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试题2016—2020年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而感官世界是不真实的。
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经验主义D. 怀疑主义答案:B2.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的概念,这表明他主张:A. 知识的来源是经验B. 知识的来源是理性C. 知识的来源是先验的D. 知识的来源是上帝答案:C3. 庄子认为“万物皆齐”,这体现了他的思想是:A. 相对主义B. 绝对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4. 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的是:A. 事物的静止不变B. 事物的孤立存在C.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D. 事物的矛盾统一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6.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这主要反映了他的思想是:A. 无神论B. 虚无主义C. 存在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B7. 斯宾诺莎认为“一切事物都在神中”,这表明他主张:A. 泛神论B. 无神论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8.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体现了他的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A9.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共同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表明他主张: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A10.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设定的D. 无法确定的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
答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意指通过怀疑一切,包括自己的存在,最终发现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需要一个怀疑者,而这个怀疑者就是“我”。
因此,“我”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
2. 解释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别。
答案:康德区分了“物自体”和“现象”。
中 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位思想家主张“性善论”?()A 荀子B 墨子C 孟子D 韩非子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老子》D 《庄子》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 董仲舒B 朱熹C 王阳明D 陆九渊4、以下哪一项不是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A 理在事先B 格物致知C 心外无物D 存天理,灭人欲5、主张“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王阳明6、以下哪一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论的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7、“天地之化日新”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王阳明8、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A 西汉末年B 东汉末年C 魏晋南北朝D 隋唐时期9、以下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宇宙生成论的著作?()A 《周易》B 《老子》C 《庄子》D 《淮南子》10、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中国哲学的萌芽时期是______时期。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和“______”。
3、《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和______篇。
4、法家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玄学的主要论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宋明理学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派别。
7、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最早见于______。
9、佛教的基本教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10、道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安徽师范大学813西方哲学史专业课考研真题(2015-2020年)
硕士研究生
入 学
以梦考为马 不付试韶华
试 题
(原版真题)
第 1/7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以梦为马 不付韶华
第 2/7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以梦为马 不付韶华
第 3/7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以梦为马 不付韶华
第 5/7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以梦为马 不付韶华
第 6/7页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以梦为马 不付韶华
第 7/7页
中国哲学史 名校考研真题 (简答题)【圣才出品】
二、简答题1.简述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
[中山大学2018年研]答:(1)经世致用思想兴起的原因明末,汉族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明亡的教训。
在思想领域,人们反思的矛头指向了宋明理学及陆王心学,认为他们空谈性命而不务实事。
“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
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
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民族、法律、人情、风俗、科学等,“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案。
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颜元、李塨、方以智、戴震等。
(2)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内容①气论哲学的兴起反思思潮的总体走向是对宋明理学超越追求的一种拨正,所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致强调现实关怀,注重经世致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转向是以从理到气、从超越追求到现实关怀为标志的。
无论是王夫之、方以智,还是对王学一直情有独钟的黄宗羲,都转向了气,都强化了对气的论证。
清代哲学大体上都是以气论为基础的,这不仅包含着一种本体论的转向,更重要的则表现了一种立足于现实关怀以重新确立超越追求的指向。
如王夫之“以气释理”并坚持“据器以出道”时,不仅表明了一种新的本体论的确立,同时也表明其力图通过器识、历史以重新探索道之超越指向的趋势。
②提倡个性解放的新道德a.在关于理欲、情理、义利、个体与类的关系的讨论中,这一时期的学者集中表达了以自然人性论为出发点的新理欲观、新情理观、新义利观以及关于个性解放的论说。
从泰州学派到李贽及李贽的众多崇拜者,都要求冲破禁欲主义,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批判“天理”说对人性发展的宰制,批判道学末流的虚伪,主张“自然之性乃自然真道学”,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A. 诗人B. 战士C. 哲学家D. 艺术家答案:C2.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将知识分为:A.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B. 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C. 形式知识与内容知识D.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答案:B3.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过程是:A. 辩证法B. 逻辑学C. 现象学D. 存在论答案:A4.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出的概念“逍遥”指的是:A. 无为而治B. 逍遥自在C. 顺应自然D. 心无挂碍答案:B5. 尼采提出“超人”概念,意在批判:A. 基督教道德B. 社会达尔文主义C. 理性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革命性答案:ACD2. 以下哪些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A. 形式因B. 目的因C. 动力因D. 物质因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核心概念:A. 存在者B. 存在C. 此在D. 世界答案:BCD4. 以下哪些是庄子的哲学思想:A. 天人合一B. 无为而治C. 逍遥游D. 齐物论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休谟的经验论观点:A. 因果关系是必然的B. 因果关系是经验的C. 印象是知识的来源D. 理性不能提供知识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的“先验”概念。
答案:康德的“先验”概念指的是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它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
先验知识是普遍有效的,不依赖于特定的经验内容。
2. 描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平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他通过“庄周梦蝶”的寓言来表达这一思想,即人无法确定自己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从而说明事物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3. 阐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
安徽师范大学(2010-2016)考研真题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教育学2.潜在课程3.意义学习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生活准备说二、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2.简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3.学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4.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5.简述我国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
6.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信条,中国教育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请在分析两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它们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2.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论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论述教育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狭义)2.长善救失原则3.活动课程4.生活教育5.癸卯学制6.教育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改革方针的基本理论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有哪些?3.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简述朱熹的“朱子读书法”。
5.洛克道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措施。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夸美纽斯学校改革思想及其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2.联系教育实际论述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与改革实际论述依法治教的意义及其途径。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课程目标2.陶冶教育3.永恒主义4.工读主义教育5.骑士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要说明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2.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一.doc
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忠恕2、小国寡民3、《太一生水》4、谶纬二、分析题: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每小题6分,共30分)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反者道之动。
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4、越名教而任自然5、太虚即气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析孔子的“仁学”的特征。
2、简析墨子的“三表法”。
3、简析慧能的“顿悟成佛”论。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忠恕所谓“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是孔子倡导的道德原则之一。
(5分)2、小国寡民这是老子设想的一种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国小、人少,兵器、舟车、文字等文明的产物全都派不上用场,人们永远定居在一个地方,彼此孤立,互不往来。
这种社会具有空想的性质。
(5分)3、《太一生水》它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大量竹书之一种,是早期道家的一篇佚文,其与通行本《老子》既有相近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5分)4、谶纬所谓“谶”,是一种神秘的宗教预言,有符命、符谶、图谶等多种名称。
所谓“纬”,是指汉代的一些儒生援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神学理论对儒家经书所作的穿凿附会的发挥。
谶与纬后来逐渐趋向合流,酿成一种社会思潮,合称为“谶纬”。
(5分)二、分析题: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每小题6分,共30分)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是孔子的德治与礼治的主张,“道之以德”是指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齐之以礼”是指以礼仪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
孔子认为,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6分)2、反者道之动。
这是老子所揭示的“道”运动的特征。
这里的“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
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试卷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3.简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4.简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5.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为什么说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如何理解真理的本质、特性及其检验标准?
3.如何理解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考生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的无效! 第丄页,共丄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