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安徽崛起的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研究
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初步研究
1292015年9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初步研究 汤云云国家发改委通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实现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一步。
在多种经济活动中,旅游业通常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与引领作用。
随着城市带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必将迎来它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此背景下,分析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及其现有开发利用情况,探讨其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结合各城市旅游发展的不同特色,提出各市旅游统筹发展、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品牌、设计精品旅游路线等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获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国内外有关学者关于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Rogerson 以南非索韦托为例,分析中小企业在城市旅游中的作用及其所取得的共享发展成果,高度强调区域旅游对南非旅游经济的意义。
相关研究评价了城市居民的旅游感知,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随着城市旅游的高速发展,学科领域内相关研究日益增加。
1998年,国内有关城市旅游的研究文献仅8篇,而到2007年则达到78篇,年均增长28.79%。
10年来,现有城市旅游相关研究可归纳为14个主要方面,但大多集中在资源与产品开发、形象与品牌树立、个案综合性研究、城市内旅游空间结构、城市间区域合作、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等方面。
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已有相关学者以皖江城市带为案例地开展了相关研究。
国内外有关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大部分主要集中于经济与政策领域,旅游研究较少。
同时,研究区域多以单体城市为主,大尺度的城市带有机体范畴的旅游发展研究急待补充和完善。
本文基于旅游发展视角,以大尺度皖江城市带有机体为案例地,分析其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旨在提出一系列有助于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群路径研究
V oI .2 5 NO. 01
J a n . 2 0 1 3
口 经 济 学 ・管 理 学 研 究
皖江城 市带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 展的 集群路径研 究
周 正 平 冯 德 连 孔 海 强
( 1 . 铜陵学院 工商管理 系 , 安徽 铜 陵 2 4 4 0 0 0 ; 2 . 铜陵市 发改委 , 安徽 铜陵 2 4 4 0 0 0 )
固, 发 展 的核 心 竞 争 优 势 尚未 显 现 。 因 此 , 皖 江 城 市 带 必须 立足 自身 资 源 优 势 , 加 强论证产 业定位 与选择 , 构建产 业
发 展 机 制 和提 升 产 业 协 同创 新 能 力 等 方 面 的 工 作 , 积 极 探 索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路 径 , 为 皖 江城 市 带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凝 聚 发 展 动 力 。
[ 关键 词 ] 战略性 ; 新 兴产业; 集群 ; 发 展 路 径 [ 作 者简介] 周正平( 1 9 7 2 一) , 男, 硕士 , 铜 陵 学院工 商管 理 系副教 授, 主要 从事 国 际经济 、 循环 经济 研 究; 冯 德 连
( 1 9 6 2 一) , 男, 博 士, 铜陵 学院副院长, 教 授, 硕士 生导 师, 主 要从事 产业 经济研 究; 孔海 强( 1 9 8 0 一) , 男, 铜陵 市发 改 委, 主 要 从 事 宏 观 经 济和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研 究 。
第 2 5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长春工业 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J o u r na l o f Ch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c e s Ed i t i o n)
皖江城市带区域可持续发展
张东树(2007 级地理 2 班,170207089)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 246003)
摘要: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背景,以示范区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 糊性为研究出发点,建立适合本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 理后,采用 AHP 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研究方法作为综合研究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利用一致性 检验和信息熵化修正技术对权重结果进行处理,最终依据模糊评价模型得出皖江城市带不同城市 间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与水平。根据评价结果得出,皖江城市带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性明 显,需要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对制定具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综合定量评价;皖江城市带
U11:经济规
模
U1:经济子系 U12:经济效
统
益
U13:经济结
构
U21:社会生
活水平
U2:社会子系
统
U22:社会进
步水平
U23:人居状
况
U3:资源子系
统
U31:资源状
况
U32:资源消
耗
U4:环境子系
统
U41:生态状
况
U42:生态治
理
2.2 对指标体系的说明
U111:人均GDP(元) U112:人均财政收入(元/人) U113:人均社会零售额(万元/人) U114:人均工业产值(元/人) U12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产值(元) U122:工业劳动生产效益(万元) U123:单位面积创造产值(亿元/平方公里) U131:农业占GDP比重(%) U132:工业占GDP比重(%) U13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U134: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 U211:城市化水平(%) U21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人) U213:城镇恩格尔系数(%) U21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人) U215:农村恩格尔系数(%) U221:万人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 U222: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比重(%) U223:人口预期寿命(2000 年)(岁) U224:农村新型医保参合率(%) U231:万人公路里程(公里/万人) U232:万人拥有邮政电信局、所数(个) U233:万人公共交通运营量(辆) U234:万人拥有病床数(张) U311:人均水资源(立方米/人) U312: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U313:人均森林蓄积量(立方米/人) U321:单位工业产值耗水(立方米/亿元) U322:单位粮食产量使用耕地面积(公斤/公顷) U323:单位粮食产量耗水(立方米/吨) U411:森林覆盖率(%) U412:空气质量达到及优于二级的天数(%) U4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U421:工业废水处理率(%) U422:工业废气处理率(%) U423:固体废弃物处理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摘
要 :国务 院正式批准成立皖 江城 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是安徽 融入 长三 角、加快跨越式发展 的难得
机 遇 ,也 是 实现 安 徽 在 中部 地 区率 先 崛起 的 关 键 一 步 ,必将 掀 起 皖 江新 一 轮 大开 发 大开 放 高潮 。在 各 种 形 式 的 经
济活动 中,旅游往往起 着重要 的先导与推动作 用,因此皖江城 市带的旅游 产业也 必将迎 来发展 的黄金 时期 ,此背 景下本文首先 阐述 了在 皖江城 市带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并提 出皖江城 市带旅 游产 业发展 的战略 构想,最后 分
进入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 展 , 国际产业转移加快 推进。受 国际金融 危机 的影响 ,国际产 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 局正在 发生深刻 变化 ,进一 步加 快沿 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 国应对 国际金融 危机 、提升 国家 整体 竞 争力的战略需要 。20 0 8年初胡锦 涛总书记在 安徽视察 工 作时指出 :“ 安徽要充分发 挥区位优 势、 自然 资源优势 、劳
安徽发展 、促 进 中 部地 区崛起 中发挥 更 大 作 用 ;到 2 2 00 年 ,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 大幅提 升 ,以先 进制 造业和 现代 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 系进 一步完 善 ,主导 产业核 心竞 争力 明显增强 ,自主 创新 能力 居 于全 国前 列 ,生态 环境 优美 ,
社 会 文 明 和 谐 ,人 民 生 活 富 裕 ,与 长 三 角 分 工 合 作 、 优 势
国 家 实 施 促 进 中部 地 区 崛 起 战 略 的 重 点 发 展 区域 ,也 是 长
根据 《 规划》,皖江城 市带 承接 产业 转移 示 范 区立 足
安徽 ,依托 皖江 ,融入长三角 ,联接 中西部 ,战略定位是 : 合 作发展的先行 区 ,科 学 发展 的试验 区,中部 地 区崛起 的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随着“中部崛起”这个口号的提出,国家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经济,并提出建设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皖江城市带正是其中之一。
皖江城市带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对象,在各方努力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改善,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缓慢等原因,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并未达到其原来发展的初衷,较其他3个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在不少方面已经排名靠后。
1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长江通过安徽,这段在安徽境内400km 的水域称为皖江。
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着皖江分布着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巢湖、滁州、池州、安庆8座城市及其他县市形成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四大城市带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是安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之一,是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1]。
2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2.1自然条件皖江地区其主体为大别山区的南麓,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皖江地区背靠物产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依山襟水,其中长江是沟通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通道,内河水运发达,通航条件良好,拥有400km 以上的内河航道。
沿岸土壤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大,沿岸各城市基本上都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社会经济条件皖江城市带具有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其面临着长江,紧邻南京、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区域内有很多国家大型企业,强力支撑着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发展。
城市带内航运发达,多优良内陆港口,发达的公路网与铁路网,使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之间有着很好的联系条件。
3皖江城市带区域特征一是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相临2个城市间的车程在60min 左右,城市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在与安徽省其他城市的比较中,多处于优势地位。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摘要皖江城市带是由安徽省8座城市及其辖区沿长江安徽段附近分布组成的,是联系东西的纽带,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高地”。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界定进行介绍,分析其自然以及经济条件和区域特征,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发展条件;区域特征;对策随着“中部崛起”这个口号的提出,国家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经济,并提出建设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皖江城市带正是其中之一。
皖江城市带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对象,在各方努力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改善,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缓慢等原因,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并未达到其原来发展的初衷,较其他3个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在不少方面已经排名靠后。
1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长江通过安徽,这段在安徽境内400 km的水域称为皖江。
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着皖江分布着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巢湖、滁州、池州、安庆8座城市及其他县市形成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四大城市带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是安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之一,是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1]。
2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2.1自然条件皖江地区其主体为大别山区的南麓,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皖江地区背靠物产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依山襟水,其中长江是沟通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通道,内河水运发达,通航条件良好,拥有400 km以上的内河航道。
沿岸土壤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大,沿岸各城市基本上都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社会经济条件皖江城市带具有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其面临着长江,紧邻南京、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政策分析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政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政策展开分析。
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产业转移成为摆在安徽省面前的重要课题。
文章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对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现状的分析,接着探讨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产业转移承接机制的研究、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的探讨,以及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最后结合实施路径建议、政策效果评估和未来展望,提出对相关政策的合理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分析,旨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新常态经济环境、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分析、现状分析、支持体系、承接机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实施路径、效果评估、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将皖江城市带打造成为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产业格局不断调整,很多传统产业面临着转移的压力。
作为沿海地区,皖江城市带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进驻。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寻求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内陆地区,这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深入研究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政策,探讨如何构建支持体系、研究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对于推动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建设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有效缓解东部地区产业过度集中的问题,实现产业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
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的研究——基于优惠政策的视角
新 技 术 企 业 转 带 到 示 范 区 内落 户 的 .有 效 期 内不 再 重 新 认
定 , 按 1%的 税率 征 收 企 业 所 得 税 。省 财 政 对 示 范 区 内新 减 5 建 城 镇 生 活 污 水处 理 项 目按 每 万 吨 处 理 能力 3 0万 元 奖 补 , 0 新 增 污 水 管 网 建设 按 每 公 里 4 0万 元 奖补 。加 大 对 示 范 区职
年 7月 上 旬 , 国家 发 改 委 来 皖调 研 。 出在 安 徽 设 立 承接 产 提
业 转 移 示 范 区建 设 合 作框 架 协 议 》 旨在 构 建 泛 长三 角 地 区 , 合 理 分 工 的产 业 体 系 。示 范 区各 市 县 区 也从 本 地 实 际 出 发 , 相 继 出 台 了更 加 具 体 、 具 操 作 性 的政 策 意 见 。 等等 。为 促 更
19 9 5年 和 1 9 9 6年 . 委 连 续 两 年 在 沿 江 地 区 召 开 常 委扩 大 省
的若 干 政 策 措 施 》 提 出 2 条 针 对 性 措 施 , , 1 旨在 促 进 产 业 承
接 与 自主 创新 相 融 合 , 挥 自主 创 新 在 承接 产 业 转 移 中 的引 发 领 作 用 。2 1 0 0年 8月 1 日, 0 安徽 省编 制 的 皖江 城 市 带 产 业 指 导 目录 获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批 准 。2 1 0 0年 1 2月 2 日 , 6 上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的构 想 。2 0 0 8年 1 0月 . 酿 已久 的安 徽省 人 酝 民 政府 《 于设 立 皖 江 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转 移 示 范 区 , 关 积极 推 进 泛 长 三 角 区域 合 作 的请 示 》 上报 国 务 院 。 2 0 0 9年 1 , 月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业 集群 可 以通 过 外部 经 济效 益 、 节 约 交易成 本 、 激 励
创新 提高 区域经 济的活 力和 竞争 力 , 推 动 区 域 经 济 的 增长 : 通 过 发展 产业 集 群 , 最 大 限 度 地 较优 势 , 实现 资 源 的优 化 配置 ; 提 高生 产 的 专 业化水 平 ,形成 有特 色 的优 势 产 品和 主导 产业 , 实 现 规模 效 益 , 提升 产 业竞 争 力 , 推 动 区 域 经 济 向 集 约
牌少、 自主创 新 能力不足 、 缺乏 统 一协调 性 等 I " 1 题 。为 了开 拓皖 江城 市带 的产 业集群 建设 新局 面 , 务必 要发挥 区域
的区位 与资源优势打造 自主品牌集群; 整合资源 , 促进 区域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需的 政府支持- 9 服务体 系, 构造 良好 的产业发展平台; 加强政府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宏观协调和指导。
系, 从 而 大 大 减 少投 机 行 为 。
一
其一 , 产业 集群 品牌较 少。品牌 企业 是产业 集群 的“ 金字招 牌 ’ 和核 心竞 争 力所在 。 集群 品牌不 仅可 以
扩 大企 业的市 场影 响 力 , 而 且 对 参 与 集 群 建 设 的 中小 企 业有着 强 大的凝 聚 力。 目前 皖 江 城 市 带 的 产 业 集 群 内 为人 熟 知 的 自 主 品 牌 较 少 , 总体 上 看 集 群 品 牌 意 识
月2 1日, 国务院 正式 批准 《 皖江城 市 带承接 产业 转移 示范 区规划 > , 并 上升 为 国家战 略 , 给 皖江地 区乃至 安 徽 省的经 济发 展带 来 了空前 的发展 机遇 , 也 使 皖 江 城 市 带 的产 业 集群 建 设 迈入 了一 个新 的历 史 阶段 。仅
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t h e C h a n g  ̄ i a n g R i v e r i n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e
FENG De - l i a n
( T o n g l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T o n g l i n g 2 4 4 0 0 0,An h u i ,C h i n a )
s e r v s e a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i mp or t a n t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t r a t gi e c n e w i n d u s t r i e s .Th e r e f o r e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f o r 发展速度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n e w i n d u s t r y c l u s t e r s t o ma k e a c h o i c e o f p r o p e r p o l i c i s e s u i t a b l e t O t h e t a r g e t ,b u i l d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e n v i r o n —
Ab s t r a c t :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t r a t e g i c n e w i n d u s t r y c l u s t e r s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i mp o r t a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i n a c —
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
皖江城市(带)发展 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宰
——基于历史视角
马健
提要 皖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
A Study
张立
on
赵民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ities(City Clus-
Perspective
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
赵民
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
“.一●弋‘
(2008)和叶裕民(2008)梳理了皖江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和问
0
/J六安
:j
._‘:
^厶
‘+..‘
题;②陈晓华(2006)和夏永久(2009)等研究了皖江城市群 发展及空间特征,认为皖江城市群空间整合具有复杂性;③郁
Wanji-
ang
Region. city cluster;formation process,evolution
Keywords:Wanjiang cities;Wanjiang
mechanism
中圈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2)04—0051—08
I£|七≥江是长江在安徽境内的简称.皖江地区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安徽省的重点发
Wanjiang
cities.The orientation and studying due
paRem of Wanjiang cit-
net-
ies(city cluster)is worth
works.r@source endowment
its unique
location,transportation
皖江城市带_安徽崛起的新机遇
收稿日期:2009-10-02作者简介:吴兆雪(1948-),男,安徽歙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李卓(1985-),女,安徽天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
一、抓住历史机遇,促进安徽新崛起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求。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安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规模有限,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壮大安徽工业经济,扩大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目前都在积极争取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各省,不论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是施行的优惠政策来说都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因此,谁的动作快,谁的力度大,谁的环境好,谁的措施准,谁就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
承接这一轮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安徽经济发展实现新崛起的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安徽这些年发展速度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广泛地承接了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天然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立足这一皖江城市带——安徽崛起的新机遇吴兆雪,李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摘要:当前,国内外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正在兴起。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积极主动承接当前这一轮产业转移,切实发展好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是实现安徽崛起的难得机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向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向2021年1月,国务院公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
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
2021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三个国家级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进行了新布局,我们必须把握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发展走向,追求并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笔者依据上述三个国家级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皖江城市带将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
增长极的“多极化”是国家对区域经济的战略新布局。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重视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证国民经济不再依靠少数几个‘极’,从而走向多极发展;重视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走向均衡发展。
2021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区域为主要单位、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皖江城市带的调研与思考
高 。但 迄 今 为止 . 皖江 城 市 带 的发
2与沿海 其他 城 市相 比具 有较 .
展 对 全省 的带 动作 用不 明显 . 中 其
有 交 通 网不 畅 、 济 不 发 达 、 1 经 人 5 素 质低 等一 系 列 问题 . 重要 的原 最 因是 产业 结构 的问题 三、 皖江 城 市 带产 业 发展 的几 点 思考 ( ) 江 城 市 带要 逐 步 由原 一 皖
( ) 一 必要 性 : 江城 市 带是 国 皖
家发 展 战 略 转 型 的 重 要 支 点
内 的 中部 地 区 崛 起 必 须 要 参 与 市
l童 : ■重
维普资讯
盛盎
战 略
趋 势。
皖 江 城 市 带 是 新 时 期 中 国空 间发 展格 局转 型 的重 要 依托 . 中 是
展 . 部分 城市 水 土 资源 遇 到严 重 大
破 坏 . 部 分北 方 城 市 有 土 缺 水 . 大 大部 分南 方 沿海 城 市有 水 缺 土 . 而
且水 资源也 遭受严 重破 坏 皖江 城
市带 不仅 水 土资 源 丰富 . 且 大部 而
发 展 战 略 的转 型 为 皖江 城 市 带 提 供 了 高 效 发 展 的 历 史 机 遇
市 群 和 城 市 带 区域 营 造 好 的投 资
环 境 和 人 居 环 境 一 个 可 以 选 择 的
过市 场 机制 的作用来 实现 。 谓市 所
性 市 场 : 在于企 业 家 之 间 的要 素 存
户 籍 管 理 制 度致 使 中 国走 了一 条 场 机 制 . 在现 实 中表 现 为两 大 竞 争 和产 品 的竞争 性 市场 : 在于 各地 存 区和 城 市 之 间 的 投 资 环 境 与 政 府 服 务 的竞 争性市 场 包 括安徽 省 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王 洋(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 230009)摘 要: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该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以期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分析;指导原则;战略定位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0)05-28-02 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涉及安徽省8个沿江城市及部分县、区。
还不仅对沿江地区,也对全省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就必须分析示范区的优势,从而确立正确的战略定位。
1 皖江城市带SWOT分析1.1 面临的机遇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1.2 面临的挑战 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
1.3 存在的优势1.3.1 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
一方面靠近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或者说位于泛长江三角洲之内,现在又恰逢长三角核心地区(上海、苏锡常等)发展到了向外辐射扩散的阶段,皖江城市带正是最便捷的接纳地;另一方面靠近长江黄金水道,虽然现在陆路交通发展迅速,但长江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潜力巨大。
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年论文论文题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姓名江安庆学号 109104099所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02班指导教师李光英日期2012年6月25日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
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日益拉大,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特殊的开放政策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国家对西部实行“西部大开发”,对东北实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一度导致中部区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与其他地区。
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为此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东部地区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移有待升级或转移。
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基本健全,交通网络不断延伸,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不断显现,已经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决策,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安徽省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如何在新规划的框架里协调,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皖江城市带总体概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历史机遇及产业转移的现状。
然后,再研究示范区发展的问题,找出制约示范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
最后,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的方法。
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而做出贡献。
关键字: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现状;问题;对策;目录中文摘要……………………………………………………………………………目录………………………………………………………………………………1 引言………………………………………………………………………………2 背景………………………………………………………………………………2.1改革开放的成果…………………………………………………………2.2时间的机遇……………………………………………………………………2.3良好的基础条件……………………………………………………………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3.1区位优势…………………………………………………………………………3.2资源优势…………………………………………………………………………3.3劳动力优势……………………………………………………………………3.4工业发展基………………………………………………………………………3.5市场优势…………………………………………………………………………4 产业现状…………………………………………………………………………4.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4.2集中区日益成熟………………………………………………………………4.3承接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4.4转移拉动效益日益显现………………………………………………………5 产业转移的问题…………………………………………………………………5.1产业转移区域粘性制约………………………………………………………5.2产业综合配套优势不足………………………………………………………5.3 集中区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6.1 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6.2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6.3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6.4 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6.5 政策激励和财政投入方面的策略……………………………………………6.6金融方面的策略………………………………………………………………7 结束语……………………………………………………………………………参考文献……………………………………………………………………………皖江城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一.引言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外资本都看好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皖江城市群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交界处,是全国首批确定的城市群之一。
皖江城市群包括合肥、芜湖、宣城、阜阳、淮南、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等城市。
该城市群利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然而,由于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和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进一步推动皖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因此,进行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对于推动皖江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各城市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皖江城市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实现“两江、三地”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旨在为加强皖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围绕着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皖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分析皖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各城市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分析其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协调发展方案。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体的理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访谈调研、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对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次研究旨在加强皖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皖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各城市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共3篇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共3篇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1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带和城市群的概念也逐渐普及。
皖江城市带作为长三角城市带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有着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中国城市化新模式的具体实现。
本文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一、皖江城市带的现实基础1.地理位置皖江城市带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个省份的交界处,沿江而建,紧邻长三角地区。
它紧靠南京和上海两个大都市,交通便利,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皖江城市带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人力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
同时,皖江城市带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长江沿岸的美丽自然风光,许多自然保护区以及大量的湖泊和水库。
3.交通便利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十分便捷,有沪宁高速、沈海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城市,同时还有多个高铁站和机场,实现了城市之间的高速联通。
这使得皖江城市带成为了中国内陆地区和海岸地区之间的重要枢纽。
4.生态环境良好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包括西递、宏村、黄山等景区。
同时,皖江城市带还致力于推进环保工作,实现了生态经济建设。
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路径选择1.建设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皖江城市带应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通,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系统的联通。
只有加强交通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互补性很强,可以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相互补充,实现联动发展。
皖江城市带应该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3.加快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皖江城市带应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
只有推动人才的互相流动,加强文化的互相交流,才能实现青年人的共同发展和文化的互通互融。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城市带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路径之一。
皖江城市带是以合肥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带,包括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
皖江城市带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条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同时,城市带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平衡发展等问题。
因此,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带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带经济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明确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
2. 探讨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其对城市带经济的影响和限制。
3. 研究城市带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1.1 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1.2 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2. 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2.1 自然地理条件2.2 资源优势和限制3. 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1 环境可持续性3.2 资源可持续性3.3 社会可持续性4. 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1 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4.2 优化资源配置和节约能源4.3 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资源4.4 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民生福祉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分析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实地调查则是通过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安徽崛起的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对引领安徽经济的崛起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说明了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优势条件,并分析了其发展至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皖江城市带如何发挥引擎效应推动安徽崛起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现状分析战略建议
一、引言
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并从各方面大力支持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中,最具建设性的举措就是积极推进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安徽省打造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安徽区域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域,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在今后安徽经济的崛起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分析
(一)皖江城市带近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1.经济比重大且发展速度快
2010年皖江城市带生产总值达到8406.81亿元,占全省的
68.02%,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3977.6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29%。
由此可知,工业是这一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动力。
2010年,皖江城市带财政总收入1319.6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达63.94%。
可见,皖江城市带经济运行质量较高,宏观经济效益较好。
根据省经济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皖江地区经
济增速达12.5%,超过武汉都市圈0.3个百分点。
2.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增长
近年来,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快速发展。
2010年,示范区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资金分别占全省总额的76.2%和72.5%。
到2011年皖江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14.4%。
2011年1至10月,示范区引进1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983个,到位资金2531.1亿元,同比增长62.9%;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3个,投资总额25.7亿美元。
江北集中区已签订15个合同项目,合同金额达767亿元;江南集中区6个产业项目已正式签约,投资额达557.5亿元。
目前,示范区在建、签约、洽谈的各类合作共建园区84个,占地约44万亩,总投资2600亿元以上。
3.推行高端承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两年来,安徽对皖江区域的80多个开发园区重新规划布局,坚持产业承接”四个一律不批”的原则,严格控制单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转入,陆续否决污染、环境风险高的项目100多个,涉及投资300多亿元。
目前,示范区内汽车、装备、非金属材料、家电、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投资增幅明显加快,约占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3.55%,高出2009年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增幅高达63.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而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载能、高污染产业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64%,下降至39.59%,增速较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二)皖江城市带发展存在的问题
1.核心城市辐射力不强
皖江城市带区域中,城市的首位度不高。
没有一个超强的区域发展核心,合肥、芜湖是安徽省的中心,但作为区域重要的增长极,仍显现出一些不足:一是核心城市规模偏小,带动辐射能力不足,合肥芜湖经济总量仍然偏低,对周边城市的扩散效应较弱,市场成熟度不高,经济开放度不高。
2010年合肥市和芜湖市的城镇人口规模为391万和149万,占皖江城市带比重仅为12.7%和4.8%。
两市的经济规模也仅占到皖江城市带的35.9%和16.4%。
因此,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来看,合肥和芜湖的经济总量仍然偏低,辐射力偏弱。
2.投资贡献率低且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2010年,皖江示范区投资率为51.1%,投资贡献率为60.3%,比国内其他城市群平均要低好几个百分点。
当年,皖江示范区gdp/固定资产投资比为0.98,也低于其他城市群约1.5个百分点。
总体看,皖江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不高,投资效益相对偏低。
另外,其产业投资结构也有待优化。
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的相对滞后,对示范区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十一五”时期,皖江示范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到46.5%。
但是,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却很缓慢,”十一五”年均增长34.9%,占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也由2005年的45.3%下降至39.5%。
另外,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皖江示范区农业投资比
重偏低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3.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矛盾和冲突,即”行政区经济”现象。
这些行政区划的理念甚至引起了个城市为吸引投资而产生恶性竞争的现象,这更加剧了皖江城市带原本弱势城市和相对有实力城市的发展差距。
现实表明,一方面皖江城市带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经济总量有所差别,城市规模、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能力方面也有差距。
另一方面,据2011年的统计年鉴,2010年各市的常驻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合肥68.5%、马鞍山69.1%、芜湖65.6% 、滁州41.6%、巢湖40.8%、宣城43.3%、铜陵73.5%、池州44.5%、安庆36.8%。
可见,合肥及马芜铜(马鞍山、芜湖、铜陵)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安庆、巢湖等市城镇化水平偏低,且城市规模小,产业集聚能力弱。
三、皖江城市带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根据上文的分析,皖江城市带区域中合肥、芜湖等相对较大的城市规模却并不大,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很弱,无法发挥它们的”增长极”作用。
因此,安徽省必须要寻求创建中心城市带动的战略措施。
由于合肥市各方面基础相对较好,2011年通过撤并面积也扩大了40%,其当前的人口和gdp也可与南京和武汉比肩。
因此,目前可以在进一步提高合肥首位度,但同时也要利用马鞍山和芜湖的区位优势,做强”芜-马城市圈”与合肥城市圈形成”双中
心”模式的互补发展格局。
(二)优化投资结构并提高投资效率
为了促进安徽的尽快崛起,从中央政府到省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因此,一方面安徽省地方政府应充分地把握良机,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绩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但同时也要继续严格控制项目入驻门槛,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调整投资的方向,不断促进本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要引导资金加大对皖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投资力度。
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并且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市场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三)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都相对较弱,城市间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要实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协调发展,首先应该打破一直以来”行政区域经济”观念的禁锢,要使各地方政府能够适应性地转变其职能。
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区域的合作以及公共政策的协调,通过合理有效的区域分工和协作机制,使各市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建立密切经济联系的基础上,造就分工合理、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城市带。
实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
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要强化区域城际交通运输网络,使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沟通更加便利。
同时也应该培育空间经济联系的重要中心城市合肥、芜湖和安庆,发挥其有效的辐射作用,强化合-巢-芜-宣轴线、马-芜-铜-池-安轴线、安-合-滁轴线,增强与城市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从而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赵明.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2,(4):12-18.
[2]黎苑楚,王茜,黄倩,赵一鸣.面向中部崛起的太原城市圈发展战略与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4):373-378. [3]张寅,刘庆广.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