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总结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区别
日语翻译(1.2.1)--日、汉语主要不同点
![日语翻译(1.2.1)--日、汉语主要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7f07199b6648d7c0c74629.png)
日语翻译(日译汉)日、汉语主要的不同点一.语系不同形态分类法:从语言的形态结构,即语法结构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1.孤立语:如汉语。
单词形式本身不表示语法作用,只表示实质的意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语法作用由语序来表示。
2.粘着语:如日语。
表示实质意义的单词(或词干)的语法作用,由加在其后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或接词)来决定。
3.屈折语:如英语。
单词有词形变化,通过这种变化表达语法关系,表示实质意义的部分和表示语法关系的部分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开。
4.综合语:如爱斯基摩语。
构成语句的成分结合得很紧密,只一个成分就构成一句话。
二.语序不同汉语:没有词形变化,主要靠语序来确定每个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如:我打他。
←→他打我。
基本型:主—谓—宾如:我吃饭。
日语:语序比较自由,一些成分的位置允许一定的变动。
基本型:主—宾—谓如:私はご飯を食べる。
日语的基本特征1.谓语句节位于句子最后田中先生は|東京から|私たちに|お手紙を|くださいました。
例1 A 私は新聞を読んでいる。
B 新聞を読んでいる私は。
C 読んでいる私は新聞を。
例2 D これは新聞です。
E これはです新聞。
F ですこれは新聞。
日语的基本特征2.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 A 私の三册の新しい本。
B 黑い猫がネズミを食った。
C サクラが美しく咲いている。
不论修饰句节有多长,也一定集中在被修饰句节前面。
例3 昨日お父さんと浅草に行って,映画を見た帰りに買ってもらった本を,いま読んでいるんだよ。
日语的基本特征3. 句尾决定句子的性质决定句子意思的部分—谓语在句子的最后。
例4 このカセットを君にあげたら喜ぶだろう。
例5 昨日の映画はおもしろかった/おもしろくなかった/おもしろかったですか。
日语的基本特征4. 敬语内容复杂,自成体系(1)尊敬语(尊敬語) 对谈话的对方(即听话人)或话题中人表示敬意的敬语。
(2)谦逊语(謙譲語) 说话人对自己或自己方面的人或物使用谦卑的表现以表示敬意的敬 (3)礼貌语(丁寧語) 对听话人直接表示敬意,带有谨慎、郑重的语气。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c0c8fa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3.png)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汉语和日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词汇和语言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在汉日语指示代词方面,两种语言也有着不同的语法差别,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人称或物体的词语,用来表示离说话者较远的地方还是较近的地方。
“这”表示离说话者较近的地方,“那”表示离说话者较远的地方。
指示代词的使用与语境有关,常常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含义。
而在日语中,指示代词的用法也有其独特的规则。
汉语的指示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等,用于表示离说话者较近或较远的地方,用在名词之前修饰名词。
“这本书”、“那个人”等。
而在日语中,指示代词的使用更为灵活,有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分为远指和近指两种。
远指代词有“あれ”、“あの”、“あの方”等,用于表示离说话者较远的地方,近指代词有“これ”、“この”、“こちら”等,用于表示离说话者较近的地方。
除了这些基本的用法外,日语中的指示代词还有许多特殊的用法和表达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习惯和场合来灵活运用。
汉语和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在数量上也有一些差异。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只有“这”、“那”、“这些”、“那些”等几种。
而在日语中,指示代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远指、近指、中指等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代词进行表达。
在使用上,汉语的指示代词较为直接,常常通过“这”、“那”等词语直接修饰名词,表示离说话者的距离远近。
而日语的指示代词更为灵活,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词来表达更加细致的距离和方向的意义,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汉语和日语的指示代词在代词的词形变化和语法规则等方面也有着一些差异。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并不像动词或名词一样会发生变化,而在日语中,指示代词的用法和词形会受到名词或形容词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法规则来进行变化和使用。
汉语和日语的指示代词在用法、数量、灵活性和语法规则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日文与中文句式的区别
![日文与中文句式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19893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4.png)
日文与中文句式的区别
日文与中文有很多区别,其中句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以下是日文与中文句式的一些区别:
1. 语序不同
日文中的语序比较自由,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词语的位置,重点可以放在句首或句末。
中文则比较固定,一般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2. 助词的使用
日文中有很多助词的使用,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而中文中的助词比较少,一般只有“的”、“地”、“得”等。
3. 敬语的运用
日文中有很多种敬语,包括尊敬语、谦让语、严谨语等,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敬语。
而中文中的敬语相对简单,一般只有“您”、“敬爱的”等。
4. 表示时间的方式
日文中表示时间的方式与中文也有差异。
日文中通常用“年月日”来表示日期,用“时分秒”表示具体时间。
而中文则更多用“年月日时分秒”来表示。
总之,日文与中文句式的区别很多,需要我们在学习时认真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 1 -。
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
![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b9eaa80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5.png)
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
中日动宾结构是汉语和日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在语法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汉语中,动宾结构是一种定语从句,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动词和宾语。
动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它表示动作,而宾语则是句子的被动成分,它表示动作的对象。
比如:“我看见了一只猫”,其中“看见”是动词,“一只猫”是宾语。
而在日语中,动宾结构是一种句子结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动词、主语和宾语。
动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它表示动作,而主语和宾语则是句子的被动成分,它们分别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和动作的对象。
比如:“私は猫を見た”,其中“見た”是动词,“私”是主语,“猫”是宾语。
此外,汉语和日语的动宾结构在语序上也有所不同。
汉语中,动宾结构的语序
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而日语中,动宾结构的语序是“主动宾”,即主语在前,动词在后,宾语在最后。
最后,汉语和日语的动宾结构在语义上也有所不同。
汉语中,动宾结构表示的
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它表示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而日语中,动宾结构表示的是一种主观的意义,它表示一种主观的行为或动作。
总之,汉语和日语的动宾结构在结构、语序和语义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汉语
中的动宾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它表示一种客观的事实,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中的动宾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它表示一种主观的意义,语序是“主动宾”。
因此,在学习汉语和日语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两种语言的动宾结构的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
浅谈中日语序比较
![浅谈中日语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a816012fc4ffe473368abfd.png)
不喜欢。 没精神。
四.日语语序的独特性 例:日文: 私は夜、家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 私は家で日本語を夜、勉強する。 → 私は夜、日本語を家で勉強する。 → 私は日本語を夜、家で勉強する。 → 私は日本語を家で夜、勉強する。 → 日本語を夜,私は家で勉強する。 中文: 我晚上在家学习日语。
五.中国电影中翻译日语的语序 例: 粮食的,有? 花姑娘的,有?
二.格助词的使用不同点 例:
で と から まで へ
学校で 李さんと一緒に朝ご飯を 食べます。 五時から 上海まで 図書館へ行く。
在学校。 和小李一起吃早 饭。 从5点开始。 到上海。 去图书馆
三.名词和ナ形容词的否定不同点 例: 名词: 赤いではありません。 不是红色。 彼ではありません。 不是他。 ナ形容词: 好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元気ではありません。
例: 中文---有人吗? 日语---誰か居ますか?(人有吗?)
结论:
从日语的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人不是很拘泥于一种 很严密的语法顺序,只要把句子的成分比较自由地罗列后 传达给对方一种氛围即可达到交流的默契。
どうぞありんがどうご水
一.
汉语:主—谓—宾 日语:主—宾—谓 ☆日译汉时谓语一定要前移。 例: 我 晚上 在家 学习 日语。
主语 时间状语 地点状语 动词 宾语
私は
主语
夜、
时间状语
家で
地点状语
日本語
宾语
を勉強する。
动词
• • • • • •
结论: 同: 1.主语放于句首。 异: 1.中文和日语在语序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不一样。 2.中文中动词一般放置在动作的前面,即通常是动词+名 词,具体位置并未固定;而日语中动词必须放置句尾。
第3次课日汉语主要不同点
![第3次课日汉语主要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50a88976a20029bc642d29.png)
• 日语句子动词以前部分的语序是: 时间名词ー场所名词ー主格名词ー与格名词ー对格名
词ー动词
• 日语句子动词之后的语序是:
例:
☆残業さ せ
てい
た
ようだ。
动词 ーー 态ーー 体 ーー 时 ーー 语气
(ボイス) (アスペクト) (テンス) (ムー
ド)
※(准备体 持续体 存续体 完成体)
• 汉语的语序: 日语句子的格成分决定句子的意义; 汉语由语序决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决定句子的意义
※译文1勉强可以通过。但感觉有一些萦回曲折之感,译 文2也许好些。
2)修饰语和被修饰语: 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
★昨日お父さんと浅草に行って、映画を見た帰りに 買ってもらった本を、今読んでいるんだよ。
3)句尾决定句子的性质:P23 4)谓语动词一般在句子末尾,动词前的句子成分
比较自由
• 谓语动词一般在句子末尾,动词前的句子成分比较自由。
(日译中教室P107)
主
状 谓宾 谓 宾
• 定语语序与汉译。(要义P85) 1)短的定语可以直接照译 ★読みたい本/想看的书 ★花びらのような唇/花瓣似的嘴唇 ★人々によく知られた歌。/人人都知道的歌。
2)递加定语本身的次序要因汉语的规律而定
★外国文明を進んで取り入れる①日本人の②伝統性格。 ・・・・・・・・・・・ /日本人②主动吸收外国文明的①传统性格。
例:
①太郎が 〔花子が(夏子が愛している)その少年に書いた〕
主
定语
手紙を 読んだ。
宾谓
先分析“手紙”的定语‘:
花子が (夏子が愛している)その少年に 書いた
小主
小补
小谓
再分析这个小补语:
日语
![日语](https://img.taocdn.com/s3/m/eb708217fad6195f312ba697.png)
日语的特征——汉语和日语之比较日语是一种粘着语,既不同于汉语,也不同于英语。
从其语法及句子结构来看,日语具有以下特征:① 汉语单词基本上无词形变化,而一部分日语单词却有词形变化。
日语的词形变化被称之为"活用",有一定的规律。
语态及语气等表达方式则需借助附属词的助动词或助词。
助词无词形变化,助动词有词形变化。
② 汉语主要依靠词序来表示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而日语则主要依靠在独立词后面粘附虚词,即助词或助动词来表示。
助词没有词形变化,往往接在体言等后面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增添某种意义。
而助动词大多有词形变化,接在各种词后面增添某种意义,表示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的主观语气以及用来结句。
③ 日语的词序比较自由,不像汉语那么严谨,不能随意变动。
不过,谓语一般要置于句末。
修饰语一定在被修饰语之前。
④ 日语的敬语表达方式较多,且用法较复杂。
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礼貌语(丁寧語)、尊他语(尊敬語)或谦逊语(謙譲語)等表达形式。
此外,老人用语、男人用语、女人用语、儿童用语等各不相同,学习日语时要特别留心。
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
例如,太郎がりんごを食べた。
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个苹果吃了"。
当日本人觉着从语境中听者能理解,也就是谈话者或作者自信谈话对象对所谈及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时,经常会省略主语或宾语。
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讲的那个句子可能会变成,りんごを食べた("吃了一个苹果)或仅为:食べた("吃了")。
在日语中,不像在英语中,词序并不能表明名词在一个句子中的语法作用。
名词并不像有些语言中那样,会因语法需要加以变化。
代之,语法作用是通过名词后面的虚词来表示的。
较重要的是が(ga), は(wa),お(o),に(ni)和の(no)。
虚词は(wa)特别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句子的话题或主题。
日语中的动词变格不能反映出人称和单复数。
浅析日语与汉语主要不同点 之一 语序不同
![浅析日语与汉语主要不同点 之一 语序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89197f7a58fafab069dc021e.png)
浅析日语与汉语主要不同点之一语序不同语序是指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也叫词序.汉语没有词形变化,主要是靠语序来确定每个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比如,"我喜欢她."这句话主语是"我",谓语是"喜欢",宾语是"她".如果改为:"她喜欢我."主语就变成"她",宾语就成了"我".,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汉语语序的基本型为"主----谓----宾." ,语序变化,或导致整个句子意思变化,或使句子根本不通. 比如:"我吃鸡蛋." 这句话不能说成"鸡蛋吃我.".或者是我鸡蛋吃.日语语序和汉语不同,它的基本型为:主-----宾-----谓,即主语位于句子前面,谓语位于句子末尾,如:「私はご飯を食べる」。
同汉语相比,日语的语序是比较是比较自由的,一些成分的位置允许一定的变动,但是,以下几点被认为是固定了的。
1:谓语句节位于句子最后。
日语句子是由句节组成,从意义上来划分,句节是句子的最小组成单位。
如:* 田中先生は|東京から|私たちに|お手紙を|下さいました。
这个句子就是由五个句节组成的。
上面已经讲过,日语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谓语句节(包括判断助动词「です」)位于句子末尾。
①A.私は新聞を読んでいる。
-----------B.新聞を読んでいる私は。
-----------C.読んでいる私は新聞を。
----------②D.これは新聞です。
---E.これはです新聞。
---F.ですこれは新聞。
----①中的A句,②中的D句合乎语法规则,是日语中的常用句;①中的B,C句,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是不能作为独立的,完整的句子使用的;②中的E.F句子违反了基本语法规则,是任何情况下也不能用的。
2.修饰语在被修饰语的前面。
日语与汉语的比较
![日语与汉语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543717af01dc281e53af0c3.png)
1.日语与汉语的比较从语言学上来讲,日语和汉语都应该属于汉藏语系的,好多日语单词就是从汉语里来的,被语言学家称为sino-Japanese.两者应该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日语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甚至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
如“ぁ”来自汉字的“安”的草体。
但我觉得,事实上,要学好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上面所述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
从深层次上来讲,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grammar是一个语言的骨架,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语言,但我们认为很相似的日汉语的文法根本不一样。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日语的谓语动词往往放在句末,这是最特别的一点。
比如说“我去学校”,在日语里面说成わたしは学校へ行きます,把“去”这个动词放在最后。
其次,日语是以其格助词为关键的,如“に”、“を”等,每一个就有很多种用法。
拿“を”来说吧,它就有表示对象的用法,如本をよむ;还有表示起点的,如家を出る;还有表示在某一范围内移动的,如海を泳ぐ。
而“に”的用法就更复杂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而汉语里则简单得多,没有这么多的格助词。
另外,日语里有许多时态,而这些时态是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如て形,た形等等。
但汉语里则没有这么多词形变化,只是通过加上一些如“了”、“曾”、“过”等副词来表示。
同时,我要说的是,日语中的这些形相当难记,而且很容易忘。
但是如果掌握了规律,就很容易记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
比如掌握了一个动词的て形,那它的其它形就可以迎刃而“记”了。
比如待つ的て形为待って,由此可以推断出它的た形,就是待った。
这是动1的词的用法,而动2的词就更加相似了,直接把最后的一个假名去掉加上一个て或一个た就可以了。
而其它的形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记忆。
当然,仅仅掌握了这些词形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应用于一些句型当中。
仅以て形为例,它就有很多与之有关的用法或句型。
如てくたさぃ表示礼貌地请求;てぃる有表达两个含义,一方面表示动作的进行,还有一种就表示状态的持续;てもぃぃです表示可以干某事了。
中文日语之区别
![中文日语之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24a5129915f804d2b16c18c.png)
中文日语之区别
虽然日语和中文都用汉字,但区别相当大。
这里粗略地进行对比。
【中文】
全用汉字
发音复杂,有四声,有气声强
汉字多音字少
大陆简化字主要靠发音
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有方言
动词、名词可用同一词,词尾变化不清楚
南方、北方语言差别大汉藏语系,主谓宾结构时态不够清楚
及物、不及物分别不清多状语句,多短句,多主动句
现代大陆汉语敬语较少
男女老少语言差别较小
【日语】
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
发音单纯,只有单峰声调,有气声弱
有训读,音读,有的字有十多种读音
简化字主要靠减少笔画
以东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语普及彻底
有方言
词性分类清楚,有形容动词
用言活用形变化清楚
有和语,汉语,外来语,创造语,数字使用非常复杂
拉尔阿勒泰语系,主宾谓结构时态非常清楚,自动词、他动词分别清楚,粘着语,每一个
文法含义清楚
多定语句,多长句,多被动句
有系统的敬语体系(敬他语、自谦语,郑重语)男女老少语言差别很大。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19a0c8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1. 引言1.1 介绍汉日语指示代词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成分,它们在句子中起着指示和代词的作用。
汉语和日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指示代词的用法和语法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通常包括“这”、“那”、“这个”、“那个”等词语,它们用来指代离说话者近的事物或人。
汉语指示代词的使用相对简洁明了,常常直接放在名词前面或者句子中。
而且在汉语中,指示代词的数量和性质比较丰富多样,可以根据语境和不同的词类进行变化和使用。
汉语和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在语法特点和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深入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有助于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应用,以及语法差别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2000字完】1.2 研究意义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和日语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两种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通过比较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汉日语指示代词在日常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地运用指示代词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由于汉语和日语指示代词的差异,可能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沟通障碍和误解的情况。
研究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深入探讨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汉语的指示代词在语法上具有一些特点。
汉语的指示代词包括“这、那、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用于指示人或事物的位置、距离、数量等。
“这”和“那”用于指示较近或较远的事物,“这个”和“那个”用于具体指示单个事物,“这些”和“那些”用于指示多个事物。
日语学习:你知道日语与汉语区别最大的三个特点吗?
![日语学习:你知道日语与汉语区别最大的三个特点吗?](https://img.taocdn.com/s3/m/d3bb93d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5.png)
日语学习:你知道日语与汉语区别最大的三个特点吗?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发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尤其是在语言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但即使是这样,日本语言和我们的汉语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日语语言与汉语不同的三大特色。
1. 二者的文法表达顺序不一样。
汉语是主谓宾结构,日语是主宾谓结构。
2. 二者在敬语,谦语等方面使用不一样。
在汉语中不管是老人,小孩,在说话时每个人使用的语言都差不多,只是语气上有些区别。
在日语中,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说话对象,不同的目的选择使用敬语或者谦语。
3. 二者的发音发面也有所不同。
汉语是一字多音,一词多义。
外来语基本都是用现代汉语中相同或者相近的发音代替。
日语发音分为训读和音读两种。
但很少有一词多义。
日语中的外来语全部用片假名代替,对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总之,日语和汉语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尤其是在文法表达顺序,敬语、谦语、发音多义这三个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对
于初学者来说要注意区分。
学习日语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会遇到困难与瓶颈期,关键在于不放弃。
学习的动力在于,你为什么学,是跟风?还是自己心里真的喜欢?如果轻言放弃,那么就根本不是喜欢。
真正从心里认可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去做的。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6c4bc966a45177232f60a275.png)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与中日思维的不同汉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谓+宾(SVO型),日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宾+谓(SOV型)。
SVO型的汉语与SOV型的日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但同时,相互间更多见的却是不同的个性特征。
我们以下列句子为例,分析一下汉日两种语言的不同性质特征,谓语动词与格(Case)的表达的相互关系,动词的自他特性,省略的表达等诸多语言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差异。
①自动词谓语句(SV)昨天我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游了泳昨日私は学校のプールで泳いだ上述汉日文的基本语序完全一致,时间、场所词的语序均在谓语动词之前,在格的表达上,汉语句为前置词,日语句为后置词,作为格的标识,汉语句为介词,日语句则由补格助词担当。
例如:早上6点,我和妹妹离开家,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从家里到车站只用了10分钟,比公共汽车快了10多分钟。
朝 6 時に私は妹と家を出てタクシーで駅へ行って家から駅まで10分だけかかりバスより10分も早い从这个例句中我们能看出,在格的表达上,汉语以动宾词组(如:乘出租车)或者介词(如:和妹妹)来表达,日语是以名词(体言)+后置的补格助词(如:タクシーで)来表达的。
这个句子中共采用了8个补格助词(に、と、を、で、へ、から、まで、より),2 个提示助词(は、も),1个副助词(だけ),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各种关系的词结,进行细节分析,层层推理,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意义的句子结构。
②他动词谓语句(SVO SOV)他在大学学日语S A V O彼は大学で日本語を習っていますS C O V这两个句子虽然语序相同,但句子成分却不同。
中文的所谓的不及物动词也可带宾语,而日语自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
另外,中文的动词没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在中文词典里均不标注自他性,而日语动词的自他性都很稳定,在词典里均有明确标注。
又如:我回答了这个问题S V O私はこの問題に答えたS C V在汉语中“回答”是可带宾语的,但在日语中“答える”是一个自动词,不能带宾语,因此“この問題に”在句子里只能充当补语。
日汉对比语言学
![日汉对比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f57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9.png)
日汉对比语言学
标题:日汉对比语言学
简介:本文将对比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差异,探讨它们在语言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对学习者的影响。
正文:
日汉对比语言学是研究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的学科。
这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从语言结构角度来看,日语是属于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则是属于主宾谓的语序。
这意味着在句子中,日语的主语通常会出现在谓语之前,而汉语的主语则通常会出现在谓语之后。
这种语序的差异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适应不同的语言习惯。
其次,日语和汉语在词汇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库有很大的不同。
许多日语词汇来自于汉字,但发音和用法可能与汉语中的相应词汇有所不同。
此外,日语
中还存在大量的外来词,这些词汇通常来自于英语、法语等其他语言。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是学习日语的重要一步。
最后,日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日语中的动词变化形式较多,包括时态、语气、敬语等方面的变化,这与汉语的动词形式有所不同。
此外,日语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如助词的使用和句法的倒装等。
这些语法差异对学习者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理解。
总之,日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研究日语和汉语之间差异和相似性的学科。
通过对比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并在学习和应用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使用这两种语言。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a8273f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e.png)
汉日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差别汉语和日语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它们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在这两种语言中,指示代词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词类,用来表示特定的人、事物或地点。
在汉语和日语中,指示代词的语法用法也有一定的差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汉语的指示代词在汉语中,指示代词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特定位置或方向,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
常用的汉语指示代词包括“这/这个”、“那/那个”等。
在句子中,这些指示代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定语使用,而且不需要进行格距的变化。
例如:这个苹果很好吃。
那个女孩是我的朋友。
这里的风景很美。
那里有一家很有名的餐馆。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汉语的指示代词可以直接放在名词前作为定语,也可以单独作为主语或宾语出现在句子中,用法相对比较自由。
与汉语不同,日语中的指示代词使用相对来说更加复杂,指示代词的用法和位置受到语法结构和句子类型的影响。
在日语中,常用的指示代词包括“これ/これは”、“それ/それは”和“あれ/あれは”等。
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在句子中使用的位置和功能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加以区别。
例如:これは私の本です。
それは彼の車です。
あれは何ですか。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日语中的指示代词通常会和“は”(wa)结合在一起使用,表示对某个事物进行特定的指示。
日语中的指示代词还会根据距离远近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1. 位置和用法2. 距离和方向的表示3. 语法结构的影响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也直接影响了指示代词的使用。
在日语中,指示代词的使用受到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而在汉语中,指示代词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受到的限制较少。
汉语和日语中的指示代词存在着一定的语法差别,主要体现在位置和用法、距离和方向的表示以及语法结构的影响等方面。
在学习这两种语言的指示代词时,需要注意它们的差异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日语语法和中文一样吗
![日语语法和中文一样吗](https://img.taocdn.com/s3/m/0179b8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9.png)
日语语法和中文一样吗
日语和中文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虽然两种语言都使用汉字,但在语法规则、词序以及表达方式上,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从语法结构上来看,中文属于分析语言,其句子结构通常遵循
主谓宾(SVO)的顺序,而日语则属于黏着语,其句子结构通常遵循主
宾谓(SOV)的顺序。
在日语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末尾,而中文的
动词则通常位于主语和宾语之间。
其次,日语中的助词非常重要,它们用来标明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的
功能,如主语、宾语、补语等。
而中文则较少使用助词,更多依赖于
词序和上下文来表达这些功能。
再者,日语拥有丰富的敬语体系,用以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敬程度,这在中文中虽然也有体现,但远不如日语那样复杂和系统化。
日
语中的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和丁寧语等,每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
场合和规则。
此外,日语中的形容词和动词的形态变化也与中文不同。
日语形容词
和动词有多种形态变化,用以表达时态、语气、否定等,而中文则通
常通过添加助词或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这些概念。
最后,日语和中文在书写系统上也有所不同。
虽然两种语言都使用汉字,但日语还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音节文字,用于表示日语的原有
词汇和外来词汇的发音,而中文则主要使用汉字。
综上所述,日语和中文在语法结构、词序、助词使用、敬语体系以及
形态变化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习者需要对这些差异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日语考试的语法情况介绍
![日语考试的语法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0aa2e80ce2f0066f4332205.png)
日语考试中重点考察的就是日语语法了,那么你是否了解日语语法规则?日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顺序:日语句子的表达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
例:“私は王さんを爱しています。
”汉语则是“主语-动词-宾语”。
例:“我爱小王。
”激烈:日本考试的动词吗?形容词由时态来区分。
要是“今天”的话,会说“今日は勉强します。
”“今日は寒いです。
”,要是“昨天”的话,会说“昨日勉强しました。
”“昨日は寒かったです。
”,语句使用过去时。
有关日语的考试而在汉语中,如果是形容词的话,日语学习日语j.test考试日语学习不管是不是过去时,都不加表示“结束”的助词“了”。
如果加上的话,就会变成别的用法,即表示状态的变化。
比如,“今天很冷”在日语中是“今日は寒いです。
”之意,而“今天(变)冷了”则为“今日は寒くなりました”之意。
介词:有关日语的考试汉语中有相当于英语前置词这样的词类,叫做介词。
在句子中的作用类似于日语中的助词,不过和日语不同,它是放在名词前面。
日语学习日语j.test考试日语语法比如“私は食堂で友达とご饭を食べます。
”,汉语表述为:“我在食堂和朋友吃饭。
”日语语法规则补充:在汉语中,有一个词叫补语,用来补充动词和形容词。
补语中有许多相似的结构,很难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日语。
比如,日语中“食べられない”这样一句话就能通用的,日语学习有关日语的考试在汉语中要进行区分描述。
补充:「食べられる?食べられない」ことの表现:「吃得(不)起」(金の有无で)、「吃得?吃不得」(中毒?下痢などの悪い结果の有无で)、「吃得(不)了」(量の多少で)、「吃得(不)来」(すききらいで)、「吃得(不)上」(食物の有无で)。
没有掌握语言:中国语には主语が存在しない文がある。
「教室に学生がいます。
」という文は、「(在)教室里有学生。
」と言える。
この文の理解は単语を一対一で対応させても意味がわかりやすい。
しかし、「没有人告诉我今天有考试。
」を上记の訳にそって訳すと「人がいません。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中日语言表现特点对比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中日语言表现特点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a0021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5.png)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中日语言表现特点对比中日语言表现特点对比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表现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比中日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文化传达方面的差异,探讨中日语言表现特点的异同。
一、词汇表现特点对比1. 影响词汇表现的因素中日两种语言的词汇表现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
中文源于汉字文化,对于形象的描绘更加注重意象的传达,而日语则更注重细节的表达。
2. 中文词汇的表现特点中文词汇的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形象性和象征性上。
中文词汇经常通过运用比喻、拟声、拟态等手法,增强意象表达,使文章更有情感共鸣。
例如,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来形容一个人眼界狭窄,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事物。
3. 日语词汇的表现特点与中文不同,日语中的词汇表现更加注重细节和客观性。
日语通过丰富的动词形态变化、助词和词缀的运用,表达出更加准确的细微差别。
例如,日语中有多个词来表示颜色的不同层次,如红色可以表达为“赤い”、“朱色”、“红色”等。
二、语法表现特点对比1. 影响语法表现的因素中日两种语言的语法表现特点也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
中文语法相对简单,注重语序和词组的搭配,而日语的语法结构复杂,注重词尾变化和助词的使用。
2. 中文语法的表现特点中文语法的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语序和词性的灵活运用上。
中文的语序自由而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化,以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中文中还有一些独特的句式,如“一边...一边...”、“既...又...”等。
3. 日语语法的表现特点相比之下,日语语法的表现特点更加依赖于词尾变化和助词的使用。
日语中的动词变位、名词格、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变化等都对语义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变化词尾,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态度、语气和语境。
三、文化传达特点对比1. 影响文化传达的因素中日两种语言的文化传达特点也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
中文注重人际关系、礼貌和尊重,而日语则注重团体意识、细节和文化共享。
中日语法对比1
![中日语法对比1](https://img.taocdn.com/s3/m/a29ba2e9998fcc22bcd10db9.png)
本组之所以用逆向思维,从现实生活中的 语法错误为出发点,来进一步探讨中日语法 对比,就是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对比更具针对 性,从而方便我们以后的实际教学能够更好 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当然这也只是其中 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问题发现还需要我们今 后更多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杨德峰.《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 商务印书馆,2008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朱万青.《新日本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4】朱慧玲.《当代日本华侨教育》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张起远.《汉外语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对
外
比
汉 语
教
学
日本人学习汉语常见的语法错误
切入点
1、我喜欢旅游,我暑假的时候经常去南方旅 游,旅游的时候我看到很多漂亮的风景。
2、他到城里干什么?他到城里去做买卖。他 卖了好多东西呢。
大家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在哪里吗?
一、主语多余
汉语同一个话题内部,各分句之间倾向于用零形式连接, 即后面各个分句的主语一般可以省略。日本学生出现这种 错误就是受到日语本身各个分句之间成分较为齐全的影响 而忽视了汉语代词可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的特点。
代替等等本组之所以用逆向思维从现实生活中的语法错误为出发点来进一步探讨中日语法对比就是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对比更具针对性从而方便我们以后的实际教学能够更好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潇洒兔组
主讲和PPT制作:胡文洋 研习进程: 胡瑞光 资料收集:艾胡丽 李頔 陈华玥 张彤 周涵 石竹
基本句式
日语VS汉语
同
1、我喜欢旅游,我暑假的时候经常去南方旅游,旅游的时 候我看到很多漂亮的风景。 2、他到城里干什么?他到城里去做买卖。他卖了好多东西 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强总结——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区别
学习日语时,相信很多小伙伴和小编一样,容易出现中文式表达的现象,想要说出一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中文怎么说,然后把它直译成日语,遇到这种情况,ほんとに嫌です!因此今天,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区别,希望能对大家日后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
?日语属于黏着语系,也就是它的词性以及时态等的变化是
在原词后加上其他的成分构成的,中文却不是这样,所以区别还是蛮大的。
?汉语和日语的一些简单的语法区别:1.语序:日语句子的表达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SOV)”。
例:“私は王さんを爱しています。
”汉语则是“主语-动词-宾语(SVO)”。
例:“我爱小王。
”2.时态:日语时态分为“过去式”和“非过去时”,并且日语的动词·形容词根据时态区分明确。
比如说要
是“今天”的话,会说“今日は勉强します。
”“今日は寒いです。
”,要是“昨天”的话,会说“昨日勉强しました。
”“昨日は寒かっ
たです。
”,语句使用过去时。
而在汉语中,如果是形容词的话,不管是不是过去时,都不加表示“结束”的助词“了”。
如果加上的话,就会变成别的用法,即表示状态的变化。
比如,“今天很冷”在日语中是“今日は寒いです。
”之意,而“今天冷了”则为“今日は寒くなりました”之意。
3.介词:汉语中有相当于英语前置词这样的词类,叫做介词。
在句子中的作用类
似于日语中的助词,不过和日语不同,它是放在名词前面。
比如“私は食堂で友达とご饭を食べます。
”,汉语表述为:“我在食堂和朋友吃饭。
”4.补语:汉语中有种词类叫做补语,作用是跟在动词以及形容词后面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中有不少形似的结构,想要将其逐字逐句翻译成日语的话很多时候会变得牵强,所以学习起来会有困难。
比如,日语中“食べられない”这样一句话就能通用的,在汉语中要进行区分描述。
5.无主语句子:汉语中存在没有主语的句子。
“教室に学生がいます。
”用中文可以这样说:“(在)教室里有学生。
”这句话即使逐字逐句对应看,也容易理解其意思。
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今天有考试。
”要是根据上面的译法翻译出来,便成了意思不清的句子:“人がいません。
今日试験があると言いました。
”。
包含“有”这个字的句子有着特殊的语法构造。
事实上该句可以译为“今日试験があることをだれも教えてくれ
なかった。
”。
今天小编简单向大家介绍了一下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区别,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学习,尽量避免“中文式表达”的出现,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或者关注一下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