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5爸爸和书-课文预习练习和课后练习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词三首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答案〕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
〔答案〕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答案〕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答案〕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
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
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
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本链接吧。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
这首诗选自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眷恋。
2.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得发黑、绿得______。
这段诗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我想绿色可能还有______绿。
3.诗和______一样,_______全在节奏。
——朱光潜4.诗是人类向_______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________的勇气。
——艾青5.诗是强烈感情的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______的情感。
——华兹华斯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单元我们去了海宁的盐官镇,观看了被称为________的_______大潮;我们跟随诗人_________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跟着作家_______三次观看_______,领略了夜空不一样的美。
2.______________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维的山水诗《鹿柴》写得有“声”有“色”,诗中写“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这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诗词名句。
既有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农村秀美景色的“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初夏江南田园景色的“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李白《独坐敬亭山》中表现心情孤独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还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表现坚持操守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1我们去植树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
骆驼是沙漠之舟。
爱心是冬日的阳光。
星星是黑夜的眼睛。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每当快要下雨时,天上的云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变成了黑色。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树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像一座加工厂。
森林。
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种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以后要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读了这些文字,我真的感受到了森林的重要,它可以调节气温,清新空气,制造氧气。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它!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 2第一朵杏花一、 1欢迎仰望瞻仰 2广泛泛滥眨眼 3曾经赠送馈赠 4皱纹皱眉披挂二、 1、绿靑皱鼓 2、慎重严重郑重三、选3四、1、转眼间须臾瞬间霎时片刻眨眼间一刹那2、兴奋激动3、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 3燕子一、聚拢(聚集分散)俊俏(英俊丑陋)偶尔(偶然经常)二、 1、粉红的桃花散发出阵阵淡淡的香味 2、暖暖的阳光下,小猫侧身躺在墙角,用爪子扒扒地上的土,然后在脸上抹了几下。
上课了,老师抱着一摞书,推开门,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这节课发新书。
”女儿看见妈妈,立刻叫着跑了过去,抱住她的脖子,亲了一口,然后甜甜的笑起来。
他拉开椅子,坐了下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开始看书。
他拿起筷子,用左手捧着碗,细细地咂了咂嘴,眼睛紧紧盯住前方的饺子。
突然,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筷子,想准确地夹到饺子,可惜由于心太急,饺子一连滑下去好几次。
她拿着笔托着腮,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课本上的数学题发呆。
三、 1(1)略(2)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小燕子(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电线小燕子欢快动听(2)几痕表现朦朦胧胧,像有又像无,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根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全册含答案)
1 古诗词三首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杂兴.(xīng xìng )蜻蜓.(tíng tín)翁.媪(wēng wōng)亡.赖(wáng wú)清平乐.(yuè lè)剥.莲蓬(bāo bō)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儿童急走..追黄蝶() A.急忙地走 B.快跑2.麦花雪白菜花稀.() A.罕见 B.稀疏3.最喜小儿亡.赖() A.同“无” B.死亡4.四时田园杂兴..() A.随兴而写的诗 B.繁杂的心情三、填空。
1.代诗人的《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一家五口在的生活情态,表达了作者。
2.农忙时节,田野里一片热闹的景象,村子里却冷冷清清的。
已经中午了,也不见有人回来,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篱笆边悠闲地飞舞着,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诗句“。
”四、学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树头新绿未成阴。
,飞入菜花无处寻。
1.在横线上写出诗句,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描写的是时节的农村景色,从诗中的“”“”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读到后两句诗,我想到了这样的情景:。
2 乡下人家一、读拼音,写字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tǎng ruò()天气晴好,人们zhào lì()会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tiān gāo dì kuò()地吃晚饭。
好奇的孩子们还会dūn()近去看mì shí()的鸡群。
这时候,天边的红霞、场地上shùn xù()开放的鲜花,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gòu()成了一道dú tè()、迷人的风景。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风光()的绿荫()的微风()的笋()的风景()的夜三、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有些人家()屋前搭有瓜架,场地上()种有凤仙花。
2.()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5爸爸和书 课文预习练习和课后练习及答案 编制者 复旦中学 陆增堂
5 爸爸和书1 我和姐姐有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百来本书,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其中有一本薄薄的童话集,叫《皇帝的悲哀》。
2 小伙伴常常来我们这儿借书,从来没有谁翻过这本《皇帝的悲哀》,因为它太破旧了。
但是对我来说,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贵。
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3 那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
爸爸天天带着我,他干活,我就在一边玩。
4 有一天下班回家,经过一家旧书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高兴极了。
5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
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6 “好,咱们走回去!”我说。
7 爸爸走进旧书店,从一堆书里给我挑了这本《皇帝的悲哀》。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8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
路真远哪!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
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
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巴?”9 我紧紧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10 爸爸点了点头,用他的上衣把我襄得严严实实的。
11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
但是,不这样做,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12 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
13 那时我还没上学,老缠着爸爸,让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这本薄薄的童话集,大概念了好几十遍吧。
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14 后来,爸爸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
可是,爸爸的精神一直很好,只要有点儿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
每一回买了书回来,他总要对我们说:“从明天起,咱们又得节衣缩食啦!”说着笑了起来。
15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16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
他一心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预习练习】一、读准词语.pái liè qīng xīfú xiàn yuàn yìhán fēng hū xiào排列清晰浮现愿意寒风呼啸cì gǔyán yán shí shíjié yī suō shíshěng chī jiǎn yòng 刺骨严严实实节衣缩食省吃俭用yì kǒu tóng shēng异口同声二、了解词义。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词组】1. 我能写得工整、美观。
xiōng huái kuì bài nèn jīng huán ràoguàn gài shū shìbó dòu jià shǐ2. 看拼音,写词语。
xún mìyǐn cáng xiāo sǎmǐn jiéduān zhèng pín qióng fú róng wū yè3. 看拼音写汉字héng guàn jù shuōdà dīkuān kuòpàn wànggǔn dòng dùn shízhú jiàn lǒng zhào yóu rú4. 看拼音写词语mù sèchén yín tí mùcè miàn shān fēng lú shān yuán fèn tóu xiáng làng fèi sè sè5. 看拼音写汉字。
dì zhèn shà shíyú bōqí guān áng shǒu yī jiùtáo xǐhuī fùjiāo guàn zhuāng jia【形近字词】6. 辨字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 1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 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场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两句话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编鸡笼的二儿子、剥莲蓬的小儿子。
重点刻画了小儿子。
“喜”和“卧”用得好。
“喜”字可以说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
小儿子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
“卧” 字使用得最妙,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样子和盘托出,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美丽的童心在十里山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她,就是富家村十二岁的少先队员,“全国学赖宁”奖章的获得者欧阳志红。
她不是雷锋,但是,她身上却闪烁着同雷锋一样的光芒。
这光芒,给小小的山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温暖和快乐。
1989年初,相邻的尹家村大西桥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半路停工了。
小志红想:“每年涨大水时,河对岸的同学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发愁,涨几天水,就要耽误几天课。
”于是,她取出父母给的50元压岁钱,交给了尹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支援大桥工程。
尹家村沸腾了,几天时间,全村就为大桥集资上万元。
大桥如期竣工以后,乡亲们在桥旁立了一块捐款纪念碑,第一个名字就是欧阳志红。
去年,在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中,欧阳志红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办了个“红领巾图书室”。
为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志红带着弟弟在课余时间摘茶叶、捡破烂儿,用劳动换来的70元钱把图书室装饰一新。
爸爸妈妈非常支持,还为图书室订了四十多种少儿报刊,购买了几十本书。
爷爷精心制作一个玻璃镜屏,上面写着:“播美德良种,育四化新人。
”从此富家村的孩子们又多了一份快乐。
欧阳志红心里装着的人和事真不少:小同学的衣服扣子掉了,她给缝上;邻家大爷生病要服药,她给代买;哪位小伙伴付不起学费,她给代交。
几年来,在欧阳志红的带领下,同学们都能自觉地加入到“送温暖”的行列中来,把温暖送到全村所有残疾人和“五保户”身边。
十里山村的人都说,小志红有一颗美好的童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竣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饰一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结构顺序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3.文章重点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下来。
《爸爸和书》_短文爸爸和书答案
《爸爸和书》_短文爸爸和书答案佚名教学目标:1认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掌握“悲哀、珍贵、清晰”等词。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倒叙的写法所产生的效果。
4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学习课文,感受父亲买书的艰辛,以及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能抓住重点次与理解课文内容。
导学过程:一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
2师检测生字。
重点指导多音字“薄”,并口头组词。
三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文中描写父亲买书时艰辛的词句画出来。
抓住文中父亲和我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评价—再读。
体会它们生活的艰辛和读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指导学生读,读出真实感受)3思考讨论:书给我们带来了那些乐趣?你是怎么体会到的?4引导学生想像: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爸爸还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四拓展练习1在学习上,你的父母都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他们对你有哪些希望?2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母?五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进一步学习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倒叙的写法所产生的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爸爸和书》这一课,再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我们一起看看,本课在结构上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认真读课文,看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相同之处?(首尾照应)3说说“倒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突出表现和赞美父亲纯朴的爱)4试着按你的理解给给课文分段。
2概括段意并说明分段的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了吗?3结合自己平时读书,说说读书有哪些乐趣。
四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难写或易写错。
2重点指导写:薄、哀、刺、概3生练习写字,师巡视五布置作业。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朱自清D. 冰心3. “瓜熟蒂落”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什么的?A. 事情到了阶段自然成功B. 事情提前完成C. 事情中途失败D. 事情没有任何进展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天气的?A. 春暖花开B. 风和日丽C. 雨过天晴D. 碧空如洗5.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奋。
B. 他每天都很忙。
C. 他工作很努力。
D. 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坚守岗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
()2.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庄子》。
()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2. “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
3. “______,非一日之寒”是形容事物变化的过程。
4. “______,更进一步”是鼓励人们要不断进取。
5. “______,不耻下问”是鼓励人们要虚心学习。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述《背影》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4.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述《小石潭记》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4.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5. 请用“与其……不如……”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小石潭记》一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3.大儿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__________________,溪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边的_________,向晚的_________,头上飞过的_______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____________一起,绘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风景画。
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_______,是春天的_____________。
6.转述要弄清____________,不要遗漏____________,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写景的对联我喜欢的一副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景象,我能写出描写凤蝶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题目写出了诗人王昌龄在______(地点)送别老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我们家的男子汉》描写了一个_________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5.小明学习遇到了挫折,我会把“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送给他,鼓励他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要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6.老师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_爸爸和书》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爸爸和书》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读拼音,写词语。
2. 写近义词。
珍贵________ 清晰________3. 写反义词。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5. 读下列句子,并用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造句。
(1)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________(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________6. 怎样理解课文《爸爸和书》中“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贵”这句话?你的理解是:________7. 写一件发生在你和爸爸(或妈妈)之间的难忘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和一罐果酱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
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
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
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
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就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
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
”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代名将,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
2.“阴山”指今天的__________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3.《凉州词》诗中的_______________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4.《出塞》作者______是_____代诗人。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图。
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
这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的愿望。
6.《夏日绝句》作者是____代女词人________。
全诗主旨是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小英雄雨来》(节选)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________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_______李大叔,_________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年人写__________的文章。
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_______的过程,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3)《芦花鞋》这篇课文围绕主人公青铜讲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情,表现了青铜的_______、_______、天真和善良。
三、诗句、名言积累。
1.不怨天,_______________。
(《论语》)2.生于_______________而死于_______________。
(《孟子》)3.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词组】1. 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wěi gǎng kǒu piāo yáng yǒng héng chéng rèn shē wàng pò suìjiàng lín2. 看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lǒng zhào dùn shízhú jiànqiān shǒu zhuāng jia tiào yuèpú tao3. 看拼音,写词语。
yī jiùchóng diéhén jìjiān dìng qíng jǐng kǒng pàwéi kànɡwān qū4. 看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 shū shìzhèng míng kē xuéyú kuài lián xìshàn liáng jià shǐ5. 看拼音,写词语。
shū yíng zhù zhái zhuān xīn yōu liángwèi shēng zhàn jùjiāo nèn yè bǐng【形近字词】6. 比一比,再组词。
削(______)暇(______)潮(______)捐(______)尊(______)哨(______)瑕(______)嘲(______)娟(______)遵(______)7. 比一比,组成词语。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要求写句子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要求写句子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雷笑着对妈妈说:“我帮您做家务”。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祖父的年岁很大。
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使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静的江面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下面任意两个词语描写一下放烟花的情景。
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大粒的砂石生气似的敲打着门窗。
(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积累,完成练习。
1.爸爸经常教育我说:“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2.随着一场接一场的大雨,已经有了入秋般的凉爽天气,这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啊!3.《夏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__代_________。
诗中鲜明提出作者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尚书》中“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遇到疑难多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二、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
2.__________,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从《嫦娥》中的“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嫦娥孤独寂寞的心情。
5.初春或初秋时,街上的人们穿衣服差异很大,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_________。
(填入合适的谚语)6.通过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的盘古,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书中有美丽的风景。
春天,篱笆旁小路深深,枝叶新长,还未成荫,那是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初夏,房前麦花如雪,屋后梅黄杏肥,那是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中还有大爱。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这是母爱。
《母鸡》以作者_______变化为线索,由对母鸡的_______转变为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赞颂了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词三首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
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
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
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
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
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
语文 部编 四年级下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㊀古诗词三首第2题㊀示例:一个儿童正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翩翩飞入菜花中,儿童着急地东找西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农民伯伯都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调皮的小儿子,正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2㊀乡下人家第1题㊀示例:可以画六幅画,分别取名为:瓜藤满架㊁鲜花绽放㊁雨后春笋㊁鸡鸭觅食㊁惬意晚饭㊁虫儿欢唱.第2题㊀示例:我觉得鸭子在河中嬉戏的情景最有趣,这些鸭子不但玩得兴致勃勃,而且不怕人,生活得多么惬意,多么悠闲呀.第3题㊀示例: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选㊀做㊀示例:秋天到了,果子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黄澄澄的鸭梨挂满了枝头,红红的苹果像小灯笼似的压弯了树枝.像绿色走廊一样的葡萄架,简直让我陶醉了.那茂密的葡萄藤,爬满了架子.在又密又绿的葡萄叶下,挂着一串串晶莹透明的葡萄,紫黑㊁溜圆,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3㊀天㊀窗第1题㊀示例:天窗在乡下房子的屋顶上,开天窗是为了增加光线.第2题㊀示例:课文写在下雨时㊁晚上,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㊀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3题㊀示例:(1) 扫荡 让我感到风雨雷电来势凶猛,势不可当.因为透过天窗看到的风雨雷电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所以比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㊀(2)孩子们由天窗看到的景物产生了联想和想象,从 无 中看出了 有 ,从 虚 中看出了 实 .示例:课文中关于琥珀的形成语言表述生动㊁形象㊁有趣,并借助小蜘蛛捕食小苍蝇的情节,带有浓浓的故事性.而«琥珀物语»的语言说明性比较强,科学㊁严谨㊁准确.第二单元5㊀琥㊀珀第1题㊀示例:蜘蛛和苍蝇一下就被松脂粘牢了吗?它们有没有试图逃脱?通过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段文字,我知道两只小动物当时拼命挣扎,想摆脱松脂的禁锢,但最终无济于事.第2题㊀(示例)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是陆地下沉,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被掩埋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变成了化石.第3题㊀示例:推测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㊀(1)依据是只有太阳火辣辣地照射老松树,老松树才能渗出一大滴松脂.㊀(2)依据是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苍蝇和蜘蛛.第4题㊀示例:课文中关于琥珀的形成,语言表述生动㊁形象㊁有趣,并借助小蜘蛛捕食小苍蝇的情节,带有浓浓的故事性.而«琥珀物语»的语言说明性比较强,科学㊁严谨㊁准确.6㊀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题㊀示例:①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体表长出羽毛.)②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 ?(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 点睛之笔 .)第2题㊀示例: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在树木间跳跃㊁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另一种说法是,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变成了鸟类.第3题㊀示例: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一些 说明不是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可能 表明是推测,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小练笔㊀示例:很久以前,猿猴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性情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猿猴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猿猴则用四足行走;有些猿猴身高三米,重达几百斤,有些猿猴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十公斤;有些猿猴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猿猴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7㊀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1题㊀示例:为什么说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纳米机器人是怎样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的?第2题㊀示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如,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纳米冰柜,在人手易接触及细菌易侵入的部位,使用了经纳米化处理的材料,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长,从而提高冰柜的抗菌能力.纳米洗衣机的外桶采用了纳米材料,使洗衣机不仅能防高温,耐摩擦,而且有很强的防垢能力.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刀具,比钻石刀具还硬.将电脑芯片和光盘加工成纳米级,其运算速度和记录密度大大提高.选㊀做㊀示例:我想把纳米技术运用到陶瓷方面,二氧化硅陶瓷在通常情况下是很脆的,如果把二氧化硅陶瓷颗粒缩小到纳米级时,易碎的陶瓷就具有了韧性.第三单元9㊀短诗三首第2题㊀示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生机勃勃的菜园,菜园中散发着朦胧的光亮,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保护,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她讲述我儿时的趣事.第3题㊀示例:大海在诗中可以指母亲㊁故乡等有关思乡的东西,它对于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事物,就像光之于星,香之于花.但是这里却说,星没有光,花没有香,这说明在作者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思想因为远离家乡而失去了与家乡的共鸣,作者犹如失去了光的星㊁失去了香的花,自己的思想失去了灵魂.这句话表达了家乡对于作者多么重要,也说明作者想念自己的家乡.第4题㊀示例:第一个 风雨 主要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第二个 风雨 主要指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不顺㊁挫折等, 心中的风雨 即由此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10㊀绿第2题㊀示例:植物从沉睡中苏醒了,或吐露新芽,或枝繁叶茂,或摇曳多姿,或郁郁葱葱.在微风中,它们舞动腰肢,在绿色的波浪中起起落落,汇成了一片欢乐的㊁绿色的㊁希望的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海洋.第3题㊀示例:宗璞采用白描手法,其笔下的 绿 将人们带进了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 绿 的颜色各不相同,层次感极强.11㊀白㊀桦第2题㊀示例:在灿灿的金晖里,白桦树上晶亮的雪花闪闪发光.在姗姗来迟的朝霞的映衬下,白桦白雪皑皑的树枝上,又抹上了一层银色的光华,美丽极了.白桦满身的雪花㊁雪绣的花边㊁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选㊀做㊀示例:㊀㊀㊀㊀墨㊀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第四单元13㊀猫第1题㊀课文围绕猫的可爱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时而老实时而贪玩,时而尽职尽责;又写了大猫的情绪古怪,时而温柔可亲,时而一声不出,时而什么都怕,时而勇猛无比;最后写了生气勃勃㊁天真可爱的刚满月的小猫们.第2题㊀示例: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小梅花 指的是猫的脚印,因为猫的脚印和梅花的形状很相似.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作者十分喜爱猫,不会嫌它脏,所以把猫的脚印比喻成美丽的小梅花.这句话表达了作家老舍先生喜爱猫的思想感情.小练笔㊀示例:说它可爱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成天躺在那里,自由自在,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淘气一回,就会大呼小叫,无论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停下来.14㊀母㊀鸡第1题㊀示例: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㊀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㊀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㊀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㊀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㊀因为作者从母鸡身上感受到它的负责㊁慈爱㊁勇敢㊁辛苦,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第2题㊀示例:从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了很多次,可以看出它极其负责㊁辛苦.从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能够体会出它的慈爱.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这句话表明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切,是多么勇敢啊!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慈爱㊁温顺㊁宠爱孩子的母鸡.第3题㊀示例:«猫»和«母鸡»写的都是动物,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但«猫»一课中作者从头到尾都是写对猫的喜爱之情,而«母鸡»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15㊀白㊀鹅第2题㊀(示例)叫声:严肃郑重㊁似厉声呵斥㊁厉声叫嚣㊁引吭大叫㊁不亚于狗的狂吠㊁厉声叫骂㊁昂首大叫;步态:傲慢㊁从容㊁大模大样㊁大踏步;吃相:三板一眼㊁一丝不苟㊁从容不迫.㊀作者从鹅的叫声㊁步态和吃饭三方面来写白鹅 高傲 的特点.第3题㊀示例:这样对比更能突出鹅与鸭的差别,突出鹅的个性特点.㊀把鹅称作 鹅老爷 ,用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第4题㊀示例:两位作家笔下的鹅都很高傲,架子十足.都用拟人㊁反语等表现手法写出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第五单元16㊀海上日出第1题㊀海上日出景象的变化:①一开始天空是浅蓝的,后来天边出现了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②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红得很,却没有亮光.③太阳像负着什么重荷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④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很红.⑤刹那间,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⑥太阳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第2题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一个负着重荷的人来写. 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跳出了海面 这些词语形象地再现了太阳升起时的动态,十分缓慢,充分表现出日出时的景色之美.选做㊀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海上日出.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这句话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 负着重荷 ,又用 一步一步 慢慢地 努力 三个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这与前边 好像负着重荷似的 前后呼应,生动地写出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 我 观海上日出时的感觉.这种描写是真实的㊁客观的.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向上升腾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所以,看太阳上升时,就产生 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的感觉.17㊀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题㊀路上ң(洞口)ң(外洞)ң(孔隙)ң(内洞)ң出洞第2题㊀作者先描写了小船的小,再描写坐小船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独特感受.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 行了 ,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意识到孔隙的窄小以后的小心谨慎;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 一点儿 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 要是 准 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 挤压 的感觉.习作例文第1题㊀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有:①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②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㊀作者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给我们展示出清晰的路线: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昆明湖).第2题㊀作者按照浏览的顺序,由山外到山里,由高处到低处描写天山美景,我从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等关键词句看出来的.第六单元18㊀文言文二则第3题㊀(2)贫穷.(3)离开或离去.19㊀小英雄雨来(节选)第1题㊀说雨来是个小英雄,是因为雨来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被鬼子毒打㊁鲜血直流的情况下,雨来没有惧怕,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同敌人进行斗争,最后,机智地逃脱了敌人的魔掌.第2题㊀示例:一㊁游泳本领高㊀㊀㊀四㊁与鬼子斗争二㊁上夜校念书㊀㊀㊀五㊁河沿的枪声三㊁掩护李大叔㊀㊀㊀六㊁雨来没有死第3题㊀描写还乡河的句子:(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㊀(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㊀(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㊀作者通过环境描写的前后照应,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比美丽,表达了岂容日寇在这片土地上践踏的情感.第七单元22㊀古诗三首第3题㊀(1)到了洛阳,如果亲朋好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表明作者高洁清廉的节操.㊀(2)正要率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突出表达了环境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㊀(3)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塞于天地间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㊁独善其身㊁不求功勋的品格.23㊀ 诺曼底号 遇难记第2题㊀在危急时刻,船长镇定自若地安排人们紧急逃生㊁有序疏散.他面对灾难 镇定自若,面对难民 忘我无私,面对自己的岗位 忠于职守.撞船后,哈尔威想到的是船上的人们,想到的是他们的生命,完全把自己抛在了一边.第3题㊀示例:哈尔威船长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守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船看作自己的心血㊁自己的生命,做到船在人在㊁船毁人亡.哈尔威船长的生命虽然结束了,可他的精神却长存我们心中.第八单元26㊀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1题㊀文中的王葆天真㊁可爱,内心充满幻想.他从小就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故事中的宝葫芦神通广大,能够满足人们所有的愿望.每当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就特别想拥有一个那样的宝葫芦,替他解决一切问题,他就可以过上 省心 的好日子了.第2题㊀从前有个货郎叫张三,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嫌几个钱养活老母.有一天,他路过一个街口,迎面撞上了一位白胡子老者,只见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感觉好几天都没吃上饭了.张三连忙把他扶到路旁休息,并给他买来热腾腾的包子.眼见老人一点一点地精神起来,张三终于放心了.老人从怀里掏出个紫红色的小葫芦送给张三,说了句 缺啥要啥 ,然后就不见了.张三站在那里发愣,原来自己遇上了神仙,真是喜从天降啊!27㊀巨人的花园第1题㊀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花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有一朵朵鲜艳的小花.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在桃树下的草地上做游戏,听小鸟唱歌.孩子们被赶出花园时,花园一直是冬天的景象.小草枯萎了,小花也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桃树光秃秃的,小鸟也不肯唱歌了.大地被雪覆盖着,树枝被霜涂成银色,北风整天在花园里呼啸,雹在花园里疯闹,用力地敲打屋顶,花园里一片凄凉的景象.第2题㊀花园由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变成了一片凄凉的冬天的景象,最后花园里又恢复了春天的景象.巨人由 自私 转变成 宽容㊁善良 的人,懂得了与人分享快乐.小练笔㊀示例:春天,树木吐出嫩芽,小动物从冬眠中清醒过来.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巨人背靠着一棵参天大树,双腿曲起,一手落地,孩子们爬上了巨人的手,再从巨人的腿上滑下去,瞧!巨人的胳膊成了一个天然的滑梯.夏天,孩子们和巨人一起玩捉迷藏,他们玩累了,就坐在巨人身上,在绿荫底下看动物们表演杂技,听小鸟唱歌.秋天,果实累累,巨人和孩子们一起摘果子.巨人把最好的果子摘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孩子吃着鲜美的果子,与巨人一起笑了!冬天,巨人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有的孩子冷得直哆嗦,巨人就把他放进衣袋里,当孩子不再冷时,就朝巨人笑,巨人感到冬天变暖了!。
4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4 勤 读 课文预习练习和课后练习及答案
4 勤读①【原文】人有从②学者,遇③不肯教。
而云④必当⑤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⑥”。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⑦。
”遇言:“当以三余⑧。
”或⑨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⑩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本课选自《三国志•魏书•董遇传》。
②从:跟随。
③遇:三国时代教育家董遇。
④云:说。
⑤当:应当,要。
⑥见:同“现”显露。
⑦苦渴:像口渴那样迫切。
⑧余:以外,剩余。
⑨或:有人。
⑩岁:年。
【译文】有个想跟随董遇学习的人,碰到董遇不肯教,但是董遇却说:读书的事,应当自己先读一百遍。
还说:“读书一百遍,文章的意思自然就知道了。
”想跟随学习的人说:“对于读书这事,尽管如口渴般地迫切,但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利用三种剩余的时间。
”有人问三种剩余时间的意思。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剩余时间;晚上,是一天的剩余时间;雨天,是气候的剩余时间。
”学习小建议:学习古文先要把不理解的字和词借助注释、译文或工具书来解决。
在你大致了解了全文的意思之后.还必须把文章再反复读几遍。
相信你一定会“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苦渴无日”的感觉?学了本文之后.你是否感到抓紧“三余”勤读书是多么重要!再想一想,你的“三余”又有哪些?4 勤读(三行式翻译)[原文] 人有从{ } 学者,[解释加红字](人)(有个)(跟随){董遇}(学习)(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翻译句子]【有个[想]跟随董遇学习的人,】遇不肯教。
而{ }云(董遇)(不)(肯)(教) (连词,表转折,然而…却){董遇}(说) 【[但]董遇不肯教。
然而董遇却说:】{ } 必当{ }先读百遍。
{读书这件事} (一定)(应当,要){自己}(先)(读)(一百) (遍)【{读书这件事}一定要自己先读一百遍。
】{ } 言“读书百遍,{董遇}(说)(读)(书) (一百)(遍)【董遇[还]说:“读书一百遍,】而义自见”。
(连词顺接,不译)(文章的意思)(自然)(同“现”显露,知道)【文章的意思自然[就]知道了。
最新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沪教版
最新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沪教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是倦了,__________驮着斜阳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句话运用的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一句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2.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惟有蜻蜓蛱蝶飞。
3.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送春归,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出自《尚书》,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
3.有才知的人必须勤学好问,正如王充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中的治学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爸爸和书
1 我和姐姐有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百来本书,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其中有一本薄薄的童话集,叫《皇帝的悲哀》。
2 小伙伴常常来我们这儿借书,从来没有谁翻过这本《皇帝的悲哀》,因为它太破旧了。
但是对我来说,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贵。
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3 那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
爸爸天天带着我,他干活,我就在一边玩。
4 有一天下班回家,经过一家旧书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高兴极了。
5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
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
6 “好,咱们走回去!”我说。
7 爸爸走进旧书店,从一堆书里给我挑了这本《皇帝的悲哀》。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8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
路真远哪!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
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
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巴?”
9 我紧紧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
10 爸爸点了点头,用他的上衣把我襄得严严实实的。
11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
但是,不这样做,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
12 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
13 那时我还没上学,老缠着爸爸,让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这本薄薄的童话集,大概念了好几十遍吧。
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14 后来,爸爸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
可是,爸爸的精神一
直很好,只要有点儿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
每一回买了书回来,他总要对我们说:“从明天起,咱们又得节衣缩食啦!”说着笑了起来。
15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16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
他一心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预习练习】
一、读准词语.
pái liè qīng xīfú xiàn yuàn yìhán fēng hū xiào
排列清晰浮现愿意寒风呼啸
cì gǔyán yán shí shíjié yī suō shíshěng chī jiǎn yòng 刺骨严严实实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yì kǒu tóng shēng
异口同声
二、了解词义。
排列: 排成行列。
清晰: 清楚明晰。
浮现: 显现;出现。
愿意: 情愿。
寒风呼啸; 寒冷的北风发出尖利而曼长的声音;高呼长啸。
刺骨: 寒气侵人入骨的,形容极其寒冷.
严严实实: 十分地紧密牢靠。
节衣缩食:节、缩:节省。
省吃省穿。
形容节约。
省吃俭用: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异口同声: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
形容意见一致。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本课可以分成三段,请写出段意。
第一段(1-13)。
第一层(1-2)。
第二层(3-12)。
第三层(13)。
第二段(14-15)。
第三段(16)。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本文在叙述我家的一百来本书,都是爸爸和我们一起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下来的故事时,运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请你说说,课文中哪一件事运用了详写的手法?这样详略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4、请你说说,爸爸省吃俭用地为子女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文章在结尾处指出这一点有什么作用?
【预习练习答案】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本课可以分成三段,请写出段意。
第一段(1-13)我家最珍贵的《皇帝的悲哀》那书的来历。
第一层(1-2)我家的一百来本书中,《皇帝的悲哀》最珍贵。
第二层(3-12)我家最珍贵的《皇帝的悲哀》那本书,是爸爸和
我用乘车的钱,买下来的。
第三层(13)那本书激起了我读书的乐趣。
第二段(14-15)我家的一百来本书,都是爸爸和我们一起用省吃俭
用的钱买下来的。
第三段(16)总结上文,点出父亲为我们买书的用意。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本文在叙述我家的一百来本书,都是爸爸和我们一起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下来的故事时,运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请你说说,课文中哪一件事运用了详写的手法?这样详略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他家最珍贵的《皇帝的悲哀》那书的来历,是运用了详写手法,而一百来本书的来历是运用了略写手法。
通过具体详细地叙述,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他家的一百来本书,都是他爸爸和他们一起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下来的,从而才能使我们对他家省吃俭用去买书的事,有
了一个深刻的感受。
如果主要的不详写,就不能表现文章的主题,次要的不略写,会使文章冗长沉闷;只有详略结合才能做到点面结合,才可以既生动又全面地反映他家省吃俭用买书的事。
4、请你说说,爸爸省吃俭用地为子女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文章在结尾处指出这一点有什么作用?
爸爸省吃俭用地为子女买书的目的是,一心希望他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文章在结尾指出了这一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交代了父亲为什么要省吃俭用地为子女买书的目的,刻画出父亲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深爱子女的拳拳用心。
这也是课文题目所以运用“爸爸和书”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