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实验原始记录 砂细度模数

合集下载

砂筛分实验及数据表格

砂筛分实验及数据表格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时间砂的筛分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方孔筛一套(孔径为、、、、、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

2)天平:称取1000 g、感量1 g;3)摇筛机:4)烘箱:(105±5)℃5)浅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将试样缩分至1100 g ,置于烘箱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 筛孔筛)上;盖上盖后,用手摇动套筛,筛分时间为5min 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中,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过筛,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2)仲裁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 r= A d300式中:m r——在一个筛上的剩余量;d ——筛孔尺寸(mm);A ——筛的面积(mm2)。

如果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超过了上式的计算值,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

(3)分别称取各筛筛余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砂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须要重新进行试验。

实验结果计算:1)分计筛余量、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细度模数(精确至)该砂为中砂表1-1 砂的筛分试验结果筛孔尺寸/(分m计筛余量mi(g)分计筛余量百分率(m/500 )(%)累计筛余量A(%)4.7500.00.02.366613.213.21.186713.426.60.609118.244.80.3015731.476.20.157915.892.0<0.15387.699.6细度模数M 2.5级配评定按2区评定。

各累计筛余百分率均未超出2区规定的范围,级配合格筛分曲线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最后的累计筛(筛孔尺寸小于)余量达到%.(最后所有筛子和底盘的试样质量=500*%=498 试样质量损失小,减少了误差,. 主要是因为我们这组,在摇砂之前我们把每个尺寸的筛子称量了,摇砂后再把每个筛子和筛子里面砂一起称量,再计误差的来源主要是:我们读数不准确。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篇一:砂的筛分实验试验四砂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纱、中砂与细纱之分。

在配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砂的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

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实验筛、托盘天平、烘箱、台秤、摇筛机等三、实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

然后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r?Ad300Ad200质量仲裁时,生产控制检验时,mr?式中:mr—筛余量,gD—筛孔尺寸,mmA—筛的面积,mm24.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试样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余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计算实验结果6.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7.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8.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颗粒级配。

砂原始记录

砂原始记录
奉化环球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试验室
砂试验原始记录(1)
代表数量:规格:产地:编号:试验日期:
试验名称
颗粒量
第一次g
第二次g
累计筛余平均(%)
试样质量
G(g)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其中:含水率ωwc= ×100%表观密度ρ=( -αt)×1000堆积密度ρL= ×1000
(2)空隙率νL=(1- )×100%=其中:ρL为堆积密度,ρ为表观密度。
(3)氯离子含量ωcl= ×100%(4)贝壳含量ωb= ×100%-ωc
复核:试验:
试样总量
m1(g)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2(g)
水+瓶+砂样
总质量
m1(g)
容量筒+砂样
总质量
m2(kg)
AgNO3浓度
(CAgNO3)(mol/L)
试样除去贝壳后的质量
m2(g)
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3(g)
水+瓶
总质量
m2(g)
容量筒体积
V(L)
空白体积消耗
V2(mL)
含泥量
ωc
含水率
ωwc(%)
水温(℃)
堆积密度ρL
(kg/m3)
样品体积消耗
V1(mL)
贝壳含量
ωb(%)
修正系数αt
表观密度ρ
(kg/m3)
氯离子含量ωcl(%)
平均值
ωwc(%)
平均值ρ(kg/m3)
平均值ρL(kg/m3)

河砂原始记录

河砂原始记录

烘干后试样质量 损失质量 (g)
(g)

检测日期:
试验前干 试验后干
含 泥 量
次数 烘干质 1 2
试验后 烘干质 量(g) 量(g)
试验前
泥 块 含 量
泥块含量(%) 平均值
表 次数 试样的烘干质量 水+容量瓶总质 试样+水+容量瓶总 mo(g) 量 m2(g) 质量m1(g) 观 密 1 度
2
含 次数 水 1 率
2 记录说明
未烘干试样的质 量 (g)
容量筒质量 m1(kg)
密 容量筒和砂总 容量筒容积 (L) 质量m2(kg)
度 (kg/m )
3
ρL
平均值
筛余量(g) 第一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
分计筛余(%) 第一次 第二次
累计筛余(%) 第一次
累计筛余 平均值 第二次 (%)
细度模数 Mx1= (Mx)
Mx2= 含泥量(%) 平均值
平均值Mx= 次 燥试样质 燥试样质 数 量(g) 量(g) 1 2 αt 表观密度 ρ(kg/m3) 平均值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
共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检测依据 设备名称 检 测 JGJ 河砂 砂 52-2006 设备编号 内 容 页 第 页 样品编号 检测编号 环境条件 设备状态 T:
堆 次数 积 密 1 度 2 筛孔尺寸 (mm) 10.00 5.00 2.50 1.25 0.630 0.315 0.160

水工建筑用砂原始记录(模板)

水工建筑用砂原始记录(模板)
筒加砂样
质量(g)
紧密密度(kg/m3)
平均值(kg/m3)
1
1
2
2
6.含泥量试验日期:7.泥块含量试验日期
试验后烘干砂样
质量(g)
粘土、淤泥及细屑(%)
平均值(%)
次数
1.25mm以上砂样质量(g)
筛余泥块后砂样质量(g)
砂样质量(g)
泥块含量(%)
平均值(%)
1
1
2
水+容量瓶
质量(g)
表观密度(kg/m3)
平均值(kg/m3)
次数
砂样质量(g)
烘干砂样
质量(g)
以干砂为基准的含水率(%)
平均值(%)
1
1
2
2
4.堆积密度试验日期:5.振实密度试验日期:
次数
筒质量
(g)
筒容积(L)
筒加砂质量(g)
堆积密度(kg/m3)
平均值(kg/m3)
次数
筒质量(g)
筒容积(L)
1.25
0.630
0.315
0.160
底盘
1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2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
细度模数FM1=
细度模数FM2=
平均细度模数FM=
2.表观密度(试验时温度℃)试验日期:
3.含水率试验日期:
次数
烘干砂质量(g)
烘干砂+水+容量瓶质量(g)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水工建筑用砂原始记录
管理编号:XXXXXXXXXXXX共页第页

砂细度模数试验内容 -回复

砂细度模数试验内容 -回复

砂细度模数试验内容
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是评价砂的颗粒细度以及颗粒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以下是砂细度模数试验的一般内容:
1. 试样制备:从待测试的砂中取得足够数量的试样,并通过筛分将试样分为不同的颗粒大小级别。

通常会使用标准的筛网进行筛分,常用的筛孔尺寸有0.075mm、0.15mm、0.3mm等。

2. 筛选操作: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筛选操作,一般先将试样经过最大筛孔尺寸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逐渐降低筛孔尺寸,直至最小的筛孔尺寸。

筛分时要确保试样经过每个筛网的时间相同,常用的筛分方法有机械筛分和手动筛分两种。

3. 筛余物称量:将每个筛孔中的筛余物进行称量,记录下每个筛孔中的颗粒重量。

4. 计算细度模数:根据筛余物的重量以及筛孔的尺寸,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出砂的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是一个数值,用于表示砂的颗粒细度和颗粒分布均匀性的指标,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粗。

通过砂细度模数试验可以评估砂的工程性质,如其透水性、渗透性、稳定性等。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对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不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砂材料应用于相应的工程项目中。

实验(二)砂的筛分实验

实验(二)砂的筛分实验

实验(二)砂的筛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1)砂筛。

GB/T14684标准筛孔径为0.150mm、0.300mm、0.600mm、1.18mm、2.36mm、4.75mm、9.50(mm)的方孔筛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2)摇筛机。

电动振动筛,振幅0.5±0.1mm 频率50±3H Z.(3)物理天平(称量1Kg ,感量1g),烘箱、浅盘、毛刷等。

(三)实验时间:(四)实验步骤:1试样先用孔径为10.0mm筛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 g 的试样两份,放在烘箱中于105±50C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2准确称取试样500g。

将筛子按孔由大到小叠合起来,附上筛底。

将砂样倒入最上层(孔径为5mm)筛中。

3将整套砂筛置于摇筛机上并固紧,摇筛10min;也可用手筛,但时间不于10min。

4将整套筛自摇筛上取下,逐个清洁的浅盘中进行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通过的砂粒并入一号筛中,并和下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5 称取各号筛上的筛余量。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200g,超过时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五)结果计算与评定: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每号筛上孔径大于和等于该筛孔径的孔径的各筛上的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并绘制砂的筛分曲线。

3根椐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照标准规定的级配区范围,评定该砂试样的颗粒级配是否合格。

4计算砂的细度模数M X(精确0.1).M X=11 654321005 )(AA AAAAA--+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mm)孔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M=(A2.36+A1.18+A0.6+A0.3+A0.15-5A4.75)/(100-A4.75)其中A0.15、A0.3~~~A4.75分别为对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砂的细度是按砂子可以通过筛网的目数确定的,这个目数是以每英寸长度上筛网的孔数来表示的。

砂是疏松的、未粘结的粒状物质,其颗粒或格架要素按定义上讲必须是属于砂粒级的。

更精确地给砂下定义已作过各种尝试,这些尝试大部分是用某一特定大小的颗粒“直径”来表示颗粒的大小。

在矿物学中我们已经知道矿物的形成条件,主要有温度、压方、组份浓度、介质酸碱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 值)等因素。

砂矿物的形成条件基本上也是这些。

温度:砂矿物在熔体或溶液中结晶时,都有一定的结晶温度,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稳定。

例如声一石英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低于867℃时开始形成,只在867-573℃范围内稳定,口一石英则在573℃时开始形成,温度低于573℃时才稳定。

因此,在砂样中(常规条件下)见不到卢一石英,只能见到口一石英呈p一石英(六方双锥晶体)的假象。

压力: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其质点堆积紧密,即密度大、硬度大。

如金刚石(形成于10000大气压力)。

由于地壳中压力是随深度增加的,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往往在地壳的深处和地幔中。

此外,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定向压力能使某些片状和柱状砂矿物在平行于压力作用的方向上发生溶解,而在垂直压力作用的方向上生长,结果造成这些砂矿物在母体中呈定向排列,如片麻岩中的黑云母和石英,其单体形态有向垂直压力的方向伸展的特点与一般花岗岩中的相区别。

组份的浓度:晶体砂矿物只是在有关组份的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即结晶速度大于溶解速度)时,才能结晶出来。

如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时,岩浆中CaO的浓度逐渐减小,而K20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普通角闪石逐渐消失,而代之形成黑云母。

介质酸碱度:水溶液的酸碱度一般用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j负值来表示,ph=7时为中性,<7时为酸性,>7时为碱性。

砂实验原始记录砂细度模数

砂实验原始记录砂细度模数
砂试验原始记录
材料产地
规格型号
代表数量
取样地点
砂含石
5.0mm 试样重
筛孔公称直径 (mm)
(方孔筛筛孔边长)
10.0mm 试样重
5
2.5
(4.75) (2.36)
分筛余量(g) 82.4 110.6
1 分计筛余(%) 16.5
22.1
累计筛余(%) 16.5
38.6
筛 分 析
分筛余量(g) 2 分计筛余(%)
级配区
筒容积(L)
Ⅱ区 测定值
kg/m3
紧密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样重(g)
瓶水样重(g)
水温修正系数
瓶水重(g)
kg/m3 kg/m3
试验前
试验后
含泥量
%
烘干样重(g)
烘干样重(g)
试验前
试验后
泥块含量
%
烘干样重(g)
烘干样重(g)
泥块含量目测
试验人:
500
平均细度模数级配区区含泥量试验前试验后泥块含量试验前试验后烘干样重g烘干样重g烘干样重g烘干样重g筛分析平均累计筛余2分筛余量g129280区标准要求5010927010090区标准要求6535958010090筒重g样重g250855510090区标准要求松散堆积密度筒容积l测定值kgm3样筒重gkgm3紧密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样重g瓶水样重g水温修正系数泥块含量目测瓶水重gkgm3500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Ⅰ区标准要求
10~0 35~5
Ⅱ区标准要求
10~0 25~0
Ⅲ区标准要求
10~0 15~0
平均细度模数
松散 堆积密度
样筒重(g)

项目四砂子细度模数试验一

项目四砂子细度模数试验一

人工砂颗粒粗焅,多棱角,较为洁净,但砂中含有
较多的片状颗粒及石粉,成本较高,一般仅在天然 砂源缺乏条件下使用。选择砂的品种时一定要因地 制宜,以保证优质经济。
理论链接3砂的主要质量要求
含泥量、石粉含量及泥块含量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含量 。通常包裹在在砂颗粒表面,妨碍水泥浆与砂的黏 结,使混凝土的强度、耐入性降低。天然砂中的含 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下表3-1的规定。
有害物质含量
砂应质地坚硬、清洁、有害杂质含量应不超过国 家规范的规定。采用海砂时,含盐量控制在0.1%以 内,以防止对钢筋有锈蚀作用。其他有害杂质含量 见表3-3 。
理论链接 4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在一起的平均粗细
程度。在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砂过粗,砂 子颗粒的表面积较小,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性较差;如果砂过 细,砂子颗粒的表面只过大,虽说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好 ,但由于需要较多的水泥浆来包裹砂粒表面,故富裕地用于润 滑的水泥浆较少,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甚至还会影响混凝 土强度。所以,拌混凝土的砂石不宜过粗,也不宜过细。
三、项目实施的路径与步骤
(一)项)
1、摇筛机(4.77mm,2.36mm,1.18mm,600um ,300um,150um的筛及筛底、筛盖各个),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第二步:称量烘干 (45分钟) 取回试样,用四分法缩取约5kg作为分析试验的试样。先将 试样筛取大于10mm的颗粒,并记录其含量百分比。如其中的 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大于5﹪,应先用水洗机净,然后在自 然湿润状态下拌匀。用四分法缩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2份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篇一:砂的筛分实验试验四砂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纱、中砂与细纱之分。

在配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砂的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

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实验筛、托盘天平、烘箱、台秤、摇筛机等三、实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

然后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r?Ad300Ad200质量仲裁时,生产控制检验时,mr?式中:mr—筛余量,gD—筛孔尺寸,mmA—筛的面积,mm24.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试样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余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计算实验结果6.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7.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8.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颗粒级配。

砂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

砂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

砂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
FM=(a×100+b×10+c)/100
其中,a表示通过筛孔为10mm的砂的质量百分比,b表示通过筛孔为2.36mm的砂的质量百分比,c表示通过筛孔为0.075mm的砂的质量百分比。

1.将砂样品彻底拌匀,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

2.取一定质量的砂样品,通常为500g或1000g。

3. 将砂样品逐级筛分,使用标准筛网进行筛分。

通常筛网的孔径为
10mm、2.36mm和0.075mm。

4.将通过不同孔径筛网的砂样分别称重,记录下它们的质量。

5.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砂细度模数。

计算砂细度模数的一个例子如下:
假设经过筛分后的砂样质量如下:
通过10mm筛网的砂质量为150g
通过2.36mm筛网的砂质量为350g
通过0.075mm筛网的砂质量为500g。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砂细度模数的计算结果如下:
FM=(150×100+350×10+500)/100
=188
因此,该砂的细度模数为188
砂细度模数的数值越大,表示砂的颗粒粗细程度越大,即颗粒较粗;
数值越小,则表示砂的颗粒粗细程度越小,即颗粒较细。

砂细度模数的大
小对于混凝土、沥青等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工艺要求有较大的影响。

通常情
况下,砂细度模数在2.3-3.1之间的砂被认为是较优质的砂,可以用于制
备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

当然,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细度模数的砂料。

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方法

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方法

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方法
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是通过测量砂的颗粒尺寸分布来判断其粒径分布情况的试验。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方法:
实验设备与试剂:
1. 试验设备:筛分器、天平、分析天平、加热器等。

2. 试剂:需测量的砂、食盐溶液和水。

实验步骤:
1. 将砂样取样3kg,浸泡在水中24小时,随后用加热器加热至100干燥后,冷却至室温。

2. 取砂样1kg,在筛分器上装设5层筛,从上到下筛孔直径为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按照顺序从上到下放置,用手轻轻晃动筛分器,使砂样均匀分布,放置10分钟。

3. 用分析天平称取每个筛的质量,记录结果。

4. 将每个筛中的砂分别取出后,分别浸泡于食盐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天平称重,记录质量。

5. 计算每个筛中的颗粒直径的百分含量及细度模数。

6. 对于颗粒直径在0.075mm以下的砂颗粒,需要采用沉降分析法进行测量,方法可参考GB/T 14684。

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过程要细心、耐心、准确,避免任何误差的产生。

2. 泡法操作时,要确保砂样浸泡均匀且时间一致,以免影响后续的测量。

3. 筛分时应轻描淡写,避免对筛网造成损害。

4. 在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重时,应注意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5. 在计算细度模数时,需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中的规定计算。

实验三--砂石试验

实验三--砂石试验
5.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板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质量(m2)。精确至1g。
(四)石子的视密度
试样的视密度
式中 m0——烘干后试样质量(g);
m1——试样、水、玻璃片和瓶的;
ρH2O——水的密度(g/cm3)
视密度试验应用两份试样,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取样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超过0.02g/cm3,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值。
3.烘箱、摇筛机、瓷盘、容器、毛刷等。
(3)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质量,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3.将孔径5、2.5、1.25、0.63、0.315、0.16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10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2)主要仪器:容量筒、台秤
(3)试验步骤:
1.用浅盘取砂样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容量筒质量m1,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漏斗或料勺距离筒口约为5cm,装满并使筒口上部试样呈锥形,然后用钢尺将筒口上部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后称质量(m2)。精确至1g。
V0(ml)
装试样后瓶中水和试样的体积
V1(ml)
表观密度ρ’(g/cm3)(0.01)
单个
平均值
1
50
2
50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
水及容量瓶总质 量(吊篮及试样在 水中质量)nt (g)
水温
t (°C)
修正 系数
a t
表观密度
P (kg/m3)
平均值(kg/m:)
1
2
检测说明
泥块含量。| -"一®xlOO%亚甲蓝MB值MB = -xlOO%
表观密度°=p^-^JxlOO%
校核:主检:
邹平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一)
几08-003.1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
砂石筛
电子天平
容虽:筒
电热鼓风干燥箱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检测内容
堆积密度
次数容量筒质量mt( Nhomakorabeag)容量简与砂总 质量业(kg)
次数
试验前烘干质SmO(g)
试验前烘干质Sml(g)
含泥量(石粉含量)3
c(%)
平均值
(%)
1
2
检测说明
堆积密度Q叫-m.xiooo含泥量5-叫一叫X1OO%
v叫
细度模数"_(角+伙+内+久+仇)-5几0.P2p3p<p5p e——分别为公称直径
1100 - 01
5. 00mm2. 50mm、1・25mm、630Um、315Um、160M m方孑L筛上的累计筛余。
泥块含量3“ (%)
平均值 (%)
1
2
亚甲蓝试 脸
试样质量G(g)

砂子原始记录011

砂子原始记录011
: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1、筛分试验:试样重量500g
次数 筛 1 筛孔尺寸(mm) 余 量 (g) 10.00 5.00 2.50 1.250 0.630 0.315 0.160 <0.160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试验依据: 取样日期: 试验环境:
1 2 6、含水率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 试样重 试样重 (g) (g) 水重 含水率 (g) (%) 平均含 水率 (%)
1 2 7、泥块含量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试样干重 泥块含 平均值 试样干 (g) 量(%) (%) 重(g)
1 2 校 核:
1 2 试验计算:
次数 砂加筒 筒容积 堆积密 筒重(g) (L) 重(g) 度 平均堆 积密度 (kg/m3)
1 2
1 2 5、含泥量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试样干重 含泥量 试样干 (g) ( %) 重(g) 平均值 (%)
4、紧密密度
次数 平均堆 砂加筒 筒容积 紧密密 积密度 筒重(g) 重(g) (L) 度 3 (kg/m )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 余 量 (g)
2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细度模数μ f1=
细度模数μ f2=
平均细度模数μ f=
2、表观密度
次数 表观密 水加瓶 平均值 烘干试 水加瓶 度 加试样 样重(g) 重(g) (kg/m3) 重(g) (kg/m3 )
3、堆积密度

砂实验报告

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砂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3. 分析砂的工程应用及质量要求。

二、实验原理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本实验主要测试砂的以下物理性质:含水率、细度模数、容重、堆积密度、筛分试验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电子秤、筛分仪、量筒、搅拌器、吸水纸等。

2. 材料:砂、水。

四、实验步骤1. 砂的含水率测定(1)称取100g砂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2)取出砂样,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水分。

(3)称取烘干后的砂样质量,计算含水率。

2. 砂的细度模数测定(1)称取100g砂样,放入搅拌器中。

(2)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砂样倒入筛分仪中,进行筛分试验。

(4)计算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求出细度模数。

3. 砂的容重测定(1)称取1000g砂样,放入量筒中。

(2)将砂样捣实,使砂样紧贴量筒壁。

(3)记录量筒中的体积,计算容重。

4.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1)称取1000g砂样,放入量筒中。

(2)将砂样捣实,使砂样紧贴量筒壁。

(3)记录量筒中的体积,计算堆积密度。

5. 砂的筛分试验(1)称取1000g砂样,放入筛分仪中。

(2)进行筛分试验,记录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的含水率: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含水率为5%。

2. 砂的细度模数:根据实验数据,砂的细度模数为2.6。

3. 砂的容重: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容重为1.6g/cm³。

4. 砂的堆积密度:根据实验数据,砂的堆积密度为1.5g/cm³。

5. 砂的筛分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不同筛孔尺寸的累计筛余量如下:- 筛孔尺寸为0.15mm:累计筛余量为20%。

- 筛孔尺寸为0.3mm:累计筛余量为40%。

- 筛孔尺寸为0.6mm:累计筛余量为60%。

- 筛孔尺寸为1.2mm:累计筛余量为80%。

- 筛孔尺寸为2.0mm:累计筛余量为100%。

六、结论1. 本实验对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砂的含水率为5%,细度模数为2.6,容重为1.6g/cm³,堆积密度为1.5g/cm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泥块含量
烘干样重(g)
%
泥块含量目测
试验人:
500
砂 试 验 原 始 记 录
材料产地 规格型号 代表数量 取样地点 试验编号 取样日期 试验称直径 (mm) (方孔筛筛孔边长) 分筛余量(g) 1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分筛余量(g) 2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Ⅰ区标准要求 Ⅱ区标准要求 Ⅲ区标准要求 平均细度模数 样筒重(g) 松 散 堆积密度
g g
筛余百分率 筛余百分率 0.16 (0.150) 22.9 4.6 98.7 底 6.4 1.3 100.0 付饶 细度 模数
% %
筛 分 析
10~0 10~0 10~0
35~5 25~0 15~0
65~35 50~10 25~0
85~71 70~41 40~16
95~80 92~70 85~55
100~90 100~90 100~90 Ⅱ区 测定值
kg/m3
级配区 筒 重(g) 样 重(g) 筒容积(L)
紧 密 堆积密度 样重(g) 表观密度 瓶水样重(g) 水温修正系数 瓶水重(g)
kg/m3
kg/m3
含泥量
试 验 前 烘干样重(g) 试 验 前
试 验 后 烘干样重(g) 试 验 后 烘干样重(g)
5.0mm 试样重 10.0mm 试样重 5 (4.75) 82.4 16.5 16.5 2.5 (2.36) 110.6 22.1 38.6 1.25
g g (1.18) 64.3 12.9 51.5
筛余重 筛余重 0.63 (0.600) 73.2 14.6 66.1 0.315 (0.300) 140.1 28.0 9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