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第一节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0、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1)定义:
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 成型件的能力,称为充型能力。
2)充型能力对成型的影响
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 等缺陷。
3)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流动性(流动能力),同 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影响。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 域: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
1、分类
依据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凝固区的宽窄划分 铸件的凝固方式为如下三类:
(1)逐层凝固
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不存在液、固并 存的凝固区,随着温度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不 断减少,直达铸件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
机械应力
二、铸件的变形及其防止
1、变形的原因:
铸件内部残余内应力。 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 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 形,才能使铸件中的残余内应 力减小或消除。
平板铸件的变形
杆件的变形
床身铸件的变形
粱形铸件的弯曲变形
2、防止措施:
减小应力; 将铸件设计成对称结构,使其内应力互相平衡; 采用反变形法; 设置拉肋; 时效处理。
2、冷裂纹的特征
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裂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 微氧化色。
3、防止措施
凡是能减少铸件内应力和降低合金脆性的因素 均能防止冷裂。 设置防裂肋亦可有效地防止铸件裂纹。
防裂肋
三、合金的吸气性
液态合金中吸入的气体,若在冷凝过程中不能溢 出,滞留在金属中,将在铸件内形成气孔。
一)气孔的危害
气孔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减少了其承载的有效 截面积,并在气孔附近引起应力集中,从而降低 了铸件的力学性能。 弥散性气孔还可促使显微缩松的形成,降低铸件 的气密性。

第一篇金属的液态成形

第一篇金属的液态成形

1. 金属的液态成形(铸造)1.0概述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熔化状态,然后采取一定的成形方法,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金属制品,这种制造金属毛坯的过程称为金属的液态成形。

金属的液态成形除了铸造之外,还有液态模锻。

1.0.1铸造的定义铸造是指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金属液态成形方法。

它是生产机器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

1.0.2铸造的基本过程铸造生产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①根据零件的要求,准备一定的铸型;②把金属液体浇满铸型的型腔;③金属液体在铸型型腔中冷凝成形,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1.0.3铸造生产的特点铸造的实质就是液态金属(合金)逐步冷凝成形,具有以下特点:优点:①适应性广几乎所有金属及其合金,只要能够熔化成液态便能铸造,尤其是适合生产塑性差的材料。

②工艺灵活性大各种形状、尺寸(壁厚从0.5~1000mm、轮廓从几毫米至几十米)、重量(从几克~几百吨)和生产批量的铸件都能生产,能够制成如机床床身、箱体、机架、支座等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

某些形状极其复杂的零件只能用铸造方法制造毛坯。

③省工省料铸件毛坯与零件形状相似,尺寸相近,加工余量小,金属利用率高,可以省工省料,精密铸件甚至不需切削加工,就可直接装配。

④生产成本低铸造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可直接利用报废的机件和切屑。

造型设备投资少,易操作。

缺点:①铸件内部晶粒比较粗大,组织疏松,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机械性能和可靠性不如锻件,尤其是冲击韧性较差,不宜制造受冲击或交变载荷作用的零件。

②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工序多且一些工艺过程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稳定,废品率较高。

③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

1.0.4铸造生产的发展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铸造生产的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青铜铸器已有应用,二千五百多年前,铸铁工具也已相当普遍。

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铸造业的三大贡献(三大铸造技术):泥型铸造(砂型铸造)、铁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失蜡铸造(熔模铸造)。

1.1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全解

1.1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全解
合金元素

凡能形成低熔点化合物、降低合金液体粘度和 表面张力的元素,均能提高合金流动性,如 P 元素; 凡能形成高熔点夹杂物的元素,都会降低合金 流动性。如S、Mn等。

13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合金的结晶特点
金属在结晶状态下流动
(a)纯金属 (b)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
14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3
概念和特点
铸造工艺的缺点
(1)铸件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与冲击性能低于塑 性成形件; (2)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稳 定; (3)砂型铸造劳动条件差; (4)铸件大多为毛坯件。
4
概念和特点
铸造方法的分类
金属型铸造
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低压铸造
压力铸造 熔模铸造
离心铸造 陶瓷型铸造 实型铸造
4.铸件结构方面 模数(折算厚度) 模数大的铸件,由于与铸型的接触表面积相对较 小,热量散失比较缓慢,则充型能力较高;
铸件的壁越薄,模数越小,则越不容易被充满。
铸件的复杂程度:
铸件结构复杂,则型腔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 铸型的充填就困难。
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收缩性; 合金的吸气性。
7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浇注入铸型后,液体利用自身的流 动性而充填铸型。充型能力:液体金属充满 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型件的 能力。 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合金液体的流动性; 铸型性质; 浇注条件; 铸件结构。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2.铸型性质 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的温度
蓄热系数是指当某一足够厚度 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 用时,表面温度将按统一周期 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 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 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即 蓄热系数小时,受热来的快, 凉时去也快。

1-材料成形理论基础

1-材料成形理论基础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1第一章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液态成形--铸造 固态成形--锻造 固态连接--焊接21第一节 液态成形基础1、液态金属的结构液态金属在结构上更象固态而不是汽态,原子之间 仍然具有很高的结合能。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征 液态金属内存在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

这种原子集团是不稳定 的,瞬时出现又瞬时消失。

所以,液态金属结构具有如下特 点: l)液态金属是由游动的原子团构成。

2)液态金属中的原子热运动强烈,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各不相 同,且瞬息万变,这种原子间能量的不均匀性,称为能量起 伏。

3)由于液态原子处于能量起伏之中,原子团是时聚时散,时 大时小,此起彼伏的,称为结构起伏。

3第一节 液态成形基础1、液态金属的性质液态金属是有粘性的流体。

粘度的物理本质是原子间作 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表面张力:在液体表面内产生的平行于液体表面、且各 向均等的张力421.2铸件的凝固组织合金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一次结晶 或凝固。

当液态金属冷却至熔点以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孕 育,就会涌现一批小晶核,随后这些晶核按原子规则 排列的各自取向长大,与此同时又有另一批小晶核生 成和长大,直至液体全部耗尽为止。

51.2铸件的凝固组织合金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一次结晶 或凝固。

一次结晶从物理化学观点出发,研究液态金属的 生核Formation of stable nuclei 、长大Growth of crystals、结晶组织的形成规律。

凝固从传热学观点出发,研究铸件和铸型的传热过 程、铸件断面上凝固区域的变化规律、凝固方式与 铸件质量的关系、凝固缺陷形成机制等。

631.2铸件的凝固组织凝固组织分宏观和微观。

宏观组织:铸态晶粒的形态、大小、取向、分布 微观组织:晶粒内部的亚结构的形状/大小/相 对分布/缺陷等 晶粒越细小均匀,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塑 性和韧性越好。

71.3铸件的凝固方式和控制铸件的工艺原则铸件的凝固方式逐层凝固方式(skin-forming solidification) 糊状凝固方式(mushy solidification) 中间凝固方式(middle solidification)。

金属液态成型理论与技术基础

金属液态成型理论与技术基础

目录绪论第1章铸造方法简介1.1 砂型铸造1.2 特种铸造1.3 液态金属凝固控制技术1.3.1定向凝固技术1.3.2快速凝固技术1.3.3悬浮铸造技术1.3.4流变铸造技术第1章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结构和性质1.1 固态金属的加热膨胀及熔化1.2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1.3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性质第2章液态金属及合金的凝固2.1 傅立叶(Fourier)导热微分方程2.2 铸件的温度场2.3 焊接温度场2.4 铸件的凝固方式2.5 凝固时间的计算第3章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结晶3.1 概论3.2 生核过程3.3 晶体生长过程3.4 单晶合金的结晶3.5 共晶合金的结晶第4章金属结晶组织4.1 金属的结晶组织4.2 结晶组织的形成及性能4.3 金属凝固过程中细化晶粒的措施第5章液态金属成型过程中的缺陷5.1应力、变形和裂纹5.2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5.3 缩孔与缩松5.4 气孔5.5 非金属夹渣物第6章液态金属的铸造性能及质量检验6.1液态合金的铸造性能6.2铸件质量与检验第8章焊接理论基础8.1 电弧焊的本质8.2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8.3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8.4 焊接质量检验第9章焊接方法及其发展9.1 焊接方法分类9.2 熔化焊9.3 钎焊9.4 先进焊接方法参考教材:1)材料成形原理,陈玉喜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3)材料成形原理胡礼木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材料成形原理与工艺应宗荣主编哈尔滨出版社,2005;5)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翟封祥尹志华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6)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汤酞则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7)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刘新佳姜银方蔡郭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 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

1.1 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


29
1.1.2 铸件的凝固和收缩

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密切相关。
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过冷度就
越大;
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实际结晶温度就更接近理论
结晶温度,过冷度就越小。
过冷度愈大,结晶速度愈快,
30
1.1.2 铸件的凝固和收缩
1.铸造合金的收缩性 液态合金当温度下降,而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时,因为 金属原子由近程有序逐渐转变为远程有序,以及空 穴的减少或消失,一般都会发生体积减小。液态合 金凝固后,随温度的继续下降,原子间的距离还要 缩短,体积也进一步减小。 铸造合金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冷却的过程中,由 于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的体积减小现象,称为铸造合 金的收缩性。
5
概念和特点
液态成形(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型砂配制 工装准备 芯砂配制 造型 炉料准备 造芯 砂型干燥 合金熔炼 型芯干燥 合箱浇注 凝固冷却
落砂清理
铸件检验
成品入库
6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铸造性能
是否容易铸造出形状完整和性能优异的铸件,通 常用铸造性能指标来表示。 影响铸造性能的因素:
34
1.1.2 铸件的凝固和收缩
(1)液态收缩
当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t浇冷却至开始凝固的液相
线温度t液时的收缩,由于合金是处于液体状态, 故称其为液态收缩,表现为型腔内液面的降低。
液态收缩率εv液可用下式表示:
εV液=αv液(t浇-t液)X 100%
35
1.1.2 铸件的凝固和收缩
(2)凝固收缩 对于具有一定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由液态t液转变 为固态t固时,由于合金处于凝固状态,故称为凝固 收缩。

第一篇 液态金属成型原理

第一篇  液态金属成型原理
表面光滑,树枝状组织较少,接近球状。 三、液态金属的流变学特征
1.切应力与固相体积分数的关系 固体体积分数大于临界值,切应力随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2.切应力与剪切变形量的关系 随变形量的增大,切应力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最大值随固相 分数的增大而升高。 3.连续搅拌对半固态金属凝固的影响
3.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成分 合金中: 磷量增加,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降低,粘度下降,流动性提高,但过 高使铸铁变脆。一般不用其提高流动性。 硅增加,液相线下降,流动性提高。 锰小于0.25%影响不大,但与S反应,使流动性降低。 铜和镍稍微提高流动性;铬降低流动性,但<1%无影响。 铸钢中: 硅<0.6%,流动性随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锰<2%无明显影响;2%~14含量增加而提高 磷>0.05%,流动性提高,但会使钢变脆。 硫与锰形成化合物使粘度增大,降低流动性。 铬>1.5%降低钢液流动性, 铜提高流动性。
PV=RT(范德瓦尔公式) 对液态结构的研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必须予以考 虑,但原子相互位置不确定产生了困难。
一、凝聚理论 把液体看作是浓缩的气体,从气体运动论观点出发,通
过修正气体状态方程式,来修正浓缩气体中原子或分子之间 作用力的影响。博尔恩及格林提出了一组适于描述液体运动 论的分子分布函数。但很复杂,实际很难应用。 二、点阵理论
SG LS LG • cos
cos SG LS LG
σSG>σLS时,cosθ 为正值,即θ<90º 为锐角,称为润 湿固体; θ=0º 时,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成薄膜,完全润湿。
σSG<σLS时,cosθ 为负值,即θ>90º 为钝角,称为不能 润湿固体; θ=180º 时,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

金属的液态成型

金属的液态成型
与浇注条件、铸型材料和铸型条件等有关。 测定:螺旋试样法
·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1)流动性好,容易获得尺寸准确,轮廓清晰的铸件。
2)流动性好的合金 ,有利于液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 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从而使铸件的内在质量得到 保证 。 3)流动性好的合金,可使铸件的凝固收缩部分及时得 到液态合金的补充,从而可防止铸件中产生缩孔、缩 松等缺陷。
断后伸长率≥6% 。
性能:抗拉强度比灰铸铁高,为碳钢的40~70%,
接近于铸钢;有一定塑性和韧性。但仍不可锻造。
断口 心部 呈黑 色
铁素体基体黑心可锻铸铁
珠光体基体可锻铸铁
3. 球墨铸铁
是石墨呈球状分布的灰口铸铁,简称球铁。
牌号:QT × × ×- × ×
(如QT600-03)
组织 :钢基体+ 球状G
成分
合金铸铁(特殊性能铸铁)
按石墨的形 态(灰口铸 铁分类)
灰 铸 铁:石墨呈粗片状 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蠕墨铸铁:石墨蠕虫状
白口 灰口
● 常用铸铁的特点及应用
常用铸铁的种类:
灰口铸铁 合金铸铁
灰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1. 灰铸铁
指石墨呈片状分布的灰口铸铁。 成分: 2.5~4.0%C; 1.0~3.0% Si;少量Mn 、S、P 等。 组织: F +片状G ;F + P+片状G; P +片状G ; 性能:抗压不抗拉,塑性差,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好;
二. 合金的收缩
(一)收缩的概念
金属由液态向固态的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 的现象称为收缩。
三个收缩阶段: 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应用:在常用的合金中,铸钢的收缩最大,灰铸铁的 最小。

01-1金属液态成形

01-1金属液态成形
2.影响因素
① 化学成分 不同成分的合金其收缩率一般也不相同。在常用铸造 合金中铸刚的收缩最大,灰铸铁最小。
② 浇注温度 合金浇注温度越高,过热度越大,液体收缩越大。 ③ 铸件结构 与铸型条件 铸件冷却收缩时,因其形状、尺寸的不
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导致收缩不一致,且互相阻碍, 又加之铸型和型芯对铸件收缩的阻力,故铸件的实际收缩率总 是小于其自由收缩率。这种阻力越大,铸件的实际收缩率就越 小。
因消除后,应力随之消失。 • 残余应力——应力长期存在一直保留到室温的应力。
应用科学学院
第21页,共44页。
第一节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基础
(三)铸造内应力
• 铸件凝固冷却过程中,若收缩受阻,则在铸件内会产生铸造应力。它是 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铸造(内)应力:
铸造应力
应用科学学院
铸件收缩受到机械阻碍
➢流动性差: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流动性好:易于充满型腔,有利于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上浮和对铸件进
行补缩。 ➢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在进行铸件设计和铸造工艺制定时,必
须考虑合金流动性。那么,我们怎样衡量合金的流动性呢?
应用科学学院
第2页,共44页。
第一节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基础
应用科学学院
第6页,共44页。
温度(℃)
流动性(cm)
300 200 100
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a)在恒温下凝固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
应用科学学院
第7页,共44页。
Fe-C合金的流动性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 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增加,结晶温度区间减小,流动性逐渐提高,愈接近共晶成分,合金

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水凝结成雪花晶体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体金属 (钢水) 浇注后凝 固成固体 金属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主要研究(学习)内容
(1)液体金属的性质
(2)晶体的生核和长大——凝固热力学及动力学 (3)凝固过程中的“三传” (4)具体合金的结晶斱式——单相结晶、共晶 (5)零件的组织控制、缺陷防止 (气孔、夹杂、缩孔、缩松)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2)对液态合金流动阻力的影响
Re
根据流体力学,Re>2300为湍流(紊流),Re<2300为 层流。Re的数学式为 Dv 设f为流体流动时的阻力系数,则有: 64 64

当液体以层流斱式流动时,阻力系数大,流动阻力大。金 属液体的流动成形,以紊流斱式流动最好,由于流动阻力小, 液态金属能顺利地充填型腔,故金属液在浇注系统和型腔中的 流动一般为紊流。总之,液态合金的粘度大其流动阻力大。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4)粘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a. 影响铸件轮廓的清晰程度 在薄壁铸件的铸造过程 中,流动管道直径较小,雷 诺数值小,流动性质属于层 流。此时,为降低液体的粘 度应适当提高过热度或者加 入表面活性物质等。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态金属的热物理性质
1.体积变化 金属熔化,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比容仅增加 3%~5%。即原子间距平均只增大1%~1.5%,这说 明原子间仍有较大的结合能。液态原子的结构仍有 一定的觃律性。 2.潜热 熔化潜热一般只有升华热的3%~7%,即熔化时 原子间的结合能仅减小了百分之几。见表1-1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1-1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不同化学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同?为什么铸钢的充型能力比铸铁差?1-2 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但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1-3 缩孔与缩松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为何缩孔比缩松较容易防止?1-4 区分以下名词:缩孔和缩松浇不足与冷隔出气口与冒口逐层凝固与定向凝固1-5 什么是定向凝固原则?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上述两种凝固原则各适用于哪种场合?1-6 分析图1-73所示轨道铸件热应力的分布,并用虚线表示出铸件的变形方向。

图1-73 题1-6图1-7 分析下列情况产生气孔的可能性。

化铝时铝料油污过多起模时刷水过多椿砂过紧型芯撑有锈1-8 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各有哪些优缺点?适用条件是什么?1-9 分模造型、挖砂造型、活块造型、三箱造型各适用于哪种情况?1-10 什么是铸件的结构斜度?它与起模斜度有何不同?图1-74所示铸件的结构是否合理,应如何改正?图1-74 题1-10图1-11 何谓铸造工艺图?用途是什么?1-12 图1-75所示铸件的结构有何缺点?该如何改进?图1-75 题1-12图1-13 为什么铸件要有结构圆角?图1-76铸件上哪些圆角不够合理,应如何修改?图1-76 题1-13图1-14某厂铸造一个φ1000㎜的铸铁件,有如图1-77所示两个设计方案,分析哪个方案的结构工艺性好,简述理由。

图1-77 题1-14图1-15某厂生产如图1-78所示支腿铸铁件,其受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用户反映该铸件不仅机械加工困难,且在使用中曾发生多次断腿事故。

试分析原因,并重新设计腿部结构。

1-17下列铸件宜选用哪类铸造合金?说明理由。

坦克车履带板压气机曲轴火车轮车床床身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减速器蜗轮汽缸套1-18 什么是熔模铸造?试述其工艺过程?1-19 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为什么金属型铸造未能广泛取代砂型铸造?1-20 为什么用金属型生产铸铁件时常出现白口组织?该如何预防和消除已经产生的白口?1-21 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铸有何不同?为什么低压铸造发展较为迅速?为何铝合金较常采用低压铸造?1-22 什么是离心铸造?它在圆筒件铸造中有哪些优越性?1-23 普通压铸件是否能够进行热处理,为什么?1-24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铸铁牌号不用化学成分来表示?1-25 灰铸铁最适于制造哪类铸件?试举车床上几种铸铁件名称,并说明选用灰铸铁而不采用铸钢的原因。

金属液态成型一理论基础共33页

金属液态成型一理论基础共33页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第一章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第一章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40
浇不足:铸件形状不完整
返回
冷隔:铸件看似完整,实际上有未完全融合的接缝 冷隔形成示意图
返回
铁碳合金中的共晶合金是含碳量为4.3%的合金。C点为 共晶点,温度为1147C,当铁水温度降低到该温度时, 液体会结晶成共晶体----莱氏体。 A L t浇 L+A D L+Fe3C F C 1147°C
缩孔率
/% 6.45 5.70 2.56 1.65 5.50
金属基体组织
铁素体-珠光体 莱氏体-珠光体 铁素体-珠光体 铁素体 珠光体-铁素体
18
基本结论(conclusions) 形状特征:缩孔 缩松 容积较大,多呈倒圆锥形 分散而细小
凝固方式:逐层凝固合金,易形成缩孔; 糊状凝固合金易形成缩松 缺陷部位:缩孔总是出现在铸件最后凝固的 部位,一般在上部; 缩松常分散在铸件壁厚的轴线区 域、厚大部位、冒口根部及内浇口附近。
泥石流
螺旋形流动性试样
铸铁和硅黄铜的流动性最好,铝硅合金的次之,铸钢的最差。
11
常用合金的流动性
表1-1
(砂型,试样截面8㎜×8㎜)
铸型 浇注温度/℃
1300 砂型 1300
合 金
铸铁:w(C+Si)=6.2%
螺旋线长度/mm
1800 1300
w(C+Si)=5.9%
w(C+Si)=5.2%
w(C+Si)=4.2%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任教 : 李卫珍 666001 办公室:B6-301
第一章 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1 液态金属的凝固 §2 常用铸造合金 §3 铸造方法及其发展 §4 铸件结构与工艺设计
§1 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第一章金属的液态成形-概述介绍

第一章金属的液态成形-概述介绍
成的毛坯或零件称为铸件。 铸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金属熔炼、铸型制造、浇注凝固和
落砂清理等。 铸件的材质有铸铁、铸造碳钢、铸造合金钢、铸造有色合金
等。 优点: 1)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 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 2)铸造生产的适用性广,工艺灵活性大。工业上常用的金属材 料均可用来进行铸造,铸件的重量可由几克到几百吨,壁厚可 由0.5mm到1m左右。 3)铸造用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直接利用废机 件,故铸件成本较低。
铸造在机器制造业中应用极其广泛。农业机械:40~70% 、 机床:70~80%重量为铸件。
启 动 阀 箱体
缺点: 铸件内部组织粗大,常有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导致
铸件力学性能不如锻件高。铸造工序多,而且一些工艺过程 还难以精确控制,使得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高。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材料成形技术
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技术(铸造)
第1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技术
液态成形(铸造): 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型腔,凝固 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也就是,将经过熔化的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 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中,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 或零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砂型铸造及铸件的浇注过程

第一节 金属的液态成形原理

第一节 金属的液态成形原理

决定凝固方式的因素: (1)结晶温度范围 (2)铸件断面温度场分布变化
二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充型能力 :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 , 获得形状完整 , 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若充型能力不足,易产生:
1)浇不足: 不能得到完整隙或凹坑 , 机械性能下 降.
2) 共晶成分流动性好:恒温凝固,固体层表面光滑,且熔点 低,过热度大;
3) 非共晶成分流动性差: 结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初 生树枝状晶阻碍液流 。 常用铸造合金中,铸铁的流动性最好,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逐层凝固(好)
糊状凝固(差)
不同成分合金流动性
(过热度)
碳钢
铸铁
碳钢随着结晶温 度范围的增加而 流动性变差;亚 共晶铸铁随含碳 量的增加流动性 提高。
纵向温度分布曲线
冷铁
同时凝固— 整个铸件几乎同时凝固。
同时凝固特点:不需冒口,节约金属且工艺简单;铸件均 匀冷却,减小热应力,不易形成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 陷,但心部缩松有时难以避免,故用于收缩小的合金和各 种合金的薄壁铸件。如灰铸铁,锡青铜,铝硅合金等。 (1)这是由于薄壁铸件的铸型冷却作用强,薄壁断面温 度梯度大,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收缩小的灰铸铁可消除 缩孔,获得致密铸件;而收缩较大的薄壁铸钢、有色合金 铸件会出现轴线缩松,但其表层组织致密。
温度


表层
中心
铸件的凝固方式
2)糊状凝固
• 结晶温度范围很宽 的合金,从铸件的 表面至心部都是固 液两相混存。 • 铸件断面上布满小 晶体,将金属液分 割开,致充型和补 缩能力变差。
温度


表层
中心
铸件的凝固方式

工程材料成型 金属液态成形

工程材料成型 金属液态成形

1.2.2 特种铸造
脱壳和清理
蜡模压制
蜡模组装
撒砂
化学硬化 硬化 干燥处理
600~700°C 浇注
去浇冒口 毛刺清理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1.熔模铸造
1.2.2 特种铸造
录像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 动画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1.熔模铸造
1.2.2 特种铸造
结壳前蜡模组
结壳后蜡模组
高度,可以提高充型能力 铸钢:1520~1620 ℃; 铸铁:1230~1450 ℃ ;
铝合金:680~780 ℃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1 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1.1.1 熔融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型
(2)影响合金流动性及充型的因素
铸型 铸型的温度低,热容量大 铸型的发气量大、排气能力低 浇注系统和铸型的结构越复杂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3.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是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充型, 并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型的精密铸造方法。压射比压为 30~70MPa,充满铸型时间为0.01~0.2S。 1.2.2 特种铸造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3.压力铸造
1.2.2 特种铸造
热压室式压铸机结构
1.2.2 特种铸造
※ 设备投资大 ※ 易产生气孔、缩孔和 缩松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4.低压铸造
低压铸造是液体在压力(0.02~0.06MPa)作用下自下而上充填型 腔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
1.2.2 特种铸造
动画
第1章 金属液态成形
1.2 砂型铸造
4.低压铸造
特点: 1.2.2 特种铸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 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 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 壁厚不均匀 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以 致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自由收 缩受到阻碍而引起的应力。
2、热应力的形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固态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较高温度时,处于力可自行消除。 再结晶温度以下,金属呈弹性状态,此时在应力 作用下将产生弹性变形,而变形之后应力继续存 在。
第三节 液态成型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一、内应力
〇)液态成型内应力简介
铸件在凝固以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其固态收缩 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
1、分类
按阻碍收缩原因的不同,液态成型内应力分为机械应 力和热应力。
2、危害
液态成型内应力是液态成型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 原因。
一)热应力
1、热应力的定义
4.铸件结构
衡量铸件结构特点的因素是铸件的折算厚度和 复杂程度。 (1)折算厚度 折算厚度也叫当量厚度或模数,为铸件体积与表面 积之比。 折算厚度大,热量散失慢,充型能力就好。铸件壁 厚相同时,垂直壁比水平壁更容易充填。 (2)铸件复杂程度 铸件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铸型的充填就困难。
第二节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缩孔的形成过程
2.缩松的形成
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称为缩松。
1)缩松的分布特征
缩松一般出现在铸件壁的轴线区域、热节处、冒口 根部和内浇口附近,也常分布在集中缩孔的下方。
2)缩松的形成原因
由于铸件最后凝固区域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得不到 补充,当合金以糊状凝固的方式疑固时就易形成分散 性的缩孔,导致缩松。
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或心部(缓冷部位)受拉伸, 薄壁或表层(速冷部位)受压缩。 铸件的壁厚差别愈大,合金的线收缩率愈高, 弹性模量愈大,热应力愈大。
热应力的形成
+ 表示拉应力
- 表示压应力
3、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
减小铸件各部位间的温差,使其均匀的冷却。
4、具体措施:
①设计壁厚均匀的铸件; ②在铸造工艺上,控制铸件按同时凝固原则凝固
2、冷裂纹的特征
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裂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 微氧化色。
3、防止措施
凡是能减少铸件内应力和降低合金脆性的因素 均能防止冷裂。 设置防裂肋亦可有效地防止铸件裂纹。
防裂肋
三、合金的吸气性
液态合金中吸入的气体,若在冷凝过程中不能溢 出,滞留在金属中,将在铸件内形成气孔。
一)气孔的危害
气孔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减少了其承载的有效 截面积,并在气孔附近引起应力集中,从而降低 了铸件的力学性能。 弥散性气孔还可促使显微缩松的形成,降低铸件 的气密性。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 域: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
1、分类
依据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凝固区的宽窄划分 铸件的凝固方式为如下三类:
(1)逐层凝固
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不存在液、固并 存的凝固区,随着温度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不 断减少,直达铸件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
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型理论基础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液态成型内应力、变形、裂纹 铸件质量与检验
第一节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0、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1)定义:
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 成型件的能力,称为充型能力。
2)充型能力对成型的影响
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 等缺陷。
2)何谓“顺序凝固”及其作 用
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热节处,通过增设冒口 和冷铁等一系列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 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 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使铸件按照一定的次序 逐渐凝固即为“顺序凝固”原则。 按此原则进行凝固,即使缩孔集中到冒口中, 最后将冒口切除,从而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
液态合金填满铸型型腔后,由于铸型吸热,靠近型 腔表面的金属很快凝结成一层外壳,而内部仍是液 体。温度继续下降,外壳加厚,但内部液体产生液 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体积缩减,液面下降,使铸件 内部出现了空隙。由于空隙得不到补充,待金属全 部凝固后,即在金属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个大而 集中的孔洞——缩孔。
缩孔的形成过程
机械应力
二、铸件的变形及其防止
1、变形的原因:
铸件内部残余内应力。 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 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 形,才能使铸件中的残余内应 力减小或消除。
平板铸件的变形
杆件的变形
床身铸件的变形
粱形铸件的弯曲变形
2、防止措施:
减小应力; 将铸件设计成对称结构,使其内应力互相平衡; 采用反变形法; 设置拉肋; 时效处理。
2、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铸件质量与其凝固方式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逐层凝固时,合金的充型能力强,便于防止 缩孔和缩松;糊状凝固时,易产生缩松,难以获得结晶 密实的铸件。
3、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
(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小,凝固区域愈窄,愈倾向于逐 层凝固。 普通灰口铸铁为逐层凝固;高碳钢为糊状凝固。
设置拉肋的齿圈铸件
三、铸件的裂纹及其防止
当铸件的内应力超过金属的强度极限时,铸件便 产生裂纹。分为热裂纹与冷裂纹两类。
一)热裂纹: 1、产生条件与原因
热裂纹是铸件段固末期、在接近固相线的高温下 形成的。 高温下铸件的线收缩受到阻碍,机械应力超过其 高温强度,则产生热裂纹。 在铸钢件和铝合金铸件中较常见。
3)浇注系统的结构
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差。
3.铸型充填条件
液态合金充型时,铸型的阻力影响合金的流动速度, 而铸型与合金的热交换又影响合金保持流动的时间。 (1)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蓄热系数表示铸型从金属吸取并储存热量的能力。 蓄热系数愈大,铸型的激冷能力就愈强,金属液保持液 态的时间就愈短,充型能力下降。 (2)铸型温度 铸型温度越高,与液态金属温差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3)铸型中的气体 铸型在浇注时发气,能在金属液与铸型间形成气膜,减 小流动阻力,有利于充型。 发气能力过强,型腔中气体压力增大,阻碍金属流动。
(2)铸件的温度梯度
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大,则对应的凝固区窄。
二、合金的收缩
(一)收缩的概念
1、合金收缩的定义
合金从液态冷至室温过程中,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
2、合金收缩的阶段
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总收缩率为三种收缩的总和): ①液态收缩,即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间的收缩; ②凝固收缩,即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终止温度间的收缩; ③固态收缩,即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
结晶特性对流动性的影响
a)在恒温下凝固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
2.浇注条件
1)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愈高,液态金属粘度下降,且因过热度高,金 属液内含热量多,保持液态时间长。故充型能力愈强。
2)充型压力
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强。 但金属液的静压头过大或充型速度过高时,会发生喷射 和飞溅现象。
铸件的同时凝固
二)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二)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1、机械应力的形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系统的机械 机械 阻碍,形成了内应力。 阻碍 机械应力将使铸件产生拉伸或剪切应力。 其大小取决于铸型及型芯的退让性。
2、机械应力对铸件的影响
当铸件落砂后,这种内应力便可自行消除。 若机械应力在铸型中与热应力共同起作用,则将增 大某部位在铸型中的内应力,强化了铸件产生裂纹 的倾向。
二)分类
按照气体的来源,气孔可分为侵入气孔、析出气 孔和反应气孔三类。
1、侵入气孔
主要是砂型和型芯中的气体侵入金属被中而形 成的气孔。 特征是位于砂型及型芯表面附近,尺寸较大, 呈椭球形或梨形。 防止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型砂及芯砂的发气量和 增强铸型的排气能力。
侵入气孔
2、析出气孔
金属在熔化和浇注过程中一些双原子气体可以从 炉料、炉气等进入金属液中,金属液在冷凝过程 中,溶解度下降,气体呈过饱和状态,于是,结 合成分子以气泡的形式从金属液中析出; 上浮气泡若遇阻碍或金属液因冷却而粘度增加等 情况,则不能浮出金属液,铸件中就形成了析出 气孔。
铸件的实际收缩率与其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 构、铸型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常用合金中铸钢收缩率最大,灰口铸铁收缩率最小。
(二)缩孔与缩松
0、缩孔与缩松的形成特征及危害
1)形成特征
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 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则在铸件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 孔洞。 大而集中的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
3、体收缩与线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体积的缩减,是铸件 产生缩孔或缩松的根本原因,常用单位体积收缩量即 体收缩率(εv)来表示。 固态收缩同样表现为合金体积的缩减,也表现为铸件 线尺寸的缩减,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的根本 原因,常用单位长度的收缩量即线收缩率(εl)来表 示。
4、影响铸件的实际收缩率的因素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过程
3.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1)防止缩孔和缩松常用的工艺措施
(1)对于缩孔: 设置冒口或放置冷铁,就是控制铸件的凝固次序,使铸 件实现“顺序凝固”,使缩孔集中到冒口中,最后将 冒口切除,从而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 (2)对于缩松: 选用共晶成分或结晶温度范围较窄的合金生产铸件 是适宜的。 在热节处安放冷铁或在砂型的局部表面涂敷激冷涂 料的办法,加大铸件的冷却速度; 加大结晶压力,以破碎枝晶,减少金属液流动的阻 力,从而达到部分防止缩松的效果。
3)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流动性(流动能力),同 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