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0fd1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3.png)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322dce71fe910ef12df8a2.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C.湿衣服凉晒后变轻了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2.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3.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 B.CrSO3C.Cr2(SO4)3D.Cr2S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 6 31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A.10 B.8 C.4 D.0二、非选择题5.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6.若要制取10g铜,至少需要用g氧化铜跟过量氢气反应.(保留一位小数)7.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氢气的利用率为50%,要得到3.2g铜,需要氢气g.(保留一位小数)8.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可得到 g二氧化碳.9.已知A+B→C+D,现将A、B两种物质各15g,混合后加热,生成16g C和9g D测得B已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10.11.2g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能跟g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保留一位小数)11.19.5g金属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用来与氧化铜反应,可还原出 g铜(保留一位小数)1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反应生成了27g水,则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g.13.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C的式量为.14.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 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C.湿衣服凉晒后变轻了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先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定反应是否为化学变化;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的,物理变化不适合.【解答】解:A、纸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所以,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B正确.C、湿衣服晾干后,衣服上的水进入大气中,质量变小.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错误;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了大气,所以质量减少.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相同;原子的个数相同.【解答】解: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元素的种类相同;原子的个数相同;但物质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同.如:2H2+O22H2O.故选:C.【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 B.CrSO3C.Cr2(SO4)3D.Cr2S【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Cr,4;O,37;S,6;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O,13;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r,S,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3和 12故X的化学式为Cr2(SO4)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 6 31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A.10 B.8 C.4 D.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乙、丙、丁三种物质的质量和的差值,即“待测”的值.【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甲的“待测”值=(4+1+42+10)﹣(20+6+31)=0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二、非选择题5.(2016春•山东校级月考)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31:40:71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首先正确写出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124 160 284在此反应中磷、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24:160:284=31:40:71.故答案为:31:40:7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若要制取10g铜,至少需要用12.5 g氧化铜跟过量氢气反应.(保留一位小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然后再列出关系式进行解答.【解答】解:设制取3g的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CuO+H2Cu+H2O80 64x 10g,x=12.5g,答案: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在解题时,关键是找等量关系.7.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氢气的利用率为50%,要得到3.2g铜,需要氢气0.2 g.(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正确书写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依据制得铜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设需要氢气的质量分别为x,H2 +CuO Cu+H2O2 64x 3.2g解得:x=0.1g氢气的利用率为50%,所以实际需要氢气的质量为0.1g×2=0.2g答:实际需要氢气的质量分别为0.2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格式.8.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可得到44 g二氧化碳.【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据此进行分析选择.【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可知,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二氧化碳,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氧气有2g剩余,仍然生成44g二氧化碳,故填:44.【点评】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该定律用于解释化学反应中质量问题.9.(2016春•山东校级月考)已知A+B→C+D,现将A、B两种物质各15g,混合后加热,生成16g C 和9g D测得B已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2: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根据在路上的可知,反应的A的质量为:16g+9g﹣15g=10g,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0g:15g=2:3,故填:2:3.【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0.11.2g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能跟14.2 g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铁与盐酸反应、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铁与氯气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计算即可出结果.【解答】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由Fe+2HCl═FeCl2+H2↑,H2+Cl22HCl可得:Fe~Cl256 7111.2g x解得:x=14.2g答案:1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关系式法计算比较简便.11.19.5g金属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用来与氧化铜反应,可还原出19.2 g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由锌的质量根据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锌与铜的关系式,求出质量比,列出比例式,通过计算得出生成铜的质量.【解答】解:设若用这些氢气还原氧化铜可以得到铜的质量为x.由Zn+2HCl═ZnCl2+H2↑①H2+CuO Cu+H2O②可以得到:Zn﹣H2↑﹣Cu65 6419.5g xx=19.2g答案:19.2【点评】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我们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所以务必要保证我们的出发点即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然后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进行求算.1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反应生成了27g水,则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24 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的质量为x,CuO+H2Cu+H2O 固体差量80 64 18 80﹣64=1627g xx=24g答案: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差量法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13.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C的式量为6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和,以此为突破口,找出D的质量,再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求得C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2×80+12=2C+44,解得C=64.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等于它们之间的质量比.14.(2012•惠来县模拟)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 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 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解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1)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少量的炭灰是由木炭中的少量杂质形成的,木炭中的炭和氧气反应之后以气体的方式散发掉,所以总的质量要减少.(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故铁锈质量大于铁的质量.(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铜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故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4)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断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故答案为:(1)>;(2)<;(3)=;(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点评】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7bb5e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8.png)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可知:甲、乙、丙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丁分子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在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原子为B,原子为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此反应为:“2AB2+4CB=4CB2+A2”。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A正确;B、根据模型图可知,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故B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C正确;D、根据“2AB2+4CB=4CB2+A2”可知,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不正确。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在讨论S + O2SO2所提供的信息时,小明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的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目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方程式左边表示反应物,方程式右边表示生成物,等号上下表示反应条件,方程式还能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和氧气,故①正确;反应条件是点燃,故②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故④正确;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而反应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改变,故③错误。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b515c6edb6f1aff001fb2.png)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 COB. CH4C. 甲醇(CH3OH) D. 乙醇(CH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ClO2B. NaClC. NaClO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 56gB. 62gC. 52g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 MnO2的催化作用B. 碘的溶解性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gSB.Ag2O C.Ag2O2 D.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3.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54748ec1c708a1284a448e.png)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 CO2B. CC. CS2D. COS2.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9.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②③⑤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1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ce913856a561253d36f40.png)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7=0,解答x=+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解析: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e8c81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6.png)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物质R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取一定质量的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gB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6gC .R 可能是酒精(25C H OH )D .若R 为CO 和2H 的混合物,则CO 和2H 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A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4.4g+3.6g=8.0g ,故A 正确;B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相等,则R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则R 质量的最小值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g 100%44⨯⨯=1.2g ;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3.6g 100%18⨯⨯=0.4g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2g+0.4g=1.6g ,故B 正确;C 、综上分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g 0.4g :121=1:4,R 不可能是酒精,故C 错误;D 、若CO 和H 2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则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2⨯:=1:4,故D 正确。
故选C 。
2.(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3【答案】A【解析】A、由图示可知,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正确;B、根据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16×2)=6:1:16可知,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生成物中氧气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是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甲酸分子和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错误。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0bf8b09ec3d5bbfd0a7481.png)
《质量守恒定律》17.(2019·潍坊市)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答案为:A10.(2019·镇江市)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C. 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 物质丁是复合肥【答案】C【解析】【详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为N2、乙为H2、丙为NH3、丁为CH4ON2[CO (NH2)2],转化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2+3H2==2NH3,2NH3+CO2== CH4ON2+H2O,因此: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不改变,故A错误;B、转化②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CO2、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的其他物质都是氧化物,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故C正确;D、物质丁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C。
9.(2019·赤峰市)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 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首先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解答。
【详解】A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A 正确; 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 正确; C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 D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 正确。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0b9db7cd184254a353538.png)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3.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10.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1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初中化学真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真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adf6e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f.png)
初中化学真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1•鄂州)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7015 6.258.75反应后质量/g357.548.758.75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2.(2021•天津)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3.(2021•扬州)FeCl3溶液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2FeCl3+Cu═CuCl2+2X。
X的化学式是()A.Fe B.FeCl2C.Fe(OH)2D.Fe(OH)3 4.(2021•恩施州)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2021•广安)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2Fe+6HCl═2FeCl3+3H2↑C.Fe2O3+6HCl═2FeCl3+3H2OD.Al+CuSO4═AlSO4+Cu6.(2021•盐城)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 x O 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
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值为12.6B.铁的氧化物中x:y=3:4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D.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7.(2021•湘潭)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附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58b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2.png)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D .图示中x 的数值为3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白圈”和“黑圈”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 .3.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2222H +O 2H O ↑↑点燃B .22Mg+O MgO 点燃C .22S+O SO 点燃D .2234Fe+3O 2Fe O 点燃5.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 6H 13NO 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B .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亮氮酸是氧化物D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6.将乙酸(CH 3COOH )和葡萄糖(C 6H 12O 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70%B .80%C .10%D .45%7.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0368反应后质量/g16m424A .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B .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5:1D .甲、丙一定都是单质8.头孢类消炎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否则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下列关于头孢氨苄(化学式:C 16H 17N 3O 4S )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头孢氨苄属于有机化合物B .头孢氨苄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头孢氨苄由C ,H ,N ,O ,S 五种元素组成D .头孢氨苄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4:179.下列图象能在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等质量且形状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D.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10.葡萄糖、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A.48g B.72g C.144g 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11.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1)南昌“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2)赣州“斋婆柚”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名称.(3)吉安“安福火腿”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火腿”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素是.(4)宜春“丰城冻米糖”松脆香甜,誉满江南.“冻米糖”中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九江“茶饼”酥香可口,茶食精点.“茶饼”中所含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8g B.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8C.锌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12.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稀盐酸,天平平衡.(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在标尺中央”下同),原因是.(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原因是.13.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5029128e9951e79b892782.png)
D、CO与 反应: ,其中CO与 质量比为56: :4,所以也是错的.
故选C
9.根据反应 和 ,推断X和Y各表示
A.CO和CB. 和COC. 和COD. 和
【答案】C
【解析】解:根据碳的化学性质,高温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X为二氧化碳,Y为一氧化碳.
C、 : : :9,故选项说法错误.
D、 : :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 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写出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
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A
8.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 密闭容器中有气态物质且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8的 和 B.质量比为3:9的C和
C.质量比为1:4的 和 D.质量比为7:2的CO和
【答案】C
【解析】解:A、 与 反应后生成的是水,是一种液体所以是错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6047891eb91a37f0115c02.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11.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4个氢原子:4H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综合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5cd87581b6bd97e19ea0b.png)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答案】A【解析】【详解】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
故选A。
2.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5N2+6H2O。
【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2×16×2)=1:4,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H2O和CO2,均为氧化物,正确。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45d5b360cba1aa811dae6.png)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2.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均不变。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反应前钙、镁、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5、5、10、47、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镁、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2、5、7、3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R分子中含有3个钙原子、3个碳原子和9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O3。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均不变解答即可。
3.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733a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d.png)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甲和丁物质属于氧化物B.此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9C.生成的丙物质是有机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是,电解食盐(NaCl)水,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A.H2B.Cl2C.NaOH D.Na2CO3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A.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Ⅱ丙中N的化合价-3价D.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Ⅱ的发生5.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6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白色沉淀。
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试卷第1页,共5页试卷第2页,共5页A .2:3B .3:10C .8:1D .8:76.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7.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 、y 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 .x 的取值范围:0≤x≤40C .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加热葡萄糖、面粉”实验中,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B .在“探究微粒运动”实验中,酚酞试液由上而下逐渐变红C .在“CO 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D .在“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往Fe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9.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不反应,但可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发生如下反应:()33223Cu+8HNO =3Cu NO +2X +4H O ↑。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1d34eee06eff9aef807d5.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W待测值是13 B.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P是生成物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1.2 B.d一定是催化剂C.a和c是反应物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3.已知反应3A+2B=2C+D,B、A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120 克 B.100 克 C.80 克 D.60克【答案】C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0:8【答案】A5.密闭容器内有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gB.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C.反应过程中,物质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A 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B6.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答案】A7.我国国产芯片“龙芯二号”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料制造的,Si的制备原理之一是SiCl x+2H2====Si+yHCl。
该反应中的x、y分别是( )A.2、4 B.4、4 C.4、2 D.1、0【答案】B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两份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未盖瓶塞,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答案】C9.将一定量的X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0 B.物质X一定是有机物C.反应中水和氧气的质量比是9:16 D.物质X不含氧元素【答案】D10.有一个密封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15g Z B.反应中Z、Y的质量比为1:7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后Q物质的质量为9g【答案】D11.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 B、 C三种不同的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A+B2=2C32 2x10g 30g3210 230gx gx=48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2.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4H5N3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胞嘧啶中含有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B.胞嘧啶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C.胞嘧啶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D.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A、胞嘧啶是由胞嘧啶分子构成的,胞嘧啶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其中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故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胞嘧啶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故选:A。
【点睛】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 x=+1;故A不正确;B、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B正确;C、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D正确;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4.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在丙烯酸中原子个数比为3:4:2,元素质量比还应乘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不含分子,只含原子。
故选C。
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 .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2222CO O CO 点燃。
【详解】A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和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氧气分子,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③,符合题意;D 、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所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即④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6.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 ) A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 .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 .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热蔗糖的产物是炭黑和水,但蔗糖不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蔗糖属于纯净物,而炭黑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能说蔗糖分子由碳元素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说明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R一定为化合物C.R中一定含有水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某物质R常温下可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R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原物质是纯净物且生成物中有水,故反应物中一定不含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说明R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8.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X=8.4+3.2+4.0﹣1.6﹣8.8=5.2,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8.4﹣5.2):(3.2﹣1.6)=2:1,该选项说法正确;B、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5.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9g,是生成物,生成B的质量为9g;C 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111g;同理可以确定D是生成物,生成D的质量为80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11g-9g-80g=22g,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22g=26g。
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6g,错误;C、生成A和B的质量比=22g: 9g= 22:9,正确;D、D物质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C+O2CO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 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11.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答案】D【解析】【详解】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12.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1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
故选C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