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生法制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法制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法制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生法制课教案1课题名称:请尊重我的隐私教学目标: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权。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非法窥看。

二、过程: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县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一直以来小花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心。

于是家中就发现:小花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花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书包这些天总是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2.小组讨论案例:你觉得小花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3.讲解个人隐私权(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比如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私生活)等。

做练习: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我往来的朋友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元钱5、个人病情(2)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小结4.结合理论,联系案例。

(1)小花的行为作了危害社会的事吗?(2)小花的妈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从哪里看出来的?(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4)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要大胆向家长说,这是属于我的隐私,请你尊重我的隐私。

但是,我们不能敌对家长,毕竟家长是为了我们好。

5.辩论赛:“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要求:(1)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2)说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引言: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教育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编写一份保护未成年人的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明确教育目标
1. 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增强未成年人对违法犯罪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3. 帮助未成年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预防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法律知识普及:介绍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规定。

2. 个人安全教育:包括自我保护技能、防范诈骗和骚扰、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社会安全教育:介绍犯罪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阐述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4. 人际关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防止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

三、教学方法
1. 组织主题班会:通过讲解案例和游戏互动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认识和理解。

2. 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引导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法律的尊重和依法行事的意识。

3.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选取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案例和故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语:保护未成年人教案旨在通过教育手段,帮助未成年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对犯罪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每个未成年人都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小学未成年保护教育法教案5篇

小学未成年保护教育法教案5篇

小学未成年保护教育法教案5篇小学未成年保护教育法教案1 一、班会主题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育他们在学校要做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社会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二、班会背景本班学生年龄不大,但已经明显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

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失足的道路。

所以,及早在他们心目中树立法制观念,严格地一法律和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当务之急。

三、班会筹备情况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青少年与法相关问题的资料,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

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主分析,引以为戒。

四、班会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实际情况,谈谈法律到底有什么用,学习法律有什么意义呢。

(二)过程1.同学自主讨论。

(时间为3—5分钟)指定2–3名同学发言。

结合相关法律常识进行点评。

2.结合案例讲解相关法律常识,让学生体会懂法,守法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不认识文字的或不会学习的人现在被称为文盲,那么不懂法律的人被成为什么呢对,是法盲。

那么,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或不懂得学习,就会落伍于时代,成为时代的弃儿。

那么,法盲的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又如何呢大家不妨听个小故事。

(未成年人不懂法失足的案例一,具体内容略。

)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3.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一定深有体会,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悲剧一定不能在我们身上重演。

大家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是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律的宣传和教育的,为此还专门制定了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具体界定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全社会能够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典型案例。

3. 课堂讨论稿: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分别讲解法律的四大部分,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掌握程度。

2. 开展法律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法律咨询、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七、课后作业: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法律实践能力:通过法律公益活动和学生参与法律咨询等情况,评价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和自身经验,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提高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讲解:详细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各个条款,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学生对本次班会的理解和认识。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评估学生是否真正树立了法律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2. 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九、教学资源1. 收集相关法律资料,如法律文本、典型案例、法律知识手册等。

2. 制作课件、海报等教学辅助材料,增强班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十、教学时间1. 班会时间:2课时(90分钟)2. 课后作业时间:约1课时(45分钟)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原则:1、依靠法律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基本法律。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意义,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学校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三个方面,针对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设计。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1.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亲子法庭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 活动内容:a. 组织学生参观亲子法庭,观摩未成年人审判过程。

b.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涉及的未成年人权益,如生活权、教育权、健康权等。

c.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

d. 设计辩论赛,让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表达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学目标:a.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b.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c.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d.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校安全教育1. 活动目的:通过模拟学校的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 活动内容:a. 安排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习,包括安全通道、疏散途径和集合点等。

b. 进行地震避险演练,学生学习正确的躲避方法和自救技巧。

c.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巡逻活动,加强安全意识。

d.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学到的安全知识。

3. 教学目标:a. 学习常见灾害事故的应急逃生知识。

b.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c.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d.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网络安全教育1.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网络安全话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活动内容:a.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安全展览,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b. 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介绍网络诈骗、网络游戏沉迷等风险和防范方法。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设计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设计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设计“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环节,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调查交流等,初步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掌握一定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2)、小组调查:调查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保护措施;查找学校的安全隐患。

2、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案例;(2)制作PPT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显示】图片:含苞待放的花朵问:花朵的盛开需要什么条件,生:如:阳光、雨露、适宜的温度、园丁们特别的呵护……师: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如这含苞待放的花朵,还很稚嫩,需要有特别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得以盛开。

国家考虑到我们未成年学生年纪小、阅历少,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制定了《未成年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多媒体显示】课题:《未成年保护法》师:前几天,我们的法制副校长金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法制常识的教育,大家都受益匪浅。

后来,有一位李小强同学给金老师写了一封信,将他的三个困惑反映给金老师,并希望得到解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他解惑吧。

【多媒体显示】李小强的困惑——一封短信三个困惑【多媒体显示】困惑一:这学期学校的校门口增设了三个摄像头,门卫也全部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保安,爸爸妈妈说,来学校很不方便,又要填会客单,又要询问来意;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说,进出校门还要签名;中途离校的同学,要由班主任签发的“出门证”……问: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略师:学校增设摄像头、加强对进出校门的管理,看起来似乎繁琐了一些,但根本上却是为了学生着想,有利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提高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意识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述法律的基本概念未成年人的定义和保护意义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3. 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受教育权与受保护权参与权与表达权4. 法律责任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类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5.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与监督政府部门的责任社会组织的参与公众的监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及法律责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让学生体验法律程序,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权威、准确的法律知识。

2. 搜集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材料,确保角色扮演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法庭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法律知识运用、沟通协调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律基本概念:阐述法律的基本概念,明确未成年人的定义和保护意义。

3. 分析法律主要内容:逐一讲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4. 探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重点讨论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等权益保障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2.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教学难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收集典型案例。

3. 准备教学PPT。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二、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如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

2. 提问:同学们如何理解这些基本原则?三、讲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15分钟)1. 教师讲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

2. 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些保障措施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下周课堂上分享。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周课堂上交流。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意义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四大保护原则3. 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主体和保护措施4. 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求助途径和法律救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四大保护原则、保护主体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求助途径和法律救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四大保护原则。

3. 分析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主体和保护措施。

4. 探讨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求助途径和法律救济。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实际运用。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国际公约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异同。

2. 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街头调查,了解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知和实施情况。

3.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法学专家或律师为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案例和经验。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

2.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展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实际情况。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安徽省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房爱景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教学,初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和法律规定。

2、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内容。

2、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国家和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关爱。

(立法目的)教学难点:未成年人应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内容。

(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是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章讲叙了有关法律责任。

指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员、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引诱、教唆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依法从重处罚。

现在大家知道该法保护的对象了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为未满18周岁的公民。

实施保护的内容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现在,我们将逐个讲述实施保护的具体内容。

初中政治授课教案

初中政治授课教案

初中政治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让学生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相关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主要内容。

3. 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场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宣传片,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如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侵害等。

(2)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主要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3)讲解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如遇到侵害时如何报警、如何寻求法律帮助等。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

六、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法律资料,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内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撰写一篇关于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家长参与:请家长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引导家长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教案完整版(精选10篇)

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教案完整版(精选10篇)

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教案完整版(精选10篇)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的: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小学生。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设计:(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对上课的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仍然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堂班会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二)看图,说一说,议一议?1、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2、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3、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三)、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四)、讨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活动反思: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遵守学校常规和班级公约,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

不断努力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习惯是如此重要,只有在安良好习惯的指引下,幸福之花才会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中。

活动延伸:同学们觉得这次班会开的很有意义,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益处,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大多数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教案篇2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10篇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1一、活动主题: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育二、活动目的:通过案例剖析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曾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大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三、活动过程: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们的考试刚刚结束,我首先在此祝愿各位同学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大家在新的学习任务开始之前调整好的状态,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我们大家都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以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为大家准备了这次“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育”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案例一:(盗窃罪)2009年10月14日18时许15号公寓楼238宿舍李某向派出所报案称本宿舍俩台笔记本电脑被盗。

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被撬痕迹。

民警经过细致询问后,得知该宿舍张某作案嫌疑,随即对张某的行踪进行了调查。

经过多方努力,民警在该学校东门城中村一招待所抓获。

据张某交代,其中一台笔记本电脑已经销售,另外一台藏在另一招待所中。

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张某犯有盗窃罪,且两台笔记本电脑折合人民币八千余元,属数额较大,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点评:据了解张某系该学校新闻专业学生,该生家庭条件很好,其爷爷是一个高级干部,父亲自己开一个公司,产业也很大。

应该说经济条件很好的,但是张某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后据张某交代,该生来校以后交了女朋友,经济花销比较大,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自己在女朋友面前“显摆”。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意义。

第一节:立法背景和目的一、立法背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是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举措。

我们的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其受到虐待和侵权,保护他们的权益,于1991年首次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之后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二、立法目的1.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的规定和保护,确保未成年人享有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他们的人身权、民事权、经济权等各项权益。

2. 防止未成年人遭受虐待和侵权。

制定法律,明确禁止和打击虐待、剥削、强制劳动、性侵犯等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行为,保障其生存、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3. 培养未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健康、积极地成长。

第二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因未成年人的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原因,对他们进行歧视或不平等待遇。

二、最佳利益原则法律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是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处理事务、制定政策和法律时,应始终以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依据,确保他们的身心发展得到最好的保障。

三、参与原则未成年人在事关自身利益的事务中应有参与表达的权利。

法律规定,对于能够表达意愿的未成年人,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意见,尽量满足他们参与决策的需求。

四、优先原则未成年人的权益应当优先得到保障。

社会各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背景和宗旨。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方面。

3.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介绍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 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应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学习内容,并提出疑问和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宗旨,强调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反思: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课程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反思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来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
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环节,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调查交流等,初步学习运用法律知
识正确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掌握一定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
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2)、小组调查:调查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保护措施;
查找学校的安全隐患。

2、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案例;
(2)制作PPT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显示】图片:含苞待放的花朵
问:花朵的盛开需要什么条件?
生:如:阳光、雨露、适宜的温度、园丁们特别的呵护……
师: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如这含苞待放的花朵,还很稚嫩,需要有特别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得以盛开。

国家考虑到我们未成年学生年纪小、阅历少,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制定了《未成年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多媒体显示】课题:《未成年保护法》
师:前几天,我们的法制副校长金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法制常识的教育,大家都受益匪浅。

后来,有一位李小强同学给金老师写了一封信,将他的三个困惑反映给金老师,并希望得到解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他解惑吧。

【多媒体显示】李小强的困惑——一封短信三个困惑
【多媒体显示】困惑一:这学期学校的校门口增设了三个摄像头,门卫也全部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保安,爸爸妈妈说,来学校很不方便,又要填会客单,又要询问来意;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说,进出校门还要签名;中途离校的同学,要由班主任签发的“出门证”……
问: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讨论:略
师:学校增设摄像头、加强对进出校门的管理,看起来似乎繁琐了一些,但根本上却是为了学生着想,有利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多媒体显示】一、未成年学生的学校保护
【多媒体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
【调查与交流】你知道学校在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方面,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生:略(学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收集的数据等)
【找一找】学校的安全工作还有哪些隐患?
生:略
【献出你的金点子】你认为学校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略
【你知道吗?】《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还要保护未成年学生的那些合法权益?
生:略
师:如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
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多媒体显示】困惑二、我有一位同学,名叫小伟。

他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小伟跟随父亲生活。

小伟平时比较贪玩,学习成绩不理想。

他爸爸喜欢喝酒、打麻将,平时也不大管小伟。

可看到小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就动辄打骂,甚至把小伟赶出家门,让他找妈妈去,并说不承担任何的抚养费。

小伟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

问:小伟的爸爸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生:略
师:小伟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未成年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

【多媒体显示】二、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多媒体显示】《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受抚养权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你觉得这位父亲如此的教育方法,会对小伟造成什么影响?
生:如更加厌学;产生自卑心理,态度消极;可能离家出走;也可能会离家出走……师: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省力和心理都不可能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多媒体显示】依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知道吗?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哪些合法权益?
生:略
师:如:受教育权;财产权……
【多媒体显示】困惑三:我叔叔下岗后,想开家网吧,他看中了学校门口的一间店面,结果申领执照的时候,被拒绝了。

问:为什么叔叔的创业要求被拒绝呢?
生:略
师: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除了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外,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对未成年人还要实施社会保护。

而叔叔的创业要求,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多媒体显示】三、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多媒体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学生活动】说一说:实施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你知道还有哪些举措吗?生:略
师: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外辅导员;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制品;
校园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
开发、推广“绿坝”上网软件……
师:的确,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爱护。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时难免要遭到侵犯,这时,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学生活动】讨论:当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我们该……
生:略
【多媒体展示】自我保护小贴士
1、求助青保老师;
2、致信给青少年保护委员会
3、求助于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
4、反映至学校领导;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课堂小结】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同学们学会主动维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在法律的护卫下,我们会更健康的成长。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本课的学习训练可安排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

如: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安全隐患调查”和“学校保护措施调查”,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如:针对学校的安全隐患,向学校提出“维护学生安全和健康”的建议,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修改完善,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学校的有关部门,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对课堂中发生的,学生交流意犹未尽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课中,对每位发言的同学要及时的给与适当的评价。

学生缺乏法律知识的基础,对他们的发言不能强求系统性和逻辑性。

可以用这些语言加以鼓励:说的很好、真不错、能大胆的表明你的态度,真有创意等。

五、教学设计说明:
初中学生对于法律的概念比较模糊,在实施教学前,老师先做好访谈、调查,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在实施教学时,力求避免枯燥的介绍法律条文,通过“一封短信,三个困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就事论理,渗透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有所问、有所言、有所辨、有所感,以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在本课的学习之后,还可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或者制作“青少年维权电子小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视听获得的资料放上去,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