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03ebc70e227916888486d74f.png)
今义:______________
检
今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0)汝是大家 子 ..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1)奄奄 黄昏后 .. 古义:______________ (12)叶叶相交通 .. 古义:______________ (13)共事 二三年 .. 古义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出自南朝徐陵编 《玉台新咏》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别名《焦仲 卿妻》 。这首叙事诗共 356 句,3565 个字,故事完整,语 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 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它与南北朝的《木 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5.一词多义 相见 常日稀 . 录 (1)见 君既若见 . 愁煎迫 渐见 .
举 动自专由 . 莫令事不举 . (2)举 言谓新妇 举 . 举手长劳劳 .
谓言 无罪过 . 复来还 (4)言何言 . 谓新妇 举言 .
检
会 不相从许 . (3)会 因 于今无会 .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________ 2.被动句 (1)为仲卿母所遣________ 3.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 (1)亦自缢于庭树
评
(2)渐见愁煎迫________
现代汉语语序:________
(2)仕宦于台阁 现代汉语语序:________
4.省略句 (1)便可速遣之 (2)不久当归还 (3)倶会大道口 (4)严霜结庭兰 (5)长叹空房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高中语文 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f725cc941ea76e58fa0447.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2e95fb84ae45c3b358c90.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孔雀东南飞(并序)》参考译文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孔雀东南飞(并序)》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8bd889c77da26925c5b086.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参考译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自己发誓不再改嫁。
她娘家的人逼迫她,她于是投水而死。
仲卿听到这个消息。
自己也在庭院里的树上吊死了。
当时的人哀伤他们的不幸,就写了这首诗。
孔雀向东南方飞行,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织出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衣。
十五岁能弹奏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你已做了庐江府的官吏,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
我独自留守空房,夫妻相见的日子非常稀少。
我每天雄鸡一啼就上机织绢,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织成五匹,婆婆还故意嫌我织得慢。
不是我织的动作慢,而是你家的媳妇实在难当。
我不能胜任你家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
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仲卿听了妻子的诉说,就到堂上禀告母亲:“我本来就没有高官厚禄的福相,幸亏娶得了这个好媳妇。
成年后结为夫妻,死后在黄泉也要相依为伴。
我们共同生活才两三年,刚开始不算很久。
这个女子的行为没有不端正的地方,哪里料到会招致您不喜欢呢?"焦母对仲卿说:“你为什么这样见识短浅!这个媳妇没有礼节,她的行为举动自作主张。
我的心里久已怀有怨气,你哪能由自己作主!东家有个聪明贤慧的女子,名字叫做秦罗敷。
她的体态可爱无比,做娘的替你去求婚。
你赶快休了这个媳妇,打发她立刻走,千万不要挽留。
”仲卿伸直身子跪着说:“母亲请听我禀告,今天如果休弃了这个媳妇,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母亲听了这些话,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你这小子胆大包天,怎么胆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早已恩义断绝,当然不会依从你!”仲卿默默无言,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
开口对妻子说话,硬硬咽咽地说不出声:“我本来不休弃你,只是母亲逼迫我这样做。
你只管暂且回到娘家去,我现在也暂且回到官府去办事。
不久我会回家,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
为了这件事,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1895af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2.png)
mǔ
línɡ pīnɡ
wēi ruí
dài mào
目录
yì
xiānɡ
01.
xiànɡ
01.
biàn
01.
pián
01.
xiān
01.
qiàn
01.
lǎo
01.
mǔ
01.
赍钱
赏赉
钟磬
磐石
罄竹难书
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
01
纵身。
02
多多劝告。
答案 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答案 (1)他们的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种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理想不能实现的产物。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a5b7c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d.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译文、赏析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孔雀东南飞(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孔雀东南飞(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29ff8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4.png)
(善良,有修养,识大体)
鉴赏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善良友爱)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5.令 县令(长官)遣媒来;便言多令 (美好)才; 岂合令(您)郎君;莫令(使) 事不举。 6.自 我自(本)不驱卿; 本自(本自,本是)无教训; 自(即)可断来信; 葳蕤自(且,还是)生光; 自(其)名秦罗敷; 自(其)名为鸳鸯; 好自(亲自)相扶将; 物物各自(助词,无义)异。
古今异义词
便可白公姥 (古:告诉,禀告;今:常指一种颜色)
迎娶场面很热闹、奢华侧面 表现兰芝貌美,不慕富贵、爱情专一
鉴赏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敢于抗争)
刘兰芝形象:
聪明能干 多才多艺 知书达理 沉着冷静
镇定自若 善良 反抗精神 不慕荣利
忠于爱情
焦仲卿形象:
忠于爱情,忍辱负 重,但比较懦弱,
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坚贞不逾
课堂总结
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 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歌了焦仲卿和 刘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 精神 ,表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问题思考
1.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 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刘兰芝之所以要“严妆”,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 记住自己,如同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纪念;另一方面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 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 通”,多少透露了她内心杂乱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77db4a543b3567ec102d8a9f.png)
十三能织素 十五弹箜篌
十四学裁衣 十六诵诗书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 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 同情。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 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16:20
孔雀东南飞18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注意文中生字词
(mǔ)便可白公姥 姥 (lǎo)刘姥姥进大观园
)哽咽不能语 (yè 咽 (yān)韩,天下之咽喉
自缢(yì . ) 葳蕤(wēi ruí) ..
箜篌(kōnɡ hó u) .. 明月珰(dānɡ) .
伶俜(pīnɡ) . 纤纤(xiān) . 主簿(bù) . 幡(fān) .
16:20
孔雀东南飞 6
《孔雀东南飞》背景资料: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 诗。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 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 357句,1785字,被称为 “古今 第一首长诗”。
16:20
孔雀东南飞 7
“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16:20
孔雀东南飞24
6段: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 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1、槌:名词用作动词,拍,敲 击 •2、床:坐具 •3、会:当然,必定 、 •4、相:指代副词,代“你” •段意:焦母大怒
16:20 孔雀东南飞25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三册——孔雀东南飞(并序)
![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三册——孔雀东南飞(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bea35b3eba1aa8114431d9ac.png)
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三册——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并序》带拼音和译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带拼音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3a47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5.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乐府诗xù序yuē曰:hàn汉mò末jiàn建ān安zhōnɡ中,lú庐jiānɡ江fǔ府xiǎo小lì吏jiāo焦zhònɡ仲qīnɡ卿qī妻liú刘shì氏,wéi为zhònɡ仲qīnɡ卿mǔ母suǒ所qiǎn遣,zì自shì誓bú不jià嫁。
qí其jiā家bī逼zhī之,nǎi乃tóu投shuǐ水ér而sǐ死。
zhònɡ仲qīnɡ卿wén闻zhī之,yì亦zì自yì缢yú于tínɡ庭shù树。
shí时rén人shānɡ伤zhī之,wéi为shī诗yún云ěr尔。
译:题序: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
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
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
kǒnɡ孔què雀dōnɡ东nán南fēi飞,wǔ五lǐ里yì一pái徘huái徊。
“shí十sān三nénɡ能zhī织sù素,shí十sì四xué学cái裁yī衣,shí十wǔ五tán弹kōnɡ箜hóu篌,shí十liù六sònɡ诵shī诗shū书。
shí十qī七wéi为jūn君fù妇,xīn心zhōnɡ中chánɡ常kǔ苦bēi悲。
jūn君jì既wéi为fǔ府lì吏,shǒu守jié节qínɡ情bù不yí移,jiàn贱qiè妾liú留kōnɡ空fánɡ房,xiānɡ相jiàn见chánɡ常rì日xī稀。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3bb3798e9951e79b892752.png)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尘末四斤《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解题】《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或《焦仲卿妻》,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计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小序十句,计五十三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杰出的长篇五言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
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所谓“乐府”,原是汉朝皇帝的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惠帝时,就设有“乐府令”的官名,至武帝时,更正式设置了“乐府”官署,采集民间歌辞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因“乐府矽的整理保存而得了“乐府歌辞”“乐府诗”或“乐府”的专门名称,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意思等于说“入乐的诗歌”。
【注评】汉末建安中,建安中,建安年间。
建安,汉献帝年号。
交代诗中故事发生的年代。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庐江:汉郡名,今安徽省潜山县一带。
小吏:指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
为仲卿母所遗,为……所遣:被……休弃回娘家。
为……所……,表被动。
遣,休,旧时女子被夫家离弃,送回娘家。
自誓不嫁。
不嫁:指不再改嫁。
其家逼之,其家:她的娘家。
乃没水而死。
乃:于是,就,副词。
仲卿闻之,亦自缢(y)于庭树。
亦:也,副词。
缢:上吊。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的姓名及身份、事件及其起因与结局。
时人伤之,时人:当时的人。
伤之: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到痛心。
伤,为动用法。
为诗云尔。
云尔:句末语气词。
说明此诗的来源。
诗前小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诗故事的梗概,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结局),使读者阅读时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孔雀东南飞,东南飞:向东南飞去。
东南作状语。
五里一徘徊。
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写孔雀向东南飞去却又不愿分离,开篇就表现出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和凄怆缠绵的气氛。
这一段,以孔雀喻仲卿夫妇,托物起兴,提摄全篇,引出下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PPT课件
![《孔雀东南飞》(并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5b601408a1284ac950435a.png)
也可以分为三部分
1,兰芝被遣,(2-12) 2,兰芝抗婚,(13-21) 3,焦刘殉情。(22-31)
自遣
①兰芝自诉 ②兰芝自遣
分别
(1)仲卿求情,焦母大怒 。 3-6
(2)互明心迹:焦幻想,刘清醒。7-8
(3)行前严妆:美貌无双,镇定冷静。9 (4)辞婆别姑:有节有理,揭破谎言。10 (5)惜别依依,。11-12
抗婚:
(1)还家 13 (2)第一次拒婚 14-17 (3)被迫允婚 17-20 (4)太守家盛大迎亲 21
殉情——高潮、结局
(1)被嫁心伤 22-23 (2)互明忠贞 24-26 (3)仲卿别母 27-29 (4)兰芝投水 30 (5)仲卿自缢 31
尾声:
两家求合葬 鸳鸯交颈啼
4,问题探讨:
(1)诗歌开头两句用的是什么手法?起何作用?
托物起兴。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的分 离。以孔雀失偶起兴,
一是引起故事情节, 二是把刘兰芝比作美丽的孔雀,寄予 了对女主人公的喜爱和赞美, 三是渲染了一种难舍难分、凄凉悲怆 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一种低沉、悲凉、 感伤的基调。
(2)诗中有两段写刘 兰芝的诗句几乎完全 一样,请找出来,简 析这种繁笔(不厌其 烦,细加描述)的作 用。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19:00~21:00 21:00~23:00 23:00~01:00 01:00~03:00 03:00~05:00
(2)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通“娶”。 通“奁”。 似应作“愆”,愆违,过失。 也写做“叮咛”,嘱咐。 似应为“宜”,合适。 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请听流行歌曲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并序)》 ppt课件 (64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并序)》 ppt课件 (64张)](https://img.taocdn.com/s3/m/3d1bc41abb4cf7ec4bfed002.png)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滴下钗头多少泪, 沈家园里草犹悲!
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红酥手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
红酥手,黄滕酒,满 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 语斜阑。难!难!难!
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 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 书难托。莫!莫!莫! 泪装欢。瞒,瞒,瞒!
兰芝为什么要“严妆”?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运用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 的美,表现了她大家闺秀的风范,她是 “严妆”而来,所以“严妆”而去,表现 了冷静、沉着、镇定的性格;用自己的美 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 了她的无辜与坚强。
兰芝为什么还要辞别驱遣她的焦母?
这表明刘兰芝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和教 养,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使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 由”成为无稽之谈。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 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 嫁。其家逼之,乃投水 而死。仲卿闻之,亦自 缢于庭树。时人伤之, 为诗云尔。
读序文讲故事
通过序文了解故事的梗概。 1、时间 地点 人物 2、主要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作缘由
1、时间:汉末建安中; 地点:庐江; 人物:焦仲卿、刘氏、仲卿母
❖ 3、刘兰芝的话“我有亲父兄……”为下文兄长逼嫁 和兰芝投水自尽埋下了伏笔。
返回
进一步 发展
快速阅读这一部分,想想写了几方面 内容。
第一,写了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 第二,写兄长逼迫兰芝嫁给太守家; 第三,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陈。
《孔雀东南飞(并序)》ppt课件53张
![《孔雀东南飞(并序)》ppt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bf3a5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 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 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独具 匠心。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探讨:
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
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 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 加描述)的作用。
在第⑵段和第⒀段。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叫 “赋”。内容上,突出 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 ,是个本应无所指责的 好媳妇。结构上,为下 文的被遣和求婚作铺垫 。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 义,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专指婆婆。 专指劳作。
专指哥哥。 专指哥哥。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枝叶互相覆盖交错。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
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 ,“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
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 ”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 将它们拼合起来。
怅然遥相望
互相
他
黄泉下相见
枝枝相覆盖
互相
互相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
互相
他
互相
于是辞相印不拜
……无物以相之
官名
伯乐相马
辅助、帮助
鉴别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七点 十九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从小序切入,弄清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同时体味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教学重点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教学难点探讨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当今时代,人人倡导自由恋爱,爱情男女来来去去,离离合合都无人干涉。
但大家是否知道,自由的恋爱方式脱胎于漫长黑暗的封建时代,当中有多少有情人付出了高至生命的代价?压迫与抗争,一个贯穿数千年的爱情主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身上出现过,在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里演绎过,在宝玉黛玉肩上仍承载着。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里看个清楚。
二.简介文学常识1.乐府双壁: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2.乐府、乐府诗:“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三.关注小序,了解梗概1. 齐读序文,思考:序文交代了那些内容?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补充说明: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2.根据预习,结合小序,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3.小序为什么称刘兰芝为刘氏?明确:兰芝处在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其姓名可以淡化。
但女性如果处在家长的地位上,便可对这个家庭的一切发号施令。
所以兰芝生活在一个歧视女性的以家长为核心的礼教社会中。
三.走进课文,探讨研习1、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明确: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
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2. 浏览全文,梳理情节,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明确:3. 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这样的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四.小结课文:明确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布置作业:通读全文,用“我从()这些句子读出了一个()的刘兰芝。
”来自行梳理刘兰芝的形象。
第二课时一.导语:悲剧的魅力便在于它让人们伤心,让人们感动。
这里既有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因素,也有气氛环境的烘托。
今天我们便一起来探究《孔雀东南飞》是如何营造悲剧效果的。
二.阅读片段,剖析形象。
1.检查作业——分析刘兰芝形象学生交流,师生共同点评后,明确:①外美“足”、“头”、“腰”,“精妙世无双”。
②内秀:懂诗书、精女红;重感情、心善良;敬长辈、知礼仪;忠爱情、不攀富。
2.分析焦仲卿形象:明确: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
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
后来,不得已与兰芝誓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
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理,可以看到仲卿的看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
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压迫坚决反抗:3段;5段;7段;11段;25段;27段;31段。
3.焦母: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反面形象。
软硬兼施:恶语威胁-4段、6段;好言诱哄-4段4.刘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侧面描写-12段;正面描写-20段三、表现手法富有民族特色:1.起兴和结尾“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序曲以孔雀失偶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
尾声以鸳鸯双飞作结(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在民歌中是常见的(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末尾用“多谢后世人,戒之甚勿忘”有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
2.铺陈排比的手法横向铺陈:2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
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
横向的铺陈:9——段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
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摘自《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21段“府君得闻之……郁郁登郡门”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3.精彩的比喻12段——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临别的誓言。
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
25段——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由于误会而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
4.人物对话的个性化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主题拓展。
讨论: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与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刘兰芝被谴归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明确:文中——焦母自己所说,是因为“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然而纵观全文,恰恰相反。
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
当她看出“大人故嫌迟”时,自知“徒留无所施”,便顺从母意,主动请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有礼有节。
可见焦母的理由不能成立。
揣测——1、无子说这种说法认为,焦母驱逐兰芝是因为兰芝没有子嗣。
在诗里焦仲卿说过“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看来他们已经结婚两三年了,而刘兰芝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从诗中任何地方都看不出有孩子),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哪一条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在《大戴礼记"本命篇》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
”“七去”又名“七出”,是儒家经典中规定的休弃妇女的七个条款。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共事二三年,践妾留空房”,原来,刘兰芝犯了“无子”的大过。
焦母令儿休妻,忌讳说出的理由便是“焦家不能断了香火”。
2、恋子说这种说法认为焦母是出于“恋子情结”赶走了兰芝。
课文里焦母对仲卿说过“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我们可以推想,焦家大概曾经是个有一定地位的官宦之家,但由于焦父早逝造成了焦家的家道中落。
在这种情况下,焦母身负着抚养焦家后代,重振焦家的重任,无疑会对仲卿这个焦家唯一的男孩子寄予厚望。
可以想像,自从丈夫去世后,儿子占据了焦母全部的精神空间,甚至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但自从兰芝嫁入焦家后,焦仲卿的感情自然更多地集中在兰芝身上,或许无意之中对焦母的感受有所忽略。
这使焦母感到兰芝在跟自己争夺儿子的感情,自己正在失去儿子。
这种感觉引起了她的恐惧和对兰芝的不满。
她开始不自觉地视兰芝为敌人,处处跟她作对,排挤这个外来的儿媳妇。
3、门阀说这种说法认为,兰芝被驱谴是由于焦母的门第观念。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门阀”。
门就是门第,是指在封建社会里有较高地位;阀,就是财阀,是指在当时的社会上拥有较多财富。
门阀一旦联合来就会双方互补,有钱又有势。
大家知道,汉魏之际,一些有钱却没地位的新兴地主或暴发户往往以嫁娶为手段攀起门第,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一些有地位但没钱的家庭也不得不以联姻的方式维持或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焦刘的婚姻很有可能就是这种互补互利的婚姻。
我们不妨先看看刘兰芝的穿着,文中哪写诗句是描写兰芝的穿着的?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衤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兰芝的严妆实际上并非清纯朴素之美,而是非常华贵之美。
这身装扮在当时是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的。
另外,在夫妻夜话时,兰芝还罗列了自己带来的嫁妆,都有哪些呢?“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从这些嫁妆我们也可以看出,刘家无疑是非常的富有。
还有,她在娘家的闺房也不寻常,写闺房的句子有哪些?“移我夹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兰芝的娘家能以绫罗做衣,琉璃作榻,可见绝非普通劳动人家。
兰芝家如此富有,是不是官宦人家呢?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兰芝不是出身于门第较高的官宦人家呢?兰芝对仲卿说: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兰芝对焦母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