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习题精选第二篇
岳麓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一、选择题1.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是因为(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2.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炫耀明朝国力B.开拓殖民地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发展对外贸易4.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5.郑和率领船队进入光怪陆离的异域,见到了神秘奇诡的异域风光,火山、飓风、海啸……他到达的最远地区是( )①非洲好望角②红海沿岸③非洲东海岸④孟加拉湾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
”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
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8.下图是元末明初时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
倭寇由下列哪些日本人组成( )①武士②农民③商人④海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
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郑和D.康熙帝10.右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3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3。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郑和下西洋,二是明中叶的倭患。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影响以及明中叶的倭患原因、危害、抗倭措施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倭寇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七年级已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经过、明中叶的倭患及其解决办法等,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影响,掌握明中叶倭患的原因、危害、抗倭措施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明中叶倭患的原因、危害、抗倭措施。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倭寇问题的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3.网络资源、教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所到之地、所带物品等。
3.操练(10分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以及明中叶沿海地区出现的倭患。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郑和的七次远航,展示了世界航海史上一段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揭示了明朝初期国力的强盛。
而倭患的出现,则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国力的衰落,以及沿海地区安全形势的严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元朝的海外贸易,对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意义以及倭患的严重程度,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航海路线、所到之地以及带回的物品,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倭患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线路线、所到之地和影响;掌握倭患的产生、发展和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以及倭患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航海事业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线路线、所到之地和影响;倭患的产生、发展和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倭患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倭患的严重程度。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以倭寇为例,让学生了解倭患对沿海地区的危害,提高国防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直观展示郑和下西洋和倭患的相关内容。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2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以及明中叶时期倭寇问题的严重性。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展示了明朝国家的富强和海上实力的强大,同时也揭示了倭寇问题对明朝边疆安全的威胁。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到航海、外交、边疆安全等多个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明朝这一历史时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详细内容和倭寇问题的严重性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和意义,掌握倭寇问题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史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和意义。
2.倭寇问题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史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实。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模拟郑和下西洋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史料,如图片、文献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
3.划分学生 into小组,并提前告知他们讨论的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他的下西洋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史实,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倭寇问题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练习岳麓版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练习一、选择题1.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民族英雄是()A. 戚继光B. 郑成功C. 康熙帝D. 左宗棠2. 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是()A. 海外交通发达B. 前期国力强盛C. 指南针的应用D. 造船技术高超3.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鉴真东渡日本C. 戚继光抗倭D. 郑和下西洋4. 纵横比较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的好方法,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都是为了寻找黄金珠宝等B. 对所到地人民都是和平亲善C. 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D. 都是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支撑5.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这是为了纪念()A. 鉴真B. 郑和C. 哥伦布D. 郑成功6.17岁时以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后来成为我国抗倭民族英雄的是()A. 岳飞B. 郑和C. 郑成功D. 戚继光7.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戚继光抗倭④郑和下西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往来的大事中,发生在元朝的是()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郑和下西洋D. 马可·波罗来华9. 明朝中期,倭寇疯狂进犯浙东沿海。
率军九战九捷,荡平当地倭寇的民族英雄是()A. 文天祥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10.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反映了他()A. 抗元的决心B. 抗倭的决心C. 抗清的决心D. 收复台湾的决心二、简答题11. 戚继光为实现“海波平”的愿望,带领沿海军民进行了怎样的军事斗争?12. 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13. 郑和下西洋活动的性质?三、材料分析14.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说课稿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以及明中叶时期倭寇问题。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认知。
同时,通过分析明中叶倭寇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使学生了解倭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危害,以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郑和下西洋和倭寇问题这两个历史事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航海事业和海防问题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倭寇的产生、发展和解决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倭寇的产生、发展和解决。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倭寇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郑和下西洋的图片或视频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倭寇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 扩大了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 的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 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南亚和非洲人民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苏禄王墓 中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马来西亚三保公庙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对比表
姓名 到达地址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Βιβλιοθήκη 戚 继 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1527~1587)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于闽、浙、粤沿海诸 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 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 靖三十六年,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 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 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 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 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 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 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 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 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郑和简介郑:和简介: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 宝 云南人,回族 云1南2人岁,入回王族府为宦者, 12岁明入成王祖府即为位宦后者,, 明成祖即赐位他后姓,郑, 赐他升姓为郑内,宫监太监, 升为内世宫称监三太宝监太,监。 世称三宝太监。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我探究 我收获
随堂检测
1、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交通发达 B、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 D、造船技术高超
2、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1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以及明中叶时期倭寇问题。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和海洋霸权的建立,同时也揭示了明中叶时期倭寇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对于明朝时期的历史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郑和下西洋以及倭寇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对于海洋探险和外国侵略的历史事件可能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了解明中叶时期倭寇问题的原因和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3.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倭寇问题的严重性和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郑和下西洋和倭寇问题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倭寇问题的严重性和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相关的历史资料。
2.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准备一些关于郑和下西洋和倭寇问题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明朝政府要派郑和下西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了解明朝国家的强大和海洋霸权的建立。
3.操练(10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倭寇问题的严重性和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案例,并汇报分析结果。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岳麓版七下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课件(29张)
16—17世纪之“东西洋”略图体 现了中国人对海洋世界的认识
2.举措: (1)戚继光抗倭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 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 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 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 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 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 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 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 名将,声名远扬。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
装载物品: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铁器 等手工业品以及大量的金银 货币,换购当地的土特产品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 ,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 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猜一猜: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 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 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2)绘制沿海地形图, 确定明朝海防范围。
为了抵御倭寇,加强 海上安全,明代还绘制了 沿海地形图,确定了明朝 政府的海防范围,其中, 东南沿海的钓鱼岛、赤尾 《筹海图编·沿海山沙图》中 屿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 的东南沿海(局部)
他从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 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往与 好奇。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 和 与 宝 船
一、郑和下西洋
出发地
中国刘家港
起止时间 次数
最远抵达地
1405—1433 7次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访问过的国家和地区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word同步练习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填空题1、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郑和先后_______次出使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_______和_______沿岸。
2、_______在和_______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_______政策。
_______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_______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完成(1)~(3)题:(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1793年,英国使团来华时,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您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3、下列关于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辩论,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同学甲:“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同学乙:“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参考答案填空题答案:1、答案: 1405 1433 七非洲东海岸红海2、答案:清朝西方各国闭关闭关贸易材料分析题1、思路解析:本题围绕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闭关政策是清朝实行的重要对外政策,通过材料中的“只留广州一处海港”“关闭”等字眼可以作出判断;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可以借助“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进行概括提炼,变成合适的表达方式;至于政策的影响,结合教材中的相关表述,进行简要的概括回答。
提示:(1)闭关政策。
(2)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3)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4
说课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文莱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2.
郑和下西洋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
联系。
11
12
2、概 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 范围 家和地区
哥伦布 达·伽马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4次
2次
3艘,最大 4艘,最大
船120吨左 船110吨左
右
右
美洲
印度
麦哲伦
1519-1522年
1次 5艘,最大 船130吨左
右
环球航行
15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什么是倭寇
明代抗倭图(局部)
日本从元末以来就出现了一些由武士、商人和 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 带进行走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沿海人民 把他们叫做“倭寇”。
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13
14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7次
船队 大船62艘(连 规模 小船共有200多 (第 艘),最大的 一次) 有1500吨左右
B 3.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复习巩固五十二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复习巩固五十二
第1题【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B、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D、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中⑤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这一壮举( )
A、加强了七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C、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D、开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倭寇一般是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
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
①渔民②武士③商人④海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习题精选七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习题精选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郑和出使西洋是下列哪位皇帝派遣的( )A、明太祖B、明成祖C、建文帝D、崇祯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的塑像表达了人们对郑和的缅怀,缅怀的原因是他(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
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A、岳飞抗金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
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康熙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荷兰B、日本C、英国D、葡萄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C、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D、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联,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戚继光——抗击倭寇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D、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明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
A、600世界“航海日”
B、500中国“航海日”
C、600中国“航海日”
D、500亚洲“航海日”
【答案】: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图一,图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案】:
【解析】:
材料一中的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中,到达了图三中的国家③的人物名字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的“某著作”名称是什么?
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五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唐朝到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材料三:[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四: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口述下的某著作记述了大都的繁荣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材料五: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答案】:
【解析】:
填写图片说明。
图一人物:______,事迹:抗击倭寇。
图二人物:郑成功,事迹:______。
图三人物:______,事迹: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A、元朝初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常熟市志载:“嘉靖年间,楼寇多次自沿江侵犯县境焚掠民居。知县王铁率兵民齐心筑城抗倭,并屡次出击,打败入侵者。”材料中的“知县王铁率兵民齐心抗倭”发生在(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荷兰
B、日本
C、英国
D、葡萄牙
【答案】:
【解析】:
下面是夏明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鉴真东渡②张骞通西域③郑和下西洋④宋设市舶管理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解析】: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答案】:
【解析】:
假若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列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 )
A、印度洋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
【答案】:
【解析】:
我国沿海地区受倭寇侵扰开始于( )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5—1433年,明成祖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答案】:
【解析】:
写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线、范围、作用。
【答案】:
【解析】:
仔细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清代在保卫边境取得胜利时的一幅画面。试结合所学知回答以下问题: (1)这次战争是由清代哪位皇帝指挥的?最终结局怎么样?(2)这次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小屠同学到环岛路游玩,看见一座跨海大桥的名字(如下图),对同伴说:“这座桥的命名是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郑成功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赶走了侵略者。”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人教网
材料四: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以来大量外来作物引进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