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的关系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_浅析中国古代文人与酒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_浅析中国古代文人与酒》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不论是富贵贫贱,亦或是欢喜哀愁,都离不开酒。
饮酒与文化,更是纠缠在一起,千百年来水乳交融。
一、文人与酒的结缘中国文人嗜酒的最初记录已无从可考,战国时代,这一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虽然当时也有过一些爱酒的侠士,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算不得是文人。
而真正将文化与酒并在一起,大概应从士族的初兴算起,应该是从汉代,士大夫清谈之中常常以酒为伴。
东汉的著名文学家蔡邕,曾经就因为醉卧在途中,所以被成为“醉龙”。
到了魏晋时期,从曹操开始,酒就步入了文化的殿堂。
到了“竹林七贤”的年代,这些性情古怪的文人由于对世道、统治者的不满,更是与酒为伍,借酒来发泄心中的苦闷,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以及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
南唐后主李煜的“宁学世人醉,扬波去我遥”,正是他忘情于酒的心态写照。
到了唐代,饮酒更被文人所崇尚,并因此留下了许多许多的酒诗和其他文学佳作。
唐代中期称最爱饮酒的贺知章、王�、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为“酒八仙”。
对“酒八仙”的描写最为传神的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①宋代的隐士种放,自己造酒自己喝,自号“云溪醉侯”;大文豪欧阳修,自号“醉翁”;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佳句;明代的俞�,自称“醉吟野老”;清代的顾嗣立,人称酒帝。
明清的小说中,也处处流淌着酒的芬芳,散发着酒的味道。
二、中国古代文人好酒的原因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好酒,一般来说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文人自身的原因由于文人以自己的视眼和自身单纯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因此,必然有很多他们不愿目睹的现实。
还有的就是文人仕途失意,心里的不痛快自然也要以酒浇愁,以酒泄愤。
这种情况下的饮酒,实际上是为了淡化自己各种美好愿望与现实反差所造成的不平衡,同时也有寄托理想的成分。
1.仕途失意,以酒浇愁辛弃疾有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句展示了醉态与梦境、理想与现实多层的境界。
风雅中的酒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修养
风雅中的酒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修养风雅中的酒: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修养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酒是一种重要的修养和文化表达方式。
这种特殊的饮酒文化既能展现出古代文人的豪放洒脱,又能体现出其深沉内敛的性格特点。
本文将以古代文人雅士的角度,探讨风雅中的饮酒修养。
一、酒与文人雅士的深厚情谊酒和文人雅士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以饮酒为娱乐方式,通过饮酒来寻求灵感、释放情感、交流思想。
他们将酒视为诗意、哲学和艺术的化身,对待酒如同对待生命一般,充满了敬畏之情。
二、高雅的酒文化与品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于酒的品味十分讲究。
他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口感,更重要的是追求酒的文化内涵。
他们会倾听酒的涓滴声音、品味酒的香气、判断酒的陈年和酿造工艺,以及品尝酒的口感和余韵。
通过这种方式,文人雅士能够从酒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升华。
三、文人雅士饮酒的艺术表达文人雅士将饮酒当作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他们通过饮酒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凝聚思想。
文人雅士在饮酒时,常常会吟诗作对,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世界的思考。
他们通过饮酒与其他文人雅士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思想和艺术成果,形成了诸多酒令和饮酒活动,互相切磋琢磨,相互启迪。
四、饮酒修身养性饮酒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并不只是为了纵情享乐。
他们明白饮酒需要有节制,需要在庄重和雅致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们通过饮酒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饮酒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是表达自我和净化心灵的途径。
五、酒与人生哲学的追求古代文人雅士认为酒与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们通过饮酒来探索人生的真谛、追求自我境界的提升。
他们相信酒能使人超脱尘世的束缚,使心灵与自然相通,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
饮酒对于古代文人雅士而言,是一种追求人生智慧的方式,是通往人生境界的窗口。
总结: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修养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他们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意和思想。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酒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文人墨客们创作和交流的灵感源泉。
本文将通过探究酒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中的地位和影响,展示酒对于他们创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一、酒与文人墨客的交流和创作1. 饮酒作为交流的方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圈子里,饮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他们常常会聚集在雅座之上,畅饮并进行精彩的思想交流。
酒能破除人与人之间的拘谨和隔阂,使之能畅所欲言,倾吐心声。
这样的场合不仅是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还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2. 酒与诗词创作的关系酒对于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常常在醉酒时,借由对酒的喜爱与沉醉,表达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
一杯美酒可以让他们在沉醉的状态下,思绪万千,灵感涌动,进而创作出动人心弦的诗词作品。
二、文人墨客如何赞美和描绘酒1. 赞美酒的卓越品质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描绘酒的色泽、香气和味道来赞美它的卓越品质。
他们以凝练而生动的笔触描述酒的美妙之处,将其比作天上的星辰和大地的花朵,赞美酒的醇厚和芬芳。
2. 酒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善于借用酒来描绘自然景色。
他们常将酒与山水、花草融为一体,形成富有诗意的意象,以展现酒的千姿百态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酒对于文人墨客生活的意义1. 酒作为调节情绪的工具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他们常常经历各种喜怒哀乐。
而酒作为一种调节情绪和舒缓压力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时他们会以乐观浪漫的心态,品味美酒,享受人生的瞬间;有时他们会在酒的抚慰下,排解内心的郁闷和愁苦。
2. 酒作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对于一些文人墨客而言,酒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象征。
他们相信酒能让思想更加开放,触及灵魂的深处。
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到文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他们对理想、人生、人性的思索和思考。
结语总之,酒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创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酒共饮、描绘酒的千姿百态、借酒陶冶情操,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酒的热爱和赞美。
古人的饮酒智慧中国酒文化中的文人墨客
古人的饮酒智慧中国酒文化中的文人墨客古人的饮酒智慧:中国酒文化中的文人墨客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与文人墨客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古至今,饮酒作为一种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方式,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饮酒为题材,或借酒表达情感,或用酒寄托理想,形成了独特的饮酒智慧。
本文将从古人的饮酒智慧角度,探讨中国酒文化中的文人墨客。
一、深饮浅尝:品味人生古人对于饮酒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注重品味人生,通过饮酒的方式感受生命的酸甜苦辣。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怀灵敷茜,苞络聊攸,历时维年。
樽酒泉涌,畴昔之典——诗云:愿为诸友儿郎宴,饮此杜陵老陈酿。
”这种深饮浅尝的态度,象征着古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无论是忧患还是喜悦,都可以通过饮酒来化解、尝味。
二、诗酒情怀:抒发情感中国文人墨客常以酒作为灵感的源泉,借酒抒发内心所感。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山原旷其盈虚,泽潦涵夫民。
余东皇太一,维垂拱而治。
”此处的“东皇太一”指的便是美酒,文人通过一杯美酒引发的情感,可以抒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饮酒作诗:醉后吟咏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饮酒作为作品的灵感,其醉后吟咏的诗意境界被后人铭记。
杜甫《月夜忆舍弟》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酒后饱含思乡之情的诗意。
醉眠花下,吟咏诗篇,使得饮酒成为文人创作的灵感泉源。
四、醉酒豪情:豪气万丈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醉酒为媒介,展现出豪情万丈的一面。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中的诗人以酒为伴,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豪情壮志。
酒后的豪情,使得文人们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内心中的真挚情感。
五、饮酒交友:增进情谊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饮酒为媒介,以此增进友谊与情谊。
古代诗人与酒的关系
古代诗人与酒的关系
酒与诗,是古代诗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古代文学中,与酒相关的诗歌作品众多,描绘了诗人们与酒的交流、喜怒哀乐之间的情感纠葛。
首先,诗人们将酒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媒介。
酒可以借助其豪情万丈、醉人心魄的特点,使得诗人们在动情之际更加真切地表达内心的喜悦、失落、愤怒和渴望等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借助酒的力量,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情,将个人痛苦与酒的陶醉相融合,形成了令人动容的诗作。
其次,酒也被诗人们用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存在。
在古人看来,酒可以放松思绪,消除烦忧,帮助他们在烦闷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他借酒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创伤,思考人生的無常和转瞬即逝。
此外,酒也被诗人们用来与友人共饮,分享欢乐与友谊。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酒宴之上,品味美酒、吟咏诗作、交流心得,创造出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成就了他的声名,也凝聚了与友人共饮时的欢乐时光。
总而言之,古代诗人与酒之间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
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帮助诗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在亲友间创造美好的回忆。
虽然时代变迁,但酒与诗的关系始终延续至今,成为文学世界中永恒的主题。
陶渊明的诗与酒_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
2006年10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ct.,2006第5卷 第5期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5No.5【收稿日期】2006-06-20【作者简介】李文(1970- ),女,湖南邵阳人,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
陶渊明的诗与酒———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李文(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 在晋末宋初,陶渊明乃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
他以山水诗酒为乐,爱好自然。
陶渊明嗜酒,一饮必醉,在他一生的性情、行事中,可看到魏晋名士的典型风骨。
文章通过阐述陶渊明的诗与酒的关系,深层次揭示其饮酒诗之内蕴,并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
【关键词】 陶渊明;诗与酒【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06)05-0072-03 一陶渊明生活在东汉后期,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动乱。
五十多岁时又遇到晋宋改朝换代的变迁。
东晋末年,苟安江南的统治集团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政治十分腐败。
当时盛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
任命官员只凭门第高下和财产多寡,而不问德才的优劣。
这样便使大官僚、大地主“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因时运以佻荣位,或以婚姻以连贵戚,或弄毁誉以和威柄”[1],把持着国家的命脉,垄断着政治生活。
陶渊明少时,家境日趋败落,只能维持一般中小地主的生活。
即使是他曾祖父陶侃因军功卓著而居高官显爵,但因是“孤寡”士人出身,仍被豪门士族所不齿,甚至被暗骂为“溪狗”、“小人”。
陶渊明就更难有所作为。
他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作过江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等,皆属卑官末职。
他的雄心壮志和对统治阶级的幻想使他走向官场,但他正直孤傲的性格使他忍受不了束带折腰的屈辱,看不惯官场的丑恶。
在向统治者妥协与决裂的矛盾中,从出仕、归田,再出仕,再归田的反覆中,不断反省和觉悟。
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
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酒被视为一种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载体,与诗歌紧密相连。
诗意与酒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两者彼此交织,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情结。
一、酒文化的渊源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造酒了。
杜康,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美酒,成为了中国文人饮酒的重要象征。
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伴随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文化。
二、诗与酒的交融中国诗歌中的“醉”,无疑是酒文化情结的象征。
对于中国文人而言,酒与诗意有着共通之处。
酒能唤起文人的欢愉和创作灵感,酒后更容易达到意境的升华。
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将酒作为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他们以诗抒发对酒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三、酒与文人的情结文人与酒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通过饮酒来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酒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放松他们的思绪,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舒展。
饮酒成为了文人们寻求精神慰籍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心灵交流的纽带。
四、酒文化的审美意义中国文人对于酒的品味和审美已演化成一门独特的文化。
他们推崇以淡泊、雅静的心态面对酒的品味,追求酒中的苦辣、浓烈、淳厚之美。
通过饮酒品味,他们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五、酒与友谊的象征酒是友谊的桥梁,它让人们更加亲近,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交场合。
文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以饮酒来表达情谊,也以酒话显露心迹。
六、酒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酒文化在中国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近几年,茶酒文化的兴起成为新的潮流。
许多现代诗人,如北岛、海子等,以茶酒为题材进行创作,将酒文化向新的高度引领。
这种传承与发展,保持了酒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总结起来,酒与诗意交融,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饮酒,文人们寻找情感的宣泄和内心的宁静。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关系研究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关系研究1. 引言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国家,而酒文化在古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文人与酒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
2. 古代酒文化概述古代中国人对于酒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热爱,认为酒可以陶冶性情、表达情感以及帮助思考。
这种对酒的追求和推崇被反映在古代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中。
3. 文人与酒的交融3.1 酒作为创作灵感源泉:许多古代文人通过喝酒来启发灵感,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哲思。
3.2 饮酒仪式与交流:古代文人常常以饮酒为契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些场合不仅促进了友谊,也激发了对艺术和美学的讨论。
3.3 醉时发挥才华:一些文人相信,在微醺或者醉酒状态下,他们更容易发挥创作才华和想象力。
4. 文人与酒的表现形式4.1 酒诗:古代文人常常以写诗的方式来歌颂酒的美妙,并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感悟。
4.2 酒文化在书画中的表现:古代文人画和书法作品中经常描绘有关酒的情节,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对酒文化的追求和理解。
4.3 阐述对于酒文化态度:一些古代文人撰写了关于酒文化的论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酒与生活、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5. 文人与酒文化之影响5.1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紧密相关,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往往有着独特而富有个性的风格。
5.2 对于后世影响:古代文人以及其创造出来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形象。
6. 结论古代文人与酒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酒作为创作灵感、社交媒介以及表达情感的工具,深深地融入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他们唤起了人们对于酒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并在艺术领域留下了丰富多样的作品,对于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的不解情缘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的不解情缘导语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岁月的流逝中,酒与诗不断交织融汇,酒是水制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对酒都情有独钟,不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无论宴饮聚会、临行分别、落魄愁绪、壮志抒怀……似乎都离不开酒。
不论是铁马秋风还是小桥流水,不管是潇洒自如还是沉吟。
一、酒香里的中国文化史中国文人与酒结下不解渊源。
在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
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诗经》饮酒是乐事。
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
“清酒既载,驿牡既备。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建安三曹,无一不喜欢饮酒作诗,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说自巳是“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的诗句。
到于曹操,作为政治家的他主张禁酒,而作为诗人他很喜欢喝酒。
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表达了他慨叹人生,寄情于酒、于诗的心境。
东晋诗人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
萧统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诗人多,嗜酒者也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王之涣、元稹等个个喜欢,且都饮酒而诗兴大发,创作出不朽之作。
有人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饮者八百首”。
可以说中国文化史是蘸着酒写成的,随处都飘散着浓厚的酒香。
酒是麻醉剂,它的缠绵如梦,它的柔软如锦缎。
酒是忘情水,它的冷酷似冰,它的锋利似钢刀。
酒更是生命水,它的炽热似火,它让文人墨客超脱旷达,才华横溢,尽情翱翔。
酒是文人的精神,无酒不成文。
二、文人的诗酒情结铸就了辉煌的诗酒文化酒与诗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人的血统中,无不流淌着酒的慷慨,酒的豪放,酒的清愁,酒的感伤。
1.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会喝酒的屈原确最懂酒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流淌着大量的酒,散发出浓浓的酒香。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交融
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交融一、引言古代中国是一个尊崇文化的国家,而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古代文人们不仅钟爱美酒,更将其视为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紧密交融。
二、酒与诗词古代文人常常以饮酒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启示。
曹操所言“卧看牵牛织女星,庆李下规桑稳”的《观沧海》就是在品味美酒后得到的灵感。
同时,许多经典诗词中都融入了对饮酒的描摹。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展现了他独自品酒时寄托思念之情。
三、宴会与交际在古代社会中,举办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而宴会常常伴随着琴棋书画和赋诗吟唱,并有专门称之为“诗礼”的活动。
很多文人与宴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增添了文化交流的魅力。
例如王勃与杜牧相识于杂剧表演时,后来又经常相邀共赏美酒,最终形成了传世之佳话。
四、酒文化的表达古代文人通过吟咏赞美和寄托自身情感来表达对酒的热爱。
他们不仅描绘出了美好的饮酒场景,还将酒喻为友情、思念和豁达。
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一寄托着对友情和追求真理的向往使得古代文学中充满着浓厚的酒意。
五、反思与启示古代文人对待酒文化是兼具自我陶冶和开拓视野的。
他们用独特的诗词语言和艺术手法把握住了饮酒带来的乐趣,并通过创作而使其升华。
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相互交融中反思现代社会中的酒文化。
如何正确对待饮酒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发扬文人们将饮酒作为情感宣泄和创作源泉的精神,同时注意适度。
结语古代文人与酒文化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并深刻影响了后世。
通过探讨古代文人对待酒的态度和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让这种交融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文人与酒的故事
文人与酒的故事古代文人与酒的故事丰富多彩。
文人通过饮酒来寻觅灵感、舒缓压力,或者通过酒宴交流思想和情感。
这些故事展现了文人对待酒的态度以及酒对他们创作的影响。
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酒是一种重要的伴侣。
他们常常在清寂的夜晚或寥寥无几的闲暇之际,思绪万千地品味美酒。
以唐代文人李白为例,他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白以酒喻友谊和欢乐,倾诉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将酒作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酒来放飞自我,畅想人生。
酒也给予了古代文人极大的创作灵感。
宋代文人苏轼是饮酒畅谈的代表。
他善于以文人雅集或韵文的形式召集朋友们饮酒,这些酒宴常常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苏轼在醉酒之时,心情舒畅,言辞流畅,诗文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他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就是在醉酒之后写成的,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表达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然而,文人与酒也有着暗淡的一面。
酒精会使人沉湎于深夜狂欢,导致文人的生活不稳定和失序。
这种放纵可能导致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创作力下降。
清代文人纳兰性德便是一个例子,他的诗作大多写于忧伤、失意和酒后的深夜。
他在《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中借酒寄托了对离散宿命的悲苦之情。
总而言之,古代文人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通过酒来放松心情、寻求创作灵感,也常常举办酒宴与朋友交流。
虽然酒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在文人的世界中,酒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灵感和交流的媒介。
这些文人与酒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也成为了后人们对古代文人生活方式和创作心路的一种理解。
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
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酒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文人墨客们追逐艺术境界的灵感来源。
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雅致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艺术的影响。
一、酒文化的渊源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介,不仅能够增进友谊,还被认为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的气质。
无论是诗人、书法家还是画家,都对酒文化怀有崇高的情感和独特的理解。
二、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1. 酒语的艺术魅力文人墨客们常常借助酒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用酒来寄托情感,借酒以发挥自己的才情。
酒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赋予了文学作品以更为丰富的意义。
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在文人的作品中流露出来,使得作品更具有人文关怀和艺术情趣。
2. 酒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中国书法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而酒文化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人墨客们常常在作品中加入对酒的描绘和赞美,使得书法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酒文化激发了书法家们的创作灵感,使得他们能够达到墨香酒意的完美结合。
3. 酒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启发绘画艺术强调意境和表现力,而酒文化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
文人们通过饮酒、欣赏酒,来激发自己的绘画灵感,将酒文化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墨香艺术风格。
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酒文化都能够赋予作品以更为深远的意义。
三、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当代传承在当代社会,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依然存在并得到传承。
现代文人借助酒激发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同时,酒文化也成为当代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酒文化的内涵。
结语:酒文化与文人墨客酒语墨香的雅致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们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情感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名人与酒的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与酒的故事1.刘邦归故里酒酣而歌刘邦年轻时就爱喝酒,他在泗水(今江苏沛县东)当亭长期间,经常到酒店赊酒,一喝醉了便倒在地上睡个不醒。
有一次,他为县里押送一批农夫去骊山服役,路途中不断有人逃走。
他想,如此下去,到了目的地怎么向上级交代呢!于是,到了丰邑西边的湖沼地带,他便停下来喝酒。
晚上,刘邦对农夫们说:“诸位都走吧,我也打算逃走了。
”尽管这样,还是有十几个农夫不愿意走而跟从着他。
刘邦喝得酒气冲天,当晚抄小路通过了湖沼地带后,派往前面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有条大蛇挡住了去路,我们还是回去吧!”刘邦醉意浓浓地说:“好汉行路,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赶上前去拔剑将大蛇斩为两段。
又走了几里路,因酒性大发接着便倒地而睡。
这就是刘邦酒醉斩白蛇的故事。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时,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称为沛公。
当时辅佐他的有萧何、曹参、樊哙、张良、韩信等文官武将。
秦朝在三年内很快被推翻,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
不久,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争夺战,于公元前202年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登上皇帝之位。
七年后,刘邦平息叛乱,荣归故里,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并挑选120名儿童,教他们唱歌。
酒酣之际,刘邦唱起了自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席间,刘邦又唱又跳,并感慨伤怀地流下了热泪,对在场的人们说:远游的人,心里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故乡。
我虽建都于关中,但日夜思乡,即使千秋万岁后,我的魂魄还是要回来的。
所以我把沛县作为汤沐邑,免除全县百姓的徭役,让他们世世代代不受此苦。
刘邦的一番话让乡亲们听了,非常高兴,就天天陪刘邦痛饮美酒。
这样连续了十多天,在刘邦要返朝时,乡亲们还执意挽留。
临别前,全城的人都送刘邦美酒,刘邦一见此景感动万分,便叫人搭起帐篷,又与大家痛饮了三天后,才不得不与大家辞行。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高祖还乡与高祖酒酣高唱《大风歌》的故事。
酒与文人墨客中国酒文化中的文化名人与佳话
酒与文人墨客中国酒文化中的文化名人与佳话酒与文人墨客——中国酒文化中的文化名人与佳话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酒文化和文人墨客的崇尚,二者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共同演绎了一段绚丽多彩的人间故事。
本文将通过介绍中国酒文化中的部分文化名人及其佳话,来展示酒与文人墨客的浓厚亲缘关系。
一、李白——醉酒诗仙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便是诗仙李白,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着对美酒的赞美与对豪情壮志的颂扬。
他曾有名篇《将进酒》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这诗中华美的酒文化与李白豪迈的人生态度相互融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和艺术享受。
二、杜甫——饮酒作诗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篇中也融入了酒文化的元素,以酒作为抒发心情的媒介。
他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些诗句既包含了对酒的醇厚赞美,又在揭示文人墨客的“飘零”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苏轼——饮酒品茗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他对酒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作品中,他提倡的是品味酒与茶的共同魅力。
“诗酒趁搦壶,茶烟新煮扑”,在《石钟山记茶》中,苏轼将酒与茶作为两种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对美酒与茗茶的热爱。
四、林则徐——酿酒传世林则徐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酿酒方面也有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治理下,福建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提出的酿酒技术和管理制度,使福建的白酒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他的努力使得中国的酒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以上介绍了中国酒文化中的部分文化名人及其佳话,他们通过对酒的赞美与追崇,将酒与文人墨客的浓厚亲缘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李白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抒发心情,还是苏轼的饮酒品茗,抑或是林则徐的酿酒传世,都蕴含了对酒文化深入的思考与领会。
这些文化名人的身影与他们的佳话共同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厚重感。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
酒与中国古代文人酒,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与中国的文人有很深的渊源。
在历史的大江大河中,有无数的前辈先驱倾倒的酒的气质中,他们欣赏酒,他们沉醉在酒中。
酒,给沉醉在它中的人们它自己的气质,它的炽热似火,它的冷酷似冰,它的缠绵如梦,它的柔软如锦缎,它的锋利似钢刀。
它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它叫他们力大无穷,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叫他们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叫他们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叫他们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
酒与大部分中国文人有密切关系,密不可分。
文人雅士在酒後或者记下各种酿酒技术,或者写出各种酒诗、酒谈。
於是,酒更丰富了中国人多彩多姿的生活面。
汉魏名士能饮五斗、一石的例子,不胜枚举。
酒席宴饮,猜拳奋臂,叫号喧争,就像战场一般,是为酒战。
两方对饮之际,犹如两军对阵,猜拳行令、即席作歌、赋诗、唱和、起舞等等,都成为酒席之间增添酒趣、闹趣的花样。
文人和酒的渊源极深,并非从魏晋名士开始。
但是像酒占据竹林七贤生活中显着地位,甚至几近生活的全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
他们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借酒浇愁、以酒避祸、酒后放狂言以表达对时政的不满,反映了乱世文人的无奈处境。
从此,文人酗酒不再被看成是败德丑行,而被视为风流韵事。
而唐朝诗人似乎都喜欢豪饮,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李白、杜甫,都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
由于中国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的抒情性都很强,酒能使人回归纯洁、本真的人性,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因此令后人对酒、诗、文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浪漫的遐想。
陶渊明喝酒最有酒兴,小饮小舒适,大饮大舒适,再喝多了他会说:“我欲睡眠卿且去”,他可以独酌、自酿,细细品悠然的乐趣。
他的酒兴与魏晋名士「无事常痛饮」,并不相同。
他把酒与文学创作融合为一,有人说他「诗中有酒,酒中有诗」。
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柳先生”自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在《归去来兮辞序》中写道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甚至为了种秫酿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
诗酒风流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
诗酒风流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酒常常被他们视为灵感的源泉,也是情感交流的媒介。
无论是饮酒作乐,还是借酒消愁,酒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酒与文化的交融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文人墨客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与酒文化的交融不可分割。
古代诗歌中常常描绘了文人借酒寄情的场景,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却是一年新减却,月送人间一寂寥。
”文字中诗人在酒的作用下,情感得到释放,从而产生了卓越的艺术创作。
二、酒与创作的启迪酒对于文人墨客的创作具有启发和激励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文人都有借酒发表豪情壮志的经历。
例如李白,他以豪迈的诗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而闻名。
杜牧也曾有“下帷栊酒纵词张,吴宫花径小诗章”的诗句,表达了借酒释放情感的意愿。
酒能够使文人的思维开放,更加敏感和丰富,从而激发灵感,提升创作境界。
三、酒与思考的交织酒能够让人心情放松,使思绪更加畅达。
古人常用酒来抒发烦忧、消愁解闷。
宋代文学家苏轼就有“酒肉穷途人,贫居问答生”的诗句,表达了酒对烦忧和沉闷生活的缓解作用。
酒能够让文人墨客从喧嚣尘世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净化心灵,并获得思考与反思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思考的交织下,文人墨客才能产生卓越的艺术作品。
四、酒与友谊的结合酒是联结友谊的桥梁,文人墨客常常通过酒来交流情感、表达思想。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酒为媒介,共同吟诗作对,互相陶醉,共同探讨文学艺术。
这种以酒会友的方式,既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又促进了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杨维桢、赵佶等古代文学家都以宴会结交好友,并以此为创作的灵感来源。
五、酒与人性的对话酒作为一种液体,具有包容的特性,能够反映人性的多样性。
文人墨客通过饮酒,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和人性的复杂性。
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
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酒文化既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展示才华的重要媒介。
本文将从古代文人的背景、诗与酒的关系以及诗酒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文人的背景古代文人是指那些精通文学艺术,以创作诗文为主要活动的学者或官僚。
他们多是士人,修养深厚,有独特的见解和艺术追求。
古代文人的背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尊崇礼乐教化,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他们以诗为才子、佳人的交流工具,与酒结合可更好地表达情感和宣泄内心。
二、诗与酒的关系诗与酒作为文人生活的两个重要元素,相互辅助,共同构建了诗酒文化。
首先,诗与酒共同诞生于生活琐碎中的一刹那,酒能破除文人的顾虑和羁绊,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
其次,诗和酒都能成为文人情绪的宣泄和交流工具。
文人可通过酒的作用表达内心情感,而诗则是他们凝结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载体。
最后,诗与酒都是文人与朋友、知己交流的媒介,共同享受欢乐和相互慰藉。
三、诗酒文化的影响诗酒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诗酒文化促进了文人的自我修养和品德提高。
文人通过酒与诗的结合,不仅在形式上提升了自己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次,诗酒文化弘扬了文人的社交圈子。
文人们常以酒宴为契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文学艺术,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文化群体。
最后,诗酒文化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
古代文人的诗作成为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同时也为后世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
文人们以酒为媒,用诗为笔,以表达情感、宣泄压力,并追求自身的艺术成功和精神升华。
诗酒文化不仅对文人个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但求酒一杯,疏狂图一醉”,浅谈两宋文人与酒的不解之情
“但求酒一杯,疏狂图一醉”,浅谈两宋文人与酒的不解之情本期概要古代文人与酒的情缘,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还曾出现过“周公禁酒”,而这种情缘的成熟则是在唐宋时期。
唐宋以来文人创作与酒联结在一起,酒成为了文人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人的命运也与酒渐渐交融。
盛唐造就了文学的兴盛,文人雅士登堂入室饮酒作诗,多慷慨激昂之风气,这是盛唐的浪漫。
但到了两宋,情形则为之一变,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整个王朝的文学创作处在一种压抑的状态下,饮酒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慰籍。
盛唐一喜,两宋一悲,这一喜一悲却意外造就了文人命运与酒文化最深的交融。
两宋文人对酒的依赖度,与唐朝时期的文人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朝以“酒中仙李白”为首,一派豪迈之情,宋朝则有“醉翁之酒――欧阳修”、“哲学之酒――苏东坡”以及颇具代表性的“酒中豪杰――李清照”等,无不充斥着忧愁之意。
如果说唐朝文人对于酒,是精神的寄托,那么两宋文人更多是精神的依赖,还有对现实的期待。
辽夏金元的外部压迫,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这一切也都在将文人向饮酒图醉,借酒浇愁的边缘推去。
那么两宋时期的文人与酒,还有着哪些深层次的不解之情呢?01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极为繁荣的特殊时期,商业发展自然繁盛,而在商业带动下,工业发展也是“水涨船高”,酿酒工业,就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酿酒程序日益优化。
据朱肱《北山酒经》记载:平居无事,耳力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麹蘖之力,稻米之功。
至于琉璃放逐,秋生暮雨,朝登槽丘,暮游曲封,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
在当时的文人看来,酒首先可以饮酒助兴,可以与好友亲朋相聚一堂,饮酒作乐,在这繁杂的浮世之中寻得一方净土。
同样,在朱肱看来即便是琉璃放逐,酒依然可以常伴左右,当深秋暮雨之时,尽情的饮酒还可以抵御北方寒气,亦或是南方瘴气。
酒是否真有此等功效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豁达的心胸,这种无论或悲或喜,都与酒分离不开的文人意气。
正是如此胸怀,使得中国文人与酒的情缘,逐步开花结果,而追其缘由,却是一纸孤独。
文人雅士与酒古代文化人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
文人雅士与酒古代文化人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文人雅士与酒——古代文化人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中国自古就有着悠久的酒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与众多的文人雅士密不可分。
文人雅士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不仅体现在诗词歌赋中,更是在他们的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酒的源远流长要了解文人雅士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首先要认识酒的源远流长。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通过发酵而制得的酒,既是一种饮品,又有祭祀和医疗的作用。
由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酒文化逐渐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酒与文人雅士的相伴相生文人雅士不只是酒文化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和继承人。
从古代到现代,许多以文学、艺术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文人雅士,都将酒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他们以酒为媒介,抒发心情与思想,使酒成为了他们的灵感之源。
三、诗词歌赋与酒的结合中国文人雅士对酒的热爱在诗词歌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
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文人雅士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发了对酒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例如,唐代文学家李白以他的豪爽与豪情,著名的诗作《将进酒》成为了文人雅士对酒的经典赞颂。
宋代文学家苏轼更是在他的酒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酒的热爱,例如《赤壁赋》中的“且夜矣!舒乎謐矣!”四、文人雅士的酒文化传承除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文人雅士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更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传承。
文人雅士通过对酒的热爱,不仅品味着酒的美味,更是通过传承酒的文化,使之代代相传。
他们在品味酒的同时,也在品味着传统文化中的深远意义。
五、现代文人雅士对中国酒文化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酒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现代的文人雅士对中国酒文化的热爱,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诗词歌赋中,而是更加注重对酒文化的思考和传承的方式。
他们通过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等方式来推广和传承中国酒文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六、结语文人雅士与酒,是中国酒文化的缩影。
他们的热爱与推广,使得中国的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化 万 象
简论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的关系 ◎刘 (湖南民族职源自学院 娜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人生活的表现少能离开酒.文人杯中的酒已虚化为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情感象征.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人 酒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 不论富贵贫贱, 通达潦倒, 欢喜哀 愁, 都离不开酒.饮酒与文化, 更是纠缠在一起, 千百年来水 乳交融. 中国文人嗜酒的最初记录已无从可考, 在诸子争鸣的战 国, 这一现象并不明显, 虽然有过一些爱酒的侠士, 但他们从 严格意义上讲算不得文人, 真正将文化与酒并在一起, 大概应 从士族的初兴算起, 应该是从汉代, 但在汉代, 流行的是赋, 赋 篇幅长, 又兴排比铺陈, 讲究语言华美, 借一时的酒兴大概不 易成功, 因此, 当时并不十分流行. 但士大夫清谈之中常以酒 为伴, 到了魏晋时, 从曹操开始, 酒便步入了文化殿堂.曹操 写诗如老将, 悲壮苍凉, 当然非有酒不可, 在他的传世名篇 《短 歌行》 中就有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的句子.继曹操之后, 建安七子也纷纷继承曹操的诗风.到了竹林七贤的年代, 这 些怪诞的文人由于对世道, 统治者的不满, 更是与酒为伍. 他 们大都饮酒不节, 借酒来发泄心中的苦闷, 抒发, 表现自己内 心孤独, 空幻的生命体验.在竹林名士中, 阮籍, 刘伶饮酒最 为狂放.阮籍每饮, 必至大醉, 有时数十日不醒.刘伶更作 《酒德颂》 歌颂酒神的伟大和壶中天地的自由. 真正中国文化 与酒的结缘, 还是由这些与士族相对的潦倒文人带引的. 东晋时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亦是好酒者, 曾作饮酒诗 数篇, 以抒情怀.有传闻轶事, 说陶渊明素憎官吏, 一日有某 官欲结识陶, 多方设谋均未果, 最后在路途之中设一酒亭, 引 陶上当, 陶渊明虽不为五斗米折腰, 却挣不脱酒的诱惑, 终致 上当. 这则轶事可信度相当之大, 因为陶渊明为官之际, 就曾 将俸禄中的米改为种黍, 以便酿酒, 他可以不吃饭, 却不能不 喝酒. 也许, 正是因为有好酒相伴, 才能写出如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般精彩的诗句. 酒与文化的结合, 最为人熟悉的还应是李白.李白生活 在盛唐, 国富民安, 盛行侠气.侠以豪放重义而为侠, 酒当然 是最好的陪衬.李白常 "拔剑四顾心茫然" 当然亦是侠中一 , 员.李白一生写诗无数, 为人更是大气, 放浪, 他与酒甚至比 他与诗的关系更紧密, 几乎是到了无酒不成诗的地步.虽然 酒曾使他命高力士脱靴, 断送了自己的政治性命, 但亦是酒, 使他为中国后世文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且不说 "长风 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 劝客尝" 等诗中体现的他与酒结缘的生活, 我们来看看他饮酒 的代表作 《将近酒》 从 ,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到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气呵 , 成,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惊涛拍岸, 气势之胜, 空前绝后, 唯有 李白此等以酒为生的豪迈之士才作得出此等篇章. 唐朝的豪迈之风, 宋朝仍有延续, 苏东坡, 辛弃疾, 黄山 谷, 刘过, 陈亮等一大批文人, 也都是慷慨悲歌之士.苏东坡 一生遭遇坎坷, 个人的不幸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沉思, 他发现若 把个人的痛苦不幸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 就会 解悟这是正常和自然的, 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于是苏东坡释 然了: 酒醒还醉醉还醒, " 一笑人间今古" 人生如梦, , " 一尊还 酹江月" 这是历史与现状, , 理想与实际的尖锐冲突在心中凝 成的郁结悠然化解之后的明达超旷. "诗酒趁年华" 是苏东坡 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 "乌台诗案" 他大难不死, 出狱后被贬 黄州, 他描述自己的一件乐事: 顷在黄州, " 春夜行蕲水中, 过 酒家饮, 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 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 晓, 乱山攒拥, 流水锵然, 疑非尘世也" 在贬谪中能如此对待 , 生活, 可见其旷放胸襟, 乐观态度. 对于南宋爱国文人来说, 酒更强烈地激发了他们决心抗 敌报国的豪情壮志.陆游的 "壮心未许全消尽, 醉听檀槽出塞 声" 在醉中听到表现边塞壮士生活的 , 《出塞》 诗人恨不得立 曲, 刻去前线杀敌报国; 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 醉中抽出宝剑在灯下看了又看, 那种战斗前夜的激动难宁, 那 种要把敌人斩尽杀绝的必胜意志由此而现.由于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酒也时时触引他们的悲慨: 张孝祥的 "万里中原烽 火北, 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就充满了沉痛之感. 在宋朝另有一种借酒挥洒的文风, 这在婉约词派中最为 明显, 他们与苏轼的 "把酒问青天" 及黄庭坚的 "桃李春风一杯 酒, 江湖风雨十年灯" 截然不同, 从温韦到五代的李后主再到 柳三变, 姜白石, 皆是此类因酒感伤的文人.温韦的花间词 中, 酒或是温柔缠绵, 或是感世伤怀.到了李煜, 酒中就只有 伤逝了, 他少以酒入诗, 但对故国的留恋与对眼前事的感伤, 却又带有深深的醉意, 如他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垂泪对宫 娥"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似乎都是借酒浇愁之作. 等, 而柳永, 终日混迹于庙街酒坊, 含泪而歌, 潦倒不堪, 日子过不 下去, 当然要以酒解闷, 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柳永词多而 精, 拟把疏狂图一醉, " 强乐还无味" 的句子也不少, 他一生飘 零, 自然是比不得晏殊在自家的后花园酒足饭饱去唱 "一曲新 词酒一杯" 的富态.整个宋朝文坛, 因为国仇家恨, 酒中的抑 郁与愤慨总是多于高歌与满足的. 中国文人之所以好酒, 一般来说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 文人自身, 由于文人以自己的视眼及单纯的思维方式关注世 界, 必然有万千种他们不愿目睹的现实, 借酒, 只是聊以淡化 这种美好愿望与现实反差所造成的不平衡; 二是现实所造成 的, 例如竹林七贤中嵇康, 阮籍, 他们也并非刘伶类狂生, 只因 迫害重重, 才不得不终日与酒为伴, 以保护自己和减轻清醒时 的痛苦; 三是文化圈子中积淀下来的酒精结, 使得文人们以酒 为亲, 将酒纳入文化, 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酒与中国文人关系的紧密有害?有益?不得而知, 然而, 古有李白借醉捞月失足溺死, 近有古龙一生嗜酒死于肝癌, 酒 与文化可以为友, 却不可为一体的, 都酩酊大醉了, 或是都死 于酒下了, 谁来写诗, 谁来为文, 谁来支撑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振纲.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社会科学论坛, 1999,2) ( . [2]高建新.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 内蒙古大学学报 (社科 版) 2000,1) , ( 354 2008 年第 10 期 安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