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精)
从肾、脾、肝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与调治
医强调 的“ 上工 治 未病” 就是 防患于未 然 。《 , 内经》
,: t
3 《 太一生水》 黄帝 内经》 对《 以降后世 医家的影响
随 着 道 家 思 想 从 平 实 走 向 哲 理 , 一 这 水 之 灵 代 替 了水 太 这种 具 象 物 , 后 并 有 了 新 的 名 字 曰太 极 , 代 医 家 赵 献 可 之 明
一
阳, 门是先天之本 。 命 肾的生殖 、 生长能力 , 而命 门又归藏于
[] 2 向柏松 . 中国水崇拜 [ . M]上海 : 上海三联 书店 ,9 6 2 . 19 .2 [] 3 河北医学院. 灵枢经校释 E .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8 3 2 19 .7 .
2 中医对亚健 康 的调治 中医 治 未病 的思 想 , 长调 理 及注 重 养生 的观 擅 点, 在亚 健康状 态 的调 治 中显 示 出 明显 的 优 势 。中
我 国是 关 注 亚 健 康 状 态 最 早 的 国 家 。 中 医认 为, 人体 的健康 是人 与 自然 、 社会 协调 以及 自身 阴阳 动 态平衡 的结 果 。“ 阴平 阳秘 , 神乃 治”《 问 ・ 精 (素 生 气通 天论》 、阴 阳匀 平 , )“ 以充 其 形 , 候 若一 , 日 九 名
生 时 的 文化 背 景 下 , 原 和 重 构 中 医理 论 、 展 中 医才 不 会 还 发
字宙论和万物化生论 , 了以太极取代太一 , 除 水也消失殆尽 。 其生成 内容与太一生水无异。明・ 赵献 可将 周氏太极 图和太
离经叛道 , 朴素的文化理论 和思维方式才是 中医之灵魂 。
参考文献
摆脱不 了先民的原始水崇拜 和太一 、 水的生成模式 。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估与调理方法
生理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异常、心 血管功能下降等。
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与危害
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干预,可能 发展成为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等。
亚健康状态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 影响,如工作能力下降、家庭关
系紧张等。
亚健康状态给社会带来负担,如 医疗资源浪费、生产效率降低等
。
02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评估 方法
望诊
望神
观察眼神、面色、体态等来判断 身体状况。
望舌
观察舌质、舌苔的颜色、形状、润 燥等,判断体内气血、津液的状况 。
望皮肤
观察皮肤的颜色、光泽、弹性等, 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况。
闻诊
听声音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判断其脏腑 功能和血状况。
嗅气味
通过嗅患者呼出的气息、汗味等 ,了解其体内状况。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亚健康状态 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以调和气血、舒缓压力。运动 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药物调理
总结词
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亚健康状态。
详细描述
在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以根据具 体症状,选用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补益气血、调节 阴阳。药物调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亚健康状态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未病”范畴,即疾病未发,但已有潜在 的危险因素存在。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与表现
中医角度看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 中医角度看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作者:周姗姗王新本贾孝荣来源:《现代妇女》2015年第11期中医自古讲究“治未病”对亚健康有独到的认识。
中医认为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
其理论体系中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为:劳逸失衡、情绪不稳、年老体衰等致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而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失疏泄则容易导致情志的异常。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形式,而由一组相关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作为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反映的“证”,是中医状态辨析的基本对象。
虽然中医学中并未明确提出亚健康一词,但在许多内伤杂病表现的证,即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就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体质是在人群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
体质是决定健康、亚健康及疾病的条件和基础,研究表明,中医体质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有很重要影响,亚健康状态与偏颇体质,尤其是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关系密切。
痰湿质是办公室人群亚健康状态的首要危险因素,痰湿体质的形成原因是过食辛燥刺激、肥甘厚味,生活方式不健康,应酬多,缺乏体育锻炼,久坐少动,工作压力大。
其次是气虚质,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正气不足时,脏腑功能会低下,进而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亚健康状态正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不足,五脏功能低下的表现。
中医主要以不同的生理反应类型(体质)与不适的功能反应状态(证型)为重点,而现代医学所着眼的重点却是“病”,说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具有其独特性。
而在治疗方面,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克服了许多有症状而无疾病的困惑,使遣方用药有的放矢,收获满意疗效。
另外利用中医养生方药来调理气血阴阳,改善脏腑功能,加之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针灸、拔罐、背部刮痧、推拿按摩等非药物自然疗法等多种手段进行干预,能使人从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责编悬塔塔)。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一、引言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潜在疾病风险增加,但尚未达到明显的疾病临床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在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为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二、亚健康状态的辨识1. 体质辨识根据中医的体质论,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生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质特点,包括气质型、体质型、形体型等,从而及早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
2. 舌诊辨识中医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情况。
舌头的苔质薄白、有裂纹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需要及时调理。
3. 脉诊辨识通过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脏腑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脉搏细弱、沉迟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
4. 症状辨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具体的调理方案。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包括失眠、食欲减退、精力不足等,需要及时调理。
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策略1. 中药调理中医治未病先强身,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配制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等。
中药调理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物也可以作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营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3. 运动调理中医认为运动可以调畅气血,增进体力,提高免疫力,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坚持锻炼,改善身体状况。
4. 调理情志情志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容易导致体内气血失调,从而引发亚健康状态。
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是研究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和工作压力的不断提高,亚健康状态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人群,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第三状态。
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
其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
可根据症状特点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生、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五型进行辨证防治,以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念,在治疗亚健康状态中,充分显示其优势。
【关键词】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采取65例亚健康患者,男18例,女37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6岁,平均42岁,其中30-50岁42例,病程最长为3年,最短的为1个月。
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分为脾虚湿盛型19例(纳呆呕恶,脘腹痞闷或胀痛,肢体困重或浮肿,脉濡缓或数,便溏尿黄,舌淡胖苔白腻;肝郁气滞型20例(胸闷喜太息,胸胁少腹胀闷不适,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痛经、乳房作胀疼痛、舌苔薄白、脉弦);脾肾阳虚型11例(久泻久痢,面色淡白,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或下利清谷,腰膝或下腹冷痛,面浮肢肿,或小便不利;肝肾阴亏型9例(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咽干口燥,颧红盗汗,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女子经少,男子遗精,少气懒言,舌红少苔。
);气血两虚型6例(神疲乏力,或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白,脉细弱。
)1.2治疗方法中辨证论治原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治法。
1.2.1滋肾平肝法适用于终日烦劳过度,阴不制阳而致眩晕、头痛且胀、口苦心烦、肾精暗耗、耳鸣、失眠多梦、生气则头晕头痛加重、情绪易躁易怒、面部潮红、舌红、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汤等加减运用。
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实施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价
妇女 围绝 经期 是 卵巢功 能 逐渐 衰退 到基本 消失 的 过程 , 年龄 范 围在 4 0— 6 5岁 , 这一 时期 , 内分 泌 发生 变 化, 生理和心理失去平衡 , 是 疾 病 的好 发 阶 段 。据 报
动、 抑郁 、 疑心、 眩晕 、 疲乏等, 每 项症 状 都 有 基 本分 和
分 为 4级 的程度 分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评 分方 法
期 综合 征 患者 , 年龄 4 0~ 6 0岁 , 拟 收集 4 0 0例 , 按 随机 数 字表 法 分为 对照 组 2 0 0例 和治疗 组 2 0 0例 。对照 组
排 除 出 国 1例 、 未复 诊 7例 , 共 失 访 8例 , 最 后 符 合 要
是 用基 本分 乘 以 程 度 评 分 , 如 某 项 症状 的基 本 分 为 4 分, 程度 分 为 2分 , 那 么该项 症状得 分 为 8分 。各项 症
状 评分 相加 之和 为总 分 。评 分表 如下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 药膳对妇女轻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符合要求的轻度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按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2 0 0例和治疗组 2 0 0例, 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中药甘麦大枣汤合六味地黄丸并辨 证使用药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疗效经 R i d i t 检验, a = 0 . 0 5水准,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 药膳可明显改善妇女轻度围绝经期综合征。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亚健康状态; 中药; 药膳; 治未病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评价
【中医多学科研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评价Ξ何丽云,刘保延△,谢雁鸣,胡镜清,李文泉1,高 颖2(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 100700;11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21北京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关键词:问卷;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R2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3250(2004)1020064204 信度和效度检验,是国内外公认的评价问卷或量表测量能力的方法,也是设计和应用问卷过程中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
对问卷所有项目不断地进行信度检验,并修正条目内容,将有助于提高问卷的敏感性;对问卷所有条目进行效度检验并修正其内容,将有助于提高问卷的特异性。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是严格按照量表制作的方法进行的(另有文章发表)。
本文对调查后340例合格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1 资料与方法111 被调查对象来源本组资料来源于2003年3月到4月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被调查者为北京市不同行业的居民,以工作单位为被调查单元,年龄作为入选的基本条件,被纳入调查的单位有五建公司、四达公司、通成公司、考古研究所、蓝岛大厦、汇文中学、陈经纶中学等7家单位。
亚健康判断标准的研究:经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课题组成员反复论证,形成本课题专用的亚健康定义: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亚健康诊断参考标准:①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
②无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
③尽管具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
112 方法11211 被调查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本课题的亚健康专家诊断标准。
②年龄35岁~55岁。
③愿接受调查。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作者简介 :. 1李成华( 9 8 , 吉林通化人 , 17 一) 女, 硕士 , 通化师范学 院制药与食品科学系教师 ; 张立侠( 96一 , , 2 . 15 ) 女 吉林长春 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硕 士生导师.
Hale Waihona Puke 14 97年世 界卫 生组 织 ( WHO) 健 康下 了一 个 对 多维 的定 义 : 康是 一 种 从 心 理 、 体 、 会 上 均 安 健 躯 社 定的完满体态 , 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这就是说 , 健康是从躯体、 心理 、 社会 三方 面均正常的理想状 态. 那么在健康与疾病之 间, 时体 内病机 已经启 这 动, 阴阳 出现 了或 盛 或 衰 , 处 于 欲 病 而 未 作 的 阶 正 段 , 是亚 健 康 状 态 . 亚健 康 ” 词是 我 国学 者 王 就 “ 一 育学 首先 提出 的 , 叫“ 又 慢性 疲 劳综 合症 ” “ 三 状 、第 态” “ 、灰色状态” “ 、 次健康状态” “ 、 中间状态” 临 等. 床上 常表 现为 : 神不 振 , 低落 , 精 情绪 抑郁 寡欢 , 躁 急 易怒 , 意力难 集 中 , 注 记忆力减 退 , 沉默寡 言 , 乏力 疲 劳, 心悸 心慌 , 出汗 短 气 , 欲 不振 , 腿 酸软 , 欲 食 腰 性 减退 , 足发凉 或麻木 , 手 易感 冒以及 不 能较好 地 承担 相应 的社 会角 色 , 工作 、 习 困难 , 际关 系紧张 , 学 人 家 庭关 系不 和谐 , 以进行 正常 的社会交往 等. 难 随着 生活节 奏 的加 快 , 于 亚健 康 状 态 的 人越 处 来越 多. 根据 流行 病学 的调查结 果显 示 , 世界 处 于 全 亚健康 状态 的人 数 占总人 口的 7 % , 年龄 多 处在 5 且
中医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评价进展
中医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的评价进展【摘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对于亚健康的研究逐渐形成热点,因而本文主要就运用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病因、辩证分型进行论述,进而通过中医推拿手法来探究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方法。
【关键词】中医;推拿;亚健康;进展亚健康状态主要是指患者处于健康与疾病间的一种状态,患者的机体无明显的不适,但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出现了多种不适感,主要表现在活力降低,对外界的适应力降低等。
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及烦躁焦虑、急躁易怒或抑郁寡欢、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易感冒、困倦、乏力疲劳等[1-2]。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在临床检查中没有明显的阳性指标,因而既可以经过自身调节后痊愈,也可以继续发展为其他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人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而亚健康状态对我们的威胁也在日益加大,因而在21世纪引起了整个医学界的关注[3-5]。
针对亚健康的状态,医学界对其的治疗要秉承安全、有效、自然、无副作用的原则,在这个大原则下,运用中医推拿手法调理,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疗效较好[6]。
1亚健康的病因机制在祖国医学中无亚健康这一称谓,但是可以从内伤杂病范畴对其证候的表现进行分析。
证候表现主要在:郁病、心悸、眩晕、不寐等方面。
临床上一般认为,其病因多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衰、劳逸无度、起居无常、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等,导致了患者脏腑形神失养,精血亏虚,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起了患者出现亚健康状态。
国内许多著名学者认为,不良的情绪也会导致其在惊恐、悲伤、忧思、恼怒、压力、紧张等长期刺激下出现亚健康。
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肝、脾的损伤。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亚健康状态会导致患者的肝失疏泄,而肝失疏泄会进一步的引起患者的脏腑、情志、气机等功能出现改变[7-8]。
气虚肝郁、心神失养也是导致亚健康的病因,它主要反映出患者病理的变化过程,例如:低潮时期、身心疾病、自然衰老、过度疲劳等都会造成患者出现形伤和神伤。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王学良;霍云华;李俊;赵晓山;罗仁【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7)2【摘要】目的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总页数】4页(P160-163)【作者】王学良;霍云华;李俊;赵晓山;罗仁【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二科,广东,广州,51010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相关文献】1.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评价 [J], 何丽云;刘保延;谢雁鸣;胡镜清;李文泉;高颖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与评价初探 [J], 张冀东;孙贵香;刘伟;何清湖;孙涛3."思伤脾"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 [J], 李保良;杨娟;张琪;费建平;陈晶;魏敏;吴勇军;廖祈祈;王东升;周瑜4.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J], 王天芳;王佳佳;薛晓琳;韩萍;张雅静;李冠儒;吴秀艳;赵燕;唐利龙;刘豫玥;睢丛璐;付晨;尚永梅;周波5.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 [J], 张雅静;王天芳;薛晓琳;王佳佳;李冠儒;韩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分析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20C HI N A FO REI GN M ED I CA L TR EATM ENT中医中药血润燥,人参、甘草合用可以补脾益气,有四君子之意,是为臣药;同时,炙甘草又有调和药性、止咳化痰之功用,一药而具有多重身份地位;桂枝、生姜有通阳化气之功,可以使养阴益气之品得以通化,使补而不滞,减缓麦冬阴凝之弊,含有佐助与佐制之意,当然,这两味药与生地、麦冬等甘润之品相合也不会有辛燥之弊。
同时,本方还可以根据临床见证适当加用地骨皮以养阴除蒸、五味子敛肺生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本方在用来治疗肺痿的时候,随着君臣配伍关系的改变,用药剂量也应随着发生适当的改变,以适应疾病的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炙甘草汤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对方中药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方剂配伍中君、臣、佐、使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临床的主病、主证加以具体分析,同一个方剂中的君药往往在此方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另一病证中的治疗和应用时退居为次要地位,成为臣药或是佐使药,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使用中不要拘泥于单一的配伍关系,要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改变进行合理的配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古方、名方的使用将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不会深刻体会到经典方剂在临床使用中的精妙之处,只有活学活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经典方剂在临床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不负“经典”之名。
参考文献[1]张尊如,王永梅.关于炙甘草汤中清酒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2]李永堂.炙甘草汤为何生地黄用量最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3]杨宏宝,张炳填.张仲景炙甘草汤立方本意之蠡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4]张放,梁茂新.试论方剂君臣佐使法则的沿革与规范[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5]郭淑珍.肺痿病机及辨治初探[J ].新中医,1994.[6]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之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黄宫绣本草求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收稿日期】561“亚健康”的基本表征一般认为,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但找不出实质性病变却有种种不适感。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时常感到疲劳、失眠、焦虑、食欲不振等,但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明确的疾病。
中医内科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调理方法,为改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中医理论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首先,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和濡润,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比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肢体麻木、疼痛、痛经等则可能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当阴阳失调时,人体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例如,阴虚则会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阳虚则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
此外,脏腑功能的失调也是亚健康的重要原因。
心主神明,若心神失养,就容易出现心烦、心悸、失眠等;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可能导致情绪抑郁、胸胁胀痛;脾主运化,脾气虚弱会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易出现气短、自汗、易感冒;肾主藏精,肾阴肾阳亏虚会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那么,中医内科学是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来调理亚健康状态的呢?中药调理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的亚健康人群,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等,以益气补血;对于阴虚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则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
除了中药,中医的食疗方法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薏米、芡实等健脾益胃的食物;阴虚者适宜食用百合、银耳、枸杞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阳虚者可适当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温阳的食物。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亚健康的有效方法。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与调治优势
球 性调 查 表 明 , 正健 康 的人 仅 占 5 , 真 % 患有 疾病 的
人 占 2 % , 7 %的人 处 于亚健 康状 态 。在 2 0 0 而 5 0 2年 中国 国际 亚健 康 学 术成 果 研 讨 会上 有 学者 指 出 : 我 国 目前 有 7 %的人 处 于 亚 健康 状 态 ,5 O 1%的人 处 于 疾病状 态 , 只有 1 %的人 处于健康 状态 , 5 亚健 康状 态 呈上升趋 势 , 中年人是 亚健 康 的高发人 群 。 中 医学对 亚 健 康 状 态 的认 识 较 西 医学早 得 多 。
躯体性 亚健康 状态 : 持续 的或 难 以恢 复 的疲劳 ,
常感 体力不 支 , 于运 动 , 易 困倦 疲乏 ; 眠障碍 ; 懒 容 睡
头 昏头痛 、 眩晕 、 耳鸣 、 闷 、 胸 食欲 不振 、 易感 冒等 。 容
心 理性 亚健康 状态 : 常见 焦虑 和抑郁 , 情感 方 面 冷漠 、 助 、 无 无望 、 孤独 、 虚 、 率等 ; 神萎 靡 、 空 轻 精 心 情 抑 郁 或情 绪急 躁 易怒 、 张 、 虑不 安 , 意力 分 紧 焦 注 散、 记忆 力减退 、 反应 迟钝 、 力下 降等 。 精 社会 适应 性亚健康 状 态 :常表现 为社会 适应 能 力差 和人 际关 系不稳定 。 际关系 不和谐 , 人 使个 体不 能融 人群 体 , 出现孤独 、 冷漠 、 猜忌 、 自闭 、 为偏离 , 行 还可 能诱发 种种 心身症状 。 道德 ( 想 ) 思 亚健康 状态 : 表现 为世界 观 、 价值 观 上存 在着不 利 于 自己和社会 的偏 差 。
66 0 ) 4 00
中 图分 类 号 R 3 . 7 42
近年 来 , 亚健 康状 态已 经成 为普 遍关 注 的健康 概念 , 由于是 无器 质性 病变 的 一些 功能性 改变 , 往 往 被人 们忽 视 , 亚健 康状 态 在人群 中普遍存 在 。 但 中医 学 对亚健 康状 态 的认 识 由来 已久 ,中 医药 因其 独特 的理论和 丰富 的临 床经 验 ,在 亚健康 状态 的调 治 中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研究述评
2 纪8 0世 0年代 中期 , 前苏 联 B rmn教授 通 过 研 ek a
究发现 , 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 , 人体还存 在着 种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 , 为“ 称 亚健康状态” ,
一
证候 作 为机 体对 致病 因素 作 出反应 后所 处 的一种 功能 状态 , 既与致 病 因素 的性质 强 弱有 关 , 更与患 者 的
在抓住亚健康共性特征的同时, 更加准确辨识个性 , 形 成 具体论 治 的具 体处 方 , 进行 相应 的特 色 治疗 。
2 亚健康 状 态 中 医证 候 与体 质
辨证论治对亚健康的防治提供 了切实可行 的方法。开
展 亚健 康状 态 的 中医证 候 研 究 势 在 必 行 , 它对 中 医证 候 的规 范化 、 准化 、 标 科学 化具 有 重大 的意 义 。
者, 在不 同 阶段所 体现 的证 候 也有 不 同 , 即中 医所 谓 的 “ 同病异证 ” “ 病 同证 ” 和 异 。 王艳 君 等 认 为 : 就亚健 康 状态 而言 , 其表 现 可 以
归结 为 中 医的某些 “ ” 如 肝 气郁 结 、 血 内 阻 、 证 , 瘀 痰湿
内 阻 、 热 内蕴 等 ,证 ” 一 种 状 态 , 轻 度 心 身失 调 湿 “ 是 有
的一 种低 质 状 态 , 机 体 虽 无 明 确 的疾 病 , 在 躯 体 是 但 上、 心理 上 出现种 种 不适应 的感 觉 和症 状 , 而 呈 现活 从 力 和对外 界适 应 力降低 的一种 生理 状态 。
WHO的一项 全 球性 调查 表 明 , 正健 康 的 人仅 占 真
个体体质 因素有关 。当不 同的个体具 有亚健康状 态 时, 其表 现 的证候 是 具有个 体 差异 性 的 , 即使是 同一 患
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4期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No 4 Vo . 0 . 13
20 0 8年 7月
Jl 2 0 uy 0 8
・9 ・
中 医 学 对 亚 健 康 的 认 识
田海玉, 常 悦
( 贵阳 医学院药学院 , 州贵 阳 5 0 0 ) 贵 5 04 摘要: 亚健康 , 又称 第三状 态或灰 色状 态 , 是介 于健 康与疾 病二者之 间的 中间状 态。本文从 中医学角度 出发 , 阐述亚 健康的主要表 现和形成 因素 , 主要介绍 防治亚健康状 态的 中医干预 办法。
甚至成疾 。
代谢紊乱 、 失眠多梦 、 记忆力差 等 ;
2 心理情绪不稳 , 恐慌 紧张 、 虑烦 躁 、 . 如 焦 抑郁 易怒 , 孤独冷漠等 ;
3 社会表现不 和 , 工作 、 习 困难 , 际关 系紧 张 , . 如 学 人
23 饮食不节 .
人 的生命 活动与 饮食结构 密不 可分。饮
坏 。情志过激是 引发亚健康病 因的主要病机 。 22 环境 不佳 . 健康与否也 与 内外环境 息息相关 。外 环 境, 主要指生 活 、 工作环境 , 包括 气候变化 、 理特点 、 地 环境
之间的临床表 现可 以有交叉 , 以有不太 明晰 的过渡 。 可
1 亚 健 康 的 表 现
康 产生大影响 , 所谓 “ 有喜有怒 , 有忧有 丧 , 泽有燥 , 有 此象
之 常也 。 ( 素 问 ・ ”《 气交 变大论 》 但七 情过 激 或持 久 , ) 就
会 导致脏腑 气血 功 能失 常。过 喜 伤心 , 怒伤 肝 ; 大 忧伤 肺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不适,但尚未达到明显的疾病状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之一,拥有丰富的调理经验,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亚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和中医调理的方法。
一、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亚健康状态的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现代人普遍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长期熬夜、不规律的饮食、缺乏运动等。
其次,身心压力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精神紧张等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此外,环境的污染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都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强调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下面将从中医调理的角度,探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
1. 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强调养生,提出了“重防”、“重养”、“重调”、“重治”的理念。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需要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养生。
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自愈能力;合理饮食,增加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 中医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有助于调理和改善亚健康状态。
具体而言,中医药膳是根据人体的病理特点和食物的药理特性,结合中医理论,在饮食中加入一些适量的药材,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养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例如,亚健康状态下常见的失眠问题可用山药炖排骨、煮鸡蛋汤等药膳进行调理。
3. 中医按摩和针灸中医按摩和针灸也常被用于调理亚健康状态。
中医按摩技术包括推拿、拍打等手法,通过刺激和调理经络、穴位来舒缓身体的不适。
中医针灸是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调节脏腑之气来强身健体。
针对亚健康常见的颈椎病、失眠等问题,中医按摩和针灸都有一定的疗效。
亚健康态中医临床“三维”评价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医体 质 辨 识 规 范。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 发展 , 累 了丰 富的养 身保 健方 法 , 积 是 实现 中医“ 治未病 ” 的重要途 径 , 各种体质 调养 的方 法, 为 亚健 康的干预提供 了丰 富的手段 , 如饮 食调节、 情志调摄 、 起
1 8 :6 . 90 6
素 J 。我 院杨志敏 教授主持的 “ 十一五 ” 科技 支撑 计划项 目
“ 健 康 状 态 中 医辨 识 与 分 类 研 究 ” 示 , 康 人 群 以 平 和 亚 显 健 质 ( 1 ) 主 , 健 康 状 态人 群 以 偏 颇 体 质 ( 3 ) 主 , 6% 为 亚 7% 为 其
( : 8 6 5, 9 健 康 干 预 治 方
由于 亚 健 康 的特 殊 性 , 目前 对 于 亚 健 康 的 概 念及 判 定 标
准仍缺乏共识 J这 成 为 阻碍 亚健康 研 究发展 的主要 因素。 ,
目前在 亚健康领域花费 了大量的精力在亚健 康的定义与判定 标准的研 究上 , 于亚健康干预 的研 究则显得相 对不足 。在 对
广东医学
21 0 2年 1月 第 3 3卷第 1期
Gu n d n a g o gMe i l o r a Jn 0 2 o.3 ,N .1 dc u n l a .2 1 ,V 1 3 o aJ
・
9・
手 同样 是 亚健 康 防 治 的 主 要 思 路 。 现 代 体 质 研 究 关 注 适 用
[ ] 母 国成.中医体质学说及 其异化 [ ] 3 J .新中医 , 9 3 9 : . 1 8 ( ) 9 [ ] 田代华.论体质与证候 [ ] 4 J .山东 中医学院学报 , 9 3, ( ) 18 7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03-03 13:08:00 ] 作者:徐太九编辑:studa090420【摘要】亚健康状态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游移大状态。
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
《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还曰:“症者,病之发现也。
”故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
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
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亚健康疾病,即为亚健康状态。
包括主观性亚健康状态和诊断性亚健康状态。
人们一般都将亚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
二者集合基本吻合,却小有差别,就像点与线的关系一样。
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状态医学”就等同于体质医学;病理体质亦可称亚健康状态。
此外,中医未病学的范畴包容了亚健康的内容;未病学的重点就是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评价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包括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评价和中医干预;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着手建立和健全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共性管理和共性支撑技术。
研究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亚健康状态防治体系。
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存在很大差异。
围绕亚健康状态的内涵,还包括中医临床辨识、分类、中医药干预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均是临床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 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定义中医学的现代概念是状态医学,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力在大生态环境下某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情状势态,包括正常运转的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1]。
中医学的传统概念也是状态医学,只不过是“不病疾病”的二分状态医学。
亚健康状态的提出,标志着传统二分状态医学向现代三分状态医学演化。
在状态医学的框架内特别是三分状态框架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属健康状还是亚健康状态;或是疾病状态。
这有利于调摄、保养、防病和治疗。
在“不病疾病”的二分状态中,“不病”代表着“健康”。
就健康与疾病言,“平人”即健康[2]者。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有云:“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亚健康概念插入“不病疾病”二分状态模式,必然引发了三种争议。
①“疾病”状态继承并保留;“不病”状态一分为二,随之也细化了健康概念,即“健康状态”和“健康低质状态”。
②亚健康状态上、下扩展而居中。
中之上与“不病”状态部分重叠;中之下与“疾病”状态部分重叠。
③“不病”状态继承并保留;“疾病”状态一分为二,随之又细化了疾病概念,即“疾病亚临床状态”和“疾病状态”。
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3]。
王琦[4]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范畴可以包括以下方面:①是泛指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在相当时期内往往难以确诊的状况;②是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如已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和某些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而未形成确凿的病理改变;③一时难以明确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症”,如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症、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④某些重病、慢性病已临床治愈进入恢复期,而表现为虚弱及种种不适;⑤在人体生命周期中衰老引起的组织结构老化与生理机能减退所出现的虚弱症状。
上述方面有共同特点是,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物理、化学检查不能检出阳性结果,难以作出对疾病的诊断。
赵瑞芹,宋振峰却认为,亚健康状态也包括: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者;亚临床的带菌者、带病毒者;有免疫状态改变者……等[5]。
杨丽莎[6]提出“HBV携带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人体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一般被称作“亚健康状态”。
但张全明,邓丽绢[7]之编著就赫然书名《亚健康疾病》。
王洪蓓、傅延龄[8]也认为,亚健康的症状和体征由病变而产生,那么亚健康就是疾病。
王洪蓓、傅延龄解释说,要清晰地给亚健康定义,关键看我们是如何给疾病定义的。
什么是疾病呢?王洪蓓、傅延龄借用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疾病解说,疾病是指“足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
因为“亚健康”具有异常的生理或心理症状,也多有体征,如异常的面色、舌象和脉象,那么“亚健康”基本就是疾病。
“亚健康性疾病”在多数情况下程度较轻,但是也有程度较重的情况。
由于科学条件的限制,医学暂时认识不到或认识不清其病变,于是便不把它当成疾病看待。
所以他们认为亚健康是非疾病的观点有失偏颇。
其实,亚健康状态是在“二分状态”的基础上,深入细化的一种上下游移的中间大状态。
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前苏联学者N. Beckm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人体在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有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即“第三状态”。
也可称为临界状态、灰色状态、亚疾病状态、亚临床状态、半健康状态、次健康状态、临床前期、潜病期、诱病态、游移态或病前状态、中间状态等等。
中国学者王育学首先使用了“亚健康(Sub-Health )”这一概念。
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正式确定了“亚健康状态”这一名称。
王育学[9]认为: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主要指人体开始有症状或体征,但还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
在多数情况下: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亚健康状态居中,其上游部分与健康状态重叠,其下游部分又与疾病相重叠,在重叠部分可能与健康或疾病状态模糊而难以区分。
亚健康状态通常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有各种身体不适的主观症状;包括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等。
必须指出,这只是亚健康状态中最主要的一大类。
可以预言,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亚健康状态的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主要是向下游疾病方向;其次是向上游健康方向扩展。
向上游健康状态扩展的部分,不断演化为健康低质状态。
其扩展程度体现了现代医学诊断手段的超前性日益提高,许多疾患在萌芽之时就能检查出来。
向下游疾病状态扩展的部分,不断演化为疾病亚临床状态。
现代医学技术的病控性、矫正性和弥补治疗性越来越强。
残病对人类的威胁和影响有所降低。
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是一个连续过程。
亚健康状态居中,临床具体为一缓慢的伸缩过程;上下游移的动态过程。
“疾病”和“健康”的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性。
从“不病疾病”二分状态发展到现代的“健康亚健康疾病”三分状态,狭义“疾病”的范围缩小了;新“健康”的标准提高了;原先上、下相邻的,现今被细化了的“健康低质状态”及“疾病亚临床状态”共同组成“亚健康状态”。
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可表达为中间游移大状态。
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
1.1 辨析“疾病”而定义亚健康状态日常生活中“病”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人们有时从“症”论病;有时从“证”或“征”论病;中医多数场合是“症、证”合参论病。
广义疾病包括三类不同的概念。
即:主观性疾病、诊断性疾病和已病性疾病。
习惯上,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通称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
故《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曰:“症者,病之发现也。
”正是广义的“症”刻画出了广义疾病—三类疾病概念[10]。
①主观性疾病,包括主观自觉疾病和主观他觉疾病。
它强调凭主观不适感而自定的疾病或因异常的行为表现而被主观他定的疾病。
②诊断性疾病,医者凭籍临床诊断标准而认定的疾病。
此标准既包括西医诊断标准,又包括中医诊断标准。
③诊断性疾病若能分析、解释主观性疾病,则综合为已病性疾病。
已病性疾病即为狭义疾病。
狭义疾病—“已病”,是最规范的疾病描述。
已病性疾病既能综合且又能区别诊断性疾病和主观性疾病。
理解了三类“疾病”概念,那么亚健康是否为“疾病”的争论就自然化解。
王育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此“疾病”主要是指“狭义的已病性疾病”。
而张全明,邓丽绢、王洪蓓、和傅延龄等认为“亚健康也是疾病”,此“疾病”则或是单一“主观性疾病”;或是单一“诊断性疾病”。
因此“亚健康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的提法并行不悖,都能成立。
现辨析疾病而定义亚健康状态:①有主观性疾病但无诊断性疾病是属亚健康。
②有诊断性疾病但无主观性疾病是属亚健康。
这一方面是现代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许多疾患在发作之前就能诊断出来。
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隐匿性糖尿病等。
另一方面是各人的耐受程度不同所造成。
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
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
《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亚健康疾病,其概念又近似等同于古代“小疾”。
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
“疾”是指不易诊察的小病;且为非急性发作的小病。
中医临床既辨病又辨证。
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中40类疾病的诊断,都是主观、广泛地辨病;客观、标准地辨证。
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才属亚健康状态。
③患有狭义性疾病或残疾,但此疾病是可控制的;残疾是可弥补的;人们的基本工作和基本生活得以维持,是属亚健康状态。
现代医学技术的病控性、矫正性和弥补性越来越强。
残病对人类的威胁和影响有所降低。
中国选手王楠夺得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银牌后,中央电视台披露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2005年,27岁的王楠患了甲状腺癌。
当时,王楠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还不耽误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训练,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中国乒乓球女队主帅施之皓说:“她走过了这三年多,很不容易,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幸运的是,王楠的甲状腺癌在她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之前治愈了,王楠和医学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