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三》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学习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设计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作文教案设计,相信大家肯定都已经准备好了吧?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首先,我们要明确本单元的作文主题。
这一次,我们要写关于"环保"的作文。
环保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所以,这个主题对我们来说可不简单哦!在正式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具体的写作角度。
比如说,我们可以写写自己是如何参与环保的,或者身边发生过哪些与环保有关的事情。
第二步,搜集相关的素材,做一些前期的调研。
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些资料,或者观察身边的环境,总之搜集一些写作素材。
第三步,列出写作提纲,把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先梳理清楚。
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写作时要注意遵循作文的基本要求,比如立意要新颖、语言要生动流畅、层次要分明等。
写完初稿后,一定要反复修改,让文章结构更紧凑,内容更充实,语言更精炼。
修改的时候也可以请老师或家长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后一步就是进行总结和反思了。
在写作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收获?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欢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写作实践,我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写作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好了,今天的作文教案设计就到这里。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欢迎随时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让我们共同为保护地球环境而努力吧!祝大家取得圆满成功!篇2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来跟你们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设计第三单元的作文教案的。
我知道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头疼,不知道从何下笔。
所以通过这节课,希望可以帮助你们轻松应对作文写作,让大家爱上写作文!第一步,确定写作素材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良好的素材。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也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或者阅读书籍获取素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习作三 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三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真情流露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写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情流露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够真实表达自己情感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真情实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真情实感的含义,明确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包括选题、构思、表达等方面。
3. 范文分析: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理解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真情实感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真情实感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真情实感的定义,写作方法,并通过范文进行分析。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真情实感进行表达。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板书设计1. 让真情自然流露2. 副写作技巧的提升3. 正文:包括真情实感的定义、写作方法、范文分析、实践练习等。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真情实感的作文。
2. 阅读推荐:推荐一些优秀的真情实感作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分享,了解学生对真情实感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教案共计2000字以内,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六下三单元作文教案
教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一、页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学生写作能力分析4.2教学资源与设施评估4.3课程实施挑战5.项目目标5.1提升写作技巧5.2增强创意表达5.3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6.教学内容与方法7.教学安排与时间表8.教学资源与材料9.教学评估与反馈三、摘要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学生写作能力分析1.1写作基础:大部分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句子和段落写作能力,但语法和拼写错误仍常见。
1.2内容深度:学生作文内容普遍较为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细节描述。
1.3创意表达:学生在作文中较少展现个人观点和创意,多数作文趋于雷同。
4.2教学资源与设施评估2.1教学资源:目前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但缺乏互动性和多样性。
2.2教学设施:教室配备了基本的教学设施,如黑板、投影仪等,但缺少更先进的教学工具。
4.3课程实施挑战3.1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当前教学的一大挑战。
3.2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需更新,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3评估方式:现有的评估方式较单一,需要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估手段。
五、项目目标5.1提升写作技巧1.1通过系统训练,减少学生作文中的语法和拼写错误。
1.2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节描述,丰富作文内容。
5.2增强创意表达2.1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培养独特的写作风格。
2.2开展创意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3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3.1整合跨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2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6.1教学内容与方法1.1.1写作技巧训练:通过写作工作坊和小组讨论,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1.1.2创意思维培养:定期举办创意写作挑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故事。
1.1.3跨学科整合:结合其他学科内容,如历史、科学,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写作,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描写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模仿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去写,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例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的设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语言表达:通过对例文的语言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描写技巧:引导学生观察例文中的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并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描写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习作例文、PPT、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例文: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理解其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模仿与实践: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开头、中间、结尾的设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语言表达: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句。
3. 描写技巧: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习作。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我的理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理想。
2、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把平时积累的词语、名言等运用到习作中去。
3、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三方面把自己的理想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过程:一、回顾积累,准备习作:1、回顾:(1)师:第三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谁能说说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深深地怀念)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又重温了哪些值得我们怀念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视死如归的李大钊、勇于献身的郝副营长、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敬爱的周总理)(2)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大钊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了自己;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等光下学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张思德为了报效祖国、拯救战友被埋在窑洞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了祖国简朴地生活、劳苦地工作!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奋斗,甚至献出了一切!2、积累:(1)师:提到理想,老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关于理想的名言,谁来说说?指名背诵,小组交流。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出示几个关于理想的名言。
指名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背诵积累。
二、简单交流,初识理想:1、师:在上节口语交际课上,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理想,谁来简要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你怎样看待同学们的理想?针对回答,请学生对大家的理想进行简单的点评。
3、小结:理想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三、明确要求,列好提纲:1、明确要求:(1)自读习作提示,思考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引导学生从以下及方面进行汇报:命题作文、作文题目为《我的理想》、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其他学科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三》教案
《习作三》教案教学目标:1、将习作指导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培养写习作提纲的习惯,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习作《我的理想》进行赏析、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想未来,谈理想1、导语: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2、课件播放诗人流沙河的《理想》,交流:“理想”这个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过渡: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又有怎样的理想呢?4、学生自由交流,畅谈自己的理想。
5、小结:每个同学都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想当老板,有的同学想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有的同学想当一名科学家……虽然理想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将是很有意义的。
二、交流理想,动人心1、教师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讨论:周恩来的理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3、小结:是的,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受到某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也许是因为某一本书……4、合作交流:你的理想背后有什么故事?同桌两人互相说说,尽量把故事说具体一些。
5、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评议是否把故事说清楚,说具体了。
三、感悟理想,重行动1、过渡: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是一份幸福的期待。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下册习作3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下册习作3教案
教学目标
任选一本喜欢的书写读后感。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
教学重难点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习作的内容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书吧!在读过得书中,哪些内
容使你们最感动或印象最深刻?(让学生说出他们读书感想。
)
出示习作要求。
范文引路
赏析张佳星同学的习作----读《海伦凯勒传》有感。
在赏析过程中弄清什么是读后感及其好处。
指导习作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
“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
“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
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
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
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学生选材,互说
打稿
讲评、修改、抄写
(撰稿人灵宝市第二小学胡静审稿人灵宝市第二小学李娟)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3 页共3 页。
六下三单元作文教案
六下三单元作文教案英文回答:In this unit of study,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the concept of writing essays in English. They will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n essay,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body paragraphs, and conclusion. They willalso learn how to use topic sentences, supporting evidence, and transitions to create a cohesive and well-written essay.Additionally, students will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writing essay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This will help them to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and to becomemore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eir ideasin English.中文回答: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将被介绍到用英语写文章的概念。
他们将学习文章不同的部分,比如引言、段落和结论。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主题句、支持性证据和过渡段来创造一篇连贯且写得好的文章。
此外,学生们将有机会练习写各种主题的文章。
这将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写作技巧,并提高他们用英语传达思想的能力的信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培养写习作提纲的习惯,练习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写习作提纲的习惯,练习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2、收集关于名人的理想故事3、收集关于理想的作文。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1、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周恩来的理想是什么?是啊,正是这样的理想激励着少年周恩来,并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前一节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继续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并写下来。
(板书:我的理想)二、诉说理想,放飞梦想1、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灯塔,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2、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呢?(在学生说时指导说具体,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尤其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的变化来说。
)3汇报自己的理想。
(老师随机提问)三、实现理想,努力登攀。
1、你们的理想真好,美而且远大,老师收集了几句名言,和大家共同分享。
知道老师收集的这些名言、要告诉你们什么吗?(出示幻灯,引导学生发言。
)2、对了,你的理想是多么的美丽。
可是现实生活又是多么的多变,你想到在你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呢?小组交流3、教师总结: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知识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多,要做的要学的也多。
怎么战胜他?不断充实,虚心学习社会环境变化,陌生的环境,社会的吸引力,网吧,游戏,金钱等诱惑。
怎么战胜他?面对诱惑,学会自励。
所以说,你的美好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你的态度,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更要靠自己的努力。
四、快乐作文,拟定提纲1、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把这些内容整理好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案
1.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5.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二、学习“初试身手”。
1.创设情境:临时抽查课文背诵,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
(担心、害怕;窃喜、开心。
)2.师: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习作三《我的理想》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一、简短,尽快进入主题 二、精美,吸引读者目光 离
结尾与开头不同:开 头是以理想为中心的 ,而结尾既要体现出 理想,又要结合自己 具体的职业。
欣赏开头
引用式 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
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 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 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 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方百计的借来看,我一拿到它们,便如痴如醉地读了 起来。有一次,我躲在书房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这时,书房外传出妈妈催促的 声音:“来吃饭,饭菜都好了。”我口是这样应答, 但我还是纹丝不动,椅子好像磁一样吸住我的屁股, 我继续读着我的书。过了许久,又是一阵急促的催喊 声:“听到没有,快点来吃,饭菜都凉了。”我依旧 回了一是高山上的雪莲,理想是风浪中 的小船,载着我驶向胜利的彼岸
。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 有的想当白衣天使——医生,有 的想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 师,有的想当国家栋梁管理国家
•我的理想
列夫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话“理想是指路明 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在以前, 我对自己的理想是一片茫然,学这个没心思,学 哪个不专心,从来都是心不在焉,如今我定下了 我的理想,我就要努力朝我的目标奔去。有这个 理想是因为在一次事情中定下的。
修辞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自己的理想。这理想, 就像是目 的地,等待着你前往;这理想,就像是一座高峰,等待着你去攀登。
对比式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不像明星那样绚丽多彩,也不像科学家那 么伟大,我只想当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别人都说这个理想离 我太遥远,但是俗话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所 以,她值得我为之努力。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让真情自然流露课型习作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2. 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3. 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4. 和同学交换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
教学重点1.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5 )分钟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 做游戏,谈感受。
【出示课件2】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2. 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情感,你还有过哪些情感体验?(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怒火中烧......)3. 书上也提供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4.【出示课件3】原来人的情感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小结: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内心情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让真情自然流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
习作例文与习作活动分析本次习作活动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与《阳光的两种用法》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进行。
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体验方面,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
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紧紧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展开训练。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先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写出写作提纲,再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切实掌握写作方法,顺利完成本次习作训练任务。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写作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自然流露的效果。
重点难点1.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2.体会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是否有过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的经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从而导致缺乏表达的欲望。
你们想不想改变这种状况呢?(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其实,只要大家对自己多一点信心,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不难激发表达的欲望。
只要敢于说真话、述真情,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2.理解何为“真情”。
师:好的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真情打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三》教案
教学目标:
1、将习作指导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
培养写习作提纲的习惯,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习作《我的理想》进行赏析、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想未来,谈理想
1、导语: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2、课件播放诗人流沙河的《理想》,交流:“理想”这个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又有怎样的理想呢?
4、学生自由交流,畅谈自己的理想。
5、小结:每个同学都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想当老板,有的同学想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有的同学想当一名科学家……虽然理想没有贵贱之
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将是很有意义的。
二、交流理想,动人心
1、教师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讨论:周恩来的理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3、小结:是的,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受到某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也许是因为某一本书……
4、合作交流:你的理想背后有什么故事?同桌两人互相说说,尽量把故事说具体一些。
5、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评议是否把故事说清楚,说具体了。
三、感悟理想,重行动
1、过渡: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是一份幸福的期待。
但是,我们的理想是用来追求的,不是用来设想的。
只有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后,我们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2、回忆课文《灯光》,思考:郝副营长有怎样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3、小结:是啊,《灯光》的作者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首尾呼应,抓住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和语言,详略得当地写出了革命英雄执著的理想。
郝副营长为了实现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的这个理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理想朴实无华,实在感人。
4、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理想呢?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
(1)播放“马云演讲”的一段视频,引导学生体会理想在于坚持。
(2)播放“李中华事迹”的一段视频,引导学生体会理想在于想象创造,在于不断探索创新。
四、妙笔生花,写习作
1、引言:同学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理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下你的理想及理想背后的故事,当然,还有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
2、讨论: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小结:
(1)写的时候,要把理想背后的故事和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写清楚。
(2)试着运用本单元学过的首尾照应的写法安排习作的结构。
(3)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己安排习作结构。
5、学生动笔写提纲。
第二课时
一、佳作展示
1、引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理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理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理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理想。
你的理想是什么?让我们共同分享。
2、小组内展示佳作,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习作读一读。
二、佳作赏析
1、学生推荐感兴趣的习作,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予以展示。
2、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议和交流。
(1)要看审题是否正确,主题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典型。
(2)内容是否具体,表达是否清楚。
3、从学生习作中抽取优秀片段,欣赏朗读。
三、共同修改
1、师: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这方面,古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案例。
(出示前人修改文章的成功案例。
)
2、出示一个问题片段,教师现场示范修改。
讨论:老师修改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修改?
3、再出示一个问题片段,师生共同修改完善。
4、自改自评。
(1)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2)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他同学倾听、评价。
5、交换作文,互评互改。
(1)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6、自己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