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
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
医的精髓所在。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
就是中医的概念。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一、针灸疗法 二、灸法 三、按摩疗法 四、中医外治疗法 五、中医内服法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一、针灸疗法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 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 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 “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 补泻适宜”。
3.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毫针针刺注意事项】
• 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 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 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 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 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 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 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
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穴位注射操作方法
• 1.针具 •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 2.穴位选择 •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
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
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 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 为要。

中医ppt课件

中医ppt课件

中医治疗肿瘤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化痰 散结等,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手段达到抗肿瘤效 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气血不和、热毒内蕴、痰瘀互结等 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注重调理气血,如使用当归、川芎 等中药材,同时结合清热解毒的方法,如使用半枝莲、蛇 舌草等药材,以及化痰散结的手段,如使用半夏、栝楼等 药材。治疗过程中还可能结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中药的使用
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煎服、外敷 、泡浴等,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 的药物性质和治疗方法选择合适 的使用方法。
中药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疾病的发生与治疗需要从整体角 度考虑,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和气血流通。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 症状、体征和病因等因素进行综合 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 和转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人体内,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 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诊断方法
02
四诊法
01
02
03
04
望诊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质 、舌苔等,以了解病人的身体
状况。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病人的 气味,以了解病人的病情。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疗法,具有舒展筋骨、畅通经络 的作用。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健身方法,由八个动作组成,具有调和脏腑 、舒缓筋骨的作用。长期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技术------刮痧疗法PPT课件

中医技术------刮痧疗法PPT课件

2020/3/26
13
2020/3/26
14
中医刮痧疗法
2020/3/26
1
中医刮痧疗法
2020/3/26
2
什么是刮痧: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 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 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 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之目的。
2020/3/26
3
刮痧治病原理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 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 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 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 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 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 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 提高抗病能力。
2020/3/26
10
刮痧适应症:
中暑、流感、感暑夹湿、急性肠胃炎轻症; 具有清热开窍、辟浊解痧之功。
发热咳嗽 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刮治, 如咳嗽较重;再刮治胸部第2、3、4肋间。 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
2020/3/26
11
刮痧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 压、中风等病禁用。
胸腹部 天突至歧骨(胸骨);剑突下至 脐上;均由上往下顺刮。胸胁部肋间,由 内往外斜刮。
肘腘窝 由上往下顺刮
刮痧时,一般先刮肩颈部、项背部,再பைடு நூலகம்刮胸腹部、肘腘窝。
2020/3/26
9
刮痧具体方法:
先将预定刮痧部位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干 净,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
右手持瓷汤匙等刮痧工具,蘸取少许食油 或清水,在预定部位进行单向刮动,干后 再蘸再刮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条痕或斑 块为度.将刮痧局部的食油或水擦干。

中医课件ppt

中医课件ppt
嗅气味
中医还会嗅患者的气味,包括口 气、汗味、分泌物等,以了解患 者的身体状况。
问诊
询问病史
中医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 病史、家族病史等,来判断患者的健 康状况。
询问症状
中医还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发热 、疼痛、疲乏等,以了解患者的具体 病情。
切诊
脉诊
中医通过脉诊来判断患者的脉象,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
治疗方法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 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疗效评估
治疗过程中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THANK YOU
中医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基础知识 • 中医诊断学 • 中药与方剂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医经典选读 • 中医临床实践
01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中医定义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 它基于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并融合了现代医学理念 和实践。
中医的特点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注重预防和调理,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01
中医妇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综合分析妇科疾
病的原因和病理过程。
治疗方法
02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
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疗效评估
03
治疗过程中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儿科临床实践
儿科疾病诊断
中医儿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综合分析儿科疾病 的原因和病理过程。
其他疾病
针灸推拿还被应用于妇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如月经不 调、带状疱疹等病症,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可以达到调经 止带、促进疱疹愈合的目的。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2023最 新 整 理 收 集 do something

一、概 念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
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
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
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
“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
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
编辑版ppt
30
5、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潮红、微痒、 烧灼感、疼 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疱等反应,可 自然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6、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 的皮肤 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 对症处理。极少数过敏 体质者,对某种贴敷药物出 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 :就诊。 7、贴敷部位出现起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进行 敷药。小 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 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 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 处理后,外用无 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重点解读
“一切……”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好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运用拟人 句和排比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写出了冬去春来、 万物复苏的春的轮廓。
重点解读
2.春草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 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重点解读
4.春风图 “吹面不含杨柳风”,不 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 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 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 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 天嘹亮地响着。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PPT课件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40
总之,气功康复疗法是一个主动调整 过程,能在排除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充分 发挥人体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使各部分 机能更好的整合起来,并达到有序化。从 而在运动中维持稳态,保持动态平衡。且 可完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 过程,能祛病延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41
注意:
建议和劝导个人不要自行练 习,一定要到正规机构、在正确 的指导下方可练习。
9.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10.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 2ml。 11.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局部酸胀 为度。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三).并发症的治疗 1.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 2.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 3.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
4.治疗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 节炎以及各种慢性疼痛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简要介绍“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石学敏 院士首先提出和创立
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
“醒脑”是使萎缩变性的脑细胞恢复 正常的形态结构, 保证组织存活, 并增强 日益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 使其能发出正 常的神经信号。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针灸电针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它不仅 有中医所讲的疏通经络的作用,也可以 通过促进局部肌群的收缩,引起大脑神经 细胞的反馈,促进脑细胞的修复,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作用原理:
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或腧穴,可以 起到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扶正祛邪、疏 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精选ppt课件最新
5.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 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3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
5
现将目前我院中医外治门诊运用的疗法介绍如下:
❖ 一 、腹针疗法
❖ 腹针疗法是北京薄氏腹针研究院
院长薄智云院长发明的,在继承
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
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年的反
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出来一
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针灸方法。
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具有创新的理论指导,认为腹部存在一个
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
由于腹针高效快捷,无痛安全,已被列为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中医 药网络继续教育项目,国家适宜技术推广项 目,并曾获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优 秀演示一等奖,2005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腹针疗法已
在全国及世界的推广。
-
7
二 平衡针灸疗法
• 平衡针灸疗法是北京军区
古为今用 传承创新—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王洪刚
-
1
中医外治法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运用非口服药物 ( 以药、械、技等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 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外治法是历经数千年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的手段,集 中体现了中医药“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性化、自然化 特色,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 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丰富,范围广 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 得了巨大成就。“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此乃清代外治专家吴师 机在其著作《理瀹骈文》中对中医外治的概括,自古
,疑难病,常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9
-
10
❖ 在穴位中埋线,听起来好吓人。别怕!它和 针灸属于一家,是现代人对针灸的改良。针 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在为病人治 疗的时候,医生们发现,某些穴位刺激后, 能缓解庝痛,而针拔出后,庝痛却又出现, 由此医生发明了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法是 以线代针,这种线可不是缝衣服的线,而是 一种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蛋白线”(一般 为羊肠线),利用特殊的针具埋人穴道,透 过穴道调整体内的内分泌,神经系统及新陈 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植入人体内的生 物蛋白线体将会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 和吸收。

《传统中医》PPT课件

《传统中医》PPT课件
《传统中医》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传统中医概述 • 传统中医诊断方法 • 传统中医治疗手段 • 常见疾病与对应治疗方法 •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评价与争议 • 如何学习和传承传统中医文化
01 传统中医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中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 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 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针灸疗法
针灸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法操作
针灸操作包括进针、行针 、留针和出针等步骤,医 生需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 、深度和手法。
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 疗,但也有一些禁忌症, 如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 针刺等。
推拿按摩
推拿手法
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按、摩、 揉、捏、点、拍等多种手法,以
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预防为主。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传统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 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 了巨大贡献。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传统中 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非法行医
03
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非法行医者使用传统中医方法进行治
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

艾灸ppt课件

艾灸ppt课件
艾灸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
探索艾灸与现代医学技术(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的结合,提 高艾灸治疗的精准性和个性化。
艾灸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研究艾灸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如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创新艾灸的 体验和传播方式。
艾灸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1 2
慢性疾病的艾灸治疗
研究艾灸在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等)治 疗中的应用,探索艾灸对慢性疾病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艾灸的历史与文化
艾灸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已有 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艾灸占有重 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
践。
艾灸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如《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均有记
载和应用。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散寒
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气 血流通,缓解寒凝气滞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扶阳固脱
激发体内阳气,增强脏 腑功能,对于虚脱、阳 虚等病症有良好疗效。
艾灸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操作方法 • 艾灸的应用场景 • 艾灸的实践案例 • 艾灸的未来发展
01
CHAPTER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
01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 热刺激,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02
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 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 及防病保健等功效。
艾灸在康复医学中的运用
研究艾灸在康复医学中的运用,如术后康复、运 动损伤康复等,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3
艾灸在精神心理领域的运用
探索艾灸在精神心理领域(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的运用,研究艾灸对心理问题的疗效和作用机 制。

中医推拿疗法PPT课件

中医推拿疗法PPT课件

01
摆动类手法
以指或掌、腕关节做协调的摆动动作,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等。
02 03 04 05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肢体其他部分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形移动的手法, 包括摩法、擦法等。
挤压类手法
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压或对称性挤压体表,包括按法、拿 法等。
振动类手法
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包括抖法 和振法等。
03 成本效益分析
推拿疗法通常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昂贵的设 备或药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较于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推拿疗法具有 更低的副作用风险,更安全可靠。
02 副作用评估
05
中医推拿疗法的 学习与实践
学习推拿疗法的基本条件
01
02
03
理解中医理论
学习推拿疗法需要深入理解中医 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
在实践中结合中医理论知识,理解推拿对人体经络、穴 位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03 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灵活运用推拿手法,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推拿疗法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安全性的重要性
推拿疗法虽然安全有效,但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年龄等因素,以避免因治疗不当而导致 的不良后果。
叩击类手法
用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足侧面等叩击体表,包括拍法、 击法等。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特定部位施 加压力,以舒筋活络、调理气血。
摩法
用手掌或指腹在身体表面做柔和 的圆周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刮痧法ppt课件

刮痧法ppt课件
作用
刮痧法能够刺激皮肤和经络,促进气 血流通,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疼 痛,改善睡眠等。
刮痧法原理及操作技巧
原理
刮痧法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 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 ,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促进 新陈代谢和自愈能力。
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润滑剂,掌 握正确的刮拭方向、力度和频率 ,注意刮拭部位的顺序和时间, 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皮肤。
06
刮痧法在现代医学中应用 前景探讨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创新应用
刮痧法与神经调节
刮痧法与血液循环
探讨刮痧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通 过刺激皮肤感受器激活神经通路,调 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和紧 张状态。
分析刮痧法对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 如通过刺激皮肤和肌肉组织促进血液 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
刮痧法与免疫调节
研究刮痧法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如通 过刺激皮肤和肌肉组织释放免疫活性 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 力。
在康复医学领域推广价值
刮痧法在疼痛康复中的应用
01
探讨刮痧法在疼痛康复中的疗效,如对于颈肩腰腿痛、软组织
损伤等常见疼痛病症的缓解作用。
刮痧法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02
研究刮痧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促进作用,如对于脑卒中、
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揉法
用刮痧板在皮肤上进行旋转移动, 力度轻柔,多用于腹部、关节等处 的操作。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和肌肉,轻 轻提起并捻转挤压,多用于头面部 和四肢部。
04
常见疾病刮痧治疗方案举 例
感冒发热
01
症状表现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 涕、咳嗽等。
02
刮痧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相关主要内容
第二章:药物贴敷疗法
一、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
二、药物贴敷疗法的器具、基质与渗透剂
三、药物贴敷疗法的常用剂型与制备 四、药物贴敷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五、药物贴敷疗法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六、药物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
12
一、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
(一)中医理论原理
1.调和阴阳,改善脏腑功能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9
(三)推拿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1.《内经》,员针、鍉针 2.《伤寒杂病论》,按摩与导引、吐纳、针灸诸法相提并 论,强调其保健功能
3.《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
4.南朝,搓,捻,揉,缠等手法;又发展了拿法、捏脊法、 抄举法、掷背法。
5.清,正骨八法,“摸、按、端、提、推、拿、摩、接”
3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药物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1.先秦、秦、汉时期
(1)《五十二病方》,记录了内服方、熏洗法、药摩法等多 种药物疗法
(2)《神农本草经》,汉,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记录药物365
种 (3)《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4)《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标志着中医 辨证论治的确立,六经辨证 (5)华佗,麻沸散
中 医 传 统 治 疗 技 术
1
相关主要内容
绪论
一、中医特色疗法的概念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特色疗法的特点
四、中医特色疗法的学习方法
2
一、中医特色疗法的概念 中医特色疗法是以中医理论 为指导,对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 方法进行总结、阐明其机制,并 将其运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 门学科。 分类: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 拿疗法、局部疗法、其他疗法。
刘完素:“主火派”、“寒凉派”
李杲:“脾胃学派” 张从正:“攻邪派”
朱丹溪:集大成者, “郁证”,“百病多因痰作祟”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学派”
6
7
4.明清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2)《串雅》,清,赵学敏
8
(二)针灸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1.《灵枢》,九针 2.《难经》,提出荣卫补泻和四时针法 3.《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 4.孙思邈,阿是穴 5.王惟一,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一)鲜药泥剂 (二)鲜药汁剂 (三)药液剂 (四)药糊剂 (五)药膏剂 (六)膏药
16
四、药物贴敷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内、外、妇、儿、五官科 (二)禁忌症:
1.没有绝对的禁忌症 2.对药物过敏者应慎用
3.孕妇慎用
4.危、急、重症患者应慎用
17
五、药物贴敷疗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一)优点:稳定、快速、安全、廉价、广泛 (二)注意事项:
4
2.晋、隋、唐时期
(1)《千金方》、《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
脏腑辨证 (2)《经效产宝》,唐,昝(台秘要》,唐,王焘
5
3.宋、金、元时期:中医理论体系产生了突破性进展 (1)《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2)《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3)金元四大家:
(四)局部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五)其他特色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10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特点
(一)中医特色疗法最显著的特点:自然性
1、利用自然物质
2、朴素的治疗手段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第二个特点:多样性和实 用性
三、中医特色疗法的学习方法
(一)首先,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推 拿学及相关临床知识 (二)其次,熟记基础知识,勤于实践
1.治病遵内治之理,重视辨证论治
2.贴敷部位(穴位)要按常规消毒 3.合理选择调和剂
4.穴位贴敷后要外加固定,以防止药物脱落或移位
5.贴敷部位不宜连续贴敷过久,应交替使用,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 成皮肤溃疡,影响治疗
6.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发疱
7.孕妇不宜在敏感部位贴敷 8.小儿贴敷要谨慎
9.注意患者的药物反应
18
六、药物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
1、感冒 2、咳嗽 3、胃痛 4、呕吐 5、泄泻 6、便秘 7、扭伤
19
(3)表面活性剂作用
(4)促进吸收的作用
2.局部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2)祛腐生肌作用
14
二、药物贴敷疗法的器具、基质和渗透剂
1.器具
(1)粉碎器:用以粉碎,研磨、碾压饮片 (2)粘贴剂:固定物
2.基质:酒、醋、凡士林、蒜、生姜等 3.渗透剂:是促进药物向皮下渗透的促进物
15
三、药物贴敷疗法的常用剂型和制备
2.祛除邪气,疏通经络
“邪气”特指外感之邪气,包括风、寒、 暑、湿、燥、火。 经络: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 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灵枢· 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 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3
(二)现代医学理论
1.整体作用
(1)透皮吸收作用 (2)水合作用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相结合的作用称为 溶剂化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 出热量。对于水溶液来说,这种作用称为水合作用,属 于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