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分析
写法
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石头城》
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把握情感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谐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lí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lín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常见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用典、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委婉清丽。
诗歌意境
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惜别送别诗)
内容
解说
特
点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
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考纲要求。
2、驾驭各类诗歌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各类诗歌的鉴赏技巧。
教学难点:1、对各类诗歌意境的理解。
2、各类诗歌鉴赏的答案整合。
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不同题材的诗词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感情上也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依据高考试题的实际,依据内容的不同,把古代诗词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等五类来详细分析。
二、分类鉴赏及方法(一)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古代诗人常常游山玩水、写景言志,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抒情诗往往塑造形象,或勾画意境,或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爽、简洁质朴。
从1994年起先,写景抒情诗考了两年,即2019年和2019年。
1、写景抒情诗,要留意从四方面入手:①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②体会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③领悟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这一点尤其重要;④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鉴赏写景抒情诗,要学会从下列几个角度去驾驭:第一,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应留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留意作者视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改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画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 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
例
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 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 ‚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 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 诗眼。
何人不起故园情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少 一 人。
民生疾苦
哲理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 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 造形象。
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题材分类诗歌是一种富有诗意和形式美的文学表达方式,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和抒发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颠覆常规的语言运用等方式,向读者传递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作的诗歌题材也变得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分类。
1. 自然题材自然题材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它以自然界的景色和自然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自然题材的诗歌常常通过描写四季变换、山水风景、植物生长等方式展现。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联想。
2. 爱情题材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因此在诗歌中常常成为主要的题材之一。
爱情题材的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痛苦、喜悦和忧伤等复杂情感。
它可以描写个人之间的爱情,也可以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爱情。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及杜牧的《秋夕》都是经典的爱情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情感和思考。
3. 社会题材社会题材是通过诗歌来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呼声。
从它所涉及的主题来看,社会题材诗歌可以分为时事社会和社会人生两类。
前者通过描写时事事件和社会问题,传递批判和呼吁。
后者则以生活琐事和社会观察为背景,从个体角度出发,展现现代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困惑和迷茫。
例如,鲁迅的《自序》通过对于时代和国家的痛苦叹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
4. 哲理题材哲理题材诗歌以思辨和启迪读者的思想为目的。
它主要通过对人生、人类价值、世界观和认知的探究来表达。
哲理题材的诗歌常常以宏大的景观和广阔的思想视野,让读者得以沉思和思考。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权力、爱情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情感存在的追问。
总结起来,诗歌的题材多样化,不仅包括自然题材、爱情题材、社会题材和哲理题材等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主题。
然而,在每个题材中,诗人都致力于通过形式美和情感表达来传递真实和深刻的思想。
无论是哪个题材,诗歌都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绝佳方式,也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之题材分类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 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何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 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 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 精神闲适 渴望摆脱俗 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 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 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 独白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 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 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 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 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 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 清新 简洁 质朴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解读诗歌基本方略
解读标题 明确类别 推断情志
捕捉意象 形成画面 品味意境
识别技法 表现手法 方式与修辞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
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 情趣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 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 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 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 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 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 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 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 即可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总结(共九种题材)
标题中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常见意象
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花开等。
常见情感
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②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④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
八、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我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常见技巧
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六、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常见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见技巧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技巧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技巧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技巧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
“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
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
但不同时代,边塞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基调是豪迈爽朗、勇敢、一往无前。
诗中充满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虽然边塞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多了悲壮惋伤的成分。
如《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宋代外临强敌、内政颓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诗坛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报国无门、收复中原无望的愤懑和征士归家无望的哀痛。
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023届高考语文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还包括唐及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比如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这些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特点: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
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
二、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归纳起来,近体诗的特点有四个:①句数固定;②押韵固定;③讲究平仄;④讲究对仗。
这四点也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古体诗大多出现在唐朝以前,绝句与律诗是从唐朝才开始出现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押韵。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i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高考诗歌鉴赏(1)——题材归类,把握情感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 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3.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答题模板 通过××(对所托物象特征进行分析),抒发(寄寓、揭示、 揭露)作者××的感情。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跟踪热身] (2018·四川自贡高三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 题。
桃花 罗 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2) 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 常用 渲染,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 技法 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 情,融情于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答案 第一问:用了通感,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写出 了桃花的形态、芳香、艳丽。写出了它超出一般的景物,以景 喻己,叙说自己的零落凄凉,透视出无限的忧伤,诗人自喻才 高,却数次落地,颇有怀才不遇之叹。
第二问:以乐景衬哀情,为诗人的情感表达作铺垫。一、 二两联着力表现桃花的红艳、芬芳,与后两联桃花无人欣赏、 迟疑怅望、风雨时至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为作者以桃 花自喻,抒写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做铺垫。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八大题材
• 3.下列对《春日秦国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
• 4.常用技法 • 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 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 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 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
•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 5.语言特色 • ①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 • ②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 • ③浑厚悲凉,如杜甫的《登高》《旅夜书怀》; • ④深沉委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
• B.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 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
• C.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 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景色旷 远苍凉,令人神往。
• D.看到这荒凉的景色,诗人劝谏统治者如果不能爱民施行 仁政,大唐的结果会和大秦帝国一样。 解析:选C “令人神往”错误,看到这荒凉的景色,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故C项不正确。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春日秦国怀古(2011·全国卷) • 周 朴①
•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题材分类 例题赏析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一、边塞征战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答: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二、离别怀人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2.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 3.作品风格:晚唐诗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 晚香。情感内涵上,转入日常生活;艺术内涵上,追求语 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
• (学生蓝本187,教师286)
• 藩镇割据
• 唐中叶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 大权。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 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服从唐朝 政令,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藩镇割据。 唐后期中央与藩镇不断战争,藩镇间也连年攻战,割据局 面延续到五代十国,人民惨遭战乱灾难,社会生产受到严 重破坏。
• 3.作品风格:由于时局动荡,大多数诗人的作品更是前所 未有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忧,对民生疾苦的上心。与 此同时,受宋代发达理学的影响,不少宋诗主题也与精神 自由和心灵宁静的追求紧密相关。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 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理性化。
• Ⅱ南宋诗歌
• 1.时代特征: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靖康之变” 已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中原沦陷,南宋 小朝廷靠屈膝求和、不思进取、偏安江南,加之岳飞等 抗敌爱国英雄的被害,更激起了广大百姓和富有正义感、 有民族自尊心的士大夫的爱国热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怀古用典
借古讽今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思念。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凌歊台 怀古”是题目,此曲是一首登高吊古之作,全曲紧切题意 “怀古”展开。 B.“望夫山下乌江渡”指的是项羽当年兵败垓下, 在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C.“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引用了杜甫《春日 忆李白》的诗句,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D.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 的史实,使之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归东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
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对点训练】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容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 应念末归人。
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
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
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对点训练】(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高考诗歌鉴赏题七大题材
熟悉古诗七大题材,快速把握诗歌内容情感不能出现乱套用术语、分析不对位或不分析的情况一、整体感知二、具体把握(一)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3.内容感情: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③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二)边塞军旅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3. 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4. 内容情感: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恶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久居边关的乡愁;⑥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和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
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第一章: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定义与分类1. 定义: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中以抒发情感、咏史抒怀、描绘自然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赋等。
2. 分类:律诗、绝句、词、赋等。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1. 了解作者背景:研究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时期,了解其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2. 把握主题思想:通过诗句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3. 分析艺术特色:关注诗歌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等。
第二章:唐代诗歌鉴赏三、唐诗的特点与代表作家1. 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
2. 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四、唐诗的鉴赏实例分析1. 李白的《静夜思》2. 杜甫的《登高》3. 王维的《鹿柴》4.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三章:宋代词鉴赏五、宋词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宋词是中国文学中一种以抒情为主,以音乐性为特点的文学体裁。
2. 特点:文字精炼,情感细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六、宋词的鉴赏方法1. 了解词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2. 把握词的主题与情感。
3. 分析词的结构与修辞手法。
七、宋词的鉴赏实例分析1. 李清照的《如梦令》2.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3.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第四章:元明清诗歌鉴赏八、元明清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家1. 特点:诗风多元,注重文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 代表作家:杨慎、辛弃疾、纳兰性德等。
九、元明清诗歌的鉴赏实例分析1. 杨慎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2.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第五章:现代诗歌鉴赏十、现代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家1. 特点:形式自由,内容多样,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思想。
2. 代表作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
十一、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 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寓意。
2. 分析诗歌的形式与修辞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情感:离愁。渡口分别,各自启程。
手法: 1 、直抒胸臆:末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 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2 、借景抒情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哀 景衬哀情。
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 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 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 逢未嫁时。
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在文字层面上,它描 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 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 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 志。 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 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 夫忠贞的妻子。吟:一种诗体的名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 谦称。缠绵:情意深厚。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 透气。襦:短衣、短袄。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 林。良人:丈夫。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明光殿,此指 皇宫。事:服事、侍奉。拟:打算。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 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答: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
乡思之深,之切。 ②同意。“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 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 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 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 这首诗的诗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注释破解难点 4.看意象把握情感 5.看诗眼参透主旨 6.看题干得到启示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 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 造形象。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 湖南省。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 表现思想内容的。
常见情感
柳永《雨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王维《渭城曲》。
A.依依不舍的留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坦陈心志的告白。 李白《赠汪伦》 D.款款深情厚意
常见特征
季节
送别
时间
地点
景物
路口、长亭 秋季 清晨 杨柳、 驿站、渡口 或春季 或傍晚 码头等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 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 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
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
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真挚友情之珍视 归耕隐居之快乐 黑暗官场之苦闷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深情 贬官谪居之怨愤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愁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羁旅思乡
送别抒怀 边塞征战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山水田园
怀古咏史 人生感怀 思妇闺怨 民生疾苦 哲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例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 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 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 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 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 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例
悔教夫婿觅封侯
思妇闺情诗
常见情感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 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 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 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 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 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 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何人不起故园情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除夕;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 悲秋;日暮思归;夜深难寐。 因地生情:津、浦、渡、高楼、深院、空闺。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 、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 物组成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主人公因思念 丈夫凄凉独居、寂寞难眠的悲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