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10《木兰诗》 导学案附答案
![10《木兰诗》 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c91d26137ee06eff91822.png)
10木兰诗导学案精彩开篇词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
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
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âhán)鞍鞯(ān jiān)辔(pâi)头溅溅(jiān)胡骑(jì)啾啾(jiū)朔(shuî)气金柝(tuî)十二转(zhuǎn)百千强(qiáng)姊(zǐ)霍霍(huî)著(zhuï)云鬓(bìn)傍(bàng)地2.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jì胡骑转:zhuǎn转向贴:tiâ昨夜见军贴qí骑马zhuàn转动tiē张贴强:qiáng百千强Jiàng倔强Qiǎng勉强3.作者链接《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4.文体链接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5449833d4b14e852468f2.png)
领导汇报得几条危害。
请您将“助长形式主义”这一条恰当地插在下面得三条危害之间。
文所表达得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得句子就是:三、中考实战11、名著阅读(2011·四川乐山)【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瞧见丈夫得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您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得。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得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她们对我病情得诊断完全正确,但就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得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瞧见了,便问那汉子道:“您桶里就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就是白酒。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您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您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您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您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得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1)填写表格段落作品作者语段11、得内容概括语段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用四字短语)甲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术后安慰妻子达雅乙《水浒》小心谨慎是全(2)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她得人生经历与影响来瞧,我们应该学习保尔得什么精神?(3)乙段中得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得一位。
请根据这个人物得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得下联。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下联:12、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011·湖南郴州)①《故乡》《孔乙己》都出自(作者)得小说集《呐喊》。
《木兰诗》导学案与答案范例
![《木兰诗》导学案与答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459fa1cf84b9d529ea7a42.png)
课题: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难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 . 对偶和排比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法指导】
诵读与欣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熟读《木兰诗》。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三遍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ò()雄 chí()阿zǐ()。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466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5.png)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XXX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研究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XXX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预导学:积累与整合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XXX()傍地走()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_______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参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XXX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描述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突出XXX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歌颂XXX郑重、聪明、勇敢、能力不逊夫君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探究1.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2.说一说XXX是怎样一个人?3.你对XXX参军一事是如何评判的?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XXX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吹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以是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解析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394de3336c1eb91a375de9.png)
十、木兰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一、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划线的字注音:机杼()军贴()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朔()气金柝()铠()甲策勋()云鬓()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花木兰等)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②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③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品味诗歌语言。
①找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合作探究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
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3、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什么?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
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
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5、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四、当堂检测[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ce75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9.png)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乐府诗集》有关常识。
2、体会文章精妙的结构安排和谨严的遣词造句。
3、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
4、感悟人物形象,突出诗歌主题。
学习重点: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有特色的描写。
2、感悟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1、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2、体会文章精妙的结构安排和谨严的遣词造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初读感知(一)了解常识,整体感知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乐府诗集》和北朝民歌的常识。
2、集体识记《乐府诗集》常识。
(参见资料平台)3、学生齐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说一说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2、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3、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4、教师巡视、点拨、答疑。
5、学生找出欣赏点,做好批注。
6、小组内交流欣赏点,并做好记录。
7、全班交流欣赏点及所记录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重在整体感知和有个性的见解)第11课《春》导学案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3、体会用诗的笔调描绘一幅幅春天景图。
4、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1、积累字词,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体会用诗的笔调描绘一幅幅春天景图。
3、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每幅图画内容。
3、研读课文,体会用诗的笔调描绘春天景物的特点。
4、再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5、回顾课文,总结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描绘春天的?用了哪些手法?作用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好?为什么?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并体会其作用。
10.木兰诗导学案(答案)doc
![10.木兰诗导学案(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4dd1f6c960590c69fc376c7.png)
10、木兰诗、明确学习目标: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
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机杼声(zh ⑪可汗(kdidn )鞍鞯(mji 6)辔头(p 百)鸣溅溅(ji m )胡骑(j i )鸣啾啾(ji rn 朔(Shu c )气传金柝(tu c ) 阿姊(Z 1)红zhu 6 q 妆)zhu o (著)我旧时裳 云b in (鬓)2、文学常识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诗,3、解释下列词语:惟闻女叹息(• 只 ) 愿为市鞍马(• 买 ) 旦辞爷娘去(• 早晨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十一转( • • 记功 )赏赐百千强(• 有余)出郭相扶将( • • • 外城)( 扶持) 著我旧时裳( •穿 )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出门看火伴(同伍的士兵) 雄免脚扑朔( 动弹 )班级姓名 学号1、2、3《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它曾大放异彩,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 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文, 题材广泛,格调雄劲、 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乐府诗集》 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 热烈和质朴。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能)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8《木兰诗》导学案附答案
![8《木兰诗》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3d70b4b35eefdc8d33345.png)
8《木兰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
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自主学习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kèhán)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辔.头(pèi)鞍鞯.(jiān)溅.溅(jiān)胡骑.(jì)啾啾.(jiū)朔.气(shuò)金柝.(tuò)十二转.(zhuǎn)强.(qiáng)阿姊.(zǐ)霍.霍(huò)著.(zhuó)云鬓.(bìn)傍.地(bàng)2.走进文本和作者《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3.文体链接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积累词语。
(1)重点词语唧唧复.唧唧(再,又) 万里赴戎机..(战事)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相扶将(外城) 当户理.红妆(整理) 出门看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雄兔脚扑朔..(动弹)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2)通假字对镜帖.(ti ē)花黄( “帖”通“贴”,粘贴。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1]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e629575b4daa58da0114a99.png)
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第一课时一、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知识链接《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文,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和质朴。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积累与整合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_______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诵读,读通大意1、诗歌诵读:①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完整word版)《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doc
![(完整word版)《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208342fab069dc51220103.png)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1、学法指导: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
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一、积累下列知识:1、生字词: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 ( ) 傍地走()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的有关介绍: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北市买长鞭(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著我旧时裳( )安能辨我是雄雌(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还朝辞官→()→比喻赞美,讴歌英雄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一)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1)第 2 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8f69f770bf78a64295434.png)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木兰诗》导学案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件准备】白板【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课堂过程】【自学质疑】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注音:机杼()可汗() _ 鞍鞯( _)辔头()鸣溅溅()_ 金柝(_ )燕山()旧时裳()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合作探究】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
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a70ed20b4e767f5bcfceab.png)
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三、中考实战11.名著阅读(2011·四川乐ft)【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1)填写表格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3)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ft,也成为了108 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
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下联:12.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2011·湖南郴州)①《故乡》《孔乙己》都出自(作者)的小说集《呐喊》。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用短语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及时雨”指的是。
四、作文训练12.请同学们改写《木兰诗》第六段,表现出木兰回家团聚时的热烈欢乐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导学案
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
歌。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 乐府双璧” ,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注音:机杼()可汗()_ 鞍鞯(_)
辔头()鸣溅溅()_ 金柝(_ )
燕山()旧时裳()
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
全文。
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
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4、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找出文中语句分析。
5、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6、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
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展示提高】
填空题
《木兰诗》选自_ (代)—编的___是___朝时________________ 。
它与________ 称为“乐府
双璧”。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2惟闻女叹息(_)
3军书十二卷(_)4愿为市鞍马()
5旦辞爷娘去(_ )6万里赴戎机()()
7朔气传金柝(_ )8策勋十二转(_)
9赏赐百千强(_ )10出郭相扶将(_)11关山度若飞(—)12对镜帖花黄(_ )
三原文填空
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2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3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4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
6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7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8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9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
10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
11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12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13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14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巩固拓展】
1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3文中的“不闻?一一但闻一一”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
“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4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5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6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
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7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
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
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
8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9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10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
” 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11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12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答案梳理:
【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
5、诗中详细刻画了她作为普通女性的形象。
(三)、穆桂英、梁红玉、居里夫人等
【展示提高】
三、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_______________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_____________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4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3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
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巩固拓展】
四、1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2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马和马具。
3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
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4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确定的含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_ ___________________ 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
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6同意。
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______ 8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
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9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
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
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
观,勇敢的爱国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2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
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___________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