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引来语文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下面谈谈笔者在多渠道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一、巧借音乐,理解课文音乐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把音乐运用到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我与地坛》一课时,我这样导入课文: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这首乐曲激越高昂的音调、动人的旋律感染学生,接着介绍:“贝多芬28岁开始听力逐渐衰退,到了32岁基本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奋起拼搏成为生活强者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这一案例中,我先用音乐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乐曲引出其作者贝多芬身残志不残与命运抗争的事迹,使学生动情,自然地把学生由对贝多芬的崇敬引入到对《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的崇敬,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情感体验,这是激活音乐资源所收到的效果。
中学课本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谱成了歌曲《阳关三叠》,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一剪梅》,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也都被谱成了歌曲。
我教这些古典诗词时,在引导学生赏析过程中,相机播放以其谱成的歌曲,乐曲的旋律、音调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该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后,让学生们从网上下载这些歌曲到各自的MP3中,反复跟唱,这样有助于记忆和背诵诗词。
二、巧引歌词,拟成作文亮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拟得一个好文题,能给文章增色不少。
恰当地引用或化用歌词作题目,是拟好文题的技法之一。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们养成了抄集歌词的习惯,并灵活地引用于作文中。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文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主要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分为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
在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多种途径。
以此来使广大教师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并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己任,挖掘我们身边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条件;开发利用;途径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不同的资源背景要求改变过去注重教科本,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那么,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与利用,怎样开发与利用,有哪些优秀的范例可供借鉴等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是这次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下面就从课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做个探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个理念。
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积累;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此,要开发并利用语文教材资源、自然课程资源、地域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可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个理念。
随着课改的进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学生等构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语文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即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并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的统称。
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的直接来源。
2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积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用之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承文化。
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语言的工具价值,教会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语言实践服务。
第一,运用语言文字,促进表达交流。
首先要学习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了解。
还要学会倾听,明白别人表达的意思。
这样才能有效运用语言实现交流。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给予他们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此谈一点笔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抓住教材、教参资源,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教材文本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优美的语言文字、构思精巧的篇章、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新教材有较强的整体性,内容注意整合。
另一特点就是富有弹性,拓宽了教师的创造空间。
课堂上,教师要抓住这些资源,合理地利用。
2、抓住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远程教育资源,巧妙地开发与利用。
教学挂图、朗读磁带、课堂实录光盘等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资源,如能巧妙地利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情境和意境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抓住生活、身边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爬山、挖野菜、钓鱼、捉蝴蝶、做家务……都是习作的好素材。
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说一说,写一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读书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各种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它们在与社会接触中会获取到各种信息,并会对各种信息做出反馈,从而也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进一步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的确,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
2、抓住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既可以利用物产丰富和山川秀美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创新 Teachinginnovation118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黄慧菁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母语启蒙教育的重要工作,拥有独立而丰富的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农村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结合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可知,语文课程资源兼备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发与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促进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开发与利用潜在资源,优化整体教学水平。
1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实际意义当下社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差异逐步加大。
城市中的孩子享受着高等教育与优质的生活待遇,有机会、有条件参加各类兴趣辅导课程。
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整体教学水平偏低,专业课程资源结构单一,除基础教材外,几乎没有可开发的课外资源。
为此,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农村地区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2 开发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策略2.1 开发与利用家庭语文课程资源2.1.1 家庭成员语文课程资源家庭成员语文课程资源是课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校内语文教师等专业课程资源发挥着同等作用。
例如,在讲授《平平搭积木》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道具,引导学生结成小组搭建积木,锻炼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应当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与孩子完成实践任务,一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拉近彼此的关系;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1.2 家庭物化设施语文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与实际生活有机整合,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认知,提升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文内涵。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语 文课程资源 的开发利用
口 李 小 军 刘 丽 君
新 课 标 对 我 们 语 文 教 师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就 是 真 正 了解 应 该 想 办 法 寓 教 于 乐 , 分 激 起 学 生 在课 堂 学 习 中 的兴 趣 , 充 引 学 生 , 真 正 做 到 创 造 性 地 开 展 工 作 。 做 到这 两点 , 们 必 须 导 学 生 自主 探 究 , 教 学 效 果 事 半 功倍 。 要 我 让
和 利 用 有 效 的 课 程 资 源 , 稳 课 程 改 革 的脉 搏 , 满 足 新 课 标 的 过 程 。少年 儿童 头脑 中 没 有太 多 的 条 条框 框 , 受 任 何 固 定 把 以 不
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思 维 的 影 响 , 以 无 拘 无 束 地 多 角度 、 可பைடு நூலகம்多元 化 地 思 考 问 题 。 在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是 我 们 教 学 的 起 点 ,知 识 只 有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经验 结合 起 来 ,并 让 其 最 终 内 化 为 新 的 经 验 才 是 有价 值 习 资 源 是 远远 不够 的 , 须 注 重 开 发 课 外 学 习资 源 。要 以 人 为 必 的 。脱 离 学 生 生 活 经 验 的教 学 , 质 上 是 一 种 违 心 的 教 学 。我 本 , 本 因为 人 是 具 有 社 会 属 性 的 , 文 学 习的 外 延 就 是 人 的 生 活 语
们 的 教学 必须 从 学 生 的 实 际 出发 , 近 学 生 生 活 , 变过 去 重 外 延 , 习语 文 的 目的 也 在 于 现 实 生活 中 的 运 用 。 因 此 , 师 贴 改 学 教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研究机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有哪些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和开发?一、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只是空谈,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成果,所以大力开发并且利用适宜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践的前提,而课程实施者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程度又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也就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二、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1、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把“课本”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象,而忽视了丰富多采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从而导致了师生唯“课本”“教材”是从,严重束厄局促了师生的四肢举动、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和进步。
为此,我们语文组的教师,结合教材单元训练的重点,启发并率领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亲自去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与神奇天下。
如:在教学有关美景描述的第一单元之后,我特地率领学生去踏青,了解我们的家乡。
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操;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而,自然资源的公道、有效地开发与使用,对作文教学来说大有益处。
如在阳光明媚、春风融融的周末,我让家长率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瑞安,去观察各种花卉树木的变化,充分变更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悟、触摸大自然。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显得特别重要。
现就自己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本人的想法和看法:一、利用教材开发资源促进全面发展语文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或教师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单元有单元导读,精读课课后有“思考、练习”,略读课课前有“阅读提示”,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中有“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宽带网”、“展示台”。
其中,有很多内容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
老师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例如在教《找春天》一课时,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让学生去找春天,在大自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的特征,亲身体验春天美丽的喜悦,同时也增长了见识。
然后,把春天“请进”班级里:如画春天(布置画展),讲台放上桃花、插上杏花,班队课朗诵春天的诗、唱唱春天的歌。
通过一系列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出教材,补充教材,超出教材,使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都得到了提高,得到拓宽。
二、走进社会链接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爬山、挖野菜、钓鱼、捉蝴蝶、做家务……都是习作的好素材。
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说一说,写一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 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我们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资 源的作用。
二、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培养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素质。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对课程价值与作用的认知及其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评价的科学态 度。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缺乏正确的课程意识。他们往往只重视 课堂教学而忽视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只注重教材的钻研而忽视其他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
二、国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1、自然资源的应用
1、自然资源的应用
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利用自然资源来促进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语文课程中都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利用,他们认为自 然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此外,这些国家还注重利用自然资源来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比如通过组织学生 参加户外探险、野营等活动来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与利用是实施语文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新编 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编者的智慧,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 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新教材中选编的课文,不 仅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 科技的发展。例如《兰亭集序》表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艺术和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游褒禅山记》则借游山探胜的所见所感,强调“尽志”、“尽力”,方能 “无悔”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推动、资源开发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介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技术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育类软件、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具等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资源。
比如,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包括文学作品、诗词赏析、语法知识等。
通过计算机上的字处理软件,学生可以轻松地撰写文章、排版文字,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技术的推动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资源开发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需要教师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开发和整合各类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线文学馆、图书馆等平台上,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PPT、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打造个性化、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以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实践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教师要合理规划资源的使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的选择和调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结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广大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原则;途径;开发;利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与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使学生一、开发师生资源1、教师。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正面、侧面还是反面,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都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其成长经历、生活琐事、家庭、朋友,无不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语文教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教师轮流上课,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有新鲜感、新奇感。
成都市某学校打破传统的一个教师几年教一届学生的做法,实行每两年教师年级循环制度。
我想目的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教师资源,让学生吸收不同教师的长处,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体味不同教师的人格魅力。
当然打破学校、地区、省市的资源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对师生双方更是双赢。
但目前来看,还不现实。
不过,教师自身资源的利用,贵身教而非言教。
2、学生。
实施新课改后,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他们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结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
面对新的情况,一些教师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驾驭课堂。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1年国家教委出台《新课程标准》,之后《新课标》在全国各地逐步扩大影响,它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有力的挑战。
身为教师的我,学习、感受了新课标,并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精神。
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几年前的一些尝试教学与其中的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
我觉得只要多留心,到处都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作为普通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1.利用好教学内容本身1)课本中选用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要记住通过课文给孩子们传达文中渗透的思想,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同样在接受思想的熏陶。
2)根据课文内容,给孩子们介绍或推荐类似的文章、书籍,让他们有更广的涉猎。
4)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给孩子们进行表演的机会。
……2.注意教材的延伸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点而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延伸,而这些延伸其实是很好的教材资源的开发,它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记得在教《乌鸦喝水》,我问学生:假如你是那只乌鸦,会用什么方法喝水呢?学生的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
其中一个十分捣蛋的孩子插嘴说:如果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放石子进去也喝不到水呀,因为水在石头缝缝里呢。
这孩子答非所问,加上我当时也未认真思考,只是敷衍一句“是吗”便没再理会他了。
两年后,有次我在洗鱼池,将鱼池的水吸到差不多见底时发现,鱼池虽有水,可都在石头缝里!我猛然想起,那小男孩是对的!若当时让孩子们回家试一试,孩子们收获会更多。
3.课本插某某某的利用木字旁,爱树木松树、杨树来聚会伸展绿叶空气新。
我们要爱护树木绿色世界笑盈盈。
心字底,要用心。
思想好,立大志。
老师教导不忘记。
在读儿歌中,学生认识了生字,增长了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思想上也有所收益。
在高年级,教师则可以利用课本插某某某进行观察、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
如讲《捞铁牛》一课时,我利用课本插某某某让学生讲述捞铁牛的过程,并利用此某某某让学生展开想象,当时岸上一定有很多的观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力的,并专设一节提出课程资源的四点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载体将越来越不限于教科书。
把教科书当成唯一课程资源的情况,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过去。
课堂、学校也不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渠道和场所。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走出封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和教材的研究者。
那么,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一、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不论是教育家陶行知,还是当代名师李镇西都一致地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也即语文。
”这也就决定了语文资源的丰富性。
资源太丰富,有时又会让我们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试验教师必须有选择、有鉴别地开发资源。
1.我们应该认真地研读教材在读教材中把握教材的编排思路。
例如我们语文教材是以“文体组元,淡化文体知识”的方式编写。
这套教材按照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把宽泛的三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原为传记、游记、新闻、书信、序跋、演讲词、报告文学等界定清楚的实用文体,扬长避短,逐步接近了现代文体的本来面目。
这既利于资源开发,更利于教学。
2.我们应综合利用教材即是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地方资源、综合教材内容,做好学期规划、学年规划和各次活动的规划,也是把资源与教材进行科学有序的整合,形成确实可用的课程资源。
我们语文版教材给大家提供了“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系列。
如七年级朗诵、八年级演讲、九年级辩论的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活动内容与单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易于教师操作。
3.开发有创造性的课程资源比如:我们丰顺丰良周边的学校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历史上有名的)丰顺八景之“丰溪春涨”“丰良斜塔”,其共性资源在《丰顺县志》里是有记载的。
但其个性化资源就要我们找到它与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与之产生共鸣。
试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试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背景和意义新课程是以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人(学生)的发展”。
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新课程总体理念,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它要求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教师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转变;要求师生角色、行为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与生生对话、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实现以上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条件。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从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 / 翠莲 钟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文 课 程 应 该 是 开 放 书信 、 语 序跋 、 词 、 演讲 _ 报告文 学等界定清楚 生活世界建立 真正的密切联 系 , 现新教 体
而富有创新力 的 , 专设一节 提出课程资 的实 用 文 体 , 长避 短 , 步 接 近 了现 代 文 材 的 开放 性和 动 态 性 。 并 扬 逐
听、 读 写等综合的语文能力和素质。 好奇心和追求解决 问题 的体验上 。求知欲 察 、 说 、 、 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插 图。这些彩色 总 之 , 为 一个 语 文 教 师 , 作 只有 善 于结 插 图是根据学 生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及 教 成为一种动力 ,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 合教材 ,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 在整个教学过 是 学 内容 精 心设 计 的 。如 果 教 师 能 把插 图 充 的 理解 , 启 迪 学 生思 维 的 重要 手 段 之 一 。 因此 ,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要 不 断 对学 生 激 疑 程 中灵 活 地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才 能 使 教 分 利 用起 来 , 用 幻 灯 、 影 加 以放 大并 指 采 投 才 启迪思维 , 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 神。 自己的教育教 学达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 导学生认真有 序地观察 , 就会起到事半功 引趣 , 会使学 生在新课 改下成为学 习的主人 , 主 倍 的作 用 。 2设疑导思 , .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 师 不 但 要 没法 激 发 学生 不 断 提 出疑 动地完成 自己的学习任务。 ( ) 疑 、 思 , 养 学生 学 习 兴趣 二 设 导 培
下工夫 , 要钻研课文 , 会作者之情 , 体 把作 兴 趣 , 一 种 点燃 学生 思 维 火 花 , 而 开发 是 进 者 、教 师 、学 生 三 者 的 情 感 和谐 地统 一 起 智 力 的有 效 方法 。 来, 形成感情上的共振 , 使学生在语言文字 1 . 引趣 , 迪 思 维 激疑 启 的训练中受到美的熏陶 ,这样会极大地调 小学生 的理 智感 主要是指求知欲的扩 动他 们 的 学 习兴 趣 。 大 和 加 深 , 现 在 对 学 习 的 兴趣 , 疑 问 的 表 对 3图像显现激趣 .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论文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4一、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语文课程资源就是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师﹑教材﹑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无疑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一课程理念,强调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与广阔性,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花鸟虫鱼,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野史传说,都成了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的资源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课堂”也变得敞亮了。
1、教师、学生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新课改的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和研制者。
教师在肯定文本资源、信息资源、课堂教学环境资源,学生资源的时候,却常常忽略了教师自身资源的作用。
笔者认为,教师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的效率和层次,其自身就是实施课程的重要资源。
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体现在:(一)教材的价值依靠教师去挖掘,教材的”空白”需要教师去填补,教材的拓展需要教师去创造。
(二)教师以身示范,充当课程资源。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教学资源,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亲自参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如与学生一同表演课本剧、和学生一同参与辩论会;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学生从同学和教师身上学到东西远比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者:肖文红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2期
摘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紧紧抓住语文教科书并把它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放弃广博的语文课程的开发利用。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资源;网络;社会;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71-01
学语文教师不能紧紧抓住语文教科书并把它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放弃广博的语文课程的开发利用。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谈谈体会: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学校生活中,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
(一)校园环境——语文学习的沃土。
校园环境包括设备设施、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
如我校操场四周就张贴着许多经典故事,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等,让学生随时随地与古人对话,学习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我利用学生对形象直观、活泼生动的学习方式特别感兴趣这一特点,经常把校园当做大课堂,把教室安排在学校的操场,让学生实际接触大自然,把学习语文变成一件乐事,也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班级布置——学生展示的舞台。
班级布置应显人文化、人情味。
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设置了“我来挑战”、“收获小屋”等专栏。
黑板上开辟“词语积累”、“班级新闻”等小栏目。
黑板报则分组轮流策划、撰稿、誊写,人人参与。
每期黑板报进行全班评析,相互借鉴。
班级一角辟出了“图书角”。
另外,教室外边也设有展板,展板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学生的“作品赏析”、“读后感”、“书法展”;还有“爱心小贴士”,“时事新闻”等。
这样学生在班级中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同时还提高了语文能力。
(三)课外读物——丰富语文的桥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校图书室藏着大量的图书,孩子手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
我经常组织学生从图书室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角随时进行阅读,这样这些图书就“动”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我鼓励学生设置“采蜜本”,教会学生摘录。
在阅读中进行摘录、品论,再配上自己的图画,一件件属于自己的“艺术巨著”由此诞生。
在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我也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像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为学生的精彩展示,展示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背诵一首古诗,还可以读一篇优秀作文等。
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
如教学《颐和园的廊与画》一文时,利用网络设备播放颐和园的美景,学生把课文描写的景物与视频中出现的景象进行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就对理解课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小学课文篇幅都不是太长,大多节选自名篇名著,其中隐藏着许多空白,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等,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快捷这一特点,我鼓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阅读进行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我先安排了背景预习,许多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进行阅读,然后再读课文,进行学习。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很容易就入情入境了。
教学《木偶孩子匹诺曹》时,孩子们从文本中领略了匹诺曹的淘气、可爱,也为他的上学之后的事情感到好奇、担忧。
我及时播放动画片《木偶孩子匹诺曹》片段并推荐阅读读本。
这样,将课堂推向高潮并做到了延伸。
三、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资源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是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丰富的土壤,教师可抓住这一点让教材再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
(一)生活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曾组织过这样的活动,针对现在孩子们过生日铺张浪费现象,我提出辩论主题“小学生该不该过生日”。
孩子们都有过过生日的经历,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生日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准备资料。
课堂上开展小小辩论会,展开激烈的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然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讲,愉悦的情绪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心情好,眼里的人事景物就显得美好,因为愉悦,思维就显得特别活跃,语言也比平时丰富得多。
所以,利用自然景观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可以调节学生情绪,可以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在广阔的空间去学习语文,可以填补课堂资源的不足。
我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大自然怀抱去观察,去体验,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件乐事。
在教学《秋天的原野》一文时,我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的秋天。
通过观察、记录切身感受到了秋天原野的美,愉悦了身心并对课文做到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观察与写作能力。
(三)时事资源。
时事资源是以国内外或地方重大事件为背景的语文实践性学习资源。
它与时俱进,把语文和时代紧密结合,用儿童的眼睛去反映时代的特征,用儿童的智慧来诠释时代的步伐。
在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兴趣,交流了信息,培养了能力。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有一组描写战争,歌颂英雄的课文。
教学本组课文,我以“走进英雄”为主题,在缅怀革命英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事迹,抗洪抢险中的勇士等相关资料,学做当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