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本规划获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第一名简报内容• 规划背景 • 空间规划设计说明 • 交通规划 • 市政设施规划 • 规划项目一览表规划背景• 规划背景 • 规划范围 • 规划内容和要求 • 现状条件分析规划背景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的承办权取得成功,奥运成为中国 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大好机会,而奥运 会主会场的设计,就成为展现自身的平 台,其规划设计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环 节。
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同奥运文化的融合, 体现时代精神,并积极配合奥运使用的要 求,在延续申奥时期奥运主会场的选址基 础上,北京市奥委会委托首都规划委员 会,于2002年进行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征集” ,对北京第29届奥 运会的主会场进行进一步的方案探讨。
在这次国际方案征集中,由我公司——天 津华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同美国Sasaki公 司合作完成的设计——“人类文明成就轴 线”从50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 名,并成为进一步深化设计的蓝本。
规划范围奥林匹克公园总规划用地约1135 公顷,其中森林公园680公顷,奥 运中心区用地405公顷,中华民族 园及部分北中轴路用地50公顷。
规划内容包括景观规划、功能布 局规划、交通规划、市政概念规 划、地下空间规划等,这些规划 内容要适应奥运会赛时和城市长 远发展的要求。
规划内容和要求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四个主要奥运赛场中 的主体赛场,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中轴线、 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 区。
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 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 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 以及体育设施:8万人国家体育场,1.8万 人国家体育馆,1.5万人国家游泳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 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 和曲棍球场。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要考虑奥运会的建 设和城市长远发展相结合;延续和发展城 市中轴线,体现文化内涵;体现“绿色奥 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区重要景观详细规划
休闲花园
大屯路向北在中轴线的西侧布置的树阵宽度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但总趋势是由窄变宽, 树阵间的间距也由大变小,植物种植形式由规整向自然散点式配置过渡,呼应了“通向 自然的轴线”的主题。结合树阵布置的八个小庭院,从南向北分别围绕戏、酒、茶、雪、 风、石、云、林八个主题,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园林在当代的演绎,反映出传统与现代 对话,从人文到自然的过度,再次呼应了“通向自然的轴线”的主题。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重要景观详细设计 / 2005 年 5 月 / 第 5 页
园林学习网 〓 〓
三、 景观节点设计 奥运广场
中区现有的设施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奥运广场位于北四环路和中 一路之间,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位于其两边,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和 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比赛将在此进行,届时这里将有超过 10 万人经过这里,因 此它是奥运会期间观众聚会的主要场所。 规划的奥运广场是包含多元文化和元素,旨在营造出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场所,让来自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此聚会、感受节日气氛,张扬激情,享受奥运精神带来的欢乐。 中轴西侧的树阵在此被打散,零星的三五棵国槐成一排,间距不等,其余大面积是渗水 砖铺装,深灰与浅灰变化的横条纹理与中轴线相一致,既满足大量观众停留的需要,又 使人通过观察地面而不迷失方向感,从国家体育场延伸过来的斜线上布置玻璃围合的雕 塑墙,夜晚被灯光照射而发光,上面记载世界各地人们同中国在体育乃至各方面友好交 往的经历,铺装纹理在此产生活跃的变化;树下有小片的草地和条形的坐凳,在盛夏时 就好像沙漠中的绿洲,不仅为广场增加活跃的元素,还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国槐是 北京的市树,种植时选用大规格苗木,弱修剪枝条,就能使它们在奥运期间发挥遮荫蔽 日的作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重要景观详细设计 / 2005 年 5 月 / 第 9 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展
建筑创作 2002/08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方案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模型比例:1∶300 摄 影:傅 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万众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设计方案竞赛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3月31日开始方案征集,至7月2日止,共有89个应征方案送交北京奥组委。
在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国内方案22个,国外方案23个,中外联合设计方案10个。
在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中,国内方案17个,国外方案12个,中外联合设计方案5个。
经确认87个方案符合标准并进入评委程序。
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54个,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方案33个。
境外方案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士、希腊、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还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
方案评审时间为7月3日至14日。
评审委员会共由13名委员组成,其中国外7人,国内6人。
他们是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代表楼大鹏、平永泉,国际奥委会推荐的澳大利亚专家吉姆·斯洛曼、熟悉奥运会组织运行的澳大利亚专家克里斯·约翰逊、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新加坡著名规划设计师刘太格、法国著名建筑师格扎维埃·默尼、德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克里斯汀·费里斯、美籍华裔规划设计师卢伟民、原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宣祥鎏、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东南大学教授齐康以及来自深圳的城市规划专家王富海。
7月16日~29日,所有奥运规划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公开展示。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设一等奖1名,奖金25万美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5万美元;优秀奖5名,奖金各6万美元。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设一等奖1名,奖金8万美元;二等奖1名,奖金5万美元;优秀奖3名,奖金各3万美元。
将集中50%以上奥运会设施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北延长线的顶端,将建设8万坐席的国家体育场、1.8万坐席的国家体育馆、1.5万坐席的国家游泳中心及奥运村运动员公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
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eijing Olympic Park,2008年)设计:[美] SASAKI设计公司空间结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朝阳区,城市中轴线的北端。
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部,科荟路以南,北四环中路以北。
其西北角设有奥运村,南部设有各个主场馆,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赛时为击剑馆、国际广播中心)等。
此外,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玲珑塔)、数字北京大厦、主新闻中心也在这一区域。
已建成和预留区原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北四环中路以南、北辰路以东的地区,所有场馆均为1990年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和英东游泳馆。
其南部的预留地将被开发为文化商务区。
奥林匹克公园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比赛场馆:共有14个,可进行15个项目的比赛。
其中有4个比赛场馆设在展览馆内。
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
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
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工程,在公园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轴线由城市引出,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的山水之间。
赛时,奥林匹克公园设有包括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在内的10个比赛场馆,奥运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而赛后利用的规划中,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包含体育赛事、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的生态地 带 ,成 为北 京 市中心地 区与外 围边 缘
组 团之 间 的绿 色 屏 障 ,对 进 ~ 步 改 善 城 市 的 环 境 和 气 候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生 态 战 略 意 义 。 作 为
奥林 匹克公 园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北京 市最 大 的
合 。20 0 5年 4月 1 日市 规 发 [0 5 4 0号 《 4 20]0 关
组 成 部 分 , 奥 运 中 心 区 重 要 的 景 观 背 景 。 规 是 其
划 设 计 既 要 保 证 奥 运 赛 时 活 动 的 需 求 , 又 要 符
于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规 划 设 计 方 案 审 查 意 见 的 批 复 》 批 示 原 则 上 通 过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规 划 设 计 方 案 。2 0 0 5年 9月 2 1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奥
和生 态屏 障 、 奥运 会 的 中国山水和休 闲后 花 园 、
市 民 的健 康 大森 林 、休 憩 大 自然作 为 规 划 设 计
的 目标 , 以丰 富态 系统 、 丽的 自然景观终 结这 壮 条举 世无 双的城 市轴 线 ,力求达到 中国传 统 园
林 意境 、 现代 景观 建造技 术 、 环境生 态科 学技 术
司 、 北 京 北 林 地 景 园 林 规 划 设 计 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及 北 京 市 园林 古 建 设 计 研 究 院 4家 单 位 共 同 承 担 。延 续 总 体 规 划 的理 念 ,本 设 计 方 案 名 为 “ 往 自然 的轴 线 ” 通 —— 磅 礴 大 气 的 森 林 自然 生 态 系 统 使 代 表 城 市 历 史 、 承 载 古 老 文 明 的 中 轴 线 完 美 地 消 融 在 自然 山林 之 中 , 以丰 富 的 生 态 系 统 、 丽 的 自然 景 观 终 结 这 条 城 市 轴 线 。 壮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是 奥 林 匹 克 公 园 的有 机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优秀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组
一个“ 充满活力的市民喜爱的” 多功能 “ 城 对场所文脉深入的观察与解读 , 思考设计对现有 模式,
。 城市空间的影0 , 向 塑造新与 旧的冲突, 钢和玻璃 市公共活动中心”
与红墙绿瓦 , 激发城市的活力 , 场所脉络之间的
差异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豫 1 lf
_ 稠 l l l |
,
●
4 D
l I
门o
【‘ I
一
I _
_ _
一
一
一
一
:
■一 …
_
J日 ■一
、
…
鸯
: :
。
霸! 】
,
~
’ /
\
, ,
\
● 秘o ‘
t
: f f 8
毳 稿
首想象, 从而实现肉体与灵魂、力量与精神的统
一
(城市定位 1 ) 作 为 北 京现 代 标 志 的三 大 重 点建 设区 域 (B C D北京中央商务 区、中关卡高科技园区、奥 寸
,
描绘出另一个 崭新的世界。
场所与文脉: 设计的思考在于认识时间与空 林 匹克公园) 之一的奥林匹克公园 , 将成为 “ 新北 间连续性的概念。 从过去到现在 , 从现在到未来 , 京 、 新奥运”的代表 , 并将加速北京国际化大都
以林荫道和厂场序列展开 , 使北京的中轴在此与
格网布局 :规整 的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 宇宙相连 。 此外 , 主体育场和会展中心等建筑的 同, 在有效 地疏导交通的 同8 , 形成了北京城特 形态和分布均以该中轴线为对称轴 。
有的平缓开 阔的城市空间格局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夜景照明规划
项目详细内容
1、详细的照明技术指标(包括照明质量与数量):
一 园路系统
根据路宽,使用类型的分析,来制定园路照明的照度要求。
照明等级
对象
使用状况
照明标准
一级照明
一级园路
路宽8-12米。是连接公园各主要景区的人车混行道路。夜间使用频率最高。
项目名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光环境设计研究所
施工单位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联元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
北京世奥森林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处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被五环分为两个区域,五环以北占地约300公顷,以南约380公顷。
相当于CIE道路照明等级P3/P4:Eav=7.5/5lx(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
Emin=1.5/1lx(路面最小照度值)
注:“/”左侧为高档值,右侧为低档值。
三级照明
三级园路
路宽1.5-2.4米。是公园内分布最广的游览路线,仅允许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夜间使用频率较低。
光源的选择:应避免光源对动植物的不必要侵害。高压钠灯发出的红光及红外波段的光对于植物的侵害高于那些辐射光谱集中于短波长的荧光灯,金卤灯光源。高压汞灯对昆虫极具吸引力,故在森-林公园中不推荐使用。此外,园区局部采用了新一代绿色光源LED。
通过照度计算,确立灯具光源功率与布置间距。一级园路采用70瓦金卤灯,间距20米。二级园路采用42瓦紧凑型荧光灯,间距15米。三级园路主要采用18瓦紧凑型荧光灯,间距8-10米。
相当于CIE道路照明等级P5/P6 :Eav=3/1.5lx(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规划与设计
北京园林/第25卷,总第89期/2009(3)作者简介:朱小地/男/1964年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果/男/1970年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的一次盛会,而逐渐演变成全世界人民的一次狂欢,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就为这狂欢提供了场所。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展示,同时公园的建设也是区域环境改善和城市发展的契机。
1项目概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分为三个区域:北端是680hm 2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hm 2,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hm 2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
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整个公园的核心部分,在中心区内布置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及国家会议中心等赛时比赛场馆,20余万m 2的地下商业建筑面积,以及庆典广场、下沉花园、龙形水系等景观设施。
2总体设计奥林匹克公园座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与北京古城遥相呼应,也成为了现代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城的起源在于城市中轴线,北京城的发展也系于城市中轴线。
700多年前,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即在什刹海东侧画一南北中轴线与其相切,由此确定了城市位置。
明灭元后,中轴线向南延伸,及至16世纪修筑北京外城,终于形成了7.8km 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现在的北京市区即以明清的北京城为基础,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位于明清北京的中心———故宫的正北方向,明清的北京以故宫为中心,中轴线是旧城的重要特色,奥林匹克公园正是其中轴线向北的高潮区,这条通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轴线延续了北京的中轴线,也延续了北京的人文与历史。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绿轴树阵
树阵景观带宽100米,长2.4 千米,南起四环路北侧,北至 科荟路,中间在国家游泳中心 和国家体育馆东侧断开以形成 广场。树阵中的树木间隔为6 米,矩阵排列,树种以北京本 地物种为主,考虑到成本没有 全部使用银杏,而是以油松、 毛白杨、国槐、栾树等树种为 方阵主体,两侧以银杏阵列贯 穿。树下则从南部的硬质透水 砖,变成中部的规则绿篱,最 终变为北部的自由绿化,逐渐 融入森林之中。
湖边西路景观
湖边西路景观
18
中轴景观大道 高潮——庆典广场
庆典广场是奥运会赛时主要庆典活动及人流集 散中心,主要以提供开阔的室外广场环境为主。目 的是为人群提供一个庆典的场所,适应大量人流的 穿行。在庆典广场的南北两侧, 设计了两个全地下 旱喷泉池,为庆典广场增加了趣味,并可改善空气 的湿润度。
旱喷泉池
奥林匹克龙形水系 奥林匹克龙形水系
后海 西海 北海 前海
后海 北海
中海
13
龙形水系 The Dragon Shaped Water
水系——荷花
水系——喷泉
水系——植物
14
中心轴线 Central Axis
自然公园
余韵:绿色公园
风景园林
结束:主山天境 园林城市
舒适尺度
高潮:庆典广场 正常尺度 序曲:中轴绿带
3
城市设计总述 City design
奥林匹克发展史中,己建成和正在营建 的奥林匹克公园有12个,包括柏林奥林匹克 区、赫尔辛基奥林匹克公园、墨尔本奥林 匹克公园、明治奥林匹克公园、慕尼黑奥 林匹克公园、梅宗纳夫奥林匹克公园(蒙特 利尔)、汉城奥林匹克公园、蒙丢克奥林匹 克公园(西班才)、亚特兰大百年奥林匹克 公园、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林匹克 公园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规划设计
规划时参考了北京《2004年苗木出圃计划》,根据三大苗圃的现有苗木及数量,尽量选用有足够苗源的种类;同时由于主景区的挖湖堆山,造成部分现有树木移植,因此在规划时将此类苗木应用于邻近的其他景区,在近距离内带冠移植,最大限度地利用现状树,节约造价的同时也保证了景观效果。
现场包括洼里公园与碧玉公园两个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植物体系。两个公园中的大部分植物已经长成,本身的生态系统也基本建立。密林、疏林、孤植景观树已具有相当的景观效果,部分生物已经在区域里自然生存、发展。为了尽快形成环境优美、植被繁茂的森林景观,结合部分地段的现有保留树种及部分现存古树,尽量选用大苗,以期与原有景观顺接,发挥森林公园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景观的功能(图2)。
在南区大的植物群落分区构架下,根据不同景观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我们对南侧主入口区、主湖景区、主山景区、湿地景区、生态康体活动区、垂钓区、森林艺术展区7大区域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植物景观设计(图5)。
南侧主入口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南侧奥林匹克中心区连接的主要出入口。南侧主入口区主要营造一片开阔的视野,形成一条直达主山的视线走廊,给人以震慑心灵、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配合中央大草坪的展开,两侧保留部分原有大树的同时,点缀疏林树丛——油松、银杏等,均采用大苗带冠移植,形成缓坡碧草、树影婆娑的优美景色。
疏林草地是提供人们进行森林浴、日光浴的场所,同时可进行招鸟工程。植物可侧重选用能产生特有的芬多精(它们有杀菌作用和药理作用。如柏树有对人体有利的挥发油;菊花的芳香利于儿童发挥智力,并有助于消除一天的疲劳;松树、丁香等对感冒、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品种,以利于人们祛病强身,同时对美容也大有裨益,并可为鸟类提供食物。
东侧生态康体活动区位于北辰东路东侧,也是现状树木保留较为完好的一个片区。规划时在园内环路的两侧配置各色花灌木及常绿树,打破原有片林造林时单调呆板的林相景观,形成丰富变化的四季景观。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田”方案)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田”方案)项目地点:北京项目类别:城市中心与街区专业内容:景观设计项目规模:931公顷设计时间:2003年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所获奖项:获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竞赛优秀方案(国际竞赛)设计说明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田”——撷拾起昨日智慧的果实,播撒下明天希望的种子。
当城市化和可持续挑战中国大地,奥运会成为未来北京的主题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并将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的、人文的、绿色的奥运景观典范。
一个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景观典范。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形成了本方案的以下几大特点:1.田+等高线:结构与象征性肌理。
显现场地原有的等高线,也是场地历史的记忆,延续北京西北山势,将其与源于场地和区域的田块肌理相结合,构成整个公园的结构和象征性元素,并将这种肌理几何化后,一直延伸到中央景区。
2.梯级湖群+梯田湿地: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
利用场地由西而东的10米的地势高差,与湿地净化系统相结合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湿地和多个梯级湖群;大大减少挖湖的工程量,同时避免由于挖穿粘土层带来的湖底渗漏;增加水体流动性,形成多级跌水,丰富水体景观,并提供充分机会给湖水加氧;提高亲水性和可达性,能更好处理水面与南侧城市道路标高,提供穿越的湖面的机会;从北、东、南三个角度往西看,形成更佳的观赏面。
使湿地借助重力过水净化。
3.可持续的水系统:渡水槽和水体净化、循环和再用。
建立与温室相结合的湿地系统,利用温室的反季节高效净化系统,强化生物净化功能;建立引水渡槽,将森林公园湖水提升到中心湖区,构成更具经济和环境教育意义的水循环系统,同时只需用一个提水泵便可解决沿途水景观的形成;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和再生系统;恢复清河故道,建立与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的沼泽净化和滞水系统。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
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
Wa ter System Pla n of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 rk
胡 洁 吴宜夏 吕璐珊
HU Jie, WU Yi- xia, LV Lu- shan
摘 要:根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 结合场地西南高东北 低的地形条件, 充 分 利 用 现 状 洼 里 公
模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 场 的 地 形 水 系 条 件 , 因 地 制 宜 地 做 出 的“ 龙 湖 ”— —— 龙形水系。
“ 龙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象 征 , 它 不 仅 是 变 幻 莫 测 的 神物, 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 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在中国 的 传 统 文 化、排 云 布 雨, 龙 与 水 相互 依 存 。 唐 代 陶 渊 明 曾 云 :“ 山 不 在 高 , 有 仙则 名 , 水 不在 深 , 有 龙 则 灵 。 ”除 了 龙 , 没 有 一 种 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 设 计方 案 被 命名 为“ 通 往 自 然 的 轴 线 ”, 在 这 里 , 北 京 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利用中 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 龙形的蜿蜒水 系, 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 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效果图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效果图作品名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中国当代最大的城市公园,作为奥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正应是这样“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的化身——秉承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造园传统,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山水格局,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臻至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精神境界。
以自然密林为主的北部公园将成为生态种源地,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
公园减少设施,限制游人数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南部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可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重要景观区有入口门区、主山景区、主湖景区、现状森林区(原洼里公园、碧玉公园)、景观湿地区等。
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各项为人们服务的内容。
主山俯视主湖效果图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
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
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主山效果图作为北京市建国后营造的最大的人工山体,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备受各方专家瞩目。
设计团队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反复推敲,确立了最终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左急右缓,起伏连绵,左峰层峦逶迤、仰止西山晴旅,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龙”方案)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龙”方案)项目地点:北京项目类别:城市中心与街区专业内容:规划设计项目规模:1135公顷设计时间:2002年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设计说明本方案有九大特点:1 尊重场地精神:过程、格局与故事洼里--荷田--龙王:湿地与“龙之谷”构思之源;遵从斜向肌理,保留林带与水系;连接邻里的人流与视觉走廊。
2 龙之谷意象:奥运内涵、民族之魂与场地精神的和谐举凡盛事圣人,中国人便以龙尊之,奥运会和奥运公园无愧于龙的称谓: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之魂,龙来源于场地精神,龙是北京中轴的象征。
3 区域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与蓝色“龙脉”,文化遗产与康体休闲廊道绿色与文化“龙脉”:将元大都遗址公园、中轴路绿带、仰山沟绿带、奥运中心区(B区)绿地和广场、森林公园以及清河绿地走廊统一考虑,形成连续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
奥运公园中的龙之谷和湿地系统形成蓝色“龙脉”: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建地表水系。
4 从红墙禁宫走入森林童话:中轴线,一朵绽开的百合花,一条时代进步的轨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惊叹号中轴线的处理,由南往北如一朵百合花逐渐展开,最终溶解于森林公园,过去的市井将成为森林中的童话;寓意从农业时代的封建皇权,经工业时代的功用与机器至上,最后回到后工业时代的生态与人文精神的宏扬。
5 银龙盘轴,飞龙在天与可移动式体育场:核心区设施布局与轴线处理相结合,意味深长三个主赛场作为一个整体,布置在中轴西侧,其中国家体育场居中轴线之上,与中轴呈巨龙缠柱之势,含胸收腹,与东侧之展览中心(赛时的部分场馆和IBC、MPC)合掌呼应,如双龙戏珠,形成中部以荷花莲池为特色的内广场——龙之谷。
6 潜龙在渊,莲池栈桥:设计人性场所,营造生态景观中心区现有大片荷田,有隔水层,可以形成湖泊、湿地,广植荷花芦苇之属,人行栈桥穿行其中,在规整的广场肌理中,充分展示自然之美。
场地内分布多条用于雨水收集的卵石溪流,降雨时可见水流蜿蜒,平时则如山涧的石滩。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胡洁吴宜夏吕璐珊HUJie,WUYi-xia,LVLu-shanGeneralIntroductionofBeijingOlympicForestParkLandscapePlan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规划中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大自然作为规划设计的目标,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生态休闲乐土。
关键词:风景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综述;绿色;人文;科技文章编号:1000-6664(2006)06-0001-07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6-06-05;修回日期:2006-06-06Abstract:Theconceptofthisplanis"theAxistoNature".Withthegoalofmakingtheareaacombinationofurbangreenlung,ecologicalscreen,ChinesetraditionalparkofOlympicpark,healthforestoflocalpeopleandnaturalrestingplace,theplanendstheuniqueaxisinanidealecosystemwithwonderfulnaturalscenes.SuccessfullymergingChinesetraditionalparkconcepts,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andecologicalsciencetechniquesintooneproject,theparkisanecologicalleisureparadiseforthe29thOlympicGamesandthepeople.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OlympicForestPark;Summary;Green;Humanism;Technology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甲方: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规模:1135公顷
地点:北京
状态:方案设计
特色: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
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
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
人流从地铁中出来好像穿越荷塘水面(正好在现存的荷田周围相同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南主入口将设计最大
的一片荷塘,并依此形成基本的几何构图,一直延伸到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
荷花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象征的创意体现了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
传播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国际盛会,但同时更是主办国弘扬自己特殊文化的极好机会;普天齐聚:荷花具有的“团圆”的涵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所有参赛队伍、裁判员、观众和所有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汇聚一起,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广泛传播;和谐自然:亭亭玉立的荷花穿过浓密的圆形叶丛构筑一个几乎完美的图景,几乎可以与人的躯体和灵魂的和谐相媲美;丰富多彩:荷花丰富的功用和同样硕果累累的奥运盛会惊人相似,运动员不仅仅为奖牌而战,他们还通过奥运盛会缔结新的友谊,在职业生涯中携手共进;参加国的社会活动家们通过这个盛会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展现本国经济和文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奥运会延伸,成为很多国家拓展交流合作的契机;奋发向上:从碧波荡漾的荷塘冉冉升起的美,激发人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通过参加奥运会达到人生的顶点,因而奥运会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者;天时地利:荷花花期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一致,奥运会期间正是荷花盛开,莲子新出的理想季节。
对荷花的抽象被应用到各个层面和阶段的设计中。
荷花的构造通过主体建筑的建筑设计转化成清晰和抽象的几何形状:风中的叶柄或者花梗(即摩天楼),层层叠
叠的荷叶下的联片建筑(赛后展览中心),荷花(三个主要体育场馆)和莲蓬(赛后北京
城市规划展览馆)。
另外,从更大的尺度上,由北京西山和北山形成的山体轮廓线,与从南二环延伸到奥林匹克公园转而向西的城市空间轴线呈合抱之势,城市空间轴线和地理轮廓完美协调。
景观设计结合现状景观及其特性:林地在北部、重新设计河溪、林地斑块和树丛、荷田,并围绕荷花的主题。
环境的生态状况被保持和改善。
相关链接:
[项目]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
[项目]中关村软件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项目]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
[项目]宜昌桔城路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宜昌“廊桥水岸”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新闻]土人设计后滩公园获2011年美国建筑奖
[新闻]土人设计三项目入围世界建筑节大奖
[新闻]北京土人规划院介绍渭河生态景观带总体规划方案[新闻]2011土人设计夏令营实时报道—8月6日
[新闻]2011土人设计夏令营实时报道—8月4日
[论文]设计师的理想
[论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
[论文]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管理规划评述
[论文]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城市废弃地修复设计
[论文]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读者评论:
评论人:
Wow! That's a rlealy neat answer!
评论人:多米谷
图片有点少看不太清楚
评论人:景盛
鸟巢很美
评论人:
菜鸟学习,感觉不错,图片再详细下就好了
评论人:蒋先昌
我喜欢
评论人:
大家不要乱说!难到别人为此付出时间心血,就评你这花了几秒钟的着磨,就说的一文不值了吗!要多反观内心。
评论人:西西
设计就是让人有想象的空间,土人我的向往
评论人:榻榻米
整体还可以啦,
评论人:老百姓乙
是不是为咱老百姓设计的?
????咱老百姓看不懂。
评论人:
希望也可以假如土人
评论人:wangyi时间:2008-06-18 11:08:12
还是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的,嘿嘿
评论人:邓敏
难道你不会通过大脑去想象,一定要土人做的跟真的一样才叫设计?
评论人:邓敏
某些牛X就知道具像!
评论人:绿珠
那些说不象荷花的都不懂设计
评论人:行走边缘
个人意见,该方案的立意、表现均显得牵强。
立意荷花取其形或其神均需根据项目性质和地方特色而定,为概念而概念,哎!
评论人:山野村夫
荷花是什么?在还没搞懂其概念之前就别忙设计!
评论人:情冷
感觉有点空旷啊.能不能再加点装饰啊
评论人:
是个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好像看不见多少绿色,不怎么人性化
评论人:以土地的名义赞美
太多的好无法表达!除了激动就是遗憾。
梦想成为土人的土里的蚯蚓
评论人:网特很多
发现有几个日本网特在捣乱
评论人:国际版
看不出来是荷花
评论人:99时间:2008-03-15 10:01:15
但是既然是公园,肯定就是服务于大众的,那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它呢?
评论人:
估计真实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评论人:淘陶
莹透是我的第一感觉,看上去很舒服。
评论人:吉祥草
“碎”是第一感觉,荷花表现是需要意境的。
水墨荷花是粗放灵犀的,作为体育设施设计,显的勉强生硬,动的场所贯以静悠荷塘月色般的景现,不敢苟同。
评论人:木頭木腦
感覺脫離了“天地—人—神” 太多的西方元素了感覺丟了什么東西
评论人:期待成为土人的土
觉得不错,希望以后我也能加入土人!
评论人:
我觉得缺乏整体性,应该有主有次,这里整体布局不明显.各处衔接不够,造成建筑布局较分散.
评论人:
挺不错的!只是刚刚接触景观设计,有些话不知道该如何说。
有些人说不象荷花,虽然以荷花为主题,但并不意味着要将建筑物作成荷花状,和荷花一模一样。
如果作成荷花状那不是设计师作的,而应该是木匠的作品。
这些设计师只是拿者荷花为原形,所做的具象与抽象的联想。
说的不好
不是很懂........
评论人:泥人景观
直接看不懂了,那儿表现出荷花了?哪儿表现出荷叶了?谁能明白是风中的花梗?直接晕了!太抽象了,不敢苟同啊
评论人:
貌似没有北京的味道
评论人:张少雄
大师的作品就是好!我是大一新生。
看不懂,只是瞎说,好看就是好对吗?我还需要师哥师姐给我指点!QQ460199249
评论人:
大胆的设计是一种突破,一种思想解放.象征着已经来临的趋势.通过把荷花抽象化提炼、融入了现代设计思想,进而取得这种效果,设计思想值得见解.
评论人:
大师们的作品就是这样的啊?奇怪怎么感觉不到那里是荷花?太抽象了有点毕加索的味!给我感觉这个色彩搭配有点问题!还有整个铺装面积太大了!没本土特色....基本上西化了!
评论人:飞翔的梦
没有太多怦然心动的感觉,惊讶的只在于能耗太多,非得这样才能说明这是个好作品吗?
评论人:秃牛
高能耗作品,与北京格格不入,本人不敢苟同
评论人:杨勇
构思巧妙,值得我们学习
评论人:我的夏
做的很壮观,很新颖
评论人:
怎么还是这样~以圆形为主,平面上看不出有多美观!!!
评论人:飘渺
一点也不象荷花
评论人:有时想你
我觉得和荷花的主题脱离太远,没看出来有什么好
评论人:可可小芋头时间:2007-07-03 13:50:05
算比较认真看了设计,也入路思考了!虽然刚接触景观设计,很多相关知识甚少,但是感觉立意很新颖,但是我还是觉得还是有点具象!高楼比做花梗太具象,我觉得不必要这样的高度,可不可以做矮矮的有格调的蜿蜒!我觉得皎洁月夜下的带有点滴露珠的荷花有更美好吗?不过,设计就
看上去很新颖,但只是很庞大的建筑而已,周围的环境与建筑不是很协调,不能充分体现生态美,建议弄点水的颜色来协调
评论人:自由风
构成不丰富,线型很呆板哦,觉得不怎么样.谈不上优秀.
评论人:
很有创意,但是为什么是荷花?
评论人:大连绿波园林艺术
应该以美术艺术占天上,不应以政治领导人做为公司的形像为法码的啊,让公平的人也参与的了,多发表本企业全国各地的成功作品和让大家公平的参与,笼断的了啊,我们小的公司也要过
得去的了.
评论人:粉色冰蝶
我很喜欢这种设计风格,给人一种华贵脱俗的感觉!
评论人:周欣
谁说建筑粉红过于浅薄!我觉得建筑做得不错,景观就更棒!
评论人:
重在合理,这么大的地方,谁在乎荷花?谁在乎莲蓬?领导在乎!!我们在乎的只是交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