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选官制的发展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有:1. 王位世袭制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 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3.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 科举制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二、选官制度的演变在官僚系统中;地方官员;无论是临民之官;还是封疆大吏;如何选用;事关统治根基的稳固与否;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之演进;地方官的选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秦汉至隋唐以前;地方官选任以察举和荐举为主;以“贤能”为标准;地方权力较大..从选拔上看:在先秦时;实行乡里举荐的制度;在血缘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的情况下;基层举荐实际上跳不出“荐人唯亲”的框框..汉代实行察举制度;规定由地方主要长官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人为官;推选的标准以德行、经学、乡闾清议为主..察举实行荐举者与被荐举者连坐的制度;制度之初还是比较严慎的;但由于察举的标准笼统;主观评价的成分多;容易出现请托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被举荐者多为“门生故吏”;无真才实学;随着吏治的败坏;到东汉末年此制也败坏不堪了..魏晋以后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推荐的权力不再交由地方官;而是由朝廷统一任命“中正”官;专门负责举士选才..这些中正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把地方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上报给中央;由中央任用..中正官评价人才的标准包括了察举制度所规定的内容;还增加了“家世”和“才实”等条目;注重品德与能力相结合;比汉代较为完善;一时间“儒雅并进”;起到一定积极的效果..但此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选官的人;即“中正”官;多为本地的豪族大家所把持;二是选拔标准多以家世出身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才结果;阻塞了寒素人才入仕..从任用上看:从秦代起地方上长史一级的官员就要由中央任命;以后历代一直延续;秦汉地方层级分郡、县两级制;地方主官;都由中央下派;郡守如此;县令也如此..但同时也规定;地方长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郡守、县令都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选择任用官员..第二阶段从隋唐至明清;选任方式以科举为主;以“考试”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选拔上看:隋唐实行开科取士;隋炀帝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方式..全国各地的士子不用通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公开的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士子在通过逐级政府和中央的笔试之后;要由吏部再进行面试;内容是考察“身、言、书、判”即身体容貌、言语应对、书法笔迹和判词书写..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见识才能..大致说来;科举考试由礼部考才学;吏部考能力..明朝中期出现八股文;这是一种严格的排偶分股的应考文体;考生易于掌握格式;评卷标准也较为客观..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立废之争;朱元璋就曾一度下诏停止科举;但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超过科举的有效选官方式;所以;不得不在停科举九年后再次恢复..科举制度以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选拔和收揽人才;为整个政治机体输送新鲜血液;在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任用上看:地方主官仍然由中央统一任用;这一点一直未变..变化的是;取消了地方主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地方官不能再自行任命属下官员;所有进入流品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用;文献通考中记载;隋朝时“海内一命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辟署之事”..从隋朝起;地方主官的用人权被中央收回..古代地方官员选任制度对政治的影响地方官的选任;不仅仅是一项文官管理制度;它关涉到整个政治的兴亡存废..从秦始皇废除封建;建立郡县后;中国的政治问题;从结构上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其中地方官的选任事关政治结构稳定与否的大问题..用好的用人方法用好人;则政治稳定;国家强盛;反之;则陷入分裂与争战;这是被漫长的历史发展无数次证明了的;可以说;地方官的选任制度是政治发展的生命线..首先;大一统既是传统治理的前提也是目的;地方主官由中央选任;是实现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要求..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秦始皇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海内一统;地方设置为郡、县两级;郡、县主印官郡守和县令都由中央任免;成为定制;以后历代尽管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地方官权力也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之所以有这样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必须有一个稳固的中央;有一套由中央统一安排的人事组织体系..中国的特点是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区域间的差别较大;给大一统的实现带来挑战;但如果不实现大一统;四方割据;各自为政;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杀伐争夺、混乱黑暗的灾难之中..要想保证大一统的政治体制稳定;关键问题;是要有一个稳固的中央政权体系;在用人上;要由中央统筹安排;特别是作为执政根基的地方政权;其人事任免要由中央掌握..其二;大一统的维护;要由中央的权威宏观调控;避免陷入地方性..从汉代起就有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限制;就是说本郡县的人不能在本地为官;一方面是防止本族本亲的地方势力坐大;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只有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才能得以实现..其三;大一统政权的存在;要求国家权力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乡里组织从结构上讲一般比较稳定;地方豪强容易坐大..如汉代就有“宁负二千石郡守;无负豪大家”之说..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国家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古代治理中十分强调慎选临民官;一方面是考虑到要对民众进行善治;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其次;中央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秦汉地方长官可以自辟僚属;实际上是将地方的部分用人权交给了地方主官..地方主官可以在所管辖的区域内选官;虽然还要经过考试;达到一定的标准;但由于是“自辟”;权力大;很容易使地方主官用自己的亲信组成官府体系;当地方割据时;就成为脱离于中央的职能机构..汉代的削藩、魏晋南北朝的战乱;都是因为地方权力太大;关键是地方有用人权;所用都是自己的人;中央是天高皇帝远的虚制;地方则是现用现管的实利;中央权威受到威胁..从文官管理制度的角度讲;秦汉地方可以自辟僚属;选用之官虽然属于中央官制系列;但与地方官有更强的依附关系;出现管理的“双轨制”;政行两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隋朝时;中央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了官制..可以说在地方官的选任上;古代社会至隋朝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隋朝推行了两项制度;使中央集权得到彻底加强..一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中央用制度化的标准选拔人才;地方大族不能再操纵选举;二是;取消州郡地方官自辟僚属权;由中央在选官后统一任命;升迁黜免依凭于中央统一考核..用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官;继以铨选制度量能授官;再以考核制度评定政绩以供进退黜免;完善了统一的文官管理;既保障了中央的权威;又稳定了地方的秩序..再次;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从历史上看;地方官员的选拔;如果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标准;就会被人为的好恶亲疏所左右;所以;传统治理的经验是选官标准明确化和制度化..凭借个人情感的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容易出错和不稳定的;而制度化的标准则是理性的、公正的和稳定的..如果人事选举不能公开进行;就会形成集团利益;进而使人事权不归于公门;而落入私家之手;必然会导致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人事混乱..隋唐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度;则以统一的、客观的、制度化的标准;开放了政权;广泛吸收了人才..统一的测试标准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博取功名、进入仕途的机会;也为国家最大限度的制度化吸收人才搭建起一个平台..此外;全国集中考试;降低了政府在人才选拔上的成本..通过集中考试;以制度化的形式使社会精英在同一时间内以最大的可能聚集在一起;以供拔擢;实现最有效的制度化选才..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上看到士人成群结队地进入考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公开选拔;广用贤能;也是旷古盛世之所以能在唐朝出现的关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进步,许多古代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上古至现代历代的变迁,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始于尧舜时期,记载在《尚书大传》中。
据记载,尧舜采取“百官事先”的方式,把官职分给才艺有所的人。
他采取的方法叫做“推举法”,就是把具有一定能力的人从原来推举出来。
后来,秦始皇创立秦国,改组官制,实行新的选官制度,即建立“九出六代”,取消推举法,并建立殿试、乡试机制。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经历了两汉到清代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
汉朝以前,一切官职都由传统推举法选取,但对于考取以上官职则采用九出六代的形式,试用先及赐任后的方式选官,使公务官的选拔更加严谨且公正。
不过汉朝以后,它的改革变成了称为“五出三次”:分别按照推举法、乡试、殿试、赐任和考取,以及按照郡司、正书、大学士,五个官秩界限来择拔官吏,使官僚制度更加明确分明。
清代实行的是“九品芝麻分”制度,即官员晋升递增的程序,如果官员的表现出色,则可以获得晋升或赐封。
它取代了以往推举法和九出六代的制度。
同时,它还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将官吏分为中正、知县、满门、九品,使官僚制度更加细化和严格,而且对官员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能力也进行了检验。
从上古到清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也衍生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推举法到九出六代,再到九品中正制,各个时期选官制度都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代表了当时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不同时代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此外,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有其实际意义。
一方面,它完善了官吏制度,促进了国家管理的正规化;另一方面,它激励着民众参与,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历代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可谓是一个蜚声国内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逐步被改革,而新社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但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执政兴国,为在得人”,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
为了保证人才选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而选官制度沿革的相关知识点分散在中国古代史课本的不同章节,认真梳理这些知识,使其体系化,对高三备考有很大的裨益。
1.战国的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有利于打破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汉代的察举制与征召制目的: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的制度。
是选用官吏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征召制是一种由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
演变:西汉武帝创立察举制,开始是根据人才在地方的声望,东汉中后期,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评价:通过选官用人制度的改革,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仕途上的门第、财产限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史谓“汉之得人,于兹为盛”,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东汉中后期,由于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3.魏晋时期的“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制曹操为了加强朝廷的权力,积极刷新内政,延揽人才,推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这是选官制度上的一大改革.他的选官准则是“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这就打破了汉末以来按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出身门第低下、虽有偏短而有专长的人.九品中正制,曹丕创立.随着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渐上升,到曹丕称帝时,不得不对豪强地主让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以来,选官制度一直存在,并曾几经变迁。
从远古时期的“自荐”到秦朝的“九品贞观”考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由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支撑着。
不仅是政治制度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加快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
早在远古时代,“自荐”制度就已开始应用。
当时,自荐制度被广泛运用,大臣们可以直接向君主推荐候选人作官,也可以从全国百官中挑选优秀人才。
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汉时期,项羽发动起义,项忠由项羽自己任命成为将军,这就是远古“自荐”制度的典型应用。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自荐”制度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在秦朝,才能广泛考察,择优选拔。
秦朝建立了九品贞观考试制度,从九个考试等级中择优选拔官吏,九品贞观考试制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科举制度,它也提出了从文史科学中进行人才选拔的原则。
此后,选官制度就越来越发达,九品贞观考试也成为新官员必备的晋升条件。
在两晋时期,汉朝崩溃后出现了两个分裂的政权,大量的读书人士纷纷南走,导致了两晋的文化受到影响。
鉴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两晋时期出现了新的人才选拔机制,这也是一种反应官僚政治体系崩溃的历史结果。
在隋朝,试科制度和直接考试等制度也开始了它的历史之旅,并且在隋朝统一北方和南方,建立起了完善的官僚体系。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人才选拔机制也不断改革,发展得越来越完善。
唐朝大势至此,中央封建王朝的最高官僚权力彻底落入皇室的手中,开始了中央集权的历史。
随着官制的不断完善,唐朝实行的最重要的考试是郡邑考试,各种文科考试按唐朝的考试制度而定。
宋朝以后,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考察更加实用化。
宋朝建立了“三本”、“六部”等择优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读书人可以从文科各部、讲学、习法及文书撰写等方面择优考察,被考察者可以到若干职位。
此外,宋朝还开始在推荐考察中使用现成的试题,统一了考察内容及标准。
宋朝的选官制度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宋制”之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特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
自三代到明清,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
对此,历史上有不少学者做过总结。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处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处于科举。
”这一总结是有一定道理的。
它实际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一般的的说,古代社会发展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
但是选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对社会制度的演变,王朝的兴废也有重大的影响。
历代选官制度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多种选官途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总有一两种选官途径处于主导地位,它们对政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是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代表形式。
大家知道,历史上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明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情。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阶段。
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
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只能依靠共同劳动来维持生存,而且生产工具和劳动所获都归集体所有,大家共尽义务,享有同等权利,所以这时还没有作为统治者的“官”也没有被统治者“民”。
部落首领只是部落事务的管理者。
《礼记·礼运篇》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官吏也是与之相应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中国古代黄帝和尧舜禹相“禅让”的传说,具体的反映了当时的选拔人才的情况。
禹死后,其子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建立了夏朝。
《礼记·礼运》记述了当时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官制。
这里的“大人”,旧注释为“诸侯”,实际还包括官吏,而“世及”之法不仅仅是诸侯的传位原则,同时也是官吏的任用规程。
《尚书·盘庚》云:“古代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
中国古代选官演变规律
中国古代选官演变规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世卿世禄制:在先秦时期,选官主要采取世卿世禄制,即根据血缘关系来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下,官员的职位是世袭的,后代可以继承父辈的官职。
2. 军功爵制: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即根据军功的大小来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在秦国得到了最好的实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按军功爵制选官的制度。
3. 察举制与征辟制: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即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同时,皇帝也可以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4. 九品中正制:三国时期,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即根据中正官的品评来选拔官员。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5. 科举制: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中的权力。
科举制一直持续到清末,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是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逐渐转变为以才能和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选拔制。
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皇权集中的趋势,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
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梳理
1、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权至上: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 专制制度发展; 高度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 央集权,地方分权; 制度不断完善:选官制度适应集权需要不断发展 变化。
2、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封建社会的中前期以进步作用为主)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③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科举并非都培养奴才,宋代进士人格独立常直指君非 科举并非造成中国科技落后的罪魁祸首 顾炎武八股“败坏人才”说,并非否定八股取士制度 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限制性即公平性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 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 度 察举制 九品中 正制
汉朝 巩固 隋唐 完善 北宋 加强 元朝 发展
C
世界影响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 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 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 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 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 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 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 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④有利于防止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2)消极影响:(在封建社会晚期主要起了消极作用) ①皇权专制赋予君主至高无上权力,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
治权利和地位;形成长期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格
官员选拔以科举制度为主,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涵盖经史文学和政治理论。
清末民初时期
引入西方的学校教育和考试制度,开始试行近代化的选拔制度。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的概要,具体的演变细节和变化还有更多的内容。这个表格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历史脉络,以帮助您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过程。如有其他具体问题,请随时提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格
以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的简要表格:
时期
演变过程
夏商周时期
由贵族家族掌握权力,官职主通过世袭或任命传承。
秦汉时期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官职,选拔官员以考试和推荐为主。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官员选拔趋向世族豪强的推荐和世袭,丧失了选拔贤才的公正性。
隋唐时期
设立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推崇文化素养和才能。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发展演变(一)夏、商、西周时期:选官制度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主要为“世卿世禄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代替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标准来确定攻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宗法制度是这一政治准则的支撑与基石。
世官制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并且世代享有采邑与封地。
当时贵族垄断了教育文化与学术,称之为“学在官府”。
世官制的建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流行风尚。
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人新制度。
(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与养士制。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先后确立了封建制。
尤其是商鞅变法,在选官方面施行“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沉重地打击了宗法贵族的势力。
“士”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政治上具有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功制和养士制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四)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秦统一后,在全国各地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军功地主与法家人物成为了主要的官僚来源,酿成了秦代苛酷的政治风格,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二世而亡。
(五)两汉时期(公元前202~220年):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⑴察举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
察举的内容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两大类科目,其中以孝廉为最多。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先秦时期:世官制,又称世卿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秦朝和汉初时期:
①军功爵制: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时实行二十等爵制。
这一制度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②察举制: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4.隋、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这一制度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同时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高中古代历史知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中古代历史知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1.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
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
5.科举制:1.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选官制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选官制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两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标准从才能到门第)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
(标准为门第)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
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积极作用为主)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
(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消极作用为主)造成选官制度变化的基本推动力:我国选官制度是从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继承王位和官位,秦时有皇帝直接任命,汉朝实行察举制,注重的是孝和廉,魏晋南北朝时采用九品中正制,注重的是门第,宋元之后采取科举制,主要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的统治地位。
首先,大一统既是传统治理的前提也是目的,地方主官由中央选任,是实现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要求。
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
秦始皇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海内一统,地方设置为郡、县两级,郡、县主印官郡守和县令都由中央任免,成为定制,以后历代尽管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地方官权力也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历史上发展演变过多次,形成了特有的演变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职及官员创设者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中国古代早期官制,官员创设者是诸侯国的君主,官员制定者是诸侯国及其封建制度。
到汉代,朝廷统一了整个诸侯国,开始依据统治理念进行统一制定,正职官及职位数目也明显减少。
二、选拔节奏和渠道发生了变化。
早期古代官制内应外合,既采取宗族定官制度,也采取应试选拔制度;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以修养录用“的渠道;到汉代这一渠道正式成为主流,应试制度逐渐淡出;到秦汉以后,文官逐渐分为立司官、文史官和行司官三大类。
三、前科制度发生了变化。
早期的前科制度并不明显,其要求官员宣和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才艺知识;到汉代,前科制度逐渐改变,重视科考考核,取首推行“乡试科举”制度;到晚汉期间,高级官员重视”经商补充”,低级官员重视”经营和入学考试“,这也使官制得以完善。
四、关于薪酬分配、官职禄和封地分封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期的薪酬福利相对较低,封禁也有分封等级,以决定官员的地位;到汉代,薪酬福利得到了一定改善,封禁则逐渐不重视;到末汉时期,封地分封更为完善,还出现了把科举士人分配到各地官署任职的制度。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它以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较好地体现出古代政府的统治理念,充分反映出古代人对选官制度的重视,为今日的国家完善规章法则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ppt课件
实行背景: 社会转型(展开:经济领域的变革、 列国纷争的态势,秦国势弱)
影响: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两汉—察举制
含义: 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 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 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形成背景:
各国的政治改革都将列为主要内容,并代之以 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
世官制(先秦)
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
“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军功授爵(秦) 推举制(两汉)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隋唐至清末)
秦—军功受爵
n相关考点:商鞅变法 内容: 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
含义: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 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目的:改变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 收归中央。
积极作用: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 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 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 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世袭制 — 军功爵制 — 察举制 — 九品中正制 — 科举制
先秦 秦代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清末
世袭
推举
考试
隋唐—科举制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六)·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中兴以人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
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奴隶社会的选官制度—世袭制世袭制主要是依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吏的制度,贵族依据血缘关系世袭爵位。
这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而服务的(二)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长期的摸索之中,选拔官员的制度逐渐成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军功授爵制战国时期开始实行。
战国商鞅变法时推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的措施。
这一制度的实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它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状况相一致,但作为选官制度,还未发展成熟2、察举制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
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皇帝征召是由皇帝征召才能之士,由皇帝召见面试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是根据人才的才能和品德,由地方官推选为官的制度西汉汉武帝时期这套选官制度基本成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察举主要是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基层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它将世家地主世代为官的特权通过选官制度确定下来,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历程及影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历程及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历程及影响序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选官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确保政府管理人员的选拔公正和适任的基础。
然而,这个制度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与调整,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其影响展开分析。
一、起源与早期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封建社会。
据史书记载,尧、舜等古代帝王在治理国家时已有一定的选拔制度,以确保官员的品质和能力。
早期的选官制度主要依靠个人的评价和口碑,重视“德才兼备”的原则。
这种制度尽管存在局限性,但对后来的选官制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秦汉时期的选拔制度革新秦汉时期,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革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制,开始引入考试这一评定官员能力的手段。
而汉武帝时期则建立了明确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对官吏进行严格管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水平,还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全面推进唐宋时期,中国的选官制度迎来了全面的发展与壮大。
科举制度成为唐宋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并不断调整考试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制度不仅对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在政治上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四、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衰落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与问题。
由于科举考试过分注重诗词文采,导致实际管理能力不足的人士也有机会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严重削弱了其他培养人才的途径,使得社会上的各类人才难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这一制度的弊端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五、选官制度变迁的影响与启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层面,它对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官制度的变迁促进了官员的专业化和能力提升,从而为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指政府用以招聘及管理政府官员的一种机制,早在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
中国古代政府对于官员的选拔招募,历代都有不同的选官方式和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机制的改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做出了许多改变和发展。
首先,自商周到汉朝,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由封建到大一统的发展过程。
从商朝到汉朝,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多个封建诸侯的政权逐渐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此时的选官制度有较明显的变化。
从商朝到汉朝,从封建诸侯到了大一统,从部类考制到了进士考试制,从小考到大考,从兼任官职到只任一官;从经过多次改革,逐步完善的及招聘体系,到专业官制的招聘标准;以及健全的考试制度,完善的晋升制度,建立诚实守信的行政风气等。
其次,随着时代的更新换代,从宋朝到明朝,各个时代的选官制度也有所变化。
宋朝的变革,把原来由封建君主统治的朝代,改为以皇帝拥有专制权利的大一统制度;宋朝也取消了任命官位的制度,改为由考试制度来招募官员。
明朝,又把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把考试分为殿试、科举考试、考论试。
考试分为三级,根据复试和最终考试的分数,将成绩优秀者予以晋升,这就是明朝的选官制度。
最后,清朝时期,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清朝使用的是九品官员制度,也就是九个官员等级,从一品到九品,从高到低,根据官员的等级,将其分配至不同的地方任职。
清朝的考试,也是以小考和大考相结合的。
考试内容主要是综合性的,考试时间更长。
清朝时期,由于延续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大考也将官员的等级作为考核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演变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封建到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走过由封建到大一统的过程;从殿试到科举考试;从兼任官职到只任一官;从九品官员制度到等级考核制度;考试内容也由纸面考试向综合性考试发展。
以上,便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第5讲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演变----
二、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2. 特点
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 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
3. 评价 积极 —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局限
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拓展延伸
谏议制度
——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概念辨析
★士族
——自魏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 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的特殊社会阶层。
又称门第、门阀、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拥有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 【文化】崇尚清谈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中央
秦
御史大夫
汉
御史大夫
隋唐 宋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等
元
御史大夫
明
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
东厂、西厂、锦衣卫
清
都御史
地方 监御史
刺史
监察御史
通判
监察御史
按察司
目的
监督官员,以 保证官僚队伍 的廉洁,维护 封建统治
监察御史
➢知识链接
獬豸(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俗称独角兽 ❖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 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 下肚子。后为清代监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
❖锁院制:一经任命为知贡举 (即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 在大约五十天左右的锁院期间, 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 臣僚交往。
如何评价科举制?
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 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 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 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 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直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官员非常重要,他们统治着中国,并负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因此,对于选官制,政府非常重视,也不断对选官制度进行更新改进。
在中国古代,主要有三种选官制度,分别是官吏任用制度、武断制度以及专业选手制度。
官吏任用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选官制度,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它是通过官吏主要任用和排挤儿子,孙子,朋友和同乡来实行的。
其次是武断制度,武断是指政府以武力实行官员任用制度,由统治者比较任用能力来实行。
最后是专业选手制度,其特点是公平、公正,由英才考试和考奖来确定官员的资格。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选官制度也不断变化。
从春秋时期开始,官吏任用制度逐渐衰落,武断制度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两汉时期,武断制度基本上占据了政治制度,政府凭借其权力来任用官员,但是,两汉时期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专业选手,考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汉朝开始,武断制度被逐渐淘汰,专业选手制度开始发挥其作用,开始实行英才考试以及官员任用制度。
考试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出现了集中的考试制度,以此确定官员的资格。
汉朝实行了贵族制,也把考试制度延伸到贵族范围。
在汉朝,官员也越来越多,分为高级、中级、低级官员,以此来确定官员的任用标准。
随着历史的发展,官员任用制度也不断发展,越来越完善。
晋代以降,官员任用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更加完善,不仅考核科举,而且考核包括社会学、宗教、法律等内容。
此外,晋朝还出现了征召科举考试,在职官员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得到任命。
到了唐朝,体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官员任用制度更加完善,社会准则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员任用制度。
唐朝也是中国古代古代考试制度的鼎盛时期,以科举制度取代了政治考试制度,通过考试层层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任命官员。
此外,唐朝也更加重视政务实践,官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取得任命。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断发展,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汉朝、晋朝和唐朝,官员任用制度不断发展,考试制度也得到完善,才能保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则可以带来更加先进科学的治国理念和优秀的文化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1、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
(所谓世官制指: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掏地洞。
要做官得看投胎。
与宗法制密切相关联。
)
2、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爵为分了二十等,其中最高的彻候是第二十级,第一级到第八级是民爵。
这一级别的晋升就靠战场上立功。
砍敌人脑袋一个,爵位上升一级,分得田宅数亩,仆人若干,所以敌人的脑袋就叫首级。
如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夸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所以秦军上战场砍脑袋的兴致很高,被称为虎狼之师。
后来因为脑袋太重,不方便携带,变成割敌人的右耳。
从此以后,封爵必须有军功成为定制。
汉代的军功标准是两千颗首级封侯,卫青首次出征变斩杀匈奴千余人,马上封侯;李广虽然武功盖世,骑射无双,但是不符合标准,才会有“李广难封”的遗憾。
这犹如今天的奥运会比赛,拿冠军得金牌才是王道。
当然了,李广点儿背,汉文帝喜欢用老人,他年轻,汉景帝喜欢用文人,他是武将,汉武帝喜欢用年轻人,他老了。
)
3、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标准:德才。
(汉代的选官制为察举、征辟制。
征为皇帝征召天下名士,比如司马相如,朱买臣等,辟为丞相、郡守招聘幕僚,特点是自上而下选拔,但这两项都极少。
察举是主流,汉武帝下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
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
”察举科目为:孝廉、秀才、贤良文学,如董仲舒是举孝廉,东方朔是举贤良文学。
到东汉,由于举荐者都是朝廷三公和地方郡守,察举不再重视德才,而是重视门第,名门望族成为举荐的依据,所以袁绍家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见他势力有多大,势力大但是实力不大,靠声望混饭吃的,也就是一窝囊废,这么厉害的人竟然被曹操给灭了。
所以东汉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怪像。
)
4、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唯才是举。
(讲求“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
)
5、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标准:门第。
权力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
(又称九品官人法,在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品评考察,根据人物的家世和形状来确定品级。
家世指父祖辈的官位和爵位高低,形状指个人品行才能,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定品级主要看门第,品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当时地主阶层分为士族与庶族。
士族重视血缘,所以士族老近亲结婚。
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就这八个姓老通婚,生来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儿这种关系。
越生越退化,祖孙三代长一
个模样,肯定会脑残。
而宋、齐、梁、陈各朝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武将肯定是庶族出身,很鄙视生来就高官的士族。
所以庶族做了皇帝,不能容忍这帮孙子吆五喝六,南朝就是开始打压士族,提拔庶族。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仅仅重视门第出身。
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共369年。
)
6、隋朝科举制(581年—618年,定都长安,共37年):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分为进士、明经两科,定期举行的考试。
宋朝:糊名制,誊录制,科举取士来源广泛,人数多。
明清:八股取士。
(a唐代:明经、进士是常考科目,明经考经贴、墨义,就是死记硬背,进士考诗赋、策论,相当于现在的才艺展示和学术论文。
唐高宗后进士科尤为重要,宰相一般都得是进士出身,否则被人看不起。
明经容易进士难考,所以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科举考试有礼部主持,进士及第称“等龙门”,第一名为状元,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武则天时开始殿试、武举。
唐代考生来源是官宦子弟。
b宋代: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使、省试、殿试。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宋代农民子弟考试中举比比皆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真宗写《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c明清: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
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明清时期,有三种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
第一:戏子本人及子女,不能参加童子试。
第二:祖上有作奸犯科的人不能够参加童子试。
第三:父亲是主考官的,其子女不能在同年,父亲监考的本地参加童子试。
明清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
这九本书“字字金玉,句句珠玑”,但您就这九本书,能把天地宇宙,世界万物都包括进去吗?
那我读书就读这九本书。
所以当时明朝就说科举考试这帮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
李白是干吗的?不认识。
文章都是八股文,八股,八个部分。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全这八个部分。
然后还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排比对偶,完全就是一种文字游戏。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焚书坑儒))
(2)影响
①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④客观公正,扩大统治基础,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⑤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科举考试不像现在高考年年都考,那时考进士是三年一考。
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一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一次。
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了白头发。
唐太宗就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了,掉我的圈套里了。
然后唐朝人就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也有例外,唐朝后期黄巢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非常愤怒写了首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毕竟像黄巢、洪秀全这样干了一次没干上就造反的人特别少,因此有人说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牢笼志士。
所以中国的古代传统社会,为什么顽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可动摇,就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力量太强大了。
后来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被介绍到了欧洲,形成了今天欧洲的近代文官制度。
再后来又传回到中国,叫国家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就是科举制。
)7.简述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历程
(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武帝时设刺史;东汉的侍御史,司隶校尉;唐朝的御史台,魏征为御史中丞;北宋中央御史台,地方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常设政治制度,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
(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