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件 共29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法有争议☆
22.07.2019
5.喻三归匣 喻四归定
曾运乾《喻母古读考》提出 喻三归匣:
其实,从先秦到《切韵》时代,喻三都未从匣 母里分化出来。上古“喻三归匣”是完全可信 的。
喻四归定:
依据:谐声字:“怡饴贻”(中古喻四)与 “台”(定母)谐声;再如偷-俞,由-迪笛
看法:有争议,可把它们看成是上古两个读音 相近的声类。☆
(4) 反切:
虫,徒冬反。 (虫,澄母;徒,定母)
(5) 谐声字:
“笃”(端母)从“竹”(知母)得声☆
22.07.2019
3.娘日归泥
章炳麟:《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依据:异文、谐声、声训等(P268) 看法:
泥娘合一成定论:在《切韵》时代都没有娘母 (王力),泥娘本为一母可以肯定。
蚩、丝、丝、谋(谟其反)、淇、丘(音欺)、期、媒 (谟其反)、哉(音兹)、埘、来(音釐)、思(之部) ☆
22.07.2019
第三节 上古音
(2)根据谐声字: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豳 风·东山》(聿:语助词。)
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
2.研究结果:
王力《汉语史稿》:先秦二十九韵部 战国三十韵部
邦,封也。(邦,帮母;封,非母。) 房,旁也,在堂两旁也。(房,奉母;旁,並母。)
(3)直音
闽音文(闽,明母;文,微母)☆
22.07.2019
1.古无轻唇音
(4)读若
妩读若模
(妩,微母;模,明母)
(5)反切
邶(并母):方代切(方,非母)
方(非母):薄郎切(薄,并母)
三、上古的声调
对于上古声调的研究,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多数学者认为,《诗经》时代有四声,跟中古的平上去入不
完全对应。 ☆
22.07.2019
第三节 上古音
小结: 上古声母:通过几个重要结论,与三十六字
母比较可知,上古有三十二声母。 上古韵部:通过归纳《诗经》韵部与谐声字,
轻唇之音,何以知古人必读重唇也?曰:《广 韵》平声五十七部,有轻唇者九部,去其无字 者,仅二十余纽。证之经典,皆可读重唇。 (见教材320页举例)
其他语音发展史 方言及译音材料☆
22.07.2019
2.古无舌上音
提出:钱大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结论:
古无舌上舌头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 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上古 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三母,舌上音是后来从舌头音端 透定分化出来的。)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日母归泥有争议:也许日母和泥母是两个读音相 近的声母。
22.07.2019
4.古无正齿音(章组近端,庄组归精)
章组近端:
钱大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 为然。(上古不仅知彻澄读如端透定,中古属齿 音的章昌船上古亦读如端透定。)
例证:“雕”“调”等(中古属端母)皆从 “周”(中古章母)得声。
对这一看法有争议☆
22.07.2019
4.古无正齿音(章组近端,庄组归精)
庄组归精:
黄侃提出(P268):中古的庄组(照二)的庄初崇 生四母,在上古与精清从心四母读音相同
依据谐声: 宗(精母):崇(崇母) 足(精母):捉(庄母) 仓(清母):疮(初母) 叟(心母):瘦(生母) 秦(从母):臻(庄母) 相(心母):霜(生母)
根据: (1) 异文
《尚书·禹贡》:大野既猪。(猪,通“潴”,知母) 《史记·夏本纪》:大野既都。 (都,端母)
22.07.2019
2.古无舌上音
(2) 读若:
《说文》冲读若动。(冲,澄母;动,定母)
(3) 声训:
《周礼·师氏》:掌王中失之事。杜子春云:“当为得。 记君得失,若《春秋》是也。”(中,知母;得,端 母)
第三节 上古音
一、上古声母
立足三十六字母往上推,根据上古文献资料予以归并。 文献:谐声字;经传异文;声训;方言等
几个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 2.古无舌上音 3.娘日二母归泥 4.古无正齿音 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22.07.2019
1.古无轻唇音
提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结论: “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凡今人所谓轻唇
(6)异体字
“桴”“枹”声符不同(孚,奉母;包,帮母)
(7)方言和译音
江西、湖南方言读无如冒,即毛之去声。(无,微母。 冒、毛:明母)
译音: “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谟。”(P320)
梵文buddha,古代译为“浮屠”。 ☆
22.07.2019
1.古无轻唇音
以上材料,只能证明轻唇重唇不分。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答问》补证:
可知上古有三十(或二十九)韵部。 上古声调:有多个声调,且与中古不完全对
声母系统不复杂 有浊音 有无复辅音,尚有争议☆
22.07.2019
第三节 上古音
二、上古韵部
1.研究方法: (1)系联《诗经》韵脚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 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君子于 役》)
22.07.2019
上古声母结论
几个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可信) 2.古无舌上音(可信) 3.娘日二母归泥(娘母归泥可信;日母有争议) 4.古无正齿音(有争议) 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前者可信,后者有争议)
上古二十二声母(教材269) 上古三十二声母(王力《汉语史稿》,教材270) 说明:对上古声母研究,各家意见分歧大
者,汉魏以前皆读为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 (大意:上古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音,这四母在 上古归为帮滂並明四母。 ) ☆
22.07.2019
古无轻唇音
依据: (1)经传异文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匍,并 母。)
《礼记·檀弓下》引作:扶服救之。(扶,奉母。)
(2)声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