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1(五)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21~25题。

(10分,每小题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一白▲(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22.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23.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4处。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24.翻译下列句子。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5.【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洁情怀和▲的生活态度。

【乙】文中的“▲”“▲”两字与【甲】文中“独”字所流露的感情具有相似之处。

中考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阅读考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阅读考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阅读考题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阅读(1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棹小舟入湖(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

)及下船(到……时)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未及偏赏(偏僻的地方)C.已不觉目酣神醉(尽兴,痛快)山色如娥(美女的黛眉)D.客此(做客)余挐一小舟(即“拿,“持,引申为撑、划)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②.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与“痴”字相呼应,一个“独”写出了作者孤独失望的情怀。

【乙】文“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3)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分)参考答案:26.(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7.C 28.(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 是日更定矣是夕湖中人鸟声俱绝皆寂不闻人声。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天,湖中的人和鸟声都消失了。

那天晚上,我准备好小船、毛衣和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空、云、山和水都一片白茫茫。

湖上只有一条长堤、一个湖心亭和我的小船和两三个人的影子。

乙.那晚,天空放晴,林间月光明亮,可以数毫发。

于是我放弃了小船,步行沿着湖边,拿着拐杖。

经过雷峰、南屏,到惠因涧洗了脚,进入灵石坞,沿着支径上风篁岭,休息在龙井亭,喝了泉水。

在普宁寺和寿圣院,我走过了十五个佛寺,都是寂静的,没有人声。

路边的房屋,灯火闪烁,草木茂盛,流水激荡,几乎不像人间的景象。

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达朝音堂,拜访了辨才先生,第二天才回去。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鸟声和人声都消失了)2)上下一白(一片白茫茫)3)濯足于惠因涧(在惠因涧洗了脚)4)谒辨才于朝音堂(拜访辨才先生在朝音堂)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答案:C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我划着小船,穿着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那晚,天空放晴,林间月光明亮,可以看得清楚。

29.甲乙两文中,“大雪三日”“天宇开霁”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湖中人鸟声俱绝”“十五个佛寺,皆寂不闻人声”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静。

(4分)二)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天,湖中的人和鸟声都消失了。

那天晚上,我准备好小船、毛衣和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空、云、山和水都一片白茫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一)【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棹小舟入湖(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

)及下船(到……时)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未及偏赏(偏僻的地方)C.已不觉目酣神醉(尽兴,痛快)山色如娥(美女的黛眉)D.客此(做客)余挐一小舟(即“拿,“持,引申为撑、划)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②.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与“痴”字相呼应,一个“独”写出了作者孤独失望的情怀。

【乙】文“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 题。

(9 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 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 _____________.(3)即棹小舟入湖: ______________.(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太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22.翻译画线句子。

(4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1) 月景闲情乙文更定(2) (3)答案:21.(1)考虑、想到(2)完全没有了(3)尽力(4)于是,就22.(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他们很高兴的说,湖上怎么还有这么痴迷的人呢。

(4分。

每小题2分)23.(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2分)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9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初中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及答案及解析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上下一白⑵从武林门而西⑶即棹小舟入湖⑷取道……石径塘而归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⑶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对比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3)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分)参考答案:26.(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7.C 28.(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关于《湖心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江南多湖,湖心常小亭。

烟中,雨中,晨霭中,斜阳中,弄一番景致。

只是,湖水有声,舟辑有声,绿荫有声,钓钩有声,然亭子无声,月月年年。

但,亭子无门,亭亦无窗。

永远不会关闭,永远不会开启;从来没有过拒绝,自然从来也不曾有过勉强的挽留。

坦坦荡荡,不掩半点表现;磊磊落落,不藏一隅阴恐。

四方水色,八面天光,东四南北的风,春夏秋冬的气,晴霞明荷,阴霾暗柳,渔唱三更,落梅笛怨,一概收容,一概接纳。

让欢娱到达,让甜蜜到达,让欣慰到达。

也让失意进来,让惆怅进来,让离愁别绪进来。

随来随往。

一切都予以包涵,一切都不必留下。

不!会留下的。

那揽月的翘檐,那簪霞的尖顶,那笼烟的扶栏,那枕云的倒影会留在人们人生辛劳中一个或温馨或失意的小憩里。

日复一日,湖水会积攒多少丰富的语言啊!然亭子始终沉默。

是的,我爱湖心亭的沉默,我敬湖心亭的.沉默,沉默是由于丰满,沉默是由于含蓄,沉默是由于深广,沉默是由于阔大。

江南有许多的湖,湖中有平凡的亭——湖心亭,透明的心!愿人们的心湖也有这样透明的亭!阅读题:1、文章表面是写湖心亭,实际用意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为什么先写“湖水有声,舟楫有声”,后又写“亭子无声”?此处的"无声"与后文何处照应?____________。

(2分)3、亭“无门无窗”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为什么前面说:“一切都不必留下”,接着又说“不!会留下的”?(2分)参考答案:1.赞美接纳、包容一切然而又保持沉默且有深广、扩大、透明特点的人的心胸。

2.反衬作用,衬托出“亭子”的深沉与含蓄境界。

与“是的,我爱湖心亭的沉默,我敬湖心亭的沉默,沉默是由于丰满,沉默是由于含蓄,沉默是由于深广,沉默是由于阔大”照应。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太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22.翻译画线句子。

(4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1) 月景闲情乙文更定(2) (3)答案:21.(1)考虑、想到(2)完全没有了(3)尽力(4)于是,就22.(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他们很高兴的说,湖上怎么还有这么痴迷的人呢。

(4分。

每小题2分)23.(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2分)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初至西湖记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初至西湖记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初至西湖记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一、作者及背景- 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他生活在晚明时期,当时社会思想较为活跃,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风气,主张文学作品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宏道性喜游历,对自然山水有着独特的感悟。

这篇文章是他初到西湖时的所见所感。

二、文章内容与结构- 内容- 文章开篇点明出游的时间(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然后描写西湖的山色(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将西湖的山比作美女的蛾眉,把花光形容为脸颊的红晕,把温暖的风比作酒,把湖水的波纹比作绫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从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展现西湖初游时的迷人景象。

接着叙述了在湖中的游览路线(由断桥至苏堤一带),描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最后写了在湖中的感受(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陶醉之情。

- 结构-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文章。

先写出发前往西湖,再写西湖的景色,最后写游览后的感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 内容- 开头交代看雪的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强调雪后西湖的寂静。

接着描写了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在看雪途中,作者描写了西湖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雪后西湖空旷、寂寥的景象。

到达湖心亭后,作者又描写了亭中的奇遇(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与两位金陵人的相遇,为雪景增添了一抹暖色。

最后写作者离开湖心亭后的感慨(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痴”字是文章的文眼,既表现出作者对雪景的痴迷,也流露出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一)(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

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

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

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

②糁:散开,散落。

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

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陋室铭》)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小石潭记》)2.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5.【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

【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___________;【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

【答案】1.B2.(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3.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二)(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

26.解释下列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3)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分)(二)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古游记大多较简。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1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21~25题。

(10分,每小题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一白▲(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22. 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余:余住西湖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3. 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 4处。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24.翻译下列句子。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5. 【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洁情怀和▲的生活态度。

【初中课内阅读】《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答案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7-20题。

(9分)(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7-20问题(9分)(a)在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2个月,我住在西湖。

在大雪的第三天,湖里的人和鸟都安静了下来。

是日,你改变主意了吗?一只小船,拿着衣服和火,独自去湖边的亭子里看雪。

雾凇当当,天空和云,山和水,上下一片白色。

湖面上的影子只不过是长堤坝上的一个标记和湖中的一个亭子。

这是一种芥末酱,配以鱼洲。

船上只有两三个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里怎么会有更多的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他一下船,周子就喃喃地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b)满京游记袁宏道燕地很冷,过了花节,剩下的寒意依然凶猛。

当风结冰时,飞沙和砾石将被清除。

你不能离开封闭的房间。

每次你在风中驰骋,你都会不假思索地返回。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一个人不会游泳,也不会坠入水中。

他天生喜欢群山、岩石、植物和树木,但他也是一名官员。

这个地方适合我。

我将从头开始旅行。

邪恶可以没有纪律吗?吉海的二月。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单词。

(3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乘客此(2)冻风时做,作则飞砂走砾(3)而此地合适的与余近十八、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五)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21~25题。

(10分,每小题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上下一白▲(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22. 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3. 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 4处。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24.翻译下列句子。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5. 【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洁情怀和▲ 的生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答案
【甲】
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
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帖子,至十九日,石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

(4分)
(1)上下一白( ) (2)从武林门而西( )
(3)即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径塘而归( )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

(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