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工作原理
可控硅工作原理可控硅(SCR)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力电子控制领域。
它具有向前导电和向后断电功能,并可以在应用触发信号时控制电流的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结构和原理可控硅是一种二端元件,它由四层PNPN结构组成。
在正向偏置状态下,可控硅呈现出低电阻状态,电流可以通过它流动。
而在反向偏置状态下,可控硅则具有高电阻和绝缘的特性。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添加一个触发电压来使得器件进入导电状态。
在偏置状态下,可控硅通过固定极性的控制端给予一个小电流,因为这一信号只能导通一个PN结。
但是,当成为一个可控硅的较高电压应用于器件控制端时,它能够翻转所有PN结,使得它们成为连接的串联结构,进而使得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
上述功能由三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是交流门极触发模式。
在此模式下,在交流正半周期完成时,通过控制端施加电压来激活可控硅,并且可以保持高通电状态不会被关闭。
第二种方式是直流门极触发模式。
该模式与交流门极触发模式非常相似,但是此模式只施加一个直流电压而不是交流电压。
第三种方式是LC滤波器触发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在滤波器中储存的能量将通过控制端电压释放,从而触发可控硅。
可控硅的电路应用由于可控硅具有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输入能力,因此其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子。
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焊机、电炉、电力空调和大型机械设备中。
可控硅工作在正常的局部调制方式下,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用作开关,实现了无级变频控制。
使用可控硅开关电路,可以实现灯光亮度、电能调节脉冲宽度等功能。
此类可控硅控制电路广泛用于交流调节器、交流电机驱动、电梯和列车制动等应用中。
总结综上所述,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它能够在拥有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流的流动。
它通过四层PNPN结构实现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输入能力,并具有向前导电和向后断电功能。
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焊机、电炉、电力空调和大型机械设备中,并应用于交流调节器、交流电机驱动、电梯和列车制动等领域。
可控硅工作原理范文
可控硅工作原理范文可控硅又被称为双向可控硅二极管(thyristor),它是由四个半导体材料组成。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控制电压和触发电流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状态,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可控硅具有两个 pn 结,分别是主 pn 结和对剂中栅 pn 结。
主 pn 结上有三个区域,分别是 anode、cathode 和接触区。
主要是靠控制两个主电极 anode 和 cathode 的电压来控行使其可控性。
对剂中栅 pn 结起到控制调整可控硅电流的作用。
可控硅可以单向导电,即当只有正向电压施加在 anode 和 cathode 之间时,其无法导电。
当施加一个短脉冲,高到足以触发并保持硅器件的触发电流时,可控硅变为导通电路。
在触发后,可控硅将保持导通状态,直到电流减小至一个可控硅特定水平或施加一个切断电源电压。
这样的状态被称为可控硅的锁定状态。
可控硅有以下几个工作状态:1.静态堵塞状态(OFF状态):当电流小于可控硅的激活电流时,可控硅处于堵塞状态,无法导电。
2. 动态堵塞状态(OFF状态):当在主 pn 结施加一个大于可控硅的激活电压时,从而使可控硅达到激活电流,可控硅进入动态堵塞状态。
3. 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ON状态):当可控硅激活电流达到一定电流值时,在主 pn 结上形成低阻状态,电流流过可控硅。
4.锁定状态:在触发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当电压降至零并反向时,可控硅仍然保持导通状态。
由上述工作状态可以看出,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控制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可控硅通常通过控制触发电流或者施加正向或反向电压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状态。
可控硅的控制电压和触发电流的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其导通和截止状态,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可控硅的原理
可控硅的原理
可控硅(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双向导通特性,可以实现电流的控
制和整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可控硅的原理是基于PN结的电压控制特性
和电流控制特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可控硅的原理。
首先,可控硅是一种四层半导体器件,它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
导体三个PN结组成。
当P1-N结极性为正向偏置,P2-N结极性为反向偏置时,可
控硅处于封锁状态,不导电。
当P1-N结极性为正向偏置,P2-N结极性也为正向偏
置时,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P1端的触发电压来控制其导通。
其次,可控硅的导通是通过触发电流来实现的。
当P1端施加一个触发电流时,可控硅将从封锁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此时可控硅的电压降会迅速下降,从而形成一个低电压低阻态。
一旦可控硅导通,即使去掉触发电流,它也会一直保持导通状态,直到电流下降到零或者反向电压增大到封锁电压。
最后,可控硅的关键特性是具有双向导通性能。
在导通状态下,可控硅可以承
受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同时可以导通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
这使得可控硅在电力控制和电力调节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交流电压调节、交流电压控制和交流电压逆变等领域。
总结一下,可控硅的原理是基于PN结的电压控制特性和电流控制特性,通过
施加触发电流来实现从封锁状态到导通状态的转变,具有双向导通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可控硅的原理和特性,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啥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啥
可控硅(SCR)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
SCR是一种四层结构的PNPN型半导体器件,在无触发信号时处于阻断状态,不导通电流。
当施加一个正向的触发脉冲信号时,SCR会进入导通状态,允许电流流过。
SCR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阻断状态:当没有施加触发信号时,SCR处于阻断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P1区和N区之间的结正向偏置,导致P1区和P2区之间的PN结反向偏置,从而阻止电流通过。
2. 触发信号:当施加一个正向的触发脉冲信号时,SCR会进入导通状态。
触发脉冲信号使得SCR中的P1区和P2区中的电子被注入,形成电子云,破坏PN结反向偏置。
这导致P1区和P2区之间的PN结变为正向偏置,开始导通电流。
3. 导通状态:一旦SCR进入导通状态,它将保持导通,直到通过其的电流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称为保持电流),或者施加一个正向的阻断信号。
4. 阻断状态复位:为了将SCR从导通状态转换为阻断状态,需要施加一个正向的阻断信号。
这个信号使得SCR中的电子被移除,使得P1区和P2区之间的PN结再次反向偏置,导致阻断电流流动。
通过适当的控制触发信号的时机和持续时间,可控硅可以实现
电流的精确控制和开关操作。
这使得它在电力电子和控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变频器、交流电调速器、电源电路等。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新版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新版可控硅(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可控硅整流器的简称。
可控硅有单向、双向、可关断和光控几种型别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控制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可控整流、调压、逆变以及无触点开关等各种自动控制和大功率的电能转换的场合。
单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单向可控硅原理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讯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迴圈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讯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一、单向可控硅工作原理可控硅导通条件:一是可控硅阳极与阴极间必须加正向电压,二是控制极也要加正向电压。
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可控硅才会处于导通状态。
另外,可控硅一旦导通后,即使降低控制极电压或去掉控制极电压,可控硅仍然导通。
可控硅关断条件:降低或去掉加在可控硅阳极至阴极之间的正向电压,使阳极电流小于最小维持电流以下。
二、单向可控硅的引脚区分对可控硅的引脚区分,有的可从外形封装加以判别,如外壳就为阳极,阴极引线比控制极引线长。
从外形无法判断的可控硅,可用万用表r×100或r×1k 挡,测量可控硅任意两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当万用表指示低阻值(几百欧至几千欧的範围)时,黑表笔所接的是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是阴极c,余下的一只管脚为阳极a。
可控硅工作原理
可控硅工作原理
可控硅是一种电子器件,它可以控制和调节电流。
它由可控硅晶体管(SCR)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由三极管结构组成。
它能够根据电源控制输入信号大小,从而控制系统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源接在可控硅的两个极性之间时,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的大小来控制可控硅的电流。
当可控硅检测到可控电源的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控硅会打开,电流就可以通过可控硅。
当可控电源的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控硅就会关闭,电流就不能通过可控硅。
此外,可控硅还可以控制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电热器的温度,电灯的亮度,电视节目的音量等等。
它还可以用来控制电源的开关,控制电源的输出功率,控制电源的效率,控制各种电子装置的输出功率,以及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
总之,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源的大小来控制可控硅的电流,从而控制和调节电流,电动机的转速,电热器的温度,电灯的亮度,电视节目的音量,电源的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源的效率,以及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
可控硅是当今电子行业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元件,它的工作原理对现代电子设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带图)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带图)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器的简称。
它是由三个PN结四层结构硅芯片和三个电极组成的半导体器件。
图3-29是它的结构、外形和图形符号可控硅的三个电极分别叫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当器件的阳极接负电位(相对阴极而言)时,从符号图上可以看岀PN结处于反向,具有类似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当器件的阳极上加正电位时(若控制极不接任何电压),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器件仍处于阻抗很高的关闭状态。
但当正电压大于某个电压(称为转折电压)时,器件迅速转变到低阻通导状态。
加在可控硅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低于转折电压时,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如果在控制极上加有适当大小的正电压(对阴极),则可控硅可迅速被激发而变为导通状态。
可控硅一旦导通,控制极便失去其控制作用。
就是说,导通后撤去栅极电压可控硅仍导通,只有使器件中的电流减到低于某个数值或阴极与阳极之间电压减小到零或负值时,器件才可恢复到关闭状态。
图3-30是可控硅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中曲线I为正向阻断特性。
无控制极信号时,可控硅正向导通电压为正向转折电压(U BO);当有控制极信号时,正向转折电压会下降(即可以在较低正向电压下导通),转折电压随控制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当控制极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出现正向阻断状态了。
曲线H为导通工作特性。
可控硅导通后内阻很小,管子本身压降很低,外加电压几乎全部降在外电路负载上,并流过比较大的负载电流,特性曲线与二极管正向导通特性相似。
若阳极电压减小(或负载电阻增加),致使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I H时,可控硅从导通状态立即转为正向阻断状态,回到曲线I状态。
曲线山为反向阻断特性。
当器件的阳极加以反向电压时,尽管电压较高,但可控硅不会导通(只有很小的漏电流)。
只有反向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电流才突然增大,若不加限制器件就会烧毁。
正常工作时,外加电压要小于反向击穿电压才能保证器件安全可靠地工作。
可控硅的重要特点是:只要控制极中通以几毫安至几十毫安的电流就可以触发器件导通,器件中就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
scr的工作原理
scr的工作原理
SCR,即可控硅开关(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控制交流电流的导通与截止。
SCR主要由PNPN结构组成,一般具有三个引脚: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关断状态:在无控制信号作用下,SCR处于断态。
此时,
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PN结反向偏置,保持高阻态。
无论在阳
极和阴极之间施加多大的正向电压之时,SCR均无法导通。
2. 触发导通:当在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施加一个适当的正向电压脉冲时,SCR将会导通。
此时,由于控制极电流增加,导致
PN结区域发生击穿。
一旦击穿,SCR将进入导通状态。
3. 维持导通:一旦SCR导通,无论控制极信号是否存在,它
将一直保持导通状态。
导通状态下,SCR阻抗非常低,几乎
可以忽略。
只有当阳极电流被减少到一定程度,或者断开阳极电源,SCR才能恢复到关断状态。
SCR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物理特性。
PNPN结构使得SCR
具有单方向的电流传导特性。
在导通状态下,SCR的电流可
以从阳极流向阴极,但反向电流是无法通过的。
SCR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领域,在电动机控制、电子开关、照明和电压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尤其在高功率、高电压的场景中,SCR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1、工作原理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图1所示图1 可控硅等效图解图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 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此条件见表1表1 可控硅导通和关断条件状态条件说明从关断到导通 1、阳极电位高于是阴极电位2、控制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电流两者缺一不可维持导通 1、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大于维持电流两者缺一不可从导通到关断 1、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任一条件即可2、基本伏安特性可控硅的基本伏安特性见图2图2 可控硅基本伏安特性(1)反向特性当控制极开路,阳极加上反向电压时(见图3),J2结正偏,但J1、J2结反偏。
此时只能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当电压进一步提高到J1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接差J3结也击穿,电流迅速增加,图3的特性开始弯曲,如特性OR段所示,弯曲处的电压URO叫“反向转折电压”。
此时,可控硅会发生永久性反向击穿。
图3 阳极加反向电压(2)正向特性当控制极开路,阳极上加上正向电压时(见图4),J1、J3结正偏,但J2结反偏,这与普通PN结的反向特性相似,也只能流过很小电流,这叫正向阻断状态,当电压增加,图3的特性发生了弯曲,如特性OA段所示,弯曲处的是UBO叫:正向转折电压图4 阳极加正向电压由于电压升高到J2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J2结发生雪崩倍增效应,在结区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电子时入N1区,空穴时入P2区。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双向导通特性,可以实现电流的单
向控制。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PN结、触发电压和关断条件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首先,可控硅的基本结构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构成的PN结。
当PN
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时,电子和空穴会在PN结内扩散,形成电流。
而当PN结处
于反向偏置状态时,电子和空穴的扩散会被阻止,电流几乎为零。
这种特性使得可控硅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
其次,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是使其导通的最小电压。
当外加电压大于触发电压时,PN结内部会形成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得可控硅导通。
这也是可控硅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通过控制触发电压来实现电流的控制。
最后,可控硅的关断条件是指当电流小于保持电流时,可控硅将自动关断。
保
持电流是指在可控硅导通状态下,即使触发电压消失,它仍然可以继续导通的最小电流。
当电流小于保持电流时,可控硅将自动关断,从而实现电流的控制和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PN结、触发电压和关断条件。
通过
对这些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可控硅,实现电流的精确控制和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参数详解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参数详解可控硅(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四层P-N结构组成,具有三个电极:阳极(Anode)、阴极(Cathode)和门极(Gate)。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达到一定的电压(称为激励电压),并且在门极上施加一个正脉冲电压时,P-N结上就会有电流通过,使得可控硅导通。
此时,可控硅的状态称为导通状态。
当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压低于激励电压,或者在门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为零,或者阳极阴极之间的电流下降到可控硅的保持电流以下时,可控硅会进入截止状态。
可控硅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参数:1.阻断电压(VBO):阻断电压是指可控硅在截止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
超过这个电压,可控硅就会击穿,产生电弧。
2.保持电流(IH):保持电流是指可控硅在导通状态下必须保持的最小电流。
保持电流以下,可控硅会自动进入截止状态。
3.阻止电流(IDRM):阻止电流是指可控硅在截止状态下流过的最大电流。
超过这个电流,可控硅可能会被损坏。
4.导通电压降(VF):导通电压降是指当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时,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降低。
5.死区时间(tQ):死区时间是指可控硅在接收到门极脉冲后,需要经过的一段时间才能将晶体管从截止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6.触发电流(IGT):触发电流是指施加在门极上的脉冲电流,将可控硅从截止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的最小电流。
7.可控硅的响应时间:可控硅的响应时间是指从接收到触发信号到开始导通的时间。
可控硅的应用范围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交流电控制、瞬态电压抑制、开关电源和电机驱动等领域。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和方向的改变。
它是由四层或三层p-n-p-n的结构组成,主要由半导体材料硅制成。
触发:在不加电的情况下,可控硅的p-n-p-n结构处于正向阻断状态。
当加上一个相对较小的正向触发电压时,发射结损耗能量,电子流可以穿过去。
此时,管子由高阻态变为导通态。
导通:当触发电流正常流动时,当前向两个结都失去了控制,处于导通状态。
此时,可控硅呈现出非常低的电压降,电流通过它。
并且,一旦这个状态达到,即使撤销触发电流,可控硅还会一直保持导通状态。
关断:在导通期间,压降减少到一个较低的值,以使电流不再流过管子。
为了使可控硅返回高阻状态,并且不再传导电流,需要在阳极到触发电流的线路上加个负向电压。
这导致管子正常关断。
可控硅的触发有两种方式:正向触发和负向触发。
正向触发是指在阳极与控制极之间加上正向电压,将可控硅由高阻态变为导通态。
这种方式需要一个外部正向电源来提供触发电流。
负向触发是指在阳极与控制极之间加上负向电压,将可控硅由高阻态变为导通态。
这种方式不需要外部电源,可以由电荷存储装置提供负向电压刺激。
负向触发通常用于瞬态电压抑制和防止尖峰电压的干扰。
可控硅主要应用在交流电设备的控制电路中,特别适合用于高功率、高电流的场合。
它可以实现交流电的半波和全波控制,可以用于调光、调速、电动机控制、电焊设备、电炉控制等领域。
总之,可控硅通过触发、导通和关断过程来实现电流的控制和方向的改变。
它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电力控制领域中的重要器件之一。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简称SCR)是一种半导体电器元件,通过控制门极电压来控制其导通和关断。
可控硅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领域,如调压、控制电机、开关电源等。
其工作原理如下:可控硅由三个PN结组成,正向接入外电源,称为主电源。
其中,左边的PN结称为P结,右边的PN结称为N结,中间的PN结称为P结。
P结与N结之间的结点称为控制极,用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当可控硅的控制极未加电时,P结与N结之间的势垒阻隔着电流流动,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
此时无论主电源的极性如何,可控硅都无法导通。
当控制极加上正向的触发电压时,控制极与P结之间的PN结被击穿,形成一个电流通道,电流可以从主电源的正极流过P结,再通过可控硅流向主电源的负极。
可控硅此时处于导通状态。
当控制极加上负向的电压时,控制极与P结之间的PN结处于正向偏置,没有击穿现象。
此时可控硅仍处于关断状态。
可控硅的关断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极上的负向电压来实现。
当控制极加上负向电压时,PN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很快消失,PN结间的电流无法通过。
可控硅此时处于关断状态。
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可控硅过热,需要加入一个热敏电阻来监测温度,并通过控制器对控制极施加适当的电压。
控制器根据热敏电阻的温度信息调整控制极的电压,以实现对可控硅的控制。
可控硅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控性良好以及功率损耗小的优点。
能够在低电压和小电流下工作,使其在各种控制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可控硅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在关断状态下需要消耗一定的维持电流,且关断时间较长等。
总结起来,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极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其导通和关断状态。
通过正向触发电压使得PN结被击穿形成导通通道,而逆向电压则使PN结处于正向偏置,无法形成导通通道。
通过适当的控制电压,可实现对可控硅的可控性。
三相可控硅工作原理
三相可控硅工作原理
三相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包括:门极控制、导通和关断。
1. 门极控制:通过施加电压信号到可控硅的门极,可以控制可控硅是否导通。
当门极电压为正时,可控硅导通;当门极电压为零或负时,可控硅关断。
2. 导通:当可控硅的阳极电压(正电压)大于门极电压时,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
此时,可控硅的阻抗非常小,电流可以流过可控硅。
3. 关断:当可控硅的阳极电压小于门极电压时,可控硅进入关断状态。
此时,可控硅的阻抗非常大,电流不能流过可控硅。
通过调节门极电压的波形和幅值,可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从而实现对三相电源的控制。
三相可控硅通常用于交流电源控制、电机驱动等应用中。
可控硅模块工作原理
可控硅模块工作原理
可控硅模块是一种电子器件,它由可控硅和辅助元件组成。
可控硅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流流动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双向导电能力。
当可控硅的控制电极施加正向电压时,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可控硅流动;当控制电极施加反向电压时,可控硅会进入截止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可控硅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触发:当控制电极施加一个大于触发电压的脉冲电压时,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
触发电压一般较低,通常为几十伏特。
2. 导通:一旦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电流会从主回路的阳极流过可控硅,然后流向负极。
此时可控硅会保持导通状态,直到电流降至零或者外部控制信号改变。
3. 截止:当控制电极施加一个反向电压时,可控硅会进入截止状态,无法导通电流。
总的来说,可控硅模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极施加适当的电压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状态,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可控硅模块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和调节领域,如调光、温度控制、电机控制等。
可控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可控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是一种具有控制能力的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电能控制和电能转换领域。
它是由PNP结构和PN结构组成的,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和电压的开关。
一、可控硅的结构```A┌─┐G├─┼─┤K└─┘```二、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在工作时可以处于两种状态:导通和关断状态。
其工作原理如下:1.关断状态:当可控硅没有控制信号施加时,处于关断状态,此时主结两侧的电压为反向偏置(即由阳极到阴极的方向),主结上会出现一个很小的反向漏电流。
2.导通状态:当可控硅的控制极施加一个触发信号时,主结两侧的电压变为正向偏置(即由阴极到阳极的方向)。
主结上的正向漏电流增大,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
导通状态可以再分为三个阶段:(1)发火阶段:当控制极施加一个正的触发脉冲信号时,可控硅的主结两侧电压达到了导通临界电压(即触发电压),主结开始导通,此时可控硅出现一个较大的正向电流。
(2)继续导通阶段:一旦可控硅在发火阶段导通,即使控制信号消失,主结两侧的电压也会继续维持正向偏置,可控硅将继续导通下去。
(3)关断阶段:当可控硅的主结两侧的电流下降到低于其持续耐受电流(即电流绝对值下降到一个安全值)时,可控硅会自动进入关断状态,开始准备下一次导通。
另外,可控硅的导通状态还可以通过变压器的辅助磁场进行调整和控制。
通过改变辅助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改变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导通电流。
总结起来,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发火、继续导通和关断三个阶段,其中控制信号的触发是进入导通状态的关键。
通过控制信号的使能和禁止,可以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电能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可控硅广泛用于交流电控制、电机控制和电能调节等领域。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应用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应用可控硅,又称为双向可控硅(thyristor),是一种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施加控制电压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可控硅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于电力控制系统、直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电调速器等领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双极管三极结设备,其主要由P型半导体阳极、N型半导体阴极和控制极(门极)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不导通(停止)状态、触发状态、导通状态和关断状态。
1.不导通(停止)状态:当可控硅未施加控制电压时,处于不导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控制极和阳极之间形成一个反向偏置,使得硅控整流器阻止从阴极到阳极的电流流动。
2.触发状态:当施加正向电压至可控硅的控制极时,即控制电压达到了触发电压,可控硅进入触发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根据电流流动的方向,设备可以分为正向触发可控硅和负向触发可控硅。
正向触发可控硅的触发电流方向与电流流动方向一致,而负向触发可控硅的触发电流方向相反。
在触发状态下,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
3.导通状态:一旦可控硅进入触发状态,控制电流可以作为驱动电流,使得可控硅从不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在导通状态下,可控硅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变得极低,几乎可忽略不计。
4.关断状态:当可控硅在导通状态下,去除控制电压时,设备会进入关断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无论电压的极性如何,可控硅都将不导通。
二、可控硅的应用1.交流电控制系统:由于可控硅具有可控导通和关断特性,可通过控制电流的触发来控制交流电,应用于电焊机、灯光调光装置、磁悬浮列车等交流电控制系统中。
2.直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由于可控硅具有快速开关特性,可根据负载的变化,在适当的时间打开或关闭可控硅,从而调整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实现有源功率因数的校正。
3.电调速器:可控硅的导通电流和导通角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触发来调节。
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
4.整流器:可控硅可以控制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常见于电力系统中的整流器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硅中频电源的工作原理可控硅中频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一个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把50 Hz的工频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再经过一个滤波器(直流电抗器)进行滤波,最后经逆变器将直流变为单相中频交流以供给负载,所以这种逆变器实际上是一只交流—直流—交流变换器,其基本线路如图2 。
下面分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及保护回路分别进行一些介绍。
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共有六个桥臂,在每一个时刻必须2个桥臂同时工作,才能够成通路,六个桥臂的工作顺序如图3 。
现假定在时刻t1-t2(t1-t2的时间间隔为60o电角度,既相当于一个周波的1/6)此时SCR 1和SCR6同时工作(图3(a)中涂黑的SCR),输出电压即为VAB。
到时刻t2-t3可控硅SCR2因受脉冲触发而导通,而SCR6则受BC反电压而关闭,将电流换给了SCR2,这时SCR1和SCR2同时工作,输出电压即为VAC,到时刻t3-t4,SCR3因受脉冲触发而导通,SCR1受到VAB的反电压而关闭,将电流换给了SCR3,SC R2和SCR3同时工作,输出电压为VBC,据此到时刻t4-t5, t5-t6, t6-t1分别为SCR3和SCR4, SCR4和S CR5, SCR5和SCR6 同时工作,加到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BA,VCA,VCB,这样既把一个三相交流进行了全波整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周期中,输出电压有六次脉冲。
这种整流电路由于在每一瞬间都有两个桥臂同时导通,而且每个桥臂导通时间间隔为60o,故对触发脉冲有一定要求,即脉冲的时间间隔必须为60o,而且如果采用单脉冲方式,脉冲宽度必须大于60o,如果采用窄脉冲,则必须采用双脉冲的方法, 既在主脉冲的后面60o的地方再出现一次脉冲。
2 三相同步及触发线路1)三相同步的选取及整形根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过程的有关要求,首先要保证触发电路与三相电源严格同步。
既有A相产生的触发脉冲必须接于整流电路1号,4号可控硅(称为正A负A ),B相产生的触发脉冲接于3号,6号可控硅(称为正B负B),C相产生的触发脉冲接于5号,2号可控硅(称为正C负C)。
本系统(如图4整流触发线路)整流触发线路里,三相同步信号直接取之380V电压,接入主控板的同步输入端,X10(A),X20(B),X30(C)。
通过降压电阻降压,进入由W1,W2,W3,C1,C2,C3组成的三相同步滤波,整形,平衡电路。
它的特点是由W1,C1(单相说明)组成积分电路。
电容量一定,改变阻值大小就可改变时间常数。
其作用有:(1)滤除网电杂乱尖峰波干扰,使同步信号纯正,定位准确,避免整流可控硅误动作。
(2) 调整三相不平衡度,调节移相范围可达12o使整流桥输出平衡。
2)整流触发的形成通过以上整形后的三相同步信号,由C4.C5.C6.分别送入大规模集成块TCA787C的同步输入端1.2.18角。
按三相全控整流桥触发电路的要求由7.8.9.10.11.12角分别输出 6 路调制后的双窄脉冲,经电容C13. C14.C15.C16.C17.C18耦合给6路大功率MOS管进行脉冲功率放大。
再由6只脉冲变压器输出,经整形后接于整流桥的6只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阴极,达到三相全控整流桥正常工作的触发目的。
3整流可控硅的选取。
1)由于三相全控整流桥工作在较低的频率范围,所以普遍选用普通整流可控硅,即KP系列可控硅。
2)跟据三相全控整流电路的理论计算,流过每一个可控硅的电流是整流输出总电流的0.334倍。
所以在使用中为了留有足够的富裕量,一般选用与电源的额定电流值相同大小的可控硅。
3)进相电源电压为三相380V的机型中,选定耐压值为1200V—1400V的KP硅。
进相电压为三相660 V的机型中,选定耐压值为2000V—2500V的KP硅。
二可控硅中频电源装置的逆变电路1 两种逆变器电路无论是感应加热或是感应熔炼,负载的功率因数都是很低的,也就是感应的Q值很高,在感应熔炼炉来说Q值一般在10-14之间,对感应加热来说,则根椐偶合程度Q值为5-9之间。
什么是Q值,Q值是指线圈的感抗和线圈的电阻之比。
也就是炉子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比。
举例来说,250Kg的感应熔炼炉,其需要的有功功率为160kw.假定Q值为10,则其无功功率为1600 kfar,这样大的无功功率,很显然不能有电网供给,那样电网的容量将非常庞大而不经济,因此,必须用能提供无功功率的电容器进行补偿,这个原理就象一般工厂里补偿功率因数一样。
无功功率的补偿方法有二种,一种是补偿电容器和炉子串联,叫作串联补偿,补偿电容器和炉子并联的叫做并联补偿。
针对二种不同的补偿方法,可以有两中不同的逆变线路,一种叫作串联逆变器,一种叫作并联逆变器,如图 5两种逆变器的比较如下;2 单相桥式并联逆变器的工作原理1)并联逆变器的基本线路如图6。
图中可控硅SCR1-SCR4组成了一个桥式线路,Ld为直流电抗器,L为感应炉,C为补偿电容, LC组成一个并联谐振线路。
这个线路是如何工作,又是怎样把直流变为中频电流呢;我们首先来研究分析一下线路正常情况下是如何工作的。
图7表示一个工作循环的情况。
假设在图7(a)中,先是(1) (2)导通(3)(4)截止,则直流电流Id经电抗器Ld,可控硅(1)(2)流向LC谐振回,由于Ld的电感值比较大,Id受Ld的限止基本上不变化而保持恒定,LC谐振回路受到一个恒定电流的激励,而产生谐振,震荡电压为正弦波,也就是说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正弦波,(这相当于图7(a)及图8中时刻t1前的电流电压波形)假定在这一时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极性左端为正,右端为负。
电容器两端电压将按正弦波规律变化,如果我们在电容器两端电压尚未过零之前的某一时刻(图8中的时刻t1)触通可控硅(3)与(4),此时可形成可控硅(1)(2)(3)(4)同时导通的状态,(如图7(b)),由于可控硅(3)(4)的导通,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通过可控硅(3)(4)加在可控硅(1)(2)上,阳极电压为负,阴极电压为正,可控硅(1)(2)两端由于承受一个反向电压而迅速关断,也就是说可控硅(1)(2)将电流换给可控硅(3)(4).换流以后,直流电流经电抗器Ld,可控硅(3)(4),从相反方向激励了谐振回路。
电容器两端电压继续按正弦规律变化,而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极性变成左端为负,右端为正,(如图7(c)),对应的波形图位图8中的t2—t3时刻。
在负载回路中的电流也改变了方向。
当电容器右端的正电压再要过零之前的某一时刻(这相当于图8中的t3时刻),再将可控硅(1)(2)触通则再次形成4个桥臂可控硅(1)(2)(3)(4)同时导通状态,但在此时使可控硅(3)(4)承受一个反向电压,而将电流换给了可控硅(1)(2),这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从上述换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可控硅(1)(2)导同时电流自一个方向流入负载,当可控硅(3)(4)导通时电流从相反方向流入负载,可控硅(1)(2)与(3)(4)相互轮流导通和关断,就把一个直流变成了交流,可控硅(1)(2)与(3)(4)交替工作的次数也就决定了输出交流电的频率。
这种变频线路因其换流过程是受负荷控制的,所以不需要外加另外的强迫换流装置,这是它和其它变频线路的不同之点,由于不需外加换流装置,因之这种变频线路的效率较高。
适合在大功率的感应熔炼及加热中应用,所以这种线路对负载的依赖性也是较大的。
2)从上述分析的逆变器的换流过程还可以看出,换流过程必须在电容器电压过零之前的某一时刻进行,也就是电流必须超前电压某一时间。
这一点在所介绍的线路中非常重要,不满足这一点,这种逆变线路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我们习惯上,把电流过零之点到电压过零之点这一段时间叫做引前触发时间tf ,为了保证可控硅(1)(2)与(3)(4)之间能可靠地进行换流,必须有一定的数值,不能太小。
这主要是从下述三点考虑:1在换流过程中,为了确保即将换流的SCR可靠关断,必须加上足够的反向电压,反向电压过低则可能关不断。
2必须确保一定的换流时间tr,在上面的分析中,假定换流是瞬时进行的,但实际上可控硅受一定的允许di/dt耐量的限制,换流是不能瞬时进行的,必须有一定的换流时间tr,这一点在后面还要叙述。
3要有足够的关断时间toff使即将关断的可控硅进行关断。
3)什么是可控硅的关断时间,可控硅在导通状态下,它的三个结上积蓄有载流子,可控硅在关断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使这些残留载流子,作为反向电流释放出来,才能使可控硅承受正向电压。
(这种残留载流子的消失时间与可控硅的构造,结温,及关断前流过可控硅的电流等有关)如果残留载流子尚未完全消失,既加上正向电压,可控硅将重新再度导通。
因此,引前触发时间tf必须大于换流时间tr与关断时间toff之和,既tf>tr+toff,不然的话,则可控硅尚未完全关断又将承受正向电压而再度导通,这就会造成非常危险的直通短路。
但是,安全换流时间tr所对应的超前角α也不能太大,主要是考虑下面两个原因;(1)α角度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Uc 就要增高,这将受到电容器和可控硅所能承受电压的限制,在单相桥式逆变线路中,当直流输入电压为Ud,中频输出电压为Uc,则在Ud和Uc的有效值之间存在下述关系;Uc=1.1Ud/cosα。
从式中可以看出,在输入直流电压Ud相同的条件下,当α角度增大,则cosα值减小,Uc将增大,也既加于电容器和可控硅两端的电压将增高。
这一点受到所选用的电容器即可控硅的耐压限制。
(2)中频输入的有功功率与α的关系:中频输出的有功功率P=Uc.ILcosα。
式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中频电压电流条件下ɑ角愈大,有功功率输出愈小,如果要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则ɑ角度愈大,则必须使输出中频电压,电流愈大,这样恶化了可控硅的工作条件。
4)综上所述,在目前考虑到可控硅的关断时间及所选用的可控硅元件,电容器的耐压水平,在输出中频频率1000Hz的情况下引前触发时间tf取100 μs左右,对应的角度ɑ大约是在30o-45o范围内。
这一超前的无功功率仍是由电容器来补偿的,前面在介绍谐振回路时曾讲到应补偿到谐振状态,实际上补偿到谐振状态还不行,为了要保证我们这一线路能正常工作,必须要过补偿,即补偿到电流超前电压一个ɑ角的程度。
在前面的分析当中,假定换流是瞬时完成的,就是说关闭的可控硅的电流是瞬时转换给导通的可控硅的,但是这样是不允许的,受到可控硅允许的电流上升率di/dt的限制,如果转换太快,可控硅将烧毁。
这是因为,当可控硅触发以后,电流首先在控制极附近流通,然后才以每微秒大约0.1mm的速度从控制极中心向外扩展,最后电流扩展到整个硅片,这样将使硅片的某些区域发生过热而烧坏,可控硅允许的电流上升率di/dt数值,随频率,换流时阳极电压,电流峰值及结温的增高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