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教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一、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品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品德的兴趣,提高其自觉培养良好品德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品德与生活的意义a. 品德的定义和作用b. 品德与个人幸福生活的关系c. 品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2. 培养正确的品德观念a. 学习正确的道德榜样b. 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c. 培养友善和合作的品质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a. 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b.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私人物品c.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4. 活动设计a.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品德与生活的关联,例如校园欺凌、环境保护等。

b. 分组讨论:给学生不同的品德情境,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c. 绘本故事分享:选择一些涉及品德与生活的绘本故事,让学生通过分享和解读故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或问答环节,引起学生对品德与生活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介绍品德与生活的关系:通过PPT、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给学生展示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到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游戏活动: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如“我是好同学”游戏,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某种好品德或好生活习惯,学生彼此交流后,尽量与拥有其他品德卡片的同学搭配成对。

4. 案例分析:给学生呈现一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品德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活动设计:根据已列举的活动设计,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绘本故事分享等活动。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帮助他们总结如何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品德的兴趣,提高其自觉培养良好品德的能力。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案

【文档标题: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问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品德与生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良好的品行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教案,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份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品德与生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能力。

第二章:理论框架2.1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基本概念介绍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明确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强调品德与生活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2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探讨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要求。

第三章: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的设置根据学生年龄和发展阶段,结合社会实际,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3.2 教学方法的选择介绍适合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第四章:教学策略与评价4.1 教学策略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情感教育、示范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以提高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实效性。

4.2 教学评价介绍品德与生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观察记录、作品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生活能力。

第五章:教案示例5.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5.2 教学内容列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包括课堂活动设计、作业布置等。

5.3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活动、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等,以便教师能够清晰地组织授课。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总结教案设计的经验和教训,评价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案的实际效果。

6.2 展望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师资培训、扩大教育资源等。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多彩的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多彩的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多彩的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词汇:早操、少年宫、游泳、绘画、唱歌、跳舞、乒乓球、足球等词汇,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可以选择哪些课余活动,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能力目标:(1)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的能力。

(2)学会自我规划和组织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

(2)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使学生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和相关知识。

2.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其中。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与学生们亲切交流,问问他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满足,以及对课余活动的认识和想法。

2.学习新词汇及相关知识介绍本篇课文的主题,并提出问题:“你们参加过哪些课余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吸收生词:单词卡片、PPT、小游戏等。

让他们理解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3.理解课文意思及答题听一遍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聆听与课余生活相关的内容,以加深理解并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听完课文后,做题家庭作业,提醒学生在复习时,重点关注答错的问题。

4.让学生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或参考课文中的范例,分享自己参加的课余活动,或者进行模拟口语练习。

5.课堂小结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同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和备课。

四、板书设计多彩的课余生活早操少年宫绘画游泳跳舞唱歌乒乓球足球五、教学后记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是最简单、最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品德与生活面试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面试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面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通过面试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品德与生活的基本关系。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面试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2.讲解品德与生活的基本关系(20分钟)教师简要地介绍品德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3.品德培养活动(4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a.学生小组以给出一个生活场景,讨论并给出在这个场景中应有的品德和行为。

b.学生小组讨论并给出一些常见的品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面试活动(3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小组面试活动,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面试。

面试题包括以下内容:a.你认为品德对于一个人的生活重要吗?为什么?b.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哪些品德素质?c.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你是如何解决的?d.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四、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品德与生活。

五、教学延伸:1.请学生回家与家长讨论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组织品德故事分享会,让学生讲述一个与品德有关的故事,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品德与生活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品德与生活的关系,明确了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小组活动和面试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下一步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品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品德与生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很多事情,应当从小学会爱护自己。

(二)能力目标养成良好习惯,爱护自己,保持健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健康身体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很多事情,应当从小学会爱护自己。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习惯,爱护自己,保持健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的身体以及身体的重要作用,还简要学习了一些保健常识,这节课,我们来重点探讨学习一下,我们该怎样爱护自己,使我们健康的成长呢,好不好呢?学生:(略)老师:爱护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渡)讲授新课一、养成良好的习惯(板书)(一)爱清洁、讲卫生(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九页,我们看一下图中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呢?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大家说得很好,同学们在刷牙、洗脚、剪指甲和洗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然后选代表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他们这些行为都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这样可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以让同学们用显微镜看一看,同学们指甲里的细菌,让他们明确不讲卫生的危害。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使我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呢?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略)(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口腔保健”、“错误的刷牙方式”、“正确的刷牙方式”、“耳内进小虫的处理方法”;图片“便后洗手”、“讲卫生”、“刷牙顺序”、“刷牙的正确方法”;还可给同学们讲“手绢的卫生”、“不共用水杯、毛巾”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当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看课本第四十页,我们看上面三幅图片,这些同学在做什么?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略)(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视力保健”、“视力保健影片”;图片“保护眼睛”系列、“做眼保健操”、“看电脑的正确姿势”学习一些视力保健知识。

品德与生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课程导入2.品德与生活的关系3.良好习惯的培养4.道德品质的培养5.社会责任感的培养6.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品德与生活的课程。

你们知道品德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门课程呢?生:……师:好,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2.品德与生活的关系生:……3.良好习惯的培养生:……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对。

我们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均衡,不挑食;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4.道德品质的培养生:……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棒。

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假;友善待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勇于担当。

5.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师:再次,我们要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态度。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到位。

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关爱他人,帮助有需要的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6.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师:我们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的沟通、协作、理解、包容等能力。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生:……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棒。

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善于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包容他人,尊重差异。

四、课后作业1.思考:如何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2.写一篇关于品德与生活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2.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重难点补充:1.良好习惯的培养师:同学们,我们说的良好习惯,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是为了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 品德与生活课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一、课程背景品德与生活课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品德和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培养良好的品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品德,了解品德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4.通过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设置1. 品德教育活动:•活动1:正直与诚实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直与诚实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回答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道德问题。

•活动2:友善与善良组织学生参与友善行为的实践活动,例如帮助别人、关心他人等,引导学生了解友善与善良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2. 生活教育活动:•活动3:健康饮食通过讨论和展示食物图片,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设计一张健康饮食宣传海报。

•活动4:环保意识通过观看环保教育视频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创新与实践活动:•活动5:创意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

•活动6: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如组织一次公益活动、策划一个展览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口头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2.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填写反馈表或写一篇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3.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书面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交流和反思。

五、教学延伸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组织参观社区、公益机构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品德与生活的相关实践;•配合节日或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品德与生活主题活动,如环保宣传活动、慰问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生活教案范文

品德与生活教案范文

品德与生活教案范文教案:品德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品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提高品德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2.提高品德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

三、教学重点:1.分析品德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品德对于生活的影响。

2.掌握提高品德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2.相关视频资料。

3.小组讨论题目。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播放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体验品德对于生活的影响。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品德与生活有何关系?品德对于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讲授1.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展示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并进行详细讲解。

2.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品德素养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步骤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形成小组汇报:a.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b.如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步骤四:小组汇报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1.综合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总结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和合理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与困惑。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将课堂上讨论的品德培养方法和技巧整理成文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了一些提高品德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在小组讨论环节,要提前准备好讨论问题和指导学生的思考,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有效的学习成果。

初中品德与生活教案

初中品德与生活教案

初中品德与生活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关爱他人的方法3. 关爱他人的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爱他人的经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的理论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场景。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2. 在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记录下自己的关爱行动,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关爱他人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感人故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前言本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在教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时的教学安排和内容。

全册教案包含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品德与生活技能。

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品德与生活态度。

-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优秀的品德。

-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单元一:感受假期的快乐- 研究内容:了解假期的乐趣和意义。

- 教学重点:培养对假期的正确理解,学会合理规划假期活动。

-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说读写结合。

- 评价方式:口头表达、小组合作。

单元二:质朴的乡村风情- 研究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风情。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文表达、实地参观。

- 评价方式:综合评价、书面表达。

单元三:艰苦奋斗,继续前行- 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我的祖国》等诗歌作品,了解英雄人物和奋斗精神。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和英雄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 教学方法:朗读演绎、情感体验、写作表达。

- 评价方式:视听评价、个人表述。

单元四:小消防员- 研究内容:研究基本的消防知识与技能。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演练训练、互助合作。

- 评价方式:实地操作、小组合作。

单元五:读书如行路- 研究内容:阅读和欣赏小说、寓言和诗歌作品。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教学方法:分析阅读、讲解解读、互动评析。

- 评价方式:书面作业、口头表达。

总结本教案覆盖了《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的全书教学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品德与生活技能的目标。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配合教辅材料使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案在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社会参与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本文将从青年人的品格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生活技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青年人的品格培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故事、讲解寓言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班级组织活动、分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品德培养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部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个体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

同时,可以通过讲解名人榜样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上的正能量,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生活技能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例如,教授学生简单的烹饪技巧,让他们在家中学会做饭;教授学生简单的急救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通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

此外,还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做好人和做有用之人的奠基工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的核心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素养;
4. 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惯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3. 善待他人、守时守信、爱护环境等基本品德的培养;
4. 良好生活惯的养成,包括卫生惯、安全惯等;
5. 社交能力的培养,包括与他人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情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探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 游戏竞赛:设计趣味性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研究成果: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掌握情况;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游戏竞赛中的合作能力;
4. 实际应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惯的养成情况。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的简要内容安排,请老师们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扩展。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一、引言: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性品德与生活课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生活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并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将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关注道德教育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应既关注道德教育,又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

2.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介绍社会交往的规范、礼仪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3.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和管理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4.法律与安全知识:介绍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安全意识。

5.健康与生活方式:传授健康饮食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互动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既需要定期的考试和作业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

六、校园与社会的结合: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组织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比如,开展义工活动、参观社区服务机构、组织社会实践等,提供学生锻炼品德和生活技能的机会。

七、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需要家校合作,家长在品德教育中的积极参与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探索、观察、思考和实践,认知世界,理解生活,理解自我,从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品德故事
第二单元:身边的卫生保健
第三单元: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交通安全
第五单元:家风家教
第六单元: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每单元的研究,学生了解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卫生惯、环保意识,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好惯。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的好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制定情境、模拟实际场景、引导学生用多
种方式、多角度思考,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游戏教学法: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某些活动中,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评价:
1.及时性评价: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位观察学生的表现
和情绪,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研究内容的
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通过本教学设计,相信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使每位学生
都能成为道德、智慧、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良好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3.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自我照顾、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4.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品德与生活的关系2. 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养成3. 自我照顾和生活技能4. 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参与一个小活动,让他们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品德?我们为什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思考,并了解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品德与生活的关系(10分钟):通过幻灯片和故事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品德的故事,如“狼与羊羔”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好人与坏人的行为差异,以及品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养成(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分析和区分不同行为的后果。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

4. 自我照顾和生活技能(15分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用的自我照顾和生活技能进行讲解,如如何正确地洗手、梳头、穿鞋子等。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示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强调其重要性。

5. 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15分钟):通过分组活动、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分工合作等,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简要总结品德与生活的关系、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照顾和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品德与生活关系的理解;2.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估其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情况;3. 通过学生在自我照顾和生活技能的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程度;4. 通过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

部编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2.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增强公共设施的使用意识;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公共设施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2.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3. 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2.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课件;2. 学生准备好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与学生谈论公共设施的作用,如公交车、自来水、电等公共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2. 引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 研究新课1. 教师为学生介绍公共设施的概念及种类。

2. 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举出几种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并教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

3. 告诉学生公共设施的公共资源多数要和他人分享,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设施等惯。

3. 模仿表达1. 要求学生模仿老师、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并跟着音频进行模仿。

2.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达。

3. 教师进行点评,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4. 课后拓展1.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家小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录入到家庭作业本中。

2. 下节课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小区布置图,标注出公共设施及其使用情况。

六、板书设计- 公共设施的概念及种类- 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 爱护公共设施,分享公共资源七、作业观察自家小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录入到家庭作业本中。

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

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

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站,也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起点。

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就如何设计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展开讨论。

一、目标设定在设计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和品行规范,生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

二、主题选择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教学。

例如,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勤劳节俭等主题都是常见的品德教育主题,而的主题可以包括饮食健康、个人卫生、家庭作息等。

三、任务分解将主题细化为具体的任务,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尊重他人”主题下,可以设置“理解并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隐私”等任务。

四、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中,应选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幼儿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生活知识。

五、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中,应准备相应的教具和材料。

例如,在“友善待人”主题下,用图片、绘本等引导幼儿认识友善的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

六、教学流程设计好教学流程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应该注意将任务和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同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课堂组织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中,课堂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幼儿共同完成任务;也可以进行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游戏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八、评价与反馈在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中,应设立相应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口头评价等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和进步。

九、家校合作幼儿园品德与生活教案的实施需要与家庭密切配合。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在家庭中加强相应的教育引导。

十、孩子参与在品德与生活教案中,要鼓励孩子的主动参与。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活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活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使其懂得尊重、合作、友爱等基本品德。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尊重他人
- 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尊重的理解和认同。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尊重他人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2. 友爱团结
-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互相扮演朋友,在情景中研究友爱团结的重要性。

- 分小组合作,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助人为乐
- 教师示范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 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制定一些助人为乐的计划,并在实践中体验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

4. 勤劳研究
- 研究计划的制定,让学生了解制定研究计划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品德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示范和引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我会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我会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我会学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我会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材。

2.教具:课件、实物等。

3.学具:练习册、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2. 学习新知(2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关键词,并解释其含义,如学习、目标、方法等。

然后,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锻炼与实践(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主学习的主题,如科学、音乐、绘画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利用课本、练习册、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

4. 总结反思(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总结,并帮助学生识别出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5. 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主题学习,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态度。

然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学习游戏、学习竞赛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生品德与生活课教案

初中生品德与生活课教案

初中生品德与生活课教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品德教育在初中生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初中生活课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2.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特点,培养对社会、学校、家庭有责任感;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关心他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2. 诚实守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 勤劳自律:培养学生勤劳自律的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律能力;4. 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培养友善的人际交往方式;5. 爱心公益:培养学生爱心公益意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 观摩讲评法:组织学生观摩优秀品德行为,进行讲评;3. 游戏互动法: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品德行为。

五、教学过程1. 感恩教育通过讲述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2. 诚实守信通过讲解诚实守信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道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诚信经历。

3. 勤劳自律通过展示勤劳自律的正能量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努力和自律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4. 尊重他人通过讲述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行为。

5. 爱心公益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公益事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六、教学评价1. 个人情况分析: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品德素养发展情况;2. 观察记录: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3. 作品展示:学生可以制作展板、写下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示自己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收获与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家真好”第一课《瞧,我们这一家》教学设计一、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二、课例名称:《瞧,我们这一家》三、执教教师:刘瑞平四、课型:活动性学习五、年级:一年级(上册)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四单元“我的家真好”中《瞧,我们这一家》。

《我的家真好》由“瞧,我们这一家”、“小手牵大手”、“今天我当家”三课组成,比较全面展示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辛苦,学会做家庭的小主人,分担父母的辛苦,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瞧,我们这一家”是《我的家真好》中的第一课,旨在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感恩父母,并要和父母多接触,多沟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所以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重点要突出“体会幸福生活”、“感恩父母”和“与父母沟通”三个板块。

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多样的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热爱自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观。

(二)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源于教材,同时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在活动实践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同和升华。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感恩父母。

2、和父母多接触,多沟通,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重点:通过活动,学会感恩父母。

难点:培养孩子与父母沟通,化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

(四)教学教具:多煤体、彩笔。

(五)板书设计第四单元我的家真好第一课瞧,我们这一家1、评一评:谁的家最幸福2、说一说:如何感恩父母3、做一做:做父母的好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六)教学环节板块一:体会幸福的家庭生活,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活动:评一评,谁的家最幸福。

教师导题: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庭吗?能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吗?你们又有哪些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说一说,看谁说的最好。

我们还要评选出“谁的家庭最幸福”,老师要给你们奖励。

教学活动:多煤体出示教师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

1、你们家的家庭成员有哪些?2、每个成员都有什么特点?3、父母的工作单位。

4、父母喜欢的食物。

5、父母喜欢的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对自己家庭成员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自己的家庭成员照片,并做简单的介绍,同时说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并引导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与家庭成员最幸福的场景。

学生活动:由于学生年龄小,绘画能力有限,只要能画出基本线条即可,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画作,并做简单的描述,说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教师总结: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师希望你们都在幸福家庭中快乐成长。

但同学们知道吗,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人是谁吗?(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动手、表达,体会家庭的幸福生活,同时自然导入本课的第二个板块:幸福的生活来自父母的无私付出。

作为子女,更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板块二:感恩父母,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活动:说一说,如何感恩父母。

教师导题:今天早上,你的早饭是谁给你做的,你的衣服是谁给你洗干净的,你的小辫是谁给你扎起来的······。

父母每天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非常辛苦,我们又要怎样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多媒体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

学生活动:以课本45页填一填为例,让学生填上自己家人的生日和自己的生日,并与相应的属相相连。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肯定都知道自己的生日,但父母的生日未必都知道。

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父母从没有忘记自己孩子的生日,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下次一定要记住。

)教师总结: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除了要牢记父母的生日之外,还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

学生活动:做一做,你要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可以请学生先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再进行表演。

比如照顾生病的父母;自己整理房间;出门打招呼或写留言条;叮嘱父母早回家;父母下班,为父母递鞋,倒水;为父母庆祝一次生日,送上生日祝福和生日卡片······)教师总结: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表达。

老师今天有一个倡议,回家拥抱一次我们的父母,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妈妈(爸爸)”设计意图:先以生日为导入口,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然后自然过渡到我们平常对父母关心不够,所以更应该懂得感恩父母,善于表达对父母的爱。

板块三:做父母的好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

活动:做一做,如何与父母沟通,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教师导题:通过前面两个板块的学习,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分享了各自幸福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明白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应该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也都不一定相处都很愉快,也会有一些小摩擦,小矛盾。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应该怎样化解呢?师生互动:预设几个小问题,与学生交流,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1.你做过最让父母开心的事情吗?2.你生过父母的气吗?为什么事情生气?3.你和父母生气了,你是怎样做的?4.你和父母聊过天吗?有向父母说过你的想法吗?5.父母打过你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主要要获得两个信息:一是孩子与父母之间都存在哪些矛盾。

二是有了矛盾之后,孩子与父母通常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总结: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但有了矛盾之后,处理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有些孩子是以哭闹为主,最后家长妥协;有些家长是以打骂为主,用武力震慑孩子妥协。

但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只会越积越大,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自己也有孩子,这一点深有体会。

所以要化解矛盾,更多的是与孩子坐下来,坦陈各自的想法,家长也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有些也并不一定是错的。

孩子也要理解家长的苦心。

双方多进行沟通。

可以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教,我的孩子现在有事,都会跟我说:“妈妈,我有事想和你沟通一下”而她也才上三年级。

为了更好的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课后会给父母发一张“父母与孩子是否会沟通”的调查问卷。

(见附件。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我们幸福的家庭,深入了解了我们的家庭成员,感受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当我们与父母相处的不愉快时,要多和父母沟通谈心,化解矛盾。

让我们这一家生活的更加幸福快乐。

八.教学反思: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曾指出:“感情这东西很重要,如果能激起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运用自身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教学课件的运用,精心设计出三个板块。

在环环相扣中,让学生在爱的感染和教育下,情感得到升华。

比如再讲板块一,体会家庭的幸福生活时,我先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回忆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最幸福的事情。

而学生幸福的生活更离不开父母无私的付出,从而自然过渡到板块二,学会感恩父母,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同时父母与孩子相处,也不全是快乐,幸福的,总会有些摩擦和不愉快,有了矛盾,又该怎么办,从而又过渡到板块三,做父母的好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

在讲父母与孩子的矛盾时,为了避免触及孩子的伤心以及有些孩子不愿意说,我采取师生谈话的方式,用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从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有孩子,我与孩子之间也有矛盾,在我讲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时,我会以我的亲身经历,以我孩子的转变,来现身说法,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发生矛盾也不全是孩子的不对,家长也有方法不对之处,为此,我还在课后设计了一个“父母与孩子是否会沟通”的调查问卷,希望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但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也并不深刻,有些活动,有些问题,学生未必能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所以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陕汽一校刘瑞平附件:《父母与孩子是否会沟通》调查问卷1、您认为自己与孩子相处得()A、很好,彼此都能相处融洽B、一般,相处得来C、勉强,相处得还过得去D、不好,根本没法相处2、当您的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双方()A、有什么重要事情都会彼此商量解决B、直到关键时刻或不得已才商量C、很少彼此商量事情D、根本没有商量过什么3、您认为自己对子女的()方面比较了解A、学习成绩B、身体健康C、做人处事D、以上全部4、您认为自己的孩子()A、很懂事,很能体谅和关心自己和身边的人B、孩子虽然有时很不懂事,但优点还是比缺点多C、孩子很普通,没什么大不了的D、是个很没用的人5、假如您的孩子做了一件在您看来是很不应该的事情时,您会()A、始终耐心地教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B、觉得应该好好教训孩子一顿,以防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C、想管时就管,不想管也懒得理D、对孩子非常失望,决定让孩子咎由自取了6、您认为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或沟通还存在哪方面的缺陷?(可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或是提出您认为自己对孩子教育有待改进的地方)7、您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