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太阳和影子(4)_青岛版(六年制)
三年级青岛版科学《太阳和影子》教案

三年级青岛版科学《太阳和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关系。
学会观察和记录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
能够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时间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
掌握观察和记录太阳位置和影子变化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时间和方向。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手电筒、小物体、白纸、指南针、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太阳和影子的视频,引出课题“太阳和影子”。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过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2.认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15分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用手电筒照射小物体,在白纸上形成影子。
改变手电筒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就像手电筒一样,它的位置变化会引起影子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如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等。
3.观察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观察不同时间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
指导学生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用笔记本记录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长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根据影子推测时间和方向(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时间的影子图片,让学生根据影子推测时间和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测。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和影子,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以及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精品

2.太阳和影子【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2.乐于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学会合作交流,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能利用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3.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2人合作课前测量自己早中晚影子长短、观察影子方向,每人一张课前观察记录单,每人一份装有“根据太阳的位置画出物体影子”的材料袋;每组:实验记录单、透明薄玻璃片、不透明薄玻璃片、白纸、铅笔、手电筒;教师准备:学生所用探究材料;太阳卡片图三个、动物影子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图片资料、无影灯图片、日晷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物王国里有趣的视频资料,想不想看?2.教师播放孔雀欣赏自己美丽的影子、水中的鱼群和一些高级灵长类中具有发达视力的脊椎动物利用影子形态变化预知险情、美洲鹳用影子捕食的视频。
3.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谈感想,引出对影子的探究欲望。
4.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预设1:阳光下、灯光下、月光下…..4.提出问题:关于影子,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2: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晴天有影子?阴天没有影子?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一样吗?影子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5.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看得出,你们很会思考,就像科学家那样善于提出问题,真的很了不起!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太阳和影子中的科学奥秘。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太阳和影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阳和影子》教案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太阳和影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激发研究兴趣。
2.两人或多人合作,、观察影子并讨论记录。
3. 观察记录一天太阳的位置、影子的变化。
4. 观察和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建立太阳的运动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教学重点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觉)运动模式,知道太阳的(视觉)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持续而细心地进行观测,知道太阳的(视觉)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激发研究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室、粉笔、观测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谜底:影子)学生猜谜。
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
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
二、新课学习1.画影子(1)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
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太阳和影子》p48—50 教学目标1、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2、通过观察微视频中的实验,获得科学证据,总结出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模仿实验。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模拟实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微视频,实验用手电筒、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想不想看?(想)师:好!请大家注意看了?(手影表演)师:这段手影游戏好玩吗?(好玩)想不想上来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一段和老师不一样的?好!你来!生:手影。
师:好,表演的真不错,还有吗?好,你来。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把幻灯机关上,学生表演无法进行,)师问:哎?影子怎么看不见了?生:因为没有光。
师:好!请回吧,看来呀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首先要有光?(对)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手电筒)哎!怎么还没有影子?生:还要有物体。
师:(拿出玻璃)好,那我们来看,这是不是物体?我们把它放在这,(教师放一块空白的幻灯片)哎!怎么没有影子?生:因为它是透明的师:噢!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有影子。
(教师随手把幻灯机电源关上)师: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谁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生: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师: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
师:看来呀,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光+ 不透明的物体影子)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些什么?生:影子是黑色的…… 师: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生:灯光下。
生:月光下。
生: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阳光与时间》单元中第2课。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
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
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太阳与影子有感性认识,学生都有意无意的注意过太阳和影子。
)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皮影戏、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针对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欠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实践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辨别方向、确定时间等。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合作与交际能力。
3.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准备:手电筒、记录纸、模拟实验用具等;皮影戏设备。
具体教学过程:(一)皮影戏导入新课。
教师表演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皮影戏提出问题:灰太狼的影子为什么看不见了?灰太狼可以看到清晰地影子吗?(出示透明的灰太狼)电源关掉后,喜羊羊的影子怎么也不见了?学生总结,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哪些条件呢?(板书: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揭示课题《太阳和影子》(板书课题:太阳和影子)【从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能看到影子联想到太阳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能看到物体的影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11、太阳和影子课型:实验课教学目标: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外难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不按化规律。
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等教学方法:观察、实验、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二、探究活动1、做影子游戏发现产生影子的条件。
(1)教师先做几个手影,让学生描述影子的样子,激发学生做手影游戏的兴趣。
(2)学生自由做手影游戏。
(3)利用透明与不透明的卡通图片或小动物玩具做影子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4)在游戏中,关闭光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即没有光就不产生影子。
(5)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产生影子的原因。
(6)小结: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不透明的物体。
2、实验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1)学生交流: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展示交流学生课前的观察记录。
对观察结果进行小结。
(2)设计实验,验证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教师深入各组参与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
影子与手电筒光的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前臂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前臂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
(3)学生活动: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自由活动1、讨论: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学生自由发言,列举实例,充分发表意见。
第2课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科学思维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和测量,能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
态度责任目标: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观察和测量,能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文字、视频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不同时间段拍的旗杆的照片。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照片,看看两张图有什么不同?生:旗杆影子的位置不一样。
师:你能具体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吗?生:方向不一样,第一张旗杆的影子在西边,第二张旗杆的影子在东边。
师: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生:可能与太阳的位置有关系。
师:这两张照片,一张是早晨拍的,一张是傍晚拍的,因为时间不同,所以影子的位置就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解开这个秘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师:大家根据刚才的照片,想一想。
生交流讨论。
师:这是课前小组做的观察记录。
大家看看,有什么发现?出示记录表,学生观察思考。
得出结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活动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看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最新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获奖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太阳和影子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猜谜、游戏等,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交流、讨论,逐步了解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及运用太阳位置、物体影子的特点来判断时间、辨别方向;最后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是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但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知识,无法以自己的现有经验加以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情感目标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交流、分工合作的优良品质;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要点分析:(一)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一套、透明的物体、三个太阳的图片、每组准备三幅画(未完成的画影子作品)。
2.实验准备:手电筒、铅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纸,课前观察提示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玩手影。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2.《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内容以“旗杆的影子”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分析,认识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其意义和有关作用,发展提高学生观察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教材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在前一节课《影子》的学习基础上以“早晨,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傍晚,旗杆的影子在东边”为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呢?”指向导入本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教科书还呈现了材料包中的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目的是提示学生课前做好材料的准备,为课堂探究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实地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进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实际观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的变化规律。
第二个活动,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教材呈现了“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观测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的活动指向,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后,通过中长期观测活动,进一步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本课通过由最初自然现象的浅层次观察到较深层次的现象科学实验模拟观察分析这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到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分析】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规律,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譬如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可以辨别方向,了解影子的形成与太阳有关……这些对于后面探究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第一课时《影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与影子》单元的第一课时《影子》。
旨在创设了“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我们一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的情境,提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影子有关,“阳光或灯光下”,将影子的形成和光联系在一起,为后面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作铺垫。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指出了本课探究活动所需的典型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等,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活动由三部分组成,“找一找哪里有影子”:阳光下树影、灯光下人影以及一位学生为另一位学生画影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影子,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
“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教科书呈现了3位学生探究物体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场景图,结合“思维导航”,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探究,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
“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教科书呈现了改变手电筒的高度和方向、改变手的位置和形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科书以问题“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为导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影子的秘密,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影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教材从学生生活入手找影子;通过实验,结合思维导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影子,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
【科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太阳和影子》教案

【科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太阳和影子》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下1.2《太阳和影子》教案2. 科学探索探索活动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操场上测量旗杆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记录表。
现在能说一说你们的观察和记录情况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交流归纳观察发现。
课前观察的校园内旗杆(足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度观察记录表。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同学们能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教师:前?后?这样说也可以。
能不能换个说法呢?教师:真好,你很会表达。
也就是说,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刚才大学生交流各组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太阳向西移动,旗杆影子向东移动,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东移动。
生2:我们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生3:我们发现,太阳在旗杆的后边,影子在旗杆的前边。
生4:太阳在旗杆的南边,影子在旗杆的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数据,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数据: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旗杆)影子变化12:36 南偏西长度7.40米方向(位置)北偏东12:46 向西移长度7.55米方向(位置)向东移40 厘米12:56 继续向西移长度7.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53 厘米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足球架)影子变化12:40 南偏西长度 1.53米方向(位北偏东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中长期观察的意识。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板书 1.2太阳和影子板书设计置)12:50 向西移长度 1.56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0 厘米13:00 继续向西移长度 1.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1厘米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1.“蜻蜓点水”实质上是雌蜻蜓在( )。
A. 供人欣赏B. 嬉戏C. 产卵【答案】C【解析】【解答】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C符合题意。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学会写实验记录,并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
3.愿意交流与合作,并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屏幕2、课件:各种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图片;根据太阳的位置猜时间,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猜时间的课件。
3、分组实验材料:手电筒、积木、大白纸、实验记录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太阳和影子,揭示他们的秘密。
(出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太阳与影子的关注。
)2、关于影子老师还带来一段好看的视频,仔细看都能看到什么?(播放视频)这是一段什么表演?(手影)你想玩吗?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时,突然关闭手电筒,表演无法进行)咦?影子怎么看不见了?(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光)(教师打开手电筒)怎么还没有影子?(预设:学生可能说“因为没有物体”。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物体:书、黑板擦、粉笔、玻璃……(预设:学生发现玻璃没有影子,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师:要想有影子,还需要有——(板书:不透明的物体)引导总结:通过刚才的观察,谁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板书:影子)需要哪些条件?4、师:除了灯光,还有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影子?(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板书:太阳,完成课题《太阳和影子》)(二)交流观察,探究特点1、师:课前已经让大家观察了太阳和影子,而且我们是有目的地观察。
(课件出示课前观察要求)(1)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太阳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结果。
3、班级交流预设:问题(1)——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明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实际方位和平面图上四个方向的位置,并完成板书:太阳的运行轨迹。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太阳和影子》教案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学校科学三班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测,发觉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改变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改变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改变,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受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同学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改变,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说明。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同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探究身边科学的爱好,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及记录观测数据的技能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掌握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试验,并作试验记录;能将观测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尊敬通过试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情愿合作与沟通;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改变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影子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试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预备:〔一〕老师预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亮和不透亮〕、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试验预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同学预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太阳和影子》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时间改变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太阳和影子》优秀教案

8、太阳和影子【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质疑: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科学知识: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方式。
教学难点:探究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手电筒、铅笔(6厘米长)、橡皮泥、彩笔、白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活动记录表、不透明纸板、透明玻璃、半透明拷贝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课件展示情境图谈话导入。
(1)、教师展示情境图。
(2)当你在阳光下游戏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时刻伴随着你,猜一猜它是谁呢?(影子)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于影子有哪些了解?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之间交流对影子的认识及玩影子的感受(教师可以提前几天有意识布置学生观察影子以及玩影子游戏)。
3、提出问题(1)、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想研究的问题吗?(2)、学生提出问题: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变化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4、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太阳和影子》的秘密。
(教师板书课题)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一)、以游戏的方法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猜想影子的成因根据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猜想影子形成的条。
(学生猜想交流)2、做影子游戏,发现问题。
(1)教师提问: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让我们做影子游戏,游戏中观察思考,你能发现什么?(2)游戏材料:手电筒、不透明纸板、透明玻璃、半透明拷贝纸。
【科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太阳和影子》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下1.2《太阳和影子》教案2. 科学探索探索活动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操场上测量旗杆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记录表。
现在能说一说你们的观察和记录情况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交流归纳观察发现。
课前观察的校园内旗杆(足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度观察记录表。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同学们能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教师:前?后?这样说也可以。
能不能换个说法呢?教师:真好,你很会表达。
也就是说,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刚才大学生交流各组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太阳向西移动,旗杆影子向东移动,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东移动。
生2:我们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生3:我们发现,太阳在旗杆的后边,影子在旗杆的前边。
生4:太阳在旗杆的南边,影子在旗杆的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数据,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数据: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旗杆)影子变化12:36 南偏西长度7.40米方向(位置)北偏东12:46 向西移长度7.55米方向(位置)向东移40 厘米12:56 继续向西移长度7.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53 厘米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足球架)影子变化12:40 南偏西长度 1.53米方向(位北偏东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中长期观察的意识。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板书 1.2太阳和影子板书设计置)12:50 向西移长度 1.56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0 厘米13:00 继续向西移长度 1.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1厘米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1.“蜻蜓点水”实质上是雌蜻蜓在( )。
A. 供人欣赏B. 嬉戏C. 产卵【答案】C【解析】【解答】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C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3.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透明的物体、学生准备:完成课前观察表格,分组实验材料:手电筒、铅笔、硬纸板等。
教学过程描述:一、猜谜导入1.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想知道是什么节目吗?(想).观看手影视频.师:节目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好!你来!生上台表演。
师:表演的太棒了!(师突然把投影灯光关上)提问:哎?影子怎么不见了?(因为没有光)师:好!要想看到影子,首先要有光。
板书:光师:可是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看!怎么没有影子?(还要有物体)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要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那些条件呢?(要有光和物体)师:那我们来看(教师拿一块透明的薄玻璃片)哎!怎么没有影子?(因为它是透明的。
)师小结: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影子。
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不透明物体)师: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看见过影子?(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3.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是的,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补充课题:太阳和,生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把握了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观看手影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手影游戏目的在于解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太阳和影子,寓教于乐。
】二、操作感知,探究特点1.交流课前作业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观察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以及同一物体影子长短、方向变化。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自己的发现,然后由小组长进行汇报,好吗?开始!学生拿出课前的观察资料,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2.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师:刚才大家交流的很热烈,谁说说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生自由汇报早中晚太阳的位置及方向。
师:那么如果让你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你怎么辨别?生答师:如果我们面对傍晚的太阳,你怎样辨别方向?生答3.设计实验并验证:(1)实验提示:(出示课件)①将铅笔竖直立于桌面。
②手电筒平放桌面相距铅笔约一根直尺的距离,打开手电筒照射铅笔,观察铅笔的影子,并将影子描下来。
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用手电筒围绕铅笔转,要及时观察,并将影子描下来。
注意:手电筒按一定方向移动,与铅笔的距离始终保持一根直尺的距离。
④将实验重复操作3次。
(2)思考并小组讨论:影子的长短、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能发现问题,研究规律。
小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合作的乐趣。
】学生汇报交流,师归纳总结:(1)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中午太阳在正南上方。
(课件展示)外出时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
4.探究物体影子的长短及方向。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有影子,那么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物体的影子是黑的;影子和我们是一起的;中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
师:你真细心,还发现了中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
师:影子的长短和物体自身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老师这儿有早晨、中午、傍晚的三张照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
学生观察,说结果。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研究,就能发现许多科学的秘密。
【通过让学生说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太阳光下影子长短的变化特点,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动手作画,深化认识师:影子太好玩了。
我们根据影子的这些特点来帮图片中的同学找影子的游戏好吗?(好)请3位学生分别找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并说出理由.生进行评价。
师点评、总结:太阳的影子在物体相对的两边,并且在一条支线上。
(课件出示)师小结: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即使一个平常的观察,我们也要仔细认真,这样你才能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此时学生虽然对影子有了初步认识,但往往不会太多地去关注影子。
设计画影子这一环节,把科学理论知识融进有趣的绘画当中,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弄清问题。
】四、联系生活,猜时间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我们没带手表和其他计时工具,大家能不能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一下大约是什么时间呢?我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
师: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升到这个位置时大约是下午1点,过一段时间,太阳升到这个位置,同学们猜猜看,大约是几点?师:太阳升到这个位置时呢?出示课件让学生猜。
教师及时评价。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出来了,那我要是给你一个物体的影子,你能不能根据物体的影子来猜时间呢?(能)【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合理猜想,既能学以致用,又将学习兴趣延伸。
】五、深入探究,发现新知师:同学们能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来估计时间,了不起。
老师带来两幅照片,请同学们看屏幕,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你猜猜,那一幅是中午的照片,为什么?生猜测并说理由,教师及时评价。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照片,培养学生的假想能力,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及刚才的经历,做出合理推论,学生在猜一猜中感受到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六、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师: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冬天,塑料大棚在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帘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
到了傍晚要及时把草帘放下,保持棚内温度,有利于蔬菜生长)生2:……2、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医学上用的无影灯.生:刚才做太阳模拟试验时,我们小组发现用2支手电筒照同一物体会发现有2个物体的影子.我们小组的问题是:灯光越多会不会影子就越多呢?师:好,同学们带着疑问自主设计试验.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小组交流试验结论:当他们把手电筒的光集中在物体的上方会发现灯光下物体没影子了.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医学上做手术用的无影灯就是一位科学家在偶然的一次试验观察中发现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收获.课件出示无影灯.师:其实,我们真要感谢太阳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方便和快乐!人类和太阳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关系密切,不知道自然界的动物会怎样呢?课件出示3想一想,古人没有现在的手表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生交流。
3、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
指生读资料。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了解。
【通过问题开始科学探究,又通过问题延续科学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只要保持好奇心,结合多种方法主动探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反思与体会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领悟到日常现象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心理出发,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教师努力做到活用教材。
这充分说明科学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认识,对教材的再创造是达到科学教育目标最关键的因素。
教师在《太阳和影子》一课上,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交流,并进行实验,其引导性语言,非常到位,把学生的认知引向更高层次。
附:板书设计太阳和影子光+ 不透明物体→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