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温脾通络开窍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 c t o b e r 2 0 1 3 Vo【 . 1 l N0 . 1 0
区( 前 囟后 3 . 6 mm, 中线旁开 2 . 4 mm, 颅骨 表面下 2 . 7 mm ) ,
的变性 、 坏 死 。其 中 , N F T 的 数 量 和 患 者 的 痴 呆 程 度 呈 明 显 的 【 F 相关 , 被 认 为 是 AD患 者 的神 经 元 退 化 的 病 理 基 础 [ 2 ] , 是 AD 的核 心 病 理 改 变 。NF T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由 异 常 过 度 磷 酸 化 的 T a u 蛋 白 聚集 而形 成 的 双螺 旋 ( P HF s ) 。
为 注 射 靶 区 。用 特 制 二 三 棱针 手动 钻颅骨 至一定 深度 , 再 用 微 量
进样器旋转钻 动至微有 落空 感 , 随 后 白头 皮 表 面 垂 直 进 针 4 . 0 mm( 微量进样器注射钢针外套 一次性介 入导 管并 固定 , 针尖 留 出 4 . 0 a m) r , 将溶 于 1 O DMS 0 的 0A 1 . 5 t * I ( 0 . 4 mmo l / I )
0 . 0 1 ) 。结 论 温 脾 通 络 开 窍 法 对 AD 大 鼠 学 习记 忆 障碍 具 有 明 显 的 改 善 作 用 , 且 可降低 A D 大鼠海马 T a u蛋 白异 常 磷 酸 化 水 平 ,
这 可 能 是 其 抗 AD 的 作 用 机 制 之 一 。
关键 词 : 老年性痴 呆; 温脾通络开窍法 ; 学 习记 忆 ; T a u蛋 白 中图分 类号 : R 7 4 3 1 9 2 8 5 . 5 文献 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 0 4 4 文 章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1 2 3 8 — 0 4 阿尔茨海默病 ( A D) 又称老年性痴呆 , 是 一 种 以 进 行 性 记 忆 障 碍 和 智 能 衰 退 为 主 要 临 床 特 征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退 行 性 疾 病 。AD发 病 机 制 极 其 复 杂 , 病 因 学 尚不 清 楚 , 其 典 型 的 病 理
通络益智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海马病理学的影响
pai at n —t m vnu a eei t n J .E r ug l a f r og e eo s t t z i [ ] u r s el r c h rao S
R s2 0 ,2 4 : 3 2 5 e ,0 0 3 ( ) 2 6— 4 .
[ ] 卫 民 , 惠 琴 . 胞 因 子 研 究 方 法 学 [ . 京 : 民 5孙 王 细 M] 北 人
中 图分 类 号 : 7 9 1 R 4 . 3 文 献 标 志 码 : B
血 管 性 痴 呆 ( aclr e e t , D) 指 各 种 vsua m ni V 是 d a
s r m o c n rto s o e u c n e ta in fTNF- lha,L- b t I 6 i p n・ ap I 1 e a,L- n s o
降 低外 周血 白细胞 计 数 及 中性 粒 细 胞 比率 , 低 脏 降
器 组织 中 T FO、L1表达水 平 以减轻 脏器 损 伤 , N . I. t 减 轻 了肠 组织 的含 水量 , 对脓 毒 症 大 鼠具 有 确 切 的 治 疗 作用 。此 为扶 正败 毒颗粒 防治脓 毒症 性多 器官 功 能 障碍 综合 征 提供 了参 考 。另外 , 此对 探 讨 中西 医
文章编号 : 0 — 902 1)2— 04 0 1 1 61(02 0 05 — 3 0
t eul hpr ni as S R)[ ] P amao R p a os y e es e r ( H n y t v t J . hr el e ,
2 0 ,8 5 : 1 . 0 65 ( ) 7 1
基 金 项 目 : 阳 市科 技 局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 濮 编号 10 3 ) 0 6 7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电针对 阿尔茨海 默病模 型大 鼠学 习记忆和抗 氧化能力 的影响
易显 富 , 张泽月。 , 肖 敏‘ , 程 蕊。 , 宋 洁 , 高 翔 , 穆敬平 , 彭 ( 1 . 湖北 医药学院附属太和 医院,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2 . 湖北医药学院第一 临床 医学院,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3 . 房- g - A.  ̄ L 医院 , 湖北 房 县 4 4 2 1 0 0 ) 力
A l z h e i me r ' s d i s e se a . Y / X i a n - f u , Z H A N G Z e - y u e 1 X 1 A O胁n , C H E N G R u i 2 7 S O N G J i e 2 G A O X i a n g MU
【 摘要】 目的 观察 电针泖 淀粉样蛋白2 5 ~ 3 5 片段( A  ̄ 2 5 — 3 5 ) 所致阿尔茨海默病( A l z h e i m e r ’ s d i s e a s e s ,
A D ) 模 型大 鼠学 习记 忆 能力 和脑 组 织 自由基 代谢 的影 响 。方 法 4 8 只健 康 雌性 S D大 鼠随 机分 为 A D模 型
化氢 酶 ( C a t a - l a s e , C A T ) 、 乳酸 脱 氢酶 ( L D H ) 的 活性 。结 果
与A D模型 组 相 比 , 电针组 能 缩 短大 鼠的逃 避潜
伏期 ( P < O . 0 1 ) , 明显增 加 大 鼠 的平 台跨 越 次数 ( P < 0 . 0 1 ) , 延 长 大 鼠在 目标 象 限的 停 留时 间并 增 高平 台象 限停 留 路 程 占总路 程 的百 分 比( P < 0 . 0 5 ) , 同时 , 电 针 组 能 明显 升 高 脑 组织 匀 浆 中 S O D、 C A T 、 G S H、 G S H . P x 的含 量( P < 0 . 0 1 ) , 降低 MD A、 A c h E、 MA O、 L D H、 N O的 活性 ( P < 0 . 0 1 ) 。且 假 手 术 组 和正 常 对 照组 分 别 与 A D模 型 组 比较 , 除假 手 术 组平 均 速 度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外 , 其 余 各 指标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结 论 电 针 可改善 A D模 型 大 鼠 的学 习记 忆 能 力 , 同时还 能增 强 机体 的抗 氧化 能 力 , 对脑 组 织 中 自由基 的代 谢 起 到积
解毒通络注射液对MCAO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解毒通络注射液对MCAO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杨鸿;赵宜军;王永炎【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年(卷),期】2008(33)23【摘要】目的:研究解毒通络注射液(JDTL)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含量的影响,探讨解毒通络注射液减轻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83.2,41.6,20.8 mg.kg-1)和尼莫地平组。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α和IL-1β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ICAM-1和MCP-1含量。
结果:脑缺血6,24 h,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CAM-1以及MCP-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解毒通络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可以明显阻抑缺血脑组织上述细胞因子含量的增加。
结论:解毒通络注射液对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减轻炎性损伤,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对神经元的损害。
【总页数】4页(P2817-2820)【关键词】解毒通络注射液;脑缺血;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作者】杨鸿;赵宜军;王永炎【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凝血酶及其受体、脑组织MCP-1、NF-κB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J], 邓奕辉;覃弘宇;文果;刘文华;李定祥2.糖尿病性脑病大鼠行为学与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及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方对其的影响 [J], 宋福印;王永炎;黄启福3.解毒通络注射液对MCAO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邢月;武丽斐;关亚兰;刘振权4.补肾解毒通络方剂灌胃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及脑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观察 [J], 赵铎;王丹;郑春欢;郑绍周5.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的影响 [J], 王筠;李澎涛;侯金才;华茜;潘彦舒;陈会丛;杜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其条件培养液影响的初步研究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其条件培养液影响的初步研究∗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侯金才,华茜,王冰,杜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正常及拟缺血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影响,并初步探讨细胞条件培养液内蛋白分泌的时效特征、奠定可溶性蛋白深入分析的技术基础。
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作用于正常及拟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之后,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的活性,Bradford法测定细胞培养液总蛋白含量,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值,同步观察了5个时间点的细胞活性及条件培养液总蛋白量及LDH释放量。
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能够提高拟缺血细胞的活性,且抑制LDH释放量;正常组分泌总蛋白量3h达到高峰,此时细胞活性最佳,LDH释放量亦少。
拟缺血组分泌总蛋白量是6h达到高峰,此时LDH释放量最少,但细胞活性与3h比较有所下降。
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拟缺血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3h至6h的细胞条件培养液做为收集目标是研究条件培养液的最佳时间段。
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条件培养液; 总蛋白大量临床与实验工作证实,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在改善脑微血管功能及血流状态的同时,对脑缺血损伤也起了保护作用[1],这种脑保护功能是否与启动了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机制有关尚无研究报道。
尽管近年来加深了络病学说的研究,其病络的物质基础仍不清楚。
阐明通络方药的“解毒通络”作用机制,对于深化“毒损脑络[2]”病机的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尚少有研究报道以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入手,去探索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细胞间的功能关系。
本实验观察了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拟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效应,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总蛋白分泌状况与细胞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内皮细胞调控的脑损伤保护机制研究做前期基础工作。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60-80g,级别SPF/V AF,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02-2003。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注射 B淀粉 样 蛋 白多肽 片段 A 3 1 2 5 — 3 5制 备动 物模 型 。电针组 治 疗分 为 3个 疗程 。 以 Mo r r i s 水迷 宫来 评价 大 鼠
的学 习和 记忆 能力 , 并 且使 用 We s t e r n b l o t 法来 检测 大 鼠海马 区 T a u蛋 白和其 丝 氨酸 1 9 8位点 、 4 0 4位点 磷 酸化 水平 , 利 用 软件 分析测 定 We s t e n r b l o t 图像 条 带 的光 密度 ( O D) 值 。 结果 模型 组 Mo r r i s 水 迷宫试 验 逃 避潜 伏期 比正 常组 长 ( 均 P<0 . 0 5 ) , 电针组 与模 型组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3个组 之 间海马 区 t a u蛋 白总量 的差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与模 型组 比较 , 电针 组 丝氨 酸 的 1 9 8和 4 0 4位点 的 t a u蛋 白磷 酸化 t a u蛋 白水 平具 有 降低 ( 均 P<0 . 0 5 ) 的
m o d e l g r o u p a n d a n e l e c t r o a c u p u n c t u r e g r o u p , 1 0 r a t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T h e A D r a t m o d e l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i n j e c t i n g
eaSe
H U A NG J i a n l L I UZ h o n  ̄i n 2 L I U D o n y a n g # Z HA NG H a i y a n ‘
1 . Q i q i h a r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Q i q i h a r 1 6 1 0 0 6 , C h i n a ; 2 .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Q i q i h a r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影响的特征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影响的特征1青雪梅,李卫红,侯金才,胡京红,李澎涛★(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培养的正常及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影响,揭示其通络作用的效应靶点与特征。
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第三代,分为正常及拟缺血组,采用培养基氧糖剥夺(OGD)法建立拟缺血模型。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正常及OGD内皮细胞的活性影响。
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作用于正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未加药组比较,小剂量药物抑制细胞活性,大剂量促进细胞活性,剂量总趋势呈反抛物线形;通络救脑注射液作用于OGD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小剂量范围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呈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大剂量组则抑制细胞活性,剂量总趋势呈抛物线形。
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正常及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药物剂量与细胞增殖活性呈非线性关系。
大剂量与小剂量可能是不同的作用机制,反映了中药复方药效的多维性。
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 MTT通络救脑注射液由栀子苷和三七总皂甙制成,是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中药新药。
已完成验收的“十五”国家攻关课题“通络救脑注射液临床前研究”在保护大鼠脑缺血组织损伤中获得了优良效果,并在“863”项目支持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肯定了其抗缺血损伤的效应。
本实验进一步从细胞学角度深入研究其解毒通络作用的效应,对于阐明“解毒通络”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优势和深化“毒损脑络”病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60-80g,购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动物中心。
1. 2 主要试剂配制:完全培养液成分:高糖DMEM基础培养基(GIBCO公司),胎牛血清20%;ECGS(SIGMA 公司) 75mg·L-1、肝素钠4*104U·L-1、青霉素1*105U·L-1、链霉素1*105U·L-1、胰岛素200U·L-1、L-谷氨酰胺 2mmol·L-1。
参附注射液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行为和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只/ ) 组 。正 常 对 照 组 : 脑 室注 入 蒸 馏 水 ( i ie 侧 ds l dwae , W ) 模 型对 照组 : 脑 室注 入 A L; 3 s tl tr D 5 L; 侧 D5 AI F组 : 脑 室注 入 A? + 侧 t
5 L, 腔 注射 S (0 / g 每 日 1次 ) 腹 F 1 mL k , 。正 常 对 照 组 和 模 型 对 照 组 腹 腔 注射 等 量 生理 盐 水 ( ) 连 续 1d 每 日 1次 。2周后 观 NS , 4,
4 0 1) 0 0 0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参 附注 射 液 ( F 对 p淀粉 样 蛋 白 (myodb t, ) 致 阿 尔 茨海 默 病 大 鼠 认 知 行 为 和 脑 组 织 氧 化 应 激 S) a l eaA口 所 i
的影 响 , 讨 S 探 F对 阿 尔茨 海 默 病 的 可 能 治 疗 作 用及 其机 制 。方 法 3 O只 健 康 S 大 鼠 , D 经过 水 迷 宫 训 练 后 随 机 分 为 3个 组 ( 0 1 海 马 、 质 区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D) 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 S — X) 活 力 以及 丙二 醛 ( A) 皮 S 、 G HP 的 MD
的表 达 水 平 。结 果 A +s 口 F组 大 鼠 水 迷 宫 潜 伏 期 明 显 缩 短 , 与模 型 对 照 组 比 较 海 马 及 皮 质 S D、 S — x 活 力 明 显 升 高 ( < O O G HP P .
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作者简介:高永翔,男,1965年10月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结合免疫学。
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高永翔1 张发荣1 孙鸿辉1 雷鸣1 曹万慧2(1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2.四川省人民医院)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的早期治疗机理。
方法:塑造大鼠缺血中风模型,采用RI A 法检测,观察中药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各组大鼠脑组织T NF -α、CG RP 含量的影响。
结果: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开窍功效的脑脉通注射液能拮抗T NF -α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神经细胞的免疫病理损害,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 <0101);脑脉通注射液能提高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CG RP 含量,改善脑血管舒缩失衡状态,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101)。
脑脉通注射液的以上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其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丹参注射液(P <0105)。
结论:脑脉通注射液的以上作用最终体现于它能促进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和避免更广泛的损害。
关 键 词: 脑脉通注射液;缺血中风动物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中图分类号: R25512;R74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1)0120038203 中风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迅速,故一旦发病,多难于治疗。
针对缺血中风基本病理为肾亏气虚、瘀阻清窍的特点,我校张发荣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确立补肾益气、活血开窍为治疗大法,将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开窍功效的中药脑脉通方制成静脉注射液,以达到及早救治、及早起效之目的。
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 NF -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 RP )影响的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_通督调神固本_电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115 士 91① 0.7 1.2 1.7 78② 34 土 .3
1.1 84 ② 7 1 士 .1
统计方法: 检验;①P< . ,与假手术组比较;②尸< . , t 00 1 00 1
与模型组比较
仅可促使脑缺血的进一步加重, 并通过脑神经元或 胶质细胞的直接影响参与 V D发生和发展的全过
S Q3 双极射频电凝器 ( D一 0 上海手术器械厂) ; M rs o 水迷宫 ( i 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 G8 一型治疗仪 ( ; 01 65 中国青岛华声仪器厂) ;
1 次性无菌针灸针 ( 苏州天一针灸器械有限公司) ;
灸学》 取穴, j s L 于模型大鼠头部百会穴 ( 顶骨正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 分组与造模 成年雄性健康 S D大鼠 (P 级)4 只,体质 SF 8 量 1 一2 9 0 0 8 2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 〔 验 动 物 许 可 证 号:S X ( )2 3- 实 CK 粤 0
9 . 2土9 2 55 一6
8
1 .3 2.2 7 4 6 士 1① 4
9
8
9.5 1.3 3 土 02②
7 8 士1.0 9.2 18②
统计方法:方差分析;①p< . ,与假手术组比较;②尸< 00 1
00 ,与模型组比较 . 1
万方数据
10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 . 行为学观测 治疗结束后开始水迷宫检 .1 4 测[。水迷宫内 9 ] 水深4 c , Im 水温2℃一 6 2 2℃。在
水池壁标明4 个人水点,由此将水池等分为4 个象
通络醒脑泡腾片对AD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胰岛素降解酶表达的影响
通络醒脑泡腾片对AD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胰岛素降解酶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通络醒脑泡腾片对Aβ25-35海马注射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胰岛素降解酶表达的影响,为其防治老年痴呆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Aβ25-35海马注射痴呆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安理申组(1.4 mg·kg-1)、通络醒脑泡腾片高、中、低剂量组(7.56,3.78,1.59 g·kg-1),另取海马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为假手术组,10 mL·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9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胰岛素降解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通络醒脑泡腾片能够显著缩短大鼠定向航行测试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空间探索测试第一象限停留时间和减少第三象限停留时间,增加经过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能够显著提高海马区胰岛素降解酶平均吸光度,提高海马区胰岛素降解酶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络醒脑泡腾片具有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海马胰岛素降解酶表达的作用,提示其益智作用与提高海马胰岛素降解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通络醒脑泡腾片;学习记忆;海马;胰岛素降解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已经成为65岁及以上人群的第5位致死原因[1]。
Aβ的沉积是目前公认为AD 的中心环节及始动因素[2]。
AD患者由于Aβ产生和清除失衡,导致过多的Aβ聚集成可溶性寡聚体而产生神经毒性。
因此抑制Aβ过多产生和清除寡聚化的Aβ便成为AD治疗的重要策略。
“酶降解作用”在Aβ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IDE是脑中最有效的Aβ降解酶之一[3-4],故上调Aβ降解酶(如IDE),即通过增加Aβ从体内的清除达到重建Aβ代谢平衡理论上是AD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血栓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1 2 仪 器 设 备 .
B 6 X 0荧 光显 微镜 +Di n si S o e显 微 图 a ot p t g c 2 像 分析 系统 ( 日本 DL YMP US公 司) 电子分 析天 平 ; ( 上海 天平仪 器 厂 ,Al o J o 3型) 蠕 动泵 ( 定 兰格 恒 ; 保 流泵有 限公 司 , T0 —0 B 32 0型 ) ;Mo r 水迷 宫 ( ri s 中国
相 比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4 6 2 1次 V 5 5 . ) , > O o J (.± .) S(. ±2 6 次 P . 5 。结 论 尾 静 脉 注 射 血 栓 通 注 射 液 可 以 明 显 改 善 脑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模 型 大 鼠 的学 习记 忆 功 能 。
医学科 学 院药物 研究 所 , MS 2型) D 一 。
1 3 动 物 .
不 注 射 硝 普 钠 。动 物 适 应 性 饲 养 后 , 于造 模 前 1 d 至 实验 结束 给对 照 组 、 型 组 大 鼠尾 静 脉 注 射 生 理 模 盐 水 0 5mL d 实验 组 大 鼠尾 静脉 注射 血栓 通注 射 . / ,
1 材 料
1 1 药 品和 试剂 . 血栓 通 注 射 液 ( 珠 集 团 利 民制 药 厂 , 号 : 丽 批
0 0 2 1 。多聚 甲醛 ( 京 益 利精 细 化 学 品有 限公 4 63 ) 北
司) 水合 三 氯 乙醛 ( ; 中国 沈 阳试 剂 厂 ) P S缓 冲 液 ;B
关 键 词 :血栓通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行为 ; ri 水迷 宫 ; Mor s 动物 , 实验 ; 鼠 大
中图分类 号 : 一32 R 3
通络救脑口服液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nNOS、SS表达的影响【文库论文】
通络救脑口服液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nNOS、SS表达的影响======================================================================作者:董海影,张春庆,宫国良,张晓杰【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救脑口服液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动物模型。
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和通过原平台次数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干预作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nNOS、SS蛋白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救脑口服液组(12,24,48 mg·kg-1·d-1)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加(P<0.01)。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nNOS、S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络救脑口服液各剂量组nNOS、S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
结论通络救脑口服液通过上调nNOS、SS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氏病;通络救脑口服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生长抑素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现至今已百年,但由于其病因不完全明确,迄今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
就目前的进展来看,有关防治的药物研究主要还是延缓患者的死亡、部分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倡多因素、个性化治疗[1,2]。
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
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马家宝;李兴广;李卫红;徐雅;张赛;姜昭妍;胡艳红;苏靖;张凡【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谷氨酸受体3(glutamate receptor 3,GluR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代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模型,分别用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2组分栀子苷、三七总皂苷对细胞进行干预,采用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luR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GluR3调节的下游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能够从基因到蛋白水平显著下调GluR3的表达,对CD147、MMP-9也有显著下调作用,且通络救脑注射液疗效优于2组分.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可调节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的表达及其功能,这可能是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保护血脑屏障、减轻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通络救脑注射液效果优于2组分,显示了复方配伍发挥整合调节的疗效优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4页(P200-202,262)【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CD147;MMP-9【作者】马家宝;李兴广;李卫红;徐雅;张赛;姜昭妍;胡艳红;苏靖;张凡【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通络救脑注射液是基于“毒损脑络”病机理论研发的一种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药复方新药。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1-42诱导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1-42诱导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刘洋;李澎涛【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2(27)10【摘要】目的: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诱导下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模型组以Aβ1-42加入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通络救脑注射液(简称TLJN)组在造模前先行加入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
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中MDA含量、SOD活性,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表达。
结果:TLJN组能明显降低A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
结论:在本实验观察范围内,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诱导下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SOD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进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以抑制细胞凋亡。
【总页数】3页(P1297-1299)【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通络救脑注射液;β淀粉样蛋白;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作者】刘洋;李澎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 [J], 马家宝;李兴广;李卫红;徐雅;张赛;姜昭妍;胡艳红;苏靖;张凡2.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其条件培养液影响的初步研究[J], 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侯金才;华茜;王冰;杜欢3.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杜欢;高青4.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的影响 [J], 王筠;李澎涛;侯金才;华茜;潘彦舒;陈会丛;杜欢5.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皮层神经元活性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J], 李卫红;青雪梅;华茜;胡京红;洪庆涛;朱晓磊;李澎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王昀;索琳;刘新民;李澎涛【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6(010)023【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实验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神经药理试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 g/kg,3.7 g/kg和7.4g/g组,每组各20只.脑心通组和解毒通络方1.85g/kg,3.7g/kg和7.4g/kg组分别灌胃给予0.084g/mL的脑心通胶囊混悬液、1.85g/kg,3.7g/kg和7.4g/kg的解毒通络方(由栀子、黄芪、丹参等组成)稀释液5.0 mL/kg.正常组与模型组同样按照5.0 mL/kg的体积每日用纯净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通过变换平台位置对大鼠空间定向能力(探索阶段)及再学习能力(再学习阶段)进行评价,比较潜伏期和平均速度.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组大鼠共92只.①在探索阶段,模型组的潜伏期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g/kg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方1.85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显著提高(P<0.05).②在再学习阶段,模型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解毒通络方3.7g/kg和7.4 g/kg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模型组平均速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解毒通络方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3.7g/kg,7.4g/kg组的疗效比较明显,在大鼠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的缩短和平均速度的提高上都表现出显著的药物治疗作用;而1.85g/kg组的疗效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平均速度上.提示解毒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探索与定向能力,提高其学习与再学习能力.【总页数】4页(P36-39)【作者】王昀;索琳;刘新民;李澎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市,100094;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与皮质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 [J], 索琳;丛伟红;王昀;李澎涛2.豁痰解毒通络方对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J], 于克英;沈娟娟;邓悦;单斯嘉3.补肾解毒通络方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J], 陈倩雯;何奕坤;沈佳莹;杨光辉4.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J],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黄旭;严京;王永炎5.解毒通络方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突起再生的研究 [J], 李澎涛;冀宏;黄启福;贾旭;严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荆艳;李淑肖;连丽霞;魏云;罗玉福【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改进的Longa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以及大鼠血清中CK、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改善大鼠神经行为,降低CK、LDH、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
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ngluojiunao injection 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d rats.Methods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was induced by improved Longa method. The scores of neurological deifcits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d rats were evaluated. The changes of CK, LDH, SOD and MDA in rat serum were also determined.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scores of neurological deifcits and infarct volume were lower in the Tongluojiunao injection groups. Meanwhile, the activity of SOD was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ent of CK, LDH and MDA was decreased in Tongluojiunao injectiongroups.Conclusion Tongluojiunao injection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f 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d rats.【总页数】2页(P135-136)【作者】荆艳;李淑肖;连丽霞;魏云;罗玉福【作者单位】天津市永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450;天津市永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450;天津市永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450;天津市永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 300450;天津市永久医院神经内科,天津 300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的IGF-1途径分析 [J], 汤轶波;唐卉凌;张玮;王润俊;闫杨杨;徐丽伟;李澎涛2.Semaphorin 3A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保护作用 [J], 唐卉凌;李澎涛;张玮;潘彦舒;Alesheikh Peiman;狄波;周莉;李忻;杨鑫3.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J], 康康;冀书娟;梅海云4.通络清脑注射粉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J], 陈琰琰;张业昊;徐立;姚明江;王光蕊;宋文婷5.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及其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J], 司银楚;吴海霞;许红;牛欣;李澎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及其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及其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司银楚;吴海霞;许红;牛欣;李澎涛【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年(卷),期】2003(18)8【摘要】目的 :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及其NMDA 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三氯化铁致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大鼠脑缺血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 ,统计使用t检验。
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 及其NMDA受体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 ,通络救脑注射液各组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及其NMDA受体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
结论【总页数】2页(P466-467)【关键词】脑缺血;通络救脑注射液;大鼠;脑皮质梗塞灶;Glu;NMDA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作者】司银楚;吴海霞;许红;牛欣;李澎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R285.5【相关文献】1.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Glu含量及NMDA受体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 [J], 王业梅;胡建鹏;程惠娟2.Semaphorin 3A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保护作用 [J], 唐卉凌;李澎涛;张玮;潘彦舒;Alesheikh Peiman;狄波;周莉;李忻;杨鑫3.IGF1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与通络救脑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 [J], 张玮;唐卉凌;Peiman;狄波;王润俊;李澎涛4.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杜欢;高青5.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进脑内血管再生的作用 [J], 武磊;罗勇;张珊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李卫红;王东坡;李兴广;林燕【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30)6【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受体内皮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2(endothelial-specif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2,Tie-2)表达的影响,以评价其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氧糖剥夺方法复制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拟缺血损伤模型,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损伤程度,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Ang-1和Tie-2表达水平.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内皮细胞Ang-1和Tie-2的表达,两个有效成分发挥疗效的时间有所不同,复方注射液作用明显优于两个有效成分.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Tie-2表达有关,显示中药组方可发挥整合调节的治疗优势.%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ng Luo Jiu Nao (TLJN) Injection, a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sed of extracts from Gardenia and Panax Notoginseng,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ing Geniposide and Ginsenoside Rg1) , on ischemia injuried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BMECs) , via observing their effects onthe activities of hBMECs and the expression of angiogenin1 (Ang-l) and its receptor Tie-2, an endothelial-specif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of mimic ischemia injured hBMECs. Methods The in vitro model of mimic ischemia injuried hBMECs was induced by culturing hBMECs in oxygen-glucose-deprived (OGD) conditions. Then, TLJN Injection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added into the cultures of OGD-injured cells. At different intervals,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staining was employed to assay the activities of hMBECs,the damage level of hMBECs was evaluated using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akage rate,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g-1 and Tie-2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LJN Inje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tivities of mimic ischemia injured hMBECs,and decrease LDH leakage rate, an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g-1 and Tie-2. Two active ingredients showed different effects at different intervals. The effects of compound TLJN Injection we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ose of two active ingredients. Conclrision TLJN Injection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OGD-injured hMBECs, its mechanisms are related to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Ang-1 and Tie-2, showing the advantage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in integrative regulation.【总页数】5页(P42-46)【作者】李卫红;王东坡;李兴广;林燕【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GluR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 [J], 马家宝;李兴广;李卫红;徐雅;张赛;姜昭妍;胡艳红;苏靖;张凡2.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DNF表达的影响 [J], 郭晓谨;周梦佳;李峰;李芳赫;万亮琴;张赛;马家宝;李卫红;李兴广3.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杜欢;高青4.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的影响 [J], 王筠;李澎涛;侯金才;华茜;潘彦舒;陈会丛;杜欢5.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1-42诱导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刘洋;李澎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编号:2011-JYBZZ -XS077)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Effects of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at Models刘洋Liu Yang 1,李澎涛Li Pengtao 2,刘希伟Liu Xiwei 1,南一楠Nan Yinan 1,都文渊Du Wenyuan 1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北京110029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bject (Pathology )in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Beiji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China 11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China 100700摘要:目的: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 ,TLJN )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 )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方法:采用脑内定位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1-42)建立AD 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的同时给予TLJN 治疗。
采用Morris 水迷宫进行AD 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丙二醛(MDA )的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 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 <0.01);TLJN 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 <0.05)。
AD 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中MDA 含量增加(P <0.01);TLJN 治疗组,脑皮质MDA 含量显著减少(P <0.01)。
结论:TLJN 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有一定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D 模型大鼠脑皮质MDA 产生发挥其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of 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TLJ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rat models.Methods :The AD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β-amyloid1-42into the ratbrain ,and successful model rats were given TLJN injection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behavioral changes of the AD rats were test-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Chemical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the cerebral cortex.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P <0.01),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significantly obviously reduced (P <0.01);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P <0.05),and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In AD model group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while 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P <0.01).Conclusions :TLJN treatment has certain effects o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AD rats and resisting retrogression of rats nervous system ,and plays protective role in AD rats possibly via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MDA.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通络救脑注射液;Morris 水迷宫;学习记忆;氧化应激反应;大鼠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AD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Morris water maze ;learning-memory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rat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85.5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4-8999(2012)12-1614-0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 )是一种继心血管病、癌症、脑卒中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神经退变性疾病。
但目前临床上对于A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于其治疗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近些年来,对于AD 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炎性机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方面,而氧化应激在AD 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结合本研究团队多年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AD 的中医病机关键为“毒损脑络”[1-2]。
因此,本实验采用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 β1-42这一致毒片段以模拟“毒损脑络”病证,观察“毒损脑络”病证下AD 大鼠学习记忆变化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变,采用针对该中医病机关键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中药复方通络救脑注射液进行干预,通过Morris 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药物干预后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为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体外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分组清洁级雄性SD 大鼠32只,体质量(250ʃ20)g ,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组)、A β海马注射组(模型组)、A β海马注射+通络救脑注·4161·射液组(TLJN组)、Aβ海马注射+多奈哌齐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
所有动物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SYXK京2011-0024)饲养,自由饮食,明暗各12 h。
1.2药物与试剂Aβ1-42(sigma公司);通络救脑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630);水合氯醛(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石药集团欧意制药有限公司);盐酸多奈哌齐片(法国PFIZER PGM公司)。
1.3AD模型的制备[3-4]将Aβ1-42干粉剂溶于无菌生理盐水(2g·L-1),在37ħ保温箱中孵育1周,使其变为凝聚态Aβ。
大鼠经腹腔注射体积分数10%的水合氯醛(4mL·kg-1)麻醉后,固定于江湾Ⅰ型C大鼠立体定位仪上,常规备皮消毒,切开皮肤,暴露前,参照包新民等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在右侧海马区(前囟后3.0cm,中线右侧2.0cm)用牙科钻钻开颅骨,切开硬脑膜,用微量注射器自脑表面垂直进针2.5cm,缓慢注入凝聚态Aβ1-425μL,留针5min,以使Aβ充分弥散,然后缓慢撤针,缝合切口。
1.4给药方法[5]造模后2d开始给药,根据本实验室前期动物实验结果,选择通络救脑注射液组按4.5mL·(kg·d)-1的剂量灌胃给药;阳性药治疗组将安理申片磨碎,加入蒸馏水制成溶液,0.92mg·(kg·d)-1,按0.700mL·(g·d)-1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均每日1次,共3周。
1.5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4]Morris迷宫为一个不锈钢的圆柱形水池,水池底部及内壁均涂成黑色,直径为120cm,高50cm,水池壁标明4个入水点,由此将水池等分为4个象限(按逆时针方向定义为Ⅰ、Ⅱ、Ⅲ、Ⅳ),盛水后水深约30cm,水温控制在(22ʃ1)ħ。
将一直径11cm、高29cm的平台固定于其中任一象限,平台在水平面下1cm。
迷宫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并与计算机相连接,自动录入大鼠游泳轨迹进行分析。
定位航行实验检测方法:各组动物均于造模后2d给予药物干预,在给药21d后开始Morris水迷宫测试。
所有实验动物适应性游泳90s,连续4d进行大鼠逃避潜伏期实验,具体方法如下:每只大鼠每次测试时间为90s。
测试前先将动物放置在平台上适应10 s,令其进行空间定位。
然后将动物从未放置平台的象限轻放入水中,计时开始,持续90s。
将大鼠入水至找到平台所需时间定义为逃避潜伏期。
若大鼠在规定90s时间内能够找到平台,并在平台停留超过2s者视为寻台成功,其潜伏期则为实际寻台所用时间;若寻台失败,其潜伏期90s。
如果大鼠90s内不能找到平台则由实验者用手牵引其到平台上停留10s,再放回到笼中。
每天每只动物测试4次。
每只动物测试完一个象限后休息3h再进行下1次测试。
每天动物测试顺序、入水象限、测试时段保持一致。
空间探索实验检测方法:实验第5天,撤除平台,将大鼠从平台所对象限放入水中,记录60s内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即:目标象限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