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5.动静结合:通过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7.拟人: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8.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以上都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和人性。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往往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1、用典(1)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
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
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常见的用典意思投笔:弃文从武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长城:守边的将士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尺素:书信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五柳:隐者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鸿鹄:人有远大志向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 句
表 现 手 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02
提 醒
0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 实象、实事、实景。
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四两句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表现手法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用
类别
概念
说 明
例 句
表 现 手 法
对比 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叠字
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殊的效果
李清照的《声声慢》
以古讽今
借古事讽现实
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
怀古伤今
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天的不得志
01
02
2
3
1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象征 (托物言志)的手法。(1)
以凤凰自喻,(2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2分)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导语: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1.对比(对照)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 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
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鉴赏
墨
梅
王冕
析:此诗运用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了托物言志的 手法,抒发了 作者要像梅花 那样的高洁、 淡雅,不向世 俗献媚的坚贞、 纯洁的操守。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 松”喻人,写“小 松”初长时不为人 注意而最终长成凌 云大树,反映出作 者对人才出身轻微 而终成大业的思考,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 取人的浅陋目光。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 手法。
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
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 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 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4.塑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情感
古今诗歌中,先写景后叙事抒情或全篇写 景的诗作很多,诗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气氛 渲染得浓浓的,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或融情 入景中。根据景物的性质可分为喜景和哀 景。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 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 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句 杜甫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 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 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 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 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 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 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 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 浓厚。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互 文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 君开,不曾缘客开。
作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分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 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 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双关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 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 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 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
•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 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 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表
现
手
法
衬托
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范成大 •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 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 生。 • 【注】 酴醿:一种观赏植物。 •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 试作简要分析。 • 答: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 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静态的嫩叶 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一.描绘手法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精练的笔墨,不加衬托,刻画出鲜亮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芒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所以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洁地写房间内简陋的摆设,要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勤劳奋作、官家修建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盘剥、压迫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奇妙地摆列开来,勾画出荒太古道上秋风飒飒的悲凉状况,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悲凉状况。
2.衬着: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样样平常的艺术见效。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绘、形容、衬托,在需要重申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节气家家雨,青草池塘各处蛙。
有约不来留宿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各处蛙”衬着了一种氛围,衬托夜的静、心情的忧愁。
写出了忧愁等候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逍遥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亮的颜色新鲜并且光明,组成了绚烂的图景。
3、衬托:对所描绘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经过写四周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为鲜亮突出。
属于侧面描绘。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屡次问计,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孔明的才华。
4.虚实联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将来一天与老婆聚会,“共剪西窗烛” 时再回想起今夜巴山夜雨的状况。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现手法1.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
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两首可谓是此中名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前者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
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
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
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
“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
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
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表现手法——诗歌鉴赏
比 喻 PREFACE
使用比喻时需注意:
1、本体和喻体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所用喻体多为常见,易懂的事物或道理; 4、注意思想感情; 5、多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来比 喻抽象,深奥不熟悉的事物或道理
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具体
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技巧
by.罗兮
1
抒情手法
2
描写的手法
目录
修辞手法
4
其他
3
1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评 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用典抒情(引用过 去有关人,地,事,物史实或语言文字)
答题“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衬 哀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烘云托月。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 明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
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
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
2.
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
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
渲
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
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
染
夜的深和夜的静
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
写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由一事物联系
Eg. 踏花归来马蹄香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1、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 2、两山排闼送青来
3、《吴江》张先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 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 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 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 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 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 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 贵的精神。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 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 欧阳修《踏莎行》:
3、赋、比、兴
运用比兴手法,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想象,有助于 对诗歌的理解;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直叙, 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 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无名氏《孔雀东 南飞》)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 我旧时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对 事物作形象描写)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兴起,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 咏的事物)。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 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 又是比。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 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 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虞美人 李煜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 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 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以乐景写哀情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倍增 其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一、二两句极言春光融洽,景象清新, 令人赏心悦目。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 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三、四两句写出了岁月荏苒,归期遥 遥,流露出漂泊的伤感。
(完整版)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一、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二、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三、常见的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具体又可以分为下面四种。
以乐景衬哀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乐景衬乐情: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以哀景衬乐情: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哀景衬哀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借景抒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
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一)常用手法: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通感、反复、夸张、设问、反问、 对偶、顶真、互文等。
2.描写手法:包括联想、想象、白描、象征、烘托、悬念、对比、衬托、托物言 志、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正面描写与侧面描 写结合、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
附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写景状物时可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 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从而使描写景物生 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达情意更别致隽永。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对比:更加突出诗人的情感。 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有趣。 设问: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 化主题,令人寻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 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3.表达技法 (1)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 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2)渲染。原是中国画中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 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 烘托,以创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3)象征。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 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4)抑扬手法。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 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抑扬手法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5)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 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影,同样具有这种艺 术效果。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境界,所谓“以小 景传大景之情”。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彩渲染)侧(烘托)、点面
法
– 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上下
– 感官角度:视、听、嗅、触…(相结合)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 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 ②回忆过去。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 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李煜《虞美人》: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 ③设想未来。 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 抒情技巧(直接、间接)
–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诗
– 间接抒情:
歌
常 (借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以景衬情 (借物)托物言志(象征)
见
(借事)用典、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表
• 描写技巧
现
手 – 虚实(虚:梦境、想象、回忆)、动静(以 动衬静、化静为动)、正(白描、细描、色
中
国
古
代
表现手法例说
诗
歌
鉴
赏
表现手法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
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 表现手法。
• 常用修辞
•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 借代、双关、互文、通感、反复、顶 真……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答案] 细节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 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验证自己的疑 惑和担心。 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对家乡亲人 无限的深切思念。
(完整版)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类诗歌的解题技巧“以景语结情语"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下面以高考题为例来探讨一下这类诗歌的解题技巧:如2005年全国卷中出现过这样一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分析: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比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又 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 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 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பைடு நூலகம்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 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 什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 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写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是反 衬梦醒后的悲哀的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 越凄凉。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此诗通过居处的幽静荒僻来正面烘托出李凝生活 的悠闲、宁静。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诗中所描写的 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正面衬托(烘托)作者 的羁旅之愁。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 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象征。以“小松”喻人,写出“小松”的远大 志向,同时也揭露出世人以外相身世看人的浅陋目 光。
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 转写越亡后的荒凉。 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 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眉鸟(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 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 的画眉构成对比。整首诗托物言志,借画眉鸟表达 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的不满和对开放思想、 自由人生的向往。
6、拟人,如月亮、长江,可以充当历史 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淮河水”“旧时月”都是石头城 六朝盛衰的见证人。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
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 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 法”、“表达技巧”等。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衬托:又叫映衬、烘托。通过描述 环境、气氛等,烘托出主体事物, 或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正 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 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即以 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 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
一二句写实景,描写了胡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 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清澄的夜里,不知哪 座戍楼里传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三四句虚写,将 “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 乡的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请从“虚实”关系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1.运用反衬的手法( 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 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 由的思想感情。 2.“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 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 展翅高飞,表达出一种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用了什么手法写梅,请具体说明。
用了衬托的手法, 用“万木冻欲折”衬托(反衬)梅花的 “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用“禽窥素艳来”侧面烘托 梅花的高洁突出表现梅花孤高傲雪的品格。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1、试解释“远害全身诚得计”一句中“远害全身”的意 思。 2、表明洞中蝙蝠“远害全身”最生动的两个词语是_、 _ 。 3、最末一句表明作者对洞中蝙蝠怎样的态度?
洞中蝙蝠
自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1.远离祸害,保全自身 2.藏 避 3.否定、贬斥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 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 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虚实 象征 修辞
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 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
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有怀》)——引用杜甫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 滚流。”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 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敌的决心。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1、比喻,最常见的手法,以物喻情。 A、写景状物时用之渲染意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②暗引:
前出塞 杜甫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例: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 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__。 2,诗歌的第二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试分析。 3.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汉宣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谈谈李白《塞下曲》 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 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 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将帅荒淫,与战士牺牲对比,表达出 作者对某些边将不满、愤恨,对征战士兵 的深切同情。
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
例:杜甫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通过对比,暴露了当时贫富对立 的社会现实。
5、互文,使含义更丰富。 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虚实 象征 修辞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 常被用于反衬现实。
②已逝之景或境。
例: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
③设想之境。
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 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 以抒怀。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 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箨龙静静剥落,木笔静静开花都表现了初夏景色之 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写白鹭缓缓下翔,虽动态,却给人安详之 感。③以声衬“幽”,“鸣蛙”写蛙声喧闹,似与清幽景色对立,其实蛙鸣 景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