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新题型之诗歌语言
2017全国卷新题型诗歌
2017全国卷新题型诗歌第一篇:2017全国卷新题型诗歌2017诗歌鉴赏新题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接叶巢莺①,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⑤。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⑥。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
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
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
③西泠:西湖桥名。
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
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
“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
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
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
以景示情,以情带景。
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
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2.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
(6分)二、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新题型之诗歌语言 PPT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多指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 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 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 1.动词
•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 特点,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 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 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 考查的重点。
①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 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 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 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 词为主。 ②最生动传神的字,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 或形容词为主。 ③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 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 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诗 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
5.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 使诗歌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进行修饰限制的词语, 妙用副词可以疏通文气,开头呼应, 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呆板为流动。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A、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 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 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 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 清”字点染出了一种凄凉、清冷的气氛,以映 衬作者被贬后内心的落寞和忧伤。
2017高考诗歌新课标题型-------诗歌鉴赏
2017高考诗歌新课标题型-------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安贫韩偓①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②。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注】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
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②蒲卢,又名螺嬴,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
“八行书”指信札。
“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
“九局图”指棋谱。
“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
“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
“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
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
D.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E.《安贫》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
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15.诗作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映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6分)14.(5分)BD(选B项2分,选D项3分。
B项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
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
D项尾联,诗人在回顾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之后迸发出的一个质问: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才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像齐愍王听竽那样认真地选拔人才以挽救国事呢?质问又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是无可奈何的感慨:世无识者,有志难骋,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懑终于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天仙子 张 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 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下阕“云破月来花弄影”为本词千古名句,王国 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矣。”请说说“弄”字在此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第 10 题)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 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②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 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 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 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①“拳” “退” ②拳,蜷缩;退,向 后移动③( 白鹭蜷缩栖息在沙滩上,使 沙滩都显得一片明亮;天空如此高远辽阔, 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飞, 而是向后退去. )用“拳”字形象地表 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安然恬静的神 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 雁在辽阔天空中飞行似乎后退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 结合的画面。
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一)倒装句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 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 侧重点。
1、主语后臵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_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范成大书扇的原作已佚,姜夔这首次韵却留下了石湖悠然意远的风致。
淳熙十四年(1187)的夏天,姜夔从湖州赴苏州谒见范成大。
范的生日是六月初四,姜夔创作歌曲《石湖仙》为他祝寿:“……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红香绿舞。
”这首书扇次韵,与词意相关,盖即一时所作。
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笔画难以表现的情韵。
虽然范成大晚年营建的石湖别墅,经过七八百年的桑田沧海,早已化为劫灰,但石湖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环洞桥依然存在,诗中的意境多少还可得到点印证。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造访石湖,是坐船来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密,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流出来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郎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而退隐石湖。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完整版)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解析】14.BE【试题分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此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最新整理)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
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的全部内容。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
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
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
2017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解析
其卓 越的识人之 明 ,为北宋 朝廷及整个 文学史做 了一份 突出 的贡献。在追求公 平正义 的今 天 ,欧阳修 的这一 做法 ,正体 现 了国家选拔任用人才的潮流。
【 考题评价与解析】
这首诗作为 2 0 1 7 年的诗歌鉴赏的考题,极符合考生的实际. 与考生的考场体验如出一辙 ,因此 ,诗歌在内容上没有设置难度 。 这也与全国卷Ⅲ的高考作文 “ 高考 四十年”遥相呼应。诗句也写 出了考生的临场体验,艺术手法上考生亦可心领神会。 第 十 四题 ,选 项上相 较往 年简捷 许 多 ,都 不超过 一行 ,
内容 的表 面 ,选取 与时代相吻合 的诗歌 ;这样 ,鉴 赏诗歌才 不会盲 目。 思想感情 方面 ,选 取一些健康 向上 、愉悦 人心 、志趣高
紫 案 焚香 暖 吹 轻 ,广 庭 清 晓 席群 叶声。 乡里献 贤先德行 ,朝廷列 爵待公 卿。 自惭 衰病 心 神 耗 ,赖 有 群 公 鉴 裁精 。 1 4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 当的两项是 ( 5分) A . 诗 的第一 句写 出了考场肃穆 而怡人 的环境 ,衬托 出作 者的喜悦心情 B . 第三句重点在 表现考生们奋 勇争 先 、一往无前 ,所 以
人看到群英们如此表现而 内心充满希望的喜悦之 隋。
【 备考建议 】
通过梳理 、概述与分析 2 0 1 7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特 点 ,下面对 2 0 1 8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备考,提 如下建议 :
夯 实 基 础 .立足 读 懂 。 高 考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不 偏 不 怪 ,试 题 虽 然 所 选 文 本 是 存 课 本 以外 ,但 它 总 以这 样 那 样 的方 式 与 课 本 建 立 联 系 此, 复 习备考 阶段 ,应高度 重视 中学语 文课本 中的古代诗 歌篇 日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科网【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诗眼 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 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诗或某句的字词。 具体说来,“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 ( 词) :
①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 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 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 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 词为主。 ②最生动传神的字,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 或形容词为主。 ③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 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 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 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 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 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 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 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 也不尽相同。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 温庭筠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 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清明幽静的气氛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四)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 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 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 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 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 夸张 缘愁似个长”,“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
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1、常见的语言风格 (1)清新明丽: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雅 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平淡质朴:用词朴素,平淡中有深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辞藻华丽:用词雕琢,色彩绚丽,情思奇 幻。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如何鉴赏一首诗
(4)明白晓畅:直接明朗,一语破的,直抒胸臆, 通俗易懂。 谁料江边怀我夜, 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 悔, 不解多情先寄诗。
A、“荒”“瘦”二字在诗中是“荒凉冷落”、“瘦 瘠贫瘠”之意。此处运用十分贴切,能传达出诗人 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 染力。寄寓了诗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诗 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
3、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进行修饰限制的词语, 妙用副词可以疏通文气,开头呼应, 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呆板为流动。
(5)明快简洁:以粗笔勾勒,用词简洁,构图利落, 色彩明快。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如何鉴赏一首诗
(6)委婉含蓄:用词婉约,情感含蓄曲折、缠绵、缱 绻。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雄浑豪放:①雄奇(气势雄伟,想象奇特)。② 雄浑(气势雄伟,内涵深厚)。③奔放(气势直接奔 放,如大江奔涌不回头)。 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 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所以形容词作为 “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 用的情况。
例
(2015· 湖北卷)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如何鉴赏一首诗
(8)苍凉悲慨:情感悲壮慷慨,苍劲寂寥。(壮阔)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 泪下。
(9)沉郁顿挫:沧桑、遒劲,情感深沉忧郁。(深刻)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洗练(简练):用词简洁,却凝练,表现力强, 意蕴丰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其他:口语化、入木三分、深刻、意蕴丰富、精巧、 传神、对仗工整、亦庄亦谐等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 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A、颔联的飞花、落絮是残春景物,虽然蜜蜂、鱼 儿添了几分生机,但仍写出诗人伤春伤别的落寞。 B、颔联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 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 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 运用拟人, 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日长简仲咸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 A、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 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 以下三联也均承此而来。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 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 诗人被贬后无聊、闲适的闲居生活。 •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
出了忧愁之深。
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
对比
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将杨贵妃的眉毛、风度、多情、得到的宠爱都 融入到对比的数字中。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举杯邀明月,对
比拟 影成三人”一句,运用拟人修辞,巧用数量词将 冷清的画面写活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二、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 炼句与炼字的属性相似,但综合性更 强,自由度也大,它可以从内容、形 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进 行赏析。
位置
作用或效果 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对什么的描写
首句 ;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 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 中间 或承前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 句 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A、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 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 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 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 清”字点染出了一种凄凉、清冷的气氛,以映 衬作者被贬后内心的落寞和忧伤。
•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A、“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一个“背” 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 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 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 浓重的思乡之情)。
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
尾句 现作者什么情感;或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 么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A、颔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 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 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 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 B、尾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冬季雪压竹枝, 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表 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
古代诗歌鉴赏 语 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 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 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 角度:一是抓关键字词,炼字析句; 一是品析语言风格。
•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 •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风格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多指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 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 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 1.动词
•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 特点,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 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 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 查的重点。
如何鉴赏一首诗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慨深沉
如何鉴赏一首诗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A 、这首诗语言委婉含蓄。“黄莺儿” 显出女子的纯 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委婉的语言 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5.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 使诗歌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 A、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收到了 很好的艺术效果。“葱葱”,状写出溪边 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第二句的“靡靡 ”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 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 。渲染出一幅荒芜、萧瑟的凄凉意境。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繁盛之貌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 A、“一身”与“六千里”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 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 “万死”与 “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 滴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 染力。 “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 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 “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诗 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