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段
黄河兰州段
黄河兰州段
我在家里没事,就带着相机去兰州黄河风情线走了一趟。
兰州黄河风情线位于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区南滨河路,是全国唯一一条以行车为主题、以船舶为特色的旅游观光专用通道。
有人说:“不到长
城非好汉”而我要说“不看黄河真遗憾!”这次去我们从东岗码头上岸,顺流向西沿着滨河路北行至白塔山下离开,其间拍摄了许多美丽景色。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坐在大型龙舟上面,慢悠悠地荡漾在水波上面。
整个过程都很惬意,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华夏儿女,哺育了千秋万代。
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污染严重,使得黄河水质变差,鱼虾绝迹。
为此,每当春季到来时,各种鸟类迁徙至黄河两岸,繁衍后代。
黄河已经成为鸟类越冬的天堂。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群群大雁便飞往温暖湿润的南方。
到了傍晚,它们又成群结队地回到北方,并在黄河边歇息。
所以每逢春季,前来观赏黄河美景的人络绎不绝。
我想那些喜欢拍照的朋友可能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再说这么壮阔的场面如果不记录下来岂不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我拿出相机将这美
丽的画面定格住。
- 1 -。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摘要:生态敏感性评价是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指标法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兰州段各个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段的生态敏感性较高,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为黄河流域兰州段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综合指标法1. 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之一。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兰州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压力。
2. 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黄河流域兰州段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丰富但不均衡。
黄河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为兰州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南北水源分配不均衡,区域间水资源争夺问题突出。
第二,土壤侵蚀严重。
由于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问题较为严重,导致黄河水质受到污染。
第三,植被覆盖率低。
兰州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植被恢复能力较弱。
以上生态环境特点对生态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一种评估方法。
目前,研究人员对于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遥感技术的方法和基于综合指标法的方法等。
3.1 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主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生态敏感性。
兰州黄河旅游景点
兰州黄河旅游景点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流经兰州市区,所以有许多与黄河相关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兰州黄河旅游景点:
1.黄河石桥:位于兰州市中心,是著名的黄河跨江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桁架梁桥,游客可以从桥上俯瞰黄河美景。
2.黄河风情带:位于兰州市区河畔,是一条长约30公里的黄河景观带,沿途有风景秀丽的黄河湿地、湿地公园、河滩等景点。
3.黄河母亲雕塑:位于黄河风情带的中段,是一座高40米的巨型雕塑,寓意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东南郊区,是一个以温泉和山水风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有美丽的湖泊、山脉和瀑布景观。
5.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兰州市东南郊区,是黄河上游的一处壮丽瀑布,瀑布宽度达到200多米,高约50多米,景色壮观。
6.中山桥:位于兰州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拱桥,以其精美的建筑和黄河两岸的美景而闻名。
7.黄河天桥:位于兰州市区,是中国第一座悬索桥,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桥上观赏黄河美景。
以上只是兰州黄河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景点可以探索和游览。
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河滩整治调查研究
1河滩整治背景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正在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
近三年来黄河流量3000m 3/s 以上长时间运行,兰州城区段堤防浆砌石勾缝脱落,护滩、护脚淘刷严重,树木倾斜、堤基外露、河道环境较差,堤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计划对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城关黄河大桥段上下游、城市规划展览馆段左岸上下游护岸、护滩进行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不仅维护黄河护岸、护滩的安全,改善河道周边环境,同时使堤防和道路得到安全保障,对促进兰州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文、气象条件黄河兰州城区段(元通黄河桥—雁滩黄河大桥段)位于刘家峡水库下游70-115km 处,是黄河上游重点防汛河段。
全段枯水河槽宽窄变化相对较小,而洪水时河宽变化较大,窄处仅为120m 左右,宽处可达600m 。
根据兰州气象站1980~2010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0.2℃,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9.9℃,发生于2000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19.9℃,发生于1980年12月13日,多年平均降水量303.5mm ,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446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0%,春季多风,多年平均风速0.9m/s ,最大风速16.0m/s ,相应风向WNW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9.0cm ,最大冻土深度98.0cm ;年日照时数2416.4h 。
近年来该河段已建成河口、柴家峡、小峡、大峡多座水电站,洪水分析及成果完整可靠,并通过黄委审查,因此本报告直接采用黄委审查通过的设计成果,详见表1。
此次分期施工洪水按照龙羊峡、刘家峡正常运用情况下计算,不考虑施工期临时改变两库的调洪方式以削减施工洪水。
由于上游龙羊峡、刘家峡等大型水库的建成,形成水体的热调节作用,使得夏季出库水温降低、冬季出库水温提高,近20年来各水文站冰清消失,支流偶有流冰汇入,但很快会融化,因此黄河兰州段冬季不会出现封冻现象。
关于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
建议背景兰州市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
黄河兰州段西起八盘峡,东至乌金峡出境,全长152公里,其中市区段西起西柳沟,东至桑园峡,全长45公里。
该段工业集中,人口稠密,沿途接纳了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
2004年兰州市每天排出7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量和2500吨城市垃圾量。
由于资金困难,治理滞后,致使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加剧,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地受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
建议内容为确保兰州市生产及生活用水安全,兰州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实施综合整治。
一是城区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6.65亿元,至2010年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日均80万立方米。
二是泄洪建设工程。
重点实施洪道治理、南河道治理、南山防洪三大工程,总投资41.48亿元。
三是黄河河堤建设工程。
黄河兰州市区段左右河岸线长约95公里,现有达标河堤57公里,尚需建设达标河堤19公里,约需资金2亿元。
四是黄河沿岸道路建设工程。
兰州市沿黄河两岸规划有两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两条道路全长64.76公里,已建成47.41公里,目前还有17.35公里待拓建,总投资12亿元。
以上项目共需资金72.13亿元。
因此,建议国家对兰州市黄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使该项目尽早上马,更好地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专家点评黄河兰州段水质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兰州市的生产及生活用水,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黄河中下游沿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通过以上综合整治,可使兰州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黄河兰州段水质由2003年的Ⅱ类达到Ⅰ类。
大陆桥视野关于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6200/429。
兰州:一座城与母亲河的故事
兰州市污水处理监管中心主任何明阳介绍, 2020 年以来,兰州城区 4 座污水处理厂提升改 造后,排放标准由一级 B 提高至一级 A,每年 可减排污染物 1.2 万吨。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3 2023.09.07
ORIENTAL OUTLOOK
“科学、绿色、循环的餐厨垃圾处理模式, 有 效 地 保 护 了 土 壤 和 黄 河 水 体。” 甘 肃 驰 奈 生 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杰荣说。
从浅绿走向深绿,绿色新兴产业在兰州成 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仅在兰州高新区, 就有生物医药公司 200 多家,在西北地区形成 了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五年来,兰 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经济发展 更绿色。
一头连江河,一头连生活。河湖长们步履
水水源地水质达 标率 100%。
不停,加强巡护,为河负责。
汛期已至,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徐家
湾社区的社区级河长杨瑷祯最近忙着巡查,确
保行洪安全。此前,她摸排河道问题后,社区
给河洪道加装防护网、将居民家排污口接入污
水管网、清理洪道内垃圾,确保辖区内直通黄
河的五条排洪道畅通无阻。
正如任震英所言 :“城市是由人、自然与建 筑组成的综合环境,应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湿地灵秀、水鸟掠过。作为商业综合体快 速发展的城市西移重心,兰州市黄河冲积滩区 域变化翻天覆地。
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区域北临黄河,昔日 的韭黄地、河滩地和矮乱房屋如今变为道路纵 横、高楼林立、景观怡然的繁华都市。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如下:
1.蠕动-拉裂阶段。
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黄河兰州段河谷斜坡部分土体的强度逐渐减弱,最终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应力而发生变形。
在自重作用下,坡体开始向临空方向蠕动;其后缘处于拉应力状态,易产生拉裂缝,导致蠕动变形。
2.滑动-破坏阶段。
拉裂逐渐加深,待坡体的软弱带全面贯通后,坡体后缘段便以一定推力推动主滑段。
当此推力加上主滑段自重分力的复合作用,使主滑带面上的剪切力大于其自身的抗剪力时,坡体便开始整体向下滑动,前一级牵引着后一级,同时后一级滑体(楔形体)也推挤前一级滑体。
3.逆掩-压密阶段。
在滑体滑移的过程中,前缘坡体选择最能消除剪应力的面,以逆掩形式、沿最小阻力的地带挤出,表现为地面隆胀、路面缩窄等破坏形式。
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后,黄河兰州段河谷坡体势能降低,在滑动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趋于稳定。
滑动面附近的土体,由于压密、固结程度提高,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
17黄河兰州段河上主要构筑物
黄河兰州市城区主要跨河构造物1.桑园子火车站右岸里程K42+900-右岸里程K44+200
2.东岗镇黄河铁路桥右岸里程K41+500
3.黄河兰州段河道变窄
4.杨家湾铁索桥右岸里程K41+300
5.东岗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8+300
6.毛茨坪天然陡坎
7.雁滩高速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3+250
8.雁滩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2+400
9.金燕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0+600
10.城关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9+400
11.在建的元通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8+400
12.中山桥右岸里程K27+650
13.小西湖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5+250
14.七里河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2+200
15.银滩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17+750
16.在建的深安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13+600
17.兰化管桥右岸里程K12+380
18.西沙桥右岸里程K5+050
19.原料管桥右岸里程K4+800
20.柴家台天然陡坎
21.南坡坪铁路大桥右岸里程K4+000
22.兰化排渣管桥右岸里程K2+800
23.刘兰公路入口
24.宣家沟口铁路桥
25.柴家台吊桥右岸里程K0+000。
兰州黄河水源――地下水关系
兰州黄河水源一一地下水关系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上游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流经兰州的黄河水量、水质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由黄河水补给的兰州市地下水,特别是供饮用的水资源量和水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部分研究结果,已污染的黄河水是地下水的污染源之一。
黄河水质的好坏对地下水源的影响很大,要保护地下水首先要保护黄河水。
黄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受污染的黄河水是否会危及地下水源?本文正是在前人大量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作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便为正确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1概述高、中、低山地;黄土丘陵峁兰州市位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是一个东西长(约50km),南北窄(约2〜8km)的连续河谷盆地中的沿河带状城市。
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黄河在兰州段形成三个串珠状阶地型河谷盆地,即新城-河口盆地、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
黄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市,市区位于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分割成城关、盐场、七里河、安宁、西固等五块自然小区。
盆地内部有5级高低不等的阶地,大多为冲积-洪积物所构成,二级阶地面积最大,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阶地。
兰州市大部分地面为黄土覆盖。
黄土丘陵是主要的地貌类型。
全市地貌可分为石质、沟谷地;河谷川台盆地;这三种类型分别占全市面积的65%、20%、15%。
市区海拔1520m,南有皋兰山,海拔2159m,北有九州台,海拔2067m, 地形相对高差最大约600m。
兰州断陷盆地及其周围的地层有前第三系变质岩、砂砾岩及夹泥岩和第三系红色砂岩、泥岩以及第四系松散层。
市区东部和西部为第三系红层隆起,第四系松散堆积较薄;市区中部为兰州断陷盆地,第四系堆积厚度大。
兰州断陷盆地四周均受到构造断裂的控制,市区发育多条北西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活动断裂,全新世以来继承性的北北西向断裂和相伴生的北西西向断裂多处见到新的活动。
主要存在有马滩断裂、雷坛河断裂、深沟断裂及黄峪断裂。
12黄兰州市地下水环境概况2.1水文据黄河兰州水文站的资料,黄河平均径流量从建站以来可分为三个时期:①1935-1968(共34)年,黄河兰州段未受到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可代表自然状态,多年平均流量为1100m3/s;②1969-1986(共18)年,黄河径流受到刘家峡水库蓄洪和调流量作用,与建库前相比最大流量有所减少,最枯流量有所增加,多年平均流量为1034m3/s;③1987〜至今,黄河径流除受到刘家峡水库调节外,还受到库容更大的龙羊峡水库调节,使年内流量变化更趋平缓,多年平均流量为998m3/s o2.2地下水环境兰州市地处我国陇西黄土高原,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沿黄河两岸分布的带状城市,主体由两个北西西向盆地连贯而成,即西固一一七里河盆地和城关一一雁滩盆地。
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对于中原平原的灌溉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的水质和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对于流域内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段作为黄河流经的一个关键区域,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于水质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枯水期的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枯水期是指河流水位较低,水流较为缓慢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河道断面变窄,水体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下降。
此外,高温和日照强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水体中的蒸发作用,使得水体的盐度升高。
枯水期还容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特别是氮和磷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这与枯水期农业排放、河道内堆积的底泥和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总的来说,黄河兰州段枯水期水体的理化性质相对较差。
接下来,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丰水期的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丰水期是指河水位较高,水流湍急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水位的上升会导致河道断面变宽,水流速度增快,进而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丰水期水体的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氧气的溶解和水体中的物质迁移。
此外,丰水期的水体中的盐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降雨和冰川融化水的加入。
丰水期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这是由于水流的湍急性导致了底部泥沙和富营养物质的悬浮物质被冲刷走。
总的来说,黄河兰州段丰水期水体的理化性质相对较好。
最后,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
研究发现,黄河兰州段的细菌群落结构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有明显的差异。
在枯水期,由于水体资源的限制,细菌的生物量和多样性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耐逆性较强的细菌种群,如乳酸菌和厌氧菌,在枯水期可能会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枯水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较高,同时氧气含量较低,这为厌氧菌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黄河兰州段水沙特性与河道演变分析
第3 3卷第 6期 21 0 1年 6月
人
民
黄
河
Vo . 3. . 1 3 No 6
期, 来水量 占年 来水 量 的 5 . % ;l 1 1 2 1一 2月为 河 流退水 期 , 流
量逐 渐减小 , 来水量 占年来水量 的 1 .% 。刘 家峡水库 运行后 20 改 变了径流的年 内分配 , 主汛期 来水量 由天然 状态下 占年来 使
水量的 6 . %减少到 5 . % ; 07 2 0 龙刘水库 ( 羊峡 、 家峡水库 ) 龙 刘
发能力 为 14 8 7 m 4 . m。多年 平均 气温 为 9 2o 最 冷月 为 1 . C; 月, 平均气温为 一 . 6 4℃ ; 热月为 7月 , 均气 温为 2 . 最 平 2 3℃。
暑
、
删
媛
极端最 高气温为 3 . 9 8℃ , 端最低 气温为 一 17℃ 。地 面平 极 2. 均 冻结 日期为 1 2 1月 9日, 解冻 日期为 2月 5日, 最大冻土深度 以 1 为最 高 , 13e 最大 积雪厚度 为 1 m(9 8年 ) 月 为 0 m, 0c 16 。
联合 调度后径流的年 内分配得到进一步 改变 , 主汛期来水 量 占 年来 水量的 比例减小到 4 . % 。 17
岩裸露 , 以沉积沙岩 、 红黏 土为 主 , 黄河 Ⅱ级 侵蚀 堆积 阶地 。 为 阶地上部冲积物呈 明显 的二元结 构 , 下部 沙砾 卵石松 散胶 合 , 透水性好 ; 上部 粉质壤 土质 地均 一 、 构疏 松 。河 床主要 由卵 结
黄河兰州段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2 模型应用
2 1 指标 选取 .
根据黄河兰州段水质特点和地面水环境质 量标 准 , 选取溶 解氧( O, s L 、 D m / ) 氨氮( H N 3一N, / ) 化 学耗氧量 ( O c) msL 、 C D
和 p 值 作 为评 价指 标 。 H
特征向量 W :( , … , ) 鲫 , 表示各指标对 目标 的权重是 可 接受的; C >0 1 当 R . 时不能接受 , 需修正判断矩 阵 A。
由兰州排入黄河的污水量达到每年 1 t其 中生 活污水600 亿 , 0
多万 t占排放总量的 5 . %… 。黄河水资源对兰州经济发展 、 , 79
社 会 进 步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保 护
( )=
-rn )(m —nn a i / n )
用 1 9标度法把评价指标 C 、 …、 — C 、 c 两两放在一起 , 根
据 指标 C、 目标 贡 献 的大 小 给 出相 对 比重 o C 对 构 建判 断 矩 阵 A = ( ) i = 12 … ,) 并进 行 一 致 性 检 验 。 致 性 检 验 指 (J ,, n , 一 标 E 1=A 一n ( / n一1 , 为 矩 阵 A 的最 大 特 征 根 。 考 随 )A 参
级数。 将模糊综合评价集 的结果 与评价集 E进行对 照, 根据
“ 择近原则” 可确定待评 目标的等级及优劣状况 。 。 ,
机一致性指标 肼 ( 如表 1 , 算一 致性 比率 C = C/ I 当 )计 R IR 。
C <0 1 , 为 A具 有 满 意 的 一 致 性 , 明 用 A 所对 应 的 R .时 认 说 …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分析评价及防治对策
黄 河 兰州 段水 质 污 染分 析 评 价及 防治 对 策
张锐 坚, 国珍 , 张 武福 平
( 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与市政 工程学 院, 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摘 要: 根据 20 2 0 0 2— 06年黄河兰州段 水质监 测数据 , 按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B 8 8— 0 2中Ⅲ类水质 G 33 2 0 标准 , 确定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 用内梅 罗水 污染指 数法 , 用方 差分 析 , 黄河 兰 州段 水质现 状进行评 价 分 选 运 对
ma olt n az o ec f e o vr r cl o f m a dtt i gn T ;( ) ep l t nsuc f a zo i p l i s nL nhuraho l w f e ef a clo n a nt e ( N) 2 T l i o reo nh u n uo i Y l i a e ir ol r o h o uo L ra ho e o vrs h i hreo u eo s n i sdsnt ysw g ;( )ncn et nwt ntr sw g l t ni ec f l wr e i teds ag f m ru d p e ai r e ae 3 I o nci i si ay e aep l i Y l i c n u s o a o ha o uo n
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方案设计作者:冯海雷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的防洪设计,并对河道的方案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防洪治理,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1概述兰州市位于中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陆都”,距西北其他四省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
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但大陆性特点明显。
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3℃。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
沿黄河两岸,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东西长约50多公里,被称为兰州的“外滩”,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兰州的城市依托着黄河两岸发展,规模逐渐外延扩大,如何实现发展与防洪共举,与水相依,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防洪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的。
黄河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河道47.5km,共有岸线95.044km,其中天然陡坎22.364km,目前兰州已建成规划堤防56.92km,还有未建河堤15.76km。
通过对黄河干流兰州市区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兰州市城区形成完整、有效的防洪体系,提高设防标准,改善河道现状,强化河道行洪功能,稳定河势,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水文分析黄河兰州段位于刘家峡水库下游70—117km处,是黄河上游重点防汛河段。
该河段西起西柳沟口,东到桑园峡,全长47.5km,左右河岸线长约95km。
全段枯水河槽宽窄变化相对较小,而洪水时河宽变化较大,窄处仅为120m左右,宽处可达600m。
平均比降为0.94‰,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且多卵石边滩及河心滩,河道纵向稳定,冲淤变化相对较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兰州气象站1971~2008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0.0℃,1月份平均气温-5.0℃,7月份平均气温22.7℃,极端最高气温39.8℃,发生于2000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19.7℃,发生于1975年12月13日;多年平均降水量303.1mm,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44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0%;春季多风,多年平均风速0.9m/s,最大风速16.0m/s,相应风向WNW;冬季最大积雪深度9.0cm,最大冻土深度98.0cm;年日照时数2416.4h。
黄河兰州(市区)段河道湿地资源概况及保护建议
12黄河兰州段 河道湿地资源概 况 . 根据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调查 , 黄河兰州市区段河道湿 地 的总面积 为 5 2 5 . 平方米 , 9万 可分为近 自然湿地 , 建或拟建 再 湿地公 园湿滴 , 人工湿地和近裸露湿地 四个类型。湿地植 物主要 以香蒲 、 苇 、 芦 灰藜 、 地肤 、 拂子茅 、 子、 稗 曼陀罗 、 属植 物为主 , 蒿 动物 以越冬 鸟类居多 , 主要 以苍鹭 、 白鹭 、 雁 、 大 鸿 斑头雁 、 大天 鹅、 赤麻鸭 、 翘鼻鸭 、 琵嘴鸭 、 红头潜鸭 、 普通秋沙鸭 、 红嘴 鸭、 灰鹤 等为主 , 水生动物较少 。现将各湿地的分布 、 面积 、 和植被状况分 述如下 :
121人 工 湿 地 ..
总面积 1. 3 4万 m , :占黄河兰州 ( 市区 ) 段河道湿地 总面积 的 24 , .% 由三块 湿地组成 , 人工湿地受人 为因素干预较 多 , 总体 但 上未改变河道湿地 的基本功能 ,现多为园林单位的育苗 基地 , , 植 物生长旺盛 , 品种 比自然 湿地 的丰富 , 生态效益 、 经济效益都很显
著。
122近 裸 露 湿 地 ..
总面积 135 ,占黄河兰州 ( 1. m2 市区 )段河道湿地总面积 的 2 .%, 6块湿地组 成。本类型湿地人为破坏非常严重 , 05 由 普遍存 在采石取沙 、 违章 建房 、 围垦 、 企业 用作仓储 场地等非法 占用现 象, 对湿 地的植被 、 土壤和地 下结构破坏很 大 , 湿地现 场植 被很 少, 近似裸露 , 乎没有任何湿地特征。 几 1 .在 建或 拟 建 湿 地 公 园的 湿地 .3 2 总面积 188万 n2占黄河兰州 ( 区) 8. I 。 市 段河道湿地总 面积 的 3 .%, 42 由银滩 和雁 儿湾两块 湿地组成 , 银滩 湿地 目前 已开工兴 建银滩湿地公园。雁儿湾湿地是黄河兰州段 的三大湿地之一 。 按 照兰州市第三版城市 绿地 系统规划 (0 2 22 )将 建成 为兰州 20- 00 , 市水景公园。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及治理情况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张龙(112080503031)陈大林(112080503022)彭超(112080503028)郭辉(112080503104)李海龙(112080503076)冯挣(112080503066)2011年12月3日一、黄河兰州段总体概况黄河发源于青海,二度流经我省,第一段河流沿岸像草原地带尚无污染,第二段再度流入甘肃后,经临夏、永靖、兰州靖远、景泰等地流向宁夏自治区。
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 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
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 西起八盘峡,东到榆中县东乌峡,北至榆中乌金峡出境。
由兰州排入黄河的污水量达到每年1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6000多万吨,占排放总量的57.9%。
黄河作为兰州市区最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为兰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目前黄河面临着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污染的状况, 而且污染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污染形势严峻。
二、污染程度以及主要从在的问题2.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废水是黄河兰州段水域的主要污染。
根据2001年兰州市20 家重点污染源调查, 工业企业用水总量为29.584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5168.70万吨, 经过处理达标量2595.40万吨, 处理达标率为59.7%。
2004年兰州市重点源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009.10t,工业废水中悬浮物1659.30t、化学需氧量2 927.80t、生化需氧量206.40t、镉0.160 t、铅0.700t、六价铬0. 210t、砷0.350t、挥发酚1.990 t、氰化物0.850 t、石油类164.44t、硫化物12.28 t、氨氮438.21 t。
生活污水排放量由1997年的5860.4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6 795.89万吨, 平均每年增加191万吨。
2002年以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降幅比较小, 总量相对还是比较大, 占废水总量的55% 以上。
黄河中上游兰州段生态修复浅析
存 和发展空间 ,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重大现实意 义, 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
( 作 者 系甘 肃农 业 大学林 学院硕 士研 究 生 )
2 0 1 3 . 1 奔样案
3 1
半 干旱 生态 修 复试 验示 范 亚 区, 1 .榆 中北部 黄 土丘 陵 草原 植 被小 区 、 2 . 北 部城 区面 山人工 林 植被 小 区 、 3 .
十分干旱 , 降水稀少 , 自然条件严酷 , 植被盖度低 , 农 业生产环境恶劣 , 草原生态系统发 育不健全 , 生态系
统 服务 功 能低下 。
宜采 取 人工建 植 、 引人 、 引 导 的方 式恢 复稀 疏 区植 被 。
3 、 红古黄土丘陵灌丛植被小区 分布范围: 兰州市红古区辖区范围内
生 态 和环 境 问题 : 该 区植 被 覆 盖 度低 , 生 态 比较 脆弱 , 农 业 生产 缺 乏 应有 的生 态 庇 护 ; 该 区又 是 工矿 企业 分 布 比较 多 的地 区 , 尤 其 是 窑 街 矿 区一 带 , 环境 污染 异 常 严 重 , 尚未 进行 有 效 治 理 , 成 为 制 约 地 区可 持续 发展 的重 要 因素之 一 。
期存在。 修复方案 : 主要 采 用 人 工 保 护修 复 方 式 , 对该 区
生态和环境 问题 :本区森林覆盖率总体较高 , 植 被长势普遍 良好 , 存在的问题一是急需进行区内的人 工 林结 构 优 化 , 二 是 局 部 地段 植 被 较 为稀 疏 , 需 要补
缺建 植 。
修复方案 : 实施人工林 自然化复壮修 复 , 因地制
河 区七道 梁为 主 的兰州 、 定 西两 市交 界地 带 山区 。 生 态 和环 境 问题 :一 是 高 寒 草甸 分 布 区过 度 放
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分析
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分析与污染防治黄河作为兰州市区最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为兰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目前黄河仍面临着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污染的状况,而且污染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开展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现有的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水污染本身、环境容量、污染物质结构、主要来源、污染水平、演变过程以及流域纳污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如对水体污染物变化规律与特征的研究,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和防治对策的研究,有机污染物挥发特性研究,环境激素的污染水平研究,随机水环境容量研究,水污染规划环境容量和排污总量控制研究,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物污染规律与变化趋势。
而本文通过1996~2007年度黄河兰州段水质变化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水质类别,找出主要污染物,分析水环境质量总体污染变化趋势,对采取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增强兰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监测分析(1)监测方法1997年以前,黄河兰州段监测断面设置与“八五”期同,即西起刘家峡水库,沿途经小川、涅水桥、新城桥、中山桥、包兰桥断面,全程118㎞。
1998年经过优化布点,将黄河兰州段的断面调整为西起扶河桥、沿途经湟水桥(支流)、新城桥(省控)、包兰桥(国控)、什川桥5个断面,全程长70.5㎞,其中支流徨水桥为省控断面,其余4个断面均为国控断面,每个断面均设左、中、右三个采样点。
1996~2002年于枯水期(3月)、丰水期(8月)、平水期(10—11月)各监测2次,每次3天,全年共3期6次18天;2003年枯水期2次6天,丰水期1次3天,自2004年9月份开始,执行国家环保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监测时间改为1、3、5、7、9、11月各1次,每次1天,故2003年的监测次数为枯水期2次6天,平水期1次3天,9月、11月各监测1次,一次一天,全年共5次11天;2004、2005年各监测6次共六天。
赞美母亲河、歌唱兰州、热爱家乡的资料
赞美母亲河、歌唱兰州、热爱家乡的资料黄河兰州段全长150.7公里,干流从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三角江口入兰州,流经西固、安宁、七里河和城关区,继而经皋兰县东南部和榆中县北部至乌金峡出境,流经了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乌金峡等众多峡谷。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母亲雕塑是这座依河而居城市的标志性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于1986年落成后一直与兰州朝夕相伴。
母亲河畔的中国遇见黄河母亲更加亲切自豪。
一条河,一座城,在大河滋养下,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古遗存文化,以羊皮筏子为代表的水运文化,以黄河大水车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文化,以太平鼓舞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兰州牛肉面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以“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为代表的桥梁文化,在兰州交融共生,成就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与内涵。
“第一次到兰州,不仅亲眼目睹了黄河风景,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
”钢琴演奏家说,此次演出的兰州音乐厅就位于黄河沿线,加之彩排之余沿途欣赏了兰州黄河风情,该风情线与当地民众生活区紧密相连,身临其境感受了黄河的雄伟壮丽,这种源于内心的情感更有助于演奏时抒发感情。
2022兰州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中黄河流经兰州段的走向
2022兰州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中黄河流经兰州段的走向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黄河兰州段流向自西向东,不考虑地质、植被因素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北岸受流水堆积作用,出现河难的河岸是北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
水体复位 内容介绍(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
研究与应用) 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是在原有
河床不变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微生物 、 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 体 就地处理的河水净化处理工艺。 该技术在保证原有河道排污、泄洪等 功能的同时实现了河水水质的净化。 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是我国研 究开发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为被污染 河道水体修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卓有 成效的方法。具有治理费用低、环境 无影响、 最大限度降解污染等特点。
“回水湾”成了臭水池
站在河滩上,记者抬头环视河面发现, 一条“污龙”流进母亲河
在该河段,一条1000多米长的河心岛几乎将
黄河“一分为二”。北侧100多米宽的河面
上,河水滚滚一路向东流去,而被河心岛隔 开的1000多米长、50多米宽的南侧河面,由 于西头河岸和河心岛自然合龙,而东头敞开 大口,由此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回水湾”, 水流缓慢的“回水湾”俨然成了藏污纳垢的 臭水池。正在河滩上放风筝的王先生告诉记 者,前两天,黄河南侧的“回水湾”还是干 枯的,游人可以从河滩上步行穿越“回水湾” 踏上河心岛。3月21日上午11时许,黄河水 位突然上涨,河水一下子带着上游河滩上的 垃圾和油污涌了进来。王先生对记者说,如 果黄河水位高,淤积的油污和垃圾就会被冲 刷到下游,反之,垃圾就积在了“回水湾”
药、制革、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坚决淘汰排污严重又难
以治理的企业,从而有效预防、治理黄河兰州段水污染,保护母亲河。
黄河油污染
根据群众举报迅速出击的甘肃省及兰州市环保执法人员,日前成功地控制了一
起有可能殃及黄河中下游的油污染事件。近日,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来到兰州市雁儿湾黄河
回水湾,先后察看了已经完工的阻水堤坝、拦油滤网和正在打捞、清运油污的现场,肯定了
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展缓慢、环保部门检查执
法力量尚待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各级政府在进
行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严格的规划和环保准入制度;积极吸引多元化投资,加大治污投
资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速度,形成接纳、输送、
兰州政协调研黄河兰州段
日前,甘肃省兰州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部分治污、排污重点企
业,并奔赴湟水入黄河处、部分排洪道、雨污水入河排放口,对黄河
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河兰州
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案》,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黄河兰州段存在结构型污染
特征明显、部分监测断面污染物超标、治污资金投入不足、部分重点
Hale Waihona Puke 里。一条“污龙”流进母亲河
记者随后来到兰州市公安局水上救助站 办公室,几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从3月21 日下午开始,他们就忙着清理河面上的垃圾 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垃圾都是上涨 的河水从上游200米处的小西湖硷沟沿排洪 道内冲下来的。记者匆匆告别工作人员,来 到小西湖硷沟沿排洪道口看到,排洪道内一 条黄褐色的“污龙”正翻滚着,水花溅落处 立即泛起白色的泡沫,而排洪道两边淤积的 一些生活垃圾,也渐渐被带着异味的污水顺 着蜿蜒100多米长的排洪道冲进了“回水 湾”。
外排,导致油污染事件发生。环保部门当即责令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派人对污染现场进行清理,同时对缓冲池提出根治方案,配合环保部门调查并接受处理。在
环保部门监督下,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迅速组织150多人赶赴现场清理油污,以防冲入黄 河,污染下游。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到5月20日凌晨1时30分,已将绝大部分油泥
处理、排放及监测的完整体系,力争全市70%以上的生活污水和全部
工业废水通过统一处理后排入黄河;全面开展黄河兰州段水环境保护
的宣传教育,积极传播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城建、环
保部门检查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将黄河兰州段
列入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对酿造、制
环保部门和企业联手作战,把油污染控制在排放口周围而未酿成大的污染影响的做法。
5月19日上午11时37分,兰州市环保局接到举报:黄河兰州段雁儿湾油污干管
排污口回水湾发现漂有油污。省市环保工作人员迅即赶赴现场,多方排查,确认排污单位是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污染原因在于该公司陈官营缓冲池液面下降,造成含油浮渣随污水
记者随后来到兰州市公安局水上救助站 办公室,几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从3月21 日下午开始,他们就忙着清理河面上的垃圾 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垃圾都是上涨 的河水从上游200米处的小西湖硷沟沿排洪 道内冲下来的。记者匆匆告别工作人员,来 到小西湖硷沟沿排洪道口看到,排洪道内一 条黄褐色的“污龙”正翻滚着,水花溅落处 立即泛起白色的泡沫,而排洪道两边淤积的 一些生活垃圾,也渐渐被带着异味的污水顺 着蜿蜒100多米长的排洪道冲进了“回水 湾”。
和煤渣夹杂着塑料袋、草棍和一次性饭盒漂
浮在河面上,缓缓流向下游,而一些河道边
上,河水冲刷河道后泛起的白色泡沫也随着
水势一路向东流去。
“前两天还好好的,这两天不知道什么原因, 上游漂下来许多垃圾,就连干枯的河道也变 成了臭水沟!”河滩上锻炼的李先生对记者 说。记者随后沿着河滩一路向西走去。踩着 河滩松软的沙土,记者前行20多米看到,裸 露的河床上,塑料袋、方便面包装、木板、 泡沫塑料随处可见。而黄河南侧几乎静止的 河面上,除了成片的油污和垃圾外,更是弥 漫着一股刺鼻的怪味。
及浮渣清理完毕,清出的粘稠状油污达1吨多。
兰州石化公司同时决定,投资600万元改造导致这次污染事件的源头———陈
官营缓冲池,力争在5个月内完成,彻底清除对黄河的污染威胁。
杨志明要求省环保局和兰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工作,同时,
采取措施加快包括兰州石化公司缓冲池在内的总投资达15亿元的五大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
以保证黄河水质不断改善。他强调,要建立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舆论监督机制,及时向社
会公布水污染防治动态和相关信息。同时,要用信息化提升黄河水环境监控水准,改变以手
工监控为主的落后状况。
母亲河
垃圾油污侵袭母亲河
3月22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滨河
中路的“黄河母亲”雕塑,走下石阶,站在
河滩上记者看到,不时有零星或成片的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