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爱情-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锦瑟》ppt课件

课文解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 青春。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 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惋 惜伤感。
课文解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 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 情” ,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鉴赏要点
二、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
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 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 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 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 冉飘拂。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抒发诗人的惆怅与迷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凄凉悲慨,生而不能,死则续梦。
课文解析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 缕玉烟,依稀可见。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 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 的妙境;
结构示意:
《锦瑟》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后人对《锦瑟》的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朗读课文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PPT课件

整首诗讲的是演奏锦瑟的意境。“锦瑟无端五十弦”, 开端引出所引所咏之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是写瑟音的美好,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则写在琴声中 表现的感情。
跑
题
《锦瑟》题旨争议
艺术说
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却有极高的造诣,唐以后历代都有 不同的诗派对李商隐诗歌有不同的接受、传承。所以,有人 认为这首诗纯洁是李商隐展现其艺术创作主张的作品。
晚 霞。
思考:我们学过哪些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的诗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
瑟,悲,帝禁不止,故
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
五弦。
华年:指青年时代。
锦瑟为何无端有五十根弦呢?一弦一柱都
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诗文解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蝶”典出
《庄子 ·齐物论》
“望帝托鹃”典出
题
李商隐的一生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少年时代 他产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
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归故里。弱小孤男,撑持门面, 佣书饭舂,备尝艰辛。
跑
题
《锦瑟》题旨争议
艺术说
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却有极高的造诣,唐以后历代都有 不同的诗派对李商隐诗歌有不同的接受、传承。所以,有人 认为这首诗纯洁是李商隐展现其艺术创作主张的作品。
晚 霞。
思考:我们学过哪些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的诗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
瑟,悲,帝禁不止,故
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
五弦。
华年:指青年时代。
锦瑟为何无端有五十根弦呢?一弦一柱都
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诗文解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蝶”典出
《庄子 ·齐物论》
“望帝托鹃”典出
题
李商隐的一生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少年时代 他产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
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归故里。弱小孤男,撑持门面, 佣书饭舂,备尝艰辛。
古诗词复习(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表现了诗人舍 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测题 1.根据提示默写。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的诗句是__安__得__广__厦__千__万__间__, _(大__2庇_)_天_诗_下_中_寒_表_士_现_俱_作_欢_者_颜_宁__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何__时__眼__前__突__兀__见__此__屋_, _吾__庐__独__破__受__冻__死__亦__足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颈联:远离分不开知己,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 除孤独的苦闷。这两句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乐观、 豪迈,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泪湿手巾。 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别时不应 有儿女哭啼之态。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古诗词复习
——八年级下册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 诗,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D.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 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测题 1.根据提示默写。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的诗句是__安__得__广__厦__千__万__间__, _(大__2庇_)_天_诗_下_中_寒_表_士_现_俱_作_欢_者_颜_宁__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何__时__眼__前__突__兀__见__此__屋_, _吾__庐__独__破__受__冻__死__亦__足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颈联:远离分不开知己,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 除孤独的苦闷。这两句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乐观、 豪迈,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泪湿手巾。 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别时不应 有儿女哭啼之态。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古诗词复习
——八年级下册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 诗,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D.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 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爱情诗联读 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诗经》“六义” ?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
“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 “十五国风”,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 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 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共40篇。
3.1中国诗歌发展史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
比较阅读
一 诗歌发展简史
朝代歌
第一部诗歌总集?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与现实相对之浪漫?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你唱我唱大家唱!
写诗的越来越多!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诗歌越来越成熟! 南北朝并立,/随唐五代传, 恭喜古诗走向巅峰!
再创巅峰!
楚辞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属于楚辞,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是楚
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 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和《诗经》最大的区别?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 展阶段; 《楚辞》想象丰富,与《诗经》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 浪漫主义的两座双峰;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白话文写诗
一 诗歌发展简史
①《芣苢》
②《插秧歌》
③《短歌行》
④《归园田居》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登高》
⑦《琵琶行》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⑩《声声慢•寻寻觅觅》
⑪《静女》
⑫《涉江采芙蓉》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
“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 “十五国风”,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 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 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共40篇。
3.1中国诗歌发展史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
比较阅读
一 诗歌发展简史
朝代歌
第一部诗歌总集?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与现实相对之浪漫?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你唱我唱大家唱!
写诗的越来越多!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诗歌越来越成熟! 南北朝并立,/随唐五代传, 恭喜古诗走向巅峰!
再创巅峰!
楚辞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属于楚辞,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是楚
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 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和《诗经》最大的区别?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 展阶段; 《楚辞》想象丰富,与《诗经》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 浪漫主义的两座双峰;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白话文写诗
一 诗歌发展简史
①《芣苢》
②《插秧歌》
③《短歌行》
④《归园田居》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登高》
⑦《琵琶行》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⑩《声声慢•寻寻觅觅》
⑪《静女》
⑫《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PPT

让有情人反复借“彤管”和“荑”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写出了一个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
【重点赏析】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
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 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大胆、直率。
所思在远道。
把
还顾望旧乡,
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内 容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译 我涉过江水去采摘那些莲花, 文 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思考】:一二句以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种意境?有什么 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 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涉江采芙蓉》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南朝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 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创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 就。
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诵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读 诗 歌 ,
【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 《涉江采芙蓉》《虞美人》 《鹊桥仙》
静女
《诗经·邶风》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uè yì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
【重点赏析】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
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 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大胆、直率。
所思在远道。
把
还顾望旧乡,
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内 容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译 我涉过江水去采摘那些莲花, 文 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思考】:一二句以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种意境?有什么 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 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涉江采芙蓉》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南朝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 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创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 就。
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诵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读 诗 歌 ,
【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 《涉江采芙蓉》《虞美人》 《鹊桥仙》
静女
《诗经·邶风》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uè yì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
古诗七夕(课堂PPT)

到了明清,七夕的乞 巧习俗发展得更加完备,可 谓精彩纷呈。
9
夕节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传统的 农业社会,七夕节妇孺皆知。
每当七夕节到来之际,街上车水马龙,数日方休 。
宋代罗烨、金盈之辑的《醉翁谈录》说:“七夕 ,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 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 出,至夜方散。
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 好像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 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 使人变得灵巧。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 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 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13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 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 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 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或对月穿针 ,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 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女孩,
10
乞巧
【唐 】 林 杰
七 夕/今 宵/看 碧 霄,
牵 牛/织 女/ 渡 河 桥。 • 家 家/乞巧/ 望 秋 月,
穿 尽/红 丝/几 万 条
。
11
七夕节风俗
采购巧果,培育巧芽, 供奉巧桌,搭建巧棚, 穿针斗巧、蜘蛛卜巧, 都具有浓厚的农业传统
12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 式各样的面点,各地习俗不一,<<清嘉录》则记 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以面和糖,制作苎结。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 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 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胶东地 区习惯用麦芽糖和面,做成圆形和半圆形的两种 巧果,男子吃圆的,女人吃半圆形的。
9
夕节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传统的 农业社会,七夕节妇孺皆知。
每当七夕节到来之际,街上车水马龙,数日方休 。
宋代罗烨、金盈之辑的《醉翁谈录》说:“七夕 ,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 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 出,至夜方散。
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 好像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 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 使人变得灵巧。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 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 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13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 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 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 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或对月穿针 ,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 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女孩,
10
乞巧
【唐 】 林 杰
七 夕/今 宵/看 碧 霄,
牵 牛/织 女/ 渡 河 桥。 • 家 家/乞巧/ 望 秋 月,
穿 尽/红 丝/几 万 条
。
11
七夕节风俗
采购巧果,培育巧芽, 供奉巧桌,搭建巧棚, 穿针斗巧、蜘蛛卜巧, 都具有浓厚的农业传统
12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 式各样的面点,各地习俗不一,<<清嘉录》则记 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以面和糖,制作苎结。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 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 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胶东地 区习惯用麦芽糖和面,做成圆形和半圆形的两种 巧果,男子吃圆的,女人吃半圆形的。
古诗词诵读 鹊桥仙(纤云弄巧)课件.ppt

直抒胸臆:“便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 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 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比喻的修辞。“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 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 银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 意。“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 之不易。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 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 境。
教 师 总 结
《鹊桥仙》一词情意之洁、格调之高,达到了爱情词的顶峰。情之所钟, 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鬓厮磨,须臾不可 分离?这种境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独步千古一点 也不过分。
节下课见!
译 文
轻盈的彩云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天河今 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 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了一个什么 故事?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 什么?
上阕:鹊桥相会 下阕:鹊桥惜别
上下阙的内容
原 文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比喻的修辞。“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 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 银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 意。“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 之不易。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 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 境。
教 师 总 结
《鹊桥仙》一词情意之洁、格调之高,达到了爱情词的顶峰。情之所钟, 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鬓厮磨,须臾不可 分离?这种境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独步千古一点 也不过分。
节下课见!
译 文
轻盈的彩云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天河今 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 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了一个什么 故事?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 什么?
上阕:鹊桥相会 下阕:鹊桥惜别
上下阙的内容
原 文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诗二首 课件

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知识补充:现代诗的特征
•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 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 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 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 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 闽西山区。
• 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
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本阅读:
• 这些意象美在何处?各有何特点?借助什么修辞方法?
讨论明确:变化、应和、流动的韵律感。本诗表现形式上类似中国的一 些民歌的特点,同一个意思反复咏唱,这样不但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强 烈情感,而且造成音乐的旋律美。再者,诗歌的意象有鲜明的色彩,构 成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一系列鲜活意 象的递进性排列,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在重章叠唱中,情 感的变化,随层次的递进而愈趋炽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两组 意象中,诗人的自喻,相对阔大高岸、荒茫粗犷,宣泄着悲壮美;爱人 的意象,相对娇柔细腻、妩媚温情,表达着柔静美。
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 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 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 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知识补充:现代诗的特征
•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 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 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 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 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 闽西山区。
• 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
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本阅读:
• 这些意象美在何处?各有何特点?借助什么修辞方法?
讨论明确:变化、应和、流动的韵律感。本诗表现形式上类似中国的一 些民歌的特点,同一个意思反复咏唱,这样不但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强 烈情感,而且造成音乐的旋律美。再者,诗歌的意象有鲜明的色彩,构 成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一系列鲜活意 象的递进性排列,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在重章叠唱中,情 感的变化,随层次的递进而愈趋炽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两组 意象中,诗人的自喻,相对阔大高岸、荒茫粗犷,宣泄着悲壮美;爱人 的意象,相对娇柔细腻、妩媚温情,表达着柔静美。
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 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 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 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完整版)古诗词中的爱情-PPT

古诗词中的爱情
易芳芳
2015.01.28
易芳芳
2014·11·20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诗词中的爱情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主题
–中国古代没有爱情一词,更多的是用“恩爱”:所谓“一日 夫妻百日恩”;
–因为先秦之后中国的自由恋爱较少,“爱情”不发达,先结 婚后恋爱是几千年的传统;
–中国不缺乏有关爱情的诗歌和作品,尤其是《诗经·国风》 里关于爱情的诗篇就很多,在之后的汉魏乐府、唐宋诗词、 明清小说里面也有大量的爱情诗词。
讲到爱情,人们心中闪现的相关的诗或词 :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毛诗序》
• 爱情诗——思念恋人
•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 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 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 读不厌。” ———闻一多
相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唐·王维
•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窈之 窕。 淑 女 , 钟 鼓 乐 之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芼
之
采 之 。 窈 窕 淑 女 , 琴 瑟 友
转寤 反寐 侧思 。服 参。 差悠 荇哉 菜悠 ,哉 左, 右辗
女荇 ,菜 寤, 寐左 求右 之流 。之 求。 之窈 不窕 得淑
易芳芳
2015.01.28
易芳芳
2014·11·20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诗词中的爱情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主题
–中国古代没有爱情一词,更多的是用“恩爱”:所谓“一日 夫妻百日恩”;
–因为先秦之后中国的自由恋爱较少,“爱情”不发达,先结 婚后恋爱是几千年的传统;
–中国不缺乏有关爱情的诗歌和作品,尤其是《诗经·国风》 里关于爱情的诗篇就很多,在之后的汉魏乐府、唐宋诗词、 明清小说里面也有大量的爱情诗词。
讲到爱情,人们心中闪现的相关的诗或词 :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毛诗序》
• 爱情诗——思念恋人
•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 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 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 读不厌。” ———闻一多
相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唐·王维
•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窈之 窕。 淑 女 , 钟 鼓 乐 之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芼
之
采 之 。 窈 窕 淑 女 , 琴 瑟 友
转寤 反寐 侧思 。服 参。 差悠 荇哉 菜悠 ,哉 左, 右辗
女荇 ,菜 寤, 寐左 求右 之流 。之 求。 之窈 不窕 得淑
王维《相思》古诗词PPT

四 诗人故事
少年胆识
王维很小的时候便很有胆识。相传,有一年知县看到书上有记载说,当地 大山里有一种石胆,吃了可以长命百岁。于是,他便下令让老百姓去找。 可大山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百姓们找不到。知县很生气,硬说是老 百姓把石胆私藏了起来,很多人因此被抓进监狱。幼小的王维不忍心看见 乡亲们受苦。就捡了几块石头交给知县说:“石头有的是,可没有石胆。” 知县大怒,呵斥他说:“书上有记载,怎么可能没有呢?”小王维不慌不 忙地说:“龙和凤凰书上也都有记载,可您能找到么?”知县无话可说, 只好收回了寻找石胆的命令,并把因此入狱的人们都放了出来。
三 诗词赏析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 物思人。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 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 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 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 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 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 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 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诗 词 赏 析
古代 诗词
三 诗词赏析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 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 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 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 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而 “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 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胧之美。
再 见 李
商 隐
泪沧 蝶庄 玉,海托,生 生蓝月杜望晓 烟田明鹃帝梦 。日珠。春迷
暖有 心蝴
庄生梦蝶: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惆怅。 杜鹃啼血:无限的悲伤和难言的怨愤。 沧海明珠:孤寂、怅惘、悲伤。 蓝田日暖:对梦想的迷惘。
典故解读
庄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 生 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 梦 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 蝶 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找诗眼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吗?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吗?
诗 内容之眼:思华年 眼 情感之眼:惘然
层次脉络
起兴追怀 首联:琴瑟弦音忆华年
颔联:蝴蝶杜鹃寄思念 悲情感慨
借典抒怀
朦胧寄寓
李 商
颈联:珠泪玉烟美好时
隐
照应感怀 尾联:无奈追忆心惘然
深入探究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课文背景
“义山的《锦瑟》、《碧城》、 《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 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 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 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 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国韵 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初步感知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 梦——美好 短暂
对青春的向往
感 分
蝴蝶——自由 难捕捉
对理想的迷茫 可望不可即
析 “庄周梦蝶”——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典故解读
杜 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他为蜀国治理水患 鹃 立下大功,急流勇退后禅位给臣子,自己则退隐居住在西 啼 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时昼夜不停地悲鸣,其啼声 血 非常的凄切,直到口中吐血为止。
再 见 李
商 隐
泪沧 蝶庄 玉,海托,生 生蓝月杜望晓 烟田明鹃帝梦 。日珠。春迷
暖有 心蝴
庄生梦蝶: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惆怅。 杜鹃啼血:无限的悲伤和难言的怨愤。 沧海明珠:孤寂、怅惘、悲伤。 蓝田日暖:对梦想的迷惘。
典故解读
庄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 生 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 梦 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 蝶 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找诗眼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吗?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吗?
诗 内容之眼:思华年 眼 情感之眼:惘然
层次脉络
起兴追怀 首联:琴瑟弦音忆华年
颔联:蝴蝶杜鹃寄思念 悲情感慨
借典抒怀
朦胧寄寓
李 商
颈联:珠泪玉烟美好时
隐
照应感怀 尾联:无奈追忆心惘然
深入探究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课文背景
“义山的《锦瑟》、《碧城》、 《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 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 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 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 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国韵 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初步感知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 梦——美好 短暂
对青春的向往
感 分
蝴蝶——自由 难捕捉
对理想的迷茫 可望不可即
析 “庄周梦蝶”——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典故解读
杜 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他为蜀国治理水患 鹃 立下大功,急流勇退后禅位给臣子,自己则退隐居住在西 啼 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时昼夜不停地悲鸣,其啼声 血 非常的凄切,直到口中吐血为止。
古诗词诵读《 静女》课件 (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情景。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
爱人及物,借物咏人,凸现出男子对女子的真挚的 爱恋之情。
情感梳理
情人约会 情人赠物 赠荑赞人
俟我城隅
贻我彤管
归我荑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搔首踟蹰
说怿女美
美人之贻
急切之情
热恋之情
质朴之情
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
(luán,美好) yí,赠送
tóng,深红色
静女其娈,贻 我 彤 管。
通“悦”,高兴
rǔ,通“汝”,你,此处指“彤管”。
wěi,红而有光
(yì,喜爱)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 己陶醉。
写心理:青年之恋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女子赠送信物给男子,男子
野外
(tí)白茅牙,爱情的象征
xún,的确,确实,实在
自牧 归 荑,
洵美且异。
kuì,通“馈”,赠送
fēi,通“非”,不是
rǔ,通“汝”,你,此处指“荑” 赠送
匪 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姑娘送给他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 中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
写心理:青年之诚
这一章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两人见面后女子把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男子的
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荑到静女,通过喜爱情人的赠 物之美,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写法很新颖。
3.赋的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 叙述了“我”与热恋中的静女的一次约会。
4.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爱人及物,借物咏人,凸现出男子对女子的真挚的 爱恋之情。
情感梳理
情人约会 情人赠物 赠荑赞人
俟我城隅
贻我彤管
归我荑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搔首踟蹰
说怿女美
美人之贻
急切之情
热恋之情
质朴之情
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
(luán,美好) yí,赠送
tóng,深红色
静女其娈,贻 我 彤 管。
通“悦”,高兴
rǔ,通“汝”,你,此处指“彤管”。
wěi,红而有光
(yì,喜爱)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 己陶醉。
写心理:青年之恋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女子赠送信物给男子,男子
野外
(tí)白茅牙,爱情的象征
xún,的确,确实,实在
自牧 归 荑,
洵美且异。
kuì,通“馈”,赠送
fēi,通“非”,不是
rǔ,通“汝”,你,此处指“荑” 赠送
匪 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姑娘送给他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 中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
写心理:青年之诚
这一章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两人见面后女子把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男子的
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荑到静女,通过喜爱情人的赠 物之美,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写法很新颖。
3.赋的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 叙述了“我”与热恋中的静女的一次约会。
4.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最美不过诗经:在古诗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04
第46章人 生自是有情 痴——《秦 风·晨风》
06
第48章婚 姻是爱情的 归宿—— 《周南·桃 夭》
05
第47章用 天真去爱— —《邶 风·雄雉》
作者介绍
这是《最美不过诗经:在古诗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最美不过诗经:在古诗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吞针——《诗 经·氓》
第14章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击鼓》
第16章三生石上注 良缘——《鹊巢》
01
第17章当 时共我赏花 人——《邶 风·燕燕》
02
第18章衔 恨愿为天上 月,年年犹 得向郎圆— —《国 风·日月》
03
第19章欲 把相思说似 谁,浅情人 不知—— 《江有汜》
04
第20章一 泓情泪,种 成两世相 思——《邶 风·绿衣》
目录分析
第2章佳人独立相 思苦——《周 南·关雎》
第1章序:思无邪
第3章情在不能 醒——《秦风·蒹
葭》
第4章蓦地一相 1
逢,心事眼波 难定——《周 南·汉广》
第5章只愿君心 2
似我心—— 《卫风·木瓜》
3 第6章长相思兮
长相忆—— 《摽有梅》
4 第7章无情不似
多情苦—— 《邶风·终风》
5 第8章斯人不可
05
第27章相 思始觉海非 深——《鄘 风·柏舟》
06
第28章是 有情皆满愿, 更从何处著 思量—— 《邶风·式 微》
第29章天涯地角有穷 时,只有相思无尽
处——《邶风·匏有 苦叶》
第30章为伊消得人憔 悴——《周南·卷耳》
第31章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东 门之墠》
杜甫《新婚别》古诗词PPT

新婚别
唐代·杜甫
一 作者生平
目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相关典故
第一部分
作者生平
作者生平
年少漫游
开元十九年,杜甫开始漫游吴越。到二十四岁,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从吴越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他的父亲杜 闲当时任兖州司马,于是杜甫赴充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在游历中 与苏源明结交。到三十岁,即开元二十九年(741),从齐赵回东都 洛阳,在偃师首阳山下筑陆浑山庄,作文祭远祖杜预。同年,杜甫与 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结婚。在天宝三年(744)的春天,杜甫在洛阳遇 到大他11岁的李白,两人结成忘年交,一起畅游齐鲁,同往王屋山访 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于是返回梁园,遇到了高适,三人接伴同游 梁宋(今河南开封一带)。
作者生平
漂泊生活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携家眷前往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写下《秦州杂诗》《梦李白》等诗。十月,前往同谷,沿途作纪行诗 一组。至同谷后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十二月前往成都, 途中又作纪行诗一组。终于在岁末到达成都。乾元三年(760)春, 四十九岁的杜甫在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 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叫“浣花草堂”,“杜草堂”的称谓由 此而来。
诗词赏析
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在这里,女主人 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 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她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像开始的时 候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前去,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 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爱情,是通过一 些看来好像不重要,其实却大有作用的细节,或者说具体行动表达出来 的。 这就是“自嗟贫家女”这四句所描写的。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 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
唐代·杜甫
一 作者生平
目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相关典故
第一部分
作者生平
作者生平
年少漫游
开元十九年,杜甫开始漫游吴越。到二十四岁,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从吴越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他的父亲杜 闲当时任兖州司马,于是杜甫赴充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在游历中 与苏源明结交。到三十岁,即开元二十九年(741),从齐赵回东都 洛阳,在偃师首阳山下筑陆浑山庄,作文祭远祖杜预。同年,杜甫与 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结婚。在天宝三年(744)的春天,杜甫在洛阳遇 到大他11岁的李白,两人结成忘年交,一起畅游齐鲁,同往王屋山访 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于是返回梁园,遇到了高适,三人接伴同游 梁宋(今河南开封一带)。
作者生平
漂泊生活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携家眷前往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写下《秦州杂诗》《梦李白》等诗。十月,前往同谷,沿途作纪行诗 一组。至同谷后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十二月前往成都, 途中又作纪行诗一组。终于在岁末到达成都。乾元三年(760)春, 四十九岁的杜甫在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 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叫“浣花草堂”,“杜草堂”的称谓由 此而来。
诗词赏析
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在这里,女主人 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 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她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像开始的时 候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前去,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 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爱情,是通过一 些看来好像不重要,其实却大有作用的细节,或者说具体行动表达出来 的。 这就是“自嗟贫家女”这四句所描写的。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 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
• 中唐诗歌流派
新乐府运动
•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 用古乐府名称 •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 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 政的作用 •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借景抒情,以乐景衬悲情, 描绘了蜀江江水碧绿,蜀山 山色苍青的秋景,反衬玄宗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 的痛苦。
诗人是如何表现唐玄宗长恨的? 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借景抒情,以悲景衬悲情, 描绘唐玄宗行宫见月,但是 曾经一同赏月的人却不在了, 怎能不伤心!寂静的雨夜听 到扰人心绪的风铃声,更令 人断肠!一见一闻,一色一 声,互相交错,正衬/衬托出 玄宗内心的愁苦凄清 。
题目是“长恨歌”,该如何理解?
长久
悔恨 遗憾
古诗体的一种 较为著名的歌行作品: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
疏通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古今异义: 1.颜色 4.睡觉 古:姿色 古:睡醒 今:色彩 今:进入睡眠状态 2.可怜 5.殷勤 古:可爱 古:情深意厚、诚挚 今:值得怜悯 今:热情而周到 3.参差 古:差不多 今:长短、大小、高低不齐
•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揭示故事的悲剧因素 提纲挈领,统领全诗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以简洁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 及寻色,终于将杨贵妃盼入宫来
课件1:古诗词诵读 静女

•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 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 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 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 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 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 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 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
•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 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 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 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 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 [即时训练] • 一、情景默写 • 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 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 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 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 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 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 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 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 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 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 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生死两茫茫”,死不同期,也是一种遗憾。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无
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以女性的口吻抒写恋 情的诗,作者李商隐,于十五六岁时在玉阳山学 道所创,全诗表达了作者与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爱 情,也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视 欣 赏
陆
游 频
“恨不相逢未嫁时”,相见恨晚,是一种遗憾;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生不同时,是一种遗憾。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 谣。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古诗词中的爱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易芳芳
2015.01.28
易芳芳
2014· 11· 20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诗词中的爱情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主题
– 中国古代没有爱情一词,更多的是用“恩爱”:所谓“一日
夫妻百日恩”; – 因为先秦之后中国的自由恋爱较少,“爱情”不发达,先结 婚后恋爱是几千年的传统; – 中国不缺乏有关爱情的诗歌和作品,尤其是《诗经〃国风》
• 我欲与君相知,
• 长命无绝衰。
• 山无陵, • 江水为竭, • 冬雷震震, •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 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踏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 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 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 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是 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蒹葭
蒹葭(芦苇)
《蒹葭》朗诵欣赏
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 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 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观《鹊桥仙》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 元稹《离思》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 元好问《摸鱼儿》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 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深入思考:
“所谓伊人”指的仅仅 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
创作年代 :《蒹葭》为襄公新作诸侯时作,年代乃在公元前770年左右, 距今约2800年。
• 讽刺诗——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秦 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 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毛诗序》
十 年 生 死 两 茫 茫 , 不 思 量 , 自 难 忘
江 城 子 —— 苏 东 坡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 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 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
钗头凤
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 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 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 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 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 瞒!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 此诗为李商隐大中二年(848)35岁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时留滞荆巴时寄怀其妻王氏之作。
寄北:因诗人家在河南北部,故说 “寄北”。 • 巴山:泛指巴蜀地区。
• 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 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 《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 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 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 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 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 段记载颇具传奇色彩,其真 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 证。
• 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 年》,是借咏物而寄相思 的诗,为怀念友人之作。
离 思
唐· 元稹
• 原作五首,此为其一。这 组七绝均为悼念亡妻韦丛 之作。韦丛是太子少保韦 夏卿之女,二十岁时嫁与 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 年( 809 )去世。元稹甚 为悲痛,先后写了许多情 真意切的悼亡诗。
• 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
• 半缘修道半缘君。
料 得 年 年 肠 断 处 , 明 月 夜 , 短 松 冈 。
相 顾 无 言 , 惟 有 泪 千 行 。
夜 来 幽 梦 忽 还 乡 , 小 轩 窗 , 正 梳 妆 。
纵 使 相 逢 应 不 识 , 尘 满 面 , 鬓 如 霜 。
千 里 孤 坟 , 无 处 话 凄 凉 。
——宋· 李清照《一剪梅》
《 周 南 关 雎 》
之友右辗得淑差窈关 。之采转,女荇窕关 寤,菜淑雎 。 之 反 窈 。侧寐寤,女 窕参 。思寐左,鸠 淑差窈 服求右君, 女荇窕参。之流子在 ,菜淑差 。之好河 钟,女荇悠 。逑之 洲 鼓左,菜哉求 。 乐右琴,悠之窈 。 之芼瑟左哉不窕参 。 ,
—— ·
长相思
唐· 白居易
• 汴水流,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古诗词中的爱情,有初恋时的羞涩
• 有“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
• 有离别时的两地相思
• 有生离死别的悲戚 • 有相恋却不能见的忧伤 • 有两情相悦的甜蜜 • 也有相见恨晚的遗憾…… ——几千年的时空变换,唯有这份情感依然
• 去年今日此门中,
• 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上 邪
• 上邪,
《汉乐府》
• 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 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 上天呀! • • • • • • • • 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 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 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 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 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 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断绝!
• 爱情诗——思念恋人
•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 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 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 读不厌。”
———闻一多
相 思
唐· 王维
•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里关于爱情的诗篇就很多,在之后的汉魏乐府、唐宋诗词、
明清小说里面也有大量的爱情诗词。
讲到爱情,人们心中闪现的相关的诗或词 :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击鼓》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 白居易《长恨歌》
——《诗经· 秦风》
• • • •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