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源故事及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源故事及其简介
祖源故事
一.杀子禁山
祖源村自宋代开基以来,历来都注重生态保护,视古树为保护神,庇佑村庄福祉。制定村规民约,从不滥砍乱伐。据说是清朝康熙年间,历经战乱后,祖源一度曾滥伐之风盛行,山岭遍秃,每有风作,瓦片纷飞,百姓遭殃。其时村中分为五门,东门族长甚为忧虑,一日,他邀众门长商议封山之事,大家以为唯有杀人,才可能封住山,东门族长亦认可。于是,特定草拟封山章程,“凡上封山砍柴者砍头惩办”,全村告示。不曾想,数日之后,东门族长之子竟偷偷上山伐木,被护林人员发现,报告至村中族长。东门族长闻之,怒不可遏,痛骂逆子,并求杀掉亲子,众人求情,东门族长不为所动,毅然杀掉儿子。族长大义灭亲,至此众人不敢乱动一棵树木,从此村庄古木成荫,风调雨顺。
二.朱元璋访贤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打天下,与陈友谅部交战,久攻鄱阳城门不下,一筹莫展。后部下邓愈向朱元璋举荐徽州谋士朱升,说他定有良策。朱本欲派手下遣朱升而来,可邓愈说,非君亲自去不可。朱元璋无奈,只得自己鞍马
劳驾,日夜兼程,亲赴徽州。他当年从婺源方向沿古驿道翻山越岭而来,经过祖源村南的古道,直抵仅一山之隔的朱升老家回溪。这次,朱元璋并未见到朱升,不过,朱升早有预料。在家中楼上摆下了“螃蟹阵”,朱元璋一行在朱升妻子引领下,一看便有所悟,回去后便依计用兵,果真大胜。朱升闻之,长然感喟:“朱元璋者,知我也”。
后朱升向朱元璋献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为其心腹重臣。。
后人为纪念这段轶事,将朱元璋途经的村南古道,命名为“思贤岭”。并建有思贤亭,亭中勒石刻碑,亭柱刻有楹联。同时免费提供茶水给路人,让人饮水思源。
600多年后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毛泽东主席将九字策巧妙点化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影响深远
三、智退长毛
清朝咸丰年间(1861年),清军曾国藩部队与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属下在溪口一带对峙,长达数月,后来太平军(村民称作长毛)兵败,溃不成军。余部作鸟兽状,四下逃窜,杀人放火。一日深夜,几十人窜至祖源盗窃,杀害一村民,想逼祖源人提供食物。翌日,祖源人奋起反抗,制作长矛长镖,并在竹筒中装入碗口粗大粪,特意放在村口。太平军一看阵势,甚至祖源人力大如牛,吓得掉转方向,慌忙逃去,至此,村庄永保平安。
四、思贤岭战役
1947年12月,中共皖浙赣游击支队排长丁铁牛等人带队,从婺源来祖源村采购过冬物质,不想被国民党溪口区联防署中队获知,他们即派了百余人的兵力赶来,企图剿灭游击队。在思贤岭思贤亭附近,双方相遇,激烈交火,山谷震荡,国民党兵受伤十余人,大败而归,而游击队借助思贤亭及树林掩护,却毫发无损,获得大捷。
五、铁骨丹心
在祖源村燕窝门附近的路旁,有一棵数百年的红豆杉,树干粗壮,树心腐烂,但依然枝繁叶茂。文革期间,有一外地人看见这价值不菲的红豆杉,就打起了歪主意。意欲趁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偷砍红豆杉。砍树声惊醒一村民,村民讲起村中杀子禁山的故事,这位外地人闻之,脸色大变,弃斧夜逃,古树得以幸存,至今斫痕犹存,警示后人。
祖源村简介
1.概况:
祖源村位于休宁县溪口镇东南部,距镇区7.6公里,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全村耕地面积52.1公顷,林地723.2公顷,水田43. 1公顷,茶园40公顷,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主的典型山区村落。
祖源村环境幽雅,茂林翠竹,溪水淙淙,徽风古韵,造型独特,底蕴深厚,宛若世外桃源。2011年被列入黄山
市百佳摄影点之一。2012年与安徽省财政厅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结为结对帮扶对象。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 2014年8月,被安徽省住建厅等部门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同年11月又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祖源村,又名笊篱山,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和石坞尖之间的山腰,村庄形状独特,呈笊篱状,层层梯田环绕。粉墙黛瓦的徽派老宅坐落其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特别是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村庄被四周的层层叠叠的花海包围着,宛若睡在摇篮中,宁静安详。清晨,常伴有云海,云沉云浮,变幻万千,令人叫绝,其独特的景观,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摄影家前来采风观光。
2.村庄历史:
村庄始建于宋代中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村中以朱、项两大姓氏为主。其中朱姓与明代开国谋士朱升为同宗,均为林公之后,奉朱子文化为显学。村内祠堂内悬挂朱熹画像,并举行祭祖活动。项姓从婺源项村迁来,至今已历39世。历史上祖源村共分为五门,为朱文公、里屋、中间屋、项大公、燕窝五门。
祖源水口堪称徽州村落水口的典范,天门开阔,地户紧闭,藏风聚气。
从村南插角尖、石坞尖而来的溪水,从石缝罅隙间,款款渗出,一路跌荡,萦回曲折,袅娜多姿,流经田野,
流进村庄,有“村民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诗意。条条溪水环绕,构成了村庄独特的水系,最终九九归一,汇于村口。此处呈两山对峙、狮象把门,呈盘踞之势。村人在此筑荟源桥及萃源桥,增添锁钥之扼。四周广植红豆杉、香枫、苦槠树等佳木,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缀以关帝庙、海瑞殿、佛殿等古建筑,宛若一片天然园林。
3.文化及习俗:
祖源村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村中来龙山上的红豆杉,冠盖如云,像把巨伞擎天而立,高达26米,胸围达5米左右。相传为祖源村始迁祖所栽,有1300多年历史。留有“杀子禁山”的传说,村人尊其为树神,每逢村中举行大事,村人都得到神树面前,烧香祈福。书上的枝桠折落,都不敢拿回家当柴火烧。
村南的思贤岭,相传为朱元璋访徽州隐士、明朝开国谋士朱升所经过之地,筑有思贤亭和古楹联,现仅存遗址。并留下朱升家酒的传说。
村中的荟源桥、萃源桥及三余堂桥均为清代古桥,虽然规模不大,但小巧别致,造型美观。其中荟源桥与萃源桥两者构成“心”字结构,意寓祖源人齐心协力,心正团结。
村中逢年过节保存有游菩萨、舞龙等习俗。正月初二则是游海瑞菩萨,在全村巡游。正月十三至二十为舞布龙,闹元宵活动。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磨刀日,在村中举行求雨活动,而且祖源村的求雨相传为五条龙齐聚,与道教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