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知识: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
一. 因特网的概念
![一. 因特网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8c99f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c.png)
一. 因特网的概念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套件将数百万个私人、公共、学术、商业和政府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建立一种去中心化的通信网络,以便在出现任何节点故障时仍然能够保持信息流通。
在这个网络中,数据通过称为数据包的小块来传输,并在网络中通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路由。
这种分布式的通信方式使得因特网具备了强大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单一故障点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的风险。
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人都可以连接到它,并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
这些应用程序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协议(FTP)、网页浏览器、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和在线游戏等。
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依赖于因特网作为它们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发展对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它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们可以远程办公、远程学习、远程医疗和远程娱乐,不再受制于时空的限制。
它也促进了全球贸易和跨国合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全球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然而,因特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设备连接到因特网,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犯罪、欺诈和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重要问题。
此外,因特网的全球性和去中心化结构也引发了对网络治理和政策制定的讨论和争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
此外,各国政府也试图就网络治理和政策制定问题达成共识,以确保因特网能够为全球社会的利益服务。
总之,因特网是一个革命性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工具,它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它不仅使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促进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以确保因特网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
因特网
![因特网](https://img.taocdn.com/s3/m/22acf485ec3a87c24028c4a7.png)
远端计算机
中心计算机
远端计算机
服务器
它是用来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设备, 它除了具备计算机的所有软硬件之外,还 必须安装一套网络操作系统。它相当于网 络的心脏,它将保证网络间通信的畅通。
是指任意一台连入网络的计算机。
工作站
是指用来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相关软 网络通信系统 件设备,如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
5、混合型结构
混合型结构是由上面几种拓 扑结构混合而成的网络结构, 如图所示。混合型结构比较实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的需要进行结构设计。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是指覆盖范围较小的网络,传输距离可以从几十米到几千 米。通常一个公司、一家工厂、一所学校内都属于局域网。 2、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简称MAN) 地指将远距离的网络和资源连接起来的网络。通常使用高 速的光纤将一个特定范围内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如大学校 园、城市等。城域网的距离可以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 广域网又称远程网,是一种比城域网覆盖范围更大的网 络,传输距离可以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几万公里。广域 网通过电话线和卫星提供跨国或全球间的联系。
因特网的发展史:可以说计算机网络革命就始于因特网。1969年,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工程局(DAROA)决定开发一个计算机网络, 可以在美国遭受攻击时能不受破坏。这个军方项目的最初结果是 ARPANET网(高级研究工程局网络),很快, ARPANET 变得越来 越普遍(今日计算机网络成长的前奏)。
有人说:“没有联网的计算机,只不过是一个无用的孤岛。”使用 它的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了网络的潜力,并且开始利用它做许多事 情(比如传送文件、个人间的通讯)。70年代后期,ARPANET网这 个实验项目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网络,并继续发展壮大。80年代初 期, ARPANET上的文件传送协议被批准,允许数据在不同操作系 统的计算机间传送。同时ARPANET被分为两个网络:小的网络被称 为ARPANET,另一个则称为MILNET,人们开始称这两部分网络为------Internet。 到1990年,计算机科学网的许多早期成员也都相继连接到这个网络 上来,Internet就这样演变成了一个不断扩展的、世界上最大的计 算机互联群。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https://img.taocdn.com/s3/m/c2aaf5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d.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功能以及安全使用技巧,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一、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
2.认识因特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信网络连接起全世界的计算机与服务器。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等等。
2.因特网的功能:a.获取知识:因特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b.交流与合作: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c.购物娱乐: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购买商品、观看电影、玩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3.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a.保护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慎地处理网络上的友谊请求和链接。
b.辨别真伪: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转发和分享未经证实的信息。
c.密码安全: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或者简单的密码。
d.注意网络作业:在网络上提交作业时,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不参与抄袭。
三、教学流程:1. 创设情境: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使用因特网而解决问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因特网的应用场景。
3. 探究讨论:学生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调查,调查因特网在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 教师讲解: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功能,制作一张海报展示给全班。
6. 安全教育:学生小组讨论并整理出因特网安全使用技巧,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因特网、万维网、网格及云计算名词解释及分析
![因特网、万维网、网格及云计算名词解释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b22bdc77da26925c5b0da.png)
因特网的起源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前身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最 的前身ARPA建立的 建立的ARPAnet。 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1972 年, 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 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网 首次与公众见面, 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一个重大贡 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ARPAnet试验并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ARPAnet试验并 奠定了因特网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较好地解决了异 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万维网的功能
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查找 和共享信息的手段, 和共享信息的手段,可以把它看做是世界上 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关、 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关、大学公司厂商热 衷于研究开发的信息集合。它基于Internet 衷于研究开发的信息集合。它基于Internet 的查询, 的查询,信息分布和管理系统是人们进行交 互的多媒体动态格式。WWW给计算机网络 互的多媒体动态格式。WWW给计算机网络 上的用户提供一种兼容的手段, 上的用户提供一种兼容的手段,以简单的方 式访问各种媒体, 式访问各种媒体,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超 媒体网络改变了人们观察和创建信息的方法。 媒体网络改变了人们观察和创建信息的方法。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43aec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3.png)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的演变,期间出现了许多关键的技术创 新和标准。
详细描述
因特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这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资助的一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互联网, 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标准,如TCP/IP协议、万维网和电子邮件等。这些技术和
或窃取用户数据。
网络钓鱼
利用伪造的网站或电子 邮件诱骗用户泄露个人
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 系统,导致合法用户无
法访问。
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 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01
安装防病毒软件
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全面 扫描。
安装防火墙
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保 持联系,分享照片、视频和新闻等。
订阅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服务,如新 闻、股票、天气预报等。
营销推广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广告、促销信息 等,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
04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概述
搜索引擎定义
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服务,通过特定的算法和程序,自动抓取互 联网上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
05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能够保护个人和 企业的敏感数据不被非法 获取和滥用。
基础设施安全
保障网络基础设施免受恶 意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 服务的正常运行。
维护社会稳定
网络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和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 意义。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3892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7.png)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计算机知识: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
![计算机知识: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42e5f7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5.png)
【导语】Internet的定义Internet(因特)是由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式计算机络连接⽽成的计算机互联。
也可以简单定义为络的络、络的集合。
今天就给⼤家介绍下——因特络服务的概念,欢迎阅读! 经营性的5个: 中国公⽤计算机互联(CHINANET):由中国电信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桥信息(CHINAGBNET):由吉通通信有限公司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联通公⽤计算机互联(UNINET):由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通公⽤互联(CNCNET):由中国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移动互联(CMNET):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经营性3个: 中国教育科研(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
中国科技(CSTNET):中国科技由国家投资和世界银⾏贷款建设,由中国科学院络运⾏中⼼负责运⾏管理。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CIETNET):⾯向全国外经贸系统事业单位的专⽤互联。
由外贸经济合作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商务中⼼负责建设和管理。
Internet的⼏个关键概念 1.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Internet互联的信息交换、规则、规范的集合体。
分类: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间协议。
四个层次:应⽤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络层 2.IP地址 Internet中每⼀台计算机都有⼀个在世界范围内惟⼀的标记,这个标记我们称为IP地址。
IP地址是⼀个32位的⼆进制数,⼀般⽤圆点分隔的⼗进制数表⽰,如:210.37.7.18。
范围0~255 3.DNS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是完成Internet主机名和IP地址的映射,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同时也可以将IP地址翻译成域名。
域名的⼀般格式为:<主机名>.<络名>.<机构名>.<国家或区域代码>。
机构: com商业机构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机构 int国际组织 mil军事部门 net络机构 org社会组织、专业协会。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https://img.taocdn.com/s3/m/acfaba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9.png)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的一种技术。
而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许多互联网提供商、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互联而成。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并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和应用领域。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各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和软件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构成,通过这些设备和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不同的硬件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通信介质。
计算机作为网络的终端设备,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用于数据的转发和转换。
通信介质指的是传输数据的实体,可以是网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
数据通信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资源共享是指多个计算机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如打印机、数据库等。
分布式处理是指将一个任务分割成多个子任务,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分别处理,最后将结果汇总。
4.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指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由许多互联网提供商、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个人组成。
因特网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因特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们提供连接到因特网的服务,如宽带接入、域名解析等。
5.因特网的发展历史6.因特网的应用领域因特网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因特网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在线教育平台,如在线课堂和电子图书馆。
在商业领域,因特网为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和供应链管理等业务。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9187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9.png)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因特网基础知识1、因特网主要作用:丰富的信息资源(www);便利的通信服务(E-MAIL);快捷的电子商务(中国最早的商务平台8488).2、因特网主干网:ANSNET,从网络设计者角度考虑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一个实例,从使用者角度考虑是信息资源网。
3、因特网主要组成部分:通信线路(主要有两类:有线线路和无线线路),路由器,服务器和客户机,信息资源4、TCP/IP协议就是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TCP/IP是一个协议集,它对因特网中主机的寻址方式,主机的命名机制,信息的传输规则,以及各种服务功能做了详细约定。
IP(通信规则)主要是负责为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报寻址,并管理这些数据报的分片过程。
5、运行IP协议的网络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如下三种服务:1)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2)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3)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6、IP地址与子网屏蔽码:(P113)(请补充相关考点)7、IP数据报的格式可以分为报头区和数据区两大部分,其中数据区包括高层需要传输的数据,报头区是为了正确传输高层数据而增加的控制信息。
8、因特网中,需要路由选择的设备一般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表有两种基本形式:1.静态路由表;2.动态路由表。
动态路由表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互相自动发送路由信息而动态建立的。
9、TCP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是一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因为它可以提供一条从一台主机的一个应用程序到远程主机的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直接连接.(虚拟连接)10、端口就是TCP和UDP为了识别一个主机上的多个目标而设计的。
11、因特网的域名由TCP/IP协议集中的域名系统进行定义。
因特网中的这种命名结构只代表着一种逻辑的组织方法,并不代表实际的物理连接。
计算机网络-什么是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什么是因特网](https://img.taocdn.com/s3/m/eb17cc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3.png)
第一章概述1.1因特网概述1.1.1网络的网络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什么是网络?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什么是互联网?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
因此互联是“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
主机即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
二互联网吧许多网络连在一起。
有时为了避免意义上不明确,我们把直接连接计算机的网络称为物理网络,而互联网是由物理网络集合构成的逻辑网络。
1.1.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NAET向互联网发展。
第二阶段:逐步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即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因特网上的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才可以通信),同时拥有通信路线(大的ISP自己建通信路线,小的ISP则向通信公司租用通信路线),以及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网”就是指“通过某个ISP接入到因特网”。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用户用户ISP1因特网用户用户ISP2图1:用户通过ISP接入因特网1.1.3因特网标准化工作定制因特的正式网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1.因特网草案2.建议标准3.草案标准4.因特网标准1.2因特网的组成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分成两大板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该部分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运行各种网络应用,为用户直接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络音/视频等服务。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图2: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1.2.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主机,又称端系统)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个概念股。
我们说:“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wpsoffice一级考试内容
![wpsoffice一级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a8fb7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wpsoffice一级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
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4.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
5.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4.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桌面外观的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
(2)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3)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
(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5)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软、硬件的基本系统工具。
三、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WPS文字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3.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
4.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5.WPS文字的图形功能,图形、图片对象的编辑及文本框的使用。
6.WPS文字表格制作功能,表格结构、表格创建、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及表格样式的使用。
四、WPS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WPS表格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与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3.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等基本操作。
4.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5.工作表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数据合并。
6.图表的创建和格式设置。
7.工作表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
8.工作簿和工作表数据安全、保护及隐藏操作。
五、WPS演示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WPS演示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与退出。
关于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关于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d94830079563c1ec5da713c.png)
关键 词 : 计算机; 网络; 服务
由 系 统管 理 员 管 理 的结 构 化 计 算 机 环 境 和 只 有 ~ 台或 几 台 孤 立 计 算 机组 成 的计 算 机 环 境 的主 要 区别 是 服 务 。这 种 只有 几 台孤立计算机 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 小的非技术性 的办公 它所 依 赖 的其 它 服 务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作为服务一部分 的机器 和软件应 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 同或 更高标准上 的主机和软件 ,一个服务 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 的服 务 链 中最 薄 弱 环 节 的可 靠 性 是 相 当的 。一 个 服 务 不 应 该 无 故 的 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一旦服务建好并完成 了测 试 ,就 要 逐 渐 转 到 用 户 的角 度 来 进 行 进 一 步 的 测试 和调 试 。 1 用 户 的要 求 . 1 建立一个新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要 求开始 ,用户才是你建立 服务 的根本原 因。 如果建立 的服务不合乎用户的需要 , 那就是在 浪费精力 。 很 少 有 服 务 不 是 为 了 满 足 用 户 的需 求 而 建 立 的 , N D S就 是 其 中之 一 。 其 它 的 如 邮 件服 务 和 网络 服 务 都是 明显 为 了用 户 的 需求建立 的。 用户需要他们的邮件用户端具 备某 些功能 , 而且不 同的用户想要 在网络上作不 同是事情 ,这些都依靠 提供服务的 系统设置情况 。其它 的服务如 电子购物系统则更是 以用 户为导 向 的 了 。 统 管 理 员 们需 要 理 解 服 务 怎样 影 响用 户 , 系 以及 用 户 的 需 求 又如 何 反 过 来 对 服 务 的设 计 产 生 影 响 搜集用户 的需求应该包括下面这些 内容 :他们想 怎样使用 这些新 服务 、 需要 哪些功能 、 喜欢哪些功 能 、 这些 服务对他们有 多重要 ,以及对于这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级别 的可用性 和技术 支持 。 如果可能 的话 , 让用户试 用一 下服务的试用版本 。 不要让 用户使用那些很麻烦或是不成功的系统和项 目。尽量计算 出使 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群有多大 以及他们需要 和希望获得什么样 的 性能 , 这样才 能正确 的计算 。 1 操 作 上 的要 求 . 2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 ,新服 务的有些要求 不是 用户直接可 见的。 比如系统管理员要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 、 是否可以与 已有的服务协 同操作 ,以及新服务是否能与核心服务如认证服 务和 目录服务等集成到一起 。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45e97372f524ccbff02184c0.png)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757c1375ef7ba0d4b733b99.png)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7.1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阵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将其命名为NSFnet,伴着TCP/IP的不断完善,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真正意义上早期因特网的主干网。
1991年由于数据业务量大增,骨干网上的负荷过大,迫使NSFnet的骨干网升级为45Mbit/s的链路。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NSFnet还仅供研究和教育之用,政府部门的骨干网保留下来用于面向具体任务。
由于不同部门之间需要信息交流,需要联网。
于是出现了许多因特网业务提供商ISP,如Sprint、MCI、BBN等通过网络节点进行连接。
后来为了简化不断增加复杂程度的网络,NSFnet网络的核心网络逐步转移到ISP的网络结构中,NSFnet网络就演变成为现代的因特网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而NSFnet在1995年4月停用。
因特网的网络互联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其结构是开放的,并且易于扩展。
典型因特网的构成如图7-1所示。
开放性的结构将ISPInternet业务提供商、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IDCInternet数据中心等用户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通过电信网络作为承载网络连接起来的,因此因特网已离不开电信网络而独立存在。
图7-1典型因特网的构成示意图总而言之,因特网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组成,主要采用TCP/IP协议组,采用分组变换技术,由众多路由器通过电信传输网连接而成的一个世界性范围信息资源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知识: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
经营性的5个: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由中国电信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ET):由吉通通信有限公司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联通公用计算机互联网(UNINET):由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由中国网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建设与经营管理。
非经营性3个: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科技网由国家投资和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由中国科学院网络运行中心负责运行管理。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面向全国外经贸系统事业单位的专用互联网。
由外贸经济合作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负责建设和管理。
Internet的几个关键概念
1.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Internet互联网的信息交换、规则、规范的集合体。
分类: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间协议。
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至网络层
2.IP地址
Internet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惟一的标记,这个标记我们称为IP地址。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一般用圆点分隔的十进制数表示,如:210.37.7.18。
范围0~255
3.DNS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是完成Internet主机名和IP地址的映射,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同时也能够将IP地址翻译成域名。
域名的一般格式为:<主机名>.<网络名>.<机构名>.<国家或区域代码>。
机构:
com商业机构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机构
int国际组织
mil军事部门
net网络机构
org社会组织、专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