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docx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规范化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项目:提升留置针规范化使用科室:消化内科日期:2021.06一、计划阶段(P)(一)现况调查静脉留置针广泛使用于住院患者的日常输液, 但对于留置针的规范使用, 似乎存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因此规范使用留置针, 保证静脉输液的质量, 避免发生并发症, 延长留置时间, 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1、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贴膜有卷边;3、穿刺点有渗血、渗液;4、未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5、未u型固定或压迫静脉;6、小标贴未在隔离塞尾端;7、未注明置管信息;8、穿刺点被遮盖;9、肝素帽未高于导管头端;10、管内回血。
(二)原因分析:经过柏拉图分析, 找出原因如下鱼骨头:二.改进目标: 规范留置针的使用, 精细化管理。
三.执行阶段(D)1、定期在科内进行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以增强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的日常管理意识, 由静疗小组成员讲解静脉留置针置管及冲封管操作流程, 并将相关知识上传在科室微信群共享学习,以确保科室内每位护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充分发挥静疗小组的作用, 加强对静疗成员的培训, 及时检测培训效果, 人人过关, 再由成员培训科室护理人员, 增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意识及责任心。
3、护士长监管到位, 制定静脉留置针核查标准, 责任组长负责每天检查留置针使用情况, 核查有记录, 责任到人或班次。
一旦发现敷贴卷边、潮湿、固定不牢、针眼渗液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留置针穿刺处干燥和清洁;发现导管返血及时冲封管;发现肝素帽有血液应及时更换并冲封管;躁动患者加强约束;并及时移除不必要的导管。
4、重视每一步骤的规范化操作, 充分评估, 合理选择血管;正确消毒皮肤, 消毒液自然充分待干后方可穿刺, 消毒液未干可导致敷料固定不牢, 还容易发生皮肤皮疹;正确固定敷料及延长管;正确冲封管手法, 冲封管手法不正确, 是导致导管返血及堵管的重要因素;尽量靠近针座处夹闭封管夹, 这样可以相对缩小血管与留置针管腔相通的空间, 有效阻断血液向延长管回流的可能。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运用的效果。
方法研究所选择患者共计8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通过组内随机性选择的方式,抽选纳入病例中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需要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运用,即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对两组在留置针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使用率,尤其对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给药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性穿刺,对于保障静脉给药的综合效果存在有重要作用。
但在静脉留置针使用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对应护理管理工作[1-2]。
本研究就针对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该部分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所选择患者共计8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通过组内随机性选择的方式,抽选纳入病例中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需要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运用,即观察组。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患者24例,女16例,年龄分布在45—68岁间,均值为(56.12±1.38)。
而观察组中存在有男性22例,女18例,年龄分布在42—71岁间,均值为(57.28±1.02)。
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在对照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应护理干预操作均按照临床规定进行展开。
在静脉给药的过程中,需做好留置针的固定操作,并及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有堵管等情况,告知患者在留置针期间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等,避免患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导致留置针出现脱落等情况。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术中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术中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8T08:00:47.41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2期作者:廖晓骏1,曹芳1,唐五凤2,蒋秀娟1,周俊宏1,张庆华1,罗丽1,刘立凡3,罗莉1,彭梓霖1[导读]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术中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廖晓骏1,曹芳1,唐五凤2,蒋秀娟1,周俊宏1,张庆华1,罗丽1,刘立凡3,罗莉1,彭梓霖11.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手术部,四川成都 6100172.成都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成都 6100003.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术中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的小于6岁的60例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人次作为纳入标准,采用护理组长院内儿科培训15天、组间训练、综合护理干预、数字手术室多媒体动画播放等多方法进行静脉穿刺,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和效果分析。
对比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总顺从率为 9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6.137,P=0.012)。
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9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 76.6%( x 2=7.325,P=0.049)。
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为 93.3%,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63.3%( x 2=5.000,P=0.026)。
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顺从性,大大增加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术中静脉穿刺时进行借鉴。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多媒体动画术中小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前静脉穿刺成功是小儿接受麻醉手术治疗的前提[1]。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通过采用持续质量,提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的效果,以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一年间收治的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小儿患者一共100例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共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取的是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滞留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的投诉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滞留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滞留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家长的投诉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持续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能够延长小儿静脉滞留针的时间,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效果引言静脉置留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手段,该种输液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可反复使用的特点,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滞留针输液各个环节改进,由于小儿年龄相对较小,常发生玩闹,乱抓等现象,导致一次性成功率较低。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使用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最终能够提升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以此提升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一年间收治的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小儿患者一共100例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共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取的是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滞留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的投诉情况进行对比。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部门 C8肾内科负责人徐雪芳起止时间 2016.04-- 2016.1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科C8病区2016年4月制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质量改进计划表(1)现状把握阶段(2016.04.01-2016.06.30):我们对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4月-6月(2)原因分析1、护士没有按照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方法执行。
2、年轻护士或者是长期休假后回病房工作的护士培训不够。
3、护士重视度不够。
4、护士对于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标准没有掌握。
5、护士对病人留置针后健康指导不够。
5、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查力度不够。
6、有些病人容易出汗,贴膜容易卷边。
7、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评估不到位。
8、有些病人留置针侧肢体活动不规范(3)留置针使用中存在问题1、留置针使用的指证没有掌握。
2、留置针在操作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执行。
3、贴膜有卷边;贴膜内有渗液或渗血。
4、针尖处有渗血。
5、肝素帽内有血迹。
6、没有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7、高举平台进行固定时沿血管的走形进行固定。
8、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时不规范。
(4)整改措施1、对科内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存在问题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2、责任护士认真按照标准落实规范留置针的操作。
3、每天静脉穿刺完成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对全科的留置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
4、护士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
5、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留置针的观察和自我管理。
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standardized nursing car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Xi jingNanchong City Center Jialing Courtyard District 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过程中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运用的作用。
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选入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且治疗中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排序1至50,任意选取其中的25例患者,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性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中则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展开运用,作为观察组。
分析干预效果。
结果结合对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护理中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展开运用,可以有效降低该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保障该方面护理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ol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 in the process of standardiz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needle.Method research time for February to December 2021, selected in the time period and treated 50 patients, random number sorting 1 to 50, any selected 25 cases of patients, routine care in treatment, as a control group, in the care of the remaining patients will continue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 as an observation group.The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during the two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dvantages,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welling needl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in these patient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care.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静脉留置针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有较高的实施率,主要用于对需要长时间静脉给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目的: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4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对两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5%(P<0.05);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
结论: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标签: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但痛感小、操作简单、风险小,而且适用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应用这种治疗方式,患者容易感染,进而出现并发症,若是护理、预防不到位,患者甚至会出现死亡[1]。
为此,采取规范的护理手段,对规避感染情况出现、缓解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作用。
而持续质量改进就是一种全面、有效地的管理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很大帮助。
本院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引入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静脉留置针患者20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2例。
对照组:男65例,女37例;年龄12~86岁,平均年龄(43.5±4.1)岁。
观察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13~85岁,平均年龄(44.2±4.3)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QC小组。
小组成员由科内10名医务人员构成,全部为女性,年龄跨度在24~35岁,从事护理工作3~16年[2]。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率
下期活动主題选定
主题评价
上级政策 可行性
降低住院患者坠床的发生率
40
40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准确率
40
40
迫切性
40
40
圈能力
40
21
提高辅助护士与病人的自我
40
40
21
21
介绍及宣教能力
降低患者用药缺陷率
40
40
21
35
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
40
35
21
21
提高新护士对专科知识的掌 握
30
30
20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率
2016年品管圈主题
提高住院病人入院宣教知晓率
2016年的知晓率在 93%,经过2017年 我们的努力,追踪 评价知晓率维持在 95%左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改善前 改善后 改善后效果维持
改善后93% 改善后效果维持 95%
改善前63%
对策实施与讨论
对策四 对策名称
加强宣教力度
主要因
宣教力度不够
改善前:宣教力度不够
对策内容:
1.制定宣教流程及内容
2.操作前后宣教,责任组长每天评估留置针,讲解
相关知识。
3.在科室健康宣教本和宣教手册加入留置针的相关
知识
P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2017.9.15-2017.9.30 实施地点:
改善前
目标值=28.71%-(28.71×80%×68%)
系列1 13.09%
目标值
阶段六 原因分析
要因解析
其他
留留号置置不针合理型 针选 择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是小儿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正确的穿刺护理技术能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护理质量。
本文以一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通过实施新的护理操作流程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引言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是小儿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它能够有效地进行输液、给药、监测血压和血样采集等护理措施。
由于小儿年龄小、抵抗力弱,对疼痛和创伤的不适应,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如不慎操作可能会引起血管穿透、感染等并发症。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的质量,是保障小儿安全护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选取某医院的小儿病房为研究对象,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旨在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的难点和存在问题2.1 穿刺困难小儿的皮肤细腻娇嫩,很容易造成血管的损伤,穿刺操作相对成人而言更为困难。
2.2 疼痛感知由于小儿对于疼痛的感知较为敏感,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容易引起小儿疼痛和焦虑。
2.3 并发症风险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存在着一定的感染、出血、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风险,尤其是对于小儿来说,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3.1 制定规范的穿刺护理流程通过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制定了规范的穿刺护理流程,明确了穿刺操作的每个环节,从患儿准备、仪器准备、消毒操作、穿刺操作、固定操作、术后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范要求。
3.2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针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难点,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穿刺护理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应对小儿穿刺操作的能力。
3.3 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的质量评估和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收集、分析并整理穿刺护理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和风险点,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措施方案。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部门 C8肾内科负责人徐雪芳起止时间 2016.04-- 2016.1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科C8病区月制4年2016.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质量改进计划表(1)现状把握阶段(2016.04.01-2016.06.30):我们对留置针规范800700600500留置针人数400合格人数30020010004月-6月(2)原因分析1、护士没有按照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方法执行。
2、年轻护士或者是长期休假后回病房工作的护士培训不够。
3、护士重视度不够。
4、护士对于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标准没有掌握。
5、护士对病人留置针后健康指导不够。
5、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查力度不够。
6、有些病人容易出汗,贴膜容易卷边。
7、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评估不到位。
、有些病人留置针侧肢体活动不规范8.护士因素病人因素(3)留置针使用中存在问题1、留置针使用的指证没有掌握。
2、留置针在操作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执行。
3、贴膜有卷边;贴膜内有渗液或渗血。
4、针尖处有渗血。
5、肝素帽内有血迹。
6、没有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7、高举平台进行固定时沿血管的走形进行固定。
8、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时不规范。
(4)整改措施1、对科内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存在问题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2、责任护士认真按照标准落实规范留置针的操作。
3、每天静脉穿刺完成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对全科的留置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
4、护士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
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患者留置针留置的规范率精选全文
40
42
46
128
2
是
2021.05.31
XX科
发放统一的优化管理手册
AAA
38
40
44
122
3
是
2021.05.31
XX科
未充分评估血管
优化留置针操作流程,并组织学习
AAA
40
42
46
128
2
是
2021.05.31
XX科
以老带新入职的护理人员熟练
AAA
38
42
40
120
4
是
2021.05.31
对策2
对策二
对策名称
优化留置针操作流程,并组织学习,发放统一的优化管理手册
原因
未按留置针操作流程操作
改善前:未按留置针操作流程操作对策内容:1、优化留置针操作流程,并组织学习2、发放统一的优化管理手册
对策实施:负责人:AAA实施时间:2021年6月21日至2021年7月10日实施地点:办公室
对策处置:经效果确定为有效对策
高浓度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
输液泵药物
速度慢
固定
胶布固定不当
延长管未妥善固定
关节部位未用固定板固定
贴膜方法不正确
血管
未充分评估血管
封管冲管方法
封管夹于穿刺点过远
冲管速度过快、压力过大
制图人:AAA 时间:2021.05.15
解析
为什么会发生留置针使用患者非预期拔管要因解析
人员
患者
健康教育不到位
3
3
5
3
WHAT
WHO
HOW
WHERE
月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部 门 肾内科负 责 人 徐雪芳起止时间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科 病区年 月制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质量改进计划表( )现状把握阶段( ):我们对留置针规范4月-6月( )原因分析、护士没有按照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方法执行。
、年轻护士或者是长期休假后回病房工作的护士培训不够。
、护士重视度不够。
、护士对于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标准没有掌握。
、护士对病人留置针后健康指导不够。
、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查力度不够。
、有些病人容易出汗,贴膜容易卷边。
、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评估不到位。
、有些病人留置针侧肢体活动不规范( )留置针使用中存在问题、留置针使用的指证没有掌握。
、留置针在操作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执行。
、贴膜有卷边;贴膜内有渗液或渗血。
、针尖处有渗血。
、肝素帽内有血迹。
、没有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高举平台进行固定时沿血管的走形进行固定。
、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时不规范。
( )整改措施、对科内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存在问题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责任护士认真按照标准落实规范留置针的操作。
、每天静脉穿刺完成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对全科的留置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
、护士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
、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留置针的观察和自我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护士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等。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为9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和74.5%,且观察组护士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不良反应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有着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留置针穿刺率、保留时间及满意度,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持续质量改进;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轻微、护士工作量少、可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赢得抢救及治疗时间等优点[1]。
但静脉留置针患者易发作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规范、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症状的缓解以及救治行为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经典质量管理方法,以使护理质量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2-3]。
为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组研究选取1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1例,女87例;年龄11~85岁,平均(42.2±3.4)岁。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穿刺成功率低、留置时间短、穿刺部位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应运而生,通过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严格护理管理,以期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更加先进的穿刺技术和护理方法。
只有技术过硬,才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损伤,延长留置时间。
这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而言,尤为重要。
2. 改进护理流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还可以通过改进护理流程,优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风险。
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穿刺部位选择,避免穿刺部位受力过大、摩擦增大,造成穿刺部位出血、渗血等并发症。
3. 建立标准化护理操作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建立标准化护理操作,使得每一个护理环节都有标准可循,提高护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建立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对护理过程的影响,提高护理效果和安全性。
1. 提高穿刺成功率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护理流程得到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从而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给小儿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感。
2. 延长留置时间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对于患儿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以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和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减少留置部位的刺激和损伤,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了其应用效果。
3. 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穿刺部位的并发症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穿刺部位选择、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了穿刺部位出血、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留置部位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部门C8肾内科负责人徐雪芳起止时间2016.04-- 2016.1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科C8病区2016年4月制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质量改进计划表(1)现状把握阶段(2016.04.01-2016.06.30):我们对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原因分析1、护士没有按照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方法执行。
2、年轻护士或者是长期休假后回病房工作的护士培训不够。
3、护士重视度不够。
4、护士对于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标准没有掌握。
5、护士对病人留置针后健康指导不够。
5、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查力度不够。
6、有些病人容易出汗,贴膜容易卷边。
7、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评估不到位。
8、有些病人留置针侧肢体活动不规范(3)留置针使用中存在问题1、留置针使用的指证没有掌握。
2、留置针在操作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执行。
3、贴膜有卷边;贴膜内有渗液或渗血。
4、针尖处有渗血。
5、肝素帽内有血迹。
6、没有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7、高举平台进行固定时沿血管的走形进行固定。
8、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时不规范。
(4)整改措施1、对科内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存在问题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2、责任护士认真按照标准落实规范留置针的操作。
3、每天静脉穿刺完成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对全科的留置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
4、护士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
5、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留置针的观察和自我管理。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留置针合格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这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标准使用合格率科室C8肾脏病科负责人徐学芳于2009年4月开始并结束XXXX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标准使用合格率现状监测结果;XXXX 4-6月份标准使用留置针合格率90%;在XXXX 4-6月份开展的留置针标准使用情况调查中,我科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规范留置针的使用,因此,建立这一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护士没有掌握留置针的标准使用方法。
病人对留置针侧肢体的不当使用并没有引起他们思想上的注意和疏忽。
他们忘记了责任感不强。
年轻护士的培训不够。
留置针的使用不规范。
护士们忙于工作。
《管理因素体系实施因素质量改进计划表》时间步骤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实施计划,将检查结果纳入标准,纳入5月至7月、8月、9月、10月、11月、11月、12月、12月和计划1。
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团队,通过采取分级管理、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履行管理和监控职责 2.制定改进目标:提高留置针标准使用合格率> 90% 3。
时间:XXXX四月到十二月,总结和行动一。
每月对数据进行统计,及时分析、指导和反馈存在的问题。
2.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持续关注专项检查,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持续改进质量执行(执行)1。
就留置针的标准化使用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以便每个人都了解和掌握它们。
2、责任护士确保他们按照标准操作使用留置针3、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负责每天检查留置针的使用情况,督促整改并做好记录4、对新进科室的患者使用留置针,及时评估,及时治疗5、对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留置针患者给予指导,让患者知道活动和用力方法,6、对不合格的留置针及时治疗直流检查1。
实施纠正措施后,护士长和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留置针的标准用法。
2.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有新的问题,质量会随着下一次的改进而不断提高。
3.一旦合格率达到6个月,则有效。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意义。
引言部分从背景介绍、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部分将着重探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重要性,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中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质量改进对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影响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策略。
结论部分将强调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重要性,并进行未来展望和结论总结。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意义,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意义、重要性、问题、影响、策略、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临床科室。
静脉留置针通过穿刺皮肤将针管插入静脉,以便输注药物、输液或采血。
在医疗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为它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留置针护理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不当的留置操作会导致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
对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系统性的改进方法,旨在通过不断的监测、评估和改进过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帮助识别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文将就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意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对护理的影响以及应采用的持续质量改进策略。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讨论,旨在为优化静脉留置针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方案。
1.2 问题提出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静脉留置针脱落或移位导致输液不畅,造成药物浪费或患者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或无培训造成感染等并发症;静脉留置针被忽略或未及时更换,导致患者疼痛和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
项目名称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部门C8 肾内科
负责人徐雪芳
起止时间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科 C8 病区
2016 年 4 月制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项目名称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 改进小组
组长:徐雪芳
组员:卢钱娣 吴静月 孙锦珠 陈莹青 预期目标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
现况值
目标值设定
监测结果
2016 年 04 月份至 06 留置针规范使用
率合格率 <60%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 >90%
问题叙述
本科室在 2016年04月份至 06月份调研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情况中, 发现存在
较多的问题,为了规范留置针的使用,故设定此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现状把握 护士
患者
原因分析
未掌握留置针 病人留置针侧
思想上未 肢体用力不当
规范使用方法
引起重视
年 轻 护 士 培
疏忽、忘记
责任心不强
训不够响
留置针使 用不规范
未及时将监 督情况反馈 整改
未 纳 入 质 量
考核指标
护 士 长 监 管 护士工作繁忙
不到位,护士
执行力不够
管理因素
制度执行因素
质量改进计划表
时间
步骤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5
找出问题
√
分析原因
√
确定主因
√
制定措施
√
执行计划
√√√√
检查效果
√
纳入标准√遗留问题√
计划( Plan )实施 (Do)
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采取1、对科内护士进行规范使用留置针的培训,
层级管理,定期检查和随时抽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查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履行管理2、责任护士确保自己使用留置针时按照规范和监控职责。
操作执行。
2、制订改进目标:提高留置针规
3、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负责每天检查留置针使
范使用合格率 >90%用情况,督促整改并做好记录。
3、时间:
4、对新病人带留置针入科者,及时评估,及2016 年 4-12月份时处理
P5、针对不同病人、不同部位留置针的病人给
予指导,让病人知晓活动和用力的方法,
6、对于不合格的留置针及时处理。
D
A C
总结、再优化( Action )
1、每月对数据进行统计,对存在
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指导、
及时反馈。
检查( Check)
1、实施整改措施后,护士长以及持续质量改
进小组成员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留置针规
范使用情况。
2、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对特殊2、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问题,作为下
检查持续关注、不断改进工作一次的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持续质量改进。
3、一旦持续 6 个月满合格率示有效。
(1)现状把握阶段():我们对留置针规范使用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4 月 -06月留置针(人)合格(人)合格率
725415%
(2)原因分析
1、护士没有按照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方法执行。
2、年轻护士或者是长期休假后回病房工作的护士培训不够。
3、护士重视度不够。
4、护士对于留置针规范使用的标准没有掌握。
5、护士对病人留置针后健康指导不够。
5、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查力度不够。
6、有些病人容易出汗,贴膜容易卷边。
7、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评估不到位。
8、有些病人留置针侧肢体活动不规范
(3)留置针使用中存在问题
1、留置针使用的指证没有掌握。
2、留置针在操作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执行。
3、贴膜有卷边;贴膜内有渗液或渗血。
4、针尖处有渗血。
5、肝素帽内有血迹。
6、没有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7、高举平台进行固定时沿血管的走形进行固定。
8、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时不规范。
(4)整改措施
1、对科内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存在问题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2、责任护士认真按照标准落实规范留置针的操作。
3、每天静脉穿刺完成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对全科的留置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
时指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
4、护士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
5、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留置针的观察和自我管理。
基线调查4月5
月6
月
合计
总人数合格人数总人数合格人数预约数合格人数总人数合格人数留置针使用243137240134242144725415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