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测
《诊断学》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诊断学》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4c6413bb90d6c85ec3ac6e4.png)
第二节血小板检测血小板以其数量(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功能(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参与初期止血过程。
一、筛检试验(一)血小板计数见本篇第二章。
(二)血块收缩试验【原理】血块收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Ca2+和凝血酶,使血浆凝固形成凝块。
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小板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束上。
当伪足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网眼缩小,检测析出血清的容积可反映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
【参考值】①凝块法:血块收缩率(%)=[血清(ml)/全血(ml)×(100%-Hct%)]×10-0%,参考值:65.8%±11.0%。
②血块收缩时间(h):2h开始收缩,18~24h完全收缩。
【临床意义】1.减低(<40%)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hypo(a)fibrinogenmia)、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macroglobtr1inemia)等。
2.增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Ⅷ缺陷症等。
二、诊断试验(一)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原理】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 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PAIg)包括PAIgG、PAIgM、PAIgA,现以PAIgG 测定为例叙述。
将人抗IgG抗体包被在酶标反应板孔内,加入受检血小板破碎液,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人IgG抗体,与结合在板上的PAIgG 相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颜色深浅与血小板破碎液中的PAIgG的量成正相关。
受检者所测得的吸光度(A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小板破碎液中的PAIgG含量。
近来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荧光显微术测定日趋增多。
【参考值】ELISA法:PAIgG为0~78.8ng/107血小板;PAIgM为0~7.0ng/107血小板;PAIgA为0~2.0ng/107血小板;FCM:一般<10%(应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5c9af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0.png)
显微镜计数法
通过人工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计数血小板数 量。
其他方法
如流式细胞术、电镜技术等,用于特殊情况下或进一步研究。
血小板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的 重要指标,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血栓性疾病等。
监测抗凝治疗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定期 检测血小板计数有助于评估治疗 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检测血小板表面的活化标记物, 了解血小板活性状态。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诊断血栓性疾病
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有助于诊 断血栓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 肌梗死、脑卒中等。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检测血小板功能,可以评估个体 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依据。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来自血小板活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血栓性疾病
01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
有助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02
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有助于评
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03
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血小板
活化程度有助于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血小板活化检测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标本采集和处理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过 度挤压和抗凝剂不足,防 止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检测方法选择
不同检测方法对血小板活 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 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结果解读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小板 活化检测结果,避免误诊 和漏诊。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f6caab04a1b0717fd5dd75.png)
PLT-F与PLT-O的差异
FSC
PLT-O (XE)
FSC
PLT-F (XN)
IPF IPF
PLT-O
PLT-F
Lower size PLT
Lower size PLT
SFL
SFL
PLT-F通道的染液对PLT的染色效果更敏感,微小血小板能够检出
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
14
各PLT测定模式的重复性比较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1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1)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41b86826294dd88d1d26b34.png)
镜检
解决方案: 显微镜镜检发现有红细胞大小不 均,有大量红细胞碎片存在。血 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此种 情况下,PLT-I必然假性增高, 使用PLT-F可以完全排除干扰
3、巨大血小板
• 刘某,女70岁,因身体不适,在县城二级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 WBC:6.1*10E9/L,RBC:5.4*10E12/L,HGB:132g/L,PLT:10*10E9/L, 转诊至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就诊,PLT-I:8*10E9/L,使用PLT-F通道 后,PLT-F:24*10E9/L, IPF:75.8%,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明显减 少,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
非常感谢!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 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 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 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
PLT-I方法学优缺点
• 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 1.检测速度快 • 2.重复性好 • 3.准确性高 • 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
• 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 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 • 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光学法(PLT-O)
无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有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单位
低值范围的血小板样本中,PLT-F测定的精度最高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Correlation with immnological method ( anti-CD-61 Ab; Abbott ). Subjects: Samples with PLT-I measurement abnormality (n=120), fragments, g-PLT and so on.
《血小板图检测》课件
![《血小板图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cf3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献血者筛选
在献血过程中,进行血小 板图检测有助于筛选出健 康的献血者,确保血液质 量。
法医学应用
在某些法医学案例中,如 涉及外伤或中毒的案件, 血小板图检测可以为案件 调查提供线索。
03
血小板图检测的注意事项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时间
选择清晨空腹时采集样本 ,以减少饮食和日常活动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并发症
对于某些疾病,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及时发现血小板异常,预防因血小板异常引 发的并发症。
科研应用
基础研究
血小板图检测为血小板相关的基 础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 深入了解血小板的生理和病理机
技术创新与进步
自动化技术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血小板图检测的效率和准确 性,减少人为误差。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血小板图像进行分析,实现更精准 的检测和诊断。
新型检测方法
研究开发新的血小板图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满 足临床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的需求。
应用领域的拓展
预处理
对血液样本进行稀释、 染色或标记。
检测
使用特定的仪器或设备 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
分析。
结果解读
根据检测数据解读血小 板的功能和数量状态, 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
疗建议。
02
血小板图检测的应用
临床应用
诊断疾病
通过血小板图检测,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 断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与血小板相关 的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血小板图检测》PPT课件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70eafb2dd3383c4bb4cd28c.png)
二、血栓弹力实验
图1 血栓弹力图描绘的凝块形成的速度和强度曲线
TEG临床应用
• (一)监测凝血功能 • 目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如:PT, APTT)只
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 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与凝 血因子相互作用,无血小板参与的凝血检测不能 反应凝血全貌。TEG检测能够全面展现血凝块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凝血因子的激活到牢固的血 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再到纤维蛋白溶解,展示 患者凝血状况的全貌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血凝 块的强度,血凝块的纤溶水平。
TEG临床应用
• (二)指导成分输血
•
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判断导致出血的具体
原因,检出是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血小板的原
因还是肝素残留导致的出血,这样就能够指导输
注正确的血液成分进行止血治疗。通过对术后出
血原因进行鉴别,还能够减少二次手术风险。欧
美的许多国家将TEG作为进行血液制品管理的重 要工具,文献表明TEG指导输血有助于节约用血 、降低因过度输血引起的副作用及死亡率。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总原则采血要顺利,不可反复穿刺,采血
不顺利,容易激活凝血因子,或激活血小 板,影响血小板的凝聚力,标本从采集到 操作完成在4小时内完成,放置过久降低血 小板的聚集强度和速度。用凝血蓝帽的抗 凝管采血3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至少5次 ,不可过于剧烈,防治激活血小板。
二、血栓弹力实验
• 标本采集:与凝血常规管分开单独一管, 全血检测不需要离心,但病人抽血需要空 腹,才能减少食物蛋白的干扰。PS:凝血 常规可以与D2聚体同一管。当另作3P实验 建议单独抽一管。
二、血栓弹力实验
• 临床意义: • 血栓弹力图(TEG)是来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和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720b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7.png)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
集功能检测、血小板凝集素检测和血小板释放功能检测等。
1. 血小板计数:通过血液学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反映血小板的总体功能状况。
2.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通过体外试验检测血小板对特定
药物或刺激物的聚集反应。
常用的方法有光聚集法和阻力
变化法。
该检测方法可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判断血
小板功能异常是否存在。
3. 血小板凝集素检测:检测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素水平,
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于评估血小板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
4. 血小板释放功能检测:通过测定血小板释放的活性物质(如血小板因子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的含量或活性来评估血小板释放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ELISA法和免疫斑
点法等。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血小板功能异常:通过上述检测方法可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凝集素水平和释放功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
2. 指导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些疾病(如血栓性疾病、心血管病等)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并在治疗过程中调整药物剂量。
3. 评估血小板功能与出血倾向之间的关系:某些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常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倾向。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可以帮助评估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
,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主要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指导相关治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884f43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b.png)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血小板活化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和活性的检测方法。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止血和血管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血小板活化异常的情况。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在受到刺激后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血栓的过程。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可以评估血小板对刺激的反应性和聚集能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聚集法和阻抗法等。
2. 血小板激活标志物检测:血小板激活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一些特定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血小板的激活程度。
常用的标志物包括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因子4等。
3. 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是血小板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参与了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过程。
通过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程度。
4. 血小板形态学检测:血小板的形态学改变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通过观察血小板的形态学特征,可以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程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等。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的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一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异常,如血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血小板活化检测,医生可以及早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血小板活化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
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活性,通过监测血小板活化的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血小板活化检测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血小板功能和活性,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这项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血小板活化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169a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b.png)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血小板是一种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在凝血过程中形成血栓以止血。
准确检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不同的血小板检测方法以及其原理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接下来,在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的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然后,在第三部分将列举常见的血小板检测技术与设备;紧接着,第四部分将讨论质控与误差分析相关内容;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读者对于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
通过阐述不同的方法、设备和误差来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对血液疾病等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2.1 血小板检测方法概述血小板(platelet)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成分,负责止血和血栓形成。
因此,准确检测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对于诊断与评估出血和凝血性疾病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血小板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计数法和功能检测法。
2.2 血小板计数方法及原理血小板计数是评估体内总体或特定情况下的血小板水平的重要手段。
其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最为常见的计数工具。
该仪器利用电子学、光学学和流式技术等原理,通过精确地识别并统计细胞颗粒数量来实现快速、准确的血小板计数。
2.3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原理除了数量上的检测,功能性也是评估血小板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功能性检测包括凝集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纤维蛋白原依赖性聚合试验等。
这些方法通过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血小板功能,如凝集、黏附和聚集等,并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测量,从而评估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关于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其原理的简要概述。
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的检测方法和原理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https://img.taocdn.com/s3/m/5bd472a4f111f18582d05a05.png)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
一、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
血小板表面存在众多复杂的血型抗原,主要有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以及相关抗原(HLA-A、B位点和ABO抗原)。
通过输血、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疫刺激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HPA、HLA抗体)。
血小板抗体是造成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直接原因。
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交叉配型试验,能够提高血小板输注效率,预防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
2.查找输血不良反应原因:有助于输血中出现发热、黄疸、肺损伤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原因查找。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孕产妇的临床意义
1.孕前和孕期:可对孕期流产风险作出评估,尤其对于有多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孕早期)以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育龄妇女。
2.妊娠期:有助于鉴别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3.产前:在胎儿出生前检测母体血清或血浆中抗体水平,尤其鉴定是否存在针对丈夫血小板抗原的抗体,对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检测方案和流程。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a99698c850ad02de8041de.png)
• 静息痛
斑块破裂1
• 坏疽 • 坏死
1. Falk E et al. Circulation 1995; 92: 657–71. 2. Arbustini E et al. Heart 1999; 82: 269–72.
4 血小板功能研究新进展
1)血小板能够帮助受损组织重建。 2)血小板参与炎症反应,激活免疫细胞,和攻 击微生物闯入者,发动保护性反应。 3)血小板是运输化学物质, 4)血小板在血管新生时形成血管系统 5)血小板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30 APRIL 2010 VOL 328 SCIENCE
2. 血小板功能检测对血栓病诊 断的意义
1) 血栓性疾病的危害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具有高发病率,高
致残和高致死率,已成为目前全球疾病致死的首要 因素, 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动脉血栓 的主要成份。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1、血小板功能研究及进展 2、血小板功能检测对血栓病诊断的意义 3、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其它临床应用意义 4、结论
1、血小板功能研究及进展
正常止血机制
正常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及血浆凝血因子等 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连续的过程 。 初期止血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组织成分暴露(主要为胶 原),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形成血小板 血栓。 二期止血 是凝血、抗凝和纤溶诸系统相互协调、有序完成的过 程,血浆中一系列凝血因子经级联酶促反应依次被活化, 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Atherothrombos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 的特征是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突然(不 可预知)破裂(破 裂或侵蚀),导致 血小板激活以及血 栓形成
常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的科普曹鸣菲
![常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的科普曹鸣菲](https://img.taocdn.com/s3/m/8210f0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3.png)
常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的科普曹鸣菲发布时间:2023-07-06T04:29:04.11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曹鸣菲[导读]简阳空分医院四川简阳 641400血小板是机体的重要细胞之一,在血液中它也是最小的血细胞之一;血液中血小板在不同的状态下其形状也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是圆盘形状的或者是扁圆形状的,并具有一定的折光性质。
通过瑞氏染色后的血小板在高倍显微镜下,呈现出星形、逗点状或不规则状。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血小板的数量在血液中的占比很大,也就是说一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含有血小板是10~30万左右,大概平均20万个;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并且大约有1/3的血小板储存在我们脾脏之中;血小板的寿命大概在7天到14天左右,每天更新约总量的十分之一,衰老的血小板也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成熟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形成,它在机体中的主要功能为止血和凝血,同时也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血管生成及血光新生。
临床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检测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血小板活化检测血小板在静止的状态下,存在很多的颗粒,例如:a颗粒、溶酶体颗粒等。
这些颗粒的表面上存在着许多的蛋白,当血小板处于活化的时侯,这些颗粒的膜蛋白和血小板的膜蛋白会部分融合,最后这些颗粒蛋白会结合在血小板膜的上面。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颗粒膜来判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首先需按要求进行采血,采血时需要注意的是取后半段的血液标本,因为前段的血可能会混杂一些组织液体,这些组织液会对血小板的活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试剂的选择:一般在临床实验室中通常选用CD42B来鉴别血小板的活性,血小板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CD62P和CD63的表达率也不相同,因此还是需要譬如PE这种较强的银光素来进行标记检测。
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全血法和固定法,全血法是取试管A与试管B来进行对照,需要加入5ml的抗凝全血,其中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CD42b-FITC和阴性对照抗体(对应CD62-PECD63-PE)B管中加入适量的CD42b-FITC抗体。
血小板实验流程
![血小板实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65fc560c22590102029dff.png)
血小板抗体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
1、试剂盒平衡至室温(18-25℃)
2、将25倍的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稀释成工作液(浓缩洗液与蒸馏水1:24稀释)
3、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冻干血小板复溶后直接使用);
每支加500ul生理盐水→室温静置5分钟后混匀(现用现制备);
1滴(50ul)血小板抗体筛选细胞
10秒钟
5分钟(程序1)
3次
2滴(100ul)低离子强度溶液(紫色液体)
50ul患者样本;阴性对照(绿色)、阳性对照(红色)
℃水浴箱孵育30分钟(气浴35分钟)
5次
1滴(50ul)抗人球IgG
1滴(50ul)指示红细胞
5分钟(程序2)后即可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1、阳性结果:指示红细胞平铺在反应孔底部表面;若指示红细胞只结合到部分孔底有平铺趋势,细胞外沿有不规则毛刺,并且结合的区域比阴性对照大为弱阳性。
表明患者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体;或血小板交叉配型不合。
2、阴性结果:指示红细胞在反应孔底部中央形成红细胞聚集或红细胞聚集区出现少许中空形状但聚集区外沿光滑。
表明患者血清或血浆中不含血小板抗体;或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反应格局
-±1+2+3+4+如果结果可疑,或阳性对照和/或阴性对照未出现正确结果,则必须重新检测。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b648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4.png)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总原则采血要顺利,不可反复穿刺,采血
不顺利,轻易激活凝血因子,或激活血小 板,影响血小板旳凝聚力,标本从采集到 操作完毕在4小时内完毕,放置过久降低血 小板旳汇集强度和速度。用凝血蓝帽旳抗 凝管采血3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至少5次 ,不可过于剧烈,防治激活血小板。
TEG临床应用
• (四)判断肝素旳效果 • 血栓弹力图旳肝素酶对比检测常用于围
手术期判断肝素抵抗情况、监测肝素化情 况和评价鱼精蛋白对肝素旳中和效果。 • (五)诊疗纤溶亢进 • 血栓弹力图不但能够诊疗纤溶亢进,还 能够对纤溶亢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另 外,TEG能够精确判断急救中DIC旳高凝、 低凝和纤溶亢进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一、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 标本采集:EDTA-K2真空采血管即血常规 管,提议与血常规分开抽血,如若多种项 目一起时,血常规能够和血小板抗体绑定 同一管,糖化血红蛋白(Hb)单独,BNP 单独一管。PS:Hb一定要和BNP分开。
• 临床意义:血小板抗体含量阳性可见于急 性型和慢性ITP( 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可作为ITP旳诊疗指标之一。
• 2.血小板异常性疾病:r值k值明显延长, ma、mε值降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 板降低症,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二、血栓弹力试验
• 3.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 病r值k值明显延长,ma、mε值降低。尤其 对XIII因子缺乏症旳诊疗具有特殊旳意义。
• 4.纤溶亢进性疾病:原发及继发性纤溶在血 液凝固后忽然发生纤维蛋白溶解现象, TEG不但能体现出纤维蛋白旳溶解现象, 还可表达纤溶旳强度和速度,TEG还可做 为抗凝疗法旳一种监测手段。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功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9c10bc0aa00b52acfc7ca13.png)
血小板聚集实验血小板活化PAC-I,CD62P一、血小板功能检测项目出血时间、粘附性、聚集性、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胞浆游离钙水平测定、凝血活性、膜糖蛋白检测、基因多态性和突变。
常用的检测功能的方法为: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比浊法、阻抗法、循环血小板聚集体、自发性血小板聚集),近年来,流式细胞仪、PFA-100分析及激光衍射法检测微小聚集体也逐渐地进入临床或临床前阶段。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是应用较广泛的指标,可以用于遗传性血小板疾病诊断指标,也可以作为血栓性疾病中评估其病理反应,指导抗栓药物的应用以及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监测之用。
在比浊法的应用中,有几项关键问题应予以注意:(1)血液采集与分离。
(2)诱导剂应用:种类、浓度。
(3)正常值的选定。
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血小板功能、代谢、尘化及受体表达,而微小聚集体的形成作为血栓形成的早期敏感指标采用激光衍射法的测定也正在评估中,反映体内全血状态下的血小板阻抗法以及血小板内钙离子水平的检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其意义。
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1、出血性疾病:分遗传性和获得性二类,采用常规的血小板聚集试验对遗传性血小板疾病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血栓性疾病:大多数血栓性疾病均可以检测到血小板反应性增高,(这对疾病的病理过程,指导疾病治疗均有一定;意义,许多指标在疾病中的意义也作比较研究,一些分子标志物在反映血小板活化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
P选择素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较敏感指标,而血小板聚集性测定较为简便。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血小板活化指标不仪在反映血小板活化方面有意义,而且对某些疾病具有预示意义。
譬如,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在妊娠25周升高,则预示先兆子痫,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精确性,也有采用血小板数、MPV 和聚集三项来综合预示先兆子痫。
采用MPV、血小板数和P选择素,发现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差别。
这表明血小板检测在临床上足十分有用的。
在血小板参与功能血栓形成的机制中,除了上述获得性原因外,近年来的研究也证明存在遗传因素。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https://img.taocdn.com/s3/m/0b722b1fcfc789eb172dc8ad.png)
方格内的血小板数量。 (6)计算:每升血小板数=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109/L。
血小板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三)质量保证
血小板计数不同检测阶段的质量保证
(一)酸铵法)
(1)加稀释液:取1支小试管,加入10g/L草酸铵稀释液0.38ml。 (2)采血和加血:采集毛细血管血或吸取EDTA抗凝新鲜全血
20μl ,加至上述稀释液中,立即混匀。 (3)稀释静置:待完全溶血后再充分混匀1分钟,室温放置10
分钟。 (4)充液:取混匀血小板悬液1滴充入计数池,静置10~15分
血小板检查
主要内容
一、血小板计数 二、血小板形态学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
Ø血小板(platelet,PLT)是有骨髓造血组织中 的巨核细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 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Ø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是测定单位容积 的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是止血、 凝血检查的常用筛选试验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H MAKH ADP A ADP MAADP
KH
A
MAA
血小板图检测
计算公式
% Inhibition = 100 -
MApi – MAf MAt - MAf
X 100%
% Aggregation = 100% - % Inhibition
MApi MAADP or MAAA (ADP or AA 激活的血小板强度) MAf MAfibrin (只有纤维蛋白的MA 值) MAt MAthrombin or MAK (最大血小板强度)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
TEG血栓弹力图实验血小板图测试
• 分别判断使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后病人的药物疗 效 Aspirin阿司匹林,Clopidogrel (Plavix)波立 维,Dipyridamol (Persantine)潘生丁, GPIIb/IIIa 抑制剂 (ReoPro, Aggrastat, Integrilin)等 • 血栓事件分层 • 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出血原因 • 是否存在高凝血因子活性或高纤维蛋白原活性
重复性
临床相关性 操作者对数据影响
好
好 小
一般
一般 大
差
差 大
PlateletMapping® 检测示意图
A – 激活剂F™ ADP – ADP 激活剂 AA – AA 激活剂
枸橼酸化血样
肝素化血样
Kaolin
CaCl2
CK A ADP AA
MATHROMBIN
MAFIBRIN
MAADP
MAAA
PlateletMapping® 血小板图检测图形
Clopidogrel (Plavix)波立维 Dipyridamol (Persantine)潘生丁 GPIIb/IIIa 抑制剂 (ReoPro, Aggrastat, Integrilin)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优点
• 微量全血,不需处理血样 • 检测时间短,30分钟出结果 • 联合用药可同时分类检测
• 结果不受肝素类药物影响
• 重复性好
TEG检测与其他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比较
项目 原理 处理血样 检测时间 结果是否受肝素影响 对小的血小板聚集体 是否敏感 TEG血小板图 电磁法 不需要 30分钟 否 是 血小板聚集仪 比浊法 需要 较长 是 否 流式细胞学检查 流式细胞学 需要 较长 是 否
PlateletMapping 血小板图检测结果
% Inhibition: 21.5
PlateletMapping®结果 使用药物后Leabharlann 程度不敏感 起效 较好抑制
抑制率(AA%或ADP%)
<20% >50% >75%
血小板图药物检测分类
• AA %抑制率:
Aspirin阿斯匹林
• ADP%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