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

合集下载

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

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

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材解读以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必备基础之一。

课改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取决于两个关键点。

即“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教什么”是关键中的关键。

语文课程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正确解读与处理教材,提取精当、适当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必练的基本功。

二、教材解读要读懂什么?我们解读教材不仅要读懂其“原生价值”,更要读懂其“教学价值”。

借助文本,可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渗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材解读需遵循的思维策略。

1、联系思维。

我们解读教材一要和研读课标相结合。

二要和了解学生,研究学情相结合。

2、整体思维。

将教材的解读放到整册教材或单元主题中去,其教学价值才能被把握得更准确、更充分。

一篇文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得有着内在联系得有机整体。

不能分解得支离破碎。

3、语文思维。

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涵泳语言、内化语言、建构语言。

四、教材解读的具体途径。

1、和作者对话,把握教材的核心主旨。

2、和文本对话,用语文的眼光欣赏教材。

教师要“钻进去”“潜心会文本”。

3、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

五、教材解读如何有效处理?1、适当取舍,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

2、因文而异,巧用“用教材教”。

下面以《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该课例在教材解读及处理方面的成功之处以及对自己的启发。

《槐乡五月》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神聚,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李老师数学讲座心得体会

李老师数学讲座心得体会

李老师数学讲座心得体会在李老师的数学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巧,也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李老师数学讲座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

他不仅讲解了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原理,还介绍了一些前沿的数学应用和研究成果。

这使得我们全面了解了数学的内涵和外延,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李老师讲解的内容不仅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而且注重实际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其次,李老师的讲座方式亲切而幽默。

他总是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他的幽默感和亲和力使得整个讲座过程充满活力和趣味。

这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们愿意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李老师还通过一些互动环节和小游戏,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他在讲解中强调了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教会了我们如何认真分析问题,归纳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还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推理和证明,锻炼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这使得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正确的答案,还能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李老师还强调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他通过一些实例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关系,并指导我们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去。

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增强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把数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

最后,李老师的数学讲座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听完他的讲座后,我对数学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数学的学习也更加有动力。

我开始主动思考数学问题,主动拓展数学知识,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竞赛和研究。

李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数学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提供了很多的启发和指导。

李冲锋 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李冲锋 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文本解读心得体会很有幸聆听李冲锋专家关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我也深知对于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豁然开朗,让我对文本及文本解读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们需要多元的解读文本,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跟着作者的思维走,同时还需要发挥自己思维,使每一个阅读主题都可以发挥作用。

不仅老课文可以读出时代意义,而且还可以进行多元解读。

李老师举的例子,让我明白了这点。

李老师在解读《跳水》这篇课文的时候。

抓住课文中五笑,三气。

使整篇文章一下子就明了清楚。

从哈哈大笑到笑的很开心再到哭笑不得,这其中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体会会更加深刻。

在《咏鹅》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设计教学过程,可以从鹅本身的外貌来设计,还可根据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来设计。

想想自己在平时的备课中,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缺少对教材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往往过分依赖教参,查阅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把别人的设计依葫芦画瓢搬上课堂,对文本缺少个性解读。

这样一来很难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主导者,相反却成了别人劳动成果的附庸品。

也无法让自己的课堂发出光彩,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

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解读文本的能力,我认为我可以这样做:首先,从目录入手,了解本单元核心知识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基本学习要求。

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梳理出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其次,研究教材各部分编写意图,完成第一阶段的文本解读。

参考单元技能树和知识树,分析学情,挖掘教材蕴含的价值(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意义),形成课时目标。

再次,要研究本单元围绕技能目标达成所设置的知识内容的构成、联系及可拓展内容,形成单元知识树,完成第二阶段的文本解读。

还要按技能目标在文本中的体现整理形成技能树。

能够准确描述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并能将知识置于某一个知识或能力框架内进行解读。

最后,要深入挖掘本单元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教育价值。

教师教材解读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材解读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材解读培训心得体会在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践中,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此,我有幸参加了此次针对教师的教材解读培训,通过专家的深入讲解与互动交流,我对如何高效利用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此,我愿意分享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培训伊始,专家们强调了教材解读的重要性。

他们指出,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汇编,更是学科思想的体现和教育理念的传递。

因此,正确解读教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在详细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

教材中每一章节的设置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旨在逐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每个单元开头的背景介绍、核心概念的提出、以及随后的例题练习等,都是精心设计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环节。

这种对教材细节的关注使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

培训还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专家提到,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践操作方面,培训中的模拟教学环节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亲身体验,我发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并非易事。

如何在保持教材原意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是每位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教材内容,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教材的驾驭者而非跟随者。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解读和应用教材,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这次教材解读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我将会把培训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位能够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

李冲锋讲座学习心得

李冲锋讲座学习心得

学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讲座有感我有幸听了李冲锋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李教授语言幽默,把理论与例子结合起来,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短短的几个小时却让我收获了特别多,并深刻地认识到文本解读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上好一堂课,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一定是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读通,读懂,才能谈上课堂教学。

扎实的做好文本解读,就是对课堂教学最大的敬畏。

讲座一开始,李教授便为大家介绍了文本的不同形式以及该文本的特点,随后李教授就直接切入文本解读的主题。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文本解读十法”,所谓十法就有分体解读法、古典评点法、首尾解读发、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词语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发、线索解读法、细节解读法。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掌握,在古典评法里,李教授还为我们呈现了多个名著片段,其中一篇关于《水浒传》的片段让我猛然发现文本解读的奇妙。

李教授选取了《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的片段,只有一小段,提取了这一段中最关键、不太起眼的线索,以前上学时也读过《水浒传》,对于武松打虎的场景记忆较为深刻,正是李教授今日的文本解读,我才猛然发现呈现在我眼前的情节串联不是靠大老虎,也不是靠武松的三碗酒,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写入情节中武松打虎所用的哨棒。

作者以武松的动作将哨棒带入场景,每一个场景当中都有一根哨棒,这一段中最关键、不太起眼的线索,就是武松提着棒的“提”字,在这一节里面反反复复出现了多次,打虎前,打虎时,打虎后,通过对武松武器“棒”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他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武松走路提着、武松休息将哨棒立着、还是武松将哨棒挥向老虎时的动作等等,都没有离开这根看似不起眼的哨棒。

而武松打虎这个片段就是靠对这根哨棒的细节的描写将这个情节串联起来。

随后李教授通过列举了《咏鹅》的例子,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首诗的结构是从上往下写鹅,每一行诗都对应的鹅的部位,分别是脖子,羽毛,脚掌,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一副鹅的图片,随之出现对应部分的诗,从整体上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结构。

李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李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5月29,我那天下午的课调节后实在没法调换,学校的一些临时性任务要做,很遗憾没能在现场听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冲锋教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一场讲座。

但我有幸让同事分享了当天李教授所讲内容和PPT文件,我仔仔细细翻阅了相关图片和文字,也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李冲锋教授的相关资料和讲座观点,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原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可以采用不同的解读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李教授将文本解读细分为十个具体的方法,每个具体的方法又有不同的解题步骤,分别为我们举了不同的例子。

这十种方法分别是:分体解读法,古人评点法,首尾解读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语词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和细节解读法。

每一种都值得细细回味,深层探索,运用到教学之中更是大有益处。

对于我们这些新教师来说,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听了李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精心研读文本。

每次教授新课之前,与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

同一篇课文不仅要讲得细,抓住细节,挖掘作者的遣词造句,体会作者的深意。

还要将文章内容和课后习题相结合,提炼出核心问题,接着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该堂课的内容就会清晰明了的呈现在课堂上,呈现在学生眼前。

自己对文本不熟悉,怎么能让学生熟悉呢?教师自己有了感受,才能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你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你的基础上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受。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比较浅显易懂,但孩子们真的掌握了字词,能读好长句,读出课文该有的韵味了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掌握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精心研究课本,让孩子们在学有所得。

二、多元解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时打破作家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听无锡洛社中心小学李勤谈教材解读与处理有感.doc

听无锡洛社中心小学李勤谈教材解读与处理有感.doc

听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李勤谈“教材解读与处理”有感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很早就知道教材解读的重要性,可是一直不太清楚,教材解读究竟该怎么具体解读,解读些什么?今天听了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李勤谈“教材解读与处理”收获颇大。

李老师从“教材解读何以至关重要?教材解读需读懂些什么?教材解读需遵循哪些思维策略?教材解读有哪些具体路径?教材解读后如何有效处理?”等几个方面娓娓道来,理论结合实际举例,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豁然明朗。

学习收获如下:首先如何进行教材解读。

不论什么作品,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后就不能仅以一般的阅读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而且要为语文教学所用,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构筑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服务。

我们解读教材,不仅要读懂其“原生价值”——文章写了什么,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等;更要读懂其“教学价值”——借助这一文本,可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渗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我们重视读出教材的“教学价值”,并非意味着对教材“原生价值”的忽略。

如解读《拉萨的天空》,我们不仅要能读出拉萨的天空是湛蓝、纯净,令人神往的,更要读懂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

仔细研读,你会发现作者用“比喻”和“映衬”两种形象化的手法描写拉萨的天空,因而我们可以确定《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价值”——学习“用形象化的手法(比喻、映衬)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再如读《三打白骨精》,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知道这个故事,读出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读懂本文入选教材后独有的教学价值:一是让学生接触、感受古典名著,领略其魅力;二是架设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培养学生喜欢并能够独立阅读古代名著的兴趣和能力;三是架设由白话文阅读到文言文阅读过度的桥梁。

我们解读教材,既要读懂教材的原生价值,又要读出教材的教学价值,而且力求做到解读准确、全面和深入,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推进才有据可依,才能更得心应手。

否则,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或偏颇之处教师往往就不敏感,更不用说顺势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了。

《李教授文本解读讲座》学习体会

《李教授文本解读讲座》学习体会

《李冲锋教授文本解读讲座》学习体会2019年5月29日在七中听了李教授的文本解读讲座,李教授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贴近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在讲座过程中,我听得非常认真,他的语言非常吸引人,同时也专心的做下了笔记,每一个内容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也学到了很多文本解读的方法:关注文体、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关注章法考究出、抓住开头结尾、关注人称等等,收获太多……首先,李教授列出了有关文本解读的相关方法,一共有十种方法,分别是:分体解读法、首尾解读法、古人评点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词语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细节解读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同语统计法,在这个过程中,李教授利用了《水浒传》里面的片段进行解读,从出现的词语的频率进行分析,了解其出现频率的含义,从动词、名词等进行分析得很透彻,让人在读了之后能够快速的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如何去分析客人的内容,找到文章重点。

李教授让我们解读《跳水》,我“聪明”地开始关注文章反复出现的东西。

之前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让孩子们抓住了孩子和猴子互动的动词来复述的。

所以冲锋博士开玩笑:“我们老师最擅长抓动词和四字成语”的时候,我还笑了:觉得自己进步了,因为我抓到了“帽子”、“桅杆”和“横木”这三个词语。

其次,李教授还为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他告诉我们读名著就要去读评点本;读名著,不能只读闲事,要关注文法;文本解读,如果恰当了,自然就会很精彩;这三个建议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育的内涵。

今天听冲锋博士的这几句话,我恍然大悟:其实,名师名家的评析,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阅历、经验,对教学中的诸如目标、内容、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一针见血的评论和点拨,这对我们理解名著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语文老师,让孩子们读文学名著是好的,但是他们能理解多少呢?连我这个做老师也只看一些“闲事”罢了,他们又如何知道其中的精妙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应该读点评本。

听李主任教学讲座有感

听李主任教学讲座有感

听李主任教学讲座有感
听李主任教学讲座有感月日下午,有幸聆听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主任的讲座。

他以漫谈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自己专业成长的历程,并以生动贴近教学实际的真实案例,介绍自己的学习研究经验,因为有着一线教学的亲身实践,更因为勤于反思和用心钻研,所以讲座的言语朴实却引人入胜。

看似笨拙的低起点李主任讲起自己写的第一份研究方案,以后是怎样把自己的方案写成最规范的研究方案的,讲到挑战自己去写一本书的故事,有坚强的毅力,有勇于实践的精神,更有一人多高手稿的孜孜不倦。

厚积薄发,智慧闪现,看似笨拙的低起点,却是扎扎实实做研究的起跑线。

把教学变成研究李主任说他在做研究时,对听过的课都及时记笔记,写反思,总能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而且从点到面。

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这种思维的活跃哪里呢?研究者内心自发的一种激情,愿意去研究,喜欢去研究,正如他说的,自己是由着自己的责任感和兴趣去干。

对于愿意在平凡的教育教学中做研究的老师来说,李主任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在告诉我们,给自己确定一个方向,从现有的起点入手,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研究的课题,善于记录,勤于反思,就会走
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研究之路。

点到不止听李主任的讲座,感觉与日常工作很贴近,每一句精炼的话都有着思维的智慧在闪光,这正印证了一句老话——实践出真知:给自己的课堂一个方向;看自己教学中发生的故事,善于发现自己课堂中的精彩与失误;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主动去反思,使自己的教学非常有价值;和学生一起读书,让孩子接受最经典的东西;……。

李冲锋教授讲座 学习体会

李冲锋教授讲座 学习体会

学习李教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讲座有感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时常这样提醒我们的同学们要学思结合,在学中思考,方能有所得。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

感谢教科院为我们提供此次学习的机会,虽然因为学校代课未能到现场一睹李教授风采,但近期我反复揣摩了李教授讲座上的PPT和翻阅相关资料,在学习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请君听我细细道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从教材中深入挖掘要教育学生的点。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教师既不能脱离实际照搬教材教授知识,也不能自由发挥脱离教材讲授。

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文本。

李教授在讲座上向我们提到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忠实原文,任何脱离文本本身的教学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内容作为支撑。

二是把握全局,现在提倡一种大语文观来教授语文,文本中的一些知识点和情感要素要结合实际,结合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我们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是要抓住关键,任何一篇文本都有其训练语文知识关键的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解读文本中,我们便要切实去抓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把握住文本的重点来进行学习。

四是要不离文字,语文本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科学,如若脱离文字讲方法,那不就成了无本之源了吗?因此,李教授为我们讲授的这四点文本解读原则,我们一定要在教育实践中始终贯彻。

对文本的正确有效的解读是现代语文教师必备的一个专业能力,可是作为新老师,我们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这一能力呢?李教授交给我们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那就是分体解读法。

小学语文文本体裁常涉及的种类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现代诗、古诗等,我们要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例如,小学课本中常出现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特点有情节神奇曲折,富有童趣,这样的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在教学中,我们便要引导同学们在读中感受这种神奇,以及要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去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受到教育。

教材解析讲座心得体会

教材解析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教材解析讲座,这场讲座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主讲,内容涵盖了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学方法和教材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教材解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让我明白了教材解析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而教材解析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备课和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发现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材解析也有助于教师发现教材中的错误和不足,为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其次,讲座让我对教材的编写原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材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科学性要求教材内容准确、严谨,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则要求教材内容贴近实际,便于教师和学生应用。

在讲座中,专家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从这些原则出发,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此外,讲座还介绍了多种教材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而现代教学方法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讲座中,专家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在教材中的应用。

在教材应用方面,讲座强调了以下几点:1. 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3. 教师要关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及时与教材编写者沟通,为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材解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材解析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以下是我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1.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2. 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李克建教授教育过程解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李克建教授教育过程解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李克建教授教育过程解读的心得体会学习李克建教授教育过程解读的心得体会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学习”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

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层面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

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应当成为主角。

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注重学生面向学生的未来。

在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手段,使学生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优化,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和谐课堂。

教育的过程要体现受教育者的主题性。

要确立和提高受教育着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和自身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价值。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听李政涛教授讲座之感悟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听李政涛教授讲座之感悟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位杰出的教授,李政涛教授,曾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听李政涛教授讲座的感悟:一、课堂教学的价值李教授首先深刻地阐述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他指出,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评台。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灵感,思维得到锻炼,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教授擅长利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李教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李教授强调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他指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传递。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他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李教授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他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个性化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他尽量关注每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启发和成长。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一位优秀教授对课堂教学的独特见解。

我相信,在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将焕发出更加生动的光彩,让学生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感谢李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生涯树立了榜样。

五、强调实践与应用李教授还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他认为,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注重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他经常引用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李冲锋教授本解读心得体会

李冲锋教授本解读心得体会

李教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讲座有感5月29日,有幸听了李冲锋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收获颇丰,上好一堂课要做好十分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前提一定是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读通,读懂,才能谈上课堂教学,扎实的做好文本解读,就是对课堂教学最大的敬畏。

什么叫做文本解读,就是要把作者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信息破译出来,遵循四大原则:忠实原文,把握全局,抓住关键,不离文字,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文本解读?因为先有文本解读能力,后有课堂驾驭能力,如同教育家于涟老师说的那样:“备课要备到字都站起来上课才行。

”文本虽然是由一个个文字组成的,但是这些文本又是鲜活,具有生命力的存在,我们不能再拿着课本,教材去上课了,只有敬畏知识,才能敬畏课堂。

李教授也分享了他总结的“文本解读十法”,分别是分体解读法,古人评点法,首尾解读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语词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细节解读法。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古人评点法和解析结构法,古人评点法就是要多阅读,阅读其他“老师”的文本解读,例如毛氏父子,脂砚斋,金圣叹,读一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只有让我们自己先理解,读懂文本内容,才能传达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各位“老师”的点评版,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书,还要学会从中发现他们对文本解读的方式,从哪些地方进行文本解读的,我能不能用这种方式去解读其他的作品,李教师还举了一盒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的片段,只有一小段,提取了这一段中最关键、不太起眼的线索,就是武松提着棒的“提”字,在这一节里面反反复复出现了多次,打虎前,打虎时,打虎后,通过对武松武器“棒”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他的人物形象;结构解析法则是对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帮助理解,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先其大者,后其细者,举了《咏鹅》的例子,如果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首诗的结构是从上往下写鹅,每一行诗都对应的鹅的部位,分别是脖子,羽毛,脚掌,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一副鹅的图片,随之出现对应部分的诗,从整体上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结构。

小学教师 李冲锋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 李冲锋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听李冲锋教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有感如何备好一节课是一个新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我有幸聆听了李冲锋教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讲座,在讲座中李冲锋教授回顾了自己教育生涯中短时间备好一节课的经历,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精彩讲座。

李冲锋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文本解读细分为十个具体的方法,每个具体的方法有不同的解题步骤,分别为我们举了不同的例子。

分别是:分体解读法,古人评点法,首尾解读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语词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和细节解读法。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讲座一开始李教授就向我们推荐了诸如毛纶、毛宗冈、金圣叹、李卓吾、脂砚斋、王希廉、黄周星、张竹坡、周汝昌等大师的点评本。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很多时候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一种“套路”,跟着李教授的“套路”,我又见识到了《跳水》中的“五笑”、“三气”、“五吓”等心情变化的词。

把孩子、水手、父亲的心理玲离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最为有趣的一点是他分析《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汪伦》的异同,从不同的意象出发展开讨论。

体现出了李白对孟浩然和汪伦不同的感情,这两首诗从我们从小就能背诵,老师总是告诉我们李白对汪伦情深义重,我也从来没有怀疑过。

但听李教授一分析,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文本中还别有玄机,两种感情竟然
是截然不同的。

这也让我真的能再次对文本展开思考,我想这对于学生也是一样,深入的挖掘让学生也能更深刻的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认知。

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感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语文之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了,而文本解读就是一把钥匙,只有掌握好这把钥匙才能成长起来。

李冲锋教授讲座学习体会

李冲锋教授讲座学习体会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学习体会今天满怀期待地到七中听李教授的讲座,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果然还是收获满满。

听李教授的讲座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只不过现在自己已经是一名老师,所以听讲座的心情就更不一样了。

李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而且他还写了很多关于教师教学的书,什么《语文教学范式研究》啦、《小说教学教什么》呀、《语文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呀等等,都是作为新老师应该学习的内容,这些书对于一个新生的语文老师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李教授还有针对于不同文体的文本的研究,这样我们就能够从不同的文体出发,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内容。

李教授的文本解读很厉害。

他给我们讲述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小说应该抓住什么,童话的特点是什么,都讲得很透彻。

以童话为例,它的特点是以儿童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讲故事;情急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或者夸张来塑造形象等这些特点,而且将童话分类别给我们讲解,通过这样的梳理就更加容易理解童话文本,讲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在此基础之上李教书给老师们大量介绍了很有用的书《阅读教学教什么》、《写作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教什么》……分门别类。

你要学生得到一滴水,首先作为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样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老师的知识够丰富、充实、扎实,那么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就更加能够紧扣文本。

李教授在讲到为什么自己文本解读那么厉害,给我们推荐了他自己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的评点家,说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很羞愧,作为文学专业却没有细细读过毛家父子的点评本。

四大名著也只是匆匆的翻过一遍,自认为有点功底,到实际的运用中才发现自己需要弥补的实在太多。

所以在听了李教授的讲座后决定开始读一读这些点评本,在多读一读李教授推荐的各种专业的书籍,相信这样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更加有帮助。

到此,我也始终坚信一句话“读过的书会在某一个时刻显现”。

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态多读书,多读好书,多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书。

李春茂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李春茂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李春茂老师讲座心得体会上课伊始,李老师和我们一起梳理了对新课标的认识,让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现行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

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

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性。

只让学生理解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

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一学生讨论一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

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是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

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后者是通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

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课程标准》衡量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听完李老师的讲座后,我静心思考之后觉得现行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三、注意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教材讲座反思心得体会

教材讲座反思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教材讲座,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反思和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让我认识到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以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讲座让我对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认识。

教材的编写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科特点。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阐述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如何把握教材的难度、如何设置教学活动等。

这使我明白,教材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再次,讲座让我对教材的运用有了新的启发。

在讲座中,专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这使我认识到,教材的运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讲座还让我意识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在讲座中,专家强调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较高的道德修养。

这使我深感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讲座让我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讲座中,专家介绍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如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等。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总之,这次教材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让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听了李勤老师的教材解读与处理我知道了解读文本是摆

听了李勤老师的教材解读与处理我知道了解读文本是摆

听了李勤老师的《教材解读与处理》,我知道了解读文本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座高山,我们必须积蓄力量去攀登。

解读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了,作为一名专业语文教师,拿到教材首先要考虑解读。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读教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

我们解读教材,不仅要读懂其“原生价值”——文章写了什么,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更要读懂其“教学价值”——借助这一文本,可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渗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教学时我以夏天小姐姐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

片段(一)师:老师演夏天姐姐,小朋友喜欢演什么就演什么。

(夏天小姐姐走进学生)想变点什么?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美丽的花蝴蝶,你好啊!生:夏天小姐姐,你好!师:花蝴蝶,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师选6位同学演三丛花儿,花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飞舞着。

)师:花蝴蝶,你快乐吗?生:我真开心。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你的愿望吧!生:(再次动情的扇着翅膀)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想演花蝴蝶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句,体会体会。

片段(二)(全班学生演荷叶,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师: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的歌。

(采访学生)荷叶弟弟,小鱼儿在你脚边游来游去,你不觉得烦吗?生:不烦不烦,我喜欢它们还来不及呢!师:荷叶妹妹,雨点儿打在你的身上,你不疼吗?生:不疼,雨点儿滴答滴答,好象唱歌一样,我爱听这声音。

师:荷叶妹妹,小鱼儿撞在你身上,你不疼吗?生:不疼,小鱼儿在和我做游戏呢!师:荷叶妹妹,荷叶弟弟,你们老这么举着,难道不累吗?生: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心里很满足。

生:快乐要与人分享,就变的更快乐了。

李冲锋教授 讲座心得体会

李冲锋教授  讲座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和教材分析》学习心得5月29日我有幸在七中听了李冲锋教授对于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分析的讲座,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受益匪浅。

听完讲座才发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于课文的解读还不到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现在我们年轻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预设学生生成的多样性等,但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李冲锋教授为我们讲解文本解读之法。

提出文本解读的四大原则是:忠实原文、把握全局、抓住关键和不离文字,其中“不离文字”是最为重要的原则。

然后李教授给我们分享了“文本解读十法”,包括分体解读法,古人评点法,首尾解读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语词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和细节解读法。

李教授通过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实例点评,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展示了文本解读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训练,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要与文本、作者做面对面的对话,问一问:“您想告诉我们什么?”“您想表达什么?”这样才能唤醒文本的生命。

李教授说文章都有文眼,它就像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看看文章的“眼睛”,从“眼睛”中找到文本的内心所想。

李教授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举例,确实一提到《荷塘月色》,我们心里首先是浮现了一个美字,却经常忽略了本篇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文本解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的文本承载的信息的丰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本人在网上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教材解读与处理》,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材解读以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必备基础之一。

课改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取决于两个关键点。

即“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教什么”是关键中的关键。

语文课程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正确解读与处理教材,提取精当、适当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必练的基本功。

二、教材解读要读懂什么?我们解读教材不仅要读懂其“原生价值”,更要读懂其“教学价值”。

借助文本,可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渗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材解读需遵循的思维策略。

1、联系思维。

我们解读教材一要和研读课标相结合。

二要和了解学生,研究学情相结合。

2、整体思维。

将教材的解读放到整册教材或单元主题中去,其教学价值才能被把握得更准确、更充分。

一篇文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得有着内在联系得有机整体。

不能分解得支离破碎。

3、语文思维。

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涵泳语言、内化语言、建构语言。

四、教材解读的具体途径。

1、和作者对话,把握教材的核心主旨。

2、和文本对话,用语文的眼光欣赏教材。

教师要“钻进去”“潜心会文本”。

3、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

五、教材解读如何有效处理?
1、适当取舍,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

2、因文而异,巧用“用教材教”。

下面以《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该课例在教材解读及处理方面的成功之处以及对自己的启发。

《槐乡五月》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神聚,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美、体验美、积累美。

一、通过个性阅读,感受“飘香的季节”。

这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这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

二、创设情境,领悟“孩子的季节”
如果说感受“飘香的季节”是本文重点的话,那领悟“孩子的季节”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对于年龄较小、较好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无疑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何不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做槐乡孩子的快乐呢?为此,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一起走进槐乡,当一回槐乡孩子,说说自己在这个季节里心情怎样,都做了些什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儿童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把自己投入进去。

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也变得生动、形象而真切。

整个环节的交流给了孩子充分大的空间,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感。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为什么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理解了“请吃槐花饭,赠送槐花蜜,用槐花装扮自己,享受槐花香”等等这些都是槐乡孩子快乐的一种表达。

精彩片断:
片断一: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指名读。

你们欣赏到了什么?
(2)是呀,作者的这个“抱”字用得尤其得好,他用拟人的手法把花写活了,把花写得更美了!这是一种团结美!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是一种充满生命的美!谁愿意读一读这充满生命的美!
评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说的一个“挨”字,把“挤”和“抱”通过比较来体会,如“挤在一起”和“抱在一起”哪个更好?也许学生的体会能更深刻。

片断二:(那么这时的槐花呢?出示槐花条状图。

能讲讲你看到的吗?
你们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吗?出示照片。

你想说什么?
是呀,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可真多,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

难怪作者由(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那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联想到了——生: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评点:孩子是单纯的,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教学时,让学生欣赏到图片,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叫出来:“啊——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