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收货及验收管理制度 (最新)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工作,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保障各部门正常工作的进行。
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工作。
二、责任与权限1. 采购部门负责物资采购的组织和安排,包括招标、比价、合同签订等工作,并按照规定将采购物资送至仓库。
2. 仓储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验收、入库和仓储,确保物资安全和保存质量。
3. 采购员负责对所采购物资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初步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验收单据。
4.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外观、数量、规格、包装等方面,并填写相应的入库单据。
5. 验收员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抽样检验和质量验收,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6. 采购部门、仓储部门、验收员等有权对物资进行返工、退货等处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解决问题。
三、物资采购入库验收流程1. 采购员接收到采购计划后,根据需要编制采购方案,并进行招标、比价等工作。
2. 采购员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确保合同内容包括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并签订正式合同。
3. 采购员将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提交给仓储部门,通知其准备接收采购物资。
4. 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将物资送至公司仓库。
5. 仓库管理员在接收物资的同时,与采购员进行初步验收,包括检查包装完好性、物资的外观质量等,并填写验收单据。
6. 验收员对部分采购物资进行抽样检验,并与供应商的质量报告进行对比,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如发现质量问题,需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解决。
7. 仓库管理员在验收合格后,按照物资的性质和规则进行分类和入库,并填写入库单据,记录物资的库存数量和位置。
8. 采购部门对入库物资进行核对,确保与合同中约定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一致,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仓储部门联系调整。
9. 所有验收和入库的单据需要及时归档,方便查阅和复核。
10. 待物资入库完成后,仓库管理员通知相关部门领取所需物资,并记录领用情况,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使用。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了加强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指导采购、收货、验收员人员正确工作,保证所购入医疗器械的质量,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入库,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特制定该制度。
二、主要内容:1、医疗器械采购1.1 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1.2.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注重医疗器械采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费用省、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1.3.企业在采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合法资格、所购入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并获取加盖供货者公章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复印件,包括:1.3.1.营业执照;1.3.2.医疗器械生产或者经营的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1.3.3.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1.3.4.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企业公章的授权书原件。
授权书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
必要时,企业可以派员工对供货者进行现场核查,对供货者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如发现供货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企业应当与供货者签署采购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生产企业、供货者、数量、单价、金额等。
2.1.企业应当在采购合同或者协议中,与供货者约定质量责任和售后服务责任,以保证医疗器械售后的安全使用。
2.2.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建立采购记录。
记录应当列明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者、购货日期等。
2.3.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按本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2.4.每年年底对供货单位的质量进行评估,并保留评估记录。
3、医疗器械收货:3.1.企业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及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相关采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核对。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是企业物料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物资采购管理、入库验收过程、验收标准和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物资采购管理1. 物资采购计划: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年度物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类型、数量以及时间要求。
2. 供应商选择: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丰富经验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以明确双方责任。
3. 采购过程管理:采用正式的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确认、招标、合同签订等,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和透明。
4. 库存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库存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求定期盘点库存,及时补充和调整库存量,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二、入库验收过程1. 接货与清点:a. 检查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确保物资运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b. 根据发货清单,清点物资的种类、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2. 外观检查:a. 对于原材料类物资,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受潮、变形、破损等情况。
b. 对于成品类物资,检查外观是否无明显划痕、磨损或其他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
3. 抽样检验:a. 依据采购合同或标准,按照抽样计划,对部分物资进行验收抽样,并送检相关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b. 根据抽样结果,判定物资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提供反馈给供应商。
三、验收标准1. 物资质量标准:根据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明确物资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2. 数量验收标准:按照采购订单的数量要求,严格核对物资的实际收货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
3. 外观验收标准:根据物资的种类和用途,制定相应的外观验收标准,确保物资的外观质量。
四、责任分工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等工作,并组织实施物资采购。
2.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接收物资、清点、分类和保管工作,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3.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抽样检验计划,对物资进行抽样检查,判定物资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汽车零部件采购、收货、验收的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汽车零部件采购、收货、验收的管理制度(参考模板)汽车零部件采购、收货、验收的管理制度1. 引言本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收货和验收流程,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采购和收货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人员。
2. 采购流程2.1 采购需求确认在需要采购零部件时,采购部门应与使用部门共同确认采购需求,明确所需零部件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
2.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将根据企业制定的供应商评估标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询价,并根据供应商的报价、交货能力、质量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
2.3 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合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
2.4 采购执行采购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跟踪并监督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与交付情况。
3. 收货验收流程3.1 收货前准备收货部门收到通知后,应事先准备好相关验收文件和各类验收设备,确保能够有效地对零部件进行验收。
3.2 收货收货部门按照采购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接收供应商交付的零部件,并核对零部件的规格、数量与合同一致。
3.3 验收验收部门根据企业制定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对收到的零部件进行质量和数量的检查。
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检查、尺寸检查、标识检查等。
3.4 验收结果处理根据验收结果,验收部门将零部件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合格品将被接收并移入仓库,不合格品将在记录不合格原因后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采取退货或追责等措施。
4. 风险控制4.1 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交货准时性等,以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验收标准与流程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定期对验收标准和流程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高验收效率和准确性。
5. 附则本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制度内容。
物资验收、保管、领用制度范本

物资验收、保管、领用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物资的验收、保管和领用流程,确保物资的安全、有效管理。
本制度的依据为《物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物资验收、保管和领用工作。
三、主要内容(一) 物资验收的程序1. 接收a. 检查物资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与货物清单一致,并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单上。
b. 如发现物资有缺损或数量不符的情况,应立即向采购单位或供应商提出异议,并要求解决问题。
2. 检查a. 根据物资的特点,对其外观、尺寸、标识等进行检查。
b. 对于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并将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检测报告上。
3. 双方签字确认a. 物资接收方应与供应单位或采购单位共同签字确认验收结果。
b. 验收结果应同时传达给有关部门,以备后续管理参考。
(二) 物资保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a. 物资的保管地点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防止物资被损坏或盗窃。
b. 物资的存放应按照不同性质、用途分类,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2. 审计性原则a. 对物资的保管过程应进行严格的记录,包括物资出入库的时间、数量、用途等,并及时更新物资台账。
b. 物资的使用需经过相应审批程序,且应有明确的使用记录,避免滥用或浪费。
3. 定期盘点原则a. 对物资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记录一致。
b. 盘点结果应与存货台账核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三) 物资领用的程序1. 提交申请a. 领用人应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明确所需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领用申请应经相关部门主管审批,并加盖公章后提交到物资管理部门。
2. 验证a. 物资管理部门应核对申请表上的信息与实际库存情况,确保可供领用物资的充足性。
b. 如有问题或不满足领用条件的情况,物资管理部门应及时与申请人沟通,并提供合理解释。
3. 领用确认a. 物资管理部门收到审批后的领用申请,应发放物资,并记录相应的领用信息。
仓库收货管理制度_规章制度

仓库收货管理制度_规章制度第一部分收货管理一、所有货物进货必须统一经仓管员负责收货,并统一填制《验收单》,作为进货及付款的依据。
二、按照指定收货时间收货,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根据采购申请单区分直拨部门和入仓货物。
三、必须在指定收货地点集中收货,统一管理收货工作;所有购进物品必须按规定程序完成验收手续后方可进库存放或进入使用部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对未按规定验收而直接进入使用部门的货物补开《验收单》。
四、由仓管员配置好收货用具,如地磅、台磅、尺、刀等,保证收货现场及光线明亮,确保计量器具准确。
五、由仓管员和使用部门双方验收货物,以互相监督;由供应商送货的物品,采购人员应参与验收;财务部成本人员不定期突击检查收货情况。
六、由各部门指定有关人员验收并提供签名模式。
七、严格执行收货规定:1、供应商根据采购要求的品种、规格牌子产地、数量、质量、有效期、卫生标准、送货时间将货物送至指定收货地点。
2、到货时由使用部门指定人员到收货现场与仓管员共同验收货物。
双方根据已审批的《采购申请单》对货物实施验收,检查货物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1)重量或质量数量小或单价高的货物必须逐一验收,数量大而单价低的货物按比例抽查;部分冷冻食品须解冻抽查净重率;水份多或有杂质的食品要去水或杂质后过称或按比例扣减重量;限定单位重量的食品要在限定重量内验收;有包装规格的货物须抽查数量或重量是否达标;要去除包装物过称或扣减包装物重量;对送货量超出订货量的货物要控制限定比例内验收(仅限于生鲜食品);对送货量少于订货量的货物要知会采购员催促供应商送齐。
(2)验收质量检查包装物是否完整及崭新;检查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检查规格型号牌子产地;根据货物性质采用目视法、测听法、嗅味法、试验法、尝试法、对比法等验收方法;参考各种货物的鉴别方法。
(3)对需要经过技术鉴定的物品,应请相关技术人员共同验收,并签名确认。
(4)凡是未按规定事先请购的,或与请购单所列规格、质量、品牌等不符的仓库员应拒绝验收;如因货物不符可能影响营业的,应征求使用部门意见作部分或全部验收。
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的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的管理制度一、医疗器械采购:1 、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2、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注重医疗器械采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费用省、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3、企业在采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合法资格、所购入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并获取加盖供货者公章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复印件,包括:( 1)营业执照;( 2)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 3)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 4)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企业公章的授权书原件。
授权书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
必要时,企业可以派员对供货者进行现场核查,对供货者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如发现供货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 、企业应当与供货者签署采购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生产企业、供货者、数量、单价、金额等。
5 、企业应当在采购合同或者协议中,与供货者约定质量责任和售后服务责以保任,证医疗器械售后的安全使用。
6 、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建立采购记记录应当列明医疗器械的名称、规录。
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者、购货日期等。
7、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按本公司医疗器械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8、每年年底对供货单位的质量进行评估,并保留评估记录。
二、医疗器械收货:1 、企业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及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相关采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核对。
交货和收货双方应当对交运情况当场签字确认。
对不符合要求的货品应当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并拒收。
2、随货同行单应当包括供货者、生产企业及生产企业许可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数量、储运条件、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者出库印章。
工程用品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用品采购验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用品采购验收流程,确保工程用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工程采购过程中的所有工程用品的采购验收工作。
第三条工程用品采购验收应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规范,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合规。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采购部门负责执行,采购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公司工程用品采购验收工作。
第二章采购验收流程第五条工程用品采购验收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采购前验收准备、采购中验收监督、采购后验收确认。
第六条采购前验收准备包括对工程用品的需求调研、供应商的合作评估和验收标准的制定等工作。
第七条采购中验收监督包括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工程用品的抽样检测和验收流程的监督等工作。
第八条采购后验收确认包括对供应商提交的验收报告进行审查、检查工程用品的装运单和发票等工作。
第九条采购验收管理单位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需求调查记录、验收报告、装运单和发票等。
第三章采购验收标准第十条工程用品的采购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工程用品应具备相关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报告,经过合格的抽样检测才能进行验收。
第四章采购验收责任第十二条公司工程用品采购验收工作的责任人应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验收管理。
第十三条供应商需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合格的工程用品,并配合公司的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验收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和培训考核,熟悉相关验收标准和程序,具备专业的验收技能。
第五章采购验收检查第十五条工程用品的验收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数量确认、质量检测和相关证件审查等内容。
第十六条验收人员应仔细查看工程用品的包装,确保无破损、无污染,并检查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第十七条验收人员应按照抽样检测的要求,对工程用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第六章采购验收记录第十八条采购验收记录是工程用品采购验收的重要依据,需妥善保管并定期清查。
第十九条需要做好相关的验收记录包括验收报告、检测报告、装运单和发票等。
工程货物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货物采购验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货物采购验收行为,确保采购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的验收管理。
第三条货物采购验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货物采购验收制度,明确验收职责、程序、方法和标准,保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货物采购验收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确保验收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
第二章验收职责与程序第六条货物采购验收工作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小组具体实施。
验收小组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采购部门负责采购文件的编制、采购活动的组织和合同的签订工作。
第八条使用部门负责对采购货物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参与验收工作。
第九条技术部门负责对采购货物的技术性能、质量标准等进行审核,参与验收工作。
第十条财务部门负责对采购货物的价格、付款和结算等进行审核,参与验收工作。
第十一条验收小组应当根据采购文件、合同约定和技术标准,制定验收方案,明确验收内容、方法、标准和时间。
第十二条货物到达验收现场后,验收小组应当及时进行验收,确保货物与采购文件、合同约定的一致。
第十三条验收小组应当对验收合格的货物办理入库手续,对验收不合格的货物,应当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验收小组应当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形成验收报告,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验收报告应当作为采购合同履行、资金支付和后续管理的依据。
第三章验收标准与方法第十六条验收标准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包括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等。
第十七条验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验收、资料审核、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第十八条验收标准和方法应当根据采购货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确定,确保验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采购管理规章制度最新(标准版)

采购管理规章制度最新【本文档格式word版——可参考可修改编辑】甲方:**单位或个人乙方:**单位或个人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地点:**省**市**地采购管理规章制度最新一、总则(一)为规范本集团及下属生产企业的采购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集团下属各生产企业的采购活动。
二、采购原则(一)严格执行询议价程序凡未通过招标确定供应商价格的物品的采购,每次采购金额在2000元以上,必须有3家以上供应商提供报价,在权衡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资信、客户群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并与供应商进一步议定最终价格,临时性应急购买的物品除外。
(二)合同会签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合同,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如生产管理部、质量部、财务部、审计部、生产企业总经办、设备维修部共同参与,调研汇总各方意见,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签约。
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属集团采购的项目,应报总裁批准。
(三)职责分离采购人员不得参与物资和服务的验收,采购物资质量、数量、交货等问题的解决,应由采购部根据合同要求及有关标准与供应商协商完成。
(四)一致性原则采购人员定购的物资或服务必须与请购单所列要求规格、型号、数量相一致。
在市场条件不能满足请购部门要求或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及时反馈信息供申请部门更改请购单作参考。
如确因特定条件数量不能完全与请购单一致,经审核后,差值不得超过请购量的5%-10%。
(五)最低价搜寻原则采购人员随时搜集市场价格信息,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库,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及各地区最低价格,实现最优化采购。
(六)廉洁制度所有采购人员必须做到:1、热爱企业,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努力提高采购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严格遵守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法治观念。
3、廉洁自律,不收礼,不受贿,不接受吃请,更不能向供应商伸手。
4、严格按采购制度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5、工作认真仔细,不出差错,不因自身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文(5篇)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文一、物资验收是物资入库的第一关,是保证安全生产质量的先块条件。
二、保管员应严格按计划验收,无计划采购物资保管员有权拒收,严禁无材料计划验收入库。
三、材料采购员应将材料入库凭据交保管员当面交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宗材料____天内验收完毕,小宗物资当天验收完毕。
并及时登记台帐,严禁弄虚作假。
四、验收时由厂家直达的机电设备、大宗物资应先报公司物资部、公司相关部门来人一同验收,技术含量高特殊材料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入验收,同时认真填写((入库物资验收记录表))并鉴字。
手续不齐全的物资严禁入库。
五、计件物资应全部拆包清点数量,计量物资一律按净重计算,计量单位不相符内(如坑木、钢材)应先做检尺计量计算,然后再按理论换算进行验收,并记录换算依据、尺寸和件数。
六、质量验收就是对物资的品种、规格、化学物理性能以及技术要求等验收。
可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或使用一般测试仪器检验就可以决定物资质量的,可由有验收人员自行检验,并填写验收记录,对于技术性能要求高的物资由使用单位或专业检验部门检验。
七、凡入库物资如不符合技术参数要求、质量低劣产品可拒绝验收。
如发现物资不齐全、包装损坏、数量短缺或盈余、质量不合格等现象,由材料采购员查明原因,及时同有关部门联系分不同情况解决处理。
八、严格执行((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凡入库物资必须有安全标志准用证,如产品说明书、图纸、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环保许可证、防爆合格证、煤矿安全标志、质保书)齐全完整。
方可验收,否则不准验收入库。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资验收入库工作,科学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物资验收入库工作的部门、单位及人员,具体执行人为所在部门、单位的物资管理人员。
第三条物资验收入库是指将从外部采购或调入本单位的物资,在检验验收合格后,确认并存放至仓库的过程。
物资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模版

物资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物资采购及验收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和物资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物资采购及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设备、原材料等。
第三条物资采购及验收工作应依法、公正、公平、透明原则开展,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第二章采购程序第四条物资采购应按照程序进行,包括需求确认、编制采购计划、招标发布、投标评审、采购合同签订等环节。
第五条需求确认阶段,采购部门应明确物资需求并确定采购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相关信息。
第六条采购计划应根据需求确认结果编制,包括采购项目、采购方式、采购时间等内容,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第七条招标发布阶段,采购部门应根据采购计划招标发布,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投标评审。
第八条投标评审应按照公正、公平、透明原则进行,评审人员应独立、客观、真实评定各投标人的竞标文件。
第九条采购合同签订阶段,采购部门应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明确物资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付款条款等内容。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十条物资验收应按照程序进行,包括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准备、实施验收、验收结果处理等环节。
第十一条在申请验收前,采购部门应确保物资符合采购合同中的要求,并编制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二条验收准备阶段,采购部门应准备好验收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参与验收。
第十三条实施验收阶段,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标准对物资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第十四条验收结果处理阶段,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结果决定是否接受物资,如有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追究责任。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采购人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在采购及验收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或纠纷的,相关部门应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公司物资采购及验收工作相关人员应熟悉本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施行。
仓库收货管理制度(精选18篇)

仓库收货管理制度(精选18篇)仓库收货管理制度1 为规范收货程序,保质保量的接收货物,使之配合公司生产需求,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1、依订单收货:仓库根据已审核《采购单》内容准备收货。
必须在有采购单与供应商送货单才能收货,缺一订单不收货。
如有紧急情况,必须先收货的,则沟通管理部由管理部开据手工单并签字同时请示领导,注明提前收货原因,收货员凭此先收货,注明后补采购单注明原因;且订单上必须注明是“后补”字样,后补手续必须在3个工作日里完成。
2、厂家送货:厂家提供《送货单》给收货仓管员,《送货单》应清晰显示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或经手人签名、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额、采购订单号、模号等。
收货仓管员将《送货单》和对应的《采购单》相核对。
相核不符者拒收。
相符者仓管员以《送货单》和《采购单》验收货品。
仓管员收货无误后,在《送货单》上签收,两联自留,一联交对方。
3、收货专人专责:收货人只能是仓库收货员,其他人员不能代替收货,否则,一切责任后果由代收人独立负责,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特殊情况如收货员已下班,而供应商在晚上送货,则由仓库主管指定责任人收货,第二天由收货人员补办手续入库。
4、坚持单随物走、单实一致:收货员对照采购单与送货单进行核对其品名、数量、厂家、规格、单价、模号等,俩单是否一致,需要质检的,通知相关质检人员,质检合格后方可收货。
按采购单上的计量单位点收数量(或称重),收货量大于定购量时,仓库主管要通过管理部同意才能超量收货,否则拒收;数量少了则在订单的'数量旁标上负数实物,核对完毕则在送货订单上签字。
5、收货时间:由于公司生产的特殊性,收货时间须配合生产需要,只要公司生产车间在运作,仓库需要安排人员值班验货、收货,进行仓库管理。
以上请管理部、仓管部及供应商配合!特别强调,仓管员要遵守岗位职责,态度端正,保质保量收货,遵守仓库管理制度。
仓库收货管理制度2 1.收货员收货应该严格按照AQL2.5标准进行抽检,没有达到AQL2.5标准的商品暂时不予入库并及时上报2.收货过程中,发现与订单数量不符,要及时上报3.快递到付的商品、要求开箱验货的商品,必须要在送货员在场的同时开箱验货4.收货过程中发现订单和实际商品不符(包括:规格、型号、名字、条码、批号、长宽高、重量)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问题,要及时上报.5.组合商品、套装商品必须独立包装(建议所有的商品在外包装上有明确的'可以分辨的标识)6.建议保质期3个月及3个月以下的产品暂时不予入库(特殊情况听上级通知)7.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商品不予入库并上报8.生产日期按照采购部门提供的标准入库.9.拼箱商品必须在外包装注明,包装里面每样商品都要独立包装并要有明确标识10.因任何问题不予收货,但是供应商要求暂放的商品,不予签收任何单据及数量的清点和质量保证等问题11.供应商送货的时间必须在正常工作日内的工作时间送货(特殊情况听上级通知)12.对于双批次、多批次的商品必须分开包装,标示清楚,便于区分,并在订单上注明批次,数量13.收货员在收货过程中遇到外箱破损、潮湿、变型的包装,必须打开包装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4.供应商送货必须要有我司的采购订单,并在外箱上注明订单那一箱有采购订单15.采购订单上的商品名称必须和货物销售包装上的名字一样注意:1.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得同时对多个供应商收货。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范文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工作,确保物资的质量、数量与采购合同及相关规定相符,保证物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工作的部门、单位及相关人员。
二、责任与权限1. 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物资的采购工作,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 验收部门负责执行入库验收工作,确保物资的质量、数量与合同相符。
3. 采购部门和验收部门应配合协作,在验收过程中共同处理与物资质量、数量及合同有关的问题。
4. 相关人员应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工作,并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三、流程与要求1. 采购准备阶段:(1)采购部门根据部门或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物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
(2)采购部门组织招标或询价,与供应商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
(3)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核对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以及其他质量要求,并编制入库验收单一式两份,一份由采购部门留存,一份交验收部门。
2. 入库验收阶段:(1)供应商将物资送达入库地点,并提供货物清单,验收部门按照货物清单核对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并与供应商确认。
(2)验收部门对物资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物资是否完好无损。
(3)验收部门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对物资进行抽样检测或全面检测,确保物资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验收部门核对物资的数量与采购合同的要求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应立即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5)验收部门按照入库验收单,记录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情况等信息,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6)验收部门将入库验收单及相关资料交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进行核对并存档。
3. 异常情况的处理:(1)如果验收发现物资有损坏或不符合质量要求,验收部门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2)如发现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与采购合同的要求不符,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协商退换货或重新供货。
建筑工程采购收货制度

建筑工程采购收货制度一、目的制定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采购及收货流程,确保采购物资符合工程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采购及收货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项目管理团队。
三、基本原则1. 公开透明:采购信息应公开透明,确保所有供应商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标。
2. 公平竞争:采购过程中应保证公平竞争,避免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利益输送。
3. 质量优先:在满足价格合理的前提下,质量是采购的首要考虑因素。
4. 合规操作:所有采购及收货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
四、采购流程1. 需求确认:项目部门根据工程进度提出采购需求,明确物资规格、数量及预期到货时间。
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负责筛选合格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并组织招标或询价。
3. 合同签订: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 订单管理:下达采购订单,并对订单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五、收货流程1. 预验收准备:在物资到货前,项目部门应准备好相应的验收标准和工具。
2. 到货检查:物资到货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包装无损,标识清晰。
3. 质量检验:按照验收标准对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
4. 数量核对:核对实际到货数量与采购订单是否一致,如有差异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5. 入库登记:合格的物资由仓库管理部门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物资应隔离并按程序处理。
6. 资料归档:将所有收货相关文件(如送货单、验收报告、检测报告等)进行归档保存。
六、不合格物资处理1.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协商解决。
2. 若供应商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可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退货、换货或赔偿等措施。
3. 对于严重质量问题,应启动质量事故调查程序,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监督与考核1. 建立定期的采购收货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效力。
采购质量管理制度(3篇)

采购质量管理制度(3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通用3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篇1为严格检验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确保订购物资符合公司质量标准和要求,杜绝不合格物资入库,现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
第二条:职责采购员负责对订购物资送货前的质量监督和检验,负责对供应商提供样品质量的验证工作,并负责所有采购物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采购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1. 必须向评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2. 采购前应提供有效的采购文件和资料;3. 对突发所需的特殊物资和急用物资,可向未评定过的供应商采购,由采购部进行物资的验证,验证合格后,即可进行订购。
第四条:采购物资的检验1. 采购物资送货前,采购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采购部进行检验,2. 检验员负责对订购物资的抽样检验,按《产品检验控制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
3. 采购物资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排送货。
4. 若采购物资检验不合格,采购部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处理。
5. 公司各有关部门配合采购部收集、分析和反馈采购物资质量信息,必要时对供应商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采购物资检验的依据1. 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
2. 供应商出示的质量认证。
3. 供应商出示的产品合格证。
4. 采购物资技术标准。
5. 物资工艺图纸。
6. 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和装箱单。
第六条:影响采购物资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1. 采购物资对产品质量、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
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 该类物资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情况。
4. 采购物资对本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第七条:采购物资检验方式的选择1. 全数检验适用于采购物资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的物料或企业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 免检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经认定的免检厂采购货物以及因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物资。
对于后者,采购货物检验专员应跟踪生产时的质量状况。
最新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

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采购员购进产品1.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购,把好进货第一关。
2.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过程中比价,议价的处理事宜。
3.对首营企业、品种的填报审核承担直接责任。
4.了解供货单位的质量状况,及时反馈信息,为质管员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5.签订购货合同时,必须按规定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
6.购进产品应开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
7、做好用户访问工作。
验收、储存、养护1.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及销后退回的医疗器械逐批进行检查验收。
2.验收保管员凭入库凭证(合同、运单、有关证明文件等)对入库医疗器械逐批按《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3.规范填写入库验收记录,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批号数量准确,并签名负责,按规定保存备查。
医疗器械的验收记录应真实完整。
验收记录应有:到货与验收日期、名称、数量、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验收人员等。
一、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二、采购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
三、采购业务:(一)采购医疗器械应选择具有法定资格的供货单位。
(二)进口医疗器械必须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复印件。
以上批准文件应加盖有供方单位的原印章。
(三)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注重医疗器械采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费用省、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四)签定医疗器械购销合同应明确以下质量条款:1、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2、附产品合格证;3、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4、购入进口产品时,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按本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购进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器械购进记录。
物资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物资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物资采购流程和验收管理,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物资采购和验收工作。
二、采购流程1. 采购计划编制1.1 采购需求部门通过填写采购申请单的形式,明确所需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用途等信息,并在申请单上注明负责人和紧急程度。
1.2 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进行汇总,并按照紧急程度和预算预算限额进行排定优先级。
1.3 采购计划报领导审核并批准。
2. 供应商选择2.1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调研和评估,主要考察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和服务状况等。
2.2 采购部门根据调研结果,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3. 采购合同签订3.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采购合同的具体条款。
3.2 采购合同应明确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单价、总价、交货期等,并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3 采购合同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和供应商负责人签字盖章,双方各执一份原件。
4. 采购实施4.1 采购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物资的交货期。
4.2 采购部门应定期向采购计划编制的负责人提供物资采购进展情况。
5. 物资验收5.1 采购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通知验收部门及时进行验收。
5.2 验收部门应按照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与实物进行比对,确保物资的完整和符合质量标准。
5.3 验收部门应在验收单上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验收结论等,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6. 不合格物资处理6.1 如发现物资不合格,验收部门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6.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沟通,协商退货、换货或补偿等解决方案,尽快处理不合格物资。
三、责任与义务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和合同签订,监督采购实施以及处理不合格物资。
2. 验收部门负责按照要求进行物资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并及时与采购部门沟通。
物资采购及出入库管理制度(五篇)

物资采购及出入库管理制度第一条采购单处理仓库保管员一旦接到采购部门转来的“采购单”,即应按物资类别、来源和入库时间等分门别类归档存放。
第二条物资标签物资在待验入库前应在外包装上贴好标签,详细填写批量、品名、规格、数量及入库日期。
热点栏目:____年个人总结第三条内购物资入库1.材料入库前,保管人员必须对照“采购单”,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送货单和____等一一清点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入“请购单”。
2.如发现实物与“采购单”上所列的内容不符,保管人员应立即对通知采购人员和主管。
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予接受入库,如采购部门要求接收则应在单据上注明实际收料状况,并请采购部门会签。
第四条外购物资入库1.材料进厂后,保管人员即会同检验人员对照“装箱单”及“采购单”开箱核对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并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入“采购单”。
2.开箱后,如发现所装载材料与“装箱单”或“采购单”记载不符,应即通知办理进口人员及采购部门处理。
3.如发现所装载物料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现象,经初步估算损失在____元以上者,保管人员应即通知采购人员、公证人员等前来公证并通知代理商前来处理,此前应尽可能维持原来状态以利公证作业。
如未超过____元,可按实际数量办理入库,并在“采购单”上注明损失程度和数量。
4.受损物品经公证或代理商确认后,保管人员即开具“索赔处理单”呈主管批示,再送财务部门及采购部门办理索赔。
入库以后,保管人员应将当日所收料品汇总填入“进货日报表”作为入账依据。
第五条交货数量超额处理交货数量超过“订购量”部分原则上应予退回,但对于以重量或长度计算的材料,其超交量在____%以下时,可在备注栏注明超交数量,经请示采购部门主管同意后予以接收。
第六条交货数量短缺处理交货数量未达订购数量时,原则上应予以补足。
但经请购部门主管同意后,可采用财务方式解决。
届时保管部门应通知采购部门联络供应商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产品的采购、收货及验收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第三部分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
3.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产品采购、收货及验收的管理过程。
4.采购管理
4.1.企业采购体外诊断试剂应当确定供货单位的核发资格;确定所购入产品的合法性;核实
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
4.2.企业采购体外诊断试剂应当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4.3.对首营企业的审核,应当查验加盖公章原印章的以下资料,确认真实、有效:
4.3.1.《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4.3.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的证件复印件,及上一年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情
况;
4.3.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4.3.4.相关印章、随货同行单(票)样式;
4.3.
5.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
4.4.应当核实、留存供货单位销售人员以下资料:
4.4.1.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的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4.4.2.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和法人印章或签名的授权书,授权书应载明被授权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以及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
4.4.3.供货单位及供货品种相关资料。
4.5.与供货单位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4.5.1.明确双方质量责任;
4.5.2.供货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资料且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4.5.3.供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具发票;
4.5.4.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等有关要求;
4.5.5.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有关规定;
4.5.6.运输的质量保证及责任;
4.5.7.质量保证协议的有效期限。
4.6.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
发票应列明产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
不能全部列明的,应附《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清单》,并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原印章、
注明税票号码。
发票按有关规定保存。
4.7.采购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括试剂名称、规格、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数
量、单价、金额、购货日期等内容。
4.8.应当定期对采购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4.9.应建立质量评审和供货单位质量档案。
5.收货、验收管理
5.1.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到货的体外诊断试剂逐批进行收货、验收。
5.2.体外诊断试剂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核实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随货同行单(票)
和采购记录核对体外诊断试剂,做到票、账、货相符。
5.3.随货同行单(票)应当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试剂名称、规格、注册证号或者备案
凭证编号、批号、数量、储运条件、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5.4.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
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
5.5.收货人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按品种特性要求放于相应待验区域,或
者设置状态标志,通知验收。
5.6.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在冷库内待验。
5.7.验收人员应当对体外诊断试剂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查、核对。
5.8.应当对体外诊断试剂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查、核对。
5.9.应当按照验收规定,对每次到货体外诊断试剂进行逐批抽样验收。
5.10.验收结束后,应当将抽取的玩好样品放回原包装箱,加封并标示。
5.11.验收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做好验收记录,包括试剂名称、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
5.12.验收不合格的应当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
5.13.验收人员应当在验收记录上签署姓名和验收日期。
5.14.应当建立库存记录,验收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及时入库登记;验收不合格的,不得
入库,并由质量管理部处理。
6.修订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