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共5套!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 2.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如何分析“G —W ”的? (8分)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农业中级差地租的总和称之为“虚假的社会价值”,为什么?(5分)4.什么是金融资本?(2分)5.如何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论调?(10分)6.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想法。
(15分)宏观经济学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二、在经济复苏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上是否有所侧重?为什么?(5分)三、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四、请说明公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分)微观经济学一、论述题1.利用图说明“吉芬之谜”的答案。
(8分)2.说明寡头市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9分)二、计算题(8分)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L 0.5K 0.5,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P K =8,厂商在边际替代率MRTS LK =0.25时实现最大利润。
求:(1)该厂商所面临的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P L ;(2)当成本C=3200时,该厂商实现最大产量的均衡L 、K 和Q 值。
答案部分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2004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4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微观部分一、辨析题(说明对错,要给理由,否则没分)1.对一个企业征收定额税收,对企业的经营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解析】在短期,定额税收等于增加企业的固定成本,不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即使发生亏损企业也会继续生产,只要没达到停止营业点,经营就是有利的。
因为企业短期的经营决策是p≥AVC。
在长期,企业的决策是p≥AC,此时征收定额税收会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
如果征税后,企业仍是盈余,虽然利润减少,但企业会继续生产,此时不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但是如果税额过大,平均成本超过价格,企业发生亏损,企业就会选择退出经营,此时定额税收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
2.如果保险公司的保险价格为公平价,那么对于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他会选择全额投保。
【答案】√【解析】设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所拥有的初始财富为W0,风险发生的概率是p,风险造成的损失是l,效用函数是U(W),这是一个凹函数,保险价格为公平价意味着消费者无论投保多少,都能保证期望收入不变。
消费者未购买保险时的期望收入为:EW=p(W0-l)+(1-p)W0=W0-pl;消费者购买全额保险,即投保pl元时的确定性收入为:W′=W0-pl。
虽然EW=W′,但由于该消费者是风险规避的,其效用函数是凹函数,所以U(W′)>U(EW),该消费者会选择全额投保。
3.由帕累托最优,对于一般垄断企业,如果增加一单位的销售量,能够提高利润,又增加消费者剩余,使市场的福利增加,那么企业必然会这样做,而垄断企业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是市场已经做到最优了。
【答案】×【解析】对于垄断企业来说,在达到使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之后,企业再增加销售量就会使利润降低,虽然此时可以增加消费者福利以及社会福利,但垄断企业的福利会降低,所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垄断企业不会增加产量,市场也就无法做到最优。
4.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为劣质品,那么另一种商品必然为正常品。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04及答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政治经济学部分(共74分)1.试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
(20分)2.为什么说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17`分)3.如何理解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加分配”?(20分)4.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7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38分)1.请阐述下面概念及指出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15分)(1)边际报酬递减法则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2)希克斯的替代效应与斯拉茨基的替代效应(3)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境界2.请证明伯特兰模型中的价格博弈理论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什么是伯特兰悖论。
(10分)3.假定某双头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 a Q -=。
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均c ,c 为常数且c a >。
试比较伯特兰均衡、完全竞争均衡、古诺均衡和串谋均衡时的市场产量、价格与利润情况。
(13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38分:第一题12分、第二题12分、第三题14分)1.已知市场消费函数为1000.8,d C Y =+意愿投资,50=I 政府购买,200=G 转移支付,5.62=TR 税率25.0=t 。
试求:(1)总需求函数的代数式; (2)计算自发消费函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如100=∆G ,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动量BS ∆为多少。
2.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为例)和货币政策在发生作用的地二轮,在货币市场都有-----第一轮增加的收入,导致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KT 上升,进而提高了总货币需求L ,提高了利率水平R ,降低了总投资I ,以及减少了总需求AD ,从而削减了第二轮的总产量----相同的传导路径。
请运用几何图形和传导机制说明问什么只强调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在新古典经济的增长模型中,劳动L 的增长率为n,知识A 的增长率为g ,总产量生产函数为),(AL K F Y =,K F '表示,/),(K AL K F ∂∂并假定所有资本收入被储蓄,所有劳动收入被消费,这样存在=K K K K AL K F δ-∂∂*]/),([。
2004北大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答案1

2004北大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答案1经济学原理I(2004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B卷答案,A卷只有顺序不同)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1、因为历史数据表明,基础教育的平均社会收益大于高等教育,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错误。
这里应该考虑的是给定的新增投入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也即边际收益,而不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平均收益。
(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2、某大学决定将拥挤的学生澡堂扩建一倍。
这一做法必定会使得澡堂的拥挤程度下降一半。
错误。
在学生的洗澡行为(特别是洗澡频率)不变时,澡堂扩建一倍会使得其拥挤程度下降一半。
但学生会对澡堂拥挤下降的激励做出反应,增加洗澡频率,这样澡堂的拥挤程度会有所回升。
(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Certain very talented people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verything they do.错误。
他可以在任何事情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不会都有比较优势。
4、单个农民减少自己的产量并不能使自己受益,但农产品总量的减少可能使农民在总体上受益。
正确。
在市场上,单个农民面对的是既定的市场价格,减少产量只能使自己的收益下降。
但市场供给总体上的减少,由于市场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可以使得价格上升,其幅度大于销售量下降的幅度。
从而使得卖者的总收益上升,农民在总体上受益。
5、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错误。
练习本的需求提高了练习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数量同时代表者需求和供给的数量,所以供给量也增加了。
2004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真题

2004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真题微观经济学部分一、解释下列概念,并比较每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希克斯替代效应和司拉斯基替代效应(可能是补偿)2.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递减3.帕累托最优和????二、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和产量、效率和获利比较。
三、?特?模型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关于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二、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引致效用三、高宏习题第八题,????政治经济学部分资本主义:一、劳动性商品理论二、平均利润的原理(生产价格)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二、收入分配(可能)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企业管理2004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企业管理 考试时间:1月11日下午招生专业: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什么是预期理论(expectancy theory )?2.什么是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 )?3.影响群体决策效率与效果的主要因素4.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5.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6.服务及其特性二、判断和简述题(共60分)1.请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30分):(1)如果消费者只有两种商品可以选择,那么,这两种商品不可能都是劣等品(inferior goods )。
(2)偏好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决定了差异曲线必须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3)政府课税对某商品的市场均衡的影响取决于税收支付的方式,即税收是由消费者还是由生产者支付。
(4)由于长期成本是在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最低成本,所以,长期成本曲线必然低于短期成本曲线。
(5)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在一定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情况下,她y x y x U +=)ln(2),(消费10单位的和15单位的。
假如价格水平不变,而她的收入增加了一倍,那么她将x y 消费20单位的。
x 2.市场定位的主要步骤及其影响因素(10分)3.矩阵式组织结构及其优缺点(10分)4.营销组合策略的要素及其特性(10分)三、论述和分析题(共60分)1.有一家软件销售公司。
从事的活动有两种:一是软件销售,二是售后服务;公司的客户也有两种:一是个人用户,二是企业用户。
指出可能的部门划分方式,并指出每一种方式的优、缺点。
(12分)2.给出愿景(vision )、战略目标(goal )的定义,并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公司年度资源配置的直接依据应该是愿景,还是战略目标?请陈述你的判断依据。
(13分)3.假定某垄断厂商在进行最优决策时不仅要选择产量水平,而且还要选择一定的质量水平,产品质量由一个连续变量代表。
北京大学2004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L = YB − λPX = 0 ∂X B ∂L = X B − λPY = 0 ∂YB ∂L = PX ⋅ 1 + PY ⋅ 6 − PX ⋅ X B − PY ⋅ YB = 0 ∂λ
得: X B =
1 ( PX + 6 PY ) 2 PX +3 2PY
5
YB =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又交换前后 X 和 Y 的数量保持不变,所以
h = p ⋅ l + (1 − p ) ⋅ 0 = pl ,这样 W0 − h = p (W0 − l ) + (1 − p )W0
尽管二者相等, 但对于厌恶风险者而言, 一笔可以确定获得的财产所产生的效用大于其 期望值与此相等的不确定性财产所产生的效用。 (3)由帕雷托最优,对于一般垄断企业,如果增加一单位的销售量,能够提高利润, 又增加消费者剩余,那么这样市场的福利增加,那么企业必然会这样做,而垄断企业没有 这样做的原因是市场已经做到最优了。 答:错误。对于垄断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的时候 MR=MC,即
网址:
50 X A + 100 X B = 150 + 100
50Y A + 100YB = 100 + 600
从而
2( Px + Py ) Px
+1+
6PY =5 Px
Px PX + + 6 = 14 Py Py
不妨令 PX=1,则 PY=
1 1 ,所以均衡价格为 ( PX , P Y ) = (1, ) ; 4 4 5 5 X A = , YA = 4 , X B = , YB = 5 。 2 4
供给函数为:
k , p f w1 + w2 y = [0, k ], p = w1 + w2 ,其中,k 为大于零的任意常数。 0, p p w + w 1 2
清华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清华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清华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考试科目:经济学试题编号:807一、简答题(15分)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2.怎样理解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3.试论述萨伊定律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二、经济学中经常将商品的需求曲线看作一条直线,这样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15分)三、为什么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15分)四、试证明: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常数当且仅当生产函数具有Cobb-Doulgous的形式时即F(L,K)=AKαLβ(15分)五、试论述囚徒困境对于经济学的意义。
(15分)六、某人有10万元的存款,存入银行可以获取2%的利率。
他可以将一部分钱投入股票市场,现在假设股票市场仅仅存在一种股票,收益率和方差服从正态分布N(0.1,1),他对于均值和方差的偏好为U(μ,σ)=10μ-σ2,他应该将多少钱投放到股票市场上?(15分)七、某国国内对于某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具有如下形式:需求函数:Q=16000/P2供给函数:Q=P2/10(1)求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社会福利。
(2)如果政府对该产品实行P=25元的最低限价,社会福利的损失是多少?(3)假设国际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是10元,其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
该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的生产者,对于进口的每单位产品征收税收5元。
与不征收关税相比,社会福利的损失为多少?(15分)八、经济中达到一般均衡是否意味着充分就业?为什么追求高就业目标会导致通货膨胀?(15分)九、论述税收和公债的挤出效应。
(15分)十、一国财政支出为8000亿,税收8000亿,出口为7000亿,进口5000亿,边际消费倾向为0.5,自发消费为1000亿,边际投资倾向为0.3,自发投资为1200亿。
试求该国的国民收入。
(15分)答案部分清华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试题编号:807一、简答题(15分)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15分)答:⑴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详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恩格尔系数 紧缩缺口 边际储蓄倾向虚拟资本 市场机制二、简答题和计算题证明题(每题10分,共60分)1.什么是帕累托最适度?满足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是什么?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
3.设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Q=500-30P,边际成本等于4,厂商的边际收益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各是多少?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调控体系。
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后果。
6.简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并说明其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2.试述怎样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答案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A)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主要是两方面。
首先,较高的恩格尔系数意味着一个国家对食品价格的变动和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较低,因为恩格尔系数表示的就早人们对基本的消费品的依赖程度。
其次,各国的消费革命都是从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开始的,因为恩格尔系数下降以后,消费者才摆脱了基本消费品匮乏的威胁,才能开始有选择的消费,并且除了价格之外,开始关注商品的质量,开始向多样性的消费方式转变,居民的消费中,开始包含更多的“扩大再生产”成分,即用于教育、学习和信息具等智力开发活动。
恩格尔系数表述了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通过统计发现,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
2.紧缩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
(NEW)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1)假定买卖双方对商品房质量都有充分的了解,试作图说明高质量房 和低质量房的市场供求状况。
(2)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试作图分析高质量房和低质量房的市场供求 变动情况。
(3)根据经济学原理,试简要讨论如何解决我国商品房交易中由于信息 不对称造成的问题。
五、(本题9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工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高 速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也造成了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试根据 经济学原理讨论下列问题。
2014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08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3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3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08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6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08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1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1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8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1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12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19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815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9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815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一样 的。 【答案】×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为:ε=-(dQ/dP)·(P/Q)。当需求曲线为直 线时,dQ/dP在每一点上相同,但P/Q在每一点上不一定相同。故ε在每
一点上也不一定相同。
3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对商品的生产增加税收,则税收的负 担主要落在生产者头上,如果对商品的销售增加税收,则增税的负担主 要落在消费者头上。 【答案】× 【解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价格完全由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偏 好决定,消费者既不会多出一分钱,也不能少出一分钱,因此,不管政 府是对生产征税还是对销售征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均不会变 化,所有负担均落到生产者头上。
经济法学2004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经济法试题
以实际卷面表述文字为准
初试(在综合卷二中,约三十分)
1、经济法主体的权义结构
2、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的表现种类
3、银行监管新格局
4、出口退税制度改革中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5、股利分配的原则
复试笔试
1、试述经济法学理论的体系30分
2、2004修改宪法的税法意义20
3、论我国金融法体系20
4、反垄断法中效率优先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关系15
5、对公司法修改的意见15
复试口试(部分,每人抽签,回答一道或两道)
1、税收保障制度
2、股东的权利义务
3、我国五种经济法学说
4、国有独资企业的特征
5、产品质量责任和瑕疵责任的异同
6、外汇账户管理制度
7、宏观调控法的体系
8、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价值取向。
200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0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并比较每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希克斯替代效应和司拉斯基替代效应(可能是补偿)
2.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递减
3.帕累托最优和???
二、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和产量、效率和获利比较。
三、?特?模型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 关于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二、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引致效用
三、 高宏习题第八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
资本主义:
一、劳动性商品理论
二、平均利润的原理(生产价格)
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
二、收入分配(可能)
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完整word版)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经济学原理2004(试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行政管理科目代码:328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专业所有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机会成本2.科斯定理3.搭便车4.囚徒困境5.菲利普斯曲线6.供应学派7.凯恩斯革命8.看不见的手9.比较优势10.外部性二、简述题(第11、12、13题各12分,14题14分,共50分)1.简述银行存款的创造过程。
2.简述失业的根源及其类型。
3.简述节俭的是非。
4.根据有关经济学原理,简析我国森林减少、珍稀动物来绝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1.论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论述政府公共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参考答案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行政管理科目代码:328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专业所有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
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与金融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与金融学 考试时间:1月11日下午招生专业:金融学 研究方向:第一部分:经济学一、(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给出简要说明。
1.我总愿意用6单位的x 替代1单位的y ,那么我的偏好违背了单调性假设。
2.某人的效用函数为y x y x u +=ln 2),(,在一定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情况下,她消费10单位的x 和15单位的y 。
假如价格水平不变,而她的收入增加了一倍,那么她将消费20单位的x 。
3.当面临两种商品x 和y ,某甲的效用函数为xy y x u 6),(=,某乙的效用函数为y x y x u ln ln ),(+=。
那么甲和乙对这两种商品的偏好是一样的。
4.规模收益递增的技术不满足边际产量递减原则。
5.如果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所有假设都满足,那么政府就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
二、(15分)在一自由市场,一商贩的效用函数为w w w u ,ln )(=代表收入。
他每天的收入为200元,但按规定应交纳50元的固定税费。
市场监管人员按10%的概率抽查。
被抽中则肯定能被查清是否已缴税,偷税者将被罚款。
1.为了打击偷税,市场监管人员需要决定罚款额至少应为多少?请求出。
2.假定该商贩还有其它与该市场无关的随机收入,即各以50%的概率获得100元和300元,那么你对(1)的回答是否有变化?如果有,请给出。
三、(20分)小李和小王同时想过一座桥,但小桥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每人面临两种策略可能选择:一是过桥(G ),一是等待(W )。
如果两人想同时通过,那两人势必发生争斗,对每人造成成本C (C >0),然后胜者通过此桥。
每人获胜的概率各为1/2。
如果两人相互谦让,那么每人需付出因谦让而造成的延误成本D (D >0),最后两人靠扔硬币的方式决定谁过(扔硬币决定的成本忽略不计)。
我们假定0<D <C 。
小李和小王分别需要L t 和W t 的时间通过这座桥,所以L t 和W t 代表了一人等待另一人过桥的时间成本(比如L t 代表了小王等待小李过桥的时间成本)。
北京大学西经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四年经济学真题(2003,2005,2006,2008)1999年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需求函数与需求弹性)(7分)某消费者消费X和Y两商品。
已知在该消费者收入和商品Y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商品X的价格上升时,该消费者对商品Y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
试求:(1)请画出该消费者的价格-消费线(即P.P.C);(2)请根据(1),判断商品X和商品Y分别属于何种商品(正常品、劣等品或中性品)?;(3)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请根据P.C.C线画出相应的X商品的需求曲线,并说明其形状特征。
二(成本论)、(8分)设某场上的生产函数为Q=,且L的价格w=1,K的价格r=3。
(1)试求长期总成本函数(LTC),长期平均成本函数(LAC)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LMC);(2)设在短期那K=10,求短期总成本函数(STC),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和短期边际成本函数(SMC)。
三、(生产要素价格决定)(10分)请推导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单个劳动者对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单个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并进一步说明均衡工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2000: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效用论)(10分)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min{}其中a为大于零的常数,且设定和的价格分别为和,消费者的收入为I,(1)请画出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并说明相应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试求商品的需求函数;(3)请说明上平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4)请画出相应的收入-消费线(ICC)和上平的恩格尔曲线(EC)。
二、(7分)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假设市场需求曲线是,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
三(8分)什么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什么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价格能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001: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效用论)、(8分)简答下列问题(1)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区别和联系;(2)利用效用论的有关原理,说明一个经济社会中不可能所有的商品都是劣等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政治经济学部分(共74分)1.试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
(20分)2.为什么说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17`分)3.如何理解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加分配”?(20分)4.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7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38分)1.请阐述下面概念及指出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15分)(1)边际报酬递减法则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2)希克斯的替代效应与斯拉茨基的替代效应(3)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境界2.请证明伯特兰模型中的价格博弈理论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什么是伯特兰悖论。
(10分)3.假定某双头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 a Q −=。
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均c ,c 为常数且c a >。
试比较伯特兰均衡、完全竞争均衡、古诺均衡和串谋均衡时的市场产量、价格与利润情况。
(13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38分:第一题12分、第二题12分、第三题14分)1.已知市场消费函数为1000.8,d C Y =+意愿投资,50=I 政府购买,200=G 转移支付,5.62=TR 税率25.0=t 。
试求:(1)总需求函数的代数式;(2)计算自发消费函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如100=∆G ,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动量BS ∆为多少。
2.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为例)和货币政策在发生作用的地二轮,在货币市场都有-----第一轮增加的收入,导致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KT 上升,进而提高了总货币需求L ,提高了利率水平R ,降低了总投资I ,以及减少了总需求AD ,从而削减了第二轮的总产量----相同的传导路径。
请运用几何图形和传导机制说明问什么只强调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在新古典经济的增长模型中,劳动L 的增长率为n ,知识A 的增长率为g ,总产量生产函数为),(AL K F Y =,K F '表示,/),(K AL K F ∂∂并假定所有资本收入被储蓄,所有劳动收入被消费,这样存在=K&K K K AL K F δ−∂∂*]/),([。
(1)证明经济收敛于一平衡增长路径,说明这一平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与稳定性;(2)处于该平衡增长路径上的K 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K 的黄金律水平?参考答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政治经济学部分1.试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
(20分)答: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的把劳动力和劳动区分开来,劳动力,即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在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有价值可以作为商品出卖,而劳动虽可以创造价值,但它本身没有价值,也不能出卖,所以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劳动力商品的含义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指“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指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这样他才能够像任何商品所有者那样,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并且在买卖中仅仅让渡这种商品的使用权,而保留着它的所有权,否则就是卖身为奴隶了。
二是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身劳动力这一商品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现存的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历史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小商品生产者日益两极分化,最终沦落为无产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可见,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才成为要卖给资本家的商品。
(3)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以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这包括: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各国纳入劳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是不同的。
但是,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具有特殊性。
一般商品被消费或使用,随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
而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
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分析出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 —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
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
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为什么说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17`分)答:(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是以科学的社会视觉来构造劳动价值论的。
从商品的物质属性中抽象出内在的社会关系来,把商品的使用价值理解成自然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还用社会性视角分析了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价值的变动关系,分析了价值形式在历史上的演化历程,证明了商品的交换是卖者让渡使用价值获得价值,买者让渡价值获得使用价值的过程。
在物与物的交换的外壳下,隐藏着人与人交换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从社会性视角出发,构建了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
在围绕劳动价值论所发生的争论中,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劳动所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价值”,“价值”概念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劳动、哪些劳动创造这样的“价值”。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价值决定问题为特例,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的劳动。
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惟一的标准,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
(2)平均利润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不同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周转速度等因素不同,利润率应是有差别的。
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初期曾经存在。
但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却不是这样,实际上从较长时期看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是基本相同的。
而且现实生活也只能如此,否则利润率低的部门则无人去经营。
这种劳动价值理论与利润平均化在表面上的矛盾应如何解决?马克思的分析表明,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门内部的竞争,它使个别劳动时间折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种是部门之间的竞争,指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夺最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哪个部门或行业的利润率高,其他部门的资本就会向这里转移,其结果必须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化。
这是因为,通过资本的转移,资本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
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需求相对缩小,必然使价格下降,并导致利润率下降;相反,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的转出而使利润率提高。
当资本转移使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出现反转时,那么资本转移也就要出现倒流。
一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节利润率趋于基本平衡时,即形成平均利润率,资本转移才会趋于停止。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和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就不一定相等。
按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等于、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慢于、等于、快于社会平均资本周转速度的情况,这些部门所获得的利润量会高于、等于、低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当各个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高于部门平均利润时,就产生了该资本家的超额利润量。
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
所以,平均利润学说有效的解决了李嘉图劳动价值学说遇到的两个难题中的第一个难题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力创造价值的矛盾。
揭示了利润的来源是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
平均利润学说很好的丰富了劳动价值学说。
(3)生产价格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就各不相同,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这样,商品就不是以产品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进行交换,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这种转化只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对总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他们获得的总利润与总剩余价值在量上是相等的,因而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马克思认为:既然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那么,价值规律就调节生产价格。
所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价值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这种变化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新的作用形式。
理由在于:其一,生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其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