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3: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资料:基督教
• 1、产生: • 公元1世纪左右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 • 创始人传说是: 耶稣 • 2、4世纪初 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 3、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 基督教会托庇与日耳曼王权 • 打开城门迎接日耳曼军队 • 日耳曼国王赏赐教会1/3土地
4、基本教义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 “原罪”和“救赎”。据基 的教义,原罪是人类始祖亚 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 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 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 和灾祸的源。人类永远无法 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 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 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 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 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 7.宗教“异端”运动是 ( ) • A.废除天主教会的斗争 • B.推翻封建王权的运动 • C.用与天主教会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 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 D.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
• 8.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②商品生产 与交换的繁荣③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④新航路 的开辟 • A.①②③④ B.①② • C.③④ D.②③④ • ( )
3、14、15世纪“异端”思想的共同 点?
• • • •
①抨击教会的腐败。 ②主张《圣经》为最高权威。(翻译《圣经》)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④主张教会权力服从世俗权力。
4、宗教“异端”运动的意义?
•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 商业的要求,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 了有力挑战。 • 市民阶层?
• •
结论: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 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从天主教会统治确立的时候起,他的对立 面也出现了。
思考2:宗教“异端”运动出现的原 因、表现及意义?
高二历史学案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选修1)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人教版选修1)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分裂:A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A整顿教会;B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C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D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2)表现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晋见”)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宗教“异端”活动1、宗教“异端”所谓宗教“异端”是指: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来发动民众。
2、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A12世纪晚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B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C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3、影响A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B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课堂小结】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可能性:A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C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D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叁
达标检测
1.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 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知识图示
返回
贰
深化探究
主题 宗教改革的背景
史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 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 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①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 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2)据史料二,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天主教是 怎样维护其统治的?这与当时的哪一运动有关?
提示 实质:天主教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机器。形式: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 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运动:宗(1)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可能性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⑤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经济掠夺 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历史认识
宗教“异端”运动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本质是市民阶层 的宗教改革运动或资产阶级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它们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前奏。
课堂 小结
史论要旨 1.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造成了欧洲的贫穷、落后、愚昧和国家的动荡,在 14~16世纪严重阻碍了欧洲的发展进程。 2.宗教异端运动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本质是市民宗教改 革运动或资产阶级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它们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前奏。 3.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欧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三)政治上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可能性 (一)思想上:宗教异端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二)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和发展 (三)政治上: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挑战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结束分裂割据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加强中央集权 实现 富国强兵
(4)确立——13世纪初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 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根本原因):
——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基督教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a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11
天主 _____教(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 ___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
16 ___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____教 东正 _____教
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 路德 加尔文 英国国
b.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
c.欧洲封建王权衰落 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2)表现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2)表现 A、经济: B、政治: 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西欧最大封建主 占据土地 1/3 什一税 赎罪券
第1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二、宗教“异端”—欧洲早期的反封建斗争
1、表现: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3)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 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 Reformation),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 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 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该运 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 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 西方史学界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 (Reformation)。
2、影响:
(1)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
商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3)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宗教“异端”思想的共同之处:
(1)都揭露了天主教会的奢侈、虚伪和腐化;
(2)都主张取消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 教阶制度,没收教会财产;
(3)《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信 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
(4)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政治)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
→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天主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总结
【宗教改革发பைடு நூலகம்的历史背景和实质】
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可能性: ①直接原因:教会贪婪腐败 ②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的影响
教学设计3: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程标准】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地位;法国“异端”运动、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张;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2)理解“两个原因”: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宗教异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西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宗教的作用;(2)分析图片,从图片中发现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要变革旧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宗教“异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6世纪的天主教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2)宗教裁判所摧残了进步势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思路】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异端”运动;西欧向近代过渡。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
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要把课本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给学生解释清楚。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师: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生: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教师对三大宗教作一简单介绍: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忍耐服从;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及西欧向近代过渡。
2.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知识自学: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①4世纪初期,演变为____________的国教。
②476年,在________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分裂为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______为中心的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____________争夺权力,组织“______________”,势力不断扩展。
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______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②政治上:______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______________”。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____________,掌握了《圣经》的________,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____________。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教会束缚。
二、宗教“异端”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____________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____________思想发动民众的______________。
3.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
要求____________。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____________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______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____________提出有力挑战。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天主教进行神权统治是开展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2.宗教“异端”思想运动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
3.西欧的近代化为宗教改革准备了社会条件。
对应学生用书P44清单一改革的主要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产生: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以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庇护下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分裂为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1)原因:①中世纪,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势力不断扩展。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
(2)表现: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并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政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竭力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还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思想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教会掌握《圣经》解释权生活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天主教会宣扬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垄断了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2.“异端”运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3.“异端”运动的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①英国人威克里夫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异端”运动的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督教的由来与分裂;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从而理解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宗教“异端”运动的高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通过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为准确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进程、实质和意义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任何腐朽势力必将被先进的力量所取代。
借此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讲授新课】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1)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2)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公元476年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到继续发展。
(3)分裂:①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②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知识链接】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选修一学案(13)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doc
学案(13)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本课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预习自学】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和一带产生,最初是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①4世纪初,成为的国教。
②公元476年,在封建王权的庇护下得到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为以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
天主教的领袖称,在罗马建立了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④天主教会通过不断拓展势力,并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
⑤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实际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不断扩展,势力空前强大。
②中世纪的欧洲,严重,王权衰弱。
(2)表现:①经济:拥有大量地产,获取了大量的地产收入,并向公众征收“什一税”;还通过兜售“”等方式搜刮钱财。
②政治:罗马教廷鼓吹高于王权,在竭力控制各国权和权的同时,还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典型例证是“”。
③文化:教会支配文化教育;是学校的主修科目;掌握了《》解释权;即使是文学艺术作品也大多蒙上浓厚的色彩。
④生活:天主教会多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束缚。
二、宗教“异端”1.“异端”运动:指中世纪的人们,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宗教思想,发动民众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2.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出现了,对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更加高涨。
①英国人系统阐述“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也对教会进行了强烈批评。
3.影响:(1)宗教“异端”思想对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经济的要求和的愿望。
(3)它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上: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以及工商业的不断繁荣,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开始出现。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2: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基础巩固1.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 A『解析』国王的加冕必须经过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2.兰克斯是10世纪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位普通农民,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到教堂去听教士布道B.自费到罗马去攀登圣梯C.到教会去交纳什一税D.到商店购买德文版《圣经》『答案』 D『解析』在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圣经》的版本也是统一的,不存在德文版的《圣经》。
3.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A.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B.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C.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D.公开用欺骗方式榨取钱财『答案』 D『解析』教会关于赎罪的说教,纯粹是公开的欺骗。
兜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
4.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A.维持社会安定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D.打击各种犯罪『答案』 C『解析』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5.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的宗教主张时说,他是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他主要追求的是“廉价的教会”。
恩格斯称威克里夫为“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主要是因为其主张代表了() A.城市教会的利益B.城市贵族和市民的利益C.资产阶级的利益D.英国国王的利益『答案』 B『解析』威克里夫主张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这实际上代表了城市贵族和部分市民不满教会掠夺,要求发展工商业的需要。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2: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二、学习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三、学习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自主学习』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西欧)原因:天主教会整顿教会,拓展势力,组织“”;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衰弱。
表现: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向民众征收,兜售。
政治上:鼓吹高于。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了。
社会生活上:教会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
二、宗教“异端”1.含义:是指中世纪时,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来发动民众进行反封建统治的斗争。
2.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12世纪后期,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14—15世纪,英国人系统阐述“异端”学说;捷克人对教会进行了猛烈抨击。
3.影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表明势在必行。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方面:的出现与发展。
2.政治方面:西欧的发展。
3. 文化方面: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合作探究』1.简述中世纪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统治。
2. 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宗教“异端”活动的原因是什么?3. 谈谈你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十字军东征王权三分之一什一税赎罪券教权王权学校教育教会二、法威克里夫胡司神权工商业经济宗教改革三、资本主义萌芽民族国家文艺复兴合作探究1.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经济方面:欧洲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阶级方面,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特别是14世纪资产阶级的兴起;天主教方面,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垄断等,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8: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学习模块】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分裂:A、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A、整顿教会;B、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组织了“”,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C、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趁虚而入;D、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2)表现政治上:(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晋见”)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宗教“异端”活动1、宗教“异端”所谓宗教“异端”是指:2、主要观点:(1)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2)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化(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4)没收教会的财产;(5)《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6)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7)用民族语言传教3、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A、12世纪晚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B、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C、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4、影响:A:挑战了B: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世纪,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经济方面:;B、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他们希望;一些国家的君主C、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合作探究】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在欧洲宗教改革前,由于王权软弱,社会矛盾已经严重激化,下列哪些力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 )①新兴资产阶级②新贵族③封建君主④天主教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2.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四. 宗教改革影响及其作用
改革影响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动摇了教皇的权威。 2.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引起文化价值上的变化,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
的禁锢,人的个性得到较高程度解放。 4.文化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
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作用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②.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 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
③. 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 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拿 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④.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 美德: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 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
都要求摆脱教权束缚,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4.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5.天主教会的贪婪和腐败。(直接原因)
二. 宗教改革内容
一: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教义。教会清除了一批无知、 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规定教士必须穿僧衣,执行教士独身制; 在每个教区设立学校,提高神职人员的知识水平。教会在肯定赎罪 券功效的同时,禁止非宗教目的的出售行为,并取消了销售机构。
出售赎罪券,这种搜刮民 财的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 他在一所大教堂门前张贴 《九十五条论纲》,要求 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 背景:
(1). 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2).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主要原因)
(3).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直接原因: 导火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3: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官吏产生的途径:官吏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后,官吏选拔 也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无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短 。 (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手 段。 3.主要特征 (1)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 (43.缺)否陷定血缘关系,以财产和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 (雅4)典真民正主享是有少民数主的人只的有民少主数。人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于 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此外,下层公民为生活奔波劳碌,常常无暇顾 及城邦的政治生活,其政治权利也形同虚设。 5.实质 雅典城邦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因此雅典民主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不 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民主。
【本课知识结构】 1、经济方面: 天主教神权的黑暗统治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 2、政治方面: (1)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剥 (2)封建国家君主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西 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3、思想方面: (1)异端思想的出现 (2)文艺复兴的推动
【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①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 主教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 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 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 衣。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 教外衣。
③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思想符合早期资产阶级 反封建斗争需要。
(1)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 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工商业的发展 又形成了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推动了梭伦改革的进程。 (2)梭伦改革制定了有利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促使雅典走 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5: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及西欧向近代过渡。
2.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知识自学: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①4世纪初期,演变为____________的国教。
②476年,在________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分裂为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______为中心的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____________争夺权力,组织“______________”,势力不断扩展。
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______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②政治上:______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______________”。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____________,掌握了《圣经》的________,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____________。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教会束缚。
二、宗教“异端”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____________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____________思想发动民众的______________。
3.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
要求____________。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____________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______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____________提出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经济的要求和____________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学习方法点拨
1.本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是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神权大一统地位;二是神权统治受到的冲击。
2.在学习时,要明确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思想解放运动的逐步深入,天主教会逐渐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阻碍。
3.改革天主教会,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教会,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⑴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①与②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⑵发展
A.4世纪初期,演变为③的国教。
B.476年,在④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C.11世纪,分裂为以⑤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⑥为中心的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
⑴原因
A.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⑦争夺权力,组织“⑧”,势力不断扩展。
B.中世纪的欧洲,⑨严重,⑩衰弱。
⑵表现
A.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⑪”等方式搜括钱财。
B.政治上:⑫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⑬”。
C.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⑭,掌握了《圣经》⑮,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⑯。
D.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⑰束缚。
『拓展点拨』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经济上,天主
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二、宗教“异端”
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①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②”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③。
3.表现
⑴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④。
⑵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A.英国人⑤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B.捷克人⑥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
⑴对天主教会的⑦提出有力挑战。
⑵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⑧、发展⑨经济的要求和⑩的愿望。
⑶对16世纪欧洲的⑪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拓展点拨』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比较幼稚,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斗争中不得不借助宗教力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经济上:①开始瓦解,②开始出现和发展。
2.政治上
⑴③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⑵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④,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⑶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⑤,实现⑥。
3.思想上:⑦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⑧的统治。
『拓展点拨』思想文化既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当旧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进步时,只有通过社会变革,冲破它的阻碍,才能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重点难点知识『解析』
一、为什么在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会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
在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社会地位是和西欧的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分不开的。
1.在中世纪时西欧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存在,大多数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没有强大的王权抗衡天主教会,有利于天主教会地位的形成。
2.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的思想还不开放,只能信仰天主教会,广大人民群众把精神寄托在天主教会身上。
二、中世纪早期的反封建斗争为什么大多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中世纪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与天主教会发生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厉控制。
2.当时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在反封建斗争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3.天主教会日益堕落、反动。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1.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保证其经济利益,促使王权尽力摆脱教权的控制,他们要求教会实现国家化,建立本民族的教会,西欧封建社会趋于解体。
2.神权统治的阻碍: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异端”运动兴起: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宗教“异端”运动兴起和高涨,反天主教的“异端”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4.文艺复兴运动的促进: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作了思想铺垫。
——★参考答案★——
一、①小亚细亚;②巴勒斯坦;③罗马帝国;④日耳曼;⑤君士坦丁堡;⑥罗马;⑦封建王权;⑧十字军东征;⑨封建割据;⑩王权;⑪赎罪券;⑫教权;⑬卡诺莎之辱;⑭学校教育;⑮解释权;⑯宗教色彩;⑰教会;
二、①异己派别;②异端;③反封建斗争;④纯洁教会;⑤威克里夫;⑥胡司;⑦神权统治;
⑧政治权利;⑨工商业;⑩改革教会;⑪宗教改革;
三、①封建生产方式;②资本主义萌芽;③资产阶级;④国家政权;⑤中央集权;⑥富国强兵;⑦文艺复兴;⑧天主教会;。