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在古代,自谦称谓通常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例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
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例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仅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例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例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例如XXX、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例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例如亡妻、亡弟。
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如:“故今具道所以,XXX或XXX也。
”(XXX《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XXX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XXX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XXX: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家族是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XXX、祖、父、自己、子、XXX、XXX、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父亲的母亲是祖母,祖父母的父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XXX父母的父母是高祖父和高祖母。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构恶于前,贾余庆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主人”。
..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3)称官爵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韩愈为“韩吏部②称爵名:宁南..。
(《柳敬亭传》)..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4)称籍贯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烛之武退秦师》)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1)谦称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土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 )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一1. 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2. 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3.《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
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
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4、其他要点——(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2)古文化常识★【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必修上 古代文学常识
必修上古代文学常识
必修上的古代文学常识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2. 古代文学作品: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3. 古代文学流派: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学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
4. 古代文学风格: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学风格,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5. 古代文学鉴赏:掌握如何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意境等方面。
6. 古代文学与文化: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
7. 古代文学与历史: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能够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以上是必修上的一些古代文学常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
同时,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多读多写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古代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归纳
必修1《沁园春·长沙》1.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必背五 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五古代文化常识(一)官制1.中央官制(1)三公九卿制(秦汉两朝)(2)三省六部制(隋至清末)2.地方官制(1)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当时郡比县小。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比县大。
自东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
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
(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具有监察区性质,其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
(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普遍设置,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二)军事1.兵符: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为虎形,称“虎符”。
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处,左半交给统帅。
去军中传达王命或调发军队时,必须两半验合后,方能生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后世还有麟符、鱼符、兔符、龟符等。
2.三军:春秋时期,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楚设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为主力。
后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
到了唐宋时期,基本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侦察、抢占据点及应付小规模战斗等任务;中军是统帅率领的大军,负责摧毁敌方的武装力量、占领城池等任务,是三军的主力部队;后军负责全军的掩护、警戒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3.羽林:西汉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之良家子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如羽之疾,如林之多”。
隶属光禄勋,为皇帝之护卫。
东汉以后,历代禁卫军亦常有羽林之名。
4.军户:指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
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
人教版必修一到五古代文化常识
必修一古代文化知识整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辈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说明,《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说明。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 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辈爵称和爵位制度经常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责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跟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做事的官吏的敬称。
4. 《战国策》:国别体史册,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 卷,分为12 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册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
后辈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 为变徵之声复为大方羽声...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浩大的礼仪,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从。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够直呼天子,必定先呼台下的侍从而告之。
今后“陛下”就成为与帝王当面对付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11.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精编版)
必修一(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共三十五卷。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儒家十三经之一。
2. 儒家十三经——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晋侯、秦伯围郑。
——公侯伯子男。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4.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出使的人,原写做“行吏”,后习惯写做“行李”。
(二)《荆轲刺秦王》6.荆轲刺秦王——四大刺客:①专诸、聂政、豫让、荆轲②专诸、要离、聂政、荆轲7.《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历史学著作。
它是一部国编体史书,又称《国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8.则虽欲常侍足下。
——足下是旧时汉族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9.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竖子:①童仆②小子,对人的蔑称10.既祖,取道。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化常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化常识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语文高中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语文积累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战国)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高一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导语】把你的⼿举过你的头顶,你会发现你的⼿总⽐你的头要⾼,说明做事情总⽐想事情重要,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吧!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你我不是⼀直都相信吗?!呵呵,所以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就不要怕了,⽼天是不会负有⼼⼈的。
⾼⼀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章,欢迎阅读与借鉴!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认为⼈间有功名的⼈是天上星宿降⽣的,这是迷信说法。
【⼆⼗⼋宿】⼜叫⼆⼗⼋舍或⼆⼗⼋星,是古⼈为观测⽇、⽉、五星运⾏⽽划分的⼆⼗⼋个星区,⽤来说明⽇、⽉、五星运⾏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颗恒星。
⼆⼗⼋宿的名称,⾃西向东排列为:东⽅苍龙七宿(⾓、亢kang、氐di、房、⼼、尾、箕);北⽅⽞武七宿(⽃、⽜、⼥、虚、危、室、壁);西⽅⽩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朱雀七宿(井、⿁、柳、星、张、翼、轸zhen)。
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宿朝⽟堂。
”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之墟。
”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宿、⽜宿的星区。
刘禹锡诗:“鼙⿎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宿”条。
古⼈把东、北、西、南四⽅每⼀⽅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空的巨龙,故⽽称为东官苍龙;北⽅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称为北官⽞武;西⽅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称为西官⽩虎;南⽅七宿像⼀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天象变化来占⼘⼈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常识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二.地名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茺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三.官名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四.纪年纪年有:(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高中语文必修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含有的古代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至易水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2.①为变徵之声②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代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4.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
在古代指代内容非常丰富:①古时学子所穿之服;②借指学子、书生;③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④泛指官职卑微。
[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i),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高中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一★【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对人的称呼:男~。
妻~。
士~(读书人)。
舟~(船夫)。
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
先秦诸~。
古代人名中的表字:如杜甫字~美,苏轼字~瞻。
★【荆卿】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
★【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郎中】宫廷侍卫。
★【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
★【诹生】浅薄愚陋的人;小人。
古代骂人之词。
后亦小生,多作自称的谦词。
★【臣战河南】黄河以南。
★【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二★姓氏——我国上古时期,姓和氏有别: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可知母,只能用姓区别不同的部族;进入阶级社会后,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周天子也丧失了权威性,姓氏逐渐合一。
★年节风俗——【春节】古人称元日、新春、新正等。
【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是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为纪念恩人介子推而设,规定当天严禁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为了纪念屈原。
殉国)【乞巧】相传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了天庭,只许他们每年在农历七月初七晚见上一面。
在当天晚,妇女们趁着牛郎织女团圆之际,摆设香案,向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中秋】又称团圆节。
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习俗。
【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下面店铺带来的是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1.有先生之称者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2.有居士之称者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3.人物并称(一)孔孟→孔子,孟子 / 孟荀→孟轲,荀况 /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 刘白→刘禹鍚,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wang)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4.人物并称(二)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 亚圣:孟子 /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 儒家,墨家→显学 / 晁错,贾谊→政论家 /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瑒,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 向秀,阮咸,王戎/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二陆→陆机,陆云 /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 (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 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吉 / 刘基,宋濂→明初文宗 / 刘基,高启→诗齐名 /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 乾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 顾炎武,/ 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5.儒家圣人至圣→孔子 / 亚圣→孟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6.九流十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 墨家→墨子 / 道家→老子,庄子 / 法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 韩非 / 名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邹衍 /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 杂家→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许行 / 小说家→宋牼7.集大成者孔子→集我国文化之大成/ 孔子→集古代圣人之大成/ 韩非→集法家之大成 / 吕氏春秋→集先秦各家思想之大成/ 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 / 庾信→集六朝骈文之大成 / 郦道元→集当时地理学之大成/ 杜甫→集古今诗学之大成/ 朱熹→集宋代经学之大成 /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 高明→集南曲(传奇)之大成 / 戴震→集清代学术之大成 / 聊斋志异→集志怪小说之大成/8.双璧之称先秦文学→诗经,楚辞 / 先秦诸子→孟子,庄子 / 历史文学→史记,汉书 / 五言古诗→曹植,陶潜 / 五言叙事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唐诗→李白,杜甫 / 南宋文学→陆游,辛弃疾 / 元散曲→张可久,乔吉 / 清戏曲→洪升,孔尚任 /9.著作并称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三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朱熹所取)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汉之五经)五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唐之五经)风骚→国风(诗经),离骚 / 左马→左传,史记(司马迁)史汉→史记,汉书 / 四史→史记,汉书,後汉书,三国志 ( 以魏为正统 ) 廿五史→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 後汉书(范晔) / 三国志(陈寿) / 晋书(房乔) / 宋书(沈约) / 南齐书(萧子显) / 梁书(姚思廉) / 陈书(姚思廉) / 魏书(魏收) / 北齐书(李百药) / 周书(令狐德棻) / 隋书(魏徵) / 南史(李延寿) / 北史(李延寿) / 旧唐书(刘昫,张昭远) /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 / 旧五代史(薛居正) / 新五代史(欧阳修) / 宋史(脱克脱) / 辽史(脱克脱) / 金史(脱克脱) / 元史(宋濂) / 新元史(柯劭忞) / 明史(张廷玉) 四大韵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金圣叹)三本说话经典→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抒情文杰作→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哀祭文三绝→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 ,袁枚,祭妹文北朝三大散文杰作→水经注(郦道元),洛阳伽蓝记(杨炫之),颜氏家训(颜之推)三通→通典(唐,杜佑),通志(宋,郑樵)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明朝五大传奇→荆(荆钗记),刘(白兔记),拜(月亭),杀(杀狗记),琵琶记小说界四大奇书→水浒传(盗) ,三国演义(奸),西游记(邪) ,金瓶梅(淫)(明末清初李渔)10.体裁又名甲骨文═卜辞═殷虚书契═契文═贞卜文字═龟甲文孔壁古文═蝌斗文 / 金文═钟鼎文 / 籀文═大篆═籀篆═籀书小篆═秦篆═玉筋篆 / 隶书═汉隶═古隶═左书═八分楷书═正书═真书═今隶/ 疏═奏═上疏═上书/ 序═叙═引═说墓表═灵表═阡表 / 汉赋═大赋═古赋 / 俳赋═骈赋═小赋═物赋文赋═散赋 / 古诗═古风/ 近体诗═今体诗 / 绝句═短句═断句唐传奇═小说 / 宋传奇═诸宫调 / 元传奇═杂剧 / 明传奇═南戏剧骈文═骈俪文═四六文(唐骈文)/ 考据之学═朴学═汉学理学═性理学═道学═宋学/ 词═填词═诗馀═长短句═倚声═乐府═曲子词小令═令 / 中调═引═近 / 长调═慢 / 曲═词馀═乐府═馀音八股文═制艺═制义═时文═ 时艺═四书文 / 散曲═清曲套曲═散套=套数 / 杂剧═北曲 / 传奇═南曲 / 现代诗═新诗═白话诗11.书籍又名易═周易═易经 / 书═书经═尚书 / 诗═毛诗═诗经周礼═周官═周官经═周官礼 (亡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补之)礼═仪礼═士礼═礼 / 左传═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国语═春秋外传 / 小戴礼═礼记 / 六经═六艺 / 四子书═四书老子═道德经 / 庄子═南华经═南华真经 / 荀子═孙卿新书孙子═孙子兵法═武经═兵经 / 战国策═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吕氏春秋═吕览/ 淮南子═鸿烈═淮南═淮南鸿烈/ 史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汉书═前汉书 / 说文解字═说文 / 世说新语═世说═世说新书昭明文选═文选 / 新五代史═五代史记 / 三国志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 金玉缘═情僧录═金陵十二钗12.著名注疏汉,赵歧→孟子章句 / 西汉,毛亨→诗经传/ 汉,刘向→校定孙卿新书东汉,高诱→战国策注/ 东汉,高诱→淮南子注/ 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 东汉,郑玄→诗经笺/ 东汉,郑玄→礼记注三国吴,韦昭→国语注 / 魏,何宴→论语集解 / 魏,王弼→老子注晋,杜预→左传集解 / 晋,郭璞→山海经注 / 晋,郭象→庄子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 / 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 / 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 唐,孔颖达→五经正义 ( 易,诗,书,礼记,左传)/ 唐,杨倞→荀子注 /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 唐,颜师古→汉书注 / 唐,李善→文选注 / 宋,朱熹→四书集注/ 宋,朱熹→诗集传/ 宋,朱熹→楚辞集注 / 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清,杨守敬→水经注疏 / 清,全祖望→七校水经注/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 /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 清,焦循→孟子正义13.创始尚书→我国最早之史料 ,散文之祖 / 尚书,禹贡→开後世地理之学周易→我国最早之哲学书 / 诗经→为我国韵文之祖,纯文学之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北方文学的代表六书→中国文字的创造方法 / 甲骨文→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春秋→为编年史之祖/ 尔雅→我国最早的训诂之书(字义分类的字书)论语→语录体之祖 / 孟子→南宋光宗刻十三经,将孟子列人经部荀子→著有王赋篇,为後世赋体之祖/ 国语→国别史之祖庄子,天运→最早把儒家传道之书称为经/ 孙武,孙子→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兵书竹书纪年→四库总目,列为编年之首 / 屈原→楚辞之祖楚辞→辞赋之祖南方文学的代表 / 楚辞→四库全书列为集部之首李斯→骈文初祖,汉赋先驱/ 李斯→仓颉篇为小篆之始乐府→汉武帝时设立 / 司马迁,史记→通史之祖 ,纪传体之祖司马迁,史记→第一部正史/ 贾谊,治安策(一名陈政事书)→万言书之祖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我国目录学之祖 / 刘向→始为战国策定名刘向→始为楚辞定名 / 考据之学→始於汉章帝时考定之白虎通义班固,汉书→断代史之祖 / 班固,咏史诗→五言诗正式成立汉书艺文志→为现存最早之书目/ 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现存最早之字典说文解字→我国最早讲字形结构(小篆)之字书曹丕,典论论文→在强调文章的价值,始予文学以独立的生命.曹丕,典论论文→我国文学批评之祖(专篇)曹丕,典论论文→建安七子之称始见於此/ 曹丕,燕歌行→七言诗正式形成陶渊明→田园诗人之宗 / 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皇甫谧,甲乙经→我国针灸医术最早之书/ 昭明文选→我国最早诗文总集刘勰,文心雕龙→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专书 (用骈文写成)刘义庆,世说新语→开後世说部之先河锺嵘,诗品→为我国诗评(评五言古诗,分上中下三品)最古之专著郦道元→後世言写景之文,必以水经注为宗.宋之问,沈佺期→完成五言律诗之格律/ 杜审言→完成七言律诗之格律韩愈→祭十二郎文用口语散文行之,为祭文之创格,被推为千古绝调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陈子昂,李华→唐早期写古文者(比韩,柳要早),为古文运动之先驱.房乔奉敕撰晋书→我国官修史书之始/ 刘知几,史通→第一部评史专书杜佑,通典→最早专论典章制度之书李商隐→自定其所为骈文曰樊南四六甲乙集,四六之名乃告确立.赵崇祚,花间集→词集的滥觞(始祖)/ 袁枢,通鉴纪事本未→纪事本未体之祖欧阳修,集古录→金石学之祖苏洵→「赠序」称「引」或「说」之始(苏洵之考名序,故苏氏讳序) 张先→词至张先乃有长调/ 周敦颐→宋明理学之祖/ 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朱熹→作诗集传,乃废诗序,多有新义,为明清以降的勺通行本水浒传→我国通行最早的白话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我国最通行的章回小说(浅近文言)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此/ 顾炎武→清代朴学之导师方苞→桐城派之祖 / 刘鹗,铁云藏龟→研究甲骨文最早之资料梁启超→新民丛报体 (融合俗语,骈语,韵语及外国语法)胡适→提倡白话文学运动,造成划时代的「五四文学革命」徐志摩→创设新月社14.渊源荀子→源出孔子,传六经 / 五绝→来自五言古诗 / 七绝→来自乐府歌行赋→导源於诗,兴於楚辞./ 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受左传沾溉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世说新语→系东汉以後品评人物,好尚清谈风气下的产物.柳宗元山水游记→脱胎郦道元水经注 / 司马光→思想源出六经三苏→其文出於战国策,庄子,史记,纵横家/王安石→文学孟子,韩愈,诗学杜甫.曾巩→为文原本六经,斟酌於司马迁,韩愈./ 姜夔,史达祖→受周邦彦影响文天祥→服膺程,朱之学/ 水浒传→脱化自大宋宣和遗事三国演义→脱化自三国志平话/ 西游记→脱化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守仁→直承宋,陆九渊「心即理」的观念,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学说张尔歧→学行一主程,朱红拂记(明,张凤翼),虬髯翁(明,凌初成),女丈夫(明,冯梦龙)→虬髯客传全祖望→服膺黄宗羲,致力於史传汪中→治古文不法韩,欧,而以汉,魏,六朝为则.方苞→思想推本於六经,论,孟,文步左传,史记及唐宋八大家.方苞→学行继程朱之後,文章在韩欧之间.姚鼐,曾国藩→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曾国藩→学宗程朱,治军与居官皆有儒者之风.长生殿→梧桐雨→长恨歌传→长恨歌/ 林纾→以桐城派自居梁启超→为文初学桐城,後学魏晋.徐志摩→於文好史记与庄子,於诗好李白与李商隐孙中山→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统并参考西方民主,科学之思想.蒋中正→道承孔孟,志继国父15.师承孟子→子思/ 宋玉→屈原 / 李斯,韩非→荀子 / 戴德,戴圣→后仓晁错→张恢,伏生 / 司马迁→司马谈,孔安国,董仲舒 / 郑玄→马融李密→谯周 / 刘勰→定林寺僧佑/ 李翱,李汉,皇甫湜→韩愈孙复,欧阳修,张载→范仲淹 / 程颢,程颐→周敦颐 / 钱公辅→胡瑗苏轼,曾巩→欧阳修 / 白朴→元好问 / 罗贯中→施耐庵宋濂→吴莱,柳贯 / 方孝孺→宋濂 / 姚鼐→刘大櫆→方苞梁启超→康有为 / 蒋经国→吴稚晖16.推崇孔子:据鲁史修春秋,汉儒称孔子为「素王」 / 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李斯:谏逐客书为秦代奏疏之代表作/ 司马迁:後世推为文史之宗师司马迁:「史记」本为史书通称,後世成为司马迁史著的专称司马相如:王世贞誉之为赋圣/贾谊:上承屈原,宋玉下开枚乘,司马相如晁错:汉文,景二帝,亲信任事,法令多所更定,号为「智囊」.曹植:谢灵运誉为「才高八斗」 / 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王粲:文心雕龙誉为七子之冠冕诸葛亮:昔人谓:「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张芝:世称草圣 /王羲之:後人尊为书圣,兰亭序(行书为其代表作).李密:师事谯周,门人比之子游,子夏/李密:读陈情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孝.(安子顺语)/陶渊明:苏轼谓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瞿而实腴」陶渊明:锺嵘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丘迟:与陈伯之书为骈文之隽品.魏徵:魏徵没,太宗以亡人镜为喻,足见倚重.王维:苏东坡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曾绘辋川图,魏徵誉为古今第一崔颢: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诗为第一」李白: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李白,杜甫:韩愈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苏轼谓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韩愈:茅坤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慈.韩愈:曾国藩谓:古文雄奇昌黎第一.柳宗元:韩愈称其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 (司马迁)柳宗元:前人称段太尉逸事状一文「学史,汉而能成自然」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笔清丽,有强烈感染力,为後世游记的楷模.孟郊,贾岛:苏轼评孟郊,贾岛之诗「郊寒岛瘦」元稹,白居易:苏轼评元稹,白居易之诗「元轻白俗」白居易:唐宣宗云「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曲」杜牧:所作阿房宫赋,骈散并用,历来脍炙人口.李煜:国亡後,感慨既深,词作哀怨凄绝,所谓以血(xue)书者也为古今第一词人范仲淹:後人誉为「天下第一流人物」范仲淹:西夏人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范仲淹:羌人呼为「龙图老子」欧阳修:为北宋文坛的领袖,诗文(wen)革新运动的主将.欧阳修:陈师道称其善叙事,不。
古代文化常识(解析版)
古代文化常识一、称谓和姓名(一)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
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例如:朕.为始皇帝。
《史记》②寡人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译为“我”。
例如: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例如: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 (《赤壁之战》)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
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左传》)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2)臣子自称。
①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例如: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②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战国策·赵策》)(3)一般人自称。
①仆谦称,译为“我”。
例如:仆.非敢如此也。
(《报任安书》)②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③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④小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有母,皆尝小人⑤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⑥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有深感焉。
(《报刘一丈书》)..,则不才⑦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⑧不佞(nìnɡ)。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文学常识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
它记述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
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叙述了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众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史记》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30篇,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70篇,记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10篇,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8篇,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它不仅是一部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代表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文言文体知识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写作中的加分内容,所以平时要多督促孩子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哦。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7.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
“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
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奇妙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
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
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
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