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2)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2)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2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适用专业: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科目考试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空间数据结构和类型、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方法、地学建模和输出显示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GIS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导论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基础、发展过程和趋势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了解地理空间及其表达2.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3.理解空间数据结构的两大类型及每种类型中各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了解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异同4.了解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方法第三章空间数据的处理1.了解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的方法,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2.掌握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了解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的几种方式,掌握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各自的压缩原理与方法4.掌握常用的空间数据的内插原理与方法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1.掌握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了解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几种数据模型3.掌握GIS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了解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第五章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1.掌握数字地面模型分析原理与方法,包括各种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地形形态的自动分类、地学剖面的绘制和分析原理与方法2.掌握空间叠合分析原理与方法,包括矢量数据的叠合与栅格数据的叠合的原理与多种方法3.掌握空间缓冲区分析原理与方法4.掌握空间网络分析原理与方法,包括最短路经分析方法和定位配置分析方法5.了解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数据的集合分析和查询方法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1.了解GIS应用模型概念及分类2.掌握适宜性分析模型的建模原理与方法3.了解发展预测模型、位址选择模型、交通规划模型和地学模拟模型等的建模原理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1.了解GIS设计的目的、模式和流程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各个阶段的内容与思路3.了解地理信息的标准化的内容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的概念与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21音乐分析适用专业: 135101音乐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共分为理论实践写作综合题、文字分析论述题两大类:1.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50分)2.分析音乐片段的调式、调性、和声语汇(25分)3.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构成要素及作品特色(7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音乐分析》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的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和声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四部和声的习作,并能运用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主要内容概要(一)和声学1.大小调式自然音和声体系2.离调(副属和弦)3.和弦外音4.近关系转调(二)曲式与作品分析1.曲式结构主要包括:(乐段,单二、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典型的奏鸣曲式)2.对指定音乐作品写出文字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调性布局、主题及其发展以及音乐语言及其他要素的运用特色。
参考教材:1.《和声学》,斯勃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和声的理论与应用》,桑桐著,上海音乐出版社3.《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4.《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四、样卷(一)为下列旋律配置四部和声(50分)(二)分析并标出下列音乐片段的调式调性、和声语汇(25分)(三)分析并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图、调式调性,并简述其音乐特征(75分)。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47高等代数适用专业: 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1400统计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7分,共102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代数等1门数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多项式§1.数域。
§2.一元多项式。
§3.整除的概念。
§4.最大公因式。
§5.因式分解定理。
§6.重因式。
§7.多项式函数。
§8.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9.有理系数多项式。
§10.多元多项式。
§11.对称多项式。
第二章行列式§1.引言。
§2.排列。
§3.n级行列式。
§4.n级行列式的性质。
§5.行列式的计算。
§6.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
§7.克拉姆(Cramer)法则。
§8.拉普拉斯(Laplace)定理、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1.消元法。
§2.n维向量空间。
§3.线性相关性。
§4.矩阵的秩。
§5.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6.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四章矩阵§1.矩阵概念的一些背景。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2011年)科目代码、名称: 735中外音乐史适用专业: 130200音乐与舞蹈学(01——14方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中国音乐史75分、西方音乐史75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以一门课程及分数为例)1、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2、简答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3、论述题:共1题,每题25分,共2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中外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部分)涵盖了古代与近现代两个历史阶段,包括远古时期至1949年的音乐历史沿革。
本科目要求考生在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与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掌握各历史阶段的音乐史实,归纳各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特点,并分析音乐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部分),要求考生对本科阶段已学过的此门课的基本内容有较为清楚的掌握。
它包括:重要的基本概念;音乐体裁;各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及作为整个时期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如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等);各不同时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特点及成就;对作曲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理解等主要方面。
为便于考生的复习,特规定以下考生所需复习重点的具体要求和纲要: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中国古代音乐史1.远古夏商的音乐(1)音乐起源诸说(2)古乐器(3)古歌(4)古乐舞(5)乐人2.周朝的音乐(1)礼乐制度(2)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3)乐器与乐曲(4)乐舞(5)乐律学理论与实践(6)诗歌集(7)说唱音乐(8)民间音乐家(9)音乐思想与理论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音乐(1)音乐机构(2)民间音乐(3)宫廷音乐及其与民间音乐的关系(4)乐器与乐曲(5)音乐文化交流(6)宗教音乐(7)记谱法(8)乐律学理论与实践(9)音乐思想与理论4.隋唐五代的音乐(1)宫廷音乐及音乐机构(2)民间音乐(3)乐器与乐曲(4)著名音乐家(5)记谱法(6)乐律学理论与实践(7)音乐文化交流(8)音乐思想与理论5.宋元辽金的音乐(1)歌曲艺术(2)说唱音乐(3)戏曲音乐(4)乐器与乐曲(5)音乐机构(6)著名音乐家(7)乐谱集(8)记谱法(9)乐律学理论与实践(10)音乐思想与理论6.明清的音乐(1)戏曲音乐(2)说唱音乐(3)民歌与民间歌舞(4)乐器与乐曲(5)宫廷音乐(6)乐谱集与记谱法(7)乐律学理论与实践(8)音乐文化交流(9)著名音乐家(10)音乐思想与理论(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传统音乐的新发展(1)民歌与民间歌舞(2)说唱音乐(3)戏曲音乐(4)民族器乐(5)民间社团(6)民间艺人2.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1)西洋音乐的传播(2)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代表人物及作品(3)历史地位及意义3.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教育及代表人物(3)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4)国乐改革及代表人物(5)音乐社团(6)历史地位及意义4.工农革命音乐与根据地音乐(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3)历史地位及意义5.抗日救亡时期的音乐(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教育及代表人物(3)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4)音乐社团与音乐机构(5)国乐改革及代表人物(6)左翼音乐活动(7)抗日救亡歌咏运动(8)历史地位及意义6.沦陷区的音乐(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3)沦陷区的音乐教育(4)沦陷区的音乐活动(5)历史地位及意义7.国统区的音乐(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3)国统区的音乐教育(4)国统区的音乐活动(5)历史地位及意义8.解放区的音乐(1)音乐创作及代表人物(2)音乐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3)新秧歌运动与秧歌剧(4)新歌剧的创作(5)解放区的音乐教育(6)解放区的音乐活动(7)历史地位及意义(三)西方音乐史1、古希腊、罗马音乐(1)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发展的时间跨度及音乐发展的一般概况。
江西师大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2中学思想政治学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02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适用专业: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约40分第二部分简述题约80分第三部分分析论述题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等*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上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第一章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第一节新时期素质教育观念结构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定位第三节素质教育经验与理论思考题: 1、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2、思想政治课有哪几方面的任务,简要地说明各项任务的内容?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思考题:1、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结构?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2、认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第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第一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第二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节正面教育的原则第四节知行统一的原则思考题:1、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2、试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3、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确立灌输与疏导统一的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4、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有何特殊意义?第四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第一节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启发式在一般教学法中的运用思考题:1、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使用时有哪些基本要求?2、为什么说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3、简要谈谈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点?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国外教学模式第三节我国的中学教学模式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是怎样的?2、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一般依据哪些因素?下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第一章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的技能第一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一、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二、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三、熟悉学生,了解教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四、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五、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第二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技能一、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内容二、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要求三、了解和分析学习的主要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技能一、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要求二、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三、教材分析与处理技能的类型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料收集的技能一、教学资料收集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资料搜集的途径和方法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选用技能一、教学方法选用技能的要求二、国内外几种新的较有影响的方法三、选用教学方法的一般技能第五节思想政治课教案编写技能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和内容结构三、教案编写的技能思考题: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请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准备技能训练。
江西师大生态学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31生态学适用专业: 071300生态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名词解释题(概念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简答题(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学等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基础生态学学科中的相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对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注重生态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态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明确:生态学的定义理解: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2.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理解: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Liebig’s 法则、限制因子、Shelford耐性定律了解:生存因子的概念与生态因子的分类3.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理解:光的生理有效辐射与光的生理无效辐射、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的周期性变化对动物和植物的生态效应、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有效积温法则及其生态学意义、BERGMAN规律;ALLEN规律、约旦规律、温度对生物分布和生命活动的影响、了解:土壤因子的生态学意义、水因子的生态学意义、生物与大气的生态关系、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火的生态关系第三章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基本概念与数量特征理解: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基本参数、生命表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特点了解:种群数量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影响种群数量的基本参数、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2.种群的增长理解: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的基本概念;种群的不同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方程及其各参数的含义、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规律了解: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理3.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寄生、共生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理论;高斯假说;密度效应;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物种间竞争格局分析了解: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4.种群的遗传进化与生存对策理解:等位基因、纯合、杂合、基因型、表型、基因库、染色体突变、自然选择等基本概念、哈迪-温伯格定律与遗传漂变规律、种群两种生活史对策:R—K生存对策理论及其生物学意义了解:物种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5.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机制理解:捕食对种群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作用、密度制约因素与非密度制约因素、了解: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6.应用种群生态学理解: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及种群管理的科学方法了解:野生生物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恢复;有害生物的科学管理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 生物群落的特征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了解:机体论学派与个体论学派对群落性质的不同观点2. 群落的种类组成理解:优势种、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多度、相对密度、投影盖度、基盖度、频度、生物多样性、群落最小面积等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其表达公式3.生物群落的结构理解:生活型、生活型谱、层片、同资源种团、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等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交错区的基本特征;同资源种团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层片的基本特征、中度干扰假说了解: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岛屿化理论4. 生物群落的动态理解: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顶极群落、群落演替、演替系列、次生演替、气候顶极等概念、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单顶极群落学说与多顶极群落学说的区别、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与演替特征;顶级群落的主要特征、演替过程中群落特征的变化趋势5.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理解: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概念、植被型与植被型组的概念、植被的三级分类单位、群系与群丛的概念了解: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群落的数量分类方法、排序的主要类型、群落分类和排序的区别6.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理解: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了解:世界植被的主要类型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江西师大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学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20教育管理学适用专业: 045101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教育管理学考试内容包括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这两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判断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1.教育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2.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2.2 教育管理学的特点2.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1 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3.2 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3.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1. 教育管理的概念1.1 什么是管理1.2 什么是教育管理1.3 什么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2. 各个理论流派及对教育管理的影响2.1行政学、法学论2.2 “科学管理”理论2.3科层管理理论2.4行为科学理论2.5新公共管理理论2.6行政伦理学第四章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1.1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1.2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1.3教育行政集权与分权体制的比较分析2.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趋势2.1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2.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 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2. 教育行政组织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3. 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3.1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原因3.2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的效益的措施第六章教育政策与法律1. 政策概述1.1政策的概念1.2政策的基本特征1.3政策的分类2. 教育政策的概念2.1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特征2.2教育政策过程2.3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3. 教育法与教育行政3.1教育法的概念3.2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3.3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联系和区别3.4教育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4.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体系5. 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6. 保障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法规建设第七章教育计划1.教育计划1.1教育计划的定义1.2教育计划的类型2. 教育预测2.1教育预测的含义2.2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2.3教育预测的内容3. 教育计划的结构4. 教育计划的编制步骤及方法第八章教育督导1. 教育督导的意义1.1教育督导的含义1.2教育督导的性质1.3教育督导的意义2. 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2.1教育督导的两个基本职能——监督和指导2.2国外教育督导的监督与指导职能的发展变化趋势2.3教育督导的任务3. 教育督导机构与人员3.1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3.2教育督导人员4. 教育督导评估4.1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建立4.2提高教育督导评估活动的科学性第九章教育财政1. 教育财政概述1.1教育的公共性1.2教育的公权属性1.3教育的公共选择1.4教育财政的政策目标2. 教育财政体制2.1教育预算管理体制2.2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划分2.3教育经费拨款制度2.4学费和学生资助制度,、3. 教育筹资3.1多渠道筹资3.2财政性教育经费3.3社会捐集资3.4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3.5学杂费3.6教育基金4. 教育支出4.1两个比例4.2三个增长4.3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4.4教育支出的项目结构第十章教育课程行政1. 教育课程的涵义及编订权1.1教育课程的涵义1.2教育课程的编订权2. 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3. 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第十一章教师人事行政1. 教师人事行政的涵义与意义2.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2.1专业的涵义2.2专业标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2.3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3. 教师的任用3.1教师的任用资格3.2教师的任用方式4. 教师的在职培训4.1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4.2我国的教师培训制度5. 教师的工资6. 教师考核制度6.1教师考核的意义6.2教师考核机构6.3教师考核的内容、方法、原则第十二章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1. 教育信息及其分类1.1教育信息的概念及分类1.2教育信息管理的意义2. 教育信息管理职能:收集与沟通、分析与解释、研究与开发、预测与引导、公开与保密3. 教育信息公开3.1教育信息公开的背景及其重要性3.2教育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方式3.3教育信息公开的保障第十三章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1. 学校效能概述1.1学校效能的概念1.2学校效能模型2. 学校效能的测量2.1学校效能研究方法的演进2.2学校效能的测量第十四章学校管理过程1. 管理过程概述1.1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1.2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2. 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订2.1编订学校工作计划的必要性2.2学校计划的类型2.3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3.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3.1学校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在学校发展中的意义3.2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3.3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4. 学校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4.1控制及其要求4.2协调及其要求5. 学校的目标管理5.1目标管理概述5.2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5.3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应用及学校管理目标系统第十五章学校组织管理1. 组织概述:组织的意义及分类2. 组织理论的发展2.1古典组织理论2.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2.3社会系统理论2.4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3. 组织结构3.1组织结构的含义3.2管理跨度与分层3.3组织结构的几种形式4. 学校组织建设4.1学校组织的性质及其建设的原则4.2学校组织文化建设4.3学校领导体制,第十六章学校质量管理1.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概述1.1对学校工作质量的理解1.2学校质量管理的意义1.3学校质量管理的特点2. 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2.1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2.2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2.3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 学校工作的质量评价3.1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3.2教育评价的原则及过程3.3教育评价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些关系4. 学校工作的质量控制4.1对不同性质的质量原因采取不同对策4.2确定与把握质量警戒线4.3工作控制及组织控制第十七章学校建筑管理1. 学校建筑管理概述2. 学校建筑管理的理论基础3. 学校建筑计划和校园建筑计划4. 中小学教室的建设第十八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1. 学校公共关系及其管理1.1 公共关系及学校公共关系的概念1.2学校公共关系管理2.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过程3.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对象4. 学校危机管理5. 如何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第十九章学校领导1. 领导概述1.1领导的概念1.2领导问题研究视角的演变2. 学校领导者2.1学校领导者的角色及职责,2.2领导者的影响力3. 领导方式与领导的有效性3.1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3.2领导方式的类型4. 学校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陈孝彬,高洪源. 教育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萧宗六, 贺乐凡. 中国教育行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四、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教育行政体制2. 教育信息3. 学校效能4. 教育预测5. 教育法6. 公共关系(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请简述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10体育学综合适用专业: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考试内容含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两部分,分值分别约为100分。
(四)基本题型结构(每一部分)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简述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等3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4、前苏联的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有哪些特点?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表现出体育课程哪些新特征?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有哪些?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有哪些基本要求?4、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5、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6、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哪些基本要求?7、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8、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有哪些?9、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哪些基本要求?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何谓学校体育?其结构包括哪些要素?2、何谓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3、试述学校体育目标的本质。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801欧洲哲学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欧洲哲学史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01欧洲哲学史适用专业: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3外国哲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名词解释题(概念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哲学专业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欧洲哲学史等2门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2、爱菲索学派:赫拉克利特3、爱利亚学派:色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4、毕达哥拉斯学派5、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恩培多克勒、阿拉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6、智者学派:7、苏格拉底的目的论哲学8、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9、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哲学10、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快乐主义伦理学11、斯多葛学派的道德哲学12、卢克莱修的唯物主义哲学13、早期基督教的哲学理论:奥古斯丁第二章中世纪封建主义时期的哲学1、早期经院哲学:波爱修、爱留根纳2、唯名论与唯实论的的争论:安瑟尔谟、阿伯拉尔、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3、经院哲学的体系完成:托马斯·阿奎那。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人文主义思潮2、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加尔文3、自然哲学:库萨的尼古拉、乔尔达诺·布鲁诺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西欧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1、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2、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贝克莱、大卫·休谟3、大陆唯理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第五章18世纪法国哲学1、启蒙运动的兴起:梅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2、启蒙运动的发展: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16 综合英语适用专业: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卷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V ocabulary。
20分第二部分Cloze。
20分第三部分Reading Comprehension。
40分第四部分 Translation。
40分第五部分 Writing。
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词汇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完型填空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阅读理解题:4或5篇短文,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翻译:中译英----1篇短文,20分英译中----1篇短文,20分作文:30分二、样卷江西师范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A 卷)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目:综合英语注:考生答题时,请写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纸或其他答题纸上的一律无效。
(本试卷共12 页)Ⅰ。
Vocabulary (20×1points)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There is no _______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sign the treaty since there is everyreason to believe that no other nation intends to honor its provisions。
863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初试科目考试大纲模板
第一章概论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算法与算法分析
第二章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
1.线性表
2.顺序表及其应用
3.栈的概念及其应用
4.队列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三章线性表及其链式存储
1.链式存储
2.单链表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及其应用
4.循环单链表与双链表
5.链式栈与链式队列
第四章字符串、数据与特殊矩阵
3、顺序表的快速排序为何采用由外向内来回比较法,是否可以从同一个方向扫描?采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的线性表是否可以做快速排序?对初始序列(50,20,79,24,49,84,3,99,12)以50作为“枢轴”进行第一次划分后的结果是什么?
4、给定无向网如下图2所示,请采用prim算法用图示描述求解该图的最小生成树的过程。(初始入选点为A,每选取一条边画一个图)
s=p->next;
while (s!=NULL)
{while (s&&s->data!=p->data) /*从结点p后找与其相同的结点*/
{
s=s->next;
}
if (s!=NULL) /*找到了与p相同的结点s*/
{ pre->next=s->next;
}
}
p=p->next;
}
return head;
(A)84,79,56,38,40,46(B)79,46,56,38,40,80
(C)84,79,56,46,40,38(D)84,56,79,40,46,38
5、设二叉排序树中关键字由1至1000的整数构成,现要检索关键字为363的结点,下述关键字序列哪一个不可能是二叉排序树上搜索到的序列()。
江西师大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26普通生物学)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26普通生物学适用专业: 071000生物学071300 生态学045107学科教学(生物)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生物科学类主要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要求考生能够系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命科学中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基础知识,为顺利从事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1绪论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分界系统、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理解: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掌握:生物的五界系统及分界依据。
第一篇细胞2. 生命的化学基础了解:细胞的基本物质组成。
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类型、组成规律和特点。
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单位及其连接方式。
3.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信号转导。
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两者联系与区别,生物膜结构的特点。
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流动镶嵌模型。
4. 细胞代谢了解:能量的概念、热力学定律。
理解:酶的概念、作用特点,物质的代谢途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途径,光合作用的步骤。
5. 细胞分裂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类型。
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04 法理学适用专业: 030101法学理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法理学等一门法理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法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编法学导论第一章法学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法学的历史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第二章法理学概述第一节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二节中国法理学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第二编法的本体第四章法的概念第一节“法”概念的语义分析第二节法的本质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第四节法的作用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第一节法的渊源第二节法的分类第三节法的效力第六章法的要素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第二节法律概念第三节法律规则第四节法律原则第七章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第八章权利和义务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第二节权利和义务概念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九章法律行为第一节法律行为释义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第十章法律关系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客体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第十二章法律程序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第二节正当法律程序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第十三章法的历史第一节法的起源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第十四章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第一节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第二节法律继承第三节法律移植第四节法制改革第五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第四编法的运行第十五章法的制定第一节立法的概念第二节立法体制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第四节立法的原则第十六章法的实施第一节守法第二节执法第三节司法第十七章法律职业第一节法律职业概述第二节法律职业的技能第三节法律职业的伦理第四节法律职业制度第十八章法律方法第一节法律方法概说第二节法律推理第三节法律解释第四节法律论证第五编法的价值第十九章法的价值概述第一节法的价值释义第二节法的价值体系第三节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第二十章法与秩序第一节秩序的释义第二节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第二十一章法与自由。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17普通物理学;905普通物理适用专业: 070201理论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70207光学、045105学科教学(物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内容:力学约50分电磁学约50分光学约25分热学约25分题型:选择10-15小题,每小题3-4分,共40-45分计算6-7小题,每小题10-20分,共105-11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物理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 力学1. 质点运动学:掌握:矢径;运动方程;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2.质点动力学: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功;动能定理;保守力和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角动量定理。
3.刚体的转动:掌握:质心;转动惯量;转动动能;转动定律;力矩;力矩的功;定轴转动时的转动定律和动能定理;定轴转动时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
4.振动和波:掌握: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简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角频率、频率、位相、初位相、相位差、同相和反相);动力学分析;振动方程;一维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旋转矢量法;谐振动的能量;一维谐振动的合成;波的产生与传播;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波形图线。
了解: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的叠加与干涉,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驻波;多普勒效应。
(二) 电磁学1.静电场:掌握:库仑定律,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场强与电势的叠加原理,高斯定理,环路定理,静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有电介质时的电容,静电场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721自然地理学
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科目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各个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地球概述、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及人地关系等内容。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的宇宙环境,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演化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客观地运用地理分异规律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地球·地球环境·地球系统
第1章地球环境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内部的地热流、地球的重力与磁场特征、及其各自的地理环境效应。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征及其地理环境效应。
第2章地球系统
了解: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环境效应、地球表层的概念;
理解:地球表层系统是个复杂的巨系统。
掌握:地球表层系统的划分。
第二部分地壳地质全球构造
第3章地壳成分与地壳结构
了解: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与"克拉克值"概念。
掌握:矿物概念,了解常见矿物理化性质;岩石概念,熟悉岩石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基本特征;主要的地壳结构及其特征。
第4章地质构造
了解:地质构造发育史,各种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熟悉:各种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第5章全球构造体系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及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
理解:海底构造地貌体系、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第3部分大气气候全球气候变化
第6章大气成分
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变化。
第7章大气运动
了解:热力差异、热力驱动及热量平衡;龙卷风、热带气旋、台风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概念及形成。
理解:全球大气环流、区域大气环流和地方性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基本状况。
了解并掌握:大气的能量来源及辐射收支特点,地面和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及特点及大气降水的形成、类型、降水量及地理分布。
第8章气候与环境
掌握:气候的概念,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带和气候型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小气候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第9章全球气候变化
了解: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机制,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方式和程度。
掌握:掌握近代气候变化特点,理解它们各自变化的原因。
第4部分水水文水环境系统
第10章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特点,水量平衡特征及其过程。
掌握:水循环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第11章陆地水环境系统
了解:雪线和冰川的概念,冰川运动;湖泊的概念及形成;沼泽的概念、形成过程;湖泊水污染特点。
理解:地下水的概念及物理化学性质,地下水的运动、循环。
掌握:河流的概念、功能,了解河流的水环境指标体系;湖泊的水量平衡、热平衡。
第12章海洋水环境
了解:海及其分类,海洋水物质成分与物质循环,海洋水环境的变化;洋流的成因和分类和主要洋流。
掌握:海洋中的波浪的特点及其类型。
理解:潮汐、潮流、风暴潮和海啸的产生与规律。
第13章水环境演变
了解:水环境的特性;区域水环境、河流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及海洋水环境的变化特点。
第5部分风化成土土壤过程土壤地理系统
第14章风化成土
了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类型;了解影响风化速度的因素,风化壳的分布及特征。
第15章土壤过程
了解:土壤物质组成及其基本特点,土壤退化特点。
掌握: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及其特点。
第16章土壤环境
掌握:土壤发生层理化特征,熟悉土壤剖面特点。
理解:地质、气候、地下水、生物、地貌、时间和人类环境对土壤的影响。
第17章土壤地理
了解:土壤类型。
掌握:各类土壤的地理分布、基本特征;土壤地理系统,土壤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第6部分生物生态生态系统
第18章生物群落
掌握:生物种群概念,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熟悉生物种群的一般特征。
了解:主要的陆地群落类型,群落的动态变化。
第19章生态环境
了解:水污染、酸雨和沙漠化。
掌握: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第20章生态系统
了解:全球二氧化碳、水分、温度、土地利用和土壤覆盖变化、人类活动的变化产生的生态响应。
理解:湿地的概念,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分类、结构。
河流、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掌握: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组分和结构。
掌握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特征。
第21`章生态修复
了解: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概念、基本原则理论、机理及其成功标准。
理解:退化森林、草原、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
第7部分地貌地貌过程地貌体系
第22章地貌发育
了解:地貌发育动力及地表剥蚀特点。
第23章陆地地貌系统
熟悉并掌握:各种构造地貌,重力地貌,岩石地貌及外动力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24章海洋地貌与海底地貌
熟悉并掌握:各种海洋地貌与海底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25章海洋地貌与海底地貌
了解:各种地貌形态、地貌类型与地貌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地貌系统和构造地貌系统的特点,全球地貌分区。
第8部分自然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谐
第26章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特点与空间结构特点。
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区划的概念,区划原则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基本特点。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顺时变化,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和谐。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自然地理学》,杨达源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第一版。
四、样卷
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喀斯特地貌
2、地域分异
3、生态系统
4、湖泊
5、径流模数
6、风化作用
7、海岸带
8、自然区划
二、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2、什么是气候变迁(变化),影响气候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点。
4、气候形成的因素?
5、按照水深环境差异,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以下是关于热带太平洋气候的材料(20分)
材料1
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El Nino),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
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
因此,它与我国东北的夏季温度、降水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材料2
拉尼娜(La Nina) 现象:东太平洋海温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秘鲁、厄瓜多尔气候干旱,而澳大利亚和印尼易有水灾。
材料3
南方涛动( southern oscillation) 是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它是由于热带太平洋存在一种大气环流(下图),这个环流东太平洋气压高时,加强,反之则弱。
.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A):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B):为什么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而在拉尼娜发生年则会出现相反的现象。
2)请结合季风环流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分析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会对我国气候可能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