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_讲义精讲共28页

合集下载

最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讲义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讲义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结语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总的来说,意大利电影总是奢华的、与现实距离甚远的。 默片时代的意大利的史诗电影为其后电影的发展电影了基
础,直到二战结束,新现实主义电影兴起,意大利电影的 风格才为之一变。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一、默片仿。时文档代如的有不意当大之处利,请电联影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意大利电影在二十世纪最初十年中发展极为繁盛,影片数
量巨大,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并且远销国外,成为欧洲电影 业比较兴盛的国家之一。
从电影的类型来说,默片时代的意大利电影最引人注目的
们对一部电影具有了宏大的气势和格局,都喜欢 冠上史诗字样,例如战争史诗、英雄史诗等。
判断标准:
具有“史”的内容,一般都是对于一个完整事件
的历史描述
高投入、大制作的商业片(人物众多、场面宏大、
片时较长、制作精良)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2、默片仿时。文代档如意有大不当利之的处,史请联诗系片本人或网站删除。
的电影城,并委派他的儿子维多利奥进入电影业,此人后 来因为《飞行员鲁西阿诺·塞拉》一片成为著名导演。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发展概况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电影工业:一个中心(罗马)和一个学校(电影实验中
心)。
影片类型:法西斯宣传片;史诗片和情节剧;实验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有很多反法西斯的青年导演十分
维斯康蒂有意把小贩、妓女和侍者等普通的居民放到墨索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德•西卡
他是一个诗人、评论家。他在这一时期的电影创 作中,特别是与柴伐梯尼的成功合作,使他们的 影片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最为充分、最为 动人和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品。他们那一部部真 实感人的影片,组成了战后意大利社会生活的一 幅画卷。
德•西卡从不认为影片即等于现实,他深信新现实 主义意味着将现实变成诗。而将现实变成诗的过 程,正是创作者不断调整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努 力“介入现实本质”的具体化过程。他的摄影机 完成的决不仅仅是对事实和人物的平面式描摹, 其间蕴涵了个人的创造性发现与独特的感悟。
巴赞指出:“意大利电影的突出特点就是 对当前现实的密切关注。”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式特征
1、纪录性
对于现实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 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形 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 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 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而《罗 马十一时》由于有了新闻记者在叙事上的 参与,更像是一部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报道。 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 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巴赞在分析《大地在波动》时,特别将这 部影片的拍摄方法与蒙太奇形式作了比较 后认为,维斯康蒂首先不使用镜头并列的 方法来创造诗意的效果,而是在单镜头内 部包含和表现出全部的含义。其次,他不 使用具有象征含义的镜头,而是将镜头的 美学始终严格地限于实际真实的造型本身。 维斯康蒂以异常朴实的风格,创造出影片 的审美性的现实主义。《大地在波动》是 一部在美学上极为有价值的新现实主义的 优秀作品。
柴伐梯尼曾在1942年就参与了波拉塞尼的 影片《云中四步曲》和德·西卡的《孩子们 在注视我们》的编剧。以后又在创作的高 峰期与德·西卡合作,编写了由德·西卡拍摄 的《擦鞋童》(1946年)、《偷自行车的 人》、《米兰奇迹》(1951年)和《温别尔 托·D》等所有重要影片的剧本。另外还为 德·桑蒂斯的《罗马十一时》,维斯康蒂的 《小美人》等等,许多的这一时期的重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通过一学期的影视艺术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五大电影流派,有苏联电影学派、法国电影与先锋派电影、新浪潮电影、美国电影与好莱坞类型电影、意大利电影与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简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二战以后世界上兴起的第一个电影潮流,并对以后世界电影的影响非常深远。

意大利在二战结束以后,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

早在1942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张就已经在酝酿形成之中,1942年,由卢奇诺·维斯康蒂拍摄的《沉沦》、德·西卡拍摄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和勃拉塞蒂拍摄的《云中四步曲》等,几部影片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意大利电影的悄然变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这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维斯康蒂的《沉沦》被称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

维斯康蒂有意把小贩、妓女和侍者等普通的居民放到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那种肮脏、混乱的小城镇和贫困的村庄中去展示。

影片中对于现实景象的真实描写,以及对于当时意大利人处于“一种内心苦闷,本能的肉欲和暴烈的感情”的表现。

首部影片是1945年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代表作有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1952年的《橄榄树下无和平》等。

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这一电影学派在内容、题材方面的明显社会性。

众所周知,欧美电影的内容大多数是虚构的,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严重地脱离现实。

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饰的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1941-1945年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酝酿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写实主义倾向的电影和文学作品,电影有《云端的四步》、《孩子们在注视我们》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影视美学课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影视美学课件
局限:
过于片面、极端和机械了。
反戏剧、反象征、反实验、反文学、反绘画
不同于绘画和文学:本质上的客观性 是现实的客观记录;最小的人为干预 没有比电影更真实的艺术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无限接近现实,但毕竞并不等 同于现实。
这种主张的哲学基础:
真理本质上是个人的和多元的 现实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多义性 作者应追随现实本身,尽量隐藏自己。
电影产生的心理基础
《夜邮》(1936)(1:37)。
诗意现实主义
让·雷诺阿(1894-1979) 以法国下层人民为题材 多为悲剧;手法细腻,富有诗情 长镜头,深焦距 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幻灭》(1937)《游戏规则》(1939)
奥古斯特·雷诺阿 : 《包厢》(1874)
意大新现实主义
基本特性:
照相本性和纪录功能 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
技巧特性:
照相;剪辑
前者更基本和重要
电影的两种主要倾向:
现实主义倾向 造型倾向
电影的纪录功能和揭示功能
纪录功能:
运动:追赶,舞蹈,发生中的活动
揭示功能:
过小和过大的;转瞬即逝的(奔跑的马的鬃毛、飞的子 弹);视而不见的;触目惊心的(自然灾祸、战争暴行、 恐怖和暴力行为、死亡等);现实的特殊形式(精神病眼 中的世界)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19411820不是幼稚的现实主义现实在电影中应更强化揭示出普通人事件和场合的诗意内含表现人内心的真实不是新闻片式的记录也不是象征主义的抽象后期转向心理现实主义强调反映人物内心的真实肯定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1951影响了法国新浪潮克拉考尔18891966电影的两个特性基本特性照相本性和纪录功能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技巧特性照相剪辑前者更基本和重要电影的两种主要倾向现实主义倾向造型倾向电影的纪录功能和揭示功能纪录功能运动追赶舞蹈发生中的活动揭示功能过小和过大的转瞬即逝的奔跑的马的鬃毛飞的子弹视而不见的触目惊心的自然灾祸战争暴行恐怖和暴力行为死亡等现实的特殊形式精神病眼中的世界局限过于片面极端和机械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左派人道主义半纪录片作品:对于世袭社会不公的指控 双重性,写实性(严格的现实主义) 记录性现实主义与审美性现实主义的结合 突破:景深镜头,摒弃了蒙太奇,刷新了分镜头原则 非职业演员 旁白的巧妙运用
LOGO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首先表现在电影的 题 材、内容上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两大代表人物: 新现实主义主要的倡导者柴伐梯尼 对新现实主义作出高度评价的安德烈•巴赞
LOGO
LOGO
2.德· 西卡(1902—1974)
《偷自行车的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 讲效实景和自然光效 采用非职业演员和反类型片处理方法 演员表演和场面调度几近全自然的形式 导演在细节上加入主观意识
LOGO
体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的基本美学特征: 一、对社会现实问题和普通 人的高度关注 二、纪实美学风格
新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新风格,从1945年兴起,持续到 20世纪50年代初。
罗伯特•罗西里尼 维托里奥•德•西卡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三位大师” 卢奇诺•维斯康蒂
Page 6
LOGO
1.罗西里尼(1906—1977)
意大利电影复兴时期的先驱,以其极富现实感染 力的影像,开拓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他的成名之作
LOGO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性 二、实景拍摄 三、长镜头的运用 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五、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 六、地方方言的运用
LOGO
总的来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无疑 表现在对生活真实的捕捉。受战争的影响,器材 和资金匮乏,新现实主义时期的影片看起来有一 些拍摄的随意,正是这种随意,才体现出它艺术 的正真实,才体现出那个年代的真实。

第九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第九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他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属于自己本 民族的电影文化。同时,它也是属于全世界的电 影文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 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 的成就。同时,他们 还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 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 创造出更 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意大利新现实主 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 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 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 界电影的 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长镜头的运用
巴赞的"段落镜头"理论(即长镜头理论,反对单镜头剪辑, 而主张像一些新现实主义影片一样,更多以"段落"或一场 戏作为一个剪辑单元。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剪辑方法,才 更符合生活。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 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 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 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 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 观性。
第九章 意大利新现实 主义电影
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及其 背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 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意大利杰出 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 的 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 摄影片。他们就象第一次世 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 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一批批新 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相继推出,引起了世界电影的关注。他 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 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 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事实上,影片中所表现 出 的战后特定的题材和内容,也几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 然而,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却是 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 中反映出来。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成为了电影艺术史上的一股重要流派。

该风格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1. 现实主义题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社会问题。

影片往往以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展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观众产生共鸣。

2. 纪实性拍摄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注重现场感和真实感。

影片中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力求真实,以还原生活的原貌。

同时,影片的镜头运用和剪辑也更加自然流畅,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3. 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形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起源于二战后的意大利。

当时,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新现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 繁荣与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都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对后世的影响1. 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思,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技巧,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日常性
细微的日常小事 普通人的生活 小人物的基本尊严
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为战后电影开拓了新的方向,成为电影史上最持 久\影响最为深远的电影创作倾向和美学思潮; 培养了一批大师;(从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到费里 尼,安东尼奥尼等) 为战后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想(特别是巴赞的)提 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料
理论建设
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综合起来观察,是否可以说 它实际上是突破了欧美电影那种戏剧化叙事特征,而 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在此以前的 大部分欧美电影都是局限在“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 上,而新现实主义影片却是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 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作为新观实主义电 影的理论奠基人,著名新观实主义电影编剧柴伐梯尼 就说过,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 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 事”,即一种根据传统臆造的故事;新观实主义的最 大努力就表现在它尽可能使叙事浅显,讲得尽可能简 明。总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实录,一种记录精 神。”
<新现实主义>概览
新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代的需要; 物质条件; 电影传统; 理论建设; 人才培养.
时代需求、物质条件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 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 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 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 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 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 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 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主要是从儿童的眼光去 看父母不和的家庭和混乱的男女关系 。
《云中四部曲》通过一个意大利城市的普通
居民一个早晨的生活见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 的苦难、焦虑和失望。影片中真实的街景、插曲 式的情节结构和朴实的技巧,是战后意大利新现 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的萌芽。
此时,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教授的温别尔 托· 巴巴罗教授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上发表 的被萨杜尔称之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宣言” 的文章为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理论上做了相应的准 备。
影片上映后的反映:在国际上赢得
了巨大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在全世界确立 了地位,罗西里尼也因此成为国际大导演。 随后他又接着拍摄了表现意大利人民反 抗法西斯的斗争的《游击队》(1946) 和《德意志零年》(1948,该片写德国一个
儿童看到父亲卧床不起,认为他对社会一无用处,便毒死 了父亲,自己又因杀人而内心不安,随后自杀。影片主要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
1,“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新现实主义” 一词用于电影,首见于 意 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里在《电影》杂志上 评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 之中。 2,温别尔托· 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看 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当时的《电影》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新现实主义宣言”的

故事叙述一个流浪者被一家乡村饭馆的 老板收容后,与老板娘私通,不久谋害了老 板,自己也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影片的内容 并无多深的社会意义,不过是一部常见的 “恶有恶报”的心理情节剧。影片以低沉的 笔调原原本本地展示了意大利的“破落景象” 以及平民一贫如洗的生活,获得了影评界的 赞扬 。特点 “在于作者以一种新的更有力 的戏剧性去展现意大利景色” 。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老师的部分优秀PPT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老师的部分优秀PPT
❖ 是在战后人民大众普遍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 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争取社会进步, 在写真实理论指导下拍摄的电影。 ❖ ——邵牧君
7
三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 (1942年——1945年) ❖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年) ❖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5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提出和概念
❖ (一)“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 意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
述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中。 ❖ (二)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
看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新现实主义宣言”的文章。
6
❖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
❖ 3、“书法派”电影,这类电影只讲究技巧, 远离现实。
❖ 在改编旧的文学作品中,只注重形式,不注 重内容,故称为“书法派”电影。
❖ 在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厌倦了电影 谎言,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4
❖ (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 的创作热情。
❖ 意大利的电影艺术家们要批判法西斯主义, 要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于是形成了现实主 义这样一个运动。
20
❖ (二)形式特征: 1、纪录性:用记录片的手法拍摄电影; 主要现为:实景拍摄和非职业演员 2、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 3、地方方言的运用。
21
(三)叙事特征
❖ 1、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叙述。 ❖ 2、去戏剧化的叙事处理:情节松散,无因无
果,高潮低调化、所有事件不分主次,一一 展开。 ❖ 3、开放式的结局,没有出路的结尾。
❖ 特点:在渔村实地拍摄,把人物、背景和风 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1950)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游击队》(1946)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1951)
2,1945-1950年是全盛期。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历时6年。
3, 1951-1956为衰落时期。以《屋顶》为结束。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1945)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影片的创作特点:
1,表现抵抗运动,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社会问题
2,将摄影机扛上街头,运用自然光 ,在街头拍摄实景,以达到纪录片的逼真的效果。
3,启用非职业演员,片中除神父和女主人公两个人外,其余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
C,“书法派”电影。 这些电影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尤其是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更是厌倦了这种电影谎言,普遍要求了解真相,更是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
第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西柴烈?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
理论家 、剧作家。
? 罗西里尼
罗伯特? 罗西里尼 (1906——1977)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该片是根据一位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拍成的,描写意共在战争中抵抗法西斯斗争的故事,被看作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
则(风格)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
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初创时期的意大利电影
20世纪初,在格里菲斯时代,意大利电影 就有了发展,那时的意大利已经成了一个电 影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这是意大利有 着深厚的文化基础。
1,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创立了灿烂的古 代文化; 2,文艺复兴时期又产生了如达· 芬奇、 哥白尼等许多影响世界的文化巨匠。
电影出现之后,还在初创时期,意大利 便不惜花重金,拍摄了一些场面极其浩大的 历史巨片, 如: 《卡比利亚》,这是一部描写古罗马历 史故事的场面宏大的故事片 。片长四个小 时,采用人工照明和移动摄影。 独创之处在于搭建了庞大的外景。而且 是用石膏搭塑的立体景物,从而用立体景物 替代当时电影惯用的“画片式布景” (据 说, 格里菲斯电影的大场面就是受到意大 利电影的影响)。
第二,对过去影片的虚假情节的厌倦。 那么过去的电影是什么样的呢?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的电影:
国家对电影极为重视,主要是国家投资电影。
1,电影设施方面,以财政拨款建设两个电影基
地:一是电影城,由墨索里尼的弟弟管理,二是电影 实验中心,即电影学校,培养电影创作人员。
2,创作方面: A, 宣传片。专为法西斯统治唱颂歌; B, “白色电话片”。多为庸俗喜剧片和艳
新现实主义美学 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国的文艺创作, 尤其是维尔加(《大地在波动》)的“真 实小说“的影响;二是外国电影的影响, 如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和格里尔逊的纪实 电影,还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和苏联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当然还有当时 社会的现实状况。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内容和形式: 一,内容上主张反映抵抗运动和战后 的现实生活,表现普通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 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需要说明一点,新现实主义电影形成一 个运动,主要是它有一个宗旨,即要通过真 实地再现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将二战之后的 意大利从废墟瓦砾中重新凝聚起来。正因此, 在新现实主义时期,意大利电影界出现了空 前的团结,出身不同,观点各异的导演,如 桑蒂斯、维斯康蒂这样的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的共产党员,罗西里尼和德西卡这样思想偏 右的的电影艺人,在新现实主义的主张下不 约而同地呈现出相同的电影理念和艺术语言。 尽管这个联盟很快消散了,但是他们共同建 立了意大利电影的根基。

第七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第七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二)鲁西诺· 维斯康蒂

维斯康蒂于1942年摄制的
《沉沦》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
主义的先声。影片有意把人物放到墨索里尼统治下意大利那种肮脏、
混乱的小城镇和贫困的村庄中去展示。影片真实描写了当时的现实景象,以及 意大利人内心的苦闷,本能的肉欲和暴烈的情感。

《大地在波动》 (1947)和《小美女》(1951),真实细致 的反映了意大利普通人民的生活。

1962年,费里尼拍摄了《三艳嬉春》中的一 段,即“安东尼博士的诱惑” ,这也是费里尼的第一部彩色片。另两段分别由德西卡
和维斯康蒂导演。


1963年费里尼拍摄了轰动影坛的代表作《八部 半》,该片是费里尼转型表现人内心现实的标志。 影片通过一个隐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现代人的精 神危机和苦苦挣扎。影片大量借鉴了弗洛伊德的 心理分析技巧,将象征、闪回、幻想和梦境大量 穿插在电影里,各个段落以超现实的方式拼贴组 合, 似真似幻, 难以区分。 《八部半》在剪辑上的时空跳跃也形成了一种独 特的即被人们称作“意识流”的风格。这部现代 派的经典之作,是费里尼创作的高峰和转折点。
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基础——纪实主义。实景拍摄、抛弃了人工照明等。标准是 唯一的,那就是真实。
打破情节剧的传统叙事模式。新现实主义电影要直接注
意各种社会现象,“日常性”是其结构情节时最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新现实主义电 影不再给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指出方向,与大团圆式的封闭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 生活和生活中的矛盾不会随着影片的结束而结束,创作者不能肤浅地看待问题。另一 方面新现实主义发对明星效应和“扮演角色”等。

1953年导演了《流浪汉》,影片记述了在费里尼家乡里米尼的
一帮年轻人,手头上有些零钱,成天在街头游荡,吃喝玩乐,消磨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