处邻里关系、化解家庭及人际矛盾的作用和功能。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城镇社区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调查表明:社区协调组织在城镇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遇到矛盾纠纷时,您首先找哪个组织解决”问题时,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社区(村)协调组织”。

2、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显示,还有四成多的群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缺乏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勇气。

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遭到不法侵害后是否向公安机关报警”,有80%的群众会“报案”有20%的群众选择“未报案”。

3、公众认为目前增强安全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2007年,我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改善。

但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调查表明,增强安全感,当前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被调查居民的看法和意向,选择的结果及人数比例依次为:加强巡逻、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警察素质、增加街面警力、迅速破案、鼓励见义勇为,可见,增强群众安全感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近年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平安创建工作,我镇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但当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刑事犯罪不断增多,社会治安状况离公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应重视并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严厉打击打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和爆炸、杀人、投毒、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继续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整治。

三是要加强基层安全创建工作。

抓好警民联防、群防群治,建立起全方位的“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和工作体系。

加大治安巡逻力度,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公正执法,高效履职。

四是要继续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时的衔接工作,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把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作为重点,在社区认真开展帮教活动。

五是要抓好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治保会、调解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重视发挥社区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云南省2008年度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社会稳定状况和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的评价,分析研究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推进全省政法综治维稳和先进平安县(市、区)评选工作提供真实、公正、可靠的依据,受省综治维稳委委托,云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08年12月3日至24日在我省部分县市就公众安全感和人民群众对综治维稳工作的满意率开展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全省十六个州市的四十五个县,共成功调查了10521位年龄在18—69岁且在本地居住了半年以上的居民,按照严格的科学抽样方法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综合满意率为90.88%。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按居住地分组来看,城镇人口占70.59%,农村人口占29.41%;按性别分组来看,男性占47.23%,女性占52.77%;按年龄分组来看,16-30岁的占39.15%,31-45岁的占34.05%,46-60岁的占18.91%,61-69岁的占7.9%;按职业分组来看,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占17.74%,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占9.34%,专业技术人员、老师占11.97%,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占3.47%,个体、私营工商业者占18.36%,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占8.20%,离退休人员占6.98%,在校学生占4.51%,农民占16.58%,其他占2.8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占3.46%,小学学历的占12.84%,初中学历的占25.3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27.72%,大专学历的占1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5.64%。

二、公众对当前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及争创先进平安县(市、区)工作的基本评价(一)总体评价1、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综合满意率为90.88%,这表明,2008年我省各州、市、县(区)党委、政府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全省的社会治安状况继续呈现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争创先进平安县(市、区)工作效果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